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城鎮化情況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W

城鎮化情況報告多篇

【第1篇】縣新型城鎮化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一、我縣新型城鎮化發展情況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縣圍繞一河兩岸、新老融合,南延東擴、產城對接發展思路,堅持把城區當作景區建、把園區當作城區建、把鄉村當作社區建,加快推進了山水安福、美麗樟鄉、生態福縣建設,新型城鎮化發展提速提質,截止目前,全縣户籍城鎮人口8.3萬人、新增落户城鎮人口 1568人、常住城鎮人口15.73萬人,外出務工農民工4.6萬人,中心城區常住人口10萬人,縣城建成區面積拓展到13.8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 40.2%。

1.注重規劃引領,推動城鎮科學發展。

高度重視規劃的引領調控作用,始終把加強規劃編制與管理擺在城鎮建設中的突出位置來抓,啟動實施了縣城第三輪、各鄉鎮總規xx縣城綠道、商業網點、城市綠地系統、排水、燃氣等專項規劃編制修編,完成了全縣30户以上村莊的規劃編制,同時,為保護縣內歷史遺留建築,還完成了金田鄉銀圳村和竹江鄉沙溪村兩個國家傳統村落的保護規劃編制。按照城市建設既重視面子、也重視裏子,既重視地上、更重視地下的要求,投入資金111.5萬元,在全市率先啟動了縣城(含工業園區)約9.6平方公里地下管線普查。大力推進陽光規劃,建立健全了城鎮規劃建設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和規劃批前公示、批後公佈等制度,實現了城鎮建設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確保城鎮建設始終延着規劃確定的方向前行。

2.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承載力。

結合我縣實際,大力實施精細、精緻、精品建設,着力促進城區景區互動、園區城區對接、城市鄉村融合。城市建設提速升級,加快推進了道路提升工程,修通了公園路、站前大道和百福門至湛田橋等景觀道,完成了武功山大道、寶成路地面立面改造工程,組織實施了17條小街小巷的綜合整治,構建了三橫四縱城市交通網絡框架。重點推進了品質提升工程,基本完成了瀘水河大道和瀘水河兩岸亮化提升工程,改造新建了中山場公園、思成小遊園等街頭綠地20餘處,縣城綠地率達42.6%;安福廣場、文化公園、濕地公園、濱江公園入選首批xx市立公園,蒙崗嶺公園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全力推進了功能提升工程,啟動實施了天然氣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大了排水、排污、路燈等基礎設施改造,城市承載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3.統籌城鄉發展,推進鎮村建設。

我縣國土面積2796平方公里,下轄7鎮12鄉,其中5萬以上人口的集鎮1個,為縣城所在的平都鎮,2萬至5萬人口的集鎮8個,分別為橫龍鎮、嚴田鎮、楓田鎮、洲湖鎮、山莊鄉、寮塘鄉、金田鄉和洋門鄉。近年來,我縣突出鎮村聯動這個核心,積極推進6個鄉鎮的擴權強鎮試點,以九個一工程建設為抓手,加大了鄉鎮集鎮的綜合改造力度,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圩鎮環境,做旺集鎮人氣和商氣,湧現出了洲湖新區、泰山風情街、洋溪新農貿市場、橫龍移民新區等一批建設檔次高、品位深、有看點的精品示範點,特別是圍繞我縣省百強中心鎮洲湖鎮,依託其區位優勢,產業基礎,重點打造了洲湖新鎮區項目,全力將其建設成為xx縣南鄉片的人流、物流集散中心。與此同時,我縣還穩步推進了81個村點的新農村建設,打造了安茅線、吉福路兩條美麗鄉村示範帶和平都鎮李家村張家山、寮塘鄉岡口村塘下等一批美麗鄉村建設精品示範點,榮獲全省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縣。

4.加強規範管理,優化城市環境。

一是開展三城同創活動。全面啟動了國家衞生縣城創建工作,順利通過了省級文明城市、省級森林城市二次複檢。二是加強環境治理。深入開展淨空、淨水、淨土行動,嚴把項目環保準入關,規範企業排污行為,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100%,榮獲全國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範城市稱號,並通過了省級生態縣驗收,目前,我縣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3個、國家級生態村1個、省級生態鄉鎮11個、省級生態村9個,總量在全省排前列。三是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制定並出台了《xx縣城市管理綜合改革實施方案》、《xx縣城市管理一、二、三類責任單位和門店考評方案》、《加強和完善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五個二管理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積極開展城市管理綜合改革,在全省率先建成數字化城管三全平台的基礎上,開通了12319城市管理熱線、安福數字城管微信平台,構建了數字化城管統一指揮,市政維護應急處置、城管綜合執法、責任單位分工協作的1+3城管新模式,變多頭管理為統一指揮、變被動補救為主動處置、變推諉拖沓為快捷高效,實現了城市管理高效化。其中數字化城市管理、政府投資工程五個二監管等方面的做法得到省、市領導肯定並作為經驗在全市推廣。四是強化綜合執法檢查,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組織開展了縣城違規佔地種菜專項整治行動,加大了兩違建築巡查和清理整治力度,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5.強化平台建設,拓寬融資渠道。

隨着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縣財政在城鎮建設上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目前,我縣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入佔財政總支出比例已達 16.76%,為加強城建投融資工作,緩解城建資金壓力,我縣於2022年和20xx年分別成立了xx縣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和安平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等兩家城鎮化投融資平台,累計融資9.3億元,共解決了20餘個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益公用設施的建設資金。目前,我縣正積極推動投融資平台轉型發展和市場化改革,着力構建借用還一體化、投建管相分離、實體化運作機制,並探索推進公私合營ppp模式融資項目。

6.開源節流並舉,保障建設用地。

一是積極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嚴格執行土地政策,積極盤活城區、園區存量土地,清理閒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榮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全國模xx縣截止目前,縣中心城區城鎮建設用地規模11.63平方公里,縣城存量用地21.5畝,工業園區存量用地1000畝,清理閒置土地63.47畝。二是用好政策把握機遇,大力推行農村土地流轉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工作,完成農村土地流轉14.25萬畝,獲批立項土地增減掛項目 3359.56畝,增加建設用地482.95畝。三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建立動態巡查和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堅決打擊違法違規用地行為,2022年至今共清理違法違規用地153宗。

7.推進均化等服務,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突出人的城鎮化這一發展核心,堅持把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放在推進全縣城鎮化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的就業、落户、住房、社保、醫療、養老、子女就學等問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就業方面,堅持工業與服務業雙輪驅動,大力發展城市經濟,擴大社會就業,不斷增強城市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能力。截止20xx年,全縣工業園區從業人員2.5萬人,服務業從業人員5.15萬人,分別佔全社會就業人數的12.2%、25.1%,合計佔比達37.3%。工業園區和服務業企業已成為城市吸納農業轉移人口的主渠道。落户方面,面放寬進城人員落户條件,對有意落户的城鎮就學、就業、經商、投靠、居住公民,不受房屋、計生證明等限制,即可在城鎮落户。積極推行居住證制度,流動人口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和父母,符合條件的,可以在實際居住地申請常住户口,並對在城鎮務工、經商的流動人口,按照登記即辦證的原則,實行居住證兩棲制,保留原享有的農村權益,同時在就業、就學、社會保障等方面享有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20xx年共辦理各類農民工落户城鎮1653人,另外還為3876名外地農民工辦理了居住證。住房方面,我縣從2022年開始建設保障性住房,先後開發了安居小區、和諧小區和園區小區三個保障性住房工程項目,全縣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總量 3374套,其中廉租房2492套,公租房804套,經濟適用住房78套,總建築面積約23萬平方米,切實解決了一大批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基本構建了以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公租房、住房補貼資金為主要內容的住房保障體系。在紮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同時,我縣還積極開展了舊城區、城市棚户區和城中村改造工作,並結合創建人文社區温馨家園活動,對9個50户以上無物業住宅小區進行了改造,2022年至今共完成拆遷11萬平方米,改造 1136户,城市面貌有了明顯改善,城市品位得到很大提高。教育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和項目建設力度,高標準建設了晶寶幼兒園,實施平二小異地新建工程,實現職業技術學校成功退城進園,城關中學擴容改造項目全面完工,整體回收了華泰學校並進行了重點改造,積極改善接收農民工隨遷子女學校辦學條件,確保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實現100%就近入學。衞生醫療方面,完成了縣人民醫院門診外科綜合大樓建設並投入使用;推進了泰山衞生院等鄉鎮衞生院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完善了醫療硬件設施。通過強化縣、鄉、村三級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提升了衞生服務能力和水平。社保方面,按照低門檻、廣覆蓋參保模式,儘可能讓廣大農業轉移人口特別是農民工都能參加並享受養老、工傷、生育和醫療等社會保險。截至目前,全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口已達到18.23萬人,參加工傷保險4.4萬人,失業保險1.9萬人,醫療保險實現了全覆蓋,參保率達到100%,被徵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2861人。養老方面,制定出台了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了城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完成了縣社會福利院主體工程建設,推進竹江、赤谷等2個鄉鎮敬老院建設,改造提升了楓田、洲湖等17所鄉鎮敬老院。出台了《xx縣推進新一輪敬老(光榮)院建設管理提升實施方案》,實行了縣領導掛點、縣直單位結對幫扶,並將縣直單位幫扶敬老院列入年度綜合目標管理考評內容。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縣新型城鎮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與廣大人民羣眾的期盼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城市規劃的整體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建設項目與城市總體規劃銜接不夠;城鎮化水平有待提高,集鎮規模普通較小,功能單一,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城市功能有待進一步完善;城鎮管理工作還有待加強,違章違規建房,餘土廢渣、臨街洗車污染路面,城區集鎮佔道經營堵塞交通的現象時有發生。

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下一步,我縣將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決策部署,緊扣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秩序井然、和諧宜居的目標,積極策應市裏確定的安福-吉安 -永豐和安福-永新-井岡山-遂川兩個城鎮發展軸建設,加快推進城鄉統籌,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家園。

(一)打造亮點,力促縣城品位大提升。圍繞城區當景區建、項目當景點建的思路,按照板塊式打造、組團式開發的要求,繼續推進城東、城南、公園路三大板塊建設,加快推進安林大橋至安平電站路堤結合景觀工程等續建項目建設,儘快啟動城東路網等新建項目建設,着手開展瓜畲至橫龍繞城公路的規劃設計。按照成蔭、成景、成林和出彩的要求,進一步抓好蒙崗嶺公園和瀘水河兩岸、瀘水河大道和武功山大道兩邊的綠化亮化提升工程。按照市中心城區兩帶一區建設模式,沿楓田車田至橫龍石溪一線,啟動縣城瀘水河兩岸田園休閒觀光帶建設,加強沿河沿路規劃管控,突出文化、自然和歷史資源整合,打造成集人文歷史、自然風光以及生態農業為一體的郊野田園觀光休閒帶。沿安林大橋、鳳林橋、安福大橋,着力打造瀘水河內環線,重點抓好沿線道路的暢通,瀘水河兩岸建築空間、立面風格的管控和整治,形成錯落有致的天際線、退讓有度的紅線和疏密有間的綠線,進一步提升瀘水河金腰帶景觀品位。

(二)狠抓整治,力促環境優化大提升。紮實開展三改四清攻堅行動,認真制定整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集中力量改舊城、改舊村、改舊廠,清河流、清廣告、清違建、清菜地,推動宜居環境再上一層樓。按照人文社區,温馨家園建設模式,繼續推進文化路、濱江南路、蒙崗路等城市棚户區、無物業小區、渡河城中村以及部分城邊村、小街小巷改造,全面完善拆遷安置地基礎設施,打通斷頭路。積極利用邊角廢料地塊、閒置土地資源,多建生態小遊園和停車場,滿足羣眾健康休閒需求。立足治髒治亂治污,完善垃圾中轉站、地下管網等配套設施,以剷除户外廣告、清理違章搭建、開展護城河截污清淤等為重點,促進路面立面和水面河面的清潔化,打造更加秀美的城市環境。同時,積極策應全省國家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努力把安福建設成為全省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和樣板縣,真正實現安福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綠色崛起。

(三)以點帶面,力促集鎮面貌大提升。全面推進6個擴權強鎮試點工作,重點將已經明確的相關事項落實到位。以九個一建設為抓手,依託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加快建設一批旅遊名鎮、商貿大鎮、工業重鎮和農業強鎮,力爭年內每個鄉鎮集鎮建成一個規模較大、品質較高的中心公園。強化沿線整治、帶狀推進,推行鄉鎮聯中心村、中心村帶自然村的鎮村聯動模式,構建重點突出、梯次合理、功能明顯、特色鮮明的鎮村佈局體系,不斷提升小城鎮建設水平,重點沿瓜泰旅遊線、安茅線打造 2-3個精品示範點、1-2條精品示範帶。紮實開展農村環境治理,有序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建設,以瀘水河水源地等重點區域為試點,積極推廣農村垃圾處理新模式。

(四)強化培育,力促城市產業大提升。以擴大總量、優化結構、促進就業、方便生活為目標,積極策應旅遊強縣戰略和產業升級的需要,既圍繞做旺產業強化服務業配套支持,也注重培育新型業態形成多極增長。加快推進豪德國際商貿物流城、五星級酒店、城市綜合體、城南國際等項目建設,儘早啟動城北汽車站和城郊汽車專業市場建設。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落實扶持政策,穩定市場預期,引導消費需求。統籌發展電子商務、總部經濟、信息諮詢、教育培訓、家政服務和健康養老等服務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啟動並推進老年公寓綜合開發建設,加快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拉長服務業短板,促進各種業態互動發展。

(五)注重民生,力促公共服務大提升。穩步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項目改革,重點在市政、教育、文化、衞生、體育、健康養老等領域推出一批重大項目向社會資本開放,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農業人口有序進城、就地城鎮化,提升城區和小城鎮聚集效應。大力扶持就業創業,以千人創業萬人就業工程為抓手,加強對城鎮困難人員、下崗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等特殊困難羣體的就業幫扶。儘快完成二期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160户國有工礦棚户區改造,統籌推進社會福利院和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穩步提高社保標準,繼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的參保擴面工作。繼續優化義務教育學校網點佈局,加快平二小異地新建、安福中學擴建、華泰實驗學校擴容改造項目建設步伐,儘快啟動城東學校、縣城幼兒園建設,加快實施農村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和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加快鄉鎮中心幼兒園、教師週轉房建設。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辦醫,繼續抓好重大公共衞生服務和農村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建設,紮實推進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全縣醫療衞生服務水平。

(六)健全機制,力促長效管理大提升。以科學規劃引領管理升級,探索實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新型城鎮化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旅遊發展規劃、生態發展規劃等多規合一,做好電力、道路、自來水、公共服務等專項規劃的銜接工作,加快完xx縣城和鄉鎮的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工作,確保20户以上的自然村規劃完成80%以上。做好城市設計工作,着眼於優化城市空間,塑造城市特色,2022年完成1項以上城市設計試點,並將城市設計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作為土地出讓條件。紮實推進國家衞生城市創建工作,確保完成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完善數字城管三全平台,建立市政維護應急處置、各類違法綜合執法、縣直單位門前三包的三輪驅動機制,探索推進城管綜合執法改革,建立健全部門聯席會議制度、聯審聯批制度以及徵用地、預留地、安置地台賬清單式管理制度。

【第2篇】2022全縣新型城鎮化建設情況調研的報告

為推進我縣新型城鎮化建設快速健康發展,從五月上旬開始,縣政協組織開展了我縣新型城鎮化建設情況專題調研。邀請縣發改委、住建委、經信委、國土局、環保局、旅遊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成立專題調研組,先後深入到大渡口、東流、堯渡、香隅、勝利、張溪、葛公、官港、昭潭等鄉鎮瞭解實際情況,並選擇新型城鎮化發展比較好的省內無為縣和湖南省沅江市(縣級市)進行了考察學習,現將調研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城鎮化建設的現狀

xx年以前我縣城鎮化水平較低,基本屬於緩慢發展狀態。xx年撤鄉並鎮後,我縣把城鎮化發展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特別是xx年省政府出台《關於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意見》並實施了對市縣新型城鎮化考核以來,縣委、縣政府立足東至實際,着眼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緊緊圍繞“工業強縣、生態立縣、旅遊興縣、商貿活縣、文化名縣”發展戰略,按照“開發沿江一線、保護山區一片”的指導思想,引導縣域經濟分工,全力推進城鄉統籌,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一定成效。 xx年我縣列入安徽省新型城鎮化試點縣,xx年大渡口開發區列入安徽省新型城鎮化產城一體試點園區,與此同時,我縣參加池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也獲得成功。目前,我縣正在積極創建國家級生態縣。

1、城鎮佈局得到優化。編制完成了《東至縣城市總體規劃(xx-2030)》,並對15個鄉鎮總體規劃進行了修編,在此基礎上又編制完成《東至縣人防工程規劃》、《東至縣給排水工程規劃》等25個控制性規劃和專項規劃。按照“一帶二軸三區”的總體佈局,構建了以縣城為龍頭,以大渡口、東流、香隅為重點,沿206國道和銅九鐵路及327省道發展為骨架的城鎮空間結構,推進堯渡東流一體化發展,初步形成以縣城為核心、中心鎮為支撐、特色鄉鎮為基礎、其他鄉鎮為補充的城鎮網絡體系。xx年的城鎮化率從xx年的31.9%提升到44.1%。

2、城鄉建設日益加快。近年來,縣城堯城區建設步伐加快,建成區面積達到6.5平方公里,人口增至7.5萬人,不僅拉開了縣城路網框架,人口聚集效應也進一步顯現,環城南路、敬慈路等5條道路和至德、聖德等6座大橋等重點路網建成使用,金字牌、赤頭公園和堯渡新河兩岸一期綠化等項目已建成使用,城市污水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達到上級規定要求,先後建成了舜帝花園、百悦星城、格林藍天等多個生活小區,建成保障性住房2.2萬平方米,大大提升了縣城形象;xx年大渡口鎮列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東流鎮被授予全國環境優美鄉鎮,xx年7月東流、大渡口兩鎮被住建部授予全國重點鎮,東流鎮目前正積極創建全國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香隅、勝利、張溪等鎮城鎮建設步伐加快,通過以獎代補政策引導,集鎮規模明顯擴大,城鎮功能明顯增強;城鄉公交發展較快,先後開通縣城內三條公交線路和縣城至香隅、東流,大渡口至安慶等公交班車,並正在逐步向其他鄉鎮延伸;美好鄉村建設有序推進, xx年開展美好鄉村建設以來,已建成管山、金山等美好鄉村省級示範點27個,並計劃每年建成30個美好鄉村示範點,目標是於2022年前在全縣建設美好鄉村示範點208個,屆時村鎮面貌將煥然一新。

3、城鎮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我縣高度重視城鎮管理工作,加強了城鎮管理隊伍的建設。進一步細化責任要求,結合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動員幹部職工和廣大羣眾全民參與,城鎮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髒、亂、差現象得到了初步整治。在鄉村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和“三線三邊”環境治理,xx年勝利、昭潭等9個鄉鎮被省環保廳授予為省級生態鄉鎮,東流鎮被環保部授予為國家生態鎮。縣財政不斷加大投入,xx年已統籌安排1200萬元資金用於農村環境整治,農村環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二、我縣城鎮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城鎮化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人民羣眾對城鎮化建設的迫切需求相比,與發達地區兄弟縣(市)城鎮化建設相比,仍存在着推進不快,功能不強等實際困難和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一)城鎮化水平仍然滯後。

xx年我縣城鎮化率分別比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低9.6、3.8、2.7個百分點。在《安徽省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考核評價方案(試行)》確定的7個二類市的縣區中,處於中游靠後,低於我縣綜合經濟實力在全省的位次。

(二)規劃的指導作用不夠。

許多規劃是“紙上畫畫、牆上掛掛”,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有的規劃質量不高,一些重點項目規劃,在聘請外地規劃設計院做規劃時,即使脱離實際,也不能及時發現和糾正。如某鎮工業區規劃建設時未曾考慮到污水處理廠建設,造成了企業排污困難,也引起了當地羣眾的不滿。同時,規劃力量薄弱也日益突顯,xx年成立的縣規劃局屬住建委二級機構,人少且難以留住人才,鄉鎮也只有一、兩名城建員且年齡偏大,無法有效履行好規劃的執行監督職責。

(三)產業支撐能力不強。

我縣是一個山區農業縣,經濟發展基礎薄弱,二、三產比重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6和2.5個百分點,主導產業優勢不明顯,服務業發展總體水平偏低,產業支撐作用不強。縣內雖有兩個省級開發區,但起步較晚,缺少成長性好、關聯度高、產業鏈長、附加值高的大型企業的帶動,且遠離縣城(即堯城區),難以吸引農村人口向區鎮集中;堯城區周邊的濱湖園區、站前區以及東流工業集中區建設滯後,難以吸納縣城居民就近就地就業,導致城區人口過於密集,家庭作坊和小微企業遍地開花,馬自達越來越多等就業亂象。我縣面積3261平方公里,xx年底户籍人口54.96萬,可常住人口只有43.3萬,一方面常年在外務工的農民工有12萬多人,一方面卻是縣內企業招工難凸顯。從發展模式看,城鎮化率與工業化率的合理比值在1.4至2.5之間,xx年我縣工業化率為37.5%,若以工業化水平考校城鎮化水平,城鎮化率至少要達到52.5%。從實際看,東至經濟開發區是個典型的例子,後勤服務不配套,娛樂設施不足,文化體育建設落後,導致企業招工難和鎮區人氣不旺,影響了人口集聚。也説明了工業發展和產業佈局上沒有與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發展相適應。

(四)建設投入明顯不足

我縣的財政收入近年來呈兩位數增長,但總量不大,xx年的11.7億元除去用於保運轉保民生,所剩財力非常有限。據初步統計,綜合財政和各專項資金前三年用於縣城市政建設資金分別為:0.73億、0.83億和1.2億。而湖南沅江市和本省的無為縣每年用於縣城市政建設資金都在8億元以上。由於投入的明顯不足,造成縣城及中心鎮區之間交通不夠快捷,堯城區基礎設施欠賬較多,環城路不能環,斷頭路不能通,天然氣遲遲不能入户,休閒和運動場所匱乏,出租車、公交車運營不暢,老城區道路狹窄擁擠,行車難停車難,站前區路網管網建設滯後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才能解決。而目前市場運作的機制又不完善,企業參與城鎮化建設的積極性不高,社會融資難度較大,資金短缺是影響和制約我縣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最大瓶頸。

三、關於加快推進我縣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建議

中央提出加快發展長三角地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省政府提出新型城鎮化“11221”工程實施方案,無疑給我縣新型城鎮化發展帶來了機遇。xx年我縣地區生產總值110.77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接近3500美元,按照城鎮化發展規律,我縣已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我們要進一步深化對基本縣情的認識,主動作為,按照“城鄉統籌、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正視問題,迎難而上,努力推進我縣新型城鎮化健康快速發展。

(一)提高對新型城鎮化的認識

新型城鎮化與傳統的城鎮化有着很大的區別,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規模擴張,而是強調在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實現城鄉統籌和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人的無差別發展”。因此,我們一要通過開展培訓、組織學習、加強交流、選派幹部赴先發地區掛職鍛鍊等途徑,培育和引導廣大幹部,增強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認識和了解;二要高度重視新型城鎮化工作,及時成立相關的領導小組和聯席議事機構,專事謀劃與部署,確立即期、中期、長期發展目標,做好任務分解,強化責任落實,建立分工負責與協作聯動的新機制。三要強化輿論宣傳與思想引導,並形成共識,營造全縣上下齊心協力,共謀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

1、注重長遠。對城鎮佈局的規劃,對城鎮路網、園林綠化、公共服務設施等規劃要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既要着眼當前,更要注重長遠,規劃要高起點,確保今後30年甚至更長時間不落後。考察的湖南省沅江市,早在十幾年前就投入巨資,聘請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制定城鎮化發展規劃,規劃確保50年不落後,為沅江新型城鎮化建設成為湖南省乃至全國的樣板奠定了基礎。

2、體現特色。規劃設計要彰顯城鎮建設的個性,提升城鎮建設的文化內涵,避免城鎮建設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同質化問題發生。要重視城市標誌性地帶、標誌性景觀、標誌性建築的規劃,努力打造城市建設的亮點。要多接地氣。政府在制定規劃時,在邀請權威部門、權威專家設計的基礎上,也應徵求羣眾的意見建議,讓規劃更符合東至實際,更深入人心。

3、嚴格執行規劃。建立完善“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的管理機制,維護規劃的嚴肅性,追究問責並切實解決規劃隨意變更的問題。我省無為縣就十分尊重規劃的嚴謹性,不輕易修改,一以貫之抓落實,該縣城鎮化建設已走在全省前列。

4、狠抓規劃隊伍建設。針對當前規劃人才短缺的情況,要堅持引進與培養相結合,將培養人才列入規劃局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定向培養,集中培訓等方式,培養出能夠獨當一面的規劃人才。縣政府要出台引進人才的新政策,確保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同時,為強化規劃局的管理職能,發揮好規劃執行監督作用,建議像省內大多數縣一樣,將規劃局獨立設置為縣政府直屬局。

(三)構建新型城鎮化體系,優化產業支撐作用。

1、全力推進縣城中心區域的建設。按照省政府關於加快縣城發展的總體要求,我縣縣城人口到2022年將達到17萬人,到2022年達到20萬人,到2030年達到25萬人,人口的急劇增加,必然提出了拉大縣城框架的同步剛性要求。要在加速堯城區、濱湖園區和站前區建設的基礎上,加快堯東一體化建設,實施縣城的提質擴容。要按照堯東一體化總體佈局和建成中等城市要求,儘快完成堯東一體化發展規劃並加快編制專項規劃,完善近期開發區域的控制性詳規,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加快堯東快速通道建設和堯渡河兩岸生態景觀帶建設。突破行政區劃限制,堅持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同步推進,完善市政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現互連互通,提升產業和人口的集聚承載能力。一是堯城區要打造成宜居縣城,進一步突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社會功能,商貿金融發達、生態文明、適宜人居的環境功能,退出二產,發展三產,解決能吸引人、留得住人、宜居宜業的問題,以人口的集聚效應,為全縣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牽動力。二是加快濱湖園區建設進度。無工不強,無工不城。隨着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堯城區的輕工服裝、機械加工等工業企業已經不適應城市發展需要,且帶來了一定的環保和安全隱患,搬遷工作迫在眉睫,當務之急應加快濱湖園區的建設進度,為堯城區二產的退出,提供騰挪空間。三是加快站前區的建設進度。站前區是我縣重要的人流、物流集聚地,也是城市形象的窗口,要將站前區的建設納入到城市建設總體考慮,優化整合物流園區、教育園區和交通人流等資源,引導社會資源合理流動,進一步拉大縣城建設框架,緩解縣城老城區人口壓力。四是通過堯東一體化的推進,促進東流與縣城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東流老工業基地的稟賦,重點發展材料深加工和港口物流業,合理引導紡織服裝向周邊擴散,儘快促進東流工業園區與濱湖新區、站前區聯成一片。

2、加快兩區建設步伐。一要抓好東至經濟開發區產城聯動發展。要按照“產業主導型”的產城發展模式來實現新型城鎮化,香隅鎮應重點抓好東至經濟開發區的一般後勤服務區建設。通過合理佈局,開發國土空間,明晰產業配套功能、鎮區服務功能,着力建成500億產值化工產業新城,實現香隅及周邊地區人口就近就業,為全縣新型城鎮化提供產業支撐。二要抓好大渡口鎮產城一體發展。以省新型城鎮化產城一體試點園區建設為抓手,按照城市的標準和“產城一體、功能綜合、完整發展”的要求,緊扣大渡口實際,在建設現代商貿服務園區的過程中,按照產業發展要求,引入上下游關聯企業,並將關聯企業和性質相近企業集中建設成特色園區,在整個園區內,發展成若干個各具特色的園中園(如:龍溪麻油、玉龍麪條和天利糧油可組成食品工業園等),從而抱團發展,相互協作,既能降低企業成本,更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3、抓好其他鄉鎮的特色發展。其他鄉鎮要結合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環升金湖的張溪、勝利鎮要打好升金湖國家級生態濕地招牌,打旅遊、休閒牌;邊貿集鎮龍泉、青山要立足地理資源優勢,加大公共設施建設,建設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的貿易市場,推動邊貿流通業的健康發展;葛公鎮要充分利用境內仙寓山4a級景區優勢,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引導鼓勵羣眾參與旅遊發展,打好旅遊牌;官港、昭潭要充分發揮中心鎮帶動作用,結合境內茶葉香菇大市場和教育資源優勢,為城鎮化發展聚集人氣;洋湖、花園、木塔、泥溪要立足農林、生態、旅遊資源優勢,以推進農業產業化和生態養生旅遊業為切入點,發展現代農林業,培育壯大旅遊業,做深農產品加工業。同時,要落實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加快沿江農業產業化示範區建設,大力扶持家庭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興主體,加快構建農業現代化經營體系。結合整村推進項目建設,推進宜居村莊集約化,小城鎮規模化,以農興工、以人興鎮、以鎮興市,解決更多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走好生態發展之路。

(四)突出中心城區帶動,統籌城鄉協同發展

1、增強中心城區的帶動作用。一要加快縣城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舊城升級改造力度和進度,對斷頭路、水電路網及弱電網,分期分批進行改造升級,力爭縣城及重點城鎮居民三年內使用上天然氣。要拓建、新建停車場,下決心取締馬自達,增開公交車班次和確保出租車正常運營。適時建設體育館、科技館、展覽館等,增設更多的全民健身活動場所。要增加休閒廣場、公共衞生間等公共場所建設,同時,推進金字牌公園二期建設。加快縣城北擴步伐。二要完善縣城商業配套功能。商業是城市風貌、城市品質和現代實力的綜合體現。要做好縣城商業網點規劃,提升堯舜市場、新區商貿城匯金廣場和新天地商城等商業區功能和形象。引進建設農貿批發、汽貿、建材等專業服務大市場。着手建立東至地產品網購展示中心,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業,適應現代購物和消費休閒的生活方式。其次是要完善城鄉物流體系建設,要根據未來發展的需求,超前佈局,引進有實力的大型物流企業進駐東至,以豐富市場供應,營造物盡其美、貨暢其流的消費環境。

2、注重城鄉協同發展。一要加強城鎮路網建設。建立快捷、方便、安全的綜合交通體系是現代城鎮發展的重要標誌。要以縣城為樞紐,以鄉鎮集鎮為節點,建立暢通快捷的城鄉交通體系。同時,加快縣城和重點鎮區的公交建設,扶持出租車公司的健康發展,建立城市化交通的快捷通道;加快我縣大渡口、東流、香隅等三大港口區建設,不斷提高港口貨物吞吐能力,提升水路運輸水平。在抓好縣域內城鎮路網建設的同時,要從我縣發展大交通的基礎上進行長遠的謀劃,規劃和建設東流到香隅沿江一級公路、堯渡至香隅快速通道和東至仙寓山與石台牯牛降旅遊公路,鍥而不捨向上爭取城際高鐵、多條普通鐵路和高速公路經過我縣,切實提升縣內城鎮聯通和對外交通聯網能力,更好地促進我縣城鎮化發展。二要加快鎮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大鄉鎮政府所在地中心國小和幼兒園建設力度,按照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模和學校、幼兒園建設標準,科學規劃、高標準建設國小和幼兒園,滿足廣大農村學生就近就讀、入園的需要。完善醫療衞生設施,加強鄉鎮醫院建設,增添醫療設備,充實醫務人員隊伍,提高醫療水平。加強城鎮社區和新型農村社區醫療衞生保健機構的建設,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保障需求。重視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抓好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廣播、電視、網絡和農家書屋、文化大院等文化設施建設,構建以縣城文化陣地為中心,以鄉鎮文化站所為紐帶,以村(區)文化活動場所為網點,覆蓋城鄉全境的新型文化體系。三要注重鎮村建設特色。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順其自然,把握規律,體現特色,塑造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新型城鄉發展模式。要注重發掘地方特色文化。對全縣各地的特色文化進行廣泛挖掘梳理,在美好鄉村建設過程中,注重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如東至花燈、陶公文化等,既能達到傳承文化的目的,也能為新型村莊注入靈氣。要注重歷史街區和傳統村寨的保護。傳統村寨和歷史街區是祖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發展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對歷史街區、傳統村寨的保護,傳承鄉土文化,如堯渡老街、東流老街、南溪古寨等,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利用。四要推進鄉村旅遊發展。我縣旅遊資源豐富,但是沒有形成氣候與市場,要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旅遊與城鎮化建設的深度融合,加快景點周邊的公共設施配套建設,拓寬和改造城鎮到景點的公路,做好景點周邊旅遊產品的開發與三產服務的跟進,切實推進鄉村旅遊的發展,打造多條短途一日遊路線,滿足城市居民新的休閒需求。

(五)拓寬投融資渠道,強化要素保障

1、增加財政投入,發揮槓桿撬動作用。首先要加大對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的資金投入,確保財政投入有一定幅度增長。其次要整合和爭取項目資金。我縣雖然在整合涉農資金,推行投入集約化上有了新突破,但在打好項目牌,爭取國家支農惠農和環保項目資金上還需有新作為。三是要進一步完善和創新新型城鎮化建設以獎代補機制,盤活城鎮土地,壟斷一級市場,放開二、三級市場,採取拍賣、招標等方式出讓土地積累資金。建議在扣除上繳省市後的土地出讓金中提高鄉鎮留成比例,切塊用於城鎮化建設。四是積極爭取發行地方政府新型城鎮化債券,探索成立國有城鎮化建設投資公司,承擔小城鎮建設的項目主體,承接相關國際援助和社會支助項目資金。五是開展土地綜合整治,盤活鎮村存量建設土地,來籌集財政性城鎮化建設資金。我縣勝利鎮黃石村按照“土地整治、整村推進”的總體思路,實行規劃、建設、管理、經營四輪驅動,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盤活存量建設用地700多畝,有效地促進了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探索示範作用。堯渡鎮的查橋區域、東流鎮的七裏湖區域、香隅鎮的經開區周邊區域等,應大力借鑑勝利鎮黃石村的做法,進行科學規劃,開展土地綜合整治的“三結合”(即與村貌民情相結合、與項目效益相結合、與產業升級相結合),盤活鎮村存量建設土地,籌集城鎮化建設所需資金,推進我縣新型城鎮化建設。

2、加強政策引導,激勵投資多元化。充分利用國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城鎮建設的政策,引入民間社會資本,對公益設施公開拍賣、放開經營,有償出讓户外廣告發布權,道路冠名權,基礎設施經營權、收費權、租用權等,實行“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多渠道多途徑地聚集社會資金,形成“政府主體、部門支持、社會參與”城鎮建設的多元化投資格局。吸引更多單位和企業投入到社會公共設施和服務設施領域,有效化解政府單一投資的壓力。同時,積極探索放開小城鎮公益事業建設和設立城鎮創業等投資基金,引導和扶持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3、強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務功能。一要做好社會保障。主動做好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社保、住房等民生工作,集聚“城”的人氣;提高和完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等社會保險機制,建立健全最低工資支付制度和困難農民工社會救助等制度,讓其感受“城”的温暖;大力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擴大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適用範圍,使其在“城”內有房居住;要進一步放寬户籍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近入學政策,使他們能夠安心留“城”。二要抓好人才保障。加強對農民工的就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創業能力,緩解企業用工難問題。積極組織人力資源招聘會,推動企業需求和求職需求的對接,把用工信息傳遞到村和社區,傳遞到居民家中,提高用工效果。加大對企業經管人員的培訓力度,為企業培養穩定可靠的管理人才,形成一支穩定性強,技術素質高,經營管理能力強的專業人才隊伍。加大高技能緊缺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外引內聯,交流培養等方式,為我縣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加快制度改革,提高專業人才待遇,確保人才引的進,留得住。

【第3篇】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自查情況報告

20xx年,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緊緊圍繞“三大目標”建設,立足高起點、高標準,以新型城鎮化為統領,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統籌城鄉一體化為突破口,更新規劃理念,全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加快提升城鎮化水平,加大農村發展環境建設力度,着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樂”_____,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新型城鎮化工作目標完成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抓好規劃的完善、執行和管理方面

一是堅持以科學規劃為發展先導引領新型城鎮化建設,按照“生態文化旅遊型”小城鎮的定位,堅持農民建房向城鎮規劃區、中心村和聚居點集中的原則,按照規劃建設完成了團結村、涼華村等新型村莊的建設;二是緊抓馬東公路改建機遇,將場鎮對岸何家壩河灘爭取為棄渣填埋場,待公路建設完工後,原本低窪的河灘將與現有建築用地連片,經住建局同意,規劃調整為城鎮建設用地,新增儲備用地100畝;三是嚴格土地審批程序,堅持先批後建的原則,打擊違法亂建2户。

二、抓好城鄉居民住房保障方面

一是對房屋的建設嚴格按原則、按程序辦理。嚴格按照程序辦事,嚴把審批關,嚴格農民建房審批管理。農村私人建房審批實行村建、國土、執法等部門人員的例會審核制度,集體討論、聯合把關,積極協調處理建房過程的各種糾紛矛盾,在規範建房審批程序,公開、公正推進審批工作的同時,在不違反總規的前提,最大限度地解決羣眾建房需求,得到了羣眾的好評,審批工作有序開展。二是督促、整改落實到位。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做到了發現隱患有處理,有跟蹤督查。三是以全縣工程建設領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為契機,加大了全鎮鄉在建房屋的巡查、處罰力度,加大對違章建築的打擊和處罰力度,集中力量清理和整治已建成的違法違章建築,嚴格把關公路兩邊退讓管理。四是聯合各部門組建場鎮秩序管理綜合執法隊,負責對場鎮規範性整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基本保證了街道交通暢通。

三、抓好項目建設和協調服務工作方面

一是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未開工的項目,如無特殊原因,要迅速啟動,已在建的交通、飲水、市政項目要加快建設進度,目前,已完成場鎮風貌改造,通過爭取項目資金170萬元,在橋樓子修建停車場一處,解決了該處常年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問題,同時,_____幼兒園建設項目已完成招標工作,近期將進場施工;二是注重項目建設管理。高度重視項目質量工作,實行項目建設業主負責制。對項目建設中已暴露出來的問題,由業主代表負責組織迅速予以整改,確保建成人民滿意工程、人民放心工程。嚴格按進度進行撥款,不允許超撥資金;三是項目完工後,及時組織驗收組按規定按規範會同施工方進行竣工驗收。過去已實施項目,要按縣委、政府要求,及時報送審計結算資料;四是做好重大項目的協調服務工。完成馬(鹿)東(河口)公路改建徵地181.4畝,房屋拆遷户已有兩户簽訂了拆遷協議。

四、抓好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和管理工作方面

20xx年,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截流增源,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實現了城鎮綠化、亮化、美化、淨化、規範化,從而促進我鎮的城鎮化建設,與去年相比城鎮化率提高近3%。今年以來,我鎮的集鎮道路工程先後完成了新場鎮、老場鎮的改造提升,維修了人行道、完善了地下水網;配置了垃圾箱,切實做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定時清運,改善了場鎮的衞生環境,鎮容得到了整潔,贏得了居民的稱讚;加大集鎮及新村點亮化、美化力度,全年新栽、補栽路旁綠化樹500顆,新增綠化面積800平方米,增設路燈20只;通過大力實施人飲工程,解決了高山羣眾飲水難題;城鎮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進一步增強了集鎮對周邊輻射和集聚能力,提高了吸納農民變居民的承載能力。

五、抓好城鄉統籌方面

完成了躍進、團結美麗新村建設,完善了基礎設施,調整了產業結構,改善了人居環境。加快高山及外來户入住居民聚居點,繁榮了新村的經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逐步實現了由農村人員向集鎮人口的轉移,不斷促進城鄉統籌的發展。

六、抓好村鎮建設統計報表等業務工作方面

為促進城鎮化建設和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階,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田茂傑任組長,鎮長劉斌、鎮人大主席羅傳友為副組長的新型城鎮化規劃建設領導小組,抽調了精幹力量充實了城鎮建設管理辦公室人員,加強了城鎮化建設強有力的領導,做好了我鎮村鎮建設統計報表和其他業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