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民族傳統節日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5W

民族傳統節日精品多篇

白族民族傳統節日 篇一

咿咿悟:白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五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舉行。

鞦韆會:白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臘月三十日到新年正月初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鳳羽壩一帶舉行。

姑娘節:流行於雲南省大理州劍川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行。

朝花節:白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二月二十四日在大理古城一帶舉行。

栽秧會:雲南大理州的白族傳統農事節日,每年農曆芒種和夏至之間舉行。

田家樂:白族民間農事節日,流行於雲南省的洱源、大理、鶴慶、賓川等地。節日活動時間各地不統一,通常在每年農曆六月水稻栽插結束後,以“秧{”為單位集體舉行。每逢村裏舉行“田家樂”這天,各家各户都要邀請親戚朋友,接回已出嫁的女兒,共慶佳節。

斗燈: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晚上,在雲南省鶴慶縣舉行的彩燈比賽活動。

耍海會:雲南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三日到八月二十三日在雲南省大理州洱海舉行。

本主節:白族的宗教節日,流行於雲南省大理州各白族村寨。由於各地本主的生日不一樣,本主節的時間也不統一。

辭年:白族辭年日,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晚舉行。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古詩 篇二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古詩

以中國傳統節日為題材作詩的古詩有很多,供參考!

1、十五夜觀燈

作者:盧照鄰

錦裏開芳宴,蘭缸豔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2、除夜長安客舍

作者:歐陽詹

十上書仍寢,如流歲又遷。望家思獻壽,算甲恨長年。

虛牖傳寒柝,孤燈照絕編。誰應問窮轍,泣盡更潸然。

3、端午即事

作者: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4、正月十五夜燈

作者: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5、清明日

作者:温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6、京都元夕

作者:元好問

袨服華粧着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7、觀燈樂行

作者: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8、桂州臘夜

作者:戎昱

坐到三更盡,歸仍萬里賒。

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

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

二年隨驃騎,辛苦向天涯。

9、中秋月

作者: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0、正月十五夜

作者: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1、社日

作者: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12、清明夜

作者: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

13、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作者:劉克莊

繁燈奪霽華。戲鼓侵明發。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

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

14、中秋對月

作者:曹鬆

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15、客中除夕

作者:袁凱

今夕為何夕,他鄉説故鄉。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椒葉酒,未敵淚千行。

16、元日感懷

作者:劉禹錫

振蟄春潛至,湘南人未歸。

身加一日長,心覺去年非。

燎火委虛燼,兒童炫綵衣。

異鄉無舊識,車馬到門稀。

17、守歲

作者: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18、和端午

作者: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19、拜年

作者: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民族的傳統節日作文2300字 篇三

三月三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一、農曆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在壯族傳説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軒轅説法。

二、農曆三月三,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三、農曆三月三也是廣西壯族、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歌節不僅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據記載,歌節已有上千年曆史。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頭或江邊飲宴歡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模“歌圩。

布依族三月三習俗介紹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節日來源與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傳説古時有一莊稼漢,發現年年春播之後都有許多地蠶將幼苗咬死。經過反覆觀察,他認為地蠶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馬”。為避免幼畝遭受蟲害,他用了許多方法祭把都不靈驗。後來,他在春播時炒包谷花去喂地蠶,結果保住了幼苗。這個消息很快傳到遠近的布依人家。

此後,這一帶的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於每年三具九年級會天,不動上砂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羣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裏的禾苗,讓五穀豐登。祭畢,人們沿田邊土坎邊走邊唱山歌,並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人們認為,祭了地蠶,既可使它們迷糊,又能封住它們的嘴巴,田裏的禾苗即可免遭蟲害。後來將三月三定為“歌會節”。

貴陽南部郊區布依族把“三月三”稱為“仙歌節”。節日內容與烏當區新堡鄉大體相同,但他們是用唱歌的方法來祈求天神免災,這天男女青年上山對歌。傳説誰唱的歌最動聽,天上的歌仙聽了,便會賜你一副金嗓子。你勞動到哪裏,哪裏就會聽到金嗓於唱歌,害蟲聽到這聲音就不敢傷害莊稼了。

“三月三”是貴州羅甸縣布依族的“掃墓節”。此日以二家或宗族集體到祖墳墓地掛青,殺豬宰雞,擺設酒菜和花糯米飯祭奠。掃墓後,人們在墳山上娛樂、打獵和野餐。羅甸縣南部紅水河一帶,“三月三”又稱“楓葉節”。北部壩王河一帶,因氣温較低,此時楓葉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為“楓葉節”。節日這天,人們到山野踏青遊春,兒童們摘嫩楓葉做成圓球拋打,婦女們則摘幾匹嫩楓葉插在頭髻上。

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吃。青年們到山坡上吹木葉、唱山歌。如遇上稱心如意的對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達旦地對歌。臨別時,主人家用芭蕉葉包着花糯米飯和雞腿肉分送歌手,作為節日的禮物。貴州望漠縣布依族傳説三月九年級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驅寒。此日有條狗請客的習俗。

貴州安龍縣部分佈依族傳説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人們為避免山神放出蝗蟲傷害莊稼,確保農業豐收,舊有掃寨祭山神的習俗。“三月三”這天,人們到村寨山神壇前擺設雄雞、刀頭等供品,還要殺一頭狗,將血灑在紙旗、紙馬和寨子進出要道口的石頭上,然後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員攜帶淋有狗血的紙旗,紙馬到各家各户掃除妖魔鬼怪。各家大門口要設置一張長凳,凳上擺一隻裝滿清水的“水碗”和一隻裝有瓦礫石粒的碗。“老魔公”在大門口咒念“魔經”,打幾個“農陽卦”,再將瓦礫石粒向這家房屋內亂撒,將水碗的水四處亂潑,掀翻大門前的長凳,扣起水碗,意為掃除了魔鬼。

最後,給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紙旗、佳上紙馬,另赴他家去掃。村寨住户都輪掃完畢,“老魔公”口到神壇,將收掃的妖魔鬼怪集中鎮壓於神靈之前,然後全寨男人於神壇處就地會餐,稱為“陪神吃飯”。該縣德卧鎮稱“三月三”為“趕毛杉樹”,又叫“毛杉樹歌節”,為期三天,聚會者達數萬之眾。

雲南羅平八達河一帶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對調的節日。這天,男女老少來到河邊聽青年們唱山歌,觀看孩子們比賽劃竹排、打水槍。有的人家還給孩子做花糯米飯分送到邊和寨旁;有的則用小花布口袋裝上雞蛋和各類食品,供玩耍和參加比賽活動的青少年吃。

羅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則要在這三天中,舉行盛大的遊山、對歌和交友活動。方圓幾十裏的各族青年,屆時也來到馬把山腰一帶,參加和觀賞這一傳統的賽歌對調活動。歌手們可以在這樣的場合中大顯身手,憑着即興作詩吟唱的天才,能和對手連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長的時間。有許多男女青年通過這些活動建立了愛情關係。

三月三各民族的不同習俗

1、壯族三月三

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飯和彩蛋。人們採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説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

2、侗族

侗家傳説,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九年級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3、瑤族

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户分配,共享收穫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4、布依族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節日來源與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

5、畲族

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傳説,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飢而軍威大振,於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畲民為紀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

“二月二”是哪個民族傳統節日 篇四

民族傳統節日的開發與保護的建議

民族傳統節日的開發與保護的建議

一、我國的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及其功能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是體現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之一,是聯結海內外華人情感的精神紐帶。

約定俗成的節日文化是中華民族最具人民性、最具文化象徵、最具歷史積澱和現實意義的文化存在。許多少數民族節日中還記載着本民族遷徙和成長的歷史,記憶着久遠的神話傳説。節日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載體,是人民口傳身授方式傳承的活態文化。

清明掃墓祭祖,中秋闔家團圓,端午悼念愛國先人,重陽登高敬老,這些傳統節日,在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經發揮並繼續發揮着作用;在某種意義上,傳統節日是維繫民族感情和傳承優良文化的重要精神紐帶。

二、傳統節日遭遇的現實狀況

正當西方的其他文化大踏步佔領神州大地的十户,西方的節日文化也開始瘋狂的進攻我們的民族節日文化。我們的節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是存在了生存的困難。

一方面我們的民族傳統節日的開發、建設和利用不當,發展的腳步緩慢甚至是停止了。另一方面是西方節日席捲中華大地,俘獲了許多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心。我們的民族節日遭受了巨大的冷落。

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六個大城市中2/3居民願意過聖誕節,約60%的被調查者表示,過聖誕節是他們“向戀人、朋友或父母表達愛意”的一種途徑,把聖誕節看作是“放鬆和娛樂”的機會的人也佔到35%左右。國人不一定理解了西方節日的文化內涵,但是事實是國人已經開始為之有點瘋狂。實也印證了這個報告:今年聖誕節前一個月,火紅的聖誕帽、翠綠的聖誕樹、處處可聞的聖誕歌曲已經出現在大街小巷,12月24日平安夜和25日聖誕節的節日氣氛更達到高潮:各大商場火爆促銷直達凌晨,人潮湧動,摩肩接踵;各大星級酒店紛紛推出平安夜狂歡活動和瘋狂party等

洋節的火爆和“土”節的冷清強烈的反差,不能不令人憂心。我們必須正視洋節在國內越來越火爆而民族傳統節日越來越冷清的現實。

更可悲的事,韓國人居然“端午祭”申遺成功,中國的傳統民族節日成了人家的專利,這對於國人的確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對於中華民族也是一個不小的教訓。

三、國人逐漸重新重視民族傳統節日

民族節日的開發和保護勢在必行。目前節日文化已開始引起社會關注,以節日文化共生推動民間藝術傳統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急迫而又需要智慧推動的工作。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委員、香港文匯報社社長張國良委員、香港旭日集團主席楊釗委員等百餘名香港全國政協委員日前聯名向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增設清明、中秋等民族節日為法定假日。他們認為法定這些節日為假日,其實就是肯定民族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香港委員們的提議,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龍瑞的想法不謀而合。龍瑞委員今年也向大會遞交了名為《建設民俗,走文化民族化發展道路》的發言,建議增加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為國家法定節日。他認為,民俗是民族文化生活的運作機制,是民族文化存在的現實表徵,是展開和延續民族文化生存的文化手段和力量,民俗作為歷代相傳、積久形成的風尚、習慣和禮儀,凝聚着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最能體現文化的傳承性。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認為,重續傳統文化的文脈,是改變傳統節日被冷落的根本出路。一些傳統節日之所以中斷乃至消亡,實際上是它的精神載體不復存在了。隨着時代生活的進步,我國的傳統文化也在繼承中創新,不斷產生新的載體形式,更多的人開始對民族節日的內涵和價值產生興趣。產生文化自信,才有文化的自覺,才能把傳統節日的文化精髓傳承下去。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周孝正認為,傳統節日背後藴涵的是傳統文化,是維繫一個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的民族魂。為此,政府有責任加強教育,讓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瞭解並喜愛祖國的傳統文化,樹立民族自信心。

年輕人也日益開始重視這個問題。這些年的聖誕節來臨之際,北大、清華等校的10位博士發出倡議書,號召網友慎對聖誕節,“抵禦西方文化擴張”。年輕一代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只有年輕一代清醒認識到問題,重視和珍惜中華民族自己的民族傳統節日;我們民族就會有肩負傳承民族文化和播種民族希望的歷史重任的最堅固力量。

如今,包括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在內的中國傳統節日,被列入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如何重振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傳統節日怎樣適應現代人的特點和要求、應當以什麼樣的文化標記去吸引不同的人羣,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

四、民族傳統節日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1、重視洋節,冷漠傳統節目。

近幾年來,不少年輕人逐漸過起了西方國家的情人節、聖誕節,而且越過越火。每逢2月14日情人節,各地的鮮花總是走俏,而“農曆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會,這樣一個古老的、美好的民間傳統“情人節”卻無人問津。聖誕節也成了中國年輕人的寵兒,熱度持續上升。國內的許多酒店、商場及個體户也熱心在西方節日短的經濟利益,聲勢浩大的利用西方節日文化爭取最大利潤。

2、民族節日的開發沒有滿足國人的需求。

傳統節日的內容過於陳舊,表現形式單一,無法滿足民眾變化的文化需求。開發利用民族節日文化需要不斷創新,眼球盯住人們的文化需求。

3、時尚衝擊民族民間文化

經濟的迅速發展,現代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對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一些少數民族青年也開始趕時髦、講時尚,平日裏只穿流行服裝,遇有節日,部分人才穿民族服飾。民族服飾、民族語言、民族建築逐漸淡漠。

4、民族文化利用與市場脱節。

民族傳統節日的開發利用一直沒有真正和市場接軌,也沒有做產業化道路,而是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時代的痕跡。由於民族節日文化沒有踏上產業化征程,民族節日文化的發展一直是比較緩慢,因為它缺乏了自我生存的能力。

5、投資力度不大、管理不適當。

民族節日文化的開發利用應該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經費和人才上的有利幫助;同時也需要得到足夠的自我空間,不能被嚴重的束縛住,失去自身的文化活力。民族節日的開發利用需要政府作強有力的後盾,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尋去自我的發展空間。

6、融投資渠道單一,發展資金不足

以往民族節日的開發基本上都是靠政府提供資金,有限的資金無法滿足快速變化的節日文化的需求。由於資金的限制,傳統節日文化的鋭意革新就顯得有些艱難。

7、宣傳定位不夠正確和科學。

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擴大本地區的旅遊宣傳,對民族節日的定位宣傳常常冠以很西化的稱謂,如將姊妹節冠以“東方情人節”,以此宣傳內容和意義不同的節日,顯然是以偏概全很不科學的,對外來旅遊者是一種極大的誤導,對本節日的文化內涵也是一種片面的理解。

五、如何合理開發和利用民族傳統節日文化

要合理開發和利用民族傳統節日,保護和開發利用必須同步進行。

在保護方面,政府有責任做好民族民間節日全面搶救性的普查和研究等工作,建立信息資料檔案庫,在此基礎上制定民族民間節日保護名錄,為旅遊開發提供基礎資料。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嚴格保護、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的原則,正確處理民族節日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的關係,以資源的可持續性為導向制定民族節日文化資源的開發規劃。

只有保護好節日資源,才可以利用文化資源服務社會和公眾。

開發民族傳統節日是最關鍵,我認為需要堅持以下三個原則。

1、民族節日文化的開發應建立在對民族節日文化全面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不要張冠李戴、移花接木,這樣對不知情的旅遊者是誤導,對民族節日文化是不正確的傳播。應該在民族民間節日保護名錄的基礎上確定哪些民族節日適合用來旅遊開發,哪些是不適合的。

2、充分尊重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的深刻內涵,尊重當地民族的節日文化,充分考慮當地少數民族羣眾的意願,不能因市場需要而隨意杜撰、更改或開發那些當地居民不願作為資源開發的文化內容,更不能以經濟發展的需要為目的,以強勢文化的習慣整理、加工、包裝民族節日文化,使民族傳統節日文化舞台藝術化、程序化、甚至於庸俗化,對民族傳統節日文化進行掠奪性的開發。如果開發不當,被開發地區的民族節日文化變質,失去自身特點,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民族節日文化的開發利用就無法持續下去,資源優勢也就無從談起。振興傳統節日的關鍵,在於把握其本身的文化內涵,並使這些文化內涵得到提升,使之與現代的價值取向接軌,使人們樂於接受。傳統節日的形成,是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不僅有繼承,也有補充甚至有摒棄。那麼年俗也只有與時俱進,才能保持生命力。

3、注意提高節日旅遊目的地民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使其成為發展節日旅遊的切實受益者,只有將民族節日文化的精神價值轉化為重要的經濟價值,使人民羣眾通過民族節日文化資源開發獲得收益,達到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的目的,才能提高各民族羣眾對本民族節日文化的認可,才能提高各民族羣眾保護髮揚本民族節日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民族節日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才能同步進行

具體我們需要落實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大力支持。

傳統節日文化凝聚、有利於豐富羣眾生活,政府都要給予扶植與保護。政府要以服務為主,提供資金和相關信息,引導廣大民眾共同遵守和發揚,讓人們真正懂得什麼是真善美。同時政府需要給傳統節日足夠的表現空間,政府和企業羣策羣力,搭建節日文化自我展示的平台,讓民族傳統充分展現中華民族的魅力。

2法律認可。

讓傳統節日通過法定的形式固定下來,把有影響力的、在政府大力支持。政府要在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上起着關鍵作用,只要是有利於民族精神的羣眾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傳統節日列入國家法定假日範疇,讓後人懷有敬畏之心。

3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

要重視節日文化的教育,把它作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制定系統的工作計劃,從頭抓起,從年輕人抓起,常抓不懈。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人人蔘與、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圍。要大力挖掘傳統節日中藴含着的豐富人文精神,讓民族文化深入到每個人的心靈,逐步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4通過旅遊開發,建立民族民間文化基地

通過旅遊開發,建立民族民間文化基地,把現有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通過旅遊景點再現出來,讓人們身臨其境,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間藝術風俗、民族建築等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這樣既為旅遊業增加了文化內涵,又使民間文化資源得以保護、繼承和發展。

5傳統節日文化的推陳出新

要對傳統節日的某些習俗從觀念到形式進行創新,在強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同時,積極倡導具有新意的文化活動,使之成為節日的主潮。

6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走產業化道路

要把民族節日的開發完全納入市場化軌道,把節日的開發當作產業來發展,而不僅僅是小打小鬧。只有產業可以擴大我們傳統節日在國人甚至是世界上的影響。

7與商業營銷互動, 深挖傳統節日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越來越被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就是因為它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傳統,詮釋着這個百折不撓的民族獨有的個性與特色。從另一個方面來説,全球文化的多元性也需要中國文化,一個民族及其文化一旦失去了它的特性,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根基和存在的價值。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大潮中,也只有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東西,才能傳承下去,才會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和認同。

除開單一的表現形式,需要把節日文化通過廣告、出版、電影、音樂等等商業運作模式全方位展示民族傳統節日的魅力和風采。要讓世界各地的人民通過多種渠道瞭解中華民族的節日文化。

8樹立品牌意識,走品牌戰略道路

品牌代表實力,品牌代表質量。要爭取把節日文化做大做強,做成品牌,做出自己的品牌節日。

9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高國際知名度

每個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不同的文化需要交流與碰撞。我們必須擴大節日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讓民族傳統節日有更多機會走向世界。

以上是我們小組成員對於如何開發和保護民族傳統節日的一些探討和研究。最後,希望在國人的共同努力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文化得到合理的開發與保護,在未來璀璨奪目,走向世界的每個角落。

民族傳統節日的開發與保護的建議 篇五

臘八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漢族

農曆十二月初八(農曆十二月被稱為臘月),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人們在臘八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是指每年農曆的十二月(俗稱臘月)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即是臘八節;臘八節在中國有着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習俗。中國農曆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農曆十二月稱臘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

臘八節起源

民間傳統、宗教祭祀;

自上古時代起,有在臘日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習俗,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漢應劭《風俗通義》:“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還有一種説法,即“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臘”與“獵”通假,“獵祭”亦為“臘祭”。臘祭的對象,則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

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户、天窗、灶、行(門內土地)”。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漢代前,臘祭的具體日期並不固定。到了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不過在這一天並不喝臘八粥,而只是作為祭奉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

民俗專家介紹,“臘八”一詞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稱為“臘日”,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户曉的民間節日。

臘八節的由來

臘八節,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節是宗教盛大的節日之一。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臘月初八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自從宗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傳説喝了這種粥以後,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臘八”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户曉的民間節日。

臘八節相關傳説

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已有與“臘”相關的臘祭的習俗,節期在臘月,具體日期並不固定,該臘祭習俗被後人視作“臘八節”的來源之一。據西漢戴聖所編的《禮記·郊特牲》輯錄,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漢應劭《風俗通義》中説:“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有在臘月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習俗,祈求豐收和吉祥。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

還有一種説法,即“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因“臘”與“獵”通假,“獵祭”亦為“臘祭”。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本站§ 祭這一天為臘日。漢代之前臘祭的具體日期並不固定,到了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臘祭的對象,則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户、天窗、灶、行(門內土地)”。不過在這天並不喝臘八粥。

三月三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篇六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龍抬頭是古代人民對節氣的稱呼,龍抬頭代表者春季來臨,萬物復甦,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而在南方龍抬頭又被稱作踏青節。

農曆二月八年級,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二月二,龍抬頭”,恐怕是關於“二月二”的流行最廣泛的一句俗語了。“龍抬頭”是什麼意思?若要追溯這句話最早的來歷,應該與古人對星辰運行的認識有關。

在古代,人們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斷季節,提醒農時,這在《禮記·月令》中有大量記載。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之雙角。農曆二月二這天夜晚,“龍”的兩隻“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慢慢升起,這時整個“天龍”的身子尚隱沒在地平線以下,故稱“龍抬頭”。

“二月二”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二月二又稱會親節,是畲族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閩東的福鼎、福安等縣。所謂“會親”,係指原由福鼎雙華、福安阪中分爐至浙南、閩東各地的畲族於每年農曆二月八年級回祖地相聚,舉行會親活動。福建雙華“會親節”規模最大,遐邇聞名。節日這一天。畲家門前都升起白底紅邊的三角形族旗和頗似古時“華蓋”的圓傘,從雙華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裝打扮回到祖地會親。人羣熙熙攘攘,歌聲笑聲不絕於耳,寧靜的山村頓時成歡樂的海洋。特別是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松明火照耀得如同白晝,增添了節日的熱烈氣氛,歌會進入了高潮,人們引吭高歌,嘹亮的歌聲在山野迴盪,越唱興致越濃,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三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龍抬頭是古代人民對節氣的稱呼,龍抬頭代表者春季來臨,萬物復甦,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而在南方龍抬頭又被稱作踏青節。

農曆二月八年級,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二月二,龍抬頭”,恐怕是關於“二月二”的流行最廣泛的一句俗語了。“龍抬頭”是什麼意思?若要追溯這句話最早的來歷,應該與古人對星辰運行的認識有關。

在古代,人們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斷季節,提醒農時,這在《禮記·月令》中有大量記載。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之雙角。農曆二月二這天夜晚,“龍”的兩隻“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慢慢升起,這時整個“天龍”的身子尚隱沒在地平線以下,故稱“龍抬頭”。

起源

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八年級“皇娘送飯,御駕親耕”。到周武王時,每年二月八年級還舉行盛大儀式,號召文武百官都要親耕。

明清時把這天稱之為“龍抬頭”的日子,因為農曆二月八年級正值“驚蟄”節氣前後。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一到冬天便進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態,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後,天氣漸暖,一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因此這節令名為“驚蟄”。百姓傳説中的大龍實際是沒有的,那種龍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礎上,我們祖先想象加工出來的。二月八年級前後,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着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抬頭”的説法。

在北京民間,二月二有很多習俗,比如説“二月二,照房樑,蠍子蜈蚣無處藏”!老百姓要在這天驅除害蟲,點着蠟燭,照着房樑和牆壁驅除蠍子、蜈蚣等,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這一天民間飲食還多以龍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牙”,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這一天婦女忌動針線,為的是免傷龍的眼睛,就連小孩剃頭也叫“剃龍頭”。

唐朝人已把二月八年級作為一個特殊的日子,説這是“迎富貴”的日子,在這一天要吃“迎富貴果子”,就是吃一些點心類食品。宋代宮廷在這一天也有專門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述南宋時,二月八年級這一天宮中有“挑菜”御宴活動。宴會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種植生菜等新鮮菜蔬,把它們的名稱寫在絲帛上,壓放在斛下,讓大家猜。根據猜的結果,有賞有罰。這一活動既是“嚐鮮兒”,又有娛樂,所以當時“王宮貴邸亦多效之”。不過,唐宋時的這些“二月二”活動並沒有和“龍抬頭”聯繫在一起。

到了元朝,二月二就明確是“龍抬頭”了。《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風俗時提到,“二月二,謂之龍抬頭”。這一天人們盛行吃麪條,稱為“龍鬚麪”;還要烙餅,叫作“龍鱗”;若包餃子,則稱為“龍牙”。總之都要以龍體部位命名。

元朝以後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的各種民俗活動記載便多了起來。人們也把這一天叫作龍頭節、春龍節或青龍節。清末的《燕京歲時記》説:“二月二日……今人呼為龍抬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麪者謂之龍鬚麪。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這時不僅吃餅吃麪條,婦女還不能操做針線活,怕傷害了龍的眼睛。《遼中縣誌》記載民國時當地二月二的民俗説:“二月二日,俗稱龍抬頭。晨起以竿敲樑,謂之敲龍頭,意謂龍蟄起陸,蓋時近驚蟄之期。農家鹹以粗米麪作餅及饅首而為早餐。婦女於是日為童孩剃頭,蓋取龍抬頭之意雲。”這是遼寧地區的民俗,清晨要用長竿敲擊房樑,把龍喚醒。同時也製作一些麪食吃。

除了吃麪食外,還有引水入宅的活動。清人《宛署雜民》説:“都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蜓布入宅廚,施繞水缸,呼為引龍回。”這種活動是在節日清晨,人們把草木灰、穀糠等自河邊、井邊一路撒來,直到家中的水缸邊,以求風調雨順。僅僅有降雨還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讓雨降在自家的田地裏,方才如願。這正是小農經濟意識的反映。有的地方還有耍龍燈的活動,也是求雨之意。講求在這一天剃頭,是很多地方的習俗。

明清以來,在二月二還增添了“薰蟲”、“炒豆”的活動。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説:“二月二日曰龍抬頭……薰牀炕,曰薰蟲,為引龍蟲不出也。”清康熙時的《大興縣誌》記載,“二月二,家各為葷素餅,以油烹而食之,曰薰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