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前班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8W

學前班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學前教育教學反思 篇一

這一活動的兩個重點內容目標是感知泡泡的各種特徵和了解泡泡的製作過程,小班孩子對“泡泡”這一內容充滿了興趣,因此,我通過讓孩子們玩一玩、看一看、比一比等各種方式進行教學。

(1)抓住興趣點,以遊戲導入:

在活動開始前,我先讓孩子們玩吹泡泡,自己體驗、探索泡泡的特徵和吹泡泡的技能,通過遊戲,孩子們迫不及待想把自己體驗到的結果跟大家,雖然效果較好,但也有部分孩子完全沉浸在遊戲中,難以集中教學注意力

(2)製作過程的科學對比:

其實肥皂水製作出來的泡泡效果遠沒有洗潔精好,因此我運用了洗潔精、肥皂水、洗衣粉三種進行製作,讓孩子們通過體驗比較來發現

(3)延伸活動的思考:

吹泡泡這一內容還可以有各個領域的活動延伸,如科學領域吹泡工具大小、形狀對泡泡的影響等,幼兒既感興趣,也富有教學價值。

學前教育教學反思 篇二

教學的特點和規律,要求教師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學,充分發揮教師和幼兒雙方的主體作用,以有效地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有效教學的開展應把握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師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幼兒

教師備課,不僅要備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備幼兒。從目前教師備課的現狀來看,大部分教師都忽略了這一點,幼兒的工作做得不夠。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成長的個體,教師在備課前,要對幼兒做充分的瞭解,考慮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心理特點,注意他們的個別差異,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在確定教材的重點與難點、設計教學問題、選擇教學方式時,既要關注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也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已有經驗與認知特點。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每一個幼兒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

“吹泡泡”是幼兒最喜歡的遊戲活動之一。在一次“吹泡泡”活動的觀摩課上,活動理念是“傲中學”,目的是讓幼兒在做的過程中學會或領悟到其中的知識和原理。活動開始了。教師用音樂舞蹈作為開場白,然後讓幼兒開動腦筋,想想泡泡都有哪些形狀:“圓的、橢圓的、方形的、三角形的、所有的泡泡都是圓的……”幼兒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並按教師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畫在紙上。接下來,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教師拿來了各種形狀的“吹泡泡”工具,讓幼兒自己來實踐,看看吹出的泡泡有哪些形狀,從而驗證自己的想法,得出結論。整個教學過程運用“做中學”理念,如果按照猜想一實驗一記錄一得出結論來評價整節課,無疑是很成功的。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在課程進行中有些幼兒已經知道了,即不論用什麼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這節課對他們來説只是在原有經驗上的重複。起不到任何促進作用。因此,評價整節課,在遵循教材的要求方面。教師備教材是很成功的,但在備幼兒方面,卻考慮得不周全。教師對一部分幼兒的忽視容易導致他們對活動興趣的減弱,整節課都會無所事事,甚至還會擾亂課堂紀律:對於這種情況,教師在備課前首先直該對幼兒有充分的瞭解,然後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選擇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經驗的內容,以真正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如在上面的場景中,教師發現這種情況時,可以鼓勵幼兒進一步去思索“為什麼所有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呢”“為什麼泡泡都是五顏六色的”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與想象,引導他們運用已有的經驗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二、教師應及時把握教學現場,適時引導幼兒

教師通常會預先設計好整節課的教育目標,教學目標明確了,教師就會為了達到目標調節教學的進度。然而教學的對象是一個特殊的羣體,教師往往會發現自己精心設計了活動方案,認真組織了幼兒活動,但常常要花很多時間去維持活動秩序,最後落個活動計劃沒完成、活動效果差的結局。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教師缺乏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的技能有關,尤其缺乏把握教學現場的能力。他們在設計活動時很少留有生成的空間,活動中注重計劃的成,卻很少注意幼兒的反饋,更不敢或不能對幼兒的反饋信息進行處理,√本站★√因為一旦對幼兒反饋的信息給予解釋或處理,那麼這節課預定的目標就有可能完不成。其實,教學活動過程中是否完成教學進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是否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及時把握教學現場,把注意力轉向幼兒,為幼兒的學習提供支持和幫助,對幼兒提出的新想法或新發現適時分析,一旦確定有教育價值,要及時生成新內容並積極引導幼兒探索。

在一次中班美術欣賞課上,教師用電腦課件導入。幼兒看着電腦上的各種各樣漂亮的花,發出了“哇,好漂亮啊”的聲音;接着,教師給每位幼兒發了一束花,讓他們猜猜花的名字。其中有一位幼兒手裏拿着像星星一樣的小花,旁邊的幼兒説“這是雪花”,教師馬上糾正説“教室裏是根本不可能有雪花的?這叫滿天星”。對於這個幼兒的回答,教師直接就否認了,沒有給予更多的關注。在觀察了各種各樣的花以後,接下來教師又問了一個問題:“花這麼漂亮,怎樣做才能使漂亮的花保存下來呢?”幼兒暢所欲言,有的説把它畫下來,有的説給花拍照片。教師接着説我們還可以把花做成標本保存起來。有位幼兒馬上提出疑問:“老師,標本是什麼啊?”教師並沒有關注到這一點,而是繼續着既定的教學內容,而幼兒在下面開始了自己關於標本的小討論,為此,造成了課堂秩序的混亂。在這裏,教師完全可以在幼兒探討標本的問題後,再引導幼兒回到原來的教學程序,或者對幼兒的反應給予關注。如果幼兒感興趣,可以在以後繼續進行這個話題,這不但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還能在此基礎上生成有關標本的探索活動。三、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以激發幼兒興趣為前提。

幼兒具有獨立的人格,教師要真正理解與體味“尊重”的深刻含義,就必須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思考。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幼兒,讓他們感受愛,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人到活動當中。()尊重幼兒要求教師用自己良好的情緒情感感染幼兒,用親切的語言啟迪幼兒的智慧,用真摯的愛哺育幼兒的心靈。

一位教師在班級開展了“為小動物穿花衣”的製作活動。活動中幼兒的情感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每個幼兒都很投入,以至於在活動的最後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教師想集中幼兒注意以進行最後的點評環節,但很多幼兒都意猶未盡,不願回到老師身邊……其實在學前班的教學活動中,這是教師經常遇到的一個難點,即如何將幼兒的注意力引向下一個環節。當教師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的時候,普遍的做法就是不管用什麼方法,最終都要將幼兒的注意力轉移到下一個環節,而不管幼兒是否願意進入到下一個活動。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原因,為什麼幼兒不願意停止操作呢?很顯然,這是因為幼兒的情感和操作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就上面的活動而言,請幼兒為小動物穿新衣,幼兒看到有的小動物還沒有衣服穿,就急於給它們穿上新衣服,所以到活動結束時他們仍不願停止手中的“工作”,這正體現了幼兒具有同情心和責任意識。教師完全可以滿足幼兒的興趣和要求,讓他們繼續操作,甚至延伸到區角活動中。作為教師,面對幼兒,要認真反思自己的行為,學會打破自己的固有狀態,改變教師的身份位置,關注幼兒的內心世界和興趣需要,多從幼兒的角度考慮,追隨幼兒的自然狀態來調整預設的目標、程序和內容,尊重幼兒的現在狀態和水平。教師只有在堅持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發揮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才能真正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學前班教學反思 篇三

《分類》

隨着時間的推移,經驗的積累,我逐漸發現教學方式、方法在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 。於是,我在課堂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分類》這一節時,先引導幼兒明白分類的好處,同時讓幼兒理解“把同類的東西擺放在一起”這樣一種原始的簡單的`分類思想,然後在黑板上散亂的貼了一些關於水果、蔬菜等圖片,讓幼兒自己動手分一分,貼一貼,再次認識分類的好處,還將學具、生活用品、家用電器等放在一起讓他們試着分類,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根據課堂反饋信息來看,幼兒知識掌握的都比較好,由此可見,數學課堂上引導幼兒多運用動手操作,既能培養幼兒學習的技能技巧,又能提高幼兒的素質,是幼兒學好數學的重要途徑。另外,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如果將生活實際加進去,合理地運用動手操作,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把幼兒難於理解的數學知識具體化,進而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發展幼兒的數學素質和能力。

學前教學反思 篇四

本文通過論述國小生科學前概念形成的歸因,展示了在科學課堂上,前概念已經存在於國小生的頭腦中。作為老師,要重視科學前概念,合理採用多種方法,幫助同學們順應科學概念。

科學前概念是學生通過日常生活的各種渠道以及自身實踐,將周圍自然界的物體和事件聯繫起來,形成的對自然現象的理解或想法。對於多彩繽紛的世界,兒童在學習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形成了一些與科學知識相似、甚至相反的觀點,這就是前概念。科學前概念在兒童的科學學習過程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教師對學生前概念的把握併合理處理,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國小生科學前概念形成的心理歸因分析

1、簡單列舉

學生認知是感性的,再加上生活經歷有限,常常根據觀察到的事物表面屬性,想當然地歸納出事物的本質屬性或規律,就容易形成錯誤的前概念。如當老師展示槓桿的定義以後,學生們就會在頭腦中思索“既然像撬棒那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撬棒,那麼作為撬棒類工具――槓桿都是省力的簡單機械。”在下一節課槓桿類工具探究時,當老師展示鑷子、筷子等費力槓桿時,學生們就會犯嘀咕“槓桿類工具還有費力的情況!”

2、錯誤推論

在解釋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現象時,學生會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簡單的推論來解釋碰到的現象。不少學生在課外閲讀,或者是看電視的時候,瞭解太陽光是由七種顏色的光組成的,雨後出現的彩虹就是很好的例證。於是有的學生會認為彩色電視機的色彩,是天線吸收太陽光的顏色而獲取的。學生們通過自己主觀的、錯誤的推論,不知不覺在頭腦中形成錯誤的前概念。

3、望文生義

當學生接觸到一個全新的、自己不瞭解的概念時,他們會根據字面含義來給此概念下定義。例如有的學生認為“恆星是指恆定不動的天體”“行星是行走的`天體”“矮行星是矮小的天體”等等。學生們不知道,自然科學中許多概念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歷史淵源,使得概念的內涵不能僅用概念的文字外殼決定。因此當學生望文生義時,一些錯誤的前概念也隨之產生。

二、轉變學生前概念,順應科學概念的方法

1、尊重學生已有的概念,在實際教學中合理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教師作為學生前概念的傾聽者,對於正確的前概念要給予讚賞和鼓勵,而對那些錯誤的前概念,教師更要重視,不能直截了當地否定這些錯誤的前概念,打擊學生學習探究的熱情。在教學《地球表面的地形》時,通過訪談了解到大部分學生認為“地形”是指“地球的形狀”,一開始,我並沒有直接否定同學們在頭腦中形成的自己的概念,而是在黑板上貼出幾幅地形的圖片,讓同學們感覺到“地形”並不是指“地球的形狀”,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形狀、狀態、情況),並告知同學們地貌與地形含義是相同的,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面貌(容貌、樣子)。通過這樣的展示,同學們就能夠有效地建構“地形”的科學概念。

2、創設情境,激起矛盾,在認知衝突中,幫助學生實現從前概念向科學概念的轉變。在探究活動中,我們儘量應創設一種認知衝突的情境,讓他們感受到,對於同一個探究的問題,存在着兩種有衝突的、不同的認知結構,並引導學生們逐漸調整認知結構,實現從前概念向科學概念的轉變。如《沉浮與什麼因素有關》一課,“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它的沉浮與輕重、體積大小有沒有關係呢?”學生會認為物體沉浮與輕重、體積大小有關,例如輕的會浮,重的會沉;大的會浮,小的會沉,或者是大的沉,小的浮等等。在瞭解學生前概念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創設衝突情境,把材料按體積大小排列,標出它們在水中的沉浮,想想物體的沉浮與它的體積大小有關係嗎?再把幾種材料按照輕重順序排列,標出沉浮,想一想物體的沉浮跟輕重有關係嗎?經過分析整理,學生“發現”物體的沉浮與體積的大小和輕重沒有他們所想的那種關係,這時學生就產生了強烈的認知衝突。“是我們的觀察有誤,還是我們的推測錯誤?”老師引導同學們感受輕重和體積大小兩個變量在影響沉浮,從而引出控制一個變量研究另一個變量的活動。然後提供一組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材料,一組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材料讓學生去研究。這樣學生很容易就得出科學的結論。學生對物體沉浮的認識經歷了“發現――否定――再否定――再發現”這樣一個不斷衝突、不斷修正的過程,便會順利實現從前概念向科學概念的轉變。

3、構建模型,重建概念。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從科學前概念到科學概念的轉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甚至反覆修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需要有自己親身經歷、直觀的感受支持。因此教學中要通過豐富的實物展示或模型建構,來豐富感性認識,才能讓學生摒棄錯誤概念,形成清晰的科學概念。比如在教學《太陽系》一課時,同學們一開始普遍認為圍繞太陽系旋轉的8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是等距增加的,行星大小依次增大或減小。我通過用水果、橡皮泥、小鋼珠等實物來代表不同的行星,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按比例縮小,讓他們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太陽系模型,體驗到太陽系的8大行星是中間大,兩端小,而且一開始行星距離比較密,後來行星距離拉開。通過構建模型,感性認知,合理幫助同學們順應科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