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一必修2歷史知識點歸納【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9W

高一必修2歷史知識點歸納【精品多篇】

高一必修2歷史知識點歸納 篇一

1、古代農業耕作方式演變

(1)刀耕火種(原始農業)

(2)石器鋤耕

(3)鐵犁牛耕

2、古代農業的生產工具:春秋戰國—鐵犁;西漢—耦犁、耬車(播種工具);隋唐—曲轅犁

3、古代耕作方法演變:春秋戰國—壟作法(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耕作方法);西漢—代田法

4、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戰國);漕渠、白渠、龍首渠(漢)

5、古代灌溉工具演變:翻車(三國)、筒車(唐朝)、高轉筒車(宋朝)、風力水車(明清)

6、中國古代人們由不斷遷徙走向定居的原因:生產力的發展

7、小農經濟出現的時間:春秋戰國出現

8、小農經濟出現的原因:

①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的出現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產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9、小農經濟的特點:

①以家庭為生產單位(分散性)

②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封閉性)③分工簡單,技術落後(落後性)④易受天災、苛政的影響(脆弱性)

10歷代統治者的重視,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

11、對小農經濟的評價:積極

①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②為我國農業的精耕細作做出了貢獻

消極

①小農經濟比較脆弱,容易破產

②是我國封建社會繁榮的原因,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12、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經營形態:

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

13、三大手工業部門的發展狀況

青銅:商周—鼎盛(青銅時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冶金冶鐵:西周晚期出現鐵器,兩漢的高爐鍊鐵和炒鋼技術;東漢杜詩發明水排(水利鼓風冶

鐵工具)鍊鋼:南北朝—灌鋼法(水排和灌鋼法使中國的冶煉技術在16世紀前一直領先於世界)商朝—原始瓷器;東漢—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窯瓷

元朝----青花瓷明清—--琺琅彩、彩瓷;景德鎮成為瓷都器絲商朝—出現絲織品;西周—斜花提紋織物;業西漢—政府在長安設東西織室;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

14、中國古代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地點:江南

15、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標誌:“機户出資,機工出力”這種帶有僱傭與被僱傭關係的手工工場的出現。

16、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縛(根本原因)、重農抑商、閉關鎖國

高一必修2歷史知識點歸納 篇二

絲織業

中國又最早養蠶繅絲織綢。距今四五千年已養蠶並有絲織品。

商朝織機。

西周斜紋提花織物。

唐朝絲織以輕盈精湛著稱,還吸收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

宋朝織錦吸收了花鳥畫中的寫實風格。

明清設蘇杭織造局。緞成為清朝絲織品的代表。

民間手工業→家庭手工業、民營手工業

民間手工業經歷春秋戰國和秦漢的發展後,魏晉南北朝時曾遭受摧殘,到隋唐才得以恢復和

發展。兩宋以後,民間手工業在曲折中繼續艱難發展。

元朝時,民間棉紡能手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

明中葉以後,民營手工業甚至超過官營手工業。那時使用的花樓機,能夠織出畫師設計的各種花紋。

明朝中後期,隨着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江南一些手工業部門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清朝時,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

中國古代手工業享譽世界

西漢“絲國”“絲綢之路”;

唐朝起瓷器大量輸出國外;

明代燒製了帶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裝飾圖案的瓷器。

清代還根據歐洲商人的訂單,專門燒製西餐用具和魚缸等。

在中國製瓷工藝的影響下,從17世紀開始,歐洲國家陸續生產瓷器。

高一必修2歷史知識點歸納 篇三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古代農業

1、耕作方式——鐵犁牛耕

①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

②漢以後,鐵犁牛耕成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時期,曲轅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農經濟

①形成時間:春秋戰國

②形成原因:a、鐵犁牛耕的出現,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③特點:a、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b、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④地位:在古代中國經濟中始終占主導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會——土地屬於氏族公社

②奴隸社會(夏商周)——“井田制”(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度)

③封建社會——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魯國“初税畝”,實際承認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戰國,秦國商鞅變法,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農業政策

(1)重農抑商

①開始:戰國商鞅變法

②評價

a、保護農業生產,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b、封建社會後期,抑制了工商業的正常發展,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

(2)抑制土地兼併

①均田制(北魏—唐)

②“魚鱗圖冊”(明朝,確定土地所有權和徵收賦税的依據)

古代手工業

分類特點

官營手工業地位成就

①由政府直接經營,集中大作坊

②產品不計成本,不流通,供皇帝使用在明中期以前,在手工業中一直占主導地位冶鐵:東漢的水排;南北朝的灌鋼法;

制瓷

絲織:明清時進入鼎盛時期;

民間手工業

①由民間私人經營

②產品供民間消費明中葉以後,超過官營手工業,占主導地位明中後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家庭手工業產品用來交納賦税和家庭消費農户的副業

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①時間:明朝中後期,江南一些民營手工業中;

②原因: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③標誌:“機户出資,機工出力,計日取值”

④本質特徵:資本主義性質的僱傭關係;

古代商業(商品經濟)

時期發展狀況表現

春秋戰國商業繁榮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

秦漢發展艱難開始重農抑商

隋唐商業發展農村集市貿易發展;櫃坊、飛錢問世;“揚一益二”;外貿港口廣州

兩宋空前繁榮交子;商税成為主要財源;市的發展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出現商業名鎮;話本、詞的盛行;《清明上河圖》

元商業繁榮國際商業大都會:大都;天下第一大港:泉州

明清城鎮商業繁榮農副產品大量成為商品;長途販運貿易;著名商幫:晉商、徽商海禁、閉關鎖國政策

①時間:明清時期

②原因:

a、明初為防患倭寇;

b、清初為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鬥爭;

c、清政府認為無需同外國進行貿易;

③評價

a、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b、隔絕了中國與外界的聯繫,使中國落後於世界潮流

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①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②表現

a、自然經濟逐漸解體b、近代企業的誕生(洋務運動)c、民族資本主義的誕生(19c60、70d)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③發展歷程(見以前的講義)

④特點

a、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b、地區分佈不平衡,主要分佈於東南沿海地區;

c、行業分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輕工業,始終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

⑤阻礙因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決定民族資本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必然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⑥啟示:

a、實業救國的道路行不通

b、民族獨立是國家富強的前提;

第四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過渡時期(1949—1956,發展生產力與改革生產關係並舉)

①國民經濟的恢復(1949—1952)

②三大改造(1953—1956)

a、內容: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私有制——公有制

b、意義: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正式進入社會主義;

③一五計劃(1953—1957):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十年探索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

①中共八大1956:對主要矛盾、主要任務的正確分析;

②八大二次會議1958: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a、背景:人民公社化引起嚴重的經濟困難

b、內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c、意義: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文革時期(1966—1976)

1971年、1975年周恩來、鄧小平對國民經濟進行整頓,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改革開放時期(1978—今)

1、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2、經濟體制改革

①內容:

a、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四川、安徽)

b、城市:國企改革,增強企業活力1984

②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a、1992年初,鄧小平“南方談話”,提出要搞好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b、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d、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3、對外開放

a、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內地

b、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

改革開放的階段

①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實行改革開放和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

②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標誌;③上海浦東的開發和開放成為中國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誌;

第五單元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原因

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②新中國的成立

③改革開放

表現(見以前的講義)

①物質生活

a、衣食住行

b、交通、通訊工具

c、大眾傳媒——四大媒介

②社會習俗

a、辛亥革命,改變封建陋習(如廢止纏足、剪辮易服、互稱同志、握手等)

b、改革開放,出現新的生活時尚(環保、講究衞生、旅遊等)

第六單元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年——1933年)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產和銷售之間的矛盾加劇;

2、表現:股市崩潰、銀行倒閉、企業破產、農產品價格猛跌、失業人數激增

3、特點:

①波及範圍廣

②持續時間長

③破壞特別大

4、影響

①加劇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

②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③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羅斯福新政

1、背景

2、內容

(1)金融

①令銀行暫時休業整頓,逐步恢復銀行信用;

②放棄金本位制,實行美元貶值,刺激出口;

③擴大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權力;

④管制證券業

(2)工業

①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將生產的各個環節置於國家監督之下;

②調整企業關係和勞資關係;

(3)農業

①成立農業調整署,用行政手段調整農業政策;

②為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調整農產品結構,提高並穩定農產品價格;

(4)社會福利

汽車、飛機

①建立聯邦救濟署,發放緊急救濟金;

②加強社會保障措施,為弱勢羣體提供社會保障;

③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就業,刺激消費;

(5)社會立法

①《全國勞工關係法》,使工人有權組織工會;

②成立全國勞工關係委員會,保障工人的基本權利;

③“社會保險法”

3、實質:

不促動資本主義制度的情況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進行局部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干預;

4、特色:採用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應對危機,其應對措施基本以立法的形式出現;

5、影響

(1)對美國

①使美國經濟逐漸走出低谷;

②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使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2)對世界

①開創國家干預經濟的發展模式;

②資本主義告別“自由放任”政策的時代,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①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最主要)

②建立“福利國家”

③第三產業的興起

④新經濟的出現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第七單元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兩個政策、一種模式、三次改革)

“戰時共產主義”(1918—1920)

1、背景

①國內外敵對勢力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②糧食嚴重缺乏,經濟極端困難;

2、目的:為了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支持國內戰爭;

3、主要內容

①農業:實行餘糧收集制;

②工業:大中小企業全面國有化;

③商業:取消自由貿易;

④分配:實行義務勞動制和實物配給制;

4、評價

①積極: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保障了蘇維埃政權在軍事上的勝利;

②消極: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不利於生產的發展,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是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新經濟政策(1921—1924)

1、背景

(1)連年戰爭使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2)“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繼續實施,引發了經濟和政治危機;(必要性)

2、內容

①農業:以農業税代替餘糧收集制;

②工業:解除中小企業的國有化,允許私人開辦小企業;

③商業:允許自由貿易,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

④分配:廢除實物分配製,實行按勞分配;

高一必修2歷史知識點歸納 篇四

古代商業

1、商業發展的概貌

(1)古代中國“市”的形成與發展

宋以前,縣以上的城市設市。市與民居嚴格分開。官府設市令或市長進行嚴格管理。

按時開市、閉市,閉市後不許交易。

宋朝時,城市中坊和市界限被打破;舊時日中為市的經營時間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晝夜相接;交易活動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監管。

(2)商業都會的興盛

漢唐長安洛陽;宋朝開封臨安、元朝大都等大城市,是政治、軍事、商業的中心。

絲綢之路的開通、大運河的開鑿、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等,催生了一批新興城市。如南方揚州、成都成為當時最繁榮的大都會,出現“揚一益二”〖唐朝〗的説法。宋朝漢口鎮、佛山鎮、景德鎮、朱仙鎮是最著名的四大商業名鎮。

(3)商人活動〖包含:古代商業發展的一些經典場景〗

商朝人以善於經商著稱,因此後世將從事商業活動的人稱為“商人”。

秦漢至隋唐,統治者多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經商受時空限制,商業發展比較艱難。

兩宋商業經濟空前繁榮,商業環境相對寬鬆。還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元朝大都成為國際性的商業大都會。

明清時期,城鎮商業在壓制政策下依然繁榮。

→棉花、茶葉、甘蔗、染料等農副產品大量進入市場成為商品。

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商幫”,其中,徽商和晉商影響最大。

2、古代對外貿易特點→官府控制下朝貢貿易;

①中國的對外貿易,歷史悠久。西漢陸地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唐朝廣州成為重要外貿港口,政府設市舶使專管對外貿易。兩宋時,中國同幾十個國家進行貿易。元朝泉州是重要外貿港口,被譽為當時世界第一大港。

②朝貢貿易佔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要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繫,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

③明清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對外貿易漸趨萎縮。只開廣州,由“十三行”統一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