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 -記念劉和珍君(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5W

語文 -記念劉和珍君(精品多篇)

紀念劉和珍君 篇一

一、導入新課: (課後題解)

同學們,發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是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殺愛國請願人民的血的歷史,是二百多名請願羣眾倒在血泊之中的慘烈一幕,更是中國人殘害中國人的一場罪惡、一場悲哀、一場恥辱!路,還沒有開始便已經走到了盡頭;夢,還來不及做便已永遠不再醒來。劉和珍,這位年僅22歲的女大學生就這樣倒在了反動派的槍彈之下!在慘案發生後的第六天,魯迅先生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怒,毅然寫下了這悲憤沉痛的悼念文章——《記念劉和珍君》,以此來警醒中國人民永遠記住這筆滔天血債!

二、簡介作者與解題

1.誰能簡介一下本文作者?(見課件)

提示: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他創作了大量的小説、雜文、散文和詩歌。創作現代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我們熟悉的作品還有《阿q正傳》、《孔乙己》、《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祝福》、《故鄉》、《社戲》,等等。

2.解題:

(1)《記念劉和珍君》從題目看,這是一篇什麼性質什麼體裁的文章?(提示:紀念性的回憶文章,屬記敍文。)(板書:劉和珍)。在“劉和珍”的板書前加“記念”,在後加“君”。

(2)關於題目中的“記”字相當於“紀”字,並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記念”一詞理解成“記敍、懷念”。在本站剛剛興起時,人們有時不能嚴格界定字詞,如文中“那裏還能有什麼言語?”中“那”實為“哪”字,魯迅當時用“記念”一詞,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所説的“紀念”。

(3)劉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慘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英文系的學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發生。18日清晨,身為學生自治會主席的劉和珍,動員組織同學集會遊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衝入段棋瑞執政府左邊大門,昂立人羣中。突然身中七彈,壯烈犧牲,年僅22歲。

(4)君:是對人的尊稱。

這篇課文題為“記念劉和珍君”,但是不是隻紀念了劉和珍一個人呢?作者還紀念了哪些人?他們都是什麼人?作者為什麼要紀念他們?實際目的是要寫什麼?

提示:作者不只紀念劉和珍,還紀念了楊德羣、張靜淑以及“三•一八”慘案中的死傷羣眾,實際目的是以紀念劉和珍為切入點,記住這次慘案,警醒人們不忘血債。

(5)有關時代背景

課文中寫到的“三•一八”慘案是繼“五卅慘案”後,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對中國人民的又—次大屠殺,它的直接導火線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見課文註釋①)1926年3月12日,為了幫助奉系軍閥張作霖消滅馮玉祥統帥的傾向革命的國民軍,日本海軍駛入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國民軍開炮還擊,日艦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發生後,3月16日,日本帝國主義糾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國,藉口國民軍違反《辛丑條約》,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種種無理要求,並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國軍隊,準備武力進攻。日本等帝國主義國家悍然侵犯中國主權的強盜行徑,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憤慨。3月17日,部分學校、團體代表到國務院請願,執政府衞隊竟用刺刀刺傷代表多人,廣大羣眾更加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門前集會抗議,會後到執政府前請願。段祺瑞竟命令衞兵向請願羣眾開槍,並用大刀鐵棍追打砍殺,打死打傷200餘人,製造了屠殺愛國人民的“三•一八”慘案。劉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魯迅先生正在西三條寓所寫《無花的薔薇之二》,噩耗傳來他無比憤怒,在文末特地註明了時間,並把3月18日稱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師大師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劉和珍、楊德羣烈士,魯迅親自參加了追悼活動。對烈士犧牲的悼念,對反動罪行的憤慨,對未來戰鬥的渴望,交織在魯迅心中。4月1日,他飽蘸着血淚,用愠怒而悲憤的筆調,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本文最初發表於《語絲》週刊1926年4月12日第4期,後由作者編人雜文集《華蓋集續編》之中。

二、指導預習:

1、通讀全文,圈畫出重點詞句,運用工具書解決生字、生詞,並重點給下列加點的漢字注音:

洗滌(dí)      憚(dàn)   攢射(cuán)    屍骸(hái)

長歌當哭(dàng)喋血(dié ) 殺戮(lù)       殞身不恤(yǔn)(xù)

2、本文題為《記念劉和珍君》,記念了劉和珍的哪些事蹟?

3、用一句話分別概括七個部分的內容。

4、劃出課文中的疑點。

三、研習新課:

1、讓學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師板書:

①介紹寫作緣由。②交待寫作目的。 ③回憶認識過程。④抒寫驚愕、義憤。

⑤敍述遇難經過。⑥總結經驗教訓。 ⑦熱情謳歌讚頌。

2、集體閲讀一、二部分,討論:

文章為什麼要從追悼會上程君請求作文寫起?作者為什麼要反覆説“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又要反覆説“無話可説”?

文章從追悼會上程君請求作文寫起,交待寫作此文的緣由。“我”因無法承受追悼會的悲涼,獨自到禮堂外徘徊、思索;程君問“可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麼沒有?”勾起“我”對烈士的悲痛的憶念,再次感到“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也早覺得”,“也”字針對程君的請求而言,説明寫作此文,不僅僅因程君的請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願;“早”字則進一步説明,要寫文章記念的願望由來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請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説”,因為“我已經出離憤怒了”--這是為什麼至今還“沒有”寫出文章的原因。“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而反動派的“下劣兇殘”卻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怎不令人“出離憤怒”?“我只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的血”已經“使我艱於呼吸視聽”,又怎麼能説出話來呢?

殺人者個個臉上帶着血污,依然在橫行。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還在這樣的世上活着”的人們,該怎麼辦呢?“三•一八”雖然才過去兩個星期,而“忘卻的救主”則快要降臨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達了作者的無限感慨,提到“寫一點東西的必要”--要寫一點東西,揭去“許多東西的人相”,讓人們清醒地知道,“所住的並非人間”有必要提醒人們,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烈土的鮮血。

第二課時

一、複習第二部分:

那些詞語突出表現了讚頌猛士的情感?(敢於、怎樣)

二、讓一名同學讀第三部分,要求同學們考慮並回答記念了劉和珍哪些事蹟,從這些事蹟中認識到劉和珍是怎樣的一位青年。

教師先聯繫課文開頭寫劉和珍的內容“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後和學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個重轉,強調“銷行寥落”中她“預定全年”的與眾不同;“生活艱難”,説明她“預定全年”需要決心;“毅然”則進一步強調需要勇氣。從這一事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革命的嚮往和對真理的渴求。

教師再與學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內容:“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的學生”,此校長是楊蔭榆,是依附於軍閥政府勢力鎮壓學生運動的罪魁禍首,劉和珍勇於反抗,表現了她嫉惡如仇、勇於鬥爭的精神;和“我”見面,“始終微笑着,態度很温和”,表現了劉和珍的善良與和葡;“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於泣下”,表現了她的高度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集體閲讀第四、五兩部分。

重點抓住第四部分“況且始終微笑着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於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説她們是暴徒”這兩句;在第五部分重點抓住“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確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悲憤之情;明確作者意在諷刺揭露段祺瑞執政府的野蠻暴行,使歷史上“中國軍人屠戮婦嬰”和“八國聯軍懲創學生”都相形遜色!

四、小結:

作者記敍劉和珍的事蹟,表現了劉和珍的優秀品質,抒發了對劉和珍被槍殺的無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動文人的中傷,追敍劉和珍的遇難情景,抒發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殺人者的悲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這條感情線索貫穿全文,圍繞着"沉痛的悼念與憤怒的批判相結合"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幾個部分的內容,使之形成有機的整體。

第三教時

一、討論分析課文第六、七兩部分

明確: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從人類歷史進程的高度全面評價“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請願不是一種有效的鬥爭形式,為請願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運用陶潛詩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夠得到“親族、師友、愛人”的悲悼“這也就夠了”,因徒手請願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會產生影響,儘管影響不一定很大,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體閲讀第七部分的內容,重點討論第2段的第2句話。明確:這是個單句,主語是“事實”,謂語是“為”,賓語是“明證”。作者通過這一單句高度評價了烈士死難的意義,謳歌了劉和珍等臨難從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滿激情的朗誦後,明確這一段中的兩層意思:一般的民眾,會從中國女子的英勇鬥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中,多少看到一些改變黑暗現實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將因受到激勵而更加奮勇前進。進而明確,這是從烈士死難對於將來影響的角度高度評價意義的,具有激勵革命者奮然前行的巨大作用。這一段文字寥寥,卻充滿着感奮之情。

文章是寫完了,然而,言已盡而意無窮。作者以“嗚呼,我説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作結,請同學們背誦文章的第一部分,考慮與開頭一部分中哪句話相呼應。明確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

二、重點理解關鍵文句的旨意

1、“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確:“直面”中的“面”是動詞,面對的意思;“正視”,正眼看,不迴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別為“以……為哀痛”的人和“以……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劉和珍等革命青年。她們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殺面前不退縮,她們深知社會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難有多深重,所以她們的“哀痛”超過常人;但她們又堅信黑暗終將過去,並正在為光明的到來而奮鬥,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明確:根據上文,緣由有兩個方面,一是反動派的殘酷鎮壓,一是反動文人的惡毒誣衊。在這白色恐怖下,人們還怎敢説話呢?但沉默後的結果將會怎樣?作者列舉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發”才是唯一的出路。

3、“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

明確:“中國人”泛指中國人。“向來”、“不憚”、“最壞”等詞語,表明作者對自己的觀點的執着和自信。

三、總結

通觀全文,作者悲和憤兩股情感的烈焰無處不在迸發,無處不在燃燒,升騰交織,無可抑制。追悼會的氣氛、程君的發問和要求引起對烈士的痛心的憶念,並且激起對殺人者的滿腔仇恨,發為憤怒的揭露控訴;同時,作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終沒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對慘案的經驗教訓進行了沉痛的總結,對烈士死難意義給予高度評價。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發展和文章結構的大體脈絡。

板書:感情線索:悲、憤、激勵。

五、佈置作業

記念劉和珍君 篇二

denghao

教學目的

一、讓學生了解劉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難經過,認識反動政府的殘忍以及反動文人的下流無恥,牢記“三·一八”慘案的教訓,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勤奮學習。

二、掌握課文是以作者的悲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動政府)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重點理解一些關鍵文句的含義。

教學設想

一、教學重點:作者貫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難點 :關鍵文句的理解。

教學時數  兩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1926年3月,奉系軍閥在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進兵關內,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同奉軍作戰。日本帝國主義公開援助奉軍,派軍艦駛入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國民軍開炮還擊。日本帝國主義便向當時的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提出抗議,又聯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國駐北京公使,藉口維護《辛丑條約》,提出種種無理條件,並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國軍隊,準備武力進攻。3月18日,北京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犯我國主權,在天安門前集會抗議,會後到執政府前請願。段祺瑞竟命令衞兵向請願羣眾開槍,並用大刀鐵棍追打砍殺,打死打傷200餘人,造成屠殺愛國人民的“三·一八”慘案。在這一慘案中,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英文系學生、學生自治會主席劉和珍遇難了!(板書:劉和珍)。劉和珍是魯迅先生的學生,是位愛國的熱血青年,她的犧牲給魯迅先生帶來了莫大的悲哀,而當時的反動文人還在一些刊物上發表文章對愛國青年進行污衊、中傷,致使魯迅先生悲憤之極,同年四月,寫下了這篇紀念文章。(在“劉和珍”的板書前加“記念”,在後加“君”。)

二、指導預習。

1.通讀全文,圈畫出重點詞句,運用工具書解決生字、生詞,並重點給下列加點的漢字注音:①洗滌(dí);②憚(dàn);③攢射(cuán)、屍骸(hái)

2.本文題為《記念劉和珍君》,記念了劉和珍的哪些事蹟?

3.用一句話分別概括七個部分的內容。

4.劃出課文中的疑點。

(以上預習力爭在20分鐘內完成)。

三、研習新課。

1.讓學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師板書:

①介紹寫作緣由。②交待寫作目的。

③回憶認識過程。④抒寫驚愕、義憤。

⑤敍述遇難經過。⑥總結經驗教訓。

⑦熱情謳歌讚頌。

2.集體閲讀一、二部分,討論:

文章為什麼要從追悼會上程君請求作文寫起?作者為什麼要反覆説“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又要反覆説“無話可説”?

學生回答,教師幫助總結:

文章從追悼會上程君請求作文寫起,交待寫作此文的緣由。“我”因無法承受追悼會的悲涼,獨自到禮堂外徘徊、思索;程君問“可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麼沒有?”勾起“我”對烈士的悲痛的憶念,再次感到“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也早覺得”,“也”字針對程君的請求而言,説明寫作此文,不僅僅因程君的請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願;“早”字則進一步説明,要寫文章記念的願望由來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請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説”,因為“我已經出離憤怒了”——這是為什麼至今還“沒有”寫出文章的原因。“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而反動派的“下劣兇殘”卻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怎不令人“出離憤怒”?“我只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的血”已經“使我艱於呼吸視聽”,又怎麼能説出話來呢?

殺人者個個臉上帶着血污,依然在橫行。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還在這樣的世上活着”的人們,該怎麼辦呢?“三·一八”雖然才過去兩個星期,而“忘卻的救主”則快要降臨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達了作者的無限感慨,提到“寫一點東西的必要”——要寫一點東西,揭去“許多東西的人相”,讓人們清醒地知道,“所住的並非人間勺有必要提醒人們,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烈土的鮮血。

3.讓一名同學讀第三部分,要求同學們考慮並回答記念了劉和珍哪些事蹟,從這些事蹟中認識到劉和珍是怎樣的一位青年。

教師先聯繫課文開頭寫劉和珍的內容“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後和學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個重轉,強調“銷行寥落”中她“預定全年”的與眾不同;“生活艱難”,説明她“預定全年”需要決心;“毅然”則進一步強調需要勇氣。從這一事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革命的嚮往和對真理的渴求。

教師再與學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內容:“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的學生”,此校長是楊蔭榆,是依附於軍閥政府勢力鎮壓學生運動的罪魁禍首,劉和珍勇於反抗,表現了她嫉惡如仇、勇於鬥爭的精神;和“我”見面,“始終微笑着,態度很温和”,表現了劉和珍的善良與和葡;“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於泣下”,表現了她的高度事業心和責任感。

4.集體閲讀第四、五兩部分,然後重點抓住第四部分“況且始終微笑着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於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説她們是瀑徒’”這兩句;在第五部分重點抓住“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確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悲憤之情;明確作者意在諷刺揭露段祺瑞執政府的野蠻暴行,使歷史上“中國軍人屠戮婦嬰”和“八國聯軍懲創學生”都相形遜色!

四、小結。

作者記敍劉和珍的事蹟,表現了劉和珍的優秀品質,抒發了對劉和珍被槍殺的無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動文人的中傷,追敍劉和珍的遇難情景,抒發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殺人者的悲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這條感情線索貫穿全文,圍繞着“沉痛的悼念與憤怒的批判相結合”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幾個部分的內容,使之形成有機的整體。

五、佈置作業 。

1.複習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一、二部分。

2.閲讀第六、七兩部分內容,探討其深刻含義。

第二教時

一、抽查背誦情況。

二、討論分析課文第六、七兩部分。

明確: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從人類歷史進程的高度全面評價“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請願不是一種有效的鬥爭形式,為請願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運用陶潛詩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夠得到“親族、師友、愛人”的悲悼“這也就夠了”,因徒手請願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會產生影響,儘管影響不一定很大,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體閲讀第七部分的內容,重點討論第2段的第2句話。明確:這是個單句,主語是“事實”,謂語是“為”,賓語是“明證”。作者通過這一單句高度評價了烈士死難的意義,謳歌了劉和珍等臨難從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滿激情的朗誦後,明確這一段中的兩層意思:一般的民眾,會從中國女子的英勇鬥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中,多少看到一些改變黑暗現實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將因受到激勵而更加奮勇前進。進而明確,這是從烈士死難對於將來影響的角度高度評價意義的,具有激勵革命者奮然前行的巨大作用。這一段文字寥寥,卻充滿着感奮之情。

文章是寫完了,然而,言已盡而意無窮。作者以“嗚呼,我説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作結,請同學們背誦文章的第一部分,考慮與開頭一部分中哪句話相呼應。明確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

三、重點理解關鍵文句的旨意。

①“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確:“直面”中的“面”是動詞,面對的意思;“正視”,正眼看,不迴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別為“以……為哀痛”的人和“以……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劉和珍等革命青年。她們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殺面前不退縮,她們深知社會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難有多深重,所以她們的“哀痛”超過常人;但她們又堅信黑暗終將過去,並正在為光明的到來而奮鬥,所以又是“幸福者”。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明確:根據上文,緣由有兩個方面,一是反動派的殘酷鎮壓,一是反動文人的惡毒誣衊。在這白色恐怖下,人們還怎敢説話呢?但沉默後的結果將會怎樣?作者列舉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發”才是唯一的出路。

③“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

明確:“中國人”泛指中國人。“向來”、“不憚”、“最壞”等詞語,表明作者對自己的觀點的執着和自信。

四、總結。

通觀全文,作者悲和憤兩股情感的烈焰無處不在迸發,無處不在燃燒,升騰交織,無可抑制。追悼會的氣氛、程君的發問和要求引起對烈士的痛心的憶念,並且激起對殺人者的滿腔仇恨,發為憤怒的揭露控訴;同時,作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終沒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對慘案的經驗教訓進行了沉痛的總結,對烈士死難意義給予高度評價。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發展和文章結構的大體脈絡。

板書:感情線索:悲、憤、激勵。

五、佈置作業 。

1.下列加點漢字注音依次正確的一組為:

桀驁       賃屋       屠戮      浸漬

àng  lèn  chuō  zì            é  lìn  lù  zì

è  lèn  lù  zé                 é  lìn  chuō  zé

2《記念劉和珍君》一文選自

A.《二心集》   B.《華蓋集》  C.《且介亭雜文》   D.《華蓋集續編》

3.理解下列語句,然後回答問題。

“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於去年的,雖然是少數,但看那幹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屢次為之感歎。至於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祕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於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倘要尋求這一次死傷者對於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罷。”

A.這一段話的中心是什麼?

B.句與句之間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

C.“至於……明證了”一句中的主、謂、賓語依次為     、     、     。

4.寫一則“三·一八”事件的簡訊。

附1.參考答案:書後“思考與練習”參見課文分析。

課堂作業 :1.B2.D3.:A:指出烈士死難的重大意義。B.第一句説中國姑娘在去年“女師大事件”中所顯示的英勇氣概;第二句説她們在這次“三·一八”慘案中“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所包含的意義;第二句是小結烈士死難的意義。C.事實、為、明證。

〔附]板書設計

第一教時

一、內容

①介紹寫作緣由

②交待寫作目的

③回憶認識過程

④抒寫驚愕、義憤

⑤敍述遇難經過

⑥總結經驗教訓

⑦熱情謳歌讚頌

二、劉和珍:渴求真理善良和藹有事業心

第二教時

1.煤(喻)(歷史進程)請願(不值得)。

2陶詩(烈士的鮮血沒有白流)。

3

縱觀全文:悲、憤、激勵。

記念劉和珍君 篇三

【教學目的】

    思想教育:學習劉和珍等愛國青年不畏強暴,不怕犧牲與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英勇鬥爭的精神。

    理解:課文深刻的思想內容。

    鑑賞:課文記敍、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講解、討論等。

【教學過程 】

一、簡介背景、劉和珍,講讀第一、二部分。(一課時)

    1、閲讀註釋①,瞭解背景與劉和珍。

    2、閲讀“提示”

    3、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①分段講析內容(見書);(習題穿插於講讀中)

      ②理清結構;(見板書)

      ③誦讀課文。

  〖板書〗

                              ┏紀念烈士

      ┏一、寫作緣由:悲哀憤怒┃

紀念的┃                      ┗揭露敵人

  目的┃            ┏要象猛士──直麪人生

      ┗二、寫的必要┃                      (喚起民眾)

                    ┗不做庸人──暫時偷生

二、講讀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一課時)

      ①分段講析內容(見書);(習題穿插於講讀中)

      ②理清結構;(見板書)

      ③誦讀課文。

  〖板書〗

      ┏三、交往始末:暗自詫異──微笑、温和(不為勢利所屈)

      ┃                            ┏府門前喋血┓

      ┃            ┏劉:微笑、和藹┃          ┃

紀念的┃四、遇害事實┃              ┗棍棒的傷痕┃(不爆發

  內容┃            ┃              ┏慘象不忍視┃就滅亡)

      ┃            ┗敵:下劣、兇殘┃          ┃

      ┃                            ┗流言不忍聞┛

      ┗五、遇害經過:沉勇友愛──從容轉輾(驚心動魄的偉大)    

    ④完成“基訓”上的習題。

    ⑤檢查背誦情況。

三、講讀第六、七部分;完成課後習題。

      ①分段講析內容(見書);(習題穿插於講讀中)

      ②理清結構;(見板書)

      ③誦讀課文。

  〖板書〗

      ┏六、經驗教訓:談資流言──徒手請願 (應取有效方法)

紀念的┃            ┏百折不回┓

  意義┗七、死難意義┃        ┃勇毅不亡    (奮然前行)

                    ┗殞身不恤┛

      ④完成作業 。

      第一題

      分析文章結構:

    文章從追悼會上程君請求作文寫起,交代寫作此文的緣由。“我”因為無法承受追悼會的悲涼,獨自到禮堂外徘徊、思索;程君問“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麼沒有”,勾起“我”對烈士的悲痛的憶念,再次感到“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也早覺得”,“也”字針對程君的請求而言,説明寫作此文,不僅僅因程君的請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願;“早”字則進一步説明,要寫文章紀念的願望由來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請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説”,因為“我已經出離憤怒了”──這是為什麼至今還“沒有”寫出文章的原因。反動派的“下劣兇殘”完全出於“我”的意料之外,“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於呼吸視聽”,又怎能説出話來?

    殺人者依然橫行,造謠者誹謗中傷,黑暗的世界,何時是個盡頭!苟活者們該怎麼辦呢?“三•一八”慘案才過去兩星期,而忘卻的救主卻快要降臨了。因此作者再次感到“寫一點東西的必要”,讓人們清醒地知道,所住的並非人間,不要忘記烈士的鮮血,不要苟且偷生,繼續着這似人非人的世界!

    作者於是痛心地回憶起認識劉和珍君的過程,直至留在記憶上的最後印象。這是第三部分的內容。

第四部分,文章接着敍寫得到噩耗的驚愕,──出乎意料之外:   

    ①衞隊居然向手無寸鐵的請願羣眾開槍;

    ②始終微笑的劉和珍也在被害之列──有屍骸為證;

    ③這是虐殺,因為身上還有棍棒的傷痕,反動政府竟如此下劣;

    ④殺人者反誣被殺者是暴徒!説她們是受人利用的!

    刀槍,野蠻兇殘;流言,更加陰險惡毒。屠殺,輿論鉗制,這是反動派慣用的兩手,這是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作者於是再次憤慨地寫道:“我還有什麼話可説呢?”

    但作者並不以為我們的民族就此沉默下去了。“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所以他大聲吶喊,“但是,我還有要説的話”。──記敍遇害經過,夾敍夾議,揭露控訴段政府佈下羅網,殺害愛國學生的暴行。這是第五部分的內容。

    第六部分,作者從歷史進程的角度沉痛總結了經驗教訓。儘管他不同意徒手請願,但他認為烈士的鮮血是不會白流的。想到這裏,他不覺又慷慨激昂起來,進而化作對烈士死難意義的高度評價,對劉和珍等臨難從容的勇毅精神的熱烈謳歌。這便是文章第七部分的內容。

    文章是寫完了,然而言已盡而意無窮。作者以“嗚呼,我説不出話,但以此”,呼應開頭“菲薄的祭品”,表達的是一種深深的歉意與內疚。

    通觀全文,作者悲和憤兩股情感的烈焰,無處不在迸發,無處不在燃燒,升騰交熾,無法抑制。追悼會的氣氛,程君的發問和要求,引起對烈士的痛心的追憶,並且激發起對殺人者的滿腔仇恨,發為憤怒的揭露控訴;同時,作為革命家、思想家的作者,始終沒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對慘案的經驗教訓進行了沉痛總結,對烈士死難意義給予了高度評價。

    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發展和文章結構的大體脈絡。

〖作業 】

    背誦一、二部分,默寫檢查。

[1]

記念劉和珍君 篇四

第二課時

一、導語設計

由檢查作業導入。

二、推進新課

(一)學習第三、四、五節

閲讀第三、四、五節,看作者是怎樣記念、怎樣揭露的。第一節裏作者寫到“毅然預訂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那麼,在第三節和第五節裏作者又寫了劉和珍的哪幾件事?這些説明了劉和珍的什麼?帶着這個問題,由學生默讀後回答。

學生討論後,教師歸結,形成如下的板書:

記念毅然:追求真理,堅定不移

反抗:堅持正義,敢於鬥爭

微笑:和藹親切,堅毅樂觀

黯然:深謀遠慮,有責任感

欣然:為國為民,自覺參加

要説明幾點:

1、對於劉和珍在女師大學生運動中的表現,補充與否,補充多少,由教師根據實際來決定。如果涉及楊蔭榆,應説明她的晚節還是好的(見楊絳女士的文章)。

2、關於她的微笑。學生容易理解這表現了劉和珍的和藹、親切。還應補充:正是這一點團結了羣眾,堅持了鬥爭,許廣平曾回憶説:“如果當時沒有劉和珍融洽各人,笑咪咪的温和感動各人,我知自治會早就拆散了”。見《劉和珍生平》。此外,“微笑”第二次出現在“偏安於宗帽衚衕,賃屋授課之後”,這説明,在女師大學生鬥爭失利的時候,劉和珍“也還是始終微笑着,態度很温和”,這裏的“微笑”表現了劉和珍在鬥爭受挫時的樂觀與堅毅,而不是一般的和藹、親切。

3、關於“黯然”,書上註釋為“憂傷的樣子”,這是對的。應該作補充。“黯”,心神沮喪貌;黯然,頹傷、失色的意思。如果照搬詞典註釋,必將出現問題。劉和珍在“學校恢復舊觀”、即女師大學生的鬥爭取得勝利後怎麼會從堅毅樂觀變得頹傷了呢?只是在“慮及母校前途”時,才“黯然至於泣下”,憂傷得掉下淚來。可見,解釋詞義必須結合語境,這是一個原則。

4、於欣然的理解。“欣然”是高興、愉快的樣子。我們從《劉和珍生平》中得知,3月18日她“抱病帶領女師大學生走上街頭,參加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集會、遊行和請願”,並且用英語寫了遺囑。由此可見,劉和珍參加遊行和請願有明確的目的。她既能直面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和反動軍閥政府的賣國行徑,又能無畏地參加拯救祖國人民於危難中的鬥爭,有為國為民捐軀的勇毅氣概,並以參與這樣的鬥爭為幸福和自豪,這就是“欣然”的深刻內涵。在這裏,“欣然”和“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這些文字要聯繫起來,互相參照。在這裏,魯迅用“欣然”駁斥了反動文人對劉和珍等愛國青年的誣衊。

5、由於劉和珍是這樣的好青年,所以作者説“我也早覺得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痛定之後,更感到“學生雲者,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説,現在卻覺得有些躊躇了”,因為劉和珍是“為中國而死的中國青年”,而自己卻“苟活到現在”,以謙恭的態度對烈士表達了由衷的敬意。

(二)學習第四節第一段

1、本段的段意是什麼?

明確:聽到噩耗後的心情。

2、扣課文回答什麼樣的心情,怎麼表達出來的。

明確:聽到噩耗後的最初心情:“衞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百人,而劉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對於這些傳説竟至於頗為懷疑”。這裏用“居然”一詞表聽到噩耗後的驚詫,用“而”,“即”把這種種驚詫之情又推進了一步,下面用“但”字一轉表示懷疑,用“頗”表示懷疑之深,因為這種殘暴的屠殺“不但在禽獸中所未曾見,便是在人類中也極少有的”。

板書:初聞噩耗,驚詫懷疑。

3、作者為什麼懷疑呢?

明確:“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這説明作者的懷疑不是來自他對敵人的輕信和幻想,“向來”一詞強調了這種認識的深刻和一貫。但他“不料”和“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這説明現實的黑暗遠遠超出了作者的想象,以“不憚”和“不料”寫認識和事實、過去和現在的對比,突出了段祺瑞執政府殺害愛國青年的兇殘下劣比作者想象的更甚,因此魯迅先生驚詫了,懷疑了。作者把3月18日稱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也是這個意思。下面再用“況且”“更何至於無端”等詞把懷疑之情再推進一步。這樣從正反兩方面把懷疑的理由寫得十分充分,句末的反問表示了極端憤慨的心情。

(三)學習第四節2、3、4自然段

由學生朗讀第2、3、4自然段,思考:

1、第2段的段意是什麼?第3、4兩段都是一句話單獨成段,意在強調什麼?

明確:第2段以事實來否定懷疑。前兩句指出事實,後一句用“況且”把意思推進一層,用“不但……簡直”的句式指出不但是殺害,而且是虐殺,極寫敵人的兇殘,的確是人們始料不及的。

3、4兩段一句話一段,非常醒目,第3段強調敵人不但兇殘,而且下劣,第4段強調反動文人不但陰險,而且無恥。

2、面對這樣的事實,作者抒發了自己的感慨,由學生齊讀第5自然段,思考這樣幾點:把慘象與流言對舉,概括了什麼,突出了什麼;衰亡民族默無聲息的緣由是什麼;最後一句用了什麼句式,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想法?

明確:“慘象”句和“流言”句形成了對仗辭格,概括了反動派的兇殘和走狗文人的無恥,愛國青年橫遭殺害的慘狀;“已使”和“尤使”構成的遞進關係,突出了流言更使作者憤慨。因為流言更有欺騙性,它為殺人者掩蓋罪行,開脱罪責,指鹿為馬,混淆視聽,使殺人者逍遙法外,使革命者受到通緝,使受彈飲刃的愛國青年遭到誣陷。面對這樣的“慘狀”和“流言”,作者説“我還有什麼話可説呢?這是“出離憤怒”的別一種説法,由極端的憤慨昇華為理智的思考,因而認識到“慘狀”和“流言”是哀亡民族默無聲息的緣由。對於“默無聲息”的現狀,魯迅用選擇句式指出兩種前途:“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看似客觀,實則號召人們在沉默中爆發,求得中華民族真正的前途。魯迅是在號召、在期待人們起來鬥爭,那樣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用投影幻燈打出魯迅先生在《革命時代的文學》中的一句話作為註釋,以幫助學生理解:“有些民族因為叫苦無用,連苦也不叫了,他們便成為沉默的民族,漸漸更加衰頹下去,……至於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為叫苦無用,他便覺悟起來,由哀音而變為怒吼”。可見這最後一句,是魯迅先生對人民奮起抗爭的戰鬥的號召。板書:抒發悲憤之情,號召戰鬥。

這第4節由初聞噩耗的驚詫、懷疑寫起,揭露敵人超出想象的兇殘下劣,抒發了悲憤的感情,發出了戰鬥的號召。

(四)學習第五部分

在學生默讀後提出思考點:詳寫劉和珍等慘死的過程,意在説明什麼?

提示:意在歌頌三個女子臨難不懼,在彈雨中互相救助的壯烈情懷。(在《劉和珍生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劉和珍中彈後,“對趕來救助的同學説:‘你們快走吧,不要管我了’)”可作補充説明,這也是對敵人超出想象的兇殘下劣的揭露,因為,不僅有槍彈,還有棍棒的猛擊。這是“誰也不能料到的‘羅網’”。羅網,即捕鳥的網,捕魚的網,用在這裏的意思是:段祺瑞執政府3月18日屠殺青年學生,猶如張網逮鳥、下網捕魚一樣,完全是有預謀的誘殺。據當時報紙披露,執政府於3月17日夜開會,進行部署,還預備了數十具棺材。段祺瑞還對衞隊旅軍官説:“你去告訴衞隊旅官兵,(殺了人)我不但不懲罰他們,我還要賞他們呢!這一羣土匪學生……”當然,這樣説,也是對反動文人誣衊青年學生是“暴徒”的無恥謊言的揭露。

追敍這一段慘案發生的經過,作者悲憤交加。接着用一組排比句表示了對烈士的無限痛惜之情。寫劉和珍、楊德羣之死、張靜淑之傷用了內容相近、結構相似的句子,表達了深切的哀思,特別是寫劉和珍的三個句子,突出了她的“始終微笑”,強調了“確是死掉了,這是真的”,流露了一種他腦海中永存劉和珍始終微笑的面容,不相信不願意她死、卻真的死掉了的極度傷痛之感。由這種極度的悲憤,爆發出作者對反動派的抨擊和揭露。“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於文明人所發明的槍彈的攢射中,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可問學生:“這”指代什麼?“這”指代的內容可有兩解:“這”指代“三個女子從容……”,那麼後面的“驚心動魄的偉大”可從正面理解。“這”如指代“文明人”“槍彈的攢射”,則後面的話是反語。兩解都可以。不管從哪方面説,這句話都是對三個女子臨難不懼之歌頌,對敵人兇殘屠殺的揭露。下面的“偉績”與“武功”顯然都是反語,是對敵人辛辣的諷刺。作者説“三•一八”的“幾縷血痕”“抹殺”了“武功”和“偉績”,那是有意把中外反動派“屠戮婦嬰”“懲創學生”的罪行與段祺瑞執政府的暴行相比,而段祺瑞執政府的殘暴無恥遠遠超過了他們。

最後一個自然段是用形象的寫法,諷刺中外反動派的恬不知恥。是的,日本帝國主義炮擊國民黨,反倒提出“抗議”“最後通諜”,段祺瑞執政府殘暴地屠殺了學生,反誣學生是“暴徒”……。“不知道個個臉上有着血污……”,這一句的刪節號表示中外反動派的歷史的現實的罪行罄竹難書,中國人民對他們的仇恨刻骨銘心,永遠不會忘記。

由學生概括第5節的段意:記敍劉和珍等被害經過,讚揚愛國青年的沉勇友愛,揭露段祺瑞執政府的暴行比歷史上中外反動派的更甚。

(五)課堂小結

默讀第四、五、六三節,總結這三節的主要內容:讚揚愛國青年,揭露段祺瑞執政府的兇殘下劣,抒發了極度悲憤的感情。

三、作業設計

1、熟讀課文,背誦第四部分第5段

2、預習第六、七兩節。

記念劉和珍君 篇五

一、教學目的

1、瞭解作品的有關背景,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理解作家強烈的思想感情。

2、揣摩重要語句的含義,體會文章樸實、深沉、含蓄的語言風格。

3、閲讀方法指導,寫作技巧分析及借鑑,積累寫作素材。

二、難點、重點

1、重點: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線索,領會全文的思想內容。

2、難點:這篇課文,由於時代背景、寫作意圖和作家語言風格、關鍵文句的理解等原因。

三、教學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我國文學史上,閃爍着一顆璀璨的巨星,他領着我們回過《故鄉》,見了《孔乙己》,《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看了《社戲》,結識了《藤野先生》。今天,我們再隨着他重温“三•一八”慘案的歷史,一起《記念劉和珍君》。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魯迅先生。

二、背景介紹

1926年3月,奉系軍閥在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進兵關內,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同奉軍作戰。日本帝國主義公開援助奉軍,派軍艦駛入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國民軍開炮還擊。日本帝國主義便向當時的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提出抗議,又聯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國駐北京公使,藉口維護《辛丑條約》,提出種種無理條件,並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國軍隊,準備武力進攻。3月18日,北京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犯我國主權,在天安門前集會抗議,會後到執政府前請願。段祺瑞竟命令衞兵向請願羣眾開槍,並用大刀鐵棍追打砍殺,打死打傷200餘人,造成屠殺愛國人民的“三•一八”慘案。在這一慘案中,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英文系學生、學生自治會主席劉和珍遇難了。劉和珍是魯迅先生的學生,是位愛國的熱血青年,她的犧牲給魯迅先生帶來了莫大的悲哀,而當時的反動文人還在一些刊物上發表文章對愛國青年進行污衊、中傷,致使魯迅先生悲憤之極,同年四月,寫下了這篇紀念文章。

三、生字、生詞

噩耗 è   羽翼 yì   屠戮 lù   浸漬 zì   菲薄 fěi

洗滌(dí) 憚(dàn) 攢射(cuán) 屍骸(hái)

寥落:稀少。                  長歌當哭:用文章來代替哭泣。

深味:深深地體會。          微薄:依稀、淡薄。

廣有羽翼:到處有幫兇。     桀驁:形容性情倔強。

四、整體感知,把握線索

1、給課文每一部分擬一個小標題

明確:(1)寫作緣起,紀念死者。(2)喚醒庸人,牢記血債。(3)劉和珍概況。(4)劉和珍遇害。(5)劉和珍遇害經過。(6)“三•一八慘案”教訓。(7)慘案的意義。

2、合併歸納: 第一部分(1、2)表明寫作目的

第二部分(3-5)追憶烈士和慘案真相

第三部分(6、7)總結教訓和意義

3、講讀第一部分

思考:作者的筆觸涉及哪幾類人?作者對每一類人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

明確:一類是愛國青年,突出了劉和珍;還有其他“四十餘被害的青年”;擴大一點是數百死傷者;再擴大一點是請願的羣眾。作者對他們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獻尊敬。

第二類是反動勢力,包括段祺瑞政府,“幾個所謂學者文人”(或流言家、有惡意的閒人)。作者控訴其暴行,痛斥其無恥流言。

第三類是處在中間狀態的所謂“庸人”(“無惡意的閒人”),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和衰亡民族的默無聲息的感情,作者渴望並呼喚他們“爆發”。

思考:文章為什麼要從追悼會上程君請求作文寫起?

明確:從追悼會上程君請求作文寫起,交待寫作此文的緣由。“我”因無法承受追悼會的悲涼,獨自到禮堂外徘徊、思索;

思考:1、2小結兩次寫“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如何理解這句話?作者為什麼一再強調?

明確:第一,“必要”説的是悼念遇害者劉和珍,奉獻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訴段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陰險論調。第二,“必要”在於喚醒“庸人”,使人們牢記這筆血債。兩次強調“必要”,突出了寫作動機,旗幟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愛憎。這部分是按照由愛到憎的邏輯順序來安排思路的。

思考:第2節寫了什麼?思路是怎樣的?

明確:第1段共5個句子,第1句説明什麼人是“真的猛士”。第2句緊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評價和認識;第3、4句是寫庸人的態度,將其與“真的猛士”比照,這樣“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鏡子;第5句是作者的感歎。第2段是寫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做法。所以本節思路流程應該定位為:面對慘案“真的猛士”的態度—庸人的態度——我們的態度。

4、板書: 三類人   感情線索    思路

愛國青年     悲        寫作緣起

反動勢力                紀念主體

庸 人                 教訓意義

第二課時

一、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1、這一部分是按照怎樣的思路佈局的?

明確:先回憶與劉和珍的最初相識,再詳細敍述其遇難的經過。敍述遇難又分兩步,從事件概況到遇害細節,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安排思路的。

2、找出劉和珍的事蹟,並分析總結劉和珍的品質。

明確:(l)生前愛看魯迅文章;(2)生活雖艱難,毅然預定了全年的《莽原》;(3)成為學生自治會成員;(4)常常微笑着,態度很温和;(5)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於泣下;(6)不屈勢力,反抗反動校長;(7)“欣然前往”參加請願運動;(8)中彈犧牲。

總之,劉和珍是一個進步青年學生。文章對劉和珍的描寫不多,但可以看出她嚮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進步;她有組織能力,有威信;她本性善良,為人祥和;她有很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她嫉惡如仇,勇於反抗;她熱心政治運動,勇赴國難,不懼犧牲。

3、反覆寫“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確是死掉了”的作用?

明確:表達悲憤之情,意在諷刺揭露段祺瑞執政府的野蠻暴行,使歷史上“中國軍人屠戮婦嬰”和“八國聯軍懲創學生”都相形遜色!

二、課堂討論

1、本文是一篇回憶性的寫人的文章。魯迅先生沒有詳寫劉和珍的生平,也沒有詳寫慘案的本身,人物形象卻可親、可敬,關鍵是作者寫出了人物的個性。作者運用哪些的手法寫出人物的個性?

(l)選取有意義的小事來表現人物性格。(2)善於抓細節來抒發感慨。如反覆強調劉和珍“微笑着”“態度很温和”。(3)運用人物的肖像描寫。(4)運用反襯手法。如用劉和珍的善良可愛反襯反動派的兇殘和反動文人的下劣。(5)記敍、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思想深刻,感情強烈。

2、以第二部分為例,説明文中記敍、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如何綜合運用?

這一部分包括三個段落,記敍、抒情、議論,交錯融貫又各有所重,感情起伏迴盪、激昂而又深沉。第3段以劉和珍與我的師生關係的議論為發端,轉入記敍。魯迅先生的感情也從第一大部分的憤激,轉為舒緩。但是到第4段又由記敍進入議論、抒情,在記敍中連用“然而”、“但”等轉折語,層層遞進,感情再次迸發。在第5段開頭就用“但是”一轉,由上段的議論轉到記敍劉和珍等遇難的經過,結尾再用“但是……”一句揭穿劊子手們的猙獰面目。對中外殺人者的義憤已經到了無法遏制的地步。

三、寫作素材積累

1、警示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對偶句: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2、創新句:我已經出離憤怒了。

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她不是“苟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

四、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第6段,作者用“煤”作比喻,是從人類歷史進程的高度全面評價“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請願不是一種有效的鬥爭形式,為請願而流血是不值得的。

2、作者運用陶潛詩句:理解:烈士的死能夠得到“親族、師友、愛人”的悲悼“這也就夠了”,因徒手請願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會產生影響,儘管影響不一定很大,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五、板書:

人 物 事 件 順序   方法

(1)生活中   時 細節

劉和珍 (2)**中

(3)慘案中   間          肖像

追求進步、善良謙和、勇於反抗

第三課時

一、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講讀第7段,討論第2段的第2句話

明確:這是個單句,主語是“事實”,謂語是“為”,賓語是“明證”。作者通過這一單句高度評價了烈士死難的意義,謳歌了劉和珍等臨難從容的勇毅精神。

2、“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明確:這一段中的兩層意思:一般的民眾,會從中國女子的英勇鬥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中,多少看到一些改變黑暗現實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將因受到激勵而更加奮勇前進。進而明確,這是從烈士死難對於將來影響的角度高度評價意義的,具有激勵革命者奮然前行的巨大作用。這一段文字寥寥,卻充滿着感奮之情。

3、“嗚呼,我説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

明確:文章是寫完了,然而,言已盡而意無窮。與開頭一部分中“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相呼應。

二、理解關鍵語句的深刻含義,品味語言。

所謂關鍵語句,主要是指抒發作者悲憤情感和表達作者對死難意義理智思考的詞語,在文中起着“點睛”的作用。

1、“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確:“直面”中的“面”是動詞,面對的意思;“正視”,正眼看,不迴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別為“以……為哀痛”的人和“以……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劉和珍等革命青年。她們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殺面前不退縮,她們深知社會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難有多深重,所以她們的“哀痛”超過常人;但她們又堅信黑暗終將過去,並正在為光明的到來而奮鬥,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明確:根據上文,緣由有兩個方面,一是反動派的殘酷鎮壓,一是反動文人的惡毒誣衊。在這白色恐怖下,人們還怎敢説話呢?但沉默後的結果將會怎樣?作者列舉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發”才是唯一的出路。

3、“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

明確:“中國人”泛指中國人。“向來”、“不憚”、“最壞”等詞語,表明作者對自己的觀點的執着和自信。

4、“而此後幾個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奉獻於逝者的靈前”

分析:抓關鍵詞“尤”“出離”“濃黑的悲涼”“快意”“奉獻”這句話有三層意思:一是表示更深人地體會這“濃黑的悲涼”的“非人間”;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來記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意;三是警告反動派,血債是一定要用血償還的。

5、“慘象,……就在沉默中滅亡。”

分析:抓關鍵詞“已”“尤”,足見反動派的兇殘;更突出走狗文人“流言”的下劣無恥。“不在……就在……”這一選擇關係的複句,既對反動派發出警告,更有對“後死者”的呼喚和激勵。

6、“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分析:抓“依稀”“微茫”“更”這個並列複句,十分恰當地評價了“三•一八”死難烈士對於將來的意義。儘管,在這“並非人間”的世上活着的,有許多是“苟活者”,他們也將從烈士的事件中看到一點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將越來越多,先驅者的壯烈精神將激勵、鼓舞他們,更加勇猛地去鬥爭、前進!

三、小結全文:

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內容是較深的,要通過反覆誦讀來加深領會。劉和珍等烈士犧牲已經半個多世紀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戰前行、前仆後繼,他們是永遠值得我們紀念的,他們的精神應該擴大到我們這一代,這也是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

四、講解課後作業

紀念劉和珍君 篇六

第三節

一 導入  新課。《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一聯:(曉秋選編)

長歌當哭  控訴卑劣之徒

熱血為證  鼓舞奮勇之士

二《記念劉和珍君》語言特色

1.簡練的敍事,深刻的議論,強烈真摯的抒情完美結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為例具體講析)

2.語言警闢、深刻,發人深思。

哲理和詩情的和諧統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

重複含深意(始終微笑着/寫一點東西的必要/説不出話/有要説的話

三、重點理解關鍵文句的旨意。

1“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確:“直面”中的“面”是動詞,面對的意思;“正視”,正眼看,不迴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別為“以……為哀痛”的人和“以……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劉和珍等革命青年。她們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殺面前不退縮,她們深知社會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難有多深重,所以她們的“哀痛”超過常人;但她們又堅信黑暗終將過去,並正在為光明的到來而奮鬥,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明確:根據上文,緣由有兩個方面,一是反動派的殘酷鎮壓,一是反動文人的惡毒誣衊。在這白色恐怖下,人們還怎敢説話呢?但沉默後的結果將會怎樣?作者列舉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發”才是唯一的出路。

“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

明確:“中國人”泛指中國人。“向來”、“不憚”、“最壞”等詞語,表明作者對自己的觀點的執着和自信。

3.她不是“苟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這裏魯迅是謙虛嗎?

討論、點撥:結合語境來看,對劉和珍這位傑出女性在請願中的表現,魯迅滿含讚美,欽佩和尊敬,同時在與她的比較中,作者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和難企及於她的地方,因而此處説謙虛並不是很恰當,更重要的是表現了魯迅嚴於解剖自己的一面。

4“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緣由指什麼?末一句有何意?

討論、點撥:緣由指反動統治者不但用武力兇殘地鎮壓、屠殺人民,而且還進行嚴酷的思想箝制。末一句指出了當時擺在中國面前的兩條道路:一種是默無聲息地忍受,走向滅亡;另一種是沉默到極點便會爆發,人民會起來反抗。實際上此處是作者號召爆發,號召反抗。

5“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於文明人所發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如何理解“偉大”一詞?

討論、點撥:“偉大”一詞有 “讚頌”説與 “反語”説。持“讚頌”説的認為這一部分的中心是讚頌劉和珍等愛國青年沉勇友愛、臨危不懼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當     的時候”這一介賓短語使用並不恰當,用了這個介賓短語使句子成了無主句,如刪去 ,就不難理解“這”指代前一句,側重點是“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驚心動魄的偉大” 是讚頌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為和不怕犧牲的精神。 持“反語”説的認為這是諷刺執政府對愛國青年的攢射,這樣也就能與下文的偉績、武功等反語相諧調一致。(解説:此處歷來有爭論,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爭論,廓開思路,培養多向思維和闡述論辯能力,教師不一定要非此即彼,只要能言之成理,就應予以肯定。)

6.試闡述文中關於煤的比喻。

討論、點撥:人類歷史和大量的木材只能生成一小塊煤一樣,也是要付出大量的流血犧牲才能前進一小步,但請願時的流血是不能推動歷史前進的。 作者雖然不同意徒手請願的做法,但他認為,烈士的鮮血是不會白流的,作者引陶潛的詩,説明倘若我們這些活着的人能永遠紀念死者,記住這慘案的教訓,那麼,烈士的鮮血就並不白流。

7怎樣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沉默”,就是“默無聲息”。 這裏説的是兩種沉默:一種是“出離憤怒”、陷於極度悲痛的“沉默”,“於無聲處聽驚雷”,預示着革命暴風雨即將來臨之前的“沉默”;一種是逆來順受,真正“默無聲息”,不敢反抗,走向滅亡的“沉默”。兩種“沉默”,兩種前途,兩種結果:不在沉默中爆發革命,摧毀“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統治,被滅亡。作者懷着最大的憤怒,發出最有力的號召,啟示人們:事情已經到了盡頭,對中外反動派説什麼話也沒有用,必須起來和兇殘的敵人作殊死的鬥爭。這是作者寫作本文的主要意圖所在。

8、魯迅先生的“我還有什麼話可説呢”和“衰亡民族”的“默無聲息”一樣嗎?

不一樣。一是憤激之詞,一是因為“慘象”和“流言”使他們害怕而不敢説,表明了他們的麻木與落後。其緣由就是反動統治者不但用武力極其兇殘的屠殺人民,而且還用文的一手,進行嚴酷的思想統治。

9“有限的幾個生命……不算什麼的”含義

一是説在反動派眼裏算不了什麼;一是説少數人的請願對黑暗的中國起不了作用;一是説喚不醒庸人們的覺悟。——此句滲透着惋惜、哀傷和激憤的感情。

四、總結。

通觀全文,作者悲和憤兩股情感的烈焰無處不在迸發,無處不在燃燒,升騰交織,無可抑制。追悼會的氣氛、程君的發問和要求引起對烈士的痛心的憶念,並且激起對殺人者的滿腔仇恨,發為憤怒的揭露控訴;同時,作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終沒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對慘案的經驗教訓進行了沉痛的總結,對烈士死難意義給予高度評價。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發展和文章結構的大體脈絡。

板書:感情線索:悲、憤、激勵

記念劉和珍君 篇七

宋發旺

教學要求: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線索。

2.理解本文的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

教學重點:

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線索。

教學難點 :

理解本文的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

教學設計:

授課時間:擬用三課時。

第一課時:背景 朗誦 線索

第二課時:細理思路和語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課時:細理思路和語言(三、四大部分)

第一課時:背景 朗誦 線索

一、背景介紹

(詳見參考66面,學生有練習冊17面的“課文補註”)只板書提示:3.18(慘案)──3.25(追悼會)──4.1(成文)

└────────兩星期───────┘

二、這篇文章感情濃烈,文辭精警,熟誦之,將受益匪淺!

請聽本人灌製的錄音朗誦。

(因為《記念劉和珍君》預習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線索,體會語言特點”,所以重點講授:)

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線索──本文重點

可先問學生本文的線索。

通觀全文,作者悲和憤兩股情感的烈焰無處不在迸發,無處不在燃燒,升騰交織,無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變化為線索。具體地説:

1.追悼會的氣氛、程君的發問和要求引起對烈士“痛心的回憶”(1、2、3部分)

2.並且激起對殺人者的“憤怒控訴”(4.5部分)

3.同時作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終沒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對慘案教訓進行了沉痛的總結(6部分)

4.對烈士的死難意義作高度的評價、“熱烈的謳歌”(7部分)

板書:

1.“痛心的回憶”(1、2、3部分)

2.“憤怒的控訴”(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熱烈的謳歌”(7部分)

四、小結:

1.學習了朗誦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作業 :思考課後1、2、3題。

第二課時:細理思路和語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顧上節課所講的“線索”

二、簡析思路和語言(第一、二大部分):發下“一課一練”卷

1.追悼會的氣氛、程君的發問和要求引起對烈士“痛心的回憶”(1、2、3部分)

在艱難的生活中,毅然預訂《莽原》全年

在女師大風潮中“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的校長”

女師大覆校“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於泣下”

平時“常常微笑着,態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請願殞身

(作“一課一練”第11題)

──可看出劉是一位渴求真理,富於鬥爭精神,而又和藹善良,有思想,有遠見富有革命責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總之,1、2、3部分側重與悲痛的憶念、哀悼。

隨堂作業 :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課一練”卷  第6、7、8 選擇題

(也就完成了課後第一題)

課後二大題的1 小題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課一練”卷  第9 選擇題

課後二大題的2 小題

涉及第三部分的課後三大題的1、2 小題

“一課一練”卷  第10選擇題

2.並且激起對殺人者的“憤怒控訴”(4.5部分)

衞隊開槍,府門喋血,虐殺

“文人學者”流言:“受人利用”

羅網,攢射,血污

隨堂作業 :

涉及第四部分課後二大題的3 小題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課一練”卷  第14選擇題

三、小結:

一、簡析思路和語言中完成了兩大部分:

1.“痛心的回憶”(1、2、3部分)

2.“憤怒的控訴”(4.5部分)

二、並做完了相應的課後題和“一課一練”卷標準化練習題。

作業 :1.課後第五題(背誦課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題

第三課時:細理思路和語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課後第五題完成背誦的情況。

二、簡析思路和語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時作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終沒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對慘案教訓進行了沉痛的總結(六部分)

徒手請願,意義寥寥  飯後的談資,流言的種子

人類歷史靠“血戰”前行

親人傷悲

隨堂作業 :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課一練”卷  第15選擇題

4.對烈士的死難意義作高度的評價、“熱烈的謳歌”(7部分)

臨難從容,幹練堅決,百折不回

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足為。明證。

苟活者……看見……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隨堂作業 :

涉及第七部分的 課後三大題的3 小題

“一課一練”卷  第3.4 選擇題

課後二大題的4 小題

“一課一練”卷  第12選擇題

三、小結:

一、簡析思路和語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熱烈的謳歌”(7部分)

二、並做完了相應的課後題和“一課一練”卷標準化練習題。

三、《記念劉和珍君》語言特色

1.簡練的敍事,深刻的議論,強烈真摯的抒情完美結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為例具體講析)

2.語言警闢、深刻,發人深思。

哲理和詩情的和諧統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

重複含深意(始終微笑着/寫一點東西的必要/説不出話/有要説的話)

作業 :做完“一課一練”卷還剩餘的作業 。

附錄

一、《記念劉和珍君》中“徘紅”之意義

1.在此文中應解為“淺紅”“淡紅”方合作者原意。

2.“緋紅”的正確釋義應為“大紅色”(辭海)或“鮮紅”(現代漢語詞典);

《説文解字》、《廣韻》、《康熙字典》均釋“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紅”義。

二、《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一聯:(曉秋選編)

長歌當哭  控訴卑劣之徒

熱血為證  鼓舞奮勇之士

三、又一種板書:

┌動機和目的:程君正告  哀痛烈士  揭露敵人  喚起民眾

│              ┌訂《莽原》┐

│內┌歌頌劉和珍┤女師大風潮│從容勇毅沉勇友愛──崇高偉大

│  │          └3.18死難  ┘

│  │          ┌府門喋血         ┐

│容└揭露反動派┤                 │慘象、流言

│              └文人學者陰險論調 ┘

└死難意義

四、補充作業 :

用符號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國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羣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我獨禮堂外徘徊。

2.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3.這一回在彈而中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密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於沒有消亡的明證了。

五、另一教學步驟 設計:

1.學生預習;

2.試作課後題;

3.理解難點;

4.背景介紹;

5.放朗誦錄音(自制);

6.學生質疑,釋疑;

7.重點講授文章思路和語言特色;

8.佈置輔導作業

記念劉和珍君 篇八

【教學目的】

1.學習愛國青年的民族精神,銘記慘案教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理解記念性散文的情感色彩,把握作者貫穿全文的感情線索和思想脈絡。

3.學習敍、議結合的表達方法,理解細節刻畫的作用。

【課時安排】 3課時(輔助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926年3月,在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奉系軍閥進兵關            內,馮玉祥率領國民軍予以反擊。日公開援助奉軍,派軍艦駛入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國民軍開炮還擊。日便向當時的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提出抗議,聯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國駐北京公使,藉口維護《辛丑條約》,提出種種主權要求。3月18日,北京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犯我國主權,在天安門前集會,會後到執政府前請願。段祺瑞竟命令衞兵向有學生在內的請願羣眾開槍,打死打傷200餘人,造成屠殺愛國人民的“3•18”慘案。慘案中,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英文系學生、學生自治會主席劉和珍亦遇難!慘案後,反動文人立即發表文章對愛國青年進行污衊和中傷。魯迅先生悲憤之極,同年4月,寫下了這篇紀念文字。

二、字詞預習:

寥落liáo  洗滌dí   黯然 àn  噩耗 è  屍骸hái

攢射cuán  長歌當哭 dàng     殺戮lù  菲薄fěi

正告: 鄭重告訴。             寥落:  稀少。             

痛定: 痛苦平息。             出離:  超出。               

深味: 深深體會。             菲薄:  微薄。

直面: 同“正視”,正面注視。 羽翼:  鳥翅,這裏指幫兇。

賃屋: lìn 租借房子。         引退:  辭官,這裏是告退。            

不憚: dàn 不怕。             喋血: dié  流血滿地。

無端:  無故。                虐殺: 殘暴地屠殺。

攢射: cuán  集中掃射。       懲創:chéngchuàng處罰懲治。

浸漬: jìnzì浸潤,滲透。      山阿: ē 山陵

殞身不恤:yǔnxù犧牲生命也不顧惜。殞,死亡;恤,顧慮。

三、板書

文眼   我獨在禮堂外徘徊  

①吐露寫作緣起。     ②點明思考心跡。                  ③回憶師生相識。     ④揭示政府殘劣。

⑤追述學生遇難。     ⑥總結血案教訓。

          ⑦謳歌烈士勇毅。 

四、配樂朗讀全文(7段分別由7位同學朗讀)。

五、思考與討論:

1.理清先生痛苦思考血案的思想脈絡;                     2.概要先生理性總結教訓的全部內涵;                     3.分析作品真實細節描寫的特別意義。

討論1  關於先生痛苦思考血案的思想脈絡:

先敍後議的表達方式與先情景再現後思考綴連的行文框架絲絲入扣。  

面對非人間,思考青年的血:

――“我只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

作者的長考,不是為單一的紀念而寫――全文交織着沉重的思索、苦痛的悼念、憤怒的揭露。

一為揭露罪惡,

二為紀念烈士,

三為激勵後人。

 “我獨在禮堂外徘徊”,有先生的心結,是全文的關鎖和文眼。徘徊即思索,沒有兩週來作者的長考,也就沒有這篇國殤文字。程君請求先生作文,旨在引出下文“我也早覺得”,一個“早”字進一步説明,要寫記念文章的願望由來已久。可是為什麼至今還“沒有”寫呢?未寫而被正告,答案只有一個:作者不願意為紀念而紀念,他需要太多的思考,他需要另一種比文字更好的手段。知其不可而為之,明知無可排遣悲憤,卻只能借文字來寄託,這正是魯迅深沉的痛苦。這也是文章關於寫作緣起為什麼寫了那麼多,先生反覆説“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又反覆説“無話可説”的基本原因。

附:關於先生的長考:3.18血案當晚,寫《無花的薔薇之二》:“這不是一件事的結束,是一件事的開頭。墨寫的謊言,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血債必須用同物償還。” 《空談》:“這回死者的遺給後來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許多東西的人相,露出那意料之外的陰毒的心,教給繼續戰鬥者以別種方法的戰鬥。”“四十七個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騙去的,簡直是誘殺。” 相繼還寫了《死地》、《可慘與可笑》等文。

討論2  關於先生理性總結教訓的全部內涵: 

思考一:社會影響有限。  句摘:以時間的流逝,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社會眾生:偷生或昂頭

思考二:民族沉默歸因。  句摘: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民族將來:爆發或滅亡

思考三:徒手請願不當。 句摘: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但請願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請願價值:大量與小塊

思考四:烈士精神長存。句摘:死去何所道,他人亦已歌/烈士精神:擴大或至少

思考五:中國希望仍在。句摘: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中國希望:兇殘、下劣與從容

附:陶潛《輓歌》之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崔嶢。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討論3  關於作品真實細節描寫的特別意義。

                                          

細節①    “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而”是一個重轉,強調“銷行寥落”中她“預定全年”的與眾不同;“生活艱難”,説明她“預定全年”需要決心;“毅然”則進一步強調需要勇氣。從這一事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學習和真理的渴求。

細節②    “始終微笑着,態度很温和”, “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於泣下”當時校長楊蔭榆,依附軍閥政府勢力鎮壓學生運動,劉和珍勇於反抗,表現了她嫉惡如仇、勇於鬥爭的精神;和“我”見面,又是那麼的淑靜、美麗。劉和珍的善良與勇敢集於一身,還表現了她的高度事業心和責任感。其深意一。

“況且始終微笑着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於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但段政府就有令,説她們是‘暴徒’”“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確是死掉了”用反覆辭格、對比手法,反差何其強烈,效果何其鮮明。體會作者的悲憤之情,不難理解作者意在揭露段祺瑞執政府的野蠻暴行,使歷史上“中國軍人屠戮婦嬰”和“八國聯軍懲創學生”都為之遜色!更有先生無盡的痛惜。其深意二。

 

細節③   “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僕”“但竟在執政府前中彈了,從背部入”突現温婉女子臨難的從容,駁斥走狗文人的卑劣反誣。

點評① “煤”的比喻:喻以煤,是從人類歷史進程的高度上,全面評價“3•18”事件。作者深刻指出,徒手請願不是一種有效的鬥爭形式,為請願而流血是不值得的。

點評② 陶潛詩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夠得到“親族、師友、愛人”的悲悼“這也就夠了”,絕非貶抑之辭。既然流了血,就一定會產生影響,儘管影響不一定很大,這血也就不算白流。

點評③ 一個單句:至於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祕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於沒有消亡的明證了。主語是“事實”,謂語是“為”,賓語是“明證”。“勇毅…沒有…消亡”單句作定語。作者通過這一單句高度評價了烈士死難的意義,謳歌了劉和珍等人臨難從容的勇毅精神。

附:魯迅語: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點評④關於結尾。“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明確:兩層意思:一般的民眾,會從中國女子的英勇鬥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中,多少看到一些改變黑暗現實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將因而受到激勵更加奮勇前進。這是從烈士死難對於將來影響的角度,來高度評價血案的意義,具有激勵革命者奮然前行的巨大作用。這一段文字寥寥,卻充滿着感奮之情。

    文章寫完了,作者再以“嗚呼,我説不出話,但以此”作結,言已盡而意無窮。明確:與開篇相呼應――“就將這作為後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   

 解難①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 “哀痛者”、“幸福者”分別為“以……為哀痛”的人和“以……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劉和珍等革命青年。她們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殺面前不退縮,她們深知社會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難有多深重,所以她們的“哀痛”超過常人;但她們又堅信黑暗終將過去,並正在為光明的到來而奮鬥,所以又是“幸福者”。“庸人”,猛士的反面,客觀上起着維護非人間的作用,反映當時較為普遍的民族劣根性。

解難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明確:一是反動派的殘酷鎮壓,一是反動文人的惡毒誣衊。在這白色恐怖下,人們還怎敢説話呢?但沉默後的結果將會怎樣?作者列舉不同的前途,並暗示只有“爆發”才是唯一的出路。

解難③“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

字面上的解釋“苟活者”為苟且偷生的人。在本文中,既非猛士又非庸人,能看到中國希望之所在。第3 節魯迅自比苟活者,含有嚴於解剖自我的意思,且其比有前提,即為中國而死的愛國青年。

結語   通觀全文,作者悲和憤兩股情感的烈焰無處不在迸發,無處不在燃燒,升騰交織,無可抑制。對烈士痛徹心骨的憶念,對殺人者及其走狗文人的滿腔仇恨,發為憤怒的揭露控訴;作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終沒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對慘案的經驗教訓進行了沉痛的總結,對烈士死難意義給予高度評價。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發展和文章結構的大體脈絡。

六、佈置作業

1、背誦2-4節,

2、一文預習字詞抄寫2遍,

3、《導學導練》習題。

七、教學後記:

[1]

記念劉和珍君 篇九

第一教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解題和介紹時代背景——今天學習的《記念劉和珍君》(板書),選自《華蓋集續編》。記念,我們現在一般寫成“紀念”、“記”與“紀”在這裏含義是相同的。魯迅先生為什麼要寫這一篇文章?這就要對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一個瞭解,大家可以先讀一下注釋①,看過後對其中不懂的地方還可以提出來。

教師着重介紹以下幾點:

(一)一九二六年,我國的北方還在軍閥政府的統治下,掌握政權的是北洋軍閥皖系頭子段祺瑞。當時佔據着東北的奉系軍閥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向關內進軍,遇到了國民軍將領馮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便公開出面,在三月十二日派軍艦掩護奉軍軍艦駛入天津附近的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國民軍開炮還擊。三月十六日,日本帝國主義糾集英、美、法等八國公使,藉口維護一九○一年八國聯軍與清政府簽訂的《辛丑條約》,向段祺瑞執政府提出抗議,並組織起新的“八國聯軍”,準備武力進攻。三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門集會抗議,後又到執政府前請願。段祺瑞竟下令衞隊開槍鎮壓羣眾,羣眾死四十七人,傷一百五十餘人,造成“三?一八”慘案。劉和珍烈士就是在這次慘案中遇難的。

(二)“三?一八”慘案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段祺瑞為了推卸罪責,反而污衊死難羣眾是“暴徒”。一些走狗文人,如陳西瀅等也製造流言,誣陷愛國學生是“受人利用”,被“民眾領袖”(指李大釗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三)當時魯迅先生在北京任教並編輯新文學刊物。面對反動黑暗的統治,他無比憤慨,對愛國的青年學生被殘害,他萬分哀痛。他不贊成搞徒手請願,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三?一八”慘案發生後,他寫了好幾篇倬念文章,《記念劉和珍君》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篇。

二、指導學生閲讀課文。要求:(一)把不理解的字詞,難懂的語句做上記號;(二)試把每一段的段意歸納出來;(三)把記敍劉和珍烈士事蹟的內容理出來,準備複述。

(學生自讀、議論,教師巡視。)

三、學生複述劉和珍的事蹟。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有一定的難度,一些詞句不容易理解,大家歸納的段意也不完全相同,這些問題我們將留到下一步討論,現在先請大家根據課文,簡要地講一講劉和珍烈士的事蹟。

學生講述後,教師歸納:文章中記敍劉和珍事蹟主要在一、三、五段,記了三件事,雖然寫得簡略,但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毅然預定”全年的《莽原》週刊(板書“毅然”)。從這個“毅然”的行動裏能讓我們瞭解到什麼呢?(對進步思想的追求,對魯迅作品的熱愛)。

第二件事是參加女師大**鬥爭,“不為勢利所屈”,對母校的前塗(同“途”)“黯然至於泣下”(板書“黯然”)。在這裏,“黯然”一詞,表現了什麼心情?(對學校的前途,對同學的未來深深地優傷)。

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執政府前請願而遭殘害(板書“欣然”)。從這個“欣然”裏又能顯示出劉和珍的什麼品質?(一片愛國的熱忱)。

因此,魯迅先生把劉和珍等稱作“真的猛士”是有這些事實為依據的。劉和珍烈士與楊德羣烈士等為國為民,愛憎分明,見義勇為,確實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

四、佈置作業:

(一)進一步朗讀全文,修改各自在作業本上寫的各段的段意;

(二)找出文章中議論和抒情的語句。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一、依據文章的感情脈絡,理清全文的結構;

二、剖析文章的第一大部分。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

(一)先請學生講一講自己歸納的段落大意,然後發動學生評議。

(二)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1、這是一篇紀念性文章,但記敍部分並不多,重點在議論和抒情,這和我們現在常見到的一些以回憶事蹟為主的紀念文章是不同的。當時魯迅住在十分黑暗,十分殘酷的反動軍閥統治的中心——北京,目睹反動統治者的殘暴,目睹無數優秀青年遭屠殺,目睹不少羣眾未覺醒,他的悲憤心情是難以抑制的,所以文章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交織起來寫。如果我們理清了魯迅先生的這一條感情的脈絡,文章的結構就容易理解了。

2、如果從記敍的角度看,文章是先從開追悼會的那天寫起,再倒敍“三?一八”慘案,中間還插敍了一段女師大**。但這樣去分析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即中間的好幾段就找不到敍事的由頭,成了可寫可不寫的內容

。如果我們從魯迅先生寫這篇悼念文章的感情的起伏、發展去理解,就會發現整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感情思緒為主線,把敍事、議論、抒情融成一體,每一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具體説,全文共七段:第一段,面對着劉和珍烈士的追掉會,魯迅先生感到無比悲憤,要寫文章來“悼念逝者”(板書);第二段,想到烈士的鬥爭已經過去,她們已倒在血泊之中,而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舊存在,為了使人們不忘烈士的鮮血,為了喚起人們的覺醒,更感到有必要寫文章來“喚醒生者”(板書);第三段,追憶劉和珍的往事,對她奉獻悲哀和尊敬,因為她“為國而死”(板書);第四段,噩耗傳來,由不信到證實,目睹慘象,耳聞流言,憤怒地揭示我們這個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慘痛根源”(板書);第五段,從慘案的經過,展示出三個女子的驚心動魄的“崇高偉大”(板書);第六段,在血的教育下,從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中,看到劉和珍等烈士的“血痕必將擴大”(板書);第七段,與當局者的兇殘、流言家的下劣相比,中國女性臨難竟如此之從容,得出了我們民族沒有消亡的明證,指出在這一慘案中,人們將看見希望,猛士更奮然前行,由此自然地歸結出烈士“犧牲的意義”(板書)。以上七段使文章構成三大部分:第一、二段是一部分,説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第三、四、五段是第二部分,頌揚劉和珍烈士的崇高品質和鬥爭精神;第三部分是六、七段,指出“三?一八”慘案的意義所在。

二、指導學生閲讀第一部分。當我們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結構之後,再來理解文章的語言就比較容易一些了。

(一)請大家細讀第一、二段,讀的時候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一部分裏有兩處提到“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又説“我實在無話可説”,這種矛盾的提法該怎樣理解?

1、學生閲讀,相互討論。

2、教師歸納:(1)第一處寫“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是為了寄託自己對劉和珍烈士的哀思,接下來連用兩個“只能如此而已”,是説明自己的悲憤感情是文章所傾訴不了的,然而又只能用文字來紀念,這種反覆迴盪的語言,正反映出魯迅先生悲憤之強烈;(2)第二處説“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是對我們還活着的人來説的,是為了要揭露這“似人非人”的世界,為了讓人們不忘記這血的教訓,所以結尾再強調一下:“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3)“我實在無話可説”,這是一句無比憤激的話。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魯迅先生的周圍,重壓在心頭,而反動統治者和御用文人們的卑劣行徑,“尤使我覺得悲哀”。一個人在悲憤到極點的時候反而會説不出話來,所以必須“出離憤怒”,寫文章來悼念死者,把自己最大的哀痛顯示於這個“非人間”,讓反動統治者們對我的苦痛去“快意”吧,我將以此作為“祭品”,奉獻在烈士的靈前。這種看似矛盾的説法,實質是感情無比深沉的表達方式。

(二)在第二段開頭,讚頌劉和珍等為“真的猛士”,又説她們是“哀痛者”和“幸福者”,該如何理解呢?

教師歸納:“真的猛士”是指為國家,為民族而奮鬥的革命者。他們敢於正視民族悲慘的命運、面對國家黑暗的現實,以國家、民族的不幸為自己最大的“哀痛”;他們不怕血腥鎮壓,不為暴行所嚇倒,以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而獻身為自己最大的“幸福”。與“猛士”相比的是“庸人”,是指被“造化”愚弄的“怯弱者”,他們尚未覺醒,還在維持着這“似人非人的世界”。魯迅先生感到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也是為此而説的,要用猛士們奮鬥的鮮血來教育、喚醒他們。

(三)這一部分,從記敍開始,進而展開議論,抒發激情,寫得曲折深沉,要細心朗讀、領會。

三、佈置作業:

背誦第一部分。

第三教時

教學要點:

一、理解課文第二、三部分,重點搞懂其中一些難句的含意;

二、小結全文。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指導學生閲讀第二部分:大家仔細閲讀課文的第二大部分,把其中你認為重要的一些議論、抒情的語句劃出來,想一想應該怎樣理解這些話的含意。

(一)學生閲讀、勾畫,教師巡視。

(二)學生朗讀自己劃出來的語句,然後共同討論。

(三)教師歸納:

1、這一部分包括三個段落,記敍、抒情、議論,交錯融貫又各有所重,感情起伏迴盪、激昂而又深沉。第三段以劉和珍與我的師生關係的議論為發端,轉入記敍。魯迅先生的感情也從第一大部分的憤激,轉為舒緩。但是到第四段又由記敍進入議論、抒情,在記敍中連用“然而”、“但”等轉折語,層層遞進,感情再次迸發。在第五段開頭就用“但是”一轉,由上段的議論轉到記敍劉和珍等遇難的經過,結尾再用“但是……”一句揭穿劊子手們的猙獰面目。對中外殺人者的義憤已經到了無法遏制的地步。

2、第四段的難句在最後一小節,我們可以先集體朗讀一下。(學生朗讀),慘象、流言,揭示出這個非人的世道。面對這種黑暗的統治,語言已經失去了作用,指出這就是衰亡民族“默無聲息”的原因所在,這種“沉默”對人民來説是痛苦的,但對反動統治者來説也是可怕的,進而剖析“沉默”的兩種結果。這一句藴含着極為深刻的哲理,我們可以聯想到魯迅先生寫的“於無聲處聽驚雷”的詩句。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前一個“沉默呵”,感歎成分較強,要讀得深沉緩慢,後一個“深默呵”,憤怒的成分為主,要讀得高昂激越。(指導學生再朗讀一次)。

3、第五段的難點在於對“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於……不幸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這兩句的理解。這兩句話歷來在解釋上有分歧,有的説是諷刺中外反動派的“反語”,有的説是歌頌革命青年的“正語”,也有的説是兩者兼有的“雙關語”,究竟應該怎樣理解呢?就整句的意思來看,是讚頌劉和珍等“三個女子”在彈雨中毫不畏懼、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蹟,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這是“驚心動魄”的,更是“偉大”的;從句子的結構來分析,主語“這”是指代“三個女子從容轉輾”的鬥爭場面,謂語“是……偉大”,這是一個明確的判斷句,正是對劉和珍烈士等滿懷激情的“正面讚頌”,因此不能説是“反語”。這個“偉大”的行動,還表現在下一句:這三個女子的“幾縷血痕”,把“中國軍人”的“偉績”、“八國聯軍”的“武功”都“抹殺”了,所以這兩句話,是魯迅先生滿含激情地在正面讚頌。到最後一節用“但是”一轉,把這些中外殺人的劊子手們拉出來作反襯,讓人們看看這些醜類在中國青年女子面前是何等的卑劣可憎!(指導學生朗讀第五段)。

二、指導學生閲讀第三部分(第六、七段):如果説第二部分的最後是讚頌之情達到了高潮的話,那未在第三部分就又沉靜了下來總結這次鬥爭的教訓。這一部分主要是議論,請大家小聲朗讀一下,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繼續提出來討論。(學生朗讀)。

(一)學生讀後提出問題討論。

(二)教師歸納:

1、第六段在全文中是感情高潮之後的餘波,在情緒上是深沉的。讀的時候要抓住一個“至多”、一個“至少”來理解。“至多”是指這次請願造成的犧牲對當時的社會的作用而言的,魯迅先生認為就改變社會現實來説,這次犧牲的價值並不能算很大,魯迅在別的紀念文章裏説過他不贊成在反動統治者面前搞“請願”這種鬥爭方式,這不能掀倒反動的營壘;“至少”是指烈士的流血犧牲對今後而言,既然有“血痕”,就要“擴大”開去,先將在親人中“浸漬”、擴大,給人們留下鬥爭的火種。“至少”是“至多“的遞進,抓住了這兩個關鍵性詞語,全段的內容就容易理解了。

2、第七段是冷靜的總結,難句不多,重點在“這一次死傷者對於將來的意義”,再一次頌揚了劉和珍等中國女子的“勇毅”,並由此揭示出我們的民族的不會“消亡”的精神,終於得出苟活者會“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的結論。朗讀的時候要注意語氣的深沉。(學生齊讀)。

三、小結全文:

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內容是較深的,要通過反覆誦讀來加深領會。劉和珍等烈士犧牲已經半個多世紀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戰前行、前仆後繼,他們是永遠值得我們紀念的,他們的精神應該擴大到我們這一代,這也是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從文章的寫法來説,最主要的是把記敍、議論、抒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課後的“思考和練習”五要我們以四、五段為例,分析一下這種表達方式的作用。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記敍是議論、抒情的基礎,使議論、抒情不至於空泛,而議論、抒情又是記敍的深化,使記敍不顯得膚淺,三者結合到一起來運用,就能使文章的主題表達得更深刻,揭示得更真切。這種綜合表達方式也要靠我們細心閲讀去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