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如何作文描寫

欄目: 素材及寫作指導 / 發佈於: / 人氣:2.68W

作文片段訓練之一——描寫

如何作文描寫

用語言文字等對事物作具體的刻畫和描繪。

描寫是用色彩鮮明、立體感強、生動形象的文字把表述對象的狀態,具體、生動地描繪出來,給人以栩栩如生、身臨其境之感。它是一種“形神兼備”的表述法,是記人、敍事、寫景類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 描寫是具體形象地描繪任務和事物的狀貌。它的基本特點是描繪形象。它所追求的表達效果是用文字繪形繪聲繪色地再現客觀事物的“樣子”,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在作文中,描寫分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大種,人物描寫又分為神態描寫、外貌描寫(肖像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等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環境描寫有景物描寫和社會描寫,景物描寫有着渲染當時氣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在寫作中,我們既要描寫人物,又要描寫環境,還要描寫物體(即物體描寫)。

寫作基礎知識-寫作技法-描寫

一、描寫概述

什麼是描寫?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敍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

寫文章,只有通過描寫,才能做到"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歷歷在目"、"維妙維肖"。這是因為作者通過具體的形象化的語言寫人、狀物,把客觀對象寫得有聲、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親臨其境、如睹其人、如聞其聲、如嗅其味、如見其色、如歷其事的感覺。

描寫的特點有哪些呢?"今日讀者的味已經受到與閲讀競爭的其他活動的影響。所有這些活動都影響到現代寫作,也改變了描寫的性質? "今日讀者要求動作快,甚至在描寫中也是一樣。??你可以注意到現代描寫的如下特點:

1、全文統一於一種語調、語氣和氣氛 --描寫中的所有事物都只加強一種感覺印象。任何削弱或改變這種感覺的都要刪去。

2、動作--現代讀者拒絕在為描寫而描寫上花費時間。他們需要在整個描寫中有行動和動作。

3、許多感覺印象--作者運用詞語訴諸讀者的五種感覺器官,使他們'感覺'到作者所描

述的一切??。活躍的、生動的圖象--好的描寫包含着能使你看見並深深記住的圖畫

。"([美]威廉·W·韋斯特《提高寫作技能》)

描寫的作用是什麼?主要是再現自然景色、事物情狀,描繪人物的形貌及內心世界,使人物活動的環境具象化。

二、細描與白描

細描: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沫。例如《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

白描:白描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指描繪人物和花卉時用墨線勾勒物象,不着顏色,稱為“單線平塗”法。它源於古代的“白畫”。以質樸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寫法。魯迅在《作文祕訣》中寫道:"白描卻沒有祕訣。如果要説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南腔北調集》)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對父親的描寫就是這樣。也可以説,白描實際上是用敍述的方式進行描寫。

“白描”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我國優秀的古典小説《水滸》、《三國演義》等多用白描的手法。

白描要求運用極簡省的語言,描摹景物的特徵,反映作者的感情。

如魯迅《故鄉》的開頭:“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

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寥寥數語,幾筆勾勒,不但將故鄉的深冬陰晦天色籠罩的原野,盡收筆底;而且字裏行間,表露了藴含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深沉的悲涼。

白描手法用於敍事,使人感到線條明晰,言簡意真。

如《儒林外史》寫范進看中舉的報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説着,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維妙維肖地描寫了事態的發展。

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三言兩語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

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些描寫,猶如用幾條墨線,簡單幾筆,特徵顯露,盡傳神態。

白描勾勒人物肖像,如峻青的《黎明的河邊》,對年輕戰士小陳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寫:“他長得很矮,看樣子頂多也不過十八歲。圓的臉,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細長的疤痕,顯然是子彈掠過時留下的紀念。”作者將戰士小陳的體態特徵與戰鬥中留下的傷痕聯結起來描寫,以突出表現他的勇敢精神。

三、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

靜態描寫:指平面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在靜止中的狀態,靜態描寫應注意不要過於細緻,以免使讀者感到呆板、宂長而影響可讀性。

描寫範圍包括:

景物或人物整體的樣子、位置、顏色、形狀、細部的變化??

例句:

1、翠鳥一動不動地注視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靜態描寫,講翠鳥十分的專心。)

2、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靜態描寫,表現了昆明湖的靜和綠的特點。)

3、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説也説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靜態描寫,表現火燒雲顏色的變化極多。)

動態貓寫:指描寫對象(景物或人物)在運動中的狀態。以動來寫靜,或把物用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寫。如朱自清《綠》中所寫的梅雨亭:"這個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彷彿一隻蒼鷹展着翼浮在天宇中一般"。

描寫範圍包括:活動中的人們、陽光的變化、水流、雲朵、風中的葉子??

例句:1、翠鳥蹬開葦杆,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着水面往遠處飛走了。(動態描寫,講翠鳥是如何的迅速。)

2、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跑着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的尾巴,那匹馬變模糊了??(動態描寫,表現火燒雲形狀的變化極多。)

四、人物描寫

刻劃人物形象,離不開對人物的描寫。丁玲説:"有許多人物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把這個人物畫出來,讓讀者認得,理解,體會,引起自然的愛憎,是需要許多手法的?

常用的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種。

1.十字路邊有一個老婦人,略微有些駝背,胖胖的身軀,費力地打着傘在空曠的路上艱難地行走。狂風夾着大雨撲面而來,她使勁向前躬着身子,抓緊傘,進一步,退半步,踉踉蹌蹌地向前走着。

2.一羣傣族少女姍姍走來,肩上扛着小紡車,手裏提着小燈籠,緊身拖曳的筒裙在隨風搖擺。她們的身材是那樣苗條,步履是那樣輕盈,儀態大方,好像一羣美麗的仙子從天而降。

3.他忽然把胸脯一挺,似乎想定了注意,到劉玉英耳邊輕輕説了一句,立刻劉玉英的臉色變了,她的眼睛

閃閃地象是燒着什麼東西。她露出她的白牙齒乾笑,那整齊的牙齒好象會咬人。韓孟翔忍不住打一個寒噤,他真沒料到這個皮膚象奶油一般白嫩的女人生氣的時候有那麼可怕!

4.《紅樓夢》王熙鳳:一語未了, 只聽後院中有人笑聲,説:"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羣媳婦丫鬟圍擁着一個人從後房門進來. 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 頭上戴着金絲八寶攢珠髻,綰着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着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繫着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 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起笑先聞.

5.《巴黎聖母院》伽西莫多:

果然,這時從花瓣格子窗的圓洞伸出來的那個怪相,光彩奪目,妙不可言。狂歡激發了民眾的各種想象力,什麼才算是最理想的怪誕面相,他們心目中都有個譜,可是至今從窗洞鑽出來的那些五角形、六角形、不規則形狀的面相,都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此時突然出現了一個奇妙無比的醜相,把全場觀眾都看得眼花繚亂,一舉奪魁是十拿九穩的了。科珀諾爾君親自鼓掌喝彩;克洛潘·特魯伊甫參加了比賽,他那張臉可以説有多醜就有多醜,也只好甘拜下風。我們也是自愧不如。我們並不想在這裏向看官描述那個四面體的鼻子,那張馬蹄形的嘴巴,那隻被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細小左眼,那隻完全被一個大瘤所遮蓋的右眼,那上下兩排殘缺不全、宛如城堡垛子似的亂七八糟的牙齒,那沾滿漿渣、上面露着一顆象牙般大門牙的嘴脣,那像開叉似的下巴,特別是籠罩着這一切的那種表情,狡黠、驚愕、憂傷兼備。如可能,請諸位看官把這一切綜合起來想一想吧!

全場一致歡呼。大家急忙向小教堂湧去,有人把這位真福的狂人教皇高舉着抬了出來。這時,大家一看,驚訝得無以復加,歎為觀止:原來這副怪相竟然是他的真面目!

更恰當地説,他整個人就是一副怪相。一個大腦袋,紅棕色頭髮豎起;兩個肩膀之間聳着一個偌大的駝背,與其相對應的是前面雞胸隆凸;大腿與小腿,七扭八歪,不成個架勢,兩腿之間只有膝蓋才能勉強併攏,從正面看去,活像兩把月牙形的大鐮刀,只有刀把接合在一起;寬大的腳板,巨大無比的手掌;而且,這樣一個畸形的身軀,卻有着一種難以描狀的可怕體態:精力充沛,矯健敏捷,勇氣非凡。力與美,均來自和諧,這是永恆的法則使然,但這是例外,例外得離奇!這就是狂人們剛剛選中的教皇。

五、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與之發生直接關係的那種外界條件--社會和自然的描寫。

人物的活動,事件的展開,總是在一定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中進行的。"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因此,寫人記事常常需要對環境進行描寫。茅盾在《關於藝術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環境中活動,因此,作品中就必須寫到環境。作品中的環境描寫,不論是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密切地聯繫着人物的思想行動。"

環境描寫分為兩類:

(一)自然環境描寫,又稱景物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自然景物進行的描寫。

(二)社會環境貓寫

景物描寫四結合

一、動靜結合

在寫景狀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寫動態或靜態,往往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將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結合起來,以靜寫動,以動襯靜,則會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

王維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寫山上一塵不染的松樹,皎潔的月光,以及月光穿過樹葉的縫隙在林間留下班駁的影子,都給人以明淨清幽的感受——這是通過靜態描寫來突出山中的靜謐。第二句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這是動態描寫,以動襯靜,更反襯出山中的寧靜。

二、點面結合

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繫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着千絲

萬縷的聯繫。因此,我們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必須寫主體物周圍的聯繫物,點面結合,烘雲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畫面上顯得比較小,但處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是詩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屬於點的描繪;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屬於面的鋪陳,詩句從“鳥飛絕”、從“人蹤滅”寫盡了人物處境的苦寒與孤寂,並在“山”“徑”前冠之以數量詞“千”“萬”,對突出人物堅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三、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景物描寫可以從正面入手,直接描寫景物的特點,使人一目瞭然;也可以用側面描寫的手法,通過對其它事物的描寫,來揭示該事物的特點,而且還能提供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兩種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更加突出。

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作者對雪景的描寫可謂一絕,用的就是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正是寒冬天氣,彤雲密佈,朔風漸起,卻早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仍舊迎着朔風回來。看那雪,到晚卻下得緊了”,這是從正面入手,直接突出雪大風猛;“仰面看那草屋時,四下裏崩壞了,又被朔風吹撼,搖振得動”,“那間草亭已被雪壓倒了”,“火盆內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這是從側面入手,通過寫草屋的搖振、倒塌,火種的浸滅來間接突出風雪之猛烈。兩種描寫手法的結合,使風雪的特點更為突出了。

四、遠近高低相結合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

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在描寫緊十八盤時,運用的便是這種手法:遠眺“緊十八盤彷彿一條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峽當中”;仰望“緊十八盤彷彿一架長梯,搭在南天門口”;近看“新砌的石級窄窄的,擱不下整腳”;俯視“低頭望着新整然而長極了的盤道------”

總之,景物描寫,只有不拘一格,不一而足,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觀察,詳盡描摹,才能塑造出生動活潑的藝術形象。

六、物體描寫

在寫作中,我們既要描寫人物,又要描寫環境,還要描寫物體,即描寫各種動物、植物和各種無生命的物體--自然界客觀存在的物體和人類發明、創造出來的器物、用具等。這種物體描寫,也稱為"狀物"。狀物是對物體的描摹,類似繪畫中的"寫生"。要從"摹形"和"傳神"兩方面下功夫。

描寫物體形狀的詞: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寬的、窄的、正的、鈄的、高的、矮的、圓的、方的、扁的、立式、卧式、楔形、筒狀、缸狀、罐狀、盆狀、碗狀、鍋狀、瓢狀、柱狀、三稜、四方、五角形、六角形、鑼旋形。

七.細節描寫

所謂細節就是細小的環節(互相關聯的許多事物中的一個)或情節(事情的變化和經過);描寫是對事物的具體(細節方面很明確的)狀態作描繪和摹寫。簡言之細節描寫就是對事物的基本組成單位進行細膩刻畫,如對人物的一舉一動、事物發展的具體環節、環境中的細小物體進行細微描摹。

細節描寫主要作用是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個個傳神的細節,猶如人體身上的細胞,沒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細節,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記敍文的生命力在於細節描寫。我們學生在作文裏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寫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細節捕捉描寫的能力。這些缺失細節描寫的文章讀來生澀呆板,絲毫不見任何感染力。所以老師感到學生作文缺少感人的細節描寫實在是一個制約語文成績提高的瓶頸。

細節描寫的類型

一、人物細節描寫類型

①語言細節描寫: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中,老嫗回憶先母事:嫗每謂餘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

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一個回顧的語言細節描寫,其情其景歷歷在目,無怪“(嫗)語未畢,餘泣,嫗亦泣”,讀者在此感受的是温暖的情義,自然會為之動容。

②行動細節描寫:“??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走了。”(魯迅《藥》)作者對康大叔取錢的動作描寫,用了“搶”“扯”“塞”等動詞,準確地寫出了他動作的粗魯、兇狠。“抓”“捏”等動詞反映了他接錢、數錢的熟練程度,生動地刻畫了康大叔貪婪、慣於敲詐的嘴臉。

③神態細節描寫:如《孔乙己》中:他們便接着説道,“你怎麼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孔乙己深懷科舉失敗的隱痛,不幸這隱痛又被別人給戳到,他那點可憐的自尊簌簌跌落,這裏的神態描寫生動細膩的刻畫出他內心隱痛被戳到時的痙攣,掙扎。

二、事物發展的具體環節

魯迅的《阿Q正傳》中有一段阿Q刑前畫押的細節描寫:“要畫圓圈了,那手捏着筆只是抖,於是那人將紙鋪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盡平生的力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並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合縫,卻又向外一聳,成了瓜子模樣了。”這個行為環節,具體、形象、生動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點——直到死還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當人們讀到這一環節細節描寫時,誰能不覺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憐,誰不會對他產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理?誰不會進一步深思國民的劣根性?

三、環境中的細小物體

一篇小説裏有這樣一段文字:倉房裏堆放着犁粑鋤頭一類的農具,齊齊整整倚在土牆上,就像一排人的形狀。那股鐵鏽味就是從它們身上散出來的。這是我家的倉房,一個幽暗的深不可測的空間。老奶奶的紡車依舊吊在半空中,軲轆與葉片四周結起了細細的蛛網。演義把那架紡車看成一隻巨大的蜘蛛,蜘蛛永恆地俯瞰着人的頭頂。隨着窗户紙上的陽光漸漸淡薄,一切雜物農具都黯淡下去,只剩下模糊的輪廓,你看上去就像一排人的形狀。天快黑了。演義的飢餓感再次襲來他朝門邊跑去,拼命把木扉門推推推,他聽見兩把大鎖撞擊了一下,門被爹鎖得死死的,推不開。“放我出去。我不偷饃饃吃了!”

這段文字設定了一個環境空間,那就是深不可測的倉房,在這個環境空間裏作者沒有平均運用筆力,而是抓住了細小的物件:奶奶的紡車。為什麼單單去寫紡車這個存在呢?從行文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是為了映襯主人公演義內心的焦灼和他龐大的無助感。

細節描寫手段技巧

既然細節描寫非常重要,那麼怎樣進行細節描寫呢?

①修辭方法:

為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細節描寫中也常常採用濃墨重彩、繪形繪色的手法,以增強表達效果。作家採用較多的是誇張、比喻和反覆等。這種修辭手法體現的是作者的聯想和想象能力。如魯迅的《藥》有這樣一段描寫:“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羣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這一細節,是用比喻的手法來描寫一羣麻木的、不覺悟的人們,在冷漠地觀看劊子手殺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動形象,自己的同胞慘遭殺戮,人們卻無動於衷,像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街頭鬧劇一樣,令人痛心悲憤。而且作者那種強烈的憤懣,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熾烈情懷,也通過這一細節,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②標點符號:

魯迅的小説《故鄉》塑造了一個深受剝削壓迫的淳樸農民的典型形象——閏土。小説在閏土的語言細節描寫中,巧妙地借用標點符號,來表現閏土這二十多年來的變化。共有六句,其中卻有了9個省略號,給人印象特別深的有這樣兩處:(1)見到“我”時,“閏土態度恭敬起來,分明的叫道:‘老爺!’??” (2)當“我”問他景況時,“他只是搖頭,‘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 ??什麼地方都要錢,沒有定規??收成又不好’”。第一句寫閏土的變化,一聲“老爺!”破壞了他們往日素樸的友誼,在他們情感交流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一個省略號,真實而細膩地表現

了閏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為之惋惜的悲哀的變化。第二句分明是寫閏土性格變化的社會根源,省略號顯示了他的聲音低微,又斷斷續續,有説不出道不明的苦。而這苦正是“饑荒,苛税,兵,匪,官,紳”把他折磨成一個“木偶人”,使他走向麻木遲鈍的深淵。這省略號裏,浸透了閏土的血淚,包含了無數的人生辛酸悲涼。

③詞語選用:

文學大師福樓拜教導他的學生莫泊桑時這樣説:“無論你描寫什麼事物,要説明它,只有一個最恰當的名詞;要賦予它運動,只有一個最恰當的動詞;要區別它的性質,只有一個最恰當的形容詞。你必須不斷地推敲,直到找準這個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為止。你不能滿足於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難,用似是而非的語句去敷衍。”選擇最恰當的詞語是每個作者應該擔當的責任。而細節描寫往往採用的詞語多是富有表現力的動詞和描摹情形狀態的形容詞。

孫犁《荷花澱》裏寫到:聽説丈夫要到隊上去,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裏吮了一個。作者用“震動”、“吮”兩個動詞,準確、細緻而生動地寫出了水生嫂得知丈夫明天就要上大部隊去的消息之後豐富、複雜、細膩的情感世界及其微妙的心理變化,一個關心丈夫,體貼丈夫,但又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的思想進步的青年婦女形象躍然紙上。

④運用道具:

我們不會忘記契訶夫的小説《變色龍》里奧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小説四次描寫了軍大衣,這是作者用來表現人物內心世界而精心設計的“道具”。小説開頭“巡官奧楚蔑洛夫穿着新的軍大衣??穿過市場的廣場”,新的軍大衣顯然體現出他上台不久,而這着裝無疑成為他藉以炫耀和嚇人的工具。當他要教訓放出狗來到處亂跑的“混蛋”時,聽人説“這好像是席加洛夫將軍的狗”,於是馬上來了個大轉變:“席加洛夫將軍?哦!葉爾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來。”後來,他再次表示要懲處狗主人時,忽又聽得狗是“將軍家的”,他又變了:“哦!??葉爾德林老弟,給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風了??”這裏大衣一“脱”一“穿”,活畫出奧楚蔑洛夫掩飾心虛膽怯的尷尬情狀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強的醜態。最後一次寫大衣在小説結尾,當他確切知道這是將軍家的狗並向首飾匠訓斥一通之後,“緊裹大衣,接着穿過市場廣場,徑自走了”。這條變色龍又恢復了他那耀武揚威的常態。如此反覆描寫,把這條沙皇走狗的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

細節需要的注意問題

1、選用典型細節:典型細節要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深刻反映主題。

2、細緻觀察事物:細節描寫用於寫人時,要把握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徵,因為每個人的性格不盡相同,所以説話、做事都會有不同的方式。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地去觀察,積累。細節描寫用於寫景、狀物時,則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徵和變化。

3、服從中心需要:細節描寫是一種以小見大的方法。細節的分量雖輕,容量卻大,在我們選擇細節的時候要從細微處着手、小中見大,讓小的細節反映人的思想狀況、社會風貌。

4、要體現真實

所謂真實,是指細節描寫能夠精確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徵。通過個別反映一般與全貌,由現象揭示本質。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對父親爬月台時吃力樣子所進行的動作描寫,攀、縮、傾等動詞突出了父親雖然承受着家庭的變故和自己歇業的雙重心理負擔,但還是給予我了無私的愛,這種愛入微深沉,讀來讓每個讀者感動不已。

總之,細節雖小,但不可小視其作用。好的細節描寫能夠使人物性格鮮明,增強內容的真實性、生動性和感染力。細節描寫是場面中的一個個小環節,沒有它也就構不成場面;它是情節中的一粒粒閃亮的珍珠,失去它情節就不會連貫起來,就不會光鮮起來。

Tags: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