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各個民族春節的傳統習俗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9W

中國各個民族春節的傳統習俗精品多篇

春節基本簡介 篇一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七年級開始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漢武帝時期之前,各朝各代春節的日期並不一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曆(農曆)正月為歲首,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

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重要載體,藴含着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着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着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

各民族春節習俗 篇二

歷代春節食俗

※東漢時期,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據崔提《四民月令》稱:“正月之朔,是為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家室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南朝時期,春節闔家互相拜賀、飲宴,並開展娛樂活動。據粱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欽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還有畫雞、燃爆竹、懸索、乞如願等遊戲。

※唐宋元明清時期春節食俗中的禮儀成分逐漸加重。據南宋吳自收《夢樑錄》記載:“土大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梵天廬叢錄》記載:“男女依次拜長輩,主者牽幼出謁親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清波雜誌》載:“宋元佑年間,新年賀年,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親朋拜年,主家務必設宴款待,酒肉異常豐盛。據《嘉泰會稽志》記載:“元旦男女夙興,家主設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詣親屬賀,設酒食相款,日歲假,凡五日而畢。”至清代,《帝京歲時紀勝》雲:“士民之家,添衣冠,肅佩帶,祀神祀祖;焚楮帛畢,味爽闔家團拜,獻椒盤,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門迎喜,參藥廟,謁影堂,具柬賀節。路遇親友,則降輿長揖,而祝之日新禧納福”,對於前來拜年春,“縱非親厚,亦必奉節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爛醉!俗説謂新正拜節,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車馬喧闐,追歡竟日,可謂極一時之勝也矣”。

春節各地食俗

漢族的春節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九、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

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如年夜飯,尤為講究:一是全家務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務必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體現團圓之意;二是飯食豐盛,重視“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年年有餘”;這條魚準看不準吃,名為“看餘”,務必留待七年級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居上。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飲酒。吃飯時關門閉户,熱鬧盡興而止。

除夕的家宴菜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乾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陝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涼菜,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地區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為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

“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哈爾濱一帶一般人家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為12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為“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地區一般十多道菜,講究四冷、四熱、八大菜、兩個湯。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種或幾種必備的菜,而這些菜往往具有某種吉祥的含義。比如蘇州一帶,餐桌上必有青菜(則安樂菜)、黃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懇懇)。湘中南地區必有一條一公斤左右的鯉魚,稱“團年魚”,必有一個3公斤左右的豬肘子,稱“團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兩條魚,一條完整的鯉魚,只能看卻不許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餘,另一條是鰱魚,能夠吃,象徵連子連孫,人丁興旺。祁門家宴的第一碗萊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筍、蝦米、鮮肉等製成,含義為“和氣生財”。

合肥的飯桌上有一碗“雞抓豆”,意思是”抓錢發財”。管家人要吃一隻雞腿,名為“抓錢爪”,意味着明年招財財進寶。安慶的當家人要在飯前先吃一碗麪條,叫“錢串子”。南昌地區必食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魚、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

北方地區春節喜吃餃子,其寓意團結,表示吉利和辭舊迎新。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和樂趣,歷代人們在餃子餡上下了許多功夫,人們在餃子裏包上錢,誰吃到來年會發大財;在餃子裏包上蜜糖,誰吃到意味着來年生活甜蜜等等。

北京的過年習俗

臘月初八,臘八粥“送信兒”

這個吃,吃的就是“臘八粥”。

每年臘月初八這天,老北京人家會熬一鍋“臘八粥”,原料主要有豆、米、紅棗、葡萄乾、桂圓等多種雜糧乾果,寓意“五穀豐登”。

熬得粘糊糊,香噴噴的“臘八粥”,在舊時是用來供奉神靈“灶王爺”的。過去食為天,灶王爺地位可了不得。

如今的“臘八粥”,老北京會自家熬上一鍋,鄰里之間相互贈嘗,然後一家人團聚,盡情享用,其樂融融。

喝了這給年“送信兒”的“臘八粥”,老北京這就步入了過年的日程。購吃食,買新衣,備年貨,規整屋子,迎接年三十兒的到來。

細心的同事還指出,這“送信兒”還有另一層意思:自臘八節這天起,“放賬的開始收賬,欠債的務必還錢”。如此,既給那些放賬的一個討債的理由,又給那些欠債的提個醒兒,別死賴着不還,難不成還要把這賬熬成隔年飯?出來混遲早要還,最好年前一把還清,也好一身簡單過新年。

臘八這天,老北京人也不會忘記用醋浸泡一些大蒜,以備在大年七年級時吃餃子佐食,這蒜就俗稱“臘八蒜”。

日子一年年過,這熬“臘八粥”與醃“臘八蒜”的習俗,在如今的北京城還很盛行。

我這生在北京的“外地人”,很有幸地在今年的臘八,嚐到了老北京送的“臘八粥”。濃稠的甜粥,裹着老北京過年的第一縷香味兒。

臘月二十三,“糖瓜兒粘”

臘月二十三,是老北京人過年帷幔的真正拉開,俗稱“小年”,日子追啊追,正經的“大年”不遠了。

這“小年”,在老北京民俗裏有個“二十三糖瓜兒粘”的説法。所謂“糖瓜兒”,就是用麥芽糖做成的糖果。

在臘月二十三這天,老北京家家要祭灶,灶王爺給哄開心了,在玉皇大帝跟前“口兒一甜”,便給這家人家帶去整年的庇佑,平安康泰;又一説,那糖瓜兒是拿來粘住灶王爺嘴的,以糖封口,見了玉帝乾脆一言不發,防他言多必失。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

“掃房日”就是大掃除,但是可不像我們學生時代掃掃地、擦擦窗那麼簡單。老北京除了徹底清掃屋裏屋外平日掃不到的那些死角灰網,還有換年畫,粉刷糊裱牆壁等工作要做。

“糊窗户”的景象,此刻在北京市區怕是很難再現了,所以策劃部的同事推薦改成“擦玻璃”得了。老北京四合院兒都是木窗户,過年前得糊上白淨的新窗紙,窗户上還要貼上“福”字、窗花、剪紙,掛上“吉祥結”之類的象徵平安如意的手工藝品掛件。

遙想當年家家户户紅豔豔的景象,過年的熱鬧不難想象。而這天的最重要環節,就是給自家的各道門上貼上紅紙黑字(金字)的春聯。春聯一出,年的氛圍就頓時濃烈了。

“燉大肉”、“殺公雞”、“發麪”、“蒸饅頭”,一天一項,是這工程浩大的過年倒計時中,香噴噴的環節。在那飲食清淡的年月裏,肉香是一種妙不可言的誘惑。這種讓身心温暖的追求,是我兒時活色生香的記憶,這天崇尚素食或者一切以減肥為本的年輕人,不知還能否體會。

按照老北京的規矩,這些豐盛的過年飯菜,務必提前做好。因為老北京有個忌諱,在歲月新舊交替之際,是不能動刀的,否則不吉利,會招災惹禍。

除了刀,連剪子針線也一概別動,免生口角,免長針眼。這麼多禁忌,還不早早在年前就把食物準備停當。直到“破五”(過完大年初五)之後,才能動刀剁肉切菜。

大年三十兒,“熬”一宿

大年三十兒是過年的最高潮,所有的積聚和準備,彷彿都是為了這一天的“狂歡”。但是在含蓄沉穩的老北京那裏,這“狂歡”因為京味兒的家常質樸,而備添實在。

在這一天,老北京務必將吃剩的藥渣拋到門外,並把自家正用的藥方燒掉,據説,如此能夠“丟百病”。

此外,家裏要備酒宴,穿新衣,鄰居親朋相互探訪拜年,晚輩叩拜尊長,俗稱“辭歲”。尤其是新婚的夫婦務必在丈母孃家“辭歲”,不然就是不恭不孝。

大年七年級,扭一扭

守歲直到天明,可還不能就寢。洗漱順溜,收拾乾淨利索了,還得給長輩作揖拜年,磕頭送祝福去。

大年七年級小孩子最喜歡的,這作揖磕頭,能夠換來一個個壓歲錢紅包。我小時候,鄰居小朋友逢人便作揖,見人便磕頭,頗有經濟意識,就算把頭磕破了,那也是經濟頭腦。之後果然當上經濟學家。

新年從這一天開始,孩子們打開那新年的紅包,也打開紅紅火火的一年。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裏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裏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曆大年七年級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着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幹,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裏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裏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譁。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裏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務必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着頭髮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務必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務必留一點在裏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各民族春節習俗 篇三

A.辭舊迎新搶銀水

提示語:在中梁山一帶,至今還保留着除夕夜“搶銀水”的風俗。在你爭我奪的歡聲笑語中,完美的一年就此開幕。

關鍵詞:銀水、財富、大戰

[搶銀水明爭暗鬥]

沙坪壩區中樑鎮的磨刀坎,至今保留着搶銀水的風俗。

名為搶銀水,搶的並非銀子化成的水,而是除夕夜的第一桶水。水井務必是村東頭的那口,代表了好日子會從東而來。村民們相信,誰能從水井裏搶到第一桶水,誰家來年就會財源滾滾,好運連年。

除夕夜裏十時多,村民逐漸從家裏出來,聚集在水井旁。大人談天説地聊家常,小孩子就在附近放煙火,等待着新年的到來。

你以為這是一幅温馨感人的感情交流畫卷麼?

錯!

大人所站位置都經過精心挑選,以第一時間搶到銀水為目標。各家的水桶、臉盆、水瓢等“十八般兵器”隨身攜帶,隨時準備加入搶銀水大戰。

[鬧除夕銀水進門]

臨近午夜12點,嘈雜的喧譁聲逐漸低落,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待着倒計10秒。最靠近水井內圍的是各家的壯勞力,裝水工具的位置也都越來越靠近井口,爭取一剎那的領先。

村民胡羣這樣描述那讓人窒息的等待:“我的心越跳越快,喉嚨裏乾燥得直冒煙,身體因為緊張,或是興奮而無法動彈,耳朵裏聽不到呼吸聲,自己和旁邊的村民們都變成了木偶。”

新年的鐘聲就像破除魔咒的仙術,水井旁的“木偶”們立刻恢復生龍活虎。男人們忙不迭地在搶銀水,女人們在外層高聲喊着自家男人的名字,孩子們在更外的一層興奮得又叫又跳,給自己的父親或叔伯加油。

在這種關鍵時刻,沒人會客氣,明胳膊、暗肘子齊上。男人們為把旁人擠開,吃奶的勁都使了出來。

最先裝滿水桶並不代表搶到銀水,還要把銀水擔回家,倒進水缸才算。挑着兩隻大水桶的男人們在月光下的田埂上箭步如飛,一路高喊“金水銀水流進來”,女人在後面笑聲不斷,孩子們則早就跑回家等着。

幾分鐘光景,全村各家各户陸續傳出歡呼聲,宣告今年搶銀水功德圓滿。沒有裁判,沒有冠軍,沒有獎金和獎盃,村民們得到的是對幸福生活的完美祝願。

小語:搶銀水是力氣活,沒有體力怎樣和人家拼?健身房,明天就去(鼓勵自己ING)。

B.正月裏的“萬聖節”

提示語:渝東南土家族的孩子總期望天天都是正月七年級,他們能夠得到鄰居糖果和糕點的款待。

關鍵詞:孩子、糖果、串門

土家族規矩:正月七年級早晨,孩子們要挨家挨户給同村寨的長輩拜年。理解孩子拜年的家裏,要給孩子糖果、糕點、小吃當回禮,孩子年紀須在12歲以下。

西方的孩子過萬聖節,首先惡作劇發出“是款待我還是要我耍花招”的威脅,而土家族的孩子只需聲音甜甜地説句:“新年快樂”,然後再問候長輩們身體健康,就能夠得到禮物。

孩子平日的乖巧程度和禮物數目成正比。平時讓大人頭痛的孩子,這時可得老實點。按土家族規矩,雖然每家都務必給禮物,可沒規定種類和數量。要是哪家孩子得到的禮物只有一顆糖果,甚至一顆瓜子,那家孩子的父母可真是羞也要羞死。

孩子們討完了禮物,會聚在壩子中相互比較,得到最多禮物的孩子必定春光滿面,來年的孩子王非他莫屬。

小語:本人小時候還是挺乖的(哎呀,飛來一雞蛋打腫臉),起碼能夠得到兩顆瓜子以上的“高分”(剛才扔雞蛋的朋友,麻煩你再扔顆葱花,葱花炒蛋還缺點材料,謝謝)。

C.驚天三炮震巫山

提示語:誰打麻將都怕放炮,巫山人卻巴不得放炮,這究竟是怎樣回事?

關鍵詞:放炮、信號、最後的瘋狂

春節要放“轟天炮”(即三眼炮,本報曾做報道),這是巫溪高山人家的春節傳統風俗。因為新家已經搬到縣城,巫溪縣寧河古鎮的老霍決定最後瘋狂放一把。

因炮聲太大,老霍將放炮點選在屋後山頭。按慣例,老霍左手將炮舉在手中,20釐米長的引線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右手用煙頭將引線點燃,左手迅速平穩地向上伸出,炮口朝天,只見伴着滋滋聲的引線帶着火星鑽入炮膛,頓時只感一炮轟天地動山搖。火舌在黑夜裏劃出一道紅線,足有一米多長。之後照此法打出後兩炮,三炮全響算吉。

老霍告之,今年這三炮一為喜遷新居,二為全家幸福、身體健康,三為《都市熱報》的讀者及採編人員送去來自巫溪深處最原始的賀年炮聲。幽默的他還個性提醒大家,打麻將放炮可別怪他。

小語:原先放炮還有雙重含義,長見識!

D.元宵節裏火作燈

提示語:都説元宵燈似火,奉節每年的正月十五那日則是以火作燈,卻更加熱鬧非凡。

關鍵詞:新年、乞福、火燈、

奉節農村有除夕夜裏燒火的風俗,火焰過了除夕並不熄滅,一向燒到正月十五。

元宵節這天,村民們開始“放燈”。放的不是花燈,而是村民將事先準備好的穀草裹成捆,然後用除夕火點燃而成的火燈。

早上開始,田間、山坡甚至小路都會成為各家各户放燈的地方。有人把火燈丟到耕地裏,或擲在寒意濃濃的小路邊,膽大者提着冒煙的穀草滿山坡的奔跑,更有甚者騎着摩托將點燃的穀草拖起到處跑。

到了晌午,女人們在屋內將穀草打成捆,男人們在屋外將穀草點燃,輕輕抱着,前院後山地亂扔。點燃的草把掉在冰冷的地面,火舌被大地給吞掉,滾滾濃煙似乎表示了它對土地的強烈不滿。為了多點燈,每家每户比賽着扔火把,好事者不時向煙堆裏扔鞭炮,炸得草沫四濺。

據老人們説,煙越大越好,凡煙薰過的地方,來年才會五穀豐登。十五的火燈晚上逐漸減少,直到煙火被茫茫黑夜吞食。

點燈,是為了祈求燒掉來年的蟲害與禍害,它是燒給秋天的禮物,燃燒的是期望,放飛來年最完美的祝福。

小語:燈如火,火似燈,真想一飽眼福。

E.累人的“轉轉會”

提示語:合川與武勝分別隸屬重慶、四川,兩地接壤,各自境內互有“飛地”,那裏的人家過年就吃轉轉會。

關鍵詞:“開水”脹肚、排號等飯

飛地人家大年七年級不出門,大年八年級開始走人户,俗稱“轉轉會”。

大年八年級這天,合川天子村的村民起得特早,挑着年貨挨親戚家逐個送。

走到一家,放下挑子拿出備好的年貨。親戚們雖嘴裏道客氣,捧着禮物卻滿臉歡喜,連忙拉着進屋喝“開水”(荷包蛋)。一碗最少2個,雙數圖個吉利。

親戚少的就放下挑子,坐在院內放鬆放鬆,心裏盤算着下家往哪走。轉轉會以拜老輩為先,拜“平班子”為後。運氣好,一上午能拜四五家,光是“開水”就讓人喝得肚脹腰圓。

親戚們若集中在一片兒,那算是運氣好的;假如分散而居,將這一挑禮物分發完畢,花上兩天也不算多。收禮的主人通常會明確“警告”拜年者務必當日中午或當天晚上來吃晌午或宵夜,這禮送的家數越多,這飯就得排上號吃上兩三天。一家轉至一家地吃,還有點橫行鄉里的味道。

看來這轉轉會先累腳後累肚,的確有些讓人受不了。

小語:還是老話説得好,沒有哪碗飯是好吃的。

各民族春節習俗 篇四

農曆正月初五這一天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飯。正月初七日稱“人日”、“人勝節”,或曰“七元”。春節期間,北京人愛逛廟會,大鐘寺廟能夠敲永樂大鐘,白雲觀廟會能夠摸石猴、打金錢眼,廠甸廟會可飽覽古玩、字畫、字帖、珠寶、翡翠等稀奇玩意兒和高蹺、太平鼓、小車會、五虎棍等花會表演。

上海

臘月廿四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慶新年由此拉開序幕。臘月廿五為諸神下界之日。

按傳統,各家各户裏裏外外撣塵掃除。廿六至廿九,家家户户開始磨粉、包湯圓、制年糕,準備新的衣帽鞋,並且買春聯、年畫和“門神”。除夕之夜,各家長幼齊集户內,在燈火下團坐一齊同吃年夜飯,故名“閤家歡”。年夜飯後,圍爐守歲。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堂上拜天祭祖。然後少幼齊向家長拜年,家長向小孩散給年前已準備好的壓歲錢。

台灣

稱除夕為“二九暝”、“三十暝”,依農曆十二月的大小而別。“暝”即歲暮之意。

天色未晚之前,家家準備供品,像甜橘、甜米果(年糕)、“春飯(盛得尖尖的米飯上插上剪紙的春字)”、“壓歲錢”等。還在大門後面豎放兩根連須帶葉的甘蔗,叫“長年蔗”。吃年夜飯“圍爐”時,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爐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爐上貼有紅紙書寫的“春”和“福”字。年夜飯過後便是守歲。進入七年級,人們就集合老少,用紅白米糕來敬祀神明,祭拜公媽(即祖公祖婆),然後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香港

除夕,家家户户在一齊吃團年飯。團年飯的多數菜名都內含吉利的意思。

吃過團年飯後,人們通常會到年宵市場去逛花市。大年七年級,人們開始正式慶祝新年,貼春聯(揮春)、年畫,舞龍,舞獅等,還會走親友拜年。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

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過年從臘月二十八開始。除夕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敍舊聊天;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橘,花開富貴,兆示着新年的完美前程。春節(大年七年級)這天,澳門人講究“利市”,以示吉利。“利市”就是紅包,這天老闆見到員工,長輩見到晚輩,甚至已婚人見到未婚人都得“利市”。澳門人把大年八年級叫作“開年”,要吃“開年”飯,必備髮菜、生菜、鯉魚,意在取其生財利路。(《人民日報海外版》)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完美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資料,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完美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完美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期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資料已不僅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完美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構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齊,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盼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之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這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能夠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能夠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此刻,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温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齊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之後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之後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説壓歲錢能夠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能夠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此刻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齊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資料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十分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齊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春節民謠 篇五

有民謠曰:“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捏造鼻兒(餃子);大七年級兒,撅着屁股亂作揖兒。”這首民謠是春節活動大事記,中原人民置辦年貨的活動也按照這個約定俗成的習慣進行的。

北京的歌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

太原的《避債謠》:“二十三,保證還;二十四,我發誓;二十五,找老姑;二十六,找老舅;二十七,不要急;二十八,再想法;二十九,明天有;三十不見面,七年級碰見拱拱手。”

在豫東則有民謠:“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貼年畫,二十九,門上瞅;年三十,吃餃子”。

各民族春節習俗 篇六

一。藏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構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裏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裏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曆大年七年級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着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幹,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裏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裏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譁。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裏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務必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着頭髮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務必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務必留一點在裏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二。彝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裏,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着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感情和幸福的節日。三。香港年俗

農曆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曆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裏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期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但是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曆年八年級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裏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裏裏外外聚在一齊,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曆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齊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曆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能夠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四。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説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説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敍舊聊天,共享天倫之樂;大概受西方聖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年宵澳門人還爭相購買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現今已成了一個澳門年俗。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開富貴,祝報平安,鮮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完美前程。澳門的花市辦三天,這三天給奔波一年的澳門人無窮的慰藉。

五。台灣春節習俗拾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裏的春節習俗也逐漸構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搞笑的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七年級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裏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裏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九年級"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七年級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着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閒活動,卻一向延續下來。

七。桂林春節習俗

從"小年夜"到除夕

春節踏着農曆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着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願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裏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説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後,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此刻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着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完美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徵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禮貌、帶來了温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八。達斡爾族:年年高

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向持續半個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盡

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户户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罈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徵着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七年級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羣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之後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十。壯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後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羣眾為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為他們重過春節。

十一。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

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着到屋外去挑水,誰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裏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繡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杆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裏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十二。哈尼族:盪鞦韆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着上山砍竹子,準備立秋千。那裏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裏,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十三。傣族: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遊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着。玩到必須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着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着頭布、牽着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為最完美,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圍爐”

居住在中國台灣省的高山族,他們在過春節時則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淨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裏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十五。滿族:掛旗過年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徵着一年的吉祥開端。

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夥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羣,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從七年級到初五的晚上,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較強的秧歌隊,不僅僅在本村扭,還到外村去扭。圍觀的羣眾常常樂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甚至還有熱心的觀眾—直尾隨着秧歌隊走鄉串户,直到天明才歸。

十六。白族:“放高升”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裏裝上火藥,點燃以後能夠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男女青年都進行“拋繡球”活動。凡接不住繡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理解對方的感情了。

十七。侗族:蘆笙會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羣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但是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着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十八。彝族:跳虎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衝的彝族人過年時有着“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后土地廟遺址,殺狗獻“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透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春節的傳統習俗 篇七

滿族春節習俗

與漢族相同滿族過春節時要貼窗花、貼對聯和“福”字。年三十晚上全家包餃子,餃子講究要有褶,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禿”了。餃子的碼放有規矩,要碼得橫豎成行,象徵新的一年財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圓圈,恐日子過得沒有門路。

蒙古族春節習俗

蒙古族歷來崇尚白色,所以又將農曆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作“白節”。蒙古族過年的準備工作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就開始了。除掃除、沐浴、佈置蒙古包外,還要人着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要把放有哈達的整隻牛羊獻給至親好友。除夕夜要吃“手抓肉”以示閤家團圓。七年級凌晨先向長者敬辭歲酒,再向同輩敬酒,親朋間互贈哈達,恭賀新年吉祥如意。並有七年級給長輩拜年一定要在上午的風俗。

朝鮮族春節習俗

朝鮮族除夕全家人守歲通宵達旦,伴隨着古老的伽蠅琴和筒簫樂曲人們進入新的一年。在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舉行壓跳板、拔河等比賽。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德高望眾的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他們的兒孫健康、進步、萬事如意。隨後,大家圍着點燃的“望月架”,伴着長鼓、筒簫、嗩吶樂曲翩翩起舞。

達斡爾族春節習俗

達斡爾語稱春節為“阿涅”。年三十大早,家家灑水掃庭院,並在大門的正前方用雜物和家畜糞碼成一個高高的垛,傍晚點燃垛後,家家門前輕煙繚繞,籠罩着節日的氣氛。老人們將大塊的肉、饃、餃子等食物拋進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穀豐登。晚上全家坐在一起吃手抓肉並進行各種辭舊迎新活動。人們在房屋西側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緬懷祖先。除夕夜家家吃餃子,餃子裏包有白線,食者象徵長命百歲。春節期間有曲棍球比賽、化裝舞會、聽書唱歌等娛樂活動。

壯族春節習俗

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七年級、八年級,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食品。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用來象徵富裕。飯桌上要有白斬雞這道菜,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具特色的食品,規定在三十晚上不能吃。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大的重達一、二斤,小的僅二、三兩。除此還有一種被稱為“風莫”,意為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其中的餡有綠豆、豬皮和麪醬,粽子味香堪稱一絕。正月七年級和八年級有客人來訪,一定要讓客人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彝族春節習俗

彝族民間傳統節日,在農曆正月七年級。由於彝族支系眾多,各地彝族的節日風俗不盡一致。彝家人在過節時通常要在天井、場院、門前栽種一棵青松,以此表示消除災禍,祈禱安康。四川涼山地區的彝族,春節最喜愛的活動是舉行盛大的摔跤比賽,彝語稱為“抵底西”,通常是各村寨聯合舉辦。場面十分熱鬧。雲南華寧、澄江地區的彝族,春節期間為表示對勞碌一年的婦女們的感謝,大年七年級這一天婦女們受到格外的照顧,不作任何家務,挑水、做飯等家務均由家中的男子承擔。彌勒、路南的彝族支系阿細人,春節最突出的節日活動則是各村寨的歌舞聚會:“阿細跳月”。男子彈奏大小三絃、月琴、笛子等樂器,並與女子相對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