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清明節的傳説小故事簡短一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25K

清明節的傳説小故事簡短一點精品多篇

吸收“上巳” 篇一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説:“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説“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到了清明,氣温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説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説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説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其中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清明節氣在時間和天氣物侯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

融合寒食節習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説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其實,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蹟。原始社會,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煙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後來成為清明節主要內容的祭掃墳墓。

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如韋應物有詩句説:“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白居易也有詩句説:“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朝廷鑑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這項規定距今已經1200多年,説明從那時起清明開始具有某種國家法定節日的色彩。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融合上巳節習俗

清明節後來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九年級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後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晉代陸機有詩寫到:“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

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裏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一次,誠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後續發展

融匯了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

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

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一個官方認定。[9] 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兼併“寒食” 篇二

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清明,這個只聽名字就讓人感到神清氣爽的日子,在我國傳統節日中佔據着重要地位,一直傳承至今。僅僅憑藉它與春節、端午、中秋一同列入法定節假日,就可以窺見清明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

不過,清明並非打一“出生”就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個節氣,各有各的文化傳承,為何唯獨清明能以節氣身兼節日?這其中還有很長的故事要講。

因風得名

自立春算起,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排行第五,時間在每年4月4日到6日之間。這段時間,在我國很多地區,春天的腳步早已走來,而夏日的酷暑尚未逼近,氣候特徵正當得起“氣清景明”這四個字。人們因而常常認為,清明之名,得自此時怡人的氣候條件。

其實,如果從古籍中尋找答案,會發現“清明”一詞有着更深層次的來源。東漢許慎《説文解字》釋“風”時稱:“風,八風也。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八風各有不同名稱,代表不同方向吹來的風,也代表了古人對季風變化的認知。其中提及的清明風,正是清明節氣的得名來源。

成書於西漢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何謂八風?距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條風至四十五日,明庶風至;明庶風至四十五日,清明風至……”需要注意的是,西漢的二十四節氣與當今通行的版本不同,以冬至為首節,而且啟蟄(驚蟄)排在雨水之前,穀雨排在清明之前,這樣算下來,冬至之後135天,清明風來的日子,就是清明節氣了。

兼併“寒食”

到此為止,清明還是一個指示氣候、幫助農業生產的節氣。但隨着時代變遷,清明的意涵也在漸漸擴大,與其日期相近的節日,被它“兼併”“吸收”,曾經是一個重大節日的寒食節,就被吸收進了清明之中,給清明帶來了禁煙火、吃冷食、祭掃祖先的習俗。

説起寒食節的來源,許多人都唏噓於晉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割股讓流亡的公子重耳充飢,待重耳掌握晉國後卻攜母隱居。重耳放火燒山,也沒能逼出介子推,反而將他燒死。人們相信,是傷心的重耳為了紀念介子推才設立了寒食節。

這個故事雖然感人,但很難成為一個全國性節日的真正起源。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寒食節的真正起源,可追溯至古代鑽木取火。季節變化,取火需用不同樹木,稱為改火。換季改火之時禁止生火,所以才有了寒食節。

中國最早的春祭在寒食節,此後逐漸併入清明習俗。這是由於寒食節的日期距離清明很近,通常在清明前一到兩天。也許為了休假便利,也許只是習慣成自然,這兩個節日逐漸合二為一。我們很難考證寒食節是在什麼時候徹底被清明取代,至少到唐朝,人們仍保有寒食的習慣,而在受中華文化影響的許多地區,如韓國,仍保留着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在《唐會要》中,記載着朝廷在清明、寒食設有假期,本意可能是方便人們祭掃祖先,但很可能這個假期的設立,讓清明又多了一次“兼併”的機會——上巳節也被納入了清明的“勢力範圍”。

吸收“上巳”

如果説寒食節給清明注入了懷念的氣息,那麼上巳節則給清明帶來了更符合這個時節天氣氣候的歡快。上巳,正是一個歡樂的節日。

《論語》中那段有名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記載的就是上巳節的習俗。自古以來,這個節日就是“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

在上巳節,人們要清潔身體,去除晦氣。文人雅士喜歡在這一時節臨水宴飲、吟詩作賦,舉行“曲水流觴”的遊戲。最著名的一次,莫過於王羲之的蘭亭會。在民間,人們也會春遊踏青,野餐、採花,飽覽美好春光。

和寒食相似,上巳併入清明的時間也約略在唐宋之間。證據就是唐時詩文中常常見到關於上巳節的記載。在唐代,上巳節上升為官民同樂的盛大節日。節日的內容除了祓禊之外,主要是春遊踏青、臨水宴飲。

而到了宋代,上巳節記載忽然寥寥。即使是喜歡打着“與民同樂”旗號的宋徽宗,也不見其在這一天“與民同樂”過。在歐陽修的《漁家傲》裏,提及“三月清明天婉娩。晴川祓禊歸來晚。況是踏青來處遠”。可見原本屬於上巳節的祓禊、踏青,已成清明習俗。

與清明、寒食定在冬至後相對固定的天數不同,上巳節的日期依據陰曆而定,在陰曆三月九年級,日期與清明時近時遠,卻也融入了清明之中。究其原因,與上文提及的清明放假政策或許不無聯繫。人們難得獲得假期,且又正值春光明媚的好時節,外出祭掃之餘,踏青遊玩一番十分自然。

在唐高宗李治年間,“掃墓+踏青”的模式十分盛行,以至於認為此舉對死者不夠尊重的李治還專門下詔禁止:“……亦有送葬之時,共為歡飲,遞相酬勸,酣醉始歸。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鬆檟,曾無戚容,既玷風猷,並宜禁斷。”

這條詔令試圖杜絕很多人藉着春遊,順便掃墓的行為。客觀上,它也成為了這種情況十分普遍的證據。但後來的歷史發展説明,李治這樣發自官方的禁止並無效力,到了宋代,原本屬於三月三上巳節的習俗,已經慢慢成為了清明的一部分。

因風得名 篇三

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市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説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