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參考文獻標註方法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46K

參考文獻標註方法通用多篇

參考文獻標註方法 篇一

關於參考文獻的引用

其實歸根到底,你引用的SCI的參考文獻必須對你的論文發表有幫助,才可能引用。其中引用參考文獻還有原則呢,一般在引用參考文獻時要引用直接的相關的,特定的,清晰的文獻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還有直接的引用參考文獻優於間接的引用的文獻,但是還有二個必須記住的原則︰其一是要引用原始的文獻,千萬避免引用二手的文獻,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錯誤或衝突。其二要正確地引用自己看過的文獻,如果你是根據自己的記憶來引用文獻,常常會有出錯的可能性,所以文獻要經過心思的消化,引用要謹慎,畢竟這是學術創作,要知道對待學術必須是嚴謹的態度,千萬不可以馬虎,三心二意。

那麼對於參考文獻我們應該如何引用呢?SCI論文發表中參考文獻的引用又有什麼需要我們注意的呢?

第一條

儘管直接引用在醫學論文寫作中比較少見,但是對於原始資料的改寫卻很常見。如果使用了他人的思想和成果,就需要在正文裏註明出處,並將其列在文章最後的文獻列表裏。

第二條

參考文獻不僅是對他人貢獻的一種承認,也可進一步引領讀者獲取其他感興趣的文獻中的信息。另外,文獻還給編輯提供了審稿人信息,並顯示了作者對本專業領域的熟悉程度。

第三條

大多數作者會收集超出稿件所需要的文獻。從所有文獻中立刻篩選出相關文獻比較困難。評述文章因包含大量信息,所以含有很多文獻,而研究論文則不同,它應當只列出最相關的文獻,並且為使讀者容易閲讀,應儘量將文獻數量控制在合適的或期刊要求的規模。

第四條

最相關文獻通常是期刊論文、書籍和博士學位論文。會議摘要、會議論文集、個人通信和未出版的數據可以在文中以括號引用,但這些文獻一般不列在文後的參考文獻裏,通常只能用來支持研究結果,而不應用來支持任何重要的結論,不能作為最相關或有效的文獻。

為降低文獻數量,引用原始文章並選擇最重要的、水平最高的或最近的論文,而不是列出關於某個話題的所有論文。應當引用第一手資料來證實特定的研究結果,此類資料是經過同行評審出版的科學家的原始數據、結果和理論。在主題的概述中,也可使用評述文章,意在提供關於某個主題的全面概述。

在論文撰寫中,不論是蓄意或者無意竊用了別人的話或觀點,並讓別人以為是你自己的話或觀點,這都屬於抄襲現象。這是一個常見且容易混淆的問題。下面是有關避免論文抄襲的三條基本法則。

不能在不使用引號及給出完整出處的情況下,一字不漏地使用別人的文字。完整地給出出處可以指示引號中文字的來源,讀者可以由此找到引號中文字的原始出處。原則上(在美國),使用別人的作品中一個段落的8個字或者超過8個字卻沒有註明出處的,就違反了聯邦著作權法。所以,論文引用過程中,引號的`使用是十分的重要的。

至於重新編輯或重新敍述別人的著作中的文字,並將修改過的文字以自己的作品方式呈現,也是抄襲。對別人著作的重新編輯和敍述都屬於對該著作的引用,並不因為自己對文字進行修改便是自己的作品,所以切莫混淆自己。

不管你使用原著觀點時是否將文字進行了修改,把別人的觀點當成是自己的觀點來呈現,一樣是屬於抄襲現象。引用別人的作品都必須註明完整的出處——腳註或者尾註都可以。以下情況是不當引用,容易被認為是抄襲現象:直接引用別人的作品,而不使用引號或者提供出處;重新編輯別人著作中的文字,並將編輯過的文字以自己的作品方式呈現;重新敍述別人的觀點,並以自己的觀點呈現。

通過引用別人的試驗、理論來證明自己的論述,這是一篇論文撰寫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然而不適當地使用別人的作品就是嚴重的侵權,涉及抄襲的現象。所以能夠靈活而正確地運用別人的作品,是成為一個真正學者的一個重要部分。引用需要智慧。

關於參考文獻的標註

參考文獻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電子文獻類型:數據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網[OL],光盤[CD],磁帶[MT],磁盤[DK]

A: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1]劉國鈞,陳紹業。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1]何齡修。讀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可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7]鍾文發。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煒。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

D: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8]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E:電子文獻

[文獻類型/載體類型標識]:[J/OL]網上期刊、[EB/OL]網上電子公告、[M/CD]光盤圖書、[DB/OL]網上數據庫、[DB/MT]磁帶數據庫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版或獲得地址,發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系統工程的進[EB/OL]。http://www.c,1998-08-16/1998-10-01.

[8]萬錦。中國大學學報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參考文獻標註方法 篇二

1、光標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菜單中“插入”—“引用”—“腳註和尾註”。

2、對話框中選擇“尾註”,所在位置建議選“文檔結尾”。編號格式中選阿拉伯數字。

3、確定後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標“1”,而光標自動跳到文章最後,前面就是一個上標“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的地方。

4、將文章最後的上標“1”的格式改成需要的格式(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將它刪掉重新輸入,否則參考文獻以後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號也不會變),再在它後面輸入所插入的參考文獻。

5、對着參考文獻前面的“1”雙擊,光標就回到了文章內容中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可以繼續寫文章了。

6、在下一個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註,就會出現一個“2”(Word已經自動為你排序了),繼續輸入所要插入的參考文獻。

7、所有文獻都引用完後,你會發現在第一篇參考文獻前面一條短橫線(頁面視圖裏才能看到),如果參考文獻跨頁了,在跨頁的地方還有一條長橫線,這些線無法選中,也無法刪除。這是尾註的標誌,但一般科技論文格式中都不能有這樣的線,所以一定要把它們刪除。

8、切換到普通視圖,菜單中“視圖”——“腳註”,這時最下方出現了尾註的編輯欄。

9、在尾註右邊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尾註分隔符”,這時那條短橫線出現了,選中它,刪除。

10、再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尾註延續分隔符”,這是那條長橫線出現了,選中它,刪除。

11、切換回到頁面視圖,參考文獻插入已經完成了。這時,無論文章如何改動,參考文獻都會自動地排好序了。如果刪除了,後面的參考文獻也會自動消失,絕不出錯。

需要注意的問題(以下是自己的實戰總結):

1、如果同一個參考文獻兩處被引用,只能在前一個引用的地方插入尾註,不能同時都插入。這樣改動文章後,後插入的參考文獻的編號不會自動改動。

解決辦法:

(1)單擊要插入對註釋的引用的位置;

(2)單擊“插入”菜單中的“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類型”框中,單擊“腳註”或“尾註”;

(4)在“引用哪一個腳註”或“引用哪一個尾註”框中,單擊要引用的註釋;

(5)單擊“引用內容”框中的“腳註編號”或“尾註編號”選項;

(6)單擊“插入”按鈕,然後單擊“關閉”按鈕。

最後要注意:Word插入的新編號實際上是對原引用標記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刪除或移動了註釋,Word將在打印文檔或選定交叉引用編號後按F9鍵時更新交叉引用編號。為此可以按“Ctrl+A”選擇所有內容後,按“F9”鍵就可以完成手動更新。

2、參考文獻怎麼對齊?

若不做任何設置,參考文獻為如下格式:

[1] Zhang, Y.M., Gu, Y., Chen, J.T., 2009. Boundary layer effect in BEM with high order geometry elements using transformation.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45(3), 227–247.

但我們要求參考文獻的格式應該為:

[1] Zhang, Y.M., Gu, Y., Chen, J.T., 2009. Boundary layer effect in BEM with high

order geometry elements using transformation.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45(3), 22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