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退役軍人蔘與共同締造情況的調研與思考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5W

關於退役軍人蔘與共同締造情況的調研與思考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並就新時代社會治理機制創新和體系完善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市退役軍人事務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依託市、縣、鄉、村四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廣泛動員、積極發動退役軍人投身共同締造,引導他們在鞏固基層政權、應對急難險重任務等方面發揮獨特優勢,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展現了新時代退役軍人傳承紅色基因、助力共同締造的別樣風采。

一、退役軍人蔘與共同締造的獨特優勢

一是信念堅定,政治過硬。退役軍人接受黨和部隊多年的教育,普遍具有較強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能夠準確地領會黨和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決執行各類工作任務,這為其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是甘於吃苦,樂於奉獻。退役軍人服役期間長期經受體能考核、負重越野、野外拉練、演習演練、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的考驗,為國防和軍隊建設默默奉獻青春和熱血,具備基層治理所需的吃苦耐勞、忠誠奉獻的基本素養。

三是作風紮實,執行力強。部隊紀律嚴明,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長期的軍事訓練和作風養成鍛造了軍人鋼鐵般的意志和超強的執行力,關鍵時候拉得出、頂得上、起作用,能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四是嚴謹細緻,責任感強。退役軍人始終秉持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強烈責任感、使命感,做事敢擔當、工作有標準、服務有熱情,退役軍人蔘與基層社會治理能夠有效提升工作標準和治理水平。

五是講求團結,善於合作。團結出向心力,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鬥力。培養集體榮譽感是部隊訓練的必修課,退役軍人執行基層社會治理任務能夠充分發揮個人能力素質和團隊整體效能。

二、市退役軍人蔘與共同締造的實踐探索

一是依託服務保障體系,築牢共同締造“思想陣地”。充分發揮全市1740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的政治功能,通過打造退役軍人榮譽牆、張貼宣傳標語和布陳展板等,突出黨的領導作用,在退役軍人服務保障中築牢思想政治工作這條“生命線”,營造“處處是課堂、時時受教育”的政治文化環境。充分利用宣傳欄、電子顯示屏、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積極宣傳黨的大政方針和退役軍人相關政策等內容。積極開展“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的“雙找”活動,將退役軍人黨員納入黨組織管理,引導其參加黨組織生活,實現組織關係轉接、參加組織生活、思想政治引領無縫銜接。退役軍人事務、公安等部門定期組織退役軍人開展特色主題黨日活動,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廣大退役軍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2021年以來,市、縣兩級共組織1450餘名退役軍人黨員開展培訓,通過“理論輔導+黨建活動+互動交流”,引導退役軍人黨員積極投身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依託四級服務體系和擁軍企業建立“老兵工作室”496個,充分發揮好老班長、老同志、老先進的作用,參與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堅持以“戰友情結”化解“老兵心結”,有效築牢“第一道防線”,推動積案矛盾化解,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二是依託先進典型選樹,建強共同締造“宣傳陣地”。積極挖掘宣傳基層治理、生態環保、志願服務等各個領域的老兵先進典型,在《三峽日報》《三峽晚報》等主流媒體設專版宣傳老兵風采、革命故事等內容,連續4年組織開展“最美退役軍人”選樹宣傳。2022年7月,市“四大家”和軍分區主要領導出席致敬“最美”儀式,併為“最美”人物頒獎,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廣泛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舉辦為期一週的市退役軍人黨員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充分發揮劉大衞、趙昌林、周功虎等“老兵宣講團”成員的作用,全市15個“老兵宣講團”進學校、進社區、進軍營、進機關、進企業,開展集中宣講156場次、受眾11000餘人。其中,市級“老兵紅色宣講團”被納入市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總體安排,在全市進行推介,在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同時,也極大提升了退役軍人的社會影響力。

三是依託志願服務活動,打造共同締造“服務陣地”。充分利用退役軍人的社會影響力,積極打造“長江衞士”志願服務品牌,依託基層退役軍人服務機構建立覆蓋市、縣、鎮、村四級的“長江衞士”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1523支,吸納退役軍人10837人,先後開展鄉村振興、文明創建、“保護長江,防汛抗災”等活動1萬餘場次,切實將退役軍人志願服務觸角延伸到基層羣眾身邊,讓退役軍人志願服務更具實效性和持久力。通過統一志願服務隊LOGO、志願服務隊隊旗、志願服務隊隊服等形式,對退役軍人志願者統一標誌、統一着裝、統一管理,既符合志願服務的宗旨、突出“軍”的特色,又提升了社會辨識度及身份認同感,塑造了市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的良好形象。三峽庫區清漂第一人周功虎長期堅守在三峽庫區清漂,榮獲“省環境保護政府獎”。市贊友應急救援服務中心、夷陵區昱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伍家崗區張家店社區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西陵區“老兵宣講團”等4支隊伍入選“全國退役軍人關愛青少年志願服務項目”隊伍,成為市退役軍人志願服務的一張張閃亮名片。

四是依託“兵支書”隊伍建設,夯實共同締造“基層陣地”。發揮退役軍人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培養748名優秀退役軍人進入村“兩委”班子,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帶頭創辦村級經濟組織,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實施“兵支書提能工程”,強化“兵支書”“兵委員”全員培訓提能,推動退役軍人在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基層一線當好“領頭雁”“排頭兵”。2023年3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農業農村局,採取“課堂教學、現地參觀、業務實操”的形式,組織60餘名退役軍人開展了為期兩週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免費培訓,為鄉村振興建設培養骨幹力量。組織退役軍人黨員開展理想信念、黨的二十大精神、國防教育等專題主題黨日和專題培訓,在基層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中彰顯黨的領導、“軍”的特色、家的温暖,不斷增強退役軍人榮譽感、歸屬感、獲得感。引導退役軍人黨員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共培育123名優秀退役軍人成為村(社區)“兩委”後備力量。

五是依託就業創業服務,拓展共同締造“發展陣地”。探索在市、縣兩級成立“關愛退役軍人協會·軍創分會”組織,搭建軍創企業學習交流、推介合作、聚合發展平台。全市共組建軍創分會15個,吸納軍創成員單位276家,建立軍創導師團隊15支,聘請了60名各行業領域的專家、學者、教授、軍創企業家擔任軍創導師,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提供辦公租賃、產業對接、股權融資、創業輔導、品牌宣傳、政策解讀、信息服務、人才引進、市場開拓等服務保障。軍創分會成立以來,先後組織開展“軍創沙龍”活動40餘場次,成功舉辦“軍創杯”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退役軍人創業之星”評選表彰等活動,有效激發了退役軍人積極參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的熱情。大力開展“金融服務進軍創”活動,協助44家軍創企業與三峽農商行簽訂授信協議,為企業授信總金額1.06億元,發放貸款0.71億元,以保障軍創企業健康有序發展。協調人社、税務、金融等部門,幫助軍創企業和聘用退役軍人數量較多的企業落實税費減免、創業貸款、就業獎補等政策優惠。自2021年以來,市共為退役軍人提供税收減免2082.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近2.5億元。

三、市退役軍人蔘與共同締造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是思想認識不夠到位。其一,部分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在着力解決退役軍人政策落實、服務保障、權益維護等問題方面投入精力較大,但在引導和激勵退役軍人主動投身基層社會治理方面謀劃不夠、用力不足。其二,部分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主任(站長)對四級服務體系建設的認識存在偏差,存在就體系建設談體系建設的問題,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的指示批示精神領會不深、理解不透,對服務體系建設的目的及作用認識不到位,單純錨定“五有”推進建設,盯着“台賬”開展工作,對服務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存在誤解,認為機構批了、牌子掛了、陣地有了、人員配了、經費撥了,服務體系建設就建好了,功能作用就發揮到位了。其三,部分退役軍人認為基層社會治理是政府的事,是村(社區)的事,積極主動投身鄉村振興、志願服務、文明創建、平安建設的主觀意願不強,對《關於進一步發揮退役軍人在基層社會治理中作用的意見》《號召全市廣大退役軍人開展學雷鋒活動的倡議書》等理解領會不深,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的氛圍還不夠濃厚。

二是體制機制不夠完善。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基層社會治理的諸多對象由“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由特定性向公眾性轉變,社會治理對象多、業務雜、門類散,政策執行過程中往往需要多部門、跨部門協調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實現政策效果。從基層目前情況來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還需要逐步完善,實際工作中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條塊分割問題,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和退役軍人全面融入共同締造的大格局尚未完善。如,在一些重大活動中,少數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在人員組織發動、政策執行落實、開展志願服務、提供相關保障等方面存在諸多值得研究和改進的地方,需要為進一步激發退役軍人主體活力、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創造良好的制度條件。

三是保障支持不夠充分。其一,經費保障不足。按照省委要求,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所需經費應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管理,鎮村兩級服務站所需經費應由縣級政府保障到位。但各地在實際資金撥付過程中進度不一、力度不均,個別中心(站)經費保障尚不能滿足服務體系高效運轉。其二,人員配備不夠。目前,當陽市、遠安縣、長陽縣、五峯縣還有11名鄉鎮(街道)服務站工作人員尚未配齊。同時,各縣市區推動資源下沉、力量下沉的力度不夠,少數基層服務站工作人員的守位意識及服務意識不強,一人多崗、身兼多職、流動頻繁的問題還沒得到有效解決。其三,物資保障不強。退役軍人蔘與基層社會治理主要依託於各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各志願服務隊提供相關保障,鄉鎮(街道)、村(社區)在推動退役軍人工作與共同締造深度融合方面,物力保障還稍顯不足。

四是辦法舉措還不夠有效。在開展技能培訓方面,各地基層服務中心(站)綜合性、業務性培訓組織得相對較多,專業性、實踐性培訓組織得還相對較少,沒有很好地將退役軍人服務體系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實際效能。在推進築堡工程方面,雖然各級按要求將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作為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陣地,納入“八大場景”中的文化場景建設,規範設置了“十大英模”展板、宣傳標語、退役軍人榮譽牆等場景內容,但從服務對象反饋情況來看,展陳內容不夠鮮活、教育形式比較單一等問題還普遍存在。

四、市退役軍人深度參與共同締造的工作思路

一是加強培訓賦能。以主題黨日活動為載體,定期組織退役軍人黨員開展集中學習培訓,持續提升退役軍人黨員思想認識,增強黨員意識和黨性觀念,引導退役軍人黨員積極投身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依託職業學校、技師學院、民辦職校等建立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基地,根據市場需求和退役軍人能力特長,科學設置培訓專業、提高培訓質效、擴大培訓覆蓋面,着力提升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技能和崗位競爭能力。全面扶持創新創業,認真落實《省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意見》《關於加強就業困難退役軍人幫扶工作實施辦法》文件精神,積極協調人社、税務、金融等部門幫助軍創企業和聘用退役軍人數量較多的企業落實税費減免、創業貸款、就業獎補等政策優惠。遴選各領域專家、學者和軍創企業家組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導師團隊,開展免費諮詢服務,為有就業創業需求的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創業、税收減免、貸款、銷售等個性化解決方案。持續實施“兵支書”培訓提能工程,開設專題課程,開展思想政治、黨務工作、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培訓。遴選部分優秀退役軍人蔘加全省基層退役軍人黨員(“兵支書”)培訓示範班,充分發揮“兵支書”政治覺悟高、管理能力強的帶頭作用。加大退役軍人返鄉就業創業扶持力度,開展訂單式、定崗式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退役軍人助力共同締造推動鄉村振興的綜合素質。

二是完善體制機制。踐行“楓橋經驗”,結合開展“雙五心”工作法培訓,積極推動黨建引領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層落地落實,持續擦亮張富清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探索退役軍人在共同締造活動中發揮作用的路徑方法。開展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基礎信息採集,摸清屬地退役軍人政治身份、黨員數量及分佈情況,積極推廣錦繡社區、竹濤山社區運用共同締造理念開展基層治理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強對退役軍人黨員的教育、引導和激勵,與羣眾一同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大力發動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黨員幹部和廣大退役軍人結合“雙報到、雙報告”“我為羣眾辦實事”等工作,按照應下盡下、能下盡下的原則,深入“雙報到”社區、鄉村振興幫扶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聯繫點,積極參與基層黨建、社會治理、鄉村振興、退役軍人服務等工作。引導符合條件的優秀退役軍人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壯大“兵支書”隊伍並充分發揮其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示範帶動作用,激勵更多的退役軍人在基層治理、脱貧攻堅、鄉村振興中貢獻智慧和力量。組織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蔘加教師資格考前培訓班,進一步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國小任教。

三是打造品牌亮點。各縣市區在成立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的基礎上,再遴選一批隊員組建“尖刀班”,學習吳天祥小組、本禹志願服務隊等志願服務品牌,打造“張富清志願者老兵突擊隊”志願服務名片。按照市文明委統一部署,在志願服務供需對接資源整合、資金籌措、權益保障、激勵獎勵應急聯動、平戰轉換等方面,大膽探索,創新機制,充分體現“軍”的精神、“軍”的基因、“軍”的文化,努力把各志願服務隊和“尖刀班”打造成全省退役軍人志願服務乃至全省各行業志願服務的標杆和樣板。開展“老兵永遠跟黨走”老兵宣講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廣大幹部羣眾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情,激勵他們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國防教育、新時代文明實踐、經濟社會建設。積極組織八一老兵座談會軍旅照片櫥窗展覽、製作志願服務圖集等活動,利用報紙、電台、電視台、網絡等形式廣泛推送,及時宣傳退役軍人蔘與疫情防控、應急救援、鄰里守望、關係調適、愛國衞生運動等志願服務取得的成效,講好退役軍人故事。積極組織年度“荊楚楷模·最美退役軍人”評選,做好市“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選樹宣傳工作,讓更多人關心關愛志願服務中的退役軍人,充分展現哪裏有攻堅任務哪裏就有退役軍人領路、帶頭的良好形象,引導退役軍人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增加經費投入,將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的工作經費、人員經費和項目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確保工作人員享有合理的工資待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加大對退役軍人服務站崗位補助、信息系統維護、設備購置和服務活動經費投入,完善經費管理制度,確保平台規範建設、運行順暢。強化人員力量,堅持關口前移,在培訓、編制計劃、崗位歸集等關鍵節點,實行部門聯合辦公,提升工作效率,編制、人社、退役軍人事務、國資等部門分工協作,合力推進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落實落地。緊盯退役軍人報到接收、教育培訓、選崗定崗、社保轉接、跟蹤服務等重點環節,科學推進移交安置流程,明確細化具體任務和相關部門職責,有效規範退役軍人移交安置程序,提升退役軍人安置質量。推動資源下沉,加強與組織、發改、民政、財政、住建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推動政府的公共服務、社會管理資源和平台下沉,提升城鄉組織、動員、服務羣眾的能力。全力支持共駐共建社區和對口扶貧點工作,主動跟蹤共同締造工作進展及動態,及時為退役軍人和廣大羣眾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