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五月的古詩詞賞析(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8W

關於五月的古詩詞賞析(新版多篇)

關於五月的古詩詞賞析 篇一

浣溪沙·五月江南麥已稀

納蘭性德〔清代〕

五月江南麥已稀,黃梅時節雨霏微。閒看燕子教雛飛。

一水濃陰如罨畫,數峯無恙又晴暉。湔裙誰獨上漁磯。

賞析

上片詞人點明瞭時間和節令。即“五月”與“黃梅時節”。然後,他以“分鏡頭”的形式描寫了“麥”“雨”“燕子”等富有節令特點的事物。“五月江南麥已稀,黃梅時節雨霏微”,在五月,水墨江南里,青綠的小麥稀疏錯落在阡陌間,剛好是梅雨時節,雨絲綿綿地飄落下來,一派大自然的美景。“閒看燕子教雛飛”,納蘭懷着一份閒心靜坐窗前,看着屋檐下的雛燕學飛,撲打着稚小的雙翅,此時才明白生命之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景色是安定平和的。

下片將景色概括為“罨畫”,又將目光轉向了水邊的美麗女子。“一水濃陰如罨畫,數峯無恙又晴暉”,煙渡流水如同濃墨潑出來的山水畫,靜謐的山巒間隱約流露着雨過天睛的陽光。納蘭娓娓道來,一幅潑墨山水田園畫就慢慢地呈現在讀者眼前,令人沉醉其中,浮想聯翩。顏色深處,是雲青青兮欲雨;墨色淡處,是水澹澹兮生煙。“濺裙誰獨上漁磯”,水邊的布衣女子赤腳踩着魚磯石,木槌輕舉,搗衣聲迴盪在這寂靜的田園裏。這是原本一幅寂靜的國畫,搗衣女霎那間就打破了寂靜,令畫面變得生動鮮明起來。末尾一句,只用了一個“獨”字,就為整首詞籠上了深重的失落情緒。

這首詞讀來頗有《詩經》的清雅之趣,所描寫的景象也頗具田園風格,原來幸福的彼岸並非功名利祿,而是內心的安定與平和。全詞清新明麗,顯示了納蘭詞的又一風格。

關於五月的古詩詞賞析 篇二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李白〔唐代〕

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

魯人重織作,機杼鳴簾櫳。

顧餘不及仕,學劍來山東。

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

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

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

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

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蓬。

賞析

此詩分前後兩節。前節八句,着重描寫了初抵東魯時的真實感受。“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兩句點明時間,梅子開始由青變黃,蠶桑之事已了,這就意味着進入了生產的第二道工序:“魯人重織作,機抒鳴簾櫳。”東魯的城鄉婦女,又投入新的勞動:紡織。東魯人有重織作的傳統,李白初次旅遊就獲得了良好印象。

李白從二十五歲經三峽出蜀,歷湖北、江西、江蘇、河南、山西等地,這時還沒有機會出仕。“顧餘不及仕,學劍來山東”兩句正是詩人當時思想情況的寫實。李白回顧自己南北奔走的生活歷程,決定到東魯定居。讀書、學劍是李白的兩大生活愛好。“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中的“訪前途”有問路和了解今後出路的兩層意思。李白初抵東魯,訪路途卜前程時,遇到了不愉快的事,他受到了汶水上一個老翁的嘲笑。但李白沒有寫出“笑”的內容,有意留下一個懸念。

後節十句,是李白對汶上翁嘲笑的明快答覆,是全詩的重點部分和精彩片段。“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在李白看來,“下愚”們不能理解“壯士”的胸懷,也沒有資格在“窮通”的問題上發議論。“窮通”即“窮達”,是為了押韻需要,改“達”為“通”。李白對“窮達”的理解,完全是從儒家思想出發。李白力爭在政治上獲得出路,先實現“兼濟天下”的理想,然後歸隱江湖,“獨善一身”。李白這種思想,正和戰國時期的魯仲連是一致的:“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李白用魯仲連的事蹟,比喻自己的政治才能和抱負,是因為魯仲連的故事就發生在山東。

“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李白來東魯前就曾有西遊長安的打算,後來轉而向東,不料初抵魯郡就遭到汶上老翁的嘲笑,李白這時有“西歸”之意,但他想到自己“直道”而行的人生態度如不改變,是很難得到朝廷重用的。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蓬”兩句是李白對汶上翁表示:“你的談話沒有任何意義,請不要説了,直道而行是我的一貫作風,即使像飛蓬那樣示意飄轉,我也是心甘情願的。”

對汶上翁譏笑的回答,是李白高尚品格生動的藝術概括。他首先把譏笑者同自己作了尖鋭的對比,然後明確提出自己從事政治活動在不同情況下的原則立場。詩中塑造了魯仲連這樣一個功成不受賞的高士形象,其實這也是李白自己的形象寫照。

關於五月的古詩詞賞析 篇三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歐陽修〔宋代〕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

賞析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是宋代歐陽修的一首詞。

上片寫端午節的風俗。用“榴花”“楊柳”“角粽”等端午節的標誌性景象,表明了人們在端午節的喜悦之情。

下片寫端午節人們的沐浴更衣,飲下雄黃酒驅邪的風俗。後面緊接着抒情,抒發了一種離愁別緒的青絲。

歐陽修《漁家傲》寫的閨中女子,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享用粽子後,未出閣的姑娘,在家休息,夢醒後想出外踏青而去。抒發了閨中女子的情思。

關於五月的古詩詞賞析 篇四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鳳凰亭納涼

葉夢得〔宋代〕

新月掛林梢,暗水鳴枯沼。時見疏星落畫檐,幾點流螢小。

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繞。欲寄新聲問採菱,水闊煙波渺。

賞析

該詞是宋代詞人葉夢得所作的一首詠懷詞,先用“新月”與“暗水”對比,用“疏星”與“流螢”對比,描寫了眼前所見所聞的自然現象,構思極為巧妙。

坐在鳳凰亭裏,四周一片寂靜。仰視天空,見一彎新月慢慢升起,正高掛樹梢;側耳細聽,即將乾涸的彎曲的池塘,還有涓涓的流水聲在暗中發出枯竭前的悲鳴。再縱目四望:稀疏的明星不時從畫檐前落下;卻有幾點流螢在暗處閃閃發光,自由自在地隨意到處飄動。這是常見的自然現象,由於是“常見”,便很少有人注意它,更沒有人把它集中起來描繪、觀察、思考。“新月”是在成長、向上的,不會變成彎曲的“枯沼”,“疏星”是大而明、高而潔的,可是它落下的時候,它的亮光還不如暗處閃閃發光的螢火蟲。這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卻飽含着人生哲理。

“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繞。”葉夢得祖籍蘇州晚年閒居吳興,據《湖州府志》載:“葉元輔居烏程,至夢得已四世。”烏程,即吳興也。葉夢得居吳興已“四世”,當然是第二故鄉,他的“歸意無多”這是原因之一。其二,眼前景色給他以啟示:“新月”與“枯沼”,“疏星”與“流螢”都相去無多;從中悟得的道理譜就新聲去問他的知音“採菱”人,可是水天空闊、煙波浩渺,卻又是無處可尋了。

這首詞寓理於物,寓理於情,藝術技巧是很高明的。

關於五月的古詩詞賞析 篇五

謁金門·五月雨

陳子龍〔明代〕

鶯啼處,搖盪一天疏雨。極目平蕪人盡去,斷紅明碧樹。

費得爐煙無數,只有輕寒難度。忽見西樓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鑑賞

這首詞的標題是“五月雨”五月雨也就是梅子黃時雨,柳宗元詩云:“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詞中所寫,正是這種景象。

上片寫景,在那黃鶯兒啼叫的地方,滿天正飄灑着雨絲,“疏雨”是間歇的雨,“搖盪”形容雨絲飄灑的狀態,正所謂“雨絲風片”,再加上間斷的鶯啼,再準確不過地寫出了梅雨的特點。極目遠眺,平野之上沒有行人,只見殘剩的紅花綴在綠樹上,經過雨的沖洗,顯得格外鮮亮。“極目平蕪人盡去”,可能取歐陽修《踏莎行》“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雨天行人稀少,樹是那樣綠,花是那樣紅,詞人的觀察總是十分細膩、具體的。

下片寫情,主要寫詞人的感受。江南梅雨季節,濕度大,衣物易生黴,本來古代上層家庭就好在室內薰香,此時此地更要點燃爐香來除濕。所以説:“費得爐煙無數”此亦從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化出。梅雨季節,江南正處於冷暖空氣交會地帶,故而多雨,並且氣温多變,早晚甚至還會感到輕微的寒意,詞中説“只有輕寒難度”,正是指的這種氣候,“難度”則屬於詩人的感受了。最後兩句由雨寫到轉晴,忽雨忽晴也止是梅雨季節的特點,詩人強調的是由雨轉晴完全在不知不覺之間,“疏雨”似乎一直在下着,然而忽然看見西樓邊上露出了花影,天已放晴了。陽光照射下,才有花影。這花影搖曳着,擺弄着陽光。時間已接近傍晚,花影隨着太陽光線移動,就好像在催促着薄暮的到來。這裏“弄”字“催”字都用得很巧妙。在詞中“弄”是一個很有表現力的動詞,與張先《天仙子》“雲破月來花弄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張詞寫月光照射下,花影在輕輕搖動,於寂靜中顯出動態,所以王國維《人間詞話》説:“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這首詞取法這一“弄”字,也用得相當精彩,不説“花弄影’,而説“花影弄晴”,晴是陽光給人的感覺,就是説花影搖動引起光線的明暗變化,這樣就有了新的創造。而接言的“催薄暮”,用一個動詞“催”字,賦予花影以感情的色彩。薄暮是自然到來的,在花影輕搖中陽光漸漸移去,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催促傍晚的到來,感覺十分細膩,表達則十分精彩。

前人評陳子龍詞“婉麗、清豔”、“情深一往,情韻悽清”。他的詞屬於“婉約”派,這一派認為詞的本質就應該是婉轉纏綿、含而不露的。在陳子龍的詞中一些細膩曲折的表達,確實體現了這種特點。但他所處的時代和他本人的歸宿,卻是與柔情蜜意、輕歌曼舞的生活不甚相容的,所以前人又特別強調他的“豔”不是濃得化不開的豔,而是“清豔”。情韻更不是“婉媚”,而是“悽清”。在他存世的數十首詞中,大都是抒寫節候變化和自然風物的,其中也頗多批評時事的寓意和憂時傷世感情的曲折表達,至於本篇,主要用賦體寫成。既然找不到什麼寄託的根據,我們且將它作為一篇描寫節候風物的佳作來欣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