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滿族傳統民族有什麼風俗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W

滿族傳統民族有什麼風俗精品多篇

滿族傳統民族風俗 篇一

滿族過年(春節)基本與漢族差不多,從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到新一年的二月二日龍抬頭。

滿族人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麪卷子等粘食。

滿族人除夕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張貼對聯、窗花,掛箋(按八旗所屬,分別貼紅、黃、蘭、白色)、福字。互贈繡有“歲歲平安”的荷包。

滿族人除夕下午要擺供、祭祖。不常打開的祖宗龕,年三十中午打開。把擦得錚亮的錫供器擺上五件,主食擺上兩摞饅頭,一摞五個,豬頭擺在正中間,豬鼻孔插上大葱,還有乾飯五碗。供菜更有特點:第一碗是煮熟的“豬肉方子”;第二碗是過油鯉魚;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葱;第五碗是豆腐方塊。滿族人祭祖用的祭品,祭祀之後由家人分吃。供方子肉為四時吉慶;供魚為吉慶有餘;供粉花是保佑後輩發家;供大葱要剪去葱根,紮成一把,標誌着本家後輩聰明伶俐,光宗耀祖。

除夕半夜子時,家家吃餃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然後接神、辭歲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內豎等燈籠竿,高挑紅燈。

大年七年級,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賀新春。不過,過去滿族婦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正月十五,上元節,又稱元宵節、燈節。滿族家家除吃元宵、掛彩燈外,還有製作冰燈、堆雪人習俗,這也是北方氣候所致。

“二月二,龍抬頭”滿族人正月不剃頭,大都等到二月二這天,才肯剃頭。滿族人還有“領龍”的習俗,用草木灰從水缸一直撒到井旁,灰道彎曲如龍,然後在院中舉行祭祀,以求一年風調雨順。滿族人臘月殺豬,三十祭祖用豬頭,過了初六,將豬頭放到“哈什裏”(倉房),這個豬頭一直放到二月二,才拿出來煮熟了吃,此舉稱為“龍抬頭”。

過年節日娛樂,滿族人有參加人數眾多的“滿族秧歌”,俗稱“韃子秧歌”。滿族秧歌除以走陣式來表現生產、生活和打仗外,還通過人物的扮相、服飾、道具、舞姿動律來反映。

正月裏,婦女、兒童在火炕上玩“繃繩”、“抓嘎啦哈”等遊戲;孩子們在室外,玩起了踢毽子、打冰嘎、藏貓貓、放鞭炮等。

滿族人的節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薩其瑪、白肉血腸、豆麪卷子、蘇子葉餑餑、大黃米乾飯、火鍋等。

過年滿族人喜飲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黃米釀造的“米酒”;客人來家拜年,喝的飲料是用炒糊的大黃米、高梁米衝的“糊米茶”。

姥姥用一大銅盆給孩子洗熱水澡,邊洗邊嘮叨:“洗洗頭,做王侯;洗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臉蛋,做知縣……”。最後用一根大葱打三下,邊打邊説:“一打聰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 推薦閲讀:普米族的民族風俗

滿族風俗習慣基本介紹 篇二

滿族進入遼、沈以前,具有精於騎射的特長。7歲左右的兒童即以木製弓箭練習射鵠,女子執鞭不亞於男子。滿族的服飾,男子剃去周圍頭髮,束辮和垂於腦後,穿馬蹄袖袍褂,兩側開叉,腰中束帶,便於騎射。女子在頭頂盤髻,佩戴耳環,穿寬大的直統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關以後,滿、漢服裝逐漸趨於一致。曾有www本站uawen.本站cn一個時期各地婦女穿旗袍甚為流行。滿族的住房,過去一般院內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羅杆”。住房一般有兩間正房,門向南開,外屋有灶,裏屋北、西、南3面有炕。滿族的飲食,過去喜吃小米、黃米乾飯與黃米餑餑(豆包);逢年過節吃餃子,農曆除夕必吃手扒肉。滿族的具有獨特風味的“薩其瑪”至今仍是廣大人民愛吃的點心。滿族實行一夫一妻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十六、七歲即可訂婚,由父母包辦。結婚時,新娘要在南炕上坐帳一日,稱為“坐福”。滿族居民過去忌在西炕或北炕上死人;人死入棺後由窗户抬出;一般行土葬。

滿族重視禮節。過去,平時見長輩行“打幹”禮,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婦女雙手扶膝下蹲。平輩親友相見,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禮。滿族以西為上,室內西炕不得隨便坐人和堆放雜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殺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製品;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據説主是因為狗在滿族先人的長期漁獵生活中起到了幫手作用,人們不忍食其肉、用其皮,於是逐漸形成這個習俗。

清代以來的300多年間,滿、漢長期雜居共處,關內的滿族已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與漢族無差異;居於關外各地的滿族人民,只是在滿族聚居的偏僻鄉村中,仍有一部分滿族居民使用滿語,保持滿族的一些固有習俗。同時,從漢族習俗(包括漢語詞彙)中也可找出一些滿族習俗的成份,但滿族羣眾模仿漢俗,比漢族羣眾模仿滿俗的更多。滿族是一個既善於學習又善於創造的民族,為發揚祖國文化作出了貢獻。

滿族的重要節日與漢族差不多,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中秋節等。

滿族曾信仰多神教的薩滿教,早期分宮廷薩滿和民間薩滿兩種。清代歷朝皇帝舉行各種祭神祭天典禮,如宮廷薩滿設“堂子”祭天,都用滿語誦經跳神。直到20世紀40年代,在東北的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和愛琿等地,滿族民間仍保有薩滿教。民間薩滿又分以跳神為職業的薩滿和管祭祀的家薩滿兩種,現已消失

滿族典型食品 篇三

滿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腸。②火鍋。滿族傳統風味菜餚。③酸湯子。遼寧岫巖滿族的典型食品。④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最早是清朝皇帝到東陵祭祀祖宗時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稱為“祭餑餑”。做供品時有果餡厚酥餑餑、魚兒餑餑、匙子餑餑、菊花餑餑、糊面餑餑、炸高麗餑餑、江米糕、黃米糕、七星餅、雞蛋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幾十種。傳入民間製成糕點後,大體上分為大小兩種餑餑。大餑餑每斤八塊,俗稱清東陵大八件;小餑餑每斤十六塊,俗稱清東陵小八件。大小餑餑品種主要有太師餅,鬆餅,玫瑰餅,龍鳳餅,山楂桃。還有無餡的七星點子、八裂餅、核桃酥、到口酥等。

滿族的過年風俗 篇四

春節,舊時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能業”,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早在《渤海國記》中就記載:“民歲時聚會作樂,善歌舞者,數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這是描寫滿族的祖先靺鞨人,在唐朝渤海國時期過春節的情形。到了金代女真時期,滿族人更把春節當成大節來過。每當進入臘月,滿族家家殺年豬,相互請吃白肉血腸,準備過年用的東西,俗話説“一起臘月門,便有過年來。”清代定都北京後,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形成自己民族特色的節日習俗。

撅年息花枝:一到臘月初七,滿族的格格(姑娘)們成羣結隊,興高采烈地爬上山頂石砬上撅年息花枝。邊撅邊唱“年息花”歌:“今個臘七兒,明個臘八兒,上山來撅年息花;年息花,生性乖,臘七兒採,臘八兒栽;三十打骨朵,大年七年級開。紅花開,粉花開,花香飄到敬祖台;財神來,喜神來,又賜福,又送財;年息花兒道年喜,年喜花兒年年開。”姑娘們撅回年息花枝條,先插入裝滿水的瓶子裏,擺在箱蓋和窗户台上。二十多天後適逢過年,年息花枝上的花苞正好趕在大年七年級的正月裏開花,花期可持續半月左右。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關東滿族人家,伴隨着新年的鞭炮聲,一時花枝怒放,滿屋飄香,春意盎然,真讓人精神振奮,心曠神怡,增添了節日氣氛。因為年息花在早春先開花,後放葉,所以人們稱它是報春花,乾枝子梅花。漢族人又稱它是“野杜鵑”;朝鮮族人稱它是“金達萊”;滿族人稱為“日吉納花”,滿語發音為“阿德布合”。姑娘們將花枝分紮成小把成束,初八集日到市場去賣,很受人們喜歡,買回家去也插入裝水的瓶子裏,使更多的人們分享着這濃濃的春意。

過小年:臘月二十三這天,滿族俗稱“過小年”。以前滿族人是不供灶王的,清入關後,滿漢雜居,習俗混用,自然也就供奉起灶王來了。白天打掃灰塵、掃棚,俗稱“掃塵”。晚上先在灶坑口擺上供桌供品,叩拜完畢虔誠地揭下灶王像,並往灶王嘴上抹點自己家用甜菜、甜蘿蔔熬製的糖稀,沾住灶王爺的嘴,以免在玉皇大帝面前説壞話。晚上還要將編制的秸馬、小狗、小公雞等六樣祭品同灶王爺畫像一起燒掉,送灶王爺上天,邊燒邊説:“灶王爺,本姓張,騎着馬,挎着槍,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

忙年:所謂忙年,就是民間準備過年物品、置辦年貨的俗稱,故又稱“辦置年嚼骨”。人們趕臘月集買香臘紙、鞭炮、紅紙、年畫、糖、煙、茶、花椒、大料等物。過去賣東西是鋪子用一大張紙把年貨打包,所以稱“打年紙包”,窮人家只能在年底二十七、二十八趕集去買點東西,俗稱“趕窮棒子集”。在臘月近一個月裏忙年,包括從淘黃米、磨黃面、蒸饅頭、蒸黏豆包、做餑餑、做凍豆腐等,這期間婦女最累,白天黑夜忙活,還得為全家人做新衣服、鞋等。值得一提的是,春節時滿族家家户户都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製做,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

貼對聯、窗花:過年滿族姑娘和老太太還開始剪窗花、棚花,什麼龍鳳呈祥、喜鵲登梅、吉慶有餘、人壽年豐等吉祥剪紙,貼得滿屋生輝。年三十,滿族也要張貼對聯、福字,還要戴荷包(過去王宮要行賞賜王公大臣“歲歲平安”荷包,民間也有互相贈予的)。滿族歷來有崇尚白之俗,很長時間以來滿族春聯都是寫在絲綢織的白絹上,後來受漢族影響,才廣泛採用大紅紙寫春聯了。滿族貼對聯時,必須要在橫批下面或者“福”字下面放幾個(一、三、五個不等)“掛箋”,也有人説標準的叫法為“滿洲彩”的。這“掛箋”是一種剪紙,用薄薄的五彩紙,剪出吉祥如意的一類的字樣或者圖案,下面留有裙邊。由於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箋,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箋以此類推。這些掛箋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徵着一年的吉祥開端。除夕夜裏還有掛樹燈籠的習俗,家家院內豎燈籠杆,高挑紅燈,天黑點燈,徹夜不熄。

擺供祭祖:除夕下午要擺供、祭祖。平時不打開的祖宗龕,年三十中午打開。把擦得錚亮的錫供器擺上五件,主食擺上兩摞饅頭,一摞五個,豬頭擺在正中間,豬鼻孔插上大葱,還有乾飯五碗。供菜更有特點:第一碗是煮熟的“豬肉方子”;第二碗是過油鯉魚;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葱;第五碗是豆腐方塊。供方子肉為四時吉慶;供魚為吉慶有餘;供粉花是保佑後輩發家;供大葱要剪去葱根,紮成一把,標誌着本家後輩聰明伶俐,光宗耀祖。這些擺上桌案的祭品,祭祀之後由家人分吃。

接神、吃餃子:除夕滿族也掛門神,這是吸收了漢族風俗的結果,這門神約分為“將軍門神”、“福祿門神”、“判子門神”、“娃娃門神”等,今瀋陽故宮藏有宮廷門神。除夕當晚滿族要在接神後在大門口放一橫木以阻鬼魅進來。並分發“神紙”,其後晚輩男子到族內各家“辭歲”。新年夜子時,家家吃餃子,俗稱“揣元寶”,年三十包餃子,講究有褶子,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忌日子過“禿”了。碼放餃子忌擺成圈,怕新日子走了死門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子時煮餃子,當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櫃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滿族人家還十分講究餐具工藝與質地的高低,過年時增添新碗筷,其寓意是讓家裏人丁興旺。七年級凌晨子時,家家户户鳴放鞭炮,辭舊迎新。

拜年:正月七年級早上,早點吃餃子,小孩子穿上新衣服給族中長輩拜年。新結婚的媳婦身穿鮮豔的旗袍,腳穿馬蹄底旗鞋,由大伯嫂子領着先給祖爺磕頭獻香,然後給族中長輩拜年。不過,過去滿族婦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這天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舊時女性行跪拜撫鬢禮)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一起敍舊話新。男孩子成羣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則身着盛裝,玩耍嘎拉哈(用豬或牛膝關節骨製成的。玩具)。

破五:七年級這天是雞日子,因為滿族按陰曆計算曆來有一雞二鴨,貓三狗四,豬五羊六,人七谷八,九果十菜之説。這十天中哪天天氣好,今年就得什麼。七年級這天是雞日子,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家雞燉蘑菇或野雞燉粉條,故有“七年級無雞不成席”的説法。餃子一直吃到初五,吃餃子要捏破,此五日內不潑水、不倒灰、不開櫃。一般早上蒸餃子,取蒸蒸日上之意。正月不剃頭,都等到二月二剃“龍頭”。正月十五前婦女不做針線活,小兩口串門拜年。

娛樂:滿族過年娛樂甚多,中年人有扭秧歌、打花棍、摔跤,青年有射柳、打金線、賽馬,姑娘媳婦玩嘎拉哈,男孩子們玩跑馬城、打冰嘎、踢熊頭、扔坑兒等遊戲。扭秧歌則是滿族過年最熱鬧的娛樂活動。秧歌領隊多身穿旗袍,頭戴紅纓帽,走陣隊形有天門八封陣、葫蘆陣等。滿族秧歌的舞姿和漢族也不一樣,多為大開大合,模擬古時征戰與狩獵的姿態,透出滿族人民古樸豪放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