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歷史必修三複習提綱資料歸納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04K

歷史必修三複習提綱資料歸納精品多篇

歷史必修三複習提綱資料歸納 篇一

1、英荷戰爭——17世紀英荷爭奪殖民地的戰爭。

2、七年戰爭——1756~1763年英法爭奪歐洲霸權和殖民地的戰爭。

3、拿破崙對外戰爭--主要對手是英、俄、普、奧等,前期以革命性為主;後期以侵略性為主。

4、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年英法與俄國為爭奪土耳其殖民地而爆發的戰爭。

5、普法戰爭——1870年普魯士為統一德國對法進行的戰爭。

6、美西戰爭——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為爭奪菲律賓而爆發的帝國主義戰爭。

7、日俄戰爭——1904~1905年日俄為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爆發的帝國主義戰爭。

8、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間、作戰雙方、性質、主要戰場、重大戰役、戰場重心的轉移、結果和影響。

9、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因、爆發、擴大、轉折、重大戰役、重要會議、性質、結果和影響。

10、朝鮮戰爭——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組成以美國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擴大侵朝戰爭,很快將戰火燒到中朝邊境。美國第七艦隊開入台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在朝中人民打擊下,1953年,美國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11、侵越 戰爭

(1)時間:60年代初到1973年。

(2)經過:

①美在越南南方建立“越南共和國”,同北部越南民主共和國對立。

②特種戰爭:對越南提供軍事援助,向南越派遣顧問。

③局部戰爭:1964年把戰爭擴大到越南北方,將特種戰爭升級到對整個越南的“局部戰爭”。

④美國又向越南南方直接派遣軍隊,持續到1973年。

歷史必修三複習提綱資料歸納 篇二

1、三省六部制

魏晉南北朝時期,握有實權的先是尚書省,繼而又有中書省、門下省,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唐朝中央的三省中書、門下和尚書,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相權分散。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削弱了相權,保證了皇權的獨尊。

隋唐時期在尚書省下設吏、户、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並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

2、唐太宗和貞觀之治

唐太宗注意吸收隋亡的教訓,認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他選賢任能,虛心納諫,勵精圖志,使唐朝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恢復和發展,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他所採取的措施有:“內親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任用魏徵;強調“存百姓”的思想,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輕徭薄賦;從民本思想出發,慎用刑法,用法務在寬簡。制定《唐律》減少大量死刑條款;完善科舉制,提高進士科地位。

實行比較開明的民 本站 族政策。

3、藩鎮割據問題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設置了許多節度使。節度使名為朝廷藩鎮,往往發展成為割據勢力。唐中期安史之亂後形成的藩鎮割據局面,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

歷史必修三複習提綱資料歸納 篇三

第一二次工業革命區別影響

顯著特點:

第一,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由於自然科學的新發展,並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科學和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已超出一國的範圍,其中有不少出現於德國、美國,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除一些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或將要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外,有些後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如德國、日本則尚未完成或剛剛起步,因此,對它們來説,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這些國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其發展速度比較迅速。

影響:

①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生產和資本走向集中,迅速產生壟斷和壟斷組織。

②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

③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劇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擴張。

歷史必修三複習提綱資料歸納 篇四

一、中央集權的發展

1、漢朝

漢初沿襲秦的郡縣制,同時分封諸侯,實行郡國並行制。

漢武帝頒佈“推恩令”,王國越分越小,列侯歸郡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

3、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設置節度使。

安史之亂後形成藩鎮割據局面,嚴重削弱中央集權。

4、北宋

軍事:主要將領兵權收歸中央,抽調各地精兵強將,充實中央禁軍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長官,同時設通判負責監督

財政:地方賦税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由中央掌控

5、元朝

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設路府州縣),邊遠民族地區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行省長官擁有經濟軍事大權,但在行使時受中央節制。

行省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二、君主專制的演進

1、漢朝——內朝(中朝)

漢初,丞相集決策、司法、行政大權於一身。

漢武帝時重用身邊侍從、祕書等工作的人,讓他們擔任尚書令、侍中等,參與軍國大事,削弱相權。

2、魏晉南北朝——三省體制

尚書省(最先擁有實權)、中書省、門下省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執行)

(2)六部:吏、户、禮、兵、刑、工

(3)影響: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相互牽制和監督,相權分散皇權獨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

4、宋朝——分割相權

宋初,中書門下作為行政機構。

後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

5、元朝——中書省

中書省上承天子,下總百司,是行政機關,長官行使宰相職權。

元朝後期,宰相權勢擴大。

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1、漢朝

察舉制——漢武帝令郡國每年舉薦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選拔制度

2、魏晉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門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朝

科舉制——隋文帝時分科選拔,隋煬帝時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

繼承並完善科舉制——增加考試科目,武舉,殿試等。

科舉制的影響: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它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繫起來,有利於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裏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