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魯迅紀念劉和珍君的寫作背景

欄目: 素材及寫作指導 / 發佈於: / 人氣:1.77W

魯迅紀念劉和珍君的寫作背景

《記念劉和珍君》一文寫於三一八慘案之後。1926年3月,奉系軍閥在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進兵關內,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同奉軍作戰。日本帝國主義公開援助奉軍,派軍艦駛入大沽口。國民軍開炮自衞還擊,將日本軍艦逐出大沽口。事後,日本認為國民軍破壞了《辛丑條約》,於16日向政府發出最後通牒。3月16、17日,在北京的國共兩黨開會決定組織各學校和羣眾團體在天安門集會。3月18日,5000多人在天安門舉行“反對八國最後通牒的國民大會”。大會結束後,遊行隊伍由李大釗率領,按預定路線,來到段祺瑞執政府門前廣場請願。段祺瑞命令執政府內的預伏軍警以武力驅散遊行隊伍,結果造成當場死亡47人,傷200多人的慘劇。死者中為人們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學生劉和珍、楊德羣。魯迅先生在參加了劉和珍的追悼會之後,親作《記念劉和珍君》一文,追憶這位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學生,痛悼“為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

延伸閲讀

魯迅的三個寫在文章裏的老師

1、魯迅的啟蒙塾師壽鏡吾先生,魯迅説,壽先生極方正、質樸、博學。他教學嚴,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他常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魯迅父親病重,亟需一種“三年以上陳倉米”,魯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壽先生。幾天後壽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魯迅家裏,所以後來魯迅無論求學南京,還是留學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鄉便不忘去看望壽先生;

2、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魯迅與他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同樣情深意厚,魯迅説:“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到1926年,藤野先生的照相至今還掛在魯迅北京寓居的東牆上,書桌對面;

3、魯迅青年時期的老師章太炎先生,魯迅對章太炎先生的感情要比前兩位老師複雜些。章太炎因早年熱心維新運動的反清革命,成為一個學者兼革命家,魯迅不僅折服他淵博的學識及和藹可親的長者風度,更欽敬他的革命精神。

魯迅先生寫過哪些真正長篇的小説

魯迅沒有寫過長篇小説。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代表作有:《吶喊》、《彷徨》等。

魯迅為什麼要寫吶喊

魯迅寫《吶喊》的原因:

由於辛亥革命後成立的國民政府統治腐敗,社會黑暗,魯迅曾經一度消沉和動搖過,但是由於他不屈的鬥士精神,終於走出了陰影。他結束了長期的創作空白期,開始用新的文學形式抨擊時弊,寫作這部小説集的目的用他本人的“囚牢與鐵窗”之説可以很好地詮釋,簡言之,就是要喚醒麻木的國民,解放思想,讓大家警醒,中國必須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