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紀念劉和珍君教案(精選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8W

第一篇:紀念劉和珍君

紀念劉和珍君教案(精選多篇)

《紀念劉和珍君》反思總結

運城中學姚成勇

《紀念劉和珍君》是我們高中語文學習的一個重點,其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不可估量,是高中語文教師應該重點講解和學習的一課。雖然在高中以前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多多少少都有接觸過魯迅先生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q正傳》《藥》《祝福》等等,但是每一次接觸魯迅先生的文章,很多學生都會“頭疼”, 考慮到這一點和文章本身理解上的難度,我在教學上作了以下嘗試。

學習的過程教學流程如下:一、情景設置;二、自主合作;三、展示交流;四、師生互導;五、拓展提升。通過具體問題引導學生實現教學目標。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整個教學過程是有效的,基本上實現了自己的教學目標即作者貫穿全文的思想感情以及對於關鍵文句的理解。教學思路的貫徹比較到位,教學過程相對完整,時間安排合理,學生活動熱烈,質疑追問環節體現到位。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做到全員參與,除了對本小組的問題進行討論之外,對其他問題也有所涉及,老師巡視點撥。展示時,大部分小組學生展示話語結構標準,站姿準確,聲音洪亮。

當然,本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首先作為主角之一的我對於整個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夠,對於一些問題的探討也只是淺嘗輒止。比如在課堂上有學生在談對課文中的某些語句的理解時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但由於自身的宏觀感不夠,所以就把問題給收了回來,不能展開深入討論。

問題的設置不夠科學到位,宏觀大於微觀,引導性和放射性不夠。 教學情感有待加強。上課的過程中果斷有餘,感情不足。同時也由於時間的不足,拓展延伸部分歸於小組,未能拓展到班級整體。

第二篇:紀念劉和珍君

紀念劉和珍君教學設想:

高中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師們普遍感到課時緊張,教材內容上不完。人教社的編輯們聽取了一線教師的意見,本學期每個單元刪減了一篇課文。即使如此,教師們依舊感到覺得課時不夠。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認為固然有教材內容方面的客觀原因,更主要的還是教師理念方面的主觀原因。教材是一個完成的系統,教材編寫者不可能再刪減課文,那樣就會破壞教材整體性。

其實,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與其費力不討好的試圖把所有課文逐課細講,不如每個單元重點細講一篇,給學生做示範,其餘讓學生自己閲讀;或者把內容或寫法相近的兩篇放到一節課上來講,重點分析它們的共性。

本節課就是基於以上思考,所做的一次大膽的嘗試。

教學目的:

文學是對人性和非人性的闡釋,一切優秀的文學作品無不彰揚真善美的人性,批判假惡醜的非人性。人性本善應成為學生們永恆的信念,當然也有必要讓他們認識到人性的缺失是多麼的可怕。本節課試圖通過對《紀念劉和珍君》、《小狗包弟》兩篇文章中人性和非人性的對比,喚起學生對非人性的憎惡,和美好人性的熱愛。

班級:高一(9)班

時間:2014年10月8日上午第三節

師:放假前,老師讓同學們回家預習了《紀念劉和珍君》、《小狗包弟》兩篇文章,我想知道你讀過以後有什麼感受?

生1:很慘!

師:誰很慘?

生1:劉和珍和小狗包弟死得很慘。

師:你起個頭,帶大家讀一下。

生1:我沒有親見;

生:聽説,她,劉和珍君,那時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請願而已,稍有人心者,誰也不會料到有這樣的羅網。但竟在執政府前中彈了,從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創傷,只是沒有便死。同去的張靜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僕;同去的楊德羣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擊,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僕。但她還能坐起來,一個兵在她頭部及胸部猛擊兩棍,於是死掉了。

生1:一個多月前,

生:我還在北京,聽人講起一位藝術家的事情,我記得其中一個故事是講藝術家和狗的。據説藝術家住在一個不太大的城市裏,隔壁人家養了小狗,它和藝術家相處很好,藝術家常常用吃的東西款待它。“文革”期間,城裏發生了從未見過的武鬥,藝術家害怕起來,就逃到別處躲了一段時期。後來他回來了,大概是給人揪回來的,説他“裏通外國”,是個反革命,批他,鬥他,他不承認,就痛打,拳打腳踢,棍棒齊下,不但頭破血流,一條腿也給打斷了。批鬥結束,他走不動,讓專政隊拖着他遊街示眾,衣服撕破了,滿身是血和泥土,口裏發出呻喚。認識的人看見半死不活的他都掉開頭去。忽然一隻小狗從人叢中跑出來,非常高興地

朝着他奔去。它親熱地叫着,撲到他跟前,到處聞聞,用舌頭舐舐,用腳爪在他的身上撫摸。別人趕它走,用腳踢,拿棒打,都沒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邊。最後專政隊用大棒打斷了小狗的後腿,它發出幾聲哀叫,痛苦地拖着傷殘的身子走開了。地上添了血跡,藝術家的破衣上留下幾處狗爪印。藝術家給關了幾年才放出來,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買幾斤肉去看望那隻小狗。鄰居告訴他,那天狗給打壞以後,回到家裏什麼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師:你剛才的回答應該修正一下?誰很慘?

生1:劉和珍、張靜淑、楊德羣、藝術家的小狗都死得很慘。

師:小狗包弟呢?它死得慘嗎?

生1:也很慘?書上講到了嗎?

生1:??

師:誰找到了?

生2:我們最後決定把包弟送到醫院去,交給我的大妹妹去辦??在我眼前出現的不是搖頭擺尾、連連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給割開肚皮的包弟。

師:劉和珍、張靜淑、楊德羣、藝術家的小狗、巴金的包弟都死得很慘,觸目驚心,慘不忍睹!讀到這樣血腥味濃重的文字,大家除了同情,還有什麼感受?

生3:憤怒!

師:是什麼讓你憤怒?

生3:這些人太殘忍了!

師:哪些人?

生3:殺害學生的衞隊和殺害小狗的專政隊。

師:知道什麼叫“衞隊”、“專政隊”嗎?

生3:衞隊就是保衞政府機關的部隊,“專政隊”我不知道。

師:政府應該是誰的政府?

生3:人民的。

師:人民的政府為何允許軍隊屠殺人民呢?

生3:因為學生遊行,到執政府請願。

師:學生們為什麼請願?看27頁課下注釋①,大家一起讀。

生:1926年3月,奉系軍閥在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進兵關內,馮玉祥率領國民軍同奉軍作戰。日本帝國主義公開援助奉軍,派軍艦駛入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國民軍開炮還擊。日本帝國主義糾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國公使,藉口維護八國聯軍入侵時與清政府簽訂的《辛丑條約》,提出種種無理要求,並在天津附近集結了各國部隊,準備武力進攻。3月18日,北京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犯我國主權,在天安門前集會抗議,會後,到執政府前請願。段祺瑞竟命令衞兵向請願的羣眾開槍,並用大刀鐵棍追打砍殺,打死打傷兩百餘人,製造了屠殺愛國民眾的“三·一八慘案”。

師:民眾遊行請願是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列強幹涉中國內政,政府的衞隊為何要屠殺學生呢? 生3:因為這些衞隊是軍閥政府的衞隊,他們是為軍閥服務的,他們是軍閥豢養的狼狗。 師:哦,政府不是人民的政府,軍隊也不是人民的軍隊。專政隊全稱是“羣眾專政隊”,又簡稱“羣專”,聽這個名字,應該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組織呀?

生4:不是,是文革中管制無禮迫害的人們的組織。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4:課下有註釋。

師:老師備課時,上網用百度搜索了一下“專政隊”,一共搜索到4060頁與之相關的網頁,每一頁都是一個震絕人寰的慘劇!

我經常講某個人殘忍,常常罵他沒有人性。人性應該是怎樣的?

生5:善良。

生6:有愛心。

生7:寬容。

生8:與人為善。

生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師:孟子説人性本善,然而從這兩篇文章中,你讀出了怎樣的人性?

生10 :殘忍。

師:結合我們剛才讀過內容來分析一下。先看《紀念劉和珍君》。

生10:衞隊竟然向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開槍,更有甚者,當楊德羣倒地後掙扎要坐起來時,“一個兵在她頭部及胸部猛擊兩棍,於是死掉了。”軍隊殘忍到這樣的地步,實在令人髮指。 師:這個“擊”字改成“敲”好不好?

生10:“敲”沒有“擊”的力度大,“擊”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衞兵的兇殘。

師:理解得很準確!我們再來看《小狗包弟》。

生11:小狗來看自己的主人,有人就“趕它走,用腳踢,拿棒打”,“最後專政隊用大棒打斷了小狗的後腿,它發出幾聲哀叫,痛苦地拖着傷殘的身子走開了。”對一個小狗都這麼殘忍,簡直沒有人性!

師:你這句“簡直沒有人性”講得好,人性是美好的,這些暴行是缺乏人性的。西方宗教傳説中,耶穌是聖人,代表着寬容博愛;撒旦是魔鬼,代表着殘忍暴虐。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潛伏着殘暴與善良兩種本性,你既可以聖人,也可以成為魔鬼,影響選擇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客觀的社會因素,那畸形變態的社會,會讓一些人異化成魔鬼;二是主觀的個人因素,麻木、自私、怯懦也會將一些人異化成撒旦的幫兇。在這兩個因素中,最重要的還是後者,我們來看《紀念劉和珍君》,在這黑暗的時代,在槍林彈雨中,我們仍就能看到人性的美好。大家能感受到了嗎?再閲讀我們剛才讀過的文字,那一段有兩個“扶”,找到了嗎?給大家讀一下。

生12:同去的張靜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僕;同去的楊德羣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擊,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僕。

師:從這兩個“扶”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12:在危險的時候,張靜淑和楊德羣不是考慮自己逃跑,而是捨身去救助同學,這種精神讓人肅然起敬,這樣的同學情誼也令人感動。

師:這就和衞隊的殘暴形成了鮮明的——

生12:對比。

師:對比出了什麼?

生12:人性的善良與殘暴。

師:殘暴是人性嗎?

生12:不是。

師:修正一下剛才回答。

生12:對比出善良與殘暴。

師:剛才老師説“麻木、自私、怯懦也會將一些人異化成撒旦的幫兇”。大家在閲讀《小狗包弟》時,感受到了嗎?

生13:小狗來看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藝術家時,有人趕它,踢它,打它。

師:這些人是專政隊嗎?

生13:不是。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13:“別人趕它走,用腳踢,拿棒打,都沒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邊。最後專

政隊用大棒打斷了小狗的後腿,它發出幾聲哀叫,痛苦地拖着傷殘的身子走開了。”最後打斷小狗的後腿是專政隊乾的,前面應該是圍觀的人。

師:這些人是怎樣的人?

生13:是麻木、冷酷、無聊的看客。

師:這樣的看客經常出現在魯迅筆下,能舉個例子嗎?。

生14:我們國中曾學過《孔已己》,在那篇文章中人們只把孔已己當作笑料,對他沒有點滴的同情。

師:《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提到看客了嗎?

生15:提到了。

師:魯迅怎麼説?讀一下。

生15: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麼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閒人以飯後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閒人作“流言”的種子。

師:這兩種“閒人”有區別嗎?

生15:有。

師:有什麼區別?

生15:一個“無惡意”,一個“有惡意”。

師:“惡意”是什麼?

生15:??

師:誰來幫他回答?

生16:污衊遇害的愛國學生“莫名其妙”、“沒有審判力”,因而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並且把殺人責任推在他所説的“民眾領袖”身上,説他們“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6:28頁註釋①介紹的。

師:大家讀書時,一定要認真閲讀課下注釋,這些註釋可以幫助我們深入的理解課文。“有惡意”也好,“無惡意”也罷,其實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在客觀上都起到了幫兇的作用。我們尊敬的巴金老人也是“幫兇”嗎?

生:不是!

師:小狗包弟是怎麼死的?

生17:做醫學解剖了。

師:為人類醫學事業獻出了生命,小狗包弟死得很光榮,是嗎?

生17:不是,它死得很慘!

師:是誰決定把小狗包弟送給醫院的?

生17 :巴金先生和家人。

師:他們不喜歡包弟了?

生17:喜歡。

師:喜歡為什麼還要送給醫院呢?

生17:它成了巴金先生一家的“包袱”?

師:什麼意思?

生17:他害怕包弟的叫聲會把紅衞兵引到家裏來。

師:為了自己一家的安全,就把和自己朝夕相處了七年的包弟送給醫院做解剖,包弟的慘死,巴金先生真的沒有責任嗎?

生18:他也是被逼無奈。

師:這麼説巴金先生是沒有責任的,要怪只能怪那個瘋狂的年代,是嗎?

生18:是。

師:老師知道許多當年的紅衞兵也都是這種態度,他們認為自己也是時代的受害者,巴金也是這麼想的嗎?

生19:不是。

師:巴金先生怎麼説?

生19:不能保護一條小狗,我感到羞恥;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諒自己!我就這樣可恥地開始了十年浩劫中逆來順受的苦難生活。一方面責備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讓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墮入地獄。我自己終於也變成了包弟,沒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運??

師:巴金先生為什麼“瞧不起自己”,“不能原諒自己”?

生19:他覺得是因為自己的自私與怯懦害了包弟。

師:這是對不堪回首的往事的——

生:懺悔。

師:大家一起讀這幾句,體會字裏行間的愧疚與懺悔,儘可能把感情讀出來。

生:不能保護一條小狗,我感到羞恥;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諒自己!我就這樣可恥地開始了十年浩劫中逆來順受的苦難生活。一方面責備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讓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墮入地獄。我自己終於也變成了包弟,沒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運??

師: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

人活一世,要俯仰無愧於天地,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面對撒旦的殘忍與暴虐,我們不應該做無聊的看客,而應該像魯迅先生那樣勇敢的拍案而起;面對自我的自私與怯懦,我們不應該推卸自我的責任,而應該像巴金先生那樣真誠的懺悔。只有這樣,你才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人!

下課!同學們再見!

第三篇:紀念劉和珍君(魯迅)

《記念劉和珍君》(魯迅)

教學目標:1、弄清文章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學會從具體事實中體會事件的意

義, 從人物的具體言行中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2、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線索。

3、理解本文的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

4、掌握貫穿全文的作者(更多內容請訪問首頁)的悲憤心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動政府),理解文

中的關鍵語句。

教學重點:理解作者貫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文中關鍵文句的理解。

教學方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在我國文學史上,閃爍着一顆璀璨的巨星,他領着我們回過《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看了《社戲》,通過《一件小事》,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拿來主義》。今天,我們再隨着他重温“三·一八”慘案的歷史,一起《記念劉和珍君》(板書)。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魯迅先生。

二、寫作背景

三、課文學習

(一)朗讀全文,把握文章結構

1、通讀全文,圈畫出重點詞句,運用工具書解決生字、生詞,並重點給下列加點的漢字注音:洗滌(dí);憚(dàn);攢射(cuán)、屍骸(hái)

2、本文的題目告訴我們這是一篇紀念性的文章,紀念的中心人物是劉和珍。那麼,課文的七節中,①哪些小節集中寫紀念劉和珍君?(目的:啟發思路,引導思維方向)三四五節是紀念的主體部分(生前事蹟,遇難經過)

②那麼第一二節在文中起什麼作用?(交代為什麼要為劉和珍君寫一點東西即寫作的緣起。)

③六七小節又起什麼作用?(揭示這次事件的教訓和意義。)

④總結:全文思路的起點是本文的寫作緣起,及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然後記述劉和珍的生平事蹟和遇難經過;在敍事的基礎上再深入一步,議論“三·一八”慘案的教訓和對於將來的意義。三者交錯,始終統一於“記念”這個中心。這就是本文的總體思路。 3、用一句話分別概括七個部分的內容。

①介紹寫作緣由。②交待寫作目的。③回憶認識過程。④抒寫驚愕、義憤。⑤敍述遇難經過。⑥總結經驗教訓。⑦熱情謳歌讚頌。

文章落實,從局部入手進行分析

(二)第一、二部分

1、開頭時間交代意圖何在?

用“中華民國”紀元,引女師大全名並標出“國立”,不僅表明態度鄭重,而且包含了強烈的諷刺之意和憤慨之情——以先烈的犧牲換來的“民國”已經“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政局不僅沒有什麼改變,反而愈演愈烈,演出了“在禽獸中所未曾見”的醜劇。當局不但照舊像歷代統治者一樣地殺人,而且殺到了“堂堂”大學的手無寸鐵的女大學生頭上,甚至公開把“執政府”門前變成了屠場。可見,段祺瑞執政府已經兇殘到何等地步。“中華民國”早已不

是人民的國家;所謂“民國政府”,那是屠殺人民的機器;所謂執政府總統,完全是民國的敵人,屠殺人民的劊子手。……一個狀語,就準確地交待了悼念的來由和背景,又鮮明地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憎,為全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含有揭露和諷刺意味。中華民國並非人民的民國,而是屠殺人民的機器。)

2、開追悼會時,為什麼魯迅先生“獨在禮堂外徘徊”?( 引導學生注意作者的悲憤的思想感情。)

“徘徊”一詞,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傷,再用一“獨”字,設置了環境,渲染了氣氛,有力地襯托作者對死難青年悼念之情的深切、真切。

(作者無法承受追悼會的悲痛,獨自徘徊沉思。)

3、“正告”的含義和作用是什麼?

字典裏的意思是“嚴正地告訴”,規勸,語氣比較莊重,一般用在事前。文中應是“鄭重地告訴”。(注意和“警告、忠告”的區別);引出本文寫作原因和目的。

4、“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也”字針對程君的請求而言,説明寫作此文,不僅僅因程君的請求,更主要出自“我”本身的意願;“早”字則進一步説明,要寫文章紀念死者的願望由來已久。

(第一節“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個“必要”説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劉和珍,奉獻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訴段政府的暴行和抨擊反動文人的陰險論調。 “也”和“早”二字説明作者要作文紀念的願望由來已久。作文不僅是應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願。第二個“必要”在與喚醒庸人,要人們牢記血債。因此本段交代的寫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敵人,喚醒庸人。)

5、“無話可説”的原因是什麼?(從幾方面説明原因)

一是反動政府的暴行“使我艱於呼吸視聽”不能有言語;一是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論調,尤使我覺得悲哀,使我難以痛定,不能長歌當哭。這樣寫既揭露了的敵人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現了作家的憤怒和悲痛。

6、為什麼敢於直面與正視就是真的猛士,為什麼説真的猛士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説、敢做、敢當”(《論睜了眼看》)。可見正視是首要的條件,真的猛士必須敢於面對黑暗的現實,只有如此,才會激起變革社會的鬥志,才會為推翻黑暗的現實而衝鋒陷陣,視死如歸;如果沒有面對的勇氣,他在敵人面前,輕則消極遁世,重則變節投降。

哀痛者——憂國憂民;幸福者——奮然前行,英勇鬥爭,並以此為幸福。和庸人相比,他們多了一份哀痛,卻也因此成了真正的幸福者。

7、三個“必要”各指什麼?

①針對烈士劉和珍;②針對魑魅魍魎的世間;③針對忘卻的救主。

問:文章為什麼要從追悼會上程君請求作文寫起?作者為什麼要反覆説“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又要反覆説“無話可説”?

文章從追悼會上程君請求作文寫起,交待寫作此文的緣由。“我”因無法承受追悼會的悲涼,獨自到禮堂外徘徊、思索;程君問“可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麼沒有?”勾起“我”對烈士的悲痛的憶念,再次感到“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也早覺得”,“也”字針對程君的請求而言,説明寫作此文,不僅僅因程君的請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願;“早”字則進一步説明,要寫文章記念的願望由來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請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説”,因為“我已經出離憤怒了”——這是為什麼至今還“沒有”寫出文章的原因。“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而反動派的“下劣兇殘”卻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怎不令人“出離憤怒”?“我只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

的血”已經“使我艱於呼吸視聽”,又怎麼能説出話來呢?

殺人者個個臉上帶着血污,依然在橫行。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還在這樣的世上活着”的人們,該怎麼辦呢?“三·一八”雖然才過去兩個星期,而“忘卻的救主”則快要降臨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達了作者的無限感慨,提到“寫一點東西的必要”——要寫一點東西,揭去“許多東西的人相”,讓人們清醒地知道,“所住的並非人間”是有必要提醒人們,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烈土的鮮血。

第一部分:由愛到憎,是按邏輯順序安排思路的。

第二部分:又是按怎樣的思路佈局的?(時間:相識——遇難)

(齊讀第二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以及每個自然段中的思路。)

第一段共5句話,第一句表明紀念死難者應採取的態度,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奮鬥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緊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評價和認識;第三、四兩句寫庸人的態度,將其與“真的猛士”比照,這樣“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鏡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歎。

第二段是寫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做法。

所以,這兩節的整個思路就應該定位在:

面對慘案,“真的猛士”的態度→庸人的態度→我們的態度。

(三)第三部分

問:閲讀第三部分,回答該部分記念了劉和珍哪些事蹟?從這些事蹟中認識到劉和珍是怎樣的一位青年?

聯繫課文開頭寫劉和珍的內容“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然而”是一個重轉,強調“銷行寥落”中她“預定全年”的與眾不同;“生活艱難”,説明她“預定全年”需要決心;“毅然”則進一步強調需要勇氣。從這一事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革命的嚮往和對真理的渴求。

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內容:“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的學生”,此校長是楊蔭榆,是依附於軍閥政府勢力鎮壓學生運動的罪魁禍首,劉和珍勇於反抗,表現了她嫉惡如仇、勇於鬥爭的精神;和“我”見面,“始終微笑着,態度很温和”,表現了劉和珍的善良與和葡;“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於泣下”,表現了她的高度事業心和責任感。

①在艱難的生活中,“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 與眾不同, 追求真理;

②在女師大風潮中,“能夠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

③女師大覆校,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於泣下”;

④平時她“常常微笑着,態度很温和”。

從這些記述中,我們看到的是這樣一位青年:渴求真理, 富於鬥爭精神而又和藹善良;有思想,有遠見,富有革命責任感。

(劉和珍的三件事情:

一、預定《莽原》全年,表現了她要求進步,追求真理的品質;

二、反抗校長,表現她勇敢頑強,有正義感、有責任感等品質;

三、參與請願並遇害,表現了她英勇、進步為國家和民族勇於犧牲的愛國精神等。)

第三部分:先否定了這次徒手請願的做法,然後用“然而”將筆鋒一轉,肯定了這次死難的意義,鼓勵“真的猛士”奮然而前行。由否定到肯定。(邏輯順序)

(四)第四、五部分

第四節:共有5層意思:聽到噩耗→頗為懷疑→見到屍骸→聽到誣衊→號召爆發

重點抓住第四部分“況且始終微笑着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於無端在府門前喋血

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説她們是暴徒’”這兩句;

在第五部分重點抓住“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確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悲憤之情;明確作者意在諷刺揭露段祺瑞執政府的野蠻暴行,使歷史上“中國軍人屠戮婦嬰”和“八國聯軍懲創學生”都相形遜色!

(五)第六、七部分

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從人類歷史進程的高度全面評價“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請願不是一種有效的鬥爭形式,為請願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運用陶潛詩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夠得到“親族、師友、愛人”的悲悼“這也就夠了”,因徒手請願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會產生影響,儘管影響不一定很大,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第七部分:重點討論第2段的第2句話。明確:這是個單句,主語是“事實”,謂語是“為”,賓語是“明證”。作者通過這一單句高度評價了烈士死難的意義,謳歌了劉和珍等臨難從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兩層意思:一般的民眾,會從中國女子的英勇鬥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中,多少看到一些改變黑暗現實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將因受到激勵而更加奮勇前進。進而明確,這是從烈士死難對於將來影響的角度高度評價意義的,具有激勵革命者奮然前行的巨大作用。這一段文字寥寥,卻充滿着感奮之情。

文章是寫完了,然而,言已盡而意無窮。作者以“嗚呼,我説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作結,與開頭一部分中哪句話相呼應。——“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

(六)小結

作者記敍劉和珍的事蹟,表現了劉和珍的優秀品質,抒發了對劉和珍被槍殺的無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動文人的中傷,追敍劉和珍的遇難情景,抒發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殺人者的悲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這條感情線索貫穿全文,圍繞着“沉痛的悼念與憤怒的批判相結合”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幾個部分的內容,使之形成有機的整體。

第二課時

一、重點理解關鍵文句的旨意

(一). 分析一、二小節

1、齊讀這一部分,要求帶着以下問題:

1)作者在第1、2節都説道“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請問各有什麼含義?

2)本段段意既然為交代寫作原由,請問其寫作原由是什麼?

(第一節“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個“必要”説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劉和珍,奉獻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訴段政府的暴行和抨擊反動文人的陰險論調。 “也”和“早”二字説明作者要作文紀念的願望由來已久。作文不僅是應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願。第二個“必要”在與喚醒庸人,要人們牢記血債。因此本段交代的寫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敵人,喚醒庸人。)

2、重點分析文中難句:

1)文章開頭作者如此鄭重其事的説明本文的寫作時間“中華民國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提示:含有揭露和諷刺意味。中華民國並非人民的民國,而是屠殺人民的機器。)

2)追悼會那一天,我為何獨在禮堂外徘徊?(提示;作者無法承受追悼會的悲痛,獨自徘徊沉思。)

3)作者反覆説“只能如此而已”,又稱自己獻上的只是“菲薄的祭品”,説明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提示:表達作者認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

4)“我已經出離憤怒了”是什麼意思?(提示:憤怒到了極點的意思)

5)“ 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於非人間,使它們快意於我的苦痛”一句,他們指什麼人?“快意於我的苦痛”怎麼理解?(提示:“它們”指反動派 。“快意於我的苦痛”實際是警告反動派別高興的太早,總有一天血債必將血償!)

6)“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麼?“慘淡的人生”什麼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別指什麼人?(提示:“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慘淡的人生”指反動派統治下的黑暗現實。“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別指看到黑暗現實,哀痛於國家和人民而無力改變的人和敢於正視黑暗現實,為國為民敢於鬥爭敢於犧牲的人。)

(二) 分析第三節

1)作者説“劉和珍是我的學生”,“現在卻有些躊躇了”為什麼?作者稱自己是“苟活到現在的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品質?(提示:躊躇是因為作者認為劉和珍是為中國而死的青年,我應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和尊敬。表達作者自責內疚的心情。反映了魯迅先生自謙,自我剖析 的品質)

2)提醒同學們再次記憶劉和珍的形象:始終微笑着,態度很温和。

(三)分析第四節

1)齊讀該節,該節主要講什麼?分層次,用四個字概括層次大意。(提示:主要是概述慘案。分四層:聽到噩耗---頗為懷疑---屍骸為證---聽到污衊---悲憤號召)

2)“衞隊居然開槍”的“居然”二字説明了什麼?(提示:一是出乎意料,二是反映了敵人的兇殘。)

3)“我向來是不憚一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一句如何理解?其中的中國人指什麼人?(提示:“中國人”指反動派,意思是敵人的兇殘遠遠超出我的意料。)

4)敵人説她們是“暴徒”和“受人利用”,同學們能否在文中找出反駁他們的證據?(提示:“終微笑着,態度很温和。”“欣然前往”,“請願而已”等)

5)“衰亡民族默”“默無聲息的緣由”是什麼?(提示:敵人殘暴兇殺的暴力統治和反動文人用反動輿論進行的思想統治,屠刀加鉗口術的專制性統治,使得我們的民主更加衰亡。)

6)“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沒中滅亡。”一句中,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後面一句是什麼複句?有何含義?(提示:反覆的修辭手法。選擇複句。意思為沉默到了極點,就將是爆發的時候。這裏既有對反動派的警告,也有對後死者的呼喚,激勵和鼓動。)

三. 小結:這一部分,作者以無比悲痛的心情,向犧牲的愛國青年們獻上他的悲哀和尊敬;以無比憤慨的心情,抨擊着敵人的無恥讕言;以無比激昂的口號激勵後死者的爆發。

(四)第五六七節

1. 作者在第五節如此詳寫慘案的經過有何深意?

(提示:一是揭露了敵人的兇殘,證明那簡直就是虐殺,二是讚揚了三個女子臨難從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2.作者在第四節説“:我還有什麼話可説呢?到第五節又説“我還有要説的話”。各是什麼意思?

(提示:無話可説是因為敵人暴力和無恥讕言令人震驚、憤怒説不出話;還有要説的話是作者要揭露敵人。)

3.“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一句中,“這”字指代什麼內容?下面的偉績和武功如何理解?

(提示:“這”指上文的“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於文明人所發明的槍彈的攢射中”。“偉績”和“武功”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用了“互文”的寫作手法兩句所講的內容一樣,這句話諷刺了中外反對者沾沾自喜與自己的暴力的醜惡嘴臉。)

4.作者用煤的形成類比什麼?作者對徒手請願的態度如何?

(提示:類比請願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贊同徒手請願方式!)

5.作者在此引用陶淵明的詩,用意何在?指名介紹介紹一下陶淵明?

(提示:作者認為儘管請願收效甚微,但對社會還是有一定影響的。勇士們的鮮血不會白流。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因在彭澤縣當過縣令,故人稱“陶彭澤”,晚年自號“五柳先生”,死後,朋友私諡為“靖節”,故世號“靖節先生”,後人稱他為田園詩始祖。作品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等)(作者引用此詩有青山埋忠骨之意)

6.請學生討論分析,抓出“事實是明證”所在句子的這一主幹。

7.“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這句是什麼複句?如何理解該句?

(提示:並列複句。這句恰當是評價了慘案的意義,儘管非人間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會看到一點希望,哪怕實際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們繪製烈士精神鼓勵下,更加勇猛的前進、鬥爭!)

8.文後作者又説“嗚呼,我説不出話,”作者明明説了這麼多,怎麼又説説不出話呢?(提示:在此,表達了作者無盡的悲憤和深深地歉意。)

問:本文題為 “記念劉和珍君”,但明顯不全在寫劉和珍,找出文中一共寫了幾類人?三?一八慘案後他們各自的動向如何?作者對他們的態度和感情怎樣?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寫作目的?

哪類人動向作者態度和感情寫作目的

愛國青年:猛士,苟活者(“我”) 悼念 尊敬激勵悲悼念、鼓勵

反動派:當局者,流言家,有惡意的閒人 污衊 控訴抨擊憤 揭露

麻木的民眾:庸人,無惡意的閒人 淡漠 哀傷喚醒哀、憤 喚醒

總結:由此可見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慘案中犧牲的愛國者劉和珍等人外,更深遠的意義應在於評述慘案,以此來鼓勵生者、激勵猛士,揭露敵人,喚醒庸人,評述慘案的教訓和意義等。而紀念劉和珍正是本文寫作目的的切入點。

二、總結

通觀全文,作者悲和憤兩股情感的烈焰無處不在迸發,無處不在燃燒,升騰交織,無可抑制。追悼會的氣氛、程君的發問和要求引起對烈士的痛心的憶念,並且激起對殺人者的滿腔仇恨,發為憤怒的揭露控訴;同時,作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終沒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對慘案的經驗教訓進行了沉痛的總結,對烈士死難意義給予高度評價。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發展和文章結構的大體脈絡。

第四篇:讀《紀念劉和珍君》有感

讀《紀念劉和珍君》有感

《紀念劉和珍君》是魯迅先生名篇,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雜文。這篇雜文,充分體現了魯迅雜文的特點:語言犀利、幽默,思想深刻,戰鬥性強,在嘻笑怒罵中給人以美的享受!

《紀念劉和珍君》寫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風潮之後,當時轟轟烈烈的女師大風潮取得大部人的同情,但也有部分反動文人污衊這次運動“受到別有用心的人的”利用,激於義憤,魯迅先生寫下這篇感情深沉文章。全文以的悲憤的感情為線索,整體結構嚴謹,堪稱同類作品的典範之作。 全文沒有詳細介紹劉和珍的生平,也沒有對慘案的本身發表長篇大論,而是從追悼會寫起,抓住一些細節來下手,抒發了作者自己的激越、悲憤的感情,文中不少警句發人深省,震撼人心,説是神來之筆毫不為過。敍事簡練,感情深沉強烈,從文章本身,我們隱隱可看到一個憂憤的魯迅。對劉和珍,作者説她“常常微笑着,態度很温和”,但就是這樣一個態度很温和的人,只不過參加了一件有良心的中國人都會做的事,卻落得一個橫屍街頭的下場,怎能不叫人痛心,而“而此後幾個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則更是讓人寒心,豈止是魯迅“出離憤怒了”,讀到這裏,哪個有愛國心的讀者能“出離憤怒”。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真的鬥士,當如魯迅,在“寂寞新文菀”裏,在“大野多溝棘”裏,在“風雨漂搖日裏”,“我以我血薦軒轅”,奮然前行。

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讀後感

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多年來已被眾多評論者作出過繁多的評説,但一些根本特點尚未被“讀”和“評”出來,而這些根本特點實在是極為寶貴的,對於我們不斷加深對魯迅作品的認識,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並且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教益,皆善莫大焉。

一提到魯迅的作品,我們似乎會立刻想到隱晦、艱深、語句拗口以及以“戰鬥”為主要特徵。其實也不盡然。他的《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編》等文集中的許多文字,或光鮮華美或曲折雋永或典雅温潤,語詞優美如奇花異草,散發着特有的“魯氏”韻味。即使是他的雜文,雖因時代所限,可能如魯迅所自謂“無花的薔薇”——以“多刺(戰鬥鋒芒)”為表徵,但仍有許多篇章與《野草》《朝花夕拾》等一樣,顯現出由深湛的文學修養孕育出的典雅之氣。這其中,《記念劉和珍君》就是典型代表。

《記念劉和珍君》雖是雜文,同《“友邦驚詫”論》《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等戰鬥性很強的著名雜文一樣,最終的旨歸在於揭露、批判和鬥爭,但風格上卻迥然有異。這主要表現在:一、該文文學意味很濃,是一篇文學的華章該文全篇有多處“文學性”很強的詞句,例如:“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於呼吸視聽,那裏還能有什麼言語???我已經出離憤怒了。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於非人間,使它們快意於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後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這一段話創造性地用雅緻的詞語和句式抒發了狂濤巨浪般的憤怒和哀傷。讀到這些詞句不禁令人擊掌叫絕:原本不容易合到一起的兩樣東西——“美學上來看頗為典雅的辭藻句型”與“大慟大恨

的情感”,竟然被魯迅毫無痕跡地融合在了一起!文學創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採用形象。在這裏,魯迅連續創造了三個鮮明的形象:把眾多青年烈士的血寫成如江河漲水般的“洋溢”;把反動軍閥統治下的地獄般的悲涼具象為“濃黑”的色彩;把自己將要顯示於非人間的哀痛物化為“菲薄的祭品”。這些富有深刻內涵的形象,給予讀者的是更切實的感知和更難忘的印象。

又如:“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當然不覺要擴大。至少,也當浸漬了親族,師友,愛人的心,縱使時光流駛,洗成緋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這一段文字的文學性更強。“血痕”可以“浸漬”實物,但卻不可能“浸漬”人心;會被水所沖淡,但卻不可能被“時光”所洗。魯迅的形象創造力極強,聯想力也過人,將難寫之情形輕易地驅諸筆端:將劉和珍之死帶給親族、師友、愛人的深切痛楚形象化為“浸漬”於他們內心的血痕;將因為時移事易造成親族、師友、愛人悲傷的減淡形象化為血色由深紅褪成淺紅;將至愛親朋對她的無盡思念形象化為永存在心底微笑的和藹的舊影。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把抽象無形的情感和心理體驗“變化”成可以真切感知的形象;而在人世間,人們失去親人所產生的情感和心理體驗又是極為複雜的,屬於最難“變化”成可以真切感知的形象的事物之一,但魯迅不但做到了,而且是創造了連綴的“意象”。“意象”乃高水平的文學形象,何況魯迅的這些“意象”又是富有新意的戛戛獨造!這實在是文學“造象”的奇蹟!如此的文學建構力,實在是超羣絕倫的。

如上兩例充滿新異文學意味的文字在《記念劉和珍君》中還有不少,在遣詞造句上都是那樣地令人稱奇和回味無窮。魯迅的其他雜文也常有文學的意味,常用形象的手法,但是與《記念劉和珍君》相比,在深度與精度方面都略遜一些。因此,《記念劉和珍君》應該説是一篇精美的文學的華章!

《記念劉和珍君》通篇有着詩一般的韻律,與其説它是一篇雜文或散文,倒不如説它是一篇“長歌當哭”之“長歌”

《記念劉和珍君》的確是一首詩,一首歌。不但從以“一、二、三??七”作標誌的大段來看恰如詩歌章節的安排,而且其內容中有許多語句簡直就是詩句。如:“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又如:“但段政府就有令,説她們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説她們是受人利用的。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麼話可説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再如:“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以上所引無論從句式的組成來看,還是從鏗鏘的音調和沉鬱的韻律來讀,與大詩人杜甫的名作《登高》、“三吏三別”又有多少差異呢?與魯迅的《悼柔石》《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等詩作又有什麼差異呢?細讀該文的其他部分,雖然語句較長,但其如詩似歌的韻致無不極有力度地從字裏行間瀰漫出來。這些長句渾浩流轉,其思想和情緒一如詩歌般激盪跳躍,比之短句詩歌更顯得意藴深厚和氣勢充沛。統觀全文,的確是“當哭”之“長歌”,只不過是這動地之哀歌覆以雜文的外表而已。

《記念劉和珍君》整體行文節奏“徐步而行”教育城

真正優秀的抒發思想情感的文章,在行文上是有節奏的,如詩似歌的文章更是如此。《記念劉和珍君》是如詩似歌的優秀文章,細心品讀它,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這種分明的行文節奏。具體來説,《記念劉和珍君》在行文上的節奏具有“如歌的行板”那樣的美學形式。與魯迅《“友邦驚詫”論》急風驟雨式的行文節奏不同,《記念劉和珍君》的行文節奏較為徐緩,正如俄國大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感人至深的傑出樂章《如歌的行板》那樣,表現為“徐步而行”。該文行文節奏同《如歌的行板》一樣“徐步而行”的根源是什麼呢?

其一,魯迅表達的是尚未“痛定思痛”的悲哀,這種悲哀異常沉重,因此釋放起來“步履維艱”。全文的行文節奏只有與之應和,方能產生和諧的效果。換句話説,魯迅尚未“痛定思痛”的悲哀情緒決定了《記念劉和珍君》的推進不會像《“友邦驚詫”論》那樣“快步疾行”。

其二,《“友邦驚詫”論》寫作的核心內容是憤怒和抨擊,《記念劉和珍君》寫作的核心內容是痛苦和憤懣,其中“痛苦”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兩篇文章核心內容的不同也直接影響到了各自的行文節奏。雖然《記念劉和珍君》抒發作者痛苦的形式有些是對反動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的猛烈揭露和斥責,其節奏在某些段落表現得不斷加快,但從全篇來看,那種由“嗚呼,我説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而透露出的難以遏制的超常痛苦,還是使得文章讀來沉鬱頓挫,節奏凝重。內容決定了形式,因此,《記念劉和珍君》在形式上給讀者的感受正是“如歌的行板”。

其三,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的思想是異常深刻而全面的。他的匠心不難體會: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一定要寫出劉和珍的真實性情,堅決抹去反動軍閥及其僱用文人潑在她身上的“暴徒”的污穢(因此必寫對劉和珍的回憶);一定要寫出反動軍閥如何虐殺劉和珍的真實情況,堅決揭露反動軍閥的兇殘暴行,把這些劊子手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因此必寫劉和珍被虐殺致死的細節);一定要寫出對於此次事件的反思和總結,提醒革命者不要用請願的方式去鬥爭;一定要表達出自己堅決支持“真的猛士更奮然而前行”的態度,給革命者最大的聲援。這種匠心兼顧的範圍較大,又不能不用許多敍述性的文字,而議論需要建立在這些敍述性的文字之上。概括來説,兼顧面較大而敍述性文字較多的因素也使得《記念劉和珍君》只能在節奏上“中速而行”,一如柴可夫斯基那首傑出的《如歌的行板》。

文章的形式也絕不是被動地服從內容的,其中有些形式因素(如節奏)會“荷載”內容的信息。《記念劉和珍君》的行文節奏“荷載”了魯迅對烈士沉痛的哀思和如地火湧動般的憤懣,它與內容一起給讀者以感動。有記載説: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曾使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老淚縱橫;我們“聆聽”《記念劉和珍君》那悲愴的心曲,內心深處難道不會被震撼?難道不會因魯迅深摯的思想情感而扼腕長歎、心中淚流?

無論我們把《記念劉和珍君》研讀多少遍,“聆聽”多少次,都會強烈地感受到:它的確是一篇詞句精美、“意象”獨特的文學華章,的確是一首音韻鏗鏘、和着血淚並噴着怒火的詩歌,的確是一曲用文學形式譜成、以“灑淚祭雄傑”為主調的動人心魄的“如歌的行板”!

過去,我們可能把《記念劉和珍君》與魯迅的其他雜文一樣地泛泛分析和品評了;現在,我們應重新捧讀,重新評價,不僅要看到它的思想和歷史價值,還要看到其中以魯迅心血呵成的美學價值,讓它在新時代的文苑中閃爍出原有的瑰麗色彩!

讀《紀念劉和珍君》有感

反動勢力 殘忍劊子手

3月18日的慘案,劊子手的“傑作”。其殘酷程度,只好名之曰獸行。但既已是獸行,似乎也不必再用人類的道理與其費口舌了,我們不忍再描述了,甚至用人類的義憤與其生氣,也是多餘的。但反正我們要記得,人獸是不兩立的,我們終究深信,最後的勝利必屬於人!

下劣無恥的暴徒,血債定當血還。

鐵膽勇毅 巾幗英雄

劉和珍,我十分佩服她,因為她不為勢力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我敬佩她,因為她嫉惡如仇,“卻始終微笑的劉和珍君”;我欣賞她的善良,“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泣下”。劉和珍,雖是一名師範學生,可是她渾身散發着一種愛國的光輝。她用自己的身軀,詮釋着一種偉大的精神。

槍彈刀棍無所懼,誓為中華奉我魂。

以筆代刀 直插敵人心臟

魯迅,一位對中國歷史有着深遠影響的偉大文人。面對愛國青年的不幸罹難,作者出離憤怒,但仍有話要説;面對反動政府“光明正大”的屠殺,作者發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呼聲;面對反動文人對愛國女子的污衊,作者痛斥了他們的惡行;面對庸人的默無聲息,他發出了呼籲——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偉大的中華民族,該覺醒了!他抨擊反動政府吃人的內幕,喚醒庸人的靈魂,給愛國學生以熱情洋溢的讚頌並指出其問題所在。這種偉大的民族使命感使我的心靈受到震撼,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不能淡漠前輩的心血,中華民族仍需我們來創造。

一代文人革命者,冷對黑暗心如焚。

讀《紀念劉和珍君》有感

魯迅的文章果然耐人尋味,讀了幾篇竟鮮有真正能懂得其意的文章,而這篇也只是略懂而已,所以見解難免有些幼稚與淺顯。

文章是從魯迅獨自徘徊在為遇害的劉和珍君與楊德羣開追悼會寫起的,然後自然而然的回憶起劉和珍毅然

訂了全年《莽原》的事。文章開頭的幾段,便讓我感受到一種灰暗的色調,字裏行間瀰漫着濃重的悲傷與苦痛,還有一種失望。四十多青年的鮮血,文人的陰險論調無一不讓魯迅感受到一種“非人間”的苦痛,所以他才會想“以我的最大的哀痛顯示於非人間,使它們快意於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多麼無奈啊,我甚至能聽的到他在寫下這段文字時所發出的歎息聲。

劉和珍是他的學生,她的那些壯舉着實讓魯迅感到應該“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魯迅第一次見到她的名字是在開除校中六個學生自治會職員時。

第二次則是在劉百昭率領男女武將,強拖出校之後,這次才把姓名與實體聯合起來。這兩次的情景可以窺見劉和珍是一個怎樣的人。

然而在見到她本人後,這名女生卻出乎了作者的意料,沒有桀驁,而是人如其名,温和可親,臉上始終掛着微笑,也許這抹微笑是當時黑暗世界中的一縷陽光,是黎明前的一絲曙光。這種反差更加突出以後劉和珍之死的悲劇性效果與魯迅所處的那個社會的悲哀。

當劉和珍被冠以暴徒的罪名被殘忍射死後,魯迅憤怒了,悲哀了,甚至有些絕望了,他感慨道:“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顯然那時的中華民族是後者。讀到這,我彷彿感受到當時社會濃黑的未來,血色的悲哀。當好不容易有希望時,又被扼殺,這樣“沉默”的民族怎能“爆發”?勇士們淋漓的鮮血,慘淡的境況,抹去不了社會的污濁,有人反抗,自然有人鎮壓。然而更悲哀的是,在那些衞隊把槍對準那三個勇敢的女學生後,兩條生命的消逝卻仍然喚醒不了人們麻木的神經,而僅僅提供了人們飯後的談資。

正如魯迅所説“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使用大量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是的,中國前行的歷史,不正是浸透無數戰士獻血嗎?從血紅到緋紅,再由緋紅到微紅,“縱使時間的流逝”,“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

中國女子從來都是勇毅的,古有婦好為夫率兵,今有劉和珍、劉胡蘭這樣的女壯士,巾幗英雄們“幹練堅決,百折不撓的氣概展現無遺,這時少數女子的覺醒是否意味着中華民族的覺醒?

劉和珍中槍倒地時的震撼與悲壯我彷彿看得見,那片緋紅中的美麗微笑我也看得見,看得見。

“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前行。”讀到這,我心中熱血全部沸騰了,也許魯迅文章的魅力就在此吧,能深深喚醒心底久藏着的熱血與感動,與他的文字一起回到那個時代,同憤同怒,同悲同哀。

第五篇:紀念劉和珍君 寫作背景

是繼“五卅慘案”後,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對中國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殺,它的直接導火線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1926年3月,奉系軍閥在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進兵關內,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同奉軍作戰。日本帝國主義公開援助奉軍,派軍艦駛入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國民軍開炮還擊。日本帝國主義便向當時的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提出抗議,又聯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國駐北京公使,藉口維護《辛丑條約》,提出種種無理條件,並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國軍隊,準備武力進攻。

3月18日,北京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犯我國主權,在天安門前集會抗議,會後到執政府前請願。段祺瑞竟命令衞兵向請願羣眾開槍,並用大刀鐵棍追打砍殺,打死打傷200餘人,造成屠殺愛國人民的“三·一八”慘案.

朱自清先生參加了三·一八集會遊行,親眼目睹了血腥一幕,遇難學生的血還灑在他身上。作為屠殺的見證人,3月23日,他憤怒地寫了《執政府大屠殺記》,記下了那駭人聽聞的暴行;

李大釗是請願的領導者之一,被土兵用棍棒打傷;中共北方區負貴人陳喬年這一天在執政府前被衞兵用刀刺傷;

慘案發生後,魯迅先後寫了《“死地”》《可慘與可笑》《記念劉和珍君》《空談》《如此“討赤”》《無花的薔薇之三》等文章,控訴執政府的血腥暴行。

周作人在慘案發生的次日就寫下《為三月十八日國務院殘殺事件忠告國民軍》《對於大殘殺的感想》《可哀與可怕》《關於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新中國的女子》《閒話四則》《死法》等文,憤怒譴責軍閥政府的暴行;

女師大教務長、劉和珍的英文老師林語堂,寫了《悼劉和珍楊德羣女士》,深切回憶了自己的學生劉和珍……

一、(1、2節)記念死難者,為使國人不忘;

二、(3、4、5節)寫劉和珍事蹟,揭露當局兇殘無恥;

三、3.(6、7節)講述慘案的歷史意義。

用“中華民國”紀元,引女師大全名並標出“國立”,不僅表明態度鄭重,而且包含了強烈的諷刺之意和憤慨之情——以先烈的犧牲換來的“民國”已經“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政局不僅沒有什麼改變,反而愈演愈烈。當局不但照舊像歷代統治者一樣地殺人,而且殺到了“堂堂”大學的手無寸鐵的女大學生頭上,甚至公開把“執政府”門前變成了屠場。可見,段祺瑞執政府已經兇殘到何等地步。“中華民國”早已不是人民的國家;所謂“民國政府”,那是屠殺人民的機器;所謂執政府總統,完全是民國的敵人,屠殺人民的劊子手。這就準確地交待了悼念的來由和背景,又鮮明地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憎,為全文作了很好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