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黃大年先進個人事蹟(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16W

黃大年先進個人事蹟(多篇)

時代楷模黃大年優秀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一

學習黃大年同志的為人,心有大我、至誠報國。黃大年同志的偶像是鄧稼先。2009年,他做出了同樣的選擇,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工作。“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黃大年同志用一生定義了什麼是高尚的靈魂,詮釋了學者如何為人民、為國家、為天下蒼生立命,做到了“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

學習黃大年同志的為師,教書育人、敢為人先。黃大年同志説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師。在他看來,每個學生都是璞玉。他以“為祖國培養人才”為己任,始終把目標定在祖國未來幾十年發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學嚴謹,因材施教,努力為學生們開啟與世界交流的“窗户”,培養了一批“出得去、回得來”的人才,用行動闡釋了什麼是“教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

學習黃大年同志的為學,淡泊名利、甘於奉獻。高校教師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黃大年同志功勛卓著,所取得的系列成果攻克了技術瓶頸,突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是新時代踐行科技報國的典範,以他的能力和貢獻完全可以申報院士。但是身為中科院院士評審專家的他,自己並不是院士。同事勸他抓緊申報,他卻説:“時間有限,先把事情做好。”他是眾人眼中的“拼命黃郎”,無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後一息,為實現強國夢奉獻全部,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骨和境界。

時代楷模黃大年優秀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二

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在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築夢路上,廣大知識分子更是圍繞我國經濟競爭力的核心關鍵、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國家安全的重大挑戰,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中央電視台推出系列報道《家國棟樑》,為您講述知識分子無愧於時代的奮鬥故事。今天我們首先來認識國家“_”特聘專家黃大年。

黃大年是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20__年前,他帶着科技強國的心願,出國留學、工作,成為國際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學家。

然而,當黃教授得知國家的召喚,他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回國帶領科研團隊尋求技術突破,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4月19日,吉林大學召開《黃大年事蹟報告會》,教師王鬱涵回憶黃教授説過的話:“我一點都不想等到葉落了才歸根,我想把我的所學交付給祖國。他説我和祖國從來沒有分開過,只要祖國需要,我就義無反顧。”

這場報告會,正在吉林大學的校園裏巡講,師生共同緬懷一位逝去的教授——黃大年。

1977年,黃大年考入長春地質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系,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在當年的畢業紀念冊上,黃大年的留言寫到:“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心懷報國之志,1992年,黃大年被公派到英國攻讀博士,並從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成為這個領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術的少數華人之一。

20__年4月,當得知國家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時,黃大年第一時間給母校打電話,明確表示要回國。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劉財教授回憶説:“黃老師就沒有提一個錢字,但是就強調他在國外的做的這種高精尖的這種科研工作,以及這種工作回到國內來怎麼開展。”

“我覺得對我來説很簡單,因為簡單的根源就是情結問題,惦記着養育我成長的這片土地。我們國家從一個大國向一個強國邁進過程中,它需要很多很多像我這樣的回來參與建設。”黃大年教教生前採訪。

回國後的第6天,黃大年就與吉林大學簽下全職教授合同,成為第一批迴到東北發展的國家“_”專家。他帶着先進技術,重點攻關國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測儀器”。這種設備就像一隻“透視眼”,能“看清”深層地下的礦產、海底的隱伏目標,對國土安全具有重大價值。而這樣的高端裝備,國外長期對華壟斷或封鎖。

從零開始的黃大年,帶着研究團隊日夜奮戰。他出差始終趕最晚的那一程,這樣就不耽誤白天工作;同事經常兩三點鐘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務。

國家“_”特聘專家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馬芳武回憶:“黃老師他説非常急迫,我們現在要創建雙一流大學,一定要跟上時代快速地發展步伐。”

和家人聚少離多,讓黃大年心懷愧疚,他在朋友圈感歎:“可憐老妻孤守在家,在掛念中麻木,在空守中老去”。

國家“_”特聘專家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獻昌説道:“黃教授有一句話很典範的,他説我們等於説為國家損失了20__年的工作時間,我們要把它補回來,那真的就是一種家國情懷,回來以後是隻爭朝夕。”

黃大年帶領400多名科技人員,成功研製我國第一台萬米科學鑽——“地殼一號”,自主研製綜合地球物理數據分析一體化的軟件系統,提高國家深部探測關鍵儀器的製造能力。

20__年12月8日,黃大年因膽管癌住進醫院。即便在病牀上,打着吊瓶的黃大年還在改方案,給學生答疑解難。

黃教授的學生周文月告訴我們:老師剛打完點滴,這手還沒有緩過勁來呢,然後就開始給他講,所以我就拍下來這個照片。他跟我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報國。

20__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逝世。眾多師生帶着傷痛和懷念,默默垂淚,悼念送別。

斯人已去,未盡的事業卻仍在繼續。黃大年生前規劃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航空重力梯度儀研製,已通過階段論證即將啟動。昔日與黃老師並肩奮戰的同事,正在讓“地球深部探測儀器”從理論走向應用。

在吉林大學檔案館,黃大年寫的入黨申請書,讀起來仍讓人感慨:“人的生命相對歷史的長河不過是短暫的一現,隨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黃大年先進個人事蹟 篇三

黃大年精神,我覺得能夠概括為三個詞:誠信、愛國和強業。

一是誠信。

1977年恢復大學聯考制度後,黃大年考入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系,由於成績優異留校任教。1992年在長春地質學院送他出國時他表示,我學成後必須第一時間回國。,他在英國利茲大學獲博士學位後,第一時間回國。之後又為了國家需要和進一步學習跟蹤國際前沿技術,他在長春地質學院黨委羣眾決定下再次出國,也促成他於20在國家感召下回國,回到__大學。在當下社會誠信缺失的情形下,黃大年是誠信的典範。

二是愛國。

他有強烈的愛國心

他的愛是發自內心,是有基礎的。他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對子女的教育都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黃大年先進事蹟心得體會_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心得體會。甚至在父母病危與他聯繫時,都是告誡兒子,你乾的是大事,是國家的事,你乾的事高於一切,父母能理解,你在崗位上好好工作,不要為父母分心。他在大學的畢業留言和入黨申請書中,都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之情。所以他的愛國不是衝動,而是發自內心的,是多年家庭、學校、國家教育的結果,是一種職責擔當的體現。

三是強業。

他常講,國家支持我出國不是為了拿一個學位和享受國外優越的物質條件,而是學習人家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將來要為國家服務,為中華民族的崛起作貢獻。所以他能捨棄國外那麼優越的條件,即使家裏經濟損失那麼大,也要毅然決然回國,就是為了把我們國家的地球物理事業做強、做大。他不是為名利回國的。回國的7年裏,他一向在為怎樣做強我們的地球物理事業奔走。比如,“十二五”期間國家863計劃的航空重力梯度儀的研發項目,一個億的研究經費,他一分錢沒留,都給了具體的研究單位,甚至為這個項目出差,他都自己墊錢黃大年先進事蹟心得體會_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黃大年先進事蹟心得體會_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這個我都不理解。我們單位考核也需要經費,也要業績,但他就是這樣,從不計較個人的利益。他回國後,抓緊一切時間做科研和人才培養,大家戲稱他為“科研瘋子”。他從事的地球物理工作是系統工程,主要是解決國家需要的資源和國土安全問題。他規劃承擔了__大學到目前為止體量最大、經費支持最多的一個項目,經費達3.26億元,組織了國內幾十家單位400多人的科研隊伍聯合攻關,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大大提升了我們學科在國內外的地位。

時代楷模黃大年優秀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四

修齊治平、兼濟天下,共產黨人歷來有着濃厚的“家國情懷”,這是一種自家而國、一脈相承、渾然一體的心靈感觸與人生追求。2009年,優秀共產黨員、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在結束了18年的海外漂泊後,毅然放棄優越條件選擇回國,為了科學事業後繼有人,他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為了國家重要領域尖端技術的發展,他不計名利、殫精竭慮。他“什麼職務也不要,就想為祖國做些事”,很多人評價他為“純粹的知識分子”“另類的科學家”,因為他對待科研只有一句話:“我沒有敵人,也沒有朋友,只有國家利益”。

一個人應該怎樣愛國、怎樣報國,如何把個人命運融入國家命運?黃大年的“家國情懷”為我們樹立了價值航標和光輝榜樣。

在黃大年短暫的58年生命歷程中,始終澎湃着“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愛國之情,始終踐行着“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報國之志。“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着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這是他在入黨志願書中寫到的內容,既是人生夙願,也是真實寫照。

常懷愛民之心、常思興國之道、常念復興之志,是“家國情懷”的生動寫照。我們學習黃大年,就是要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拒絕精緻利己主義、個人主義,自覺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起來,把愛國轉化為實幹擔當的不竭動力;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勇於奉獻、敢於擔當、善於作為,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踐行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鞠躬盡瘁、不計得失,把個人價值寄託在對國家和人民的大愛與奮鬥中,擔負起職業職責和時代賦予的使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黃大年先進個人事蹟 篇五

百鐵肩擔起興邦任,歸心不移故土情,,黃大年同志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有外國媒體評價:“他的回國,讓某國當年的航母演習整個艦隊後退100海里。”他以不畏強手、敢於超越的氣魄和自信,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他始終把趕超世界一流和搶佔科技制高點,作為攻堅克難的不竭動力,為深地資源探測和國防安全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通過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的學習,讓我深刻感受到在黃大年同志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共產黨人的光輝本色,展現了一名新時期海外歸國人員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和崇高品格。對祖國的無限熱愛,矢志不渝實踐科技的報國理想,把畢生精力奉獻給祖國的教育科研事業,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是新時期歸國留學人員心繫祖國、報效人民的傑出楷模,是廣大知識分子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自覺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事業的優秀代表。

我輩當存有敢為人先之志。回顧黃大年同志的人生歷程,我輩又何嘗不該學習這份勇攀高峯的精神,把事不避難、奮勇爭先踐行在工作和生活之中。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有着強大的感召力,將永遠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實現中國夢書寫無愧於祖國和人民的輝煌 篇章。

逝者已矣,黃大年的生命在58歲時戛然而止,但他留下的“黃大年之問”仍迴盪耳邊,振聾發聵,激勵我輩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看2019黃大年影片有感

元月8日,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教授,生命定格在了58歲,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事業和崗位,而他吉林大學地質宮507的辦公室牆上貼的12張A4紙拼成的日程表上,每個格子寫着滿滿的安排。那不僅僅是工作,那是一顆赤子之心的報國情懷。這位“__”科學家自回國,就一直馬不停蹄,夜以繼日人拼命工作,他不是在工作,他是在以最快的速度繪製着一個科學家對祖國對人民的志誠之心和誓死實現強國夢的剛勁風骨。

1950年,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李四光,衝破重重阻力,從英國來到法國又轉到意大利,祕密坐進開往香港的船艙,最後回到祖國,最終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元勛。

1950年,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兩彈”元勛、“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依然放棄美國優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回到中國,為中國核理論研究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1950年,中國解析數論的創始人和開拓者,著名數家家華羅庚毅然放棄了在美國“闊教授”的待遇,衝破重重封鎖回到祖國。他説:“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梁園雖好,非久留之地。”

1955年8月,“中國現代火箭之父”、著名的航天工程和空氣動力專家錢學森,歷經6年曲折,衝破重重阻攔回到了祖國懷抱,從此,他一頭紮在軍事科學研究中。傾其所學,又緊密關注國外的科學動態,不斷推出科研新成果,為祖國的國防事業竭思盡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周培源……

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創始人錢三強……

中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

中國核物理學家王淦昌……

…………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科學家,懷着不變的初心和對祖國矢志不移的忠誠。傳遞着最強基因,繪製着相同的精神版圖。

黃大年教授,其實就是這一個個科學家對祖國矢志不移忠誠的延續。只是他生命的意義超越了我們帶有功利色彩的習慣性思維,超越了世俗中規定的任何一種價值實現,超越了社會上固有的一些存在形式與樣態。尤其在經濟大潮如洪水猛獸般地衝擊社會的今天,黃大年教授的事蹟,更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並進一步指導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黃大年先進個人事蹟 篇六

20__年1月8日,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吉林大學交叉學科學部學部長黃大年教授因病醫治無效,離開了我們,這不幸的消息震驚了吉林大學師生,也震驚了中國的學術界。

幾天來,同學、好友向我致電詢問病情始末,電話不斷。他們難以相信這一悲痛的事實,而我每次在陳述大年已離開了我們,都淚如泉湧。與大年相識、相知近四十載,我們共同為地球探測裝備自主研發而奮鬥的往事歷歷在目。夜裏,我輾轉反側,大年的音容笑貌一直在眼前浮現。

與大年相識在1978年,這是恢復大學聯考的第一年,是在長春地質學院物探系金屬物探專業新生報到的日子,大年來自廣西地質隊,我來自遼寧鄉村。大年分在3773班,我分在3771班。我們金屬物探專業四個班的同學一起上課,一起在地質宮二樓閲覽室上自習,我倆經常共同討論問題。1982年畢業留校,大年留在物探系,而我分到了儀器系,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許下心願,共同努力,發展地球物理方法,研製屬於我國的地球物理探測儀器。

我們真的有緣。1982年,我倆又在學校組織的教師英語高級班學習一年英語。之後共同研修物探系碩士研究生課程。1990、1991年我赴英國留學、交流回國後,1992年大年也獲得了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同樣赴英國求學。送大年出國的時候,大年堅定地對我説,老同學,再會,我一定會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帶回來!

大年從未忘記自己對祖國的承諾。從1992年到英國訪問、學習、工作共計20__年,大年總是惦念着母校,經常回訪交流,以拓展師生們的國際視野。物探系77級留校的同學還有杜曉娟和我,為了便於大年常回來,專門為大年申請了學校的流動編。20__年,中科院和吉林大學共同組織申報“深部資源探測關鍵儀器裝備與實驗”重大項目時,需要緊急召集海歸優秀人才組建團隊。大年聽聞,義不容辭地處理掉劍橋的住房,20__年由多位院士專家組成的驗收會上,大年帶領的研究團隊,經過短短6年的刻苦攻關,所完成的深地探測儀器裝備成果獲得了國際領先水平的高度評價!

大年忘我的工作,令人難以想象。20__年以來,大年跨學科組織團隊,與探測儀器專家合作研發深地探測和海洋反潛,與機械領域專家合作研發大載重量無人機,與計算機專家合作研發地球物理大數據處理與解釋,涉獵地學、信息、軍事和軍民融合等多個領域。作為老同學,我總是願意給他最大的幫助。儀電學院分別自20__年從國外引進的骨幹人才曾曉獻、從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引進的劉傑、從高壓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留校的楊大鵬等均派到大年團隊,以支撐他不斷拓展研究領域的腳步。回國後,大年不知疲倦,幾乎是夜以繼日的連續工作。20__年12月初,大年暈倒在出差途中。組織上安排大年檢查,20__年12月4日,大年檢查完出院又到辦公室工作,我到大年辦公室,看到大年臉色不好,勸大年在家休息幾天。為了不影響工作,大年緊接着又到北京出差。劉傑在北京給我打電話,説黃老師身體不好,需要回長春住院。8日大年住院,14日手術之後,劉傑給我發短信,告知手術做完了,讓我放心。15日早上,我心急如焚,儘管大年的祕書告訴我手術後在ICU無法探望,我和儀電學院餘國友書記還是不放心,堅持去醫院看望了大年的家屬。當聽到手術成功、術後不用化療時,心裏感到安慰。回來後一直盼望大年能早日康復,沒想到…… 大年,人生處處是戰場,戰場上你戰勝了千難萬苦,卻沒有戰勝辛勤勞累帶來的病魔,更沒想到,短暫的失聯卻成永別。

大年,你榜樣的力量將激勵更多的人化悲痛為力量,完成你未完成的偉大事業,實現你回國追逐的夢想!

大年,老同學懷念你,老朋友懷念你,老戰友懷念你!

黃大年先進個人事蹟 篇七

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在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築夢路上,廣大知識分子更是圍繞我國經濟競爭力的核心關鍵、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國家安全的重大挑戰,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中央電視台推出系列報道《家國棟樑》,為您講述知識分子無愧於時代的奮鬥故事。

黃大年是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20__年前,他帶着科技強國的心願,出國留學、工作,成為國際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學家。

然而,當黃教授得知國家的召喚,他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回國帶領科研團隊尋求技術突破,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4月19日,吉林大學召開《黃大年事蹟報告會》,教師王鬱涵回憶黃教授説過的話:“我一點都不想等到葉落了才歸根,我想把我的所學交付給祖國。他説我和祖國從來沒有分開過,只要祖國需要,我就義無反顧。”

這場報告會,正在吉林大學的校園裏巡講,師生共同緬懷一位逝去的教授——黃大年。

1977年,黃大年考入長春地質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系,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在當年的畢業紀念冊上,黃大年的留言寫到:“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心懷報國之志,1992年,黃大年被公派到英國攻讀博士,並從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成為這個領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術的少數華人之一。

20__年4月,當得知國家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時,黃大年第一時間給母校打電話,明確表示要回國。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劉財教授回憶説:“黃老師就沒有提一個錢字,但是就強調他在國外的做的這種高精尖的這種科研工作,以及這種工作回到國內來怎麼開展。”

“我覺得對我來説很簡單,因為簡單的根源就是情結問題,惦記着養育我成長的這片土地。我們國家從一個大國向一個強國邁進過程中,它需要很多很多像我這樣的回來參與建設。”黃大年教教生前採訪。

回國後的第6天,黃大年就與吉林大學簽下全職教授合同。他帶着先進技術,重點攻關國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測儀器”。這種設備就像一隻“透視眼”,能“看清”深層地下的礦產、海底的隱伏目標,對國土安全具有重大價值。而這樣的高端裝備,國外長期對華壟斷或封鎖。

從零開始的黃大年,帶着研究團隊日夜奮戰。他出差始終趕最晚的那一程,這樣就不耽誤白天工作;同事經常兩三點鐘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務。

和家人聚少離多,讓黃大年心懷愧疚,他在朋友圈感歎:“可憐老妻孤守在家,在掛念中麻木,在空守中老去”。

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獻昌説道:“黃教授有一句話很典範的,他説我們等於説為國家損失了20__年的工作時間,我們要把它補回來,那真的就是一種家國情懷,回來以後是隻爭朝夕。”

黃大年帶領400多名科技人員,成功研製我國第一台萬米科學鑽——“地殼一號”,自主研製綜合地球物理數據分析一體化的軟件系統,提高國家深部探測關鍵儀器的製造能力。

20__年12月8日,黃大年因膽管癌住進醫院。即便在病牀上,打着吊瓶的黃大年還在改方案,給學生答疑解難。

黃教授的學生周文月告訴我們:老師剛打完點滴,這手還沒有緩過勁來呢,然後就開始給他講,所以我就拍下來這個照片。他跟我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報國。

20__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逝世。眾多師生帶着傷痛和懷念,默默垂淚,悼念送別。

斯人已去,未盡的事業卻仍在繼續。黃大年生前規劃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航空重力梯度儀研製,已通過階段論證即將啟動。昔日與黃老師並肩奮戰的同事,正在讓“地球深部探測儀器”從理論走向應用。

在吉林大學檔案館,黃大年寫的入黨申請書,讀起來仍讓人感慨:“人的生命相對歷史的長河不過是短暫的一現,隨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