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優化方案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9W

優化方案精品多篇

優化方案 篇一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關於實施有效教學,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的意見》(吳教普【20xx】54號)和《關於實施精緻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意見》(吳教【20xx】41號)文件精神,突出有效訓練這一重點,加強並優化作業管理,探索減負增效新舉措,科學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制定以下管理措施:

一、明確要求,更新理念。

作業是中國小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檢測學生學習成效,訓練學生思維等多種功能,重視並改進作業,實施有效訓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作業管理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之必需;是落實有效教學之必需;是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之必需;是促進學生素質和諧發展之必需。

1、優化作業各環節,做到教師“五有五必”與學生“四有四必”。

(1)全體教師要做到“五有五必”:有練必選、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練必評、有錯必糾。

(2)學生要做到“四有四必”:有發必做、有做必真、有評必省、有思必得。

2、教師在“五有五必”中必須把握“五個原則”。

(1)目的性原則。作業訓練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其內容需符合教學要求,呈現出啟發性、典型性、拓展性的特點,要充分挖掘作業的各種功能:鞏固、檢查、深化、提高、體驗和發展功能,以此服務教與學。

(2)科學性原則。作業訓練要充分體現重點、難點,要結合學生和教學實際需求,內容和形式上要注重精、巧、活,質和量上都要有嚴格要求。

(3)分層性原則。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果而始,在基礎要求上謀求統一,在發展要求上務求分層,注重梯度和循序漸進。

(4)計劃性原則。作業訓練要有前瞻性,各個階段作業圍繞的重點要在備課中體現,在備課組教研活動中要研討;作業要有全局觀念,要加強作業訓練的整體佈局,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繫。

(5)發展性原則。作業要充分藴含對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要求,要挖掘作業的德育功能,激勵學生能通過作業的完成來完善學習的品質和思維的能力。

3、教師在“五有五必”中必須遵循“五條策略”。

(1)減量提質。要減少學生作業的總量,提高作業的質量。要按照省教育廳要求作為最低控制要求。要減少學生作業的科目,有的科目在特定時期不得佈置作業;要減少學生作業的日期,我校將每週一設立“無作業日”,並在學校網站上予以公示。

(2)減難增基。要杜絕盲目追求難度來“考學生”“選拔學生”,更不得通過佈置難度大的作業來“為難”“刁難”學生,作業佈置難度適當,以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為依據。作業要考慮難易結合,梯度配置,要注重層次性和多樣性的統一。以訓練學生的“雙基”,突出基礎性,落實基礎要求。教師要充分研究、掌握作業“化難為易”的策略。對困難學生要佈置簡單、可以獨立解決的作業,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3)減舊倡新。減舊,首先教師要減少自己陳舊“作業觀”,要貫徹作業的“生本”理念;減舊,要徹底減少現成作業的使用,減少“拿來主義”,杜絕採用現成的訓練卷、教輔資料的現象。倡新,首先認識要新,對作業的功能、要求有新的認識;其次作業佈置形式上求新,口頭作業、書面作業、實踐作業等多種並,舉每門課都要有適量的課堂作業時間;再者作業的批改、反饋手段求新,採用互批、面批、小組批等多種做法,實施作業的二次批改;還要在作業評價上求新,讓學生感受做作業不是一項負擔,增加作業的主動性。

(4)減面增點。要克服認為講過練過學生再錯責任不在老師而在學生的“卸責”意識導致的“題海訓練”。作業要注重重點性和差異性的統一、注重針對性和基礎性的統一,作業佈置不求面面俱到,力求抓住重點、基本點;作業講評不求題題都講,要突出核心,對症下藥;作業反饋不能就題論題,要舉一反三,加強拓展和延伸,突出作業中難點的處理,疑點的解惑、關鍵點的拓展。

(5)減粗增細。要減少作業各個環節的簡單粗放、隨意而為,而要講究精耕細作、步步為營。作業處理中要提高作業的反饋質量,不僅僅停留於簡單分析,而要積極發揮作業矯正作用要加強作業的及時跟進,通過學生對作業的自我糾錯、自我感悟來提高作業的實效性。

二、統一思想、加強領導。

充分認識規範學生作業訓練管理在學校教學管理和促進教學質量提升中的關鍵作用,我校加強領導,成立管理小組和督查小組。

1、管理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各學科教研組長

2、督查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各班主任

三、建章立制,形成合力。

1、設立“無作業日”

學校設立“每週無作業日”:每週的週五為“無作業日”,並在校園網公示。結合蘇州市“會休息、會自學、會健體”的三會精神,教師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通過“無作業日”的設定,目的於加強教師有效訓練的意識,真正更新自己有效教學的理念。

2、強化作業制度管理

(1)作業年級統一制度。由備課組長負責,每週一次備課組活動,在備課組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由組長安排本週作業佈置。作業內容貫徹“五項原則”和“五條策略”的要求。未經備課組長同意,不得隨意佈置作業。

(2)常規檢查管理制度。繼續加強每月六認真檢查,檢查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鈎。備課的檢查中要強調作業選擇、佈置、批改、評講、反思等;重點檢查班級後進生作業;特別關注作業在質與量上的創新;特別督查“五有五必”和“四有四必”的情況。

(3)各層面督查制度。建立由教務處、班主任、學生、家長等幾個層面的作業督查制度,力求從多角度管理監督,強化有效訓練行為。督查內容為學生作業的設計與佈置、批改與反饋、作業完成的檢查和指導。

(4)研討制度。學校要加強教師對作業訓練的培訓工作,鼓勵教師開展作業訓練對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促進作用的研究和實踐;積極推動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的多種形式的研討活動,集聚羣體的智慧和力量,研究策略。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過程性評價,形成學生作業評價機制,學校對教師的作業訓練設計、佈置、批改與反饋、講評與輔導進行評價,形成過程性評價機制,並與教師的評先評獎及工作績效等進行掛鈎。

優化方案 篇二

摘要:智能化變電站測控裝置雙重化配置以後,監控信息宂餘的同時帶來了異源數據的辨識選擇和遙控對象惟一性的問題,本文分析了現有雙測控配置方案的優缺點,提出了一種由監控系統自主選擇主機並根據雙機實時運行狀況自動切換主備機的策略,本文對雙測控的實施方案進行了闡述,提出了一種間隔層測控裝置不停電檢修的運維方式,適合智能變電站無人值守的趨勢。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測控裝置;雙重化配置;主備機切換

智能變電站是堅強智能電網的重要基礎和支撐。隨着我國智能變電站的推廣建設,站內一次設備信號的採集、測量、控制和監測的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作為變電站內信息監視和控制的主要實現環節,測控裝置的配置方案對監控系統可靠性起着關鍵性的作用。國內110kV及以下的數字化變電站中採取保護單套配置,測控功能由一套獨立的測控或者保護測控一體化裝置來實現。為了提高監控系統的可靠性和宂餘性,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數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及與之相關的設備、網絡等按照雙重化的原則進行配置[1],從而引入了測控雙重化配置的概念。測控裝置雙重化配置具有功能獨立、聯閉鎖可靠性高等特點,可以提高監控系統的宂餘性以及防誤操作的安全性,當裝置出現N1系統故障時能夠不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但測控雙重化配置也帶來了數據源與控制源不惟一的問題[2],監控系統需要對上送的數據進行辨識和篩選,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監控系統的複雜度和運維出錯的可能性。本文對現階段實施的多種雙測控方案的優缺點進行了總結,提出了一種監控系統自主選擇主機,並根據雙機的實時運行狀態自動切換主備機的方案。此方案既有效解決了宂餘配置方案中數據源和控制源不惟一的難題,同時提供了一種測控裝置檢修不影響系統運行的機制,提高了監控系統的可靠性和易維護性。此方案適合無人值守智能站的運行和維護,具備可推廣性及可複製性。

1智能變電站雙測控配置結構

按照國網公司Q/GDW161—20xx的設計規範,220kV及以上的智能變電站中主要的保護裝置雙重化配置,相應地過程層和間隔層設備均需要雙套配置。具體到智能變電站內三層兩網的架構體系來説,過程層和站控層網絡分為A、B雙網;過程層的合併單元、智能終端分別雙套採集一次設備的信息,間隔層的保護、測控裝置雙重化配置對下接入過程層A、B網,對上接入監控系統雙MMS網[3]。因此雙測控配置實際上對應的是智能變電站內整個三層兩網的雙重化結構。

1.1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雙重化配置結構

在220kV及以上的智能變電站中,採用雙重化配置的三層兩網結構。1)過程層設備:配置雙套獨立的合併單元,分別採集電子式互感器的兩路二次轉換器(A/D採樣迴路),並輸出IEC61850-9-2標準規定的SV採樣報文至過程層SV交換機上,保護裝置也可以通過點對點的方式直接接入。配置雙套獨立的智能終端,分別獨立採集對應間隔的一次設備(如斷路器、刀閘等)的信息並實現對其控制功能。雙重配置的保護或者測控裝置的跳閘、合閘迴路與2套智能終端的動作線圈一一對應,各自獨立。智能終端與間隔層裝置通過IEC61850標準規定的GOOSE(面向通用對象的變電站事件)協議以組網或者點對點的方式進行信息交互。2)過程層網絡:過程層網絡是過程層和間隔層設備信息交互的橋樑。220kV以上的智能變電站一般採用過程層GOOSE網絡和過程層SV網絡相互獨立、雙重化配置的結構。當一個網絡運行異常時不應影響另一個網絡的正常運行,正常情況下雙網獨立運行,構成宂餘配置。3)間隔層設備:繼電保護裝置的雙重化配置原則,包括保護裝置以及保護配合迴路(電子式互感器、合併單元、智能終端、過程層交換機、跳閘線圈等)的雙重化。雙重化配置的保護裝置及其迴路之間完全獨立,沒有直接的電氣聯繫。相應地測控裝置也應雙重化配置,對下接入過程層網絡的A、B網並採集上送合併單元、智能終端的開關量和模擬量信號。雙重化配置的測控裝置功能上各自獨立,具備完整的測量、控制以及聯閉鎖功能,分別進行聯鎖計算並將各自的聯閉鎖狀態發以GOOSE的形式給智能終端。對於獨立的控制迴路,兩套裝置的閉鎖輸出接點接入各自的迴路中互不影響;對於共用的控制迴路,將兩套測控的聯閉鎖節點並接,以提高控制的成功率。4)站控層網絡:站控層MMS網絡採用雙重化配置,間隔層設備應提供2個以太網口分別連至MMSA網與MMSB網。5)監控系統:監控後台服務器和遠動裝置是智能變電站一體化信息平台的核心,對整個變電站安全運行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採用宂餘配置的2台監控後台的數據庫定時或者自動同步,當一台監控後台癱瘓或者退出運行時,另一台監控後台能自動啟動並正常運行,提高監控系統的可靠性。綜上所述,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的雙重化配置提高了站內監控信息的宂餘度和可靠性,當站內裝置發生N1故障時仍然有備用系統可以正常工作,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1.2測控雙重化配置帶來的問題

鑑於IEC61850標準中規定的GOOSE和SV服務協議,數字化變電站中採用光纖傳輸突破了常規站內電纜和節點的限制,信號的傳輸呈現幾何級的增長。據統計智能變電站內一個110kV間隔測控裝置所採集的過程層開關量信號、告警信息、模擬量信號等多達三四百個,雙重化配置之後上送到站控層的監視信號翻倍,全站所有的信號總計將達到數萬個之多。如此之多的信號勢必會增加監控系統處理信息的複雜度,給運維人員也帶來困惑。同時對於同一個監視對象而言,採用雙重化配置帶來了信息識別和篩選的困難。數字化站內A、B兩套過程層設備如果上送的信息(如開關位置)不一致或者品質有差異,對於監控系統而言必須在兩個異源信號之間進行辨識,增加了數據處理的複雜度和出錯的概率。對於異源數據的選擇切換,目前沒有一種簡單可靠的切換機制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且無論對測控裝置或者監控後台而言都將耗費非常多的軟硬件資源。對於站內調度或者監控系統下發遙控命令而言,雙重化的配置導致需要選定惟一的控制源。當測控裝置的運行狀態發生改變後,控制源的切換也給系統的穩定性帶來挑戰,控制源的不惟一性降低了遙控的成功率。

1.3現階段主流的雙測控方案

現階段國內多數的二次設備製造廠家均提出了各自的雙測控實施方案,比較主流的實施方案如下:1)採取“虛點映射”的策略[4]實現站內監控數據和控制方向的“二取一”。這種方案需要監控系統建立兩套測控採集的實時數據與某個虛點的對應關係,且虛點跟實點數據之間要實時交換。為此監控後台必須增加一套實時的判斷邏輯並維護多張採集實點與虛點的隱射關係表,無疑增加了後台的處理複雜度。同時當裝置主備切換時也帶來了遙控對象不確定、數據隱射關係更改的問題。2)兩套測控之間通過硬開入交互通信,實現自動切換。這種方案兩台測控之間通過外部開入交換實時運行狀態,並根據一定的規則進行主備機自動切換。實際運行過程中當採集的對方運行狀態不可靠或者雙機之間通信異常時,可能導致主備機誤判。同時雙機實時交互通信,對兩套裝置的獨立運行也提出了挑戰。3)監控系統或者遠動裝置通過手動設置軟壓板的方式,實現主備機的切換。此方案中測控裝置設置“主機軟壓板”,監控後台根據測控裝置軟壓板的值來選定主機,且通過遙控軟壓板的方式來切換主備機。主備機的切換需要監控後台或者遠動人為操作參與,增加了出錯的可能性,且不利於變電站的無人值守。綜上所述,目前的雙測控實現方案中,在面臨雙數據源選擇和監控對象的。惟一選擇時,都沒有很完美的解決安全性和易操作性的問題。同時增加了監控系統邏輯處理的複雜度,帶來了主備機切換的不穩定性,難以適應無人值守的需求。

2雙測控配置方案優化設計

雙重化配置的兩套測控裝置,採取對下雙主、對上主備的工作方式。對下雙主是指兩個測控裝置在功能上(測量、控制、聯閉鎖)上完全獨立;測控裝置不作主備機邏輯判斷,之間無任何信息交互。對上主備是指站控層設備(遠動和後台)通過特定的規則自動選擇主測控裝置,實現測控功能的熱備用。

2.1測控裝置

兩套測控裝置分別對下接入過程層A、B網,其中第一套測控裝置接入第一套合併單元、智能終端,用於採集A套合併單元的模擬量,A套智能終端的開關量;第二套測控對稱接入第二套過程層設備信息。將測控裝置採集的數據分為兩類:1)私有信息:測控裝置本身獨有,以及衍生出的二級信號組成,主要包括所接入的合併單元或者智能終端的GOOSE通信鏈路狀態、功能壓板信號、測控裝置本身的告警信息、運行狀態以及邏輯閉鎖信號等,這類信息能夠完整地表徵該測控裝置所處的運行狀態。2)公共信息:能夠反映變電站一次設備當前運行狀態的信息,包括電壓、電流、功率、開關刀閘位置等,這類信息能夠完整地表徵變電站運行的狀態且數據具有惟一性。測試裝置具體實施方案如下:1)兩套測控裝置在功能(測量、控制、聯閉鎖等)上完全獨立,不作主備機邏輯判斷。2)兩台測控均可響應手控操作,測控屏上設置兩個手合、手分把手,緊急情況下可以選擇任何一台裝置去手動操作。3)對於聯閉鎖信息,兩台測控裝置分別進行聯鎖計算,並將各自的聯鎖狀態通過GOOSE發送給A、B兩套智能終端。短語獨立的控制迴路,閉鎖接點接入各自的迴路中互不影響;對於公用的控制迴路則將兩個閉鎖接點並聯,以保證控制的成功率。當智能終端和測控裝置通信中斷時,智能終端的聯閉鎖接點應自動復位。

2.2監控後台

1)監視方向:主備測控裝置均和後台通信。對於公共信息,由監控後台對相應的點進行配置,取主測控的公共信息進行顯示;對於私有信息,由監控後台二取二進行顯示。對於公共信息中出現兩套採集的信息不一致的情況,由監控後台進行不一致告警,提示運行人員對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進行檢查。2)控制方向:監控後台默認將遙控命令下發到主測控裝置上。當現場運維需要特殊處理時(如主機運行正常,但聯鎖不滿足或者需要操作備機),允許運行人員在遙控界面使用備機進行遙控。

2.3遠動裝置

1)監視方向:主備測控裝置均和遠動通信。對於公共信息,由遠動裝置對相應的點進行配置,取主測控的公共信息上送主站;對於私有信息,由遠動裝置二取二進行顯示。2)控制方向:監控後台默認將遙控命令下發到主測控裝置上。

3雙測控裝置主備機切換方案

智能變電站未來的趨勢是無人值守,因此雙測控配置方案中對於主備機的選擇和切換關係到運行和維護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本方案中主備機的選擇和切換實現規則如下。

3.1主備機選擇

監控後台或者遠動裝置基於以下規則自動選擇主測控裝置:1)非檢修狀態、通信正常的測控裝置選擇為主機。2)如果A、B兩套測控裝置上述兩個條件都滿足或者都不滿足,默認選擇A套裝置作為主機。上述規則中,雙測控裝置的A、B套定義由現場工程組態時決定,如可以按照IP地址大小的原則實施。

3.2主備機切換

假設A機地址為1,B機地址為2,則默認選取A機為主機。當運維過程中需要對間隔層測控裝置檢修時,後台監控系統可以根據運行狀態自動切換主備機。即裝置投檢修後自動由主機降為備機運行狀態,而原先的備機則同步升級為主機運行狀態。這種方案可以保證始終有一台測控裝置正常運行,且檢修開始和結束時主備機切換均不需要人工干預,而由監控系統根據實時運行狀態自動切換。為此提供了一種測控裝置不停電檢修的完美方案,適合無人值守站的運維模式。

4結論

本文從智能變電站測控裝置雙重化配置結構入手,分析雙重化配置帶來的優勢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目前國內主流雙測控配置方案的優缺點進行分析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由監控系統自主選擇主機並根據雙機實時運行狀況自動切換主備機的策略。本文提出的雙測控優化方案即充分發揮了宂餘配置的優勢,又解決了異源數據辨識選擇和控制對象的惟一性;同時提供了一種間隔層測控裝置不停電檢修的模式,適合智能變電站無人值守的運維趨勢。本方案已經在廣東電網220kV茂名廣場變成功實施,具有良好的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彭志強,張小易,高磊,等。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雙重化配置技術應用分析[J]。江蘇電機工程,20xx,32(5):38-41.

[2]胡紹謙,熊慕文,王文龍。數字化變電站雙測控實現方案探討[J]。廣東電力,20xx,24(10):45-47,83.

[3]Q/GDW161—20xx.線路保護及輔助裝置標準化設計規範[S]。

[4]鍾華兵,王志林,房萍,等。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支持雙測控的實現方法[J]。現代電力,20xx,27(3):13-15.

優化方案 篇三

摘要:針對高層建築地基基礎方案進行分析,闡述了對地基基礎進行科學設計的必要性,同時介紹了進行高層建築地基基礎方案設計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原則,內容有:合理設置沉降縫,充分利用地下空間,提升建築穩定性,掌握結構計算形式。最後結合貴州省某高層建築基本情況,探討了場地地質概況和地基基礎設計方案對比,管樁的使用等方面內容。

關鍵詞:高層建築;地基基礎;沉降縫;穩定性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用地越來越緊張。近幾年,我國城市建設過程中,高層建築為越來越多,高層建築極大的節約了用地,拓寬了人們的活動空間。在高層建築工程施工過程中,地基基礎設計十分重要,其關係到建築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因此對高層建築地基基礎優化設計進行分析,意義深遠。

1地基基礎設計重要性

在高層建築施工過程中,地基基礎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高層建築建造過程中的基礎性內容。因為在對地基基礎進行具體設計過程中,關係係數的設計難度較大,地基在土地下埋設不光會受到地質環境的影響,地下水也會對其產生影響。結合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通常情況下,在對普通地基基礎進行建造過程中,造價基本上在工程造價的5~6%之間,若出現一些較為複雜的情況,則需進行較深的埋置,這時會追加造價,造價比例會上升到總造價的10%左右[1]。工程單位會使用一些特殊方式進行處理。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對地基進行具體設計過程中,需要對不同基礎方案進行對比,進行擇優選擇,儘可能的降低造價,最終獲得較好的經濟收益。

2高層建築地基基礎方案選擇原則

2.1合理設置沉降縫

在對高層建築地基進行具體設計過程中,需對多方面因素進行分析,從具體應用層面上分析,先要對沉降縫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第一步在實施基礎設計過程中,對主流應用形式進行分析,如果有沉降不合理情況,就需要以形變狀態為依據,對基礎底面進行適當調整,不但會因為不均勻沉降問題使其受到影響,基礎設施形式或者基礎設施施工水平較差,均會導致其受到一定影響。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技術人員應當應用相應的基礎設計流年,按照嵌固手段對其進行具體設計。不同建築類型之間存在着較大差異,為了實現防水目的,可以對基礎結構進行適當調整,選擇最為合理的方案[2]。

2.2充分利用地下空間

高層建築在擴大空間範圍過程中,也需要適當擴大地下空間,如果對空間進行具體擴大過程中,有不合理的操作,可能會對空間帶來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建築地基無法合理使用。對相關規定進行分析發現,在對高層建築基礎進行埋設過程中,要求其達到建築高度的5~7%。同時,還需要對結構穩定性進行充分考慮,對鹼性和移動性的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如果出現密度較大的情況,為了實現施工的基本要求,需要施工人員及時進行填土工作。明確了施工基本高度後,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積極瞭解並確定已有的計算基礎,針對結構應用的方式和類型進行明確[3]。對基層巖石盡心積極分析,找出可能會對高層建築結構帶來影響的因素。同時,技術人員應當將錨杆當成基礎,適當增加現有結構基礎的造價管理程序。

2.3提升建築穩定性

站在建築穩定性的角度進行分析,會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高層建築基礎中,基層巖石會因為場地面積而受到影響,技術人員具體操作過程中,需對基層巖石所具備的承載力以及地壓縮能力進行充分利用,對其應用能力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最終形成成本投入的目的。同時,土層自身也會對地基帶來一定影響。為了增強全體應用強度,需要在住宅區進行相應的樁基設計,此後在商業區建立起一個類似地下停車場的功能區。針對促使建築穩定性受到影響的因素以及各方面需求進行充分合理的分析,最終挑選出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

2.4掌握結構計算形式

針對高層建築現有結構,所對應的計算方式也存在特殊性,為了實現數學規劃理論方面的基礎性要求,在實施初期設計過程中,需要對選擇方面進行合理優化,結合相關技術操作手段以及管理規範,對其中的變量差異進行積極分析並優化,此外還需對基礎結構構件的截面尺寸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針對相關人工智能系統和專家系統而言,在基礎設計過程中應用的十分廣泛。技術人員可以對其作出適當的調整和計算[4]。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是將經濟效益作為核心內容。並且對質量和穩定性進行兼顧,將這一內容作為原則,最終對設計方案進行合理優化和選擇。

3案例分析

3.1工程概況

以貴州某高層建築為例,項目為高層住宅樓,主樓部分地上32層,地下2層,長65m,寬18.8m,層高3m,結構總體高度為96.45m,室內外高差為0.45m。建築結構的主要形式為剪力牆結構,其中的主樓四周是一層地下車庫,層高為4.5m,結構形式是剪力牆結構。主樓的四周有一層地下車庫,層高為4.5m,其主要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0.000相對與絕對標高為1008.25m,建築的基礎埋深為8.2m。建築企業對場地抗震設防裂程度進行設置,程度為Ⅷ度,所設計的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控制在0.2g,地震分組設計為第一組。

3.2場地地質概況和地基基礎設計方案對比

結合對該地地質勘查報告結果,發現該地的地基土層主要是第四系全新統衝擊層,對土質從上到下進行劃分,分別為素填土、粉砂、粉質粘土、細砂共同構成,場地沒有液化土層,存在三種類型的場地土,屬於抗震一般的地段。主樓傳至就出的作用效應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作用的主要標準組合是478kPa,其基底的持力層位於③層粉質粘土,這時的地基場地承載力所具備的特徵值為faK=100kPa,對其進行深度修正之後,還是無法滿足設計需要,這種情況下,需要對其進行地基處理,或者使用深基礎。(1)對CFG樁複合地基施工技術進行使用,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施工速度較快,工期較短,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相對容易,同時工程造價相對低廉。這種技術已經成為當地和周邊地區高層建築建設過程中應用的比較普遍的技術之一。該項目在實施CFG樁時,使用的樁徑為500mm,樁距控制在1500mm,採用正三角形滿堂布樁的方式進行施工,所設置的樁的長度為20m,同時對混凝土強度等級進行控制,本工程使用的是C25,樁端進入5層粗砂不小於100000mm,技術人員在樁的頂端設置了級配砂石褥墊層,這一墊層的厚度為300mm,上面設置了1400mm厚的筏板,CFG工程一共使用了574根樁。技術人員在施工現場完成了CFG樁的檢測,其中的單樁承載力已經達到了1000kN,同時對複合地基承載力進行計算,得出的結果為520kPa。(2)在一些高層建築當中,其豎向荷載較大,對樁基進行應用,能夠減小地基變形情況,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結構整體安全方面的複合地基[5]。對本工程地基進行勘察,結合勘察結果,發現5層細砂工程具有良好的性能,厚度也相對較大,埋藏的深度較淺,和基底之間相差12m左右的距離。但是,在樁的極限端位置,所具備的阻力為2500kPa某,樁基是否和這一工程相符合,還需要作出進一步分析。

3.3管樁的使用

使用擠土夯擴混凝土大頭樁,要比CFG樁造價低,大約低出5%左右。在進行試樁施工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發現這一工程當中大頭樁存在一定問題,這些問題包括:①樁的端頭僅進入了第④層細砂層中的1m左右的深度,地勘報告所提供的極限端阻力為1200kPa,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其被提升到7000kPa,這種情況下難以保障其安全性。②對柴油錘進行使用,對其進行施打,產生較為劇烈的震動,同時也發出較大的噪音,當穿透3層粉質粘土層時,施工相對困難,擊打的次數較多,施工進度比較緩慢。對工期影響進行綜合考慮,採用擠土夯擴混凝土大頭樁進行施工,在本工程中並不合理。

4結束語

在高層建築當中,地基基礎設計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對地基基礎進行具體施工過程中,質量的好壞對整個工程質量均產生一定影響。高層建築層數較多,需要在地基上進行建設。這種情況下,對地基基礎方案進行具體設計過程中,只有對地基基礎設計方案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才能為高層建築接下來的施工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榮才。剛性樁複合地基和樁基礎設計計算理論對比[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xx,19(02):38~43.

[2]湯永淨,趙錫宏。軟土地基超高層建築補償樁筏基礎案例再分析[J]。巖土力學,20xx,37(11):3253~3262+3269.

[3]才向羣。高層建築地基基礎方案的優選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xx(22):125~126.

[4]方雲飛,王媛,孫宏偉。長沙北辰項目高層建築軟巖地基工程特性分析[J]。工程勘察,20xx,43(07):11~17.

[5]崔世敏。寧夏亙元萬豪大廈超限高層基礎優化設計論述[J]。建築結構,20xx,43(22):68~72.

優化方案 篇四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優化

經濟的飛速發展,對資源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對於我國來説,油氣資源匱乏,煤炭也就成為非常重要的資源,從建國初期至今,煤炭對經濟的貢獻一直髮揮着非常大的作用;但隨着環境的逐漸惡化,我國開始關注煤炭帶來的污染,關閉以及兼併了大量的中小型煤礦,對大型煤礦進行了資源優化管理,尤其對機電設備也進行優化升級改造,開採效率變得更加高效,人力物力得到了節約。但對於機電設備的高效管理還是比較欠缺,若忽視了對機電設備的有效管控,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效益,並且很難有穩固的安全保障;也會影響到我國煤炭產業的經濟效益,從某種程度上説,還將影響到我國煤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目前我國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存在問題的具體體現

(一)管理觀念的落後,導致制度不完善。機械化生產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主流趨勢,大型機電設備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煤礦企業的生產效率。但是,煤礦機電企業依然存在重視生產、輕視管理的落後觀念,並不重視對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由於缺乏先進的管理觀念,管理人員並沒有意識到煤礦機電設備的規範、高效管理對於整個煤礦生產所產生的極其關鍵的作用。因此,在煤礦生產過程中沒有重視機電設備的安全、規範管理與維護保養,使得在後續的生產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最終對煤炭產量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同時,由於管理觀念落後,管理人員在思想上不重視機電設備的管理,並沒有創建完善的機電設備管理制度,管理人員不能夠嚴格的按照機電設備管理標準和規範進行檢查、管理以及維護,導致機電設備管理水平和效率較低,無法保證機電設備始終處於最佳運行狀態,長此以往,必然帶來安全隱患,後果不敢設想,最終得不償失。

(二)機電設備管理專業人才缺乏。管理人才是從事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直接操作者和執行者,由於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比較複雜,機電設備只有在專業人員的操作下才能有效運行,因此,對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極高。但是,由於煤礦企業並不重視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並沒有成立專門的設備管理部門,也沒有配備專業的機電設備管理人員,而是通常由設備使用人員進行簡單的管理和維護。由於缺乏專業的機電設備管理人才,並且煤礦企業並不重視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和再教育,導致機電設備管理水平和效率相對較低。此外,煤礦企業機電設備管理人員通常依靠自身經驗進行管理和維護,缺乏專業的管理、保養和維修,導致機電設備自身存在許多問題。總之,煤礦企業對機電設備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夠重視,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脱節,兩者不能夠相輔相成,所以培養一批理論知識紮實,專業素養高的人才勢在必行。

(三)機電設備優化更新不及時。煤礦機電設備的老化更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是每個企業都要面臨的問題。但是,煤礦企業為了節省資金或者領導層觀念的滯後,導致機電設備的及時更新沒有引起企業高層的重視,從而使設備的壽命嚴重透支,安全隱患也無處不在。同時,煤礦企業在進行機電設備採購時,由於機電設備種類繁多、數量巨大,一方面由於不瞭解機電設備的類型、功能等,不能夠及時的更新;另一方面由於機電設備的採購費用高,導致機電設備更新不及時。

(四)機電設備缺乏維護保養。有的企業在機電設備的使用過程中,對設備管理不規範,沒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維護保養,吝惜對機電設備的維護保養進行投資,這樣極大縮短了設備的使用壽命,不但造成生產效率低下,而且還產生了極大的浪費。這樣的企業往往只追求眼前的利益,進而在生產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連鎖反應,給企業的生存埋下各種隱患。

二、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措施以及優化方案

(一)提高管理觀念,規範管理制度,加強監督工作。提高管理觀念,完善管理理念,建立規範的管理制度,嚴格按照規章制度管理,並要加強監督,否則執行過程會大打折扣。要將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落實到各個方面,從機電設備的購買到運用,都應該將各種技術資料以及信息等進行歸納整理,在後續的維護保養中可以熟練應對,及早發現問題並做好預案,要從觀念中樹立標準。嚴格規範的管理制度是一個企業健康高效發展的保障,管理過程中要抓住重點,突出關鍵點,要有長遠的眼光,在動態中尋求平衡。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保障設備的安全可靠,及時維護保養、淘汰更新;

(2)合理規範的操作設備,達到設備的最佳性能要求,嚴格執行管理制度;

(3)監督考核設備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提高工作效率。

(二)提高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專業人員的素質,加強人員的培訓。由於煤礦一線的工作環境惡劣、危險係數相對較高、具有機電專業的相關人才不願意到一線去工作;對於煤礦企業來説,只有加強對管理人員培訓工作,培養一批專業技術過硬、專業素養高、懂管理的專業人才,才能讓煤礦綜採機電設備的管理規範、安全、高效;同時要引進先進的、新的管理技術到實際的生產管理當中;聘請機電設備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和實際操作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的一線管理人員交流提高,學習新的教育培訓方法,避免枯燥單一的培訓方式,定期培訓,不定期考核,使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三)加大資金投入,隨時監測機電設備,定期檢修。煤礦企業不應該被眼前的利益所矇蔽,要有長遠的眼光,加大對綜採機電設備的資金投入,做到與時俱進,與國際接軌,採用先進的機電設備,淘汰效率低、落後的設備。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煤礦機電設備還是相對落後,所以要根據企業需求,選擇適合企業的先進的機電設備,保證設備質量,以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係數;在設備使用過程中,做到隨時監測設備的運行情況,定期檢修、維護保養;同時可以高薪聘請專業管理人員對機電設備進行調試維護和保養,保證煤礦機電設備的高效、安全、平穩運行,排除安全隱患,確保機電設備的生產效率;因此,有充足的資金投入作為保障,才能實現與國際接軌,才能實現現代化的煤礦生產;有了先進的機電設備和現代化的煤礦生產方式,才能不斷促進企業經濟快速增長、長遠良好地發展。

(四)優化管理建議。解決問題要首先要解決矛盾突出點,也就是要分清主要和次要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更是如此,因為煤礦機電設備本身就是一個龐大而極其複雜的系統,一定要抓住重點,突出難點並解決難點,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機電設備的安全係數。為保證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以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一定要預先制定帶有科學性的管控環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煤礦機電設備的優化管理工作,建議應做到以下兩點:

(1)預先制定好管控規則,按照制定好的規則嚴格執行。養成日常工作習慣,並進行監督管理;在按照預設的管控規則對機電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中一定要有創新精神,不能只是機械地重複,因為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在優化管理創新的同時,不斷地反饋新的信息,來達到及時修改預設的管控規則的目的,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使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日臻成熟,從而形成標準。

(2)預先制定科學合理的操作流程。對機電設備的操作要嚴格按照規範操作,對於違規操作機電設備一定要嚴肅處理;日常操作過程中,一定要加強設備的維護和保養,發現隱患必須立即排除,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科學合理的操作流程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總結出來的,嚴格按照科學的操作流程來操作機電設備才能不斷優化煤礦企業的生產流程,提高機電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實現煤礦機電設備的優化管理;並最終使企業的效益不斷提高,使企業在煤炭市場中更具競爭力,有更遠大的發展願景。

三、總結

總之,煤礦企業要想提高發展水平、提升經濟效益、獲得長遠發展,成為現代化的煤礦生產企業,與國際接軌。一定要在機電設備的管理上做文章,不斷優化機電設備的管理方案,擯棄傳統的機電設備管理方式,接受先進的管理理念;培養技術素養過硬的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與時俱進,不斷進取,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我國煤礦企業發展的新路子;在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上不能有半點鬆懈,要勇往直前,不斷提升機電設備的管理水平,接受先進的管理理念;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的先進程度,直接影響着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和效益,也在推動我國煤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董航。煤礦綜採機電設備的管理創新探究[J]。機電信息,20xx(27):161-163.

[2]侯豔東。煤礦綜採機電設備的管理創新探究[J]。發展與創新,20xx(10):227.

[2]張華。露天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方案[J]。科技創新與應用,20xx(15):94.

優化方案 篇五

關鍵詞:礦井建設;開拓方案;優化思路;永久裝備

現代礦井的建設總體方案優化一般分為3個部分,分別為建設方案優化、提升方案優化以及通風方案優化。其具體的優化實施往往需要結合不同的礦井條件和開拓方法。譬如在主井的方案設計中採取先貫通先改絞,就需要設計者對工期時間、運輸安全進行全盤的考慮。因此筆者在進行方案優化設計時選用了具體的礦井實例進行研究,使優化設計方案可以落到實處。

1實例礦區條件概述

1.1礦區自然條件

本文所選取的實例礦區是我國西北部某省份擁有一定交通條件且面積較大的礦區,該地區屬於典型的温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600mm,均温10℃,海拔1300m。從地質構造角度分析,該礦區的地層劃分應當屬於華北地層中的鄂爾多斯盆地分區,含煤層在侏羅紀中統延安組中,走向分佈為凹陷區和隆起區相間,煤層傾斜角度最高為5°,且賦存穩定,厚度大,適宜機械作業。在某8.0Mt/a井田中,基底構造對煤層的控制較大,因斷層稀少、無巖漿活動,可藉助三維地震勘探進行首採區研究,保證採礦生產安全。

1.2礦井開拓方案

針對該礦區的自然條件和地質構造,開採施工團隊擬定了施工開拓方案。礦井採用立井開拓,在場地內集中佈置,並使用裝車方式進行佈置裝車線遷出,場地中井筒分為主立井、副立井、迴風筒3個,以保證開採後期的通風安全。3個立井在車場水平落底,並選用皮帶運輸作為主運輸方式,實現單水平開拓。佈置集中開拓大巷,各盤區巷道由分煤組佈置,且在東西兩翼選用帶式輸送機、一二號輔助運輸、一二號迴風的五巷佈置。

2礦井建設的優化設計

2.1井筒貫通設計

對井筒貫通方案的設計,首先針對主井與副井。主井和副井距離為135m,需要通過對井底車場佈置的研究,確定二者的相對關係,利用貫通方法形成環形車場[1]。本文在設計優化中選用了2條線路進行貫通方案進行了分別設計。第一貫通線路施工時間短,無交叉點,且面向的貫通巷道斷面不大;第二貫通線路施工時間長,需要儘早展開工作面,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換裝硐室需要採用小斷面設計。主井和風井之間的距離為175m,同樣需要明確井底車場佈置以及相對位置關係,本文為其設計了一條貫通線路。設計內容中,西側迴風大巷設計為35m,聯絡巷50m,二號迴風大巷45m,主井井底聯絡巷道70m,撒煤清理硐通道40m,總長度240m,預計施工期為100天[2]。

2.2臨時改絞方案設計

在礦井開採過程中,一般會通過將矸石提升到地面的方式來保障施工速度。在該井田的開採中,總共4條長度約為2900m的輔助運輸順槽,其出矸量超過了1200m3/d,因此需要對主井和風井設計優化臨時改絞方案。其中,主井臨時改絞方案的確定在研究的了井筒提升機、直徑、提升方向後確定選用。方案中,設計一組雙層雙車的臨時罐籠,使其提升能力滿足750m3/d的既定標準要求,使人工推車的勞動強度最大限度降低,提升施工週轉效率。風井臨時改絞方案則選用了曾在內蒙古泊江海子礦井中取得優異效果的1對8m3箕斗、1架1.5t單層雙車臨時罐籠的方案,通過二者的共同工作,使提升能力達到了2300m3/d。其中,箕斗的能力大,潛力強,對高速施工的適應能力好,能夠滿足本礦井的提升需求[3]。

2.3施工提升

在實例礦井建設期間,主要將主筒施工、巷道施工進行了分別提升。其中,主筒施工的提升優化方案設計為:將副井井筒、主井井筒和風井井筒根據其特點進行提升機和吊桶的配套。本文選用了大型提升機3套以及大吊桶3套為主井井筒和副井井筒進行配套,大型提升機2套和大吊桶2套為風井井筒配套,利用吊桶掉底的方式,藉助提升機進行提升。其中,主井吊桶的提升時間設計為400天,副井吊桶提升時間設計為540天,風井吊桶的提升時間設計為380天。巷道提升則涉及到巷道的臨時罐籠能力、提升能力以及出巖量等內容。以出巖量為例,本文對施工期間巷道斷面、巖石的鬆散係數以及各時段出巖高峯進行了統計,最終得出了煤鬆散係數約為1.72,巖石鬆散係數約為2.11。對於工作面來説,這一系數的得出使得施工設計將之前的5個掘進頭增加了2個,以保證工程的順利展開[4]。

2.4壓風與通風安全

在礦井建設過程中,相較於生產期間,用風量有十分巨大的提升,因此為了滿足施工需求,結合各類壓風設備的特點,本文針對主副井和風井不同的風量進行了壓風設備的選擇。其整體原則為以地面臨時壓風系統為主,必要時選用永久壓風管路。在井筒的施工建設期間,需要通過通風方案的設計來保證工作面形成的炮煙順利排出,保證生產安全。鑑於本文所選用的礦井實例中主井、副井、風井3個井筒的深度都在600m左右,且淨直徑達到8m以上,因此採用了壓入式的通風方案設計,利用安裝在地面的局部通風機,將新鮮的風流導入,並藉由通風機中的玻璃鋼風筒到達工作面,乏風排除[5]。

3礦井建設一般優化思路

3.1優化思路前提

在本文的井田開拓施工中,主井井筒的施工時間為12月底、風井井筒則為1月中旬,副井井筒為11月初,對於西北方地區年均温10℃的氣象條件來説,這一時期正值隆冬,氣温寒冷。對於困難的氣候條件對施工工況的影響來説,優化設計需要首先預算施工週期,保證施工完成時間氣候條件滿足,從而為回採留出瓦斯抽離的時間。

3.2優化方案選擇

本文在進行礦井的總體施工方案優化設計時供給設計了3套優化方案,分別以副井的永久裝備的根基,通過主井和風井永久裝備的協調來滿足不同施工條件的需求。在具體的方案選擇過程中,設計者需要認真對比考察永久裝備順序、提升運行中運行與持續的時間、瓦斯抽放系統的運行方式、生產煤總量、經濟效益的預估等多個層面來進行研究,從而明確自身設計的側重點和傾向方向,最終選定優化方案,保證施工質量,實現建設優化。

4結論

本文在進行礦井的建設總體方案優化設計研究中發現,設計者需要結合礦井的具體自然條件和施工環境,通過不同內容和側重點的對比,來最終確定優化設計方案。在分析和探討時,可以針對方案優劣勢、經濟效益、安全可靠性等大方向進行研究。在方案執行的過程中,還需要對開採施工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實時跟進,從而保證問題的及時解決。

參考文獻:

[1]陳吉華。張集礦井開拓佈置及其特點[J]。煤炭工程,20xx(12):7-9.

2]董方庭。井巷設計與施工[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4.

[3]曹佐勇,周治林。木孔礦井開拓方案技術經濟優化分析與探討[J]。煤炭工程,20xx(12):9-11.

優化方案 篇六

為進一步優化我縣發展環境,我局結合部門職能實際,針對縣政協《關於優化我縣發展環境的建議案》中提出的相關問題,認真開展研究,制定落實整改措施,切實把優化發展環境工作落到實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結合部門實際,開展自查自糾

根據建議案中提出的相關問題,認真組織機關各股室進行研究,並紮實開展了自查自糾。通過自查,機關各股室均能認真落實上級政策,沒有出現違反政策辦事現象;不存在行政審批違規收費,以贊助、宣傳、檢查、評比及其他任何形式搞變相收費或強行攤派的現象;不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野蠻執法等問題。

二、堅持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能

明確辦事時限,提高行政效率。行政審批嚴格實行“窗口受理、一次告知、限時辦結”制度,做到大事急事優先辦、分內之事認真辦、分外之事協助辦、難辦之事協商辦。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減少辦事環節,縮短辦結時限,提高辦事效率,確保實現三個“30%”的目標。即,行政許可事項至少縮減30%,投資項目審批事項至少縮減30%,單項行政審批時間在各自承諾時限的基礎上至少減少30%。

三、推行政務公開,做到熱情服務

對行政審批項目和服務項目,全面實行審批服務事項名稱、申報材料、辦理程序、承諾時限、收費依據、收費標準等“六公開”,增加透明度,方便羣眾辦事。實行首問責任制,做到“誰主辦、誰負責”,對服務對象以誠相待、熱情服務。對企業落户及投資項目審批實行全程代辦、引導幫辦、跟蹤督辦,推行工作日延時服務、節假日和週末預約服務、上門服務。

四、認真履行職責,服務企業發展

積極為企業做好用地、供水、供氣等公共事業服務,加大企業周邊環境的綜合整治力度,為企業職工營造一個環境優美、秩序井然、出行方便的生活和生產環境。

五、強化內部管理,促進廉潔從政

堅決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從嚴管理隊伍。嚴格實行工程招投標制度,嚴禁相關人員參與或干涉招投標活動;嚴禁藉故刁難、拖延、有意不作為或亂作為;嚴禁索拿卡要、謀取私利;嚴格執行入企檢查備案制度和首查違規教育為主制度以及涉企較大處罰事前報市行政服務中心備案制度。

優化方案 篇七

摘要:建立現代化商業銀行運行機制,是我國商業銀行不可動搖的改革方向。伴隨着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和國際競爭力的不斷增強,特別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我國金融業所面臨的挑戰與日俱增,不斷增強,主要體現在企業的資源配置、經營管理理念、體制創新以及服務方式等方面。結合筆者長期的實踐經驗和相關理論知識,本文主要圍繞優化銀行成本管理方案這個話題淺談了一下筆者的看法,希望對相關工作人員能夠起到建設性的幫助。

一、銀行成本優化管理的特殊意義

1、銀行成本優化管理的必要性

伴隨着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眾多企業的發展目標和經營理念逐漸進軍於追求最大經濟效益。銀行自身扮演着經營資金的特殊角色,其工作的首要重心就在於提高企業資金的運營效率。成本、利潤、競爭是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三大課題。成本是利潤的基石,怎樣核算和管理成本是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核心。國內商業銀行經營理念的確經歷了一個不斷髮展與深化的過程,但是現行銀行的發展模式和資金管理理念卻仍未能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出現了諸如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企業資金不計效益、負債不算成本以及銀行內部的資源被無償佔據、使用等等,這不僅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而且對銀行追尋最大經濟效益和提升自身競爭力以此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來説也是一個重要的阻礙。

另外,隨着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銀行的發展理念和經營方式也逐漸步入了與國際化的軌道,例如我國銀行對外資銀行開放程度在不斷擴大並進行了相關領域的友好合作,其先進科學的資金結算系統、完善科學的資金運行模式以及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經營理念對我國銀行改革目標和發展方向來説是一個很好的助推劑。同時對我國銀行在結算、經營方面的計算機化、數字化以及服務質量的優化等領域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外資銀行的進駐同時也給我國銀行的發展帶來了不少挑戰和衝擊。我國銀行優化成本管理方案是既是基於國內實際發展情況的考慮,也是應對金融業國際化的必然選擇。

2、銀行成本優化管理的重要性

隨着我國對外資銀行的逐步全面開放,國內銀行目前所面臨的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銀行成本優化管理在提升銀行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有利於其適應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在促使其轉換銀行經營體制的同時也有利於優化銀行的業務結構,從而推動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二、銀行成本管理方案優化

1、對銀行資金實行統一配置和集中管理

實行對銀行資金的優化配置和統一管理既遵循了堅持從我國現當代社會經濟經濟發展的基本國情出發和與時俱進,也是我國銀行資金管理體制深入改革的必然趨勢和適應於企業追求最大經濟效益的最終目標。對資金實行統一配置和管理要充分發揮資金價格的導向作用,對銀行的資金成本和配置予以科學合理的計算,促進銀行信貸資金的流動,調整銀行負債資產業務的結構,推動銀行在資金管理上不斷走向科學化、合理化、效益化的道路。同時我過銀行資金的配置和管理還可以適時借鑑國外先進科學的資金運營方式。

2、建立和健全銀行內部系統科學的資金成本核算認定體制

建立和健全銀行內部系統科學的資金成本核算認定體制有利於提高銀行資產質量,有利於優化銀行內外部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促進我國銀行整體競爭力、贏利能力的不斷提升。完善銀行內部科學合理的資金成本核算體系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科學合理認定銀行的籌資資本。銀行資本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通過合理的渠道、以最低的成本籌資銀行資本。籌資資本主要由應繳税金、工資費用以及存款利率組成。其中應繳税金是指依據國家所規定的納税範圍比例和範圍予以計算;工資費用則是依據一般年份的給予標準,按照銀行資產和負債的比例進行設置;存款利率的衡量標準則主要依賴於銀行平均存款利率。以上三個內容是籌資資本的基本標準,缺一不可。對於籌資資本的合理認定有利於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基層把降低成本和擴展各種業務有機聯繫在一起,把調整存量和優化增量有機聯繫咋子一起,也有利於其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聯繫起來。在進行籌資資本的認定時需要着重考慮其由於特定的經濟環境因素所形成的定期存款量和存款剩餘量大的一些問題,可以適當地運用“特約存款”的途徑給予其一定的緩和期。同時對於一些剛剛開拓的銀行業務,特別是長遠利益大眼前利益小、整體利益大部分利益小的項目,在費用開支和利息計算上應該給予相關的利益津貼,從而為整個銀行和其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建立健全以贏利為發展目標的資金配置體制。對於銀行資金的配置需要秉承“有效、合理、贏利”的基本原則。其中“有效”是指可以隨時對銀行內部基層資產進行結構上的調整,及時正確處理低效率、無效資金佔據使用現象。“合理”主要就是對銀行資產配置上能夠實現最大程度上的合理化。“贏利”就是經過一定的資金成本估算後適當定價以此來給予基層一定的贏利,從而推動基層積極主動尋求可以獲得高效率回報的銀行投資項目。

遵循以上三個原則首先要對資產的分類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資產標準的劃分需要對信貸台賬給予的信息資料進行參考和分析,為了確保資產標準分類的正確、完整和避免重複,在進行劃分時可以按照五級分類法或者信用等級。

其次,對於資金的配置還需要和實際執行利率相互融合,以確保銀行資金的配置可以適當地給予基層一個公正、客觀、合理的贏利空間。一般而言,對於特大型系統貸款或者是企業,通過相關批准可以適當下浮利率;正常的資金配置則主要考慮利率政策方面的影響;其他的貸款則在正常基準利率的標準上上調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等等。

最後,銀行資金的配置要充分發揮資金的價格導向作用。為了降低不良資產的佔用比例,一般對不良資產配置資金價格相比較於正常收息貸款和平均利率要高,這樣也有利於推動基層積極壓貸與催收。而對於銀行內部資產需要進行重新劃分,將正常費用開支項目、無形資產以及固定資產一併列入正常資金的使用範圍內,且資金的配置一般低於其他的貸款。對於銀行資金未及時處理項目、各種貸款等一併列入額外的內部資金使用範圍內,資金的配置價格則與不良資金和一般的資金持平。對於有較好的發展前途、投資規模比較大、項目建設週期較短以及有國家政策重點扶持的工程,在資金價格配置上可以優先考慮。在資金配置上還有一點需要額外注意是要全面考慮歷史殘留的特定因素。例如在處理不良資產的時候既要考慮由於政策因素而促成的一般性問題,也要考慮到其和人民銀行貸款資產的不同點。

(3)平衡資金配置和資金集中利率差價。這也是促進銀行負債業務平衡發展和提升銀行整體競爭力、贏利能力的重要要求。銀行資金配置價格對於銀行基層行銷業務來説既是一種回報,同時也有利於為銀行基層營造一個公正、客觀的競爭舞台,而在這個舞台上,價差行能夠充分利用貸款項目多、客户多的優勢着重發展結售匯、貸款行銷業務,憑藉借入資金、發放貸款的途徑來獲取一定的經濟價值;存差行可以充分利用存儲用户有多、資源豐富的特定條件來擴充和發展自己的負債業務、個人以及中間業務,從而創造一定的經濟價值。這樣不僅有利於避免因為自身條件的盲目性而形成無序競爭的混亂狀態,也有利於銀行資產相關業務的協調均衡發展,促進銀行內、外部資源的良性循環和提升我國銀行的總體競爭力。

3、健全銀行內部的運營體制,確保資金運營風險

優化銀行成本管理方案必須要有比較健全的銀行內部風險控制系統和業務操作系統。銀行可以借鑑計算機控制系統來加強對銀行的授信管理,建立和健全規範化的審批制度和審查程序,確保操作系統的安全性;同時也可以完善對資金的科學預測、風險預測系統,充分利用銀行內部的網絡優勢,建立交流溝通機制,強化外部聯繫與溝通,增進內部信息共享與交流。隨時優化對資源、信息的配置和交流,防止利率、市場、經營風險的產生。同時還應該健全對銀行內部績效考核體制和更新銀行經營管理理念。適時對銀行基層工作人員予以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價,及時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工作,充分了解和認識現實狀況;在內部控制評價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初始狀態、約束條件和遷移方式。促使銀行的經濟效益能夠和行內的相關領導自身利益、行內員工息息相關,鼓勵其進行業務的開拓和發展以及管理理念的創新。

三、總結

總而言之,銀行成本管理方案的優化在運營過程中需要行內服務部門與經營部門各個不同部門的協調合作,需要行內基層員工開拓業務發展空間和創新發展形式,需要行內相關人員適時更新銀行經營管理理念,從而共同促進銀行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優化方案 篇八

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實施方案為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強化為民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促進xxxxx持續快速發展,根據《xx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暫行辦法》(上文[20xx]73號)的通知,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一條實行政務公開和服務承諾制度。對下列

內容必須予以公示:

(一)本單位行政審批服務所涉及的辦事內容、辦事依據、辦事條件、辦事程序、辦事時限和辦事結果,以及承辦部室、承辦人員、負責人姓名;

(二)本單位辦事紀律、服務承諾,以及違諾的投訴、處理辦法;

(三)除涉密外其他應向管理服務對象(企業)公示的內容。

在辦公地點醒目處設立政務公開欄,標明部室設置,印製相關材料,管理服務對象(企業)索要相關材料時,應無償提供。對涉及與羣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要事項的決策,應當集體討論,廣泛徵求意見。

第二條實行掛牌和持證上崗制度。

本單位工作人員辦公桌上要統一放置設有本人照片、姓名、部門名稱及職務的標示牌,在單位工作時間應佩帶有本人照片、姓名、部門名稱及職務的胸牌。

第三條建立崗位目標責任制。

嚴格定員、定崗、定職責,根據本單位各部室職責權限和工作實際,將職責逐級分解到各個部室和崗位,科學合理制定本單位工作人員的崗位工作目標和管理辦法,保證分工科學、合理,職責到位,高效運作。

第四條實行一次性告知制度。

本單位工作人員對管理服務對象(企業)的首次辦事請求,如果不符合規定要求,無法辦理的,應一次性告知其原因和依據;對符合規定但手續不齊全的,應一次性告知所缺的全部手續、書面材料、辦事程序和辦事依據等事項,並告知下一次辦理的時間;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管理服務對象(企業)可以查詢與自身利益相關的辦理進度和結果,承辦人應如實告知,涉及保密內容的除外。

第五條實行限時辦結制度。

本單位工作人員對管理服務對象(企業)的辦事請求,如果符合規定、手續齊全的應立即辦理;凡法律、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有明確辦理時限的,必須在時限內辦結;法律、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沒有規定辦理時限的,應結合實際,本着簡捷快辦的原則,確定時限,並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嚴格執行。

第六條實行首問負責制。

(一)管理服務對象(企業)到本單位諮詢辦事時,第一個受詢問的工作人員即為首問責任人。凡請求和詢問的事項屬於本部室職責範圍內的,首問責任人應當嚴格按照一次性告知和限時辦結等制度予以辦理;凡請求和詢問的事項不屬於本部室職責範圍,但屬於本單位職責範圍的首問責任人應負責引導或幫助聯繫;凡請求和詢問的事項不屬於本單位職責範圍的,首問責任人也要熱情接待,告知應找哪個部門,給予必要的幫助。

(二)有關人員來電話反映情況或舉報的,接聽電話的本單位工作人員為首問責任人,首問責任人應將來電的內容、來電人姓名及其聯繫電話等登記在冊,並及時辦理;的,屬於首問責任人業務範圍的應認真、負責地回答,屬於其他工作人員範圍的,應將有關的電話號碼告知來電人。機關工作人員接答電話都應禮貌、熱情,並儘可能地回答問題。

第七條實行否定報備制度。

本單位工作人員根據有關規定,對管理服務對象(企業)的辦事請求決定不予辦理的,應將否定的情況及理由書面報本單位主管領導備案,並在規定時限內向管理服務對象(企業)説明理由。

第八條實行ab角工作制度。

本單位個部室應確定a、b兩名經辦人員,當a角不在時,由b角負責辦理有關事項。杜絕空崗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