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國工匠的先進事蹟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15W

大國工匠的先進事蹟多篇

《大國工匠》心得體會 篇一

有一羣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着傳承和鑽研,憑着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國際勞動節之際,讓我們向他們致敬!這期一共有三位主人公,他們在各自的崗位散發着屬於自己的璀璨光芒。

毛勝利的頂尖技藝就是他的刷子功夫,手法乾脆利落,穩準快實,連貫流暢,直如行雲流水,絕無拖泥帶水。濕潤柔軟的大紙張在焙面上平平整整,沒有一個氣泡,不出一條褶皺,不留一道刷痕,更不許有一點撕裂,毛勝利已經把自己的這把刷子練到了化境。

孟劍鋒從古法中參悟鏨刻技藝將銀箔化為白絲巾。這條白絲巾的特別在於沒人能夠將它抓起來,因為這條絲巾出自有着近三千年歷史的鏨刻技藝。

所有功夫活兒都遵循一個原則:對文物的干預最小。這是鐵律。他在不起眼的齒輪背後,會時而見到制鐘匠人留下的標記。每一個搭扣、咬合、旋轉,將動力精準地轉換成演繹、音樂和走時等各種複雜的功能。在這座精密的機械宮殿裏,王津隱隱感受着跨越時空的工匠對話。

這些大國工匠,既平凡又傑出,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着一線勞動者的偉大,他們為社會做出了非凡的貢獻,讓人折服其高潮技能和點贊其為人處事之功。

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先進事蹟 篇二

26年工作在測量一線,他先後參與修建了我國首座30萬噸級礦石碼頭、首座航母船塢、首座雙層地錨式懸索橋等多個國家重點工程。

他執着專注、勇於創新,練就了一雙慧眼和一雙巧手,以追求極致的匠人匠心,為大國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大國工匠》心得體會 篇三

昨日晚上,班主任組織我們全班同學觀看了中央電視台系列片《大國工匠》,看後感觸頗深。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藝術創造着中國史上的一個個奇蹟,但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對專業執着,甚至是痴迷。

大國工匠中各個崗位上的高級技工,生產的飛機、火箭、高鐵、輪船是質量要求十分高的產品。如果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會墜落;高鐵可能會脱軌;輪船可能會沉沒。這些100%的保證質量在他們的眼裏已經習從為常。成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質量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世界第二。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鬥。

高鳳林,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級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憑藉着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覆摸索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台產品順利交付。

此刻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鬥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樑,我不是製造業專業,而是烹飪專業學生,我們需要不斷的理解烹飪藝術的學習。烹飪不難,但做好不易,烹飪操作技巧確實很難掌握,專業老師對我也十分的關心重視。學習雖然是辛苦的,環境也熱,但苦中有樂,每當我學會了一道菜餚,聽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讚揚,便會十分的開心與自豪,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細節是需要裝飾的。不能安於現狀,要越來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個個難點,用時間用心去練習。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會高手如雲,而我,也要確立自己的目標,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進步,更上一層樓!

在那裏,這篇觀後感也差不多落入尾聲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動才僅僅開始。此刻我要做的是,邁出艱難的一步,朝着技能競賽的目標前進,要以滿腔的熱情去獲取最後的勝利。

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先進事蹟 篇四

觀看《大國工匠》,讓我受益匪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迅猛、日新月異,各行各業需要更多的工匠,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時代呼喚工匠精神,時代需要工匠精神。

每一位大國工匠,他們很平凡,也很普通,他們沒有較高的學歷,更沒豐厚的收入,但他們不因職業的貴賤而卑微,不因失敗而氣餒和放棄,不因環境的惡劣而動搖,以極強的職業操守和毅力,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幹中學,在學中幹,通過數十年如一日的鑽研和創新、專注和堅守,最終把自己的本職幹到極致和完美,生產出完美無缺的優質產品來造福社會,最終實現人生價值。

如航天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鳳林,我國兩種型號運載火箭第一顆“心臟”的噴管,都出自他手。作為一名普通航天人,幾十年如一日,用勤勤懇懇的工作,助推我國向航天強國邁進。這些工匠們都在平凡的崗位上,但有一個共同之處,不斷挑戰職業技能的極限,最終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由此可見,無論你身在哪個行業,都有成為工匠的可能。比如我們從事的叫班工作,認真核對叫班計劃,嚴格執行一叫二籤三催四複查的叫班制度;保證叫醒、叫起、叫走;做到不早叫、不晚叫、不錯叫、不漏叫,像大國工匠那樣,把時間都用在鑽研業務上,長此以往,自己的工作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如今,我們要建設質量強段,需要層出不窮的工匠人才和工匠精神。因此,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樹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定信念,不斷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從而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大國工匠人物事蹟 篇五

“蛟龍號”上的“兩絲”鉗工顧秋亮

推薦語:“蛟龍號”是中國首個大深度載人潛水器,有十幾萬個零部件,組裝起來最大的難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達到了“絲”級。而在中國載人潛水器的組裝中,能實現這個精密度的只有鉗工顧秋亮,也因為有着這樣的絕活兒,顧秋亮被人稱為“顧兩絲”。43年來,他埋頭苦幹、踏實鑽研、挑戰極限,追求一輩子的信任,這種信念,讓他贏得潛航員託付生命的信任,也見證了中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邁進。

0.2絲,一根頭髮絲的1/50

“蛟龍號”的載人球是在俄羅斯定製的,安裝的難度是在球體跟玻璃的`接觸面,要控制在0.2絲以下。0.2絲,只有一根頭髮絲的1/50。

除了依靠精密儀器,更重要的是依靠顧秋亮自己的判斷。用眼睛看,用手摸,就能做出精密儀器乾的活兒,顧秋亮並不是在吹牛。他即便是在搖晃的大海上,純手工打磨維修的潛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兩絲以內,因此人稱“顧兩絲”。

“蛟龍號”潛航員以生命相托

2004年,“蛟龍號”開始組裝,顧秋亮和他師傅級的前輩們一起被抽調到這個項目上。而且憑着“兩絲”的功力,顧秋亮被任命為裝配組組長。他們最大的挑戰就是確保潛水器的密封性。

“蛟龍號”是中國首個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組裝起來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顧秋亮他們只能一點點摸索。時間長了,顧秋亮兩隻手基本上沒有紋路了,打卡都成問題。

目前在中國,深海載人潛水器有兩個,組裝工作都是由顧師傅牽頭。4500米載人潛水器或許是他組裝的最後一台潛水器,載人艙的玻璃裝好了,他還是那麼精細,那麼專注,反覆確認它的安全性。

讓人信任一次兩次、一年兩年容易,要一輩子信任很難。顧秋亮43年來,用他做人的信念,埋頭苦幹、踏實鑽研、挑戰極限,追求一輩子的信任。這種信念,讓他贏得潛航員託付生命的信任,也見證了中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邁進。

大國工匠精神徵文 篇六

星期三午時,學校組織我們全校同學一起觀看了《大國工匠》這個視頻,至今想起來都印象深刻,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負責,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堅持不懈,就算是逢年過節也堅守在崗位上,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甚至是兒女多年也未能見上一面,但就是這樣他們也未曾放棄過。

高鳳林,一個給火箭做“心臟”的人,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幾個月不出一次工作室,在裏面日夜勞作。精確度必須在0.03毫米以下,他為了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甚至練就了十分鐘不眨眼的好功夫,為了國家的榮譽堅守崗位,連女兒都不曾見上幾面,連女兒的成長都缺少了他的一份沉重的父愛,可是他依然微笑着説不後悔。

管延安,一個在深海造陸的人,卻只是一個國中學歷,依然是工作崗位中出色的一位,連拿到大學、研究生學歷的年輕人也要像他這個國中學歷的“老人”學習、指教,他們都讚譽他、尊敬他,稱他為師傅,向他看齊。他的兒子從小就與母親生活,很少與父親見面,所以他總是期望父親多陪陪他、留在他身邊,但管延安卻依然堅守崗位,直到長大後兒子才慢慢理解他,在外面説起自己的父親都異常的驕傲,而管延安自己也説期望將來有生之年和自己的兒子、孫子來那裏開車通一段,自豪的説“你的爺爺在這勞動過!”

周東紅,一個撈紙師,一個村裏最出色的撈紙師,無人能夠匹敵,雖然剛來到那裏撈紙的時候,什麼也不會,但他也是個要面子的人。既然來了就必須要幹好,那一個月裏他和他的搭檔在潮濕的撈紙房裏反覆的撈紙,經過不懈的努力才慢慢熟練。

他們展示了國家的性格、民族的勤奮,國家就需要這樣的人,即使他們起點不高,但在勞動的過程中認真負責、堅持不懈,我們也必須尊敬他們,以他們的堅毅的精神為榜樣。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學歷,正在向中專、大專衝刺。來到輕工學校之前我曾説過不管考沒考上高中也必須要念下去,堅持不去職業學校,但最終因為某種原因未能實現承諾,踏上了人生另一條路,但在念書的過程中,我逐漸明白,什麼樣的學歷已經不重要了,只要將來老實本分的堅守在崗位中也應定會活出你自己的出彩人生,就算是大學畢業的,不必須也會有好工作,所以職業學校的學生們不用擔心,只要將來我們努力上進,就不怕拖國家的後腿,在國家的角落我們也能夠為他掙出一個永不褪色的榮譽。

所以,我們不要放棄,朝着太陽前進吧,就算明天不算完美,我們也不要放棄,未來在等待着我們,國家正在企盼着我們。

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先進事蹟 篇七

師傅帶徒弟,是從事技術工種長久以來的慣有模式。劉湘賓告訴記者,回顧自己近40年的奮鬥歷程,他首先要感謝的是自己的師傅。

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國家勞動部提出了學習蘇聯勞動後備制度,並設置技工學校要貫徹教學為主的原則,培養既有文化技術理論,又有操作技能的工人。據劉湘賓介紹,他的師傅是我國第一屆技校生,曾遠赴蘇聯學習技術。

拜師入門少不了考核。“見的第一面,師傅就問我,你這當兵的回來會幹啥?我説我啥也不會,接着他就給我出了幾道題,讓我解。”劉湘賓回憶,師傅出的是三角函數的六個公式,要用勾股定理來解題。

“我高中雖然沒上完,但這些東西,對我來講還是挺簡單,在部隊待的三年,我也沒放棄文化課的學習,解個方程,再反推出來進行驗證,結果數字都合適,我心裏就感覺特別激動。”師傅一看,題解得不錯,就讓劉湘賓跟着他學。

銑工是機械加工裏最難的工種之一,它要求對數學、物理等學科知識有很好的掌握。因為以前沒有數控機牀,都是手動機牀,所以對手工計算要求極高,空間尺寸的測量也要精確到分。

劉湘賓説,最早那一批技工,思想還有點保守,尤其是在傳授“絕活兒”的時候,信不過的人是不會傳的。做航天產品的一些關鍵件,一般白天不幹,都是晚上鎖着門做。活兒做好後,到第二天天亮,師傅又會讓他把工裝夾具都拆了。

“現在可不一樣了,我當師傅,帶了三十多個徒弟,恨不得把本事都教給他們。” 劉湘賓告訴新京報記者,你所做的每個零件都是要上天的,所以任何一步都要做好,沒有99.9%的產品,所有產品的標準必須是100%的。這也是師傅給他的教誨。

工匠精神演講稿 篇八

親愛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下午好!很榮幸在這裏做大國工匠的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傳工匠精神,做魯泰工匠。

通過觀看大國工匠的宣傳片以及公司車間的大力宣傳和弘揚,使我們瞭解了大國工匠的故事,並深深的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大國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觸動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與他們的差距,不禁夢想向他們靠攏。

每次當我看完大國工匠的宣傳片後,我就一次次的問自己,到底什麼樣的工人,才是大國工匠。一定是高端科技嗎?一定是獨一無二嗎?一定是奢華卓越嗎?都不是!

那大國工匠都是什麼樣的工人?他們都是在第一線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們有鉗工,有撈紙工,有研磨工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們不是領導,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學歷,但他們每一個人都靠着對職業技能的完美追求,靠着對技術的忠實傳承和鑽研,靠着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堅守,與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為國家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我們在工作中也是一樣,有時候我們忙,我們會累,我們會煩,我們會厭倦,可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大國工匠們他們難道不累嗎?難道不厭倦嗎?胡雙錢守着台虎鉗就

是二十年,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周東紅守着又冷又潮濕的撈紙池就是十幾年,鏨刻大師孟劍鋒師傅在研究新工藝的時候,失敗一次又一次,他們並不是不累,並不是不厭倦,而是有工匠精神在支撐着他們,當他們完成一件作品的時候,成就感和榮譽感襲來,所有的疲倦都不值一提了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平凡永遠是人生的常態。但平凡能孕育偉大,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業,平凡的崗位鑄就人生的輝煌。在工作中我們要以恪盡職守的意識、熱情服務的態度、嚴於律己的精神,時刻發揚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工匠精神,踏實工作、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只要你不甘平庸,就一定也能像大國工匠們那樣在平凡崗位上演繹精彩的人生!就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魯泰工匠!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