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過程是怎麼樣的(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7W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過程是怎麼樣的(精品多篇)

次鴉片戰爭 篇一

林則徐虎門銷煙,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卻使英國政府惱羞成怒。公元1840年6月,英國遠征軍司令懿律率四十多艘戰船、四千五百名英軍來到廣東,封鎖珠江洋麪,第一次鴉片戰爭就此爆發了。

在林則徐的率領下,廣州軍民嚴陣以待,侵略軍只能困守海上,根本佔不了便宜。於是,他們只得轉駛廈門,又受到福建總督鄧廷楨的迎頭痛擊。英軍不甘心失敗,繼續北上騷擾。由於清政府海防鬆弛,侵略軍攻陷了定海,一直向北開到天津附近。道光帝害怕了,下令將林則徐革職,充軍新疆,答應英軍只要退回廣州,就讓直隸總督琦善作為欽差大臣去同他們談判。

琦善一味討好洋人,拆除了廣州的軍事防備,裁減了三分之二的廣東水師。可是英軍得寸進尺,不但提出了賠償煙價和軍費等無理要求,還單方面宣佈佔領香港。道光帝感到大失面子,改派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於公元1841年1月27日向英國宣戰。英軍派出二十多艘軍艦、二千多名士兵,進攻虎門炮台。鎮守虎門的將士只有四百人,奕山卻不肯增援。六十二歲的虎門提督關天培,同部下發出了“人在炮台在,不離炮台半步”的莊嚴誓言,頑強應戰。炮身因連續發炮而發紅炸裂,他們就同英軍展開了肉搏戰。搏鬥堅持了十個小時之久,關天培壯烈捐軀,虎門炮台終於失守。

奕山見通往廣州的門户被打開,這才着了慌。他派出士兵捧着馬桶出城迎戰,説這樣可以使英軍的大炮失靈,自然是遭到了慘敗。英軍兵臨廣州城下,奕山被迫簽訂了《廣州停戰協定》,以支付六百萬元“贖城費”並保證清軍不再抵抗的條件,保住了廣州城。

廣州百姓痛恨奕山的屈膝求和,5月31日,三元里一帶一百零三鄉的村民高舉“平英團”大旗,將從虎門前來騷擾的英軍士兵團團包圍,殲滅了五十多人。餘下的英軍在清政府官員的保護下才撿得了性命。

英國政府並不滿足於廣州的戰果。他們派璞鼎查替代懿律,於9月間再次擴大侵華戰爭。侵略軍北上攻陷廈門,再一次進犯定海。定海總兵葛雲飛、壽春總兵王錫朋,在武器裝備落後,又是以寡敵眾的條件下,堅守了五晝夜,終於全部犧牲。不久鎮海、寧波也相繼失陷。

消息傳到北京,道光帝慌忙任命另一個皇侄奕經為揚威將軍,率兵赴浙江組織反攻。奕經對帶兵一竅不通,他讓人把老虎頭丟進海水裏,認為這樣可以激怒龍王,掀翻英艦。這樣的將軍怎會打勝仗!道光帝於是又派盛京將軍耆英為欽差大臣,前往杭州,向英軍示意求和。

璞鼎查根本不把耆英的求和姿態放在眼裏,戰火繼續從沿海向長江蔓延。公元1842年6月,英國軍艦進攻吳淞。江南水師提督陳化成指揮吳淞炮台守軍開炮還擊,擊沉擊傷四艘英艦。但在這時,兩江總督牛鑑卻排列儀仗,來到前線“督戰”搶功。英軍士兵從望遠鏡裏望見,開炮轟擊,牛鑑嚇得跳出轎子狂逃。牛鑑的奔逃造成了陣勢的混亂,英軍乘機攻佔東炮台,夾擊陳化成。陳化成親身點炮抵抗,不幸炮身炸裂,壯烈殉國。

英軍攻陷吳淞後,長驅直入,8月間,艦隊開到了南京城外的江面上。到了這時,道光帝再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了,不得不授耆英全權求和。8月29日,在英軍旗艦“康華麗”號上,耆英同璞鼎查簽訂了有十三個條款的《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籤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它的主要內容有:割讓香港,賠償英國白銀兩千一百萬兩,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海關税率要同英國一起議定,英國享有領事裁判權等。

喪權辱國的口子一開便不可收拾,美國、法國接踵而至,於公元1844年強迫清朝政府同他們簽訂不平等條約,葡萄牙也在1849年強佔了澳門。從此,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的頭上,於封建主義之外,又壓上了帝國主義的大山。

“天朝”慘敗真相 如何評析第一次鴉片戰爭? 篇二

鴉片戰爭是中國抗擊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第一次戰爭。英軍以較少的兵力、較小的代價戰勝了中國。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觀上敵人兵器佔有優勢,戰略戰術運用得當,能集中大部兵力轉沿海城市,佔領經濟命脈之地,戰鬥中常以正面攻擊與側翼包抄相結合之外,在主觀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政治腐敗的封建社會制度到了19世紀30年代,更加沒落腐朽,不僅經濟停滯,十分落後,削弱了戰爭賴以取勝的經濟基礎,而且整個統治集團內部,瀰漫着享樂苟安,貪污腐化氣息。

隨着鴉片的輸入,統治集團中的大部分人越來越依賴這種毒品來消磨荒淫無度的寄生生活。他們既接受內外煙販的收買,又依賴這種毒品的走私,從中取得利益。有些走私船,公然插着兩廣總督或粵海關監督的旗號,威風十足地從伶仃洋駛進廣州。清廷的貴族大臣,則從廣東和沿海官吏那裏,獲得豐厚的賄賂。甚至皇帝也收取大量的西洋奇珍,成為這種“通商”關係裏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在禁煙與反禁煙、戰與和的問題上,他們始終搖擺不定,在整個戰爭中,始終沒有堅定的方針。從皇帝到將軍、督、撫,戰守無策,沒有切合實際的作戰方法。當戰爭受挫時,他們立刻求和;和議不成,又空喊作戰。當議和投降比打仗有利於維繫搖搖欲墜的反動統治時,他們就屈辱投降。

政治上的反動和腐朽,帶來了軍事上的無能和腐敗遼闊綿長的中國海岸線,長期疏於戰備,有邊無防。以八旗、綠營為主力的清軍,長時期養尊處優,懶於訓練,軍心渙散,紀律鬆弛;將帥素質低下,軍事思想保守落後,不會組織、指揮打仗。鴉片戰爭爆發後,許多將領不諳敵情,株守建築落後的營壘要塞,一線防禦,不顧縱深側後;許多地區的守軍,遠遠看見敵軍即開炮轟擊,未等敵軍靠近,便一鬨而散,逃之夭夭,甚至舉起白旗投降。寧波、餘姚、慈溪、奉化、上海等地,竟不戰自棄。而以林則徐、鄧廷楨為首的抵抗派在反抗英國侵略者的鬥爭中雖有決心,有成果,但他們最終受到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徒有救國之志,而無尺寸之權”(詩人陸嵩語)。任用投降主義分子耆英、伊里布等去抵抗侵略者,無疑是緣木求魚。

脱離人民、反對人民甚至鎮壓人民起來反抗侵略者在民族自衞戰爭中,清朝反動政府不廣泛動員、組織民眾,單靠有限的軍力在漫長的海岸線上到處分兵把口,本來是敵寡我眾的形勢,但在實際戰場上卻成了敵眾我寡的形勢。甚至當中國人民自發地起來抗擊侵略者時,他們卻怕得要死,荒唐地指責他們“潛相煽惑”、“為害甚大”,橫加反對、破壞、鎮壓,直至墮落到去勾結外國侵略者,鎮壓愛國人民的抗侵鬥爭。這樣的反動、腐朽的政府,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戰爭勝利的。這成了主要原因。

次鴉片戰爭的過程 篇三

(一)戰前形勢和戰爭爆發的原因

1、中、英雙方的態度

中國禁煙的消息傳到英國,英國政府決定武裝侵華,採取了一系列步驟和措施進行戰爭部署,並且多次對中國進行武裝挑釁。

林則徐預感到可能要發生一場戰爭,他在嚴禁鴉片的同時,積極進行戰備。一是注意吸收敵方軍事技術方面的長處,有的放矢地加強己方,主要是在船炮水軍的建設上下功夫。另一是比較重視民眾的力量,認為“民心可用”。

2、戰爭爆發原因

1839年7月,九龍尖沙咀村發生林維喜案。英國水兵在村內醉酒鬧事,打死村民林維喜。林維喜案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1839年8月初,中國禁煙消息傳至英國,英國國會對此進行激烈辯論,在女皇維多利亞的影響下,最終以271票對262票通過軍事行動。10月1日,英國內閣作出“派遣艦隊去中國海”的決定。1840年2月,英國政府任命懿律和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侵華英軍總司令。4月,英國議會正式通過發動戰爭的決議案,派兵侵略中國。同年6月,懿律率領的英國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到達中國海面,標誌着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開始。(算命

也可以説林則徐的禁煙運動是鴉片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工業革命後,英國為奪取原料產地和消費市場,推行殖民擴張政策,決意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

(二)戰爭的三個階段

1、1840、6-1841、1(定海、大沽、廣東戰事;所謂《穿鼻草約》;英軍強佔香港島)

2、1841、1-1841、5(廣東戰事;《廣州和約》;三元里抗英)

3、1841、8-1842、8(廈門、浙東、長江戰事)

具體戰爭過程如下:

1839年9月4日,中英在九龍發生衝突,英軍首先開炮,英方參戰五艘非正規艦隻;清軍出動三艘戰船,有岸炮支援。戰鬥持續四個小時,雙方損失輕微。

1839年11月3日,中英穿鼻之戰,關天培率領的水師被擊退,英軍無人員傷亡。

1840年6月22日,英軍部分主力準備完畢,按計劃開始以主力北上舟山。只留少數艦船在虎門執行封鎖。

1840年6月28日,英國侵華軍後續部隊到達廣州海面,至此第一批侵華英軍到齊,共計海軍戰艦16艘,東印度公司武裝輪船4艘,地面部隊4000人,海陸合計7000左右。(另有輔助艦隻)

1840年6月30日,第一批英軍到達舟山。

1840年7月2日,英軍後續艦隊9艘(其中戰艦三艘)途徑廈門,英遠征軍司令命一艘戰艦向廈門官員遞交《致中國宰相書(副本)》,該艦駛入廈門南水道下錨。

1840年7月3日,駛入廈門南水道的英艦派翻譯駕小艇登岸送信,被清軍武力阻止,英戰艦則向岸上開炮,引發了一場小規模炮戰。(此役雙方損失輕微,上報到朝廷時變成了一場勝仗)

1840年7月5日,舟山海面英軍開始進攻定海,戰至黃昏,英軍停止進攻。

1840年7月6日晨,英軍攻入定海。定海知縣投水自盡,總兵張朝發已於昨日戰死。是役,清軍參戰僅1540人,傷、亡各僅13人。定海水師在九分鐘內覆沒,英軍所有艦船僅中彈三發,無人員傷亡。

1840年7月20日,定海失守的消息到達北京。

1840年8月11日,英軍抵達天津,並沿途留兵封鎖中國沿海。直隸總督琦善與英軍司令諮會,隨後將《致中國宰相書》進呈道光帝。

1840年8月19日,道光帝收到公文。道光帝本無戰心,又由於嚴重的誤譯,道光以為英軍此來是為了“申焚燒鴉片之冤”,所以道光帝允許為之伸冤,“以折服其心”(所以罷免了林則徐,但英方並無此要求);拒絕賠償鴉片損失;拒絕割讓島嶼。並令其:“反棹南還,聽候辦理”。 英軍當然不肯答應,雙方繼續交涉。但由於翻譯和文化差異等諸多問題,雙方無實質進展

1840年9月15日,英軍感到在北京地區作戰並無把握,季風也將結束,同意返航。要求到廣東繼續談判。

1840年9月28日,英艦隊回到舟山,得知先前留在定海的英軍疫病嚴重(至年底此處共計病死448人)。

1840年10月3日,道光派琦善南下廣東,“懷撫”英夷。

1840年11月25日,在舟山和浙江官員談判了一些日子後,不懂中國官場“潛規則”的懿律被當猴耍而不自知,發佈了浙江停戰的命令,率英軍南下廣東(不久以後英軍就放棄定海)。

1840年11月29日,琦善到達廣州,中英廣州談判開始。但由於雙方開價差距懸殊,一開始就進入了扯皮階段。

1840年12月25日,道光帝收到琦善的第一期奏摺,得知英人的要求如此過分(和南京條約的內容相似),下令備戰。

1840年12月30日,道光帝收到琦善第二期奏摺,認為談判已無希望,下令琦善“勿得示弱”,同時命令川、湘、黔三省向廣東派援軍。

1841年1月6日,道光帝收到琦善第三期奏摺,下嚴令:“逆夷要求過身……非情理可諭,即當大軍撻伐……逆夷再或投字帖,亦不準收受”, 同時重新啟用被革職的林則徐等。在談判期間,琦善不斷從廣東各地調兵至虎門,虎門兵力達到11000人。虎門也成為中國在鴉片戰爭中火力最強大的炮台。

1841年1月7日,英軍發動進攻,虎門戰役開始。英軍攻佔大角、沙角炮台,並擊敗清軍水師。比起先前的表現,守軍作戰也很勇敢,共計戰死282人,受傷462人,沉沒戰船11艘,直至炮台被打塌後才開始後退。英軍僅受傷38人。

1841年1月8日,琦善要求重開談判,英軍同意,暫時停戰。此後一直在談判。

1841年1月26日,英軍強佔香港,並要求割讓(香港仍有清軍)。

1841年1月30日,道光帝得知虎門戰事,革除琦善職,授奕山為靖逆將軍,南下統兵。大概也是這一時期,道光帝派“強硬派”的裕謙和顏伯燾分別負責兩江和閩浙,兩人到任後立即開始盡最大力度整軍備戰。

1841年2月24日,本來就毫無希望的談判已經破裂,英軍開始向虎門核心陣地佈置進攻。26日清晨,英軍正式發起進攻,到當天下午五時,英軍擊敗全部8500名守軍,關天培壯烈犧牲。由於主要在射程外炮擊,英軍損失輕微。

1841年3月18日,英軍攻入廣州西南的英國商館,後來撤離。由於前兩敗,此戰中國守軍士氣低落,未戰先潰,英軍損失輕微。新任參贊大臣楊芳在奏章裏對失敗絕口不提,反而説已屢敗英軍,唯恐其逃竄。

1841年4月14日,奕山到達廣州,耗時達57天,被俄國武官當成笑料。

1841年5月初,各地援軍相繼抵粵,道光帝也反覆下令“分路兜剿,務使該夷片帆不留”,如果英軍“聞風遠遁”,惟將軍是問。21日,奕山下令對英軍艦船火攻,英軍略受損失。24日,英軍進攻廣州,至25日,已經攻佔廣州城外主要制高點和炮台。此役英軍戰死9人,受傷68人。27日,清方向圍城的英軍要求談判,於是又暫時停戰。並且交納賠款。從6月1日起,英軍全部撤回香港。在此期間,奕山的奏摺對失敗隻字未提,反而是打了大勝仗,並説英軍舉白旗乞和。道光得知大喜,允許其求和,同時命令沿海撤防(節省軍費)。正好老天有眼,此時英軍中瘟疫橫行,英艦隊又突遭颱風襲擊,損失慘重。因此老天無意中幫奕山圓了謊。

1841年5月30日,三元里民眾與英軍交戰,其採用戰術之成功足以使任何清軍將領汗顏。但英軍最終還是突圍,英軍戰死5人,受傷23人。另有一名少校疲勞過度而死。31日,民眾包圍英軍佔領的四方炮台。時值停戰期間,清方派主戰的官吏餘保純將民眾勸歸。(這個倒黴的傢伙在當時就被不明真相的人當成了大漢奸,直到現在。)

1841年5月31日,英國外相認為義律對中國過於保守,改派璞鼎查接替中國事務。

1841年8月10日,璞鼎查到任。從倫敦到澳門,只用了67天,其中還有十天在孟買處理公務,所以路上只用了57天。

1841年8月22日,英軍主力北上廈門,奕山隱瞞不報(他吹牛説英軍已退)。幸虧奕山的牛皮早被廈門的顏伯燾識破,故顏伯燾一直抗旨不撤防。並且在廈門投巨資建立了中國沿海最堅固的防線——廈門石壁。炮台的火力也相當強大,有火炮四百餘門,守軍5680人(僅次於虎門,但遠遠比虎門炮台堅固)。

1841年8月26日,英軍圍攻廈門。英軍戰術無非是正面佯攻,側面迂迴,輕鬆繞開石壁。如此簡單的戰術,英軍已用過多次,但是由於瞞報嚴重,顏伯燾和道光帝並不知情。守軍一的開始抵抗也較為激烈,但是腹背受敵,且炮台失去作用,很快不支。到了黃昏,清軍外圍陣地已全部失守。英軍也停止進攻。

1841年8月27日,英軍攻打廈門城。守軍已於夜裏逃散,廈門失守。此役,清軍陣亡總兵一名,副將以下軍官7員。士兵減員324名。英軍戰死一人,受傷16人。戰後英軍對石壁炮台的防禦力評價相當高。戰後道光帝首次得知:此次來華的英軍中還有陸軍。

1841年9月5日,主力英軍(海陸軍共計四千人)北上浙江。此時浙江由頭號主戰派裕謙主持,浙東防務與戰前相比也已得到全面加強,降職的林則徐曾一度在鎮海協助組織防務,經歷了幾次戰鬥的林則徐認識到定海必然守不住,應該主動放棄。這個建議當然不可能被採納。

1841年9月25日,英軍本來打算攻擊鎮海的主力海陸軍四千餘人受到風力影響,集結於鎮、定之間的海面。隨後的幾天,定海清軍與英軍屢有交火,均損失輕微。

1841年10月1日晨,英軍向定海發動總攻,至下午2時,五千多守軍全部被擊敗。定海三總兵犧牲。英軍戰死2人,傷27人。

1841年10月10日,英軍向鎮海發起攻擊,幾小時後,外圍陣地紛紛失守。此時戰鬥雖未結束,正在鎮海東城牆指揮的兩江總督裕謙已經知道希望全無,遂跳水自盡。

1841年10月13日,英軍逼近寧波,負責此處的太子太保餘步雲棄城逃跑,寧波失守。

1841年10月30日,“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步軍統領正黃旗滿洲都統崇文門監督正紅旗宗室總族長雍正帝四世孫前黑龍江將軍前盛京將軍”奕經受封為揚威將軍,調集八省援軍入援浙江。

1842年3月10日凌晨,經過四個多月的準備之後,鴉片戰爭中唯一一次收復失地的反攻在奕經的指揮下打響,四小時後,規模龐大的反攻宣告失敗。

1842年3月21日,浙江巡撫劉韻珂上“十可慮”折,雖未明説,但暗示戰爭已毫無希望,且充滿危險。

1842年5月7日,英軍撤離寧波,集結兵力準備沿長江向內地進攻。

1842年5月18日,英軍2000人攻破乍浦,此役清軍抵抗激烈,戰敗自殺者甚眾。英軍陣亡9救人(其中一名中校),受傷55人。

1842年6月16日凌晨,乍浦的英軍全部出動攻擊吳淞。吳淞是江蘇海防重點,新任兩江總督牛鑑親自坐鎮於此。但戰鬥至中午12點,清軍全部逃散。清軍陣亡江南水路提督陳化成以下88人,英軍被擊斃兩人,受傷25人。同日,英軍第二期增援部隊到達吳淞口,在華英軍總兵力達到20000人。與清軍相比,不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這都算是一支空前強大的軍隊。

1842年6月19日,英軍佔領上海。

1842年7月5日,英軍戰艦十二艘,輪船十艘,運輸船51艘,士兵7000人組成艦隊從上海出發,直撲鎮江。

1842年7月13日,清軍開始增援鎮江。

1842年7月21日,英軍開始攻城。此時鎮江城內駐軍僅有1600人,城外2700人,火炮很少。而英軍僅參加攻城的兵力就達6905人,英軍佔絕對優勢。戰鬥開始後,英海軍組織火力猛轟城外清軍,城外清軍缺少掩護也沒有任何反擊手段,很快便潰散。與此同時,登陸的英陸軍開始攻城,由於缺少火炮掩護,英軍只能用雲梯攻城,被守城清軍痛擊。隨後英軍組織火力轟擊城牆,可是城內駐軍有1185人是駐防在此的京口八旗。他們安家此地已經200多年,所以仍然節節阻擊。同時英海軍組織小船沿水路攻擊鎮江西門,遭到城牆上清軍火炮的有效轟擊,狼狽退出。最後,佔盡火力優勢的英軍從北、西、南三個方向突入城內,守軍一直堅持巷戰到深夜。城內清軍的傷亡率達30%。鎮江的火力兵力遠遠不及虎門,城牆堅固遠遠不及廈門,戰前動員遠遠不及定海,準備周密遠遠不及浙東,但是此役英軍有39人斃命,130人受傷,3人失蹤。多於上述四戰役所斃傷敵軍的總和。

1842年8月2日,英軍離開鎮江,準備進攻南京。在此之前,清方決定求和。

1842年8月31日,道光帝正式下旨同意簽訂條約。可是29日,摸透道光心思的前方大臣已經簽署了《中英南京條約》。

1842年9月1日,清朝負責談判的官員向璞鼎查發出照會,對南京條約提出了十二項交涉內容。這十二項自討苦吃的內容為中國今後的苦難留下了隱患;也為下一次戰爭埋下了禍根。(與此同時,北京的道光帝、杭州的劉韻珂都給南京的官員寫信,內容居然也是要求作出類似的交涉,而這些信件還在路上。)

1842年9月7日,道光帝正式同意簽約的諭旨到達南京,第一次鴉片戰爭早已結束。

1842年10月,奕山奏報廣東仿造西式戰艦一艘,並且提議停止建造舊時戰船,經費用於建造西式戰艦。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三)戰爭失敗原因的分析

1、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

第一、清朝社會制度的腐朽和經濟、科技的落後。清王朝處於封建制度的衰敗時期,政治昏暗,各種矛盾加劇,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禁錮,使得社會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落後,財政拮据,軍備廢弛,武器低劣,封建統治自身已陷入嚴重危機,連其本階級的有識士都感到面臨“末世”,在這種情況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

第二,統治集團昏庸腐敗。“時代呼喚巨人,上台的卻是侏儒。”鴉片戰爭當中,清政府各級決策者錯誤頻出,上層指揮簡單低效,各級官員欺上瞞下,導致不知己不知彼,對戰局應變低效。兩年的戰爭過程中,同樣的決策錯誤在各地重複上演。這既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所致,也是清政府腐敗的具體表現。正是在清朝統治集團的這種狀況下,英國方面的優勢才得以顯示和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