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的學習方法【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2W

語文的學習方法【通用多篇】

如何學好國小語文 篇一

一、培養語文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是學習語文的關鍵。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重在啟發學生思考,以平等對話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主觀能動性得以更充分的發揮,使其學習變為愛學樂學。

二、勤於積累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在生活中、學習中不斷的積累。因此,可以讓學生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時間去學習,看一點,記一點;積累一些零碎的知識,在不經意中建造自己知識的高塔。魯迅先生就善於翻閲各門各類的書,隨時隨地積累自己有用的知識。“要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微小的量的積累,會帶來質的飛躍。對於語文學科來説,只有知識的廣博積累,才有語文聽説讀寫能力的提高;只有學富五年,才能才高八斗。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語文學習的有心人,點點滴滴地學習,可以把語文學習變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當人們很隨意地學習東西的時候,依着()自己的興趣學東西的時候,學習就會變成一件樂事。

三、多讀多練,培養語感

語文是一門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經常以此作為教學重點來訓練。但課堂時間畢竟有限,這必須靠生活點滴積累。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孩子讀書能力差,這就無形地成為學習語文的障礙,所以讀書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在以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將重點訓練朗讀,希望家長配合。在家庭教育中,我懇請家長重視讀説訓練,並可以時刻注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建議家長在用心傾聽孩子讀書的同時,給他一些掌聲,一句鼓勵,一份自信。

四、寫讀書筆記

學習語文,是一個閲讀、思考、寫作相結合的過程,讀讀、思思、寫寫多結合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閲讀的同時要寫讀書筆記,把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記下來,也要把自己閲讀中的新思考、新想法記下來。經常這樣做就能提高自己的語文聽説讀寫能力了。

五、磨刀不誤砍柴工

學生做習題時,不要急於去做,一定要想一想老師講的例題是什麼意思或先看書,把所講的內容全部弄懂後,再做習題。這樣就會感到輕鬆自如。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這個道理。做練習是為了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那些圖快、圖省事欲走捷徑的學生,似懂非懂,一味地為做習題而做,常常會到處碰壁,走進死衚衕。返回頭再看書,事倍功半。

六、獨立思考

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求學生不要急於求教於別人,獨立思考是把死知識變為自己的東西的最有效方法。碰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再去請教老師或同學,一但弄明白,印象會很深刻。而我們的一些學生,懶於動腦筋,恥於問人,甚至請教別人也只停留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上,這樣是不能掌握所學知識的。為了使書本知識真正變為自己的知識就必須教會學生遇到問題獨立思考。

七、加強背誦

托爾斯泰曾經説過:背誦是記憶力的體操。適當背誦些有價值的材料,猶如常做體操增強體力一樣,可增強記憶力。據生理學家研究,重複的刺激可以幫助條件反射的建立和強化。要求學生把有價值的材料背下來,對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成績很有幫助。俗話説“挖到籃子裏才是菜”,意思是説,很多知識,你只有記住了才對自己管用。因此,必須想方法記住知識。記憶知識,可分為內部記憶和外部記憶。記在大腦裏為內部記憶,記在大腦以外,書本中、讀書筆記中、日記中、摘抄本中、電腦裏為外部記憶。大腦是儲存知識的倉庫,科學家們曾經講過,大腦儲存記憶知識的功能開發利用的不到10%,應開發和充分利用大腦的儲存功能,記憶儲存更多的知識。但對一般人來講,大腦及時記住知識的能力是弱的,過目不忘的人畢竟是少的,很多人記住知識是要靠反覆的記憶。因此,要在大腦之外建立知識的倉庫,這種知識的倉庫,可以是書本、筆記、日記、摘抄本、電腦,平時經常翻看檢閲,就可以把外部記憶變為內部記憶,真正轉化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很多知識只有經過不斷的反覆的強化記憶,才能在自己大腦裏紮根。知識積累的多了,才能從根本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

八、勤於練字,認真書寫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同的字跡,亦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所以擁有一手好字,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我們班寫字工整、美觀的同學有:曾鳳、肖鋒麗、楊李平等。我建議學生可以利用假期跟隨書法老師練習楷書,久而久之的楷書練習,其精神與風格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紮實有恆的要求,讓學生的意志受到了考驗與磨鍊。

語文的學習方法 篇二

從小事着眼發現問題

週記要寫得有內容,就要關注社會,關注人生,留心身邊的事情,尤其是別人看來不起眼的小事;留心自己的發現、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聯想等等。並做到分主題、分專題或分欄目來寫,如天下見聞、世相雜談、奇思妙想、科學小記、生活小品、課堂聯想等等,這樣,方向才明確、內容才具體。

譬如,生活成本一直在飆升。一個學生、一個家庭生活成本的飆升,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如果你能發現這個問題,就必然會去關注你的或家庭的,甚至別人的、社會的生活成本支出,如食品、交通、住房、醫療保健、教育、家居用品、服裝、娛樂等等。一定的生活成本既體現一定的經濟規律,反映一定的經濟發展,對應一定的生活質量,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複雜問題。這樣,小事情反映大問題,小發現往往就是大發現。如此,信手拈來,週記可寫的內容就很多。

從聯繫入手觸類旁通

生活和事物都是有內在聯繫的。

聽課要能聽出知識、問題的內在聯繫。抓住知識、問題的內在聯繫便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高一課文,魯迅《紀念劉和珍君》中的:“我獨在禮堂外徘徊”;《孔雀東南飛》中的“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蘇軾《赤壁賦》中的:“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就可以思考,這三處“徘徊”其意境和形象是否相同?

這三處“徘徊”意境和形象顯然是不同的。“我獨在禮堂外徘徊”中的“徘徊”,是激憤於烈士的無辜罹難,面對死難烈士,千頭萬緒都徘徊心頭,該用什麼去追悼死難烈士;“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徘徊”,是以孔雀起興,生動形象地比喻了夫妻依依不捨的別離;“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的“徘徊”,是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柔和月光似對遊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

還有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前後四節採用的都是復疊的表現手法,但塑造的意境截然不同。《雨巷》以此塑造的是一對青年男女,在雨巷不期而遇而又無言分離的情境;《再別康橋》以此塑造的則是對於母校那種一往情深、別情縷縷、離緒重重的眷戀心緒。

在《雨巷》首尾兩節裏,戴望舒分別用了“逢”與“飄”兩字,巧妙地表達了“我”的期待和追求是那樣臨近而真切卻又是那樣遙遠而渺茫;在《再別康橋》首尾兩節裏,徐志摩分別連用三個“輕輕”和兩個“悄悄”,巧妙地營造了詩人悄悄來到和與康橋悄悄再別的情景,表達了微波輕煙似的離情別緒。

可見,沒有聯繫便沒有觸類旁通,而“聯繫”,只能生髮於頭腦中的知識、問題儲存中。

從宏博着眼高瞻遠矚

作文要寫得有思想,起碼要有兩個前提:一是眼前有汪洋氣象,能關注國內外大事,洞察國內外形勢和社會發展趨勢;二是胸中有縱橫丘壑,能通曉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情、理。思考問題時,既要從細微入手,又要從宏博着眼,才有可能高瞻遠矚,寫出有情、有味、有內容、有識見、具體入微的作文。

於是,我提問學生:“你手裏握着手機,靠什麼與家庭、與朋友通話?”連問幾個學生,都答不到“衞星技術”或“航天技術”中來。於是,我啟發學生:沒有衞星技術或航天技術,就沒有電子地圖,沒有GPS導航,沒有電視和廣播信號,更談不上電腦上網和手機通信了。

為使學生了悟這個問題,我進一步問學生:“據此,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也可以視為什麼對接?”這下,學生頓悟了:是衞星技術與民用工程的交會對接;是航天技術與民生生活的對接。

語文的學習方法 篇三

廣泛閲讀,整體感悟潛心涵詠,深入揣摩內化言語,為我所有,最終達到為我所化為我所用,應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

學習語文,接觸語言材料,不僅要有質的標準,還應有量的要求。從國小到高中,尤其是從國小高段到國中這段時間,是學習書面語的黃金時期,尤應強調廣泛閲讀,並記誦一定數量的名篇。周作人説自己少時的閲讀由《鏡花緣》《儒林外史》《西遊記》《水滸》等漸至於《三國演義》,轉到《聊齋志異》,走的是從白話到文言的路徑,涉獵廣博,視野開闊,有着量的積累和優勢;巴金也説自己少時閲讀廣泛,有幾部書甚至熟記於胸,最典型的就是能背誦有200多篇選文的《古文觀止》。丹麥當代語言學家葉斯柏森説學語言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們投入到語言的海洋裏去游泳,此言不虛。沒有閲讀量的保證,很難獲致語文素養的提升。

對於文學作品的教學,應強調整體感悟,運用有機的、聯繫的觀點,去體驗、領悟作品的內在情感及其表現形式。文學作品是一個有生命有靈性的有機體,我們不能借分析理解這些冠冕堂皇的名義去割裂它,甚至剁碎它。賈寶玉佩戴的通靈寶玉鐫有莫失莫忘四字,薛寶釵項上的金鎖也鐫有不離不棄四字,八個字合在一起可以作為整體感悟文學作品的指針。那種大卸八塊,甚至碎屍萬段的做法,既褻瀆作者作品,也從根本上違背語文教學的規律,是文學作品教學的大忌乃至大敵。

要鼓勵、引導學生用心讀書。潛心涵詠、深入揣摩方能走進作品,理解語言的深層義、象徵義和言外義,體會語氣、音調和節奏,捫其毛而辨其骨進而得其神。潛心意味着需要融入讀者自身的人生體驗和閲讀積累,用心去諦聽,用情去體驗,併發揮想象,精騖八極,心遊萬仞。咀嚼,涵詠,其實是一個佔有、反芻、吸收、積澱的過程,投入人生體認,挖掘作品內藴,獲得審美享受。周汝昌説讀雪芹的書,最需要的是這種涵詠玩味的功夫。讀《紅樓夢》如此,讀其他經典莫不如此。沒有感染、沒有薰陶、沒有積累的教學不具備語文的品格。

內化言語,為我所有,最終為我所化為我所用,是閲讀教學的旨歸。內化言語,是一個將他人的言語藝術言語智慧納入自己的心靈並加以吸收、融化的過程。不管是廣泛閲讀、整體感悟還是潛心涵詠、深入揣摩都是為了將文質兼美的言語作品化作滋養自己的血肉,豐富言語積澱,提升言語能力。朱光潛在回憶自己修煉童子功時説:在開講時,我能瞭解的很少,可是熟讀成誦,一句一句地在舌頭上滾將下去,還拉一點腔調,在兒童時卻是一件樂事我現在所記的書大半還是兒時背誦過的,當時雖不甚了了,現在回憶起來,不斷地有新領悟,其中意味確是深長。一句一句地在舌頭上滾將下去,意味着一句一句地在心靈中得到映照,留下刻痕,加上日後不斷反芻、領悟、融化,為成就美學大師同時也是語言大家奠定了厚實的基礎。朱光潛所揭示的學習語言的道理,我以為最樸素也最深刻最管用。

從為我所讀到為我所有、為我所化,最後為我所用,這是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路徑。

語文的學習方法 篇四

語文是一門源於生活的科目,學習好語文需要同學們的不斷積累,這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年級的學生也有着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

一、國小語文低年級學法指導

從教材要求上講,國小語文教材低段(一、二年級)的教學,着重是進行漢語拼音、識字寫字、聽説、閲讀、寫話的訓練。從心理特徵上看,低年級的學生正處在七至八歲階段,他們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為主要形式,在認識、理解事物或學習時往往要藉助實物或形象。要學生掌握簡單的學習方法,具體説來就是:

1.藉助形象物學習漢語拼音和簡單的漢字。

2.學會寫字的基本方法。

3.能用形象記憶法、趣味記憶法、情境記憶法背誦課文。

4.學會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的方法。

5.通過先想後説的方法,説、寫完整的話,通順的話,規範的話。

6.課後能用複習的方法鞏固所學知識。

教師或家長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採用形象、直觀的手段,教會學生學習。這個階段中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多數是從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感知到的。

二、國小語文中年級學法指導

國小語文的中段(三、四年級)教學,着重進行段的訓練。逐步過渡到篇的訓練,這時的中年級學生,已是九至十歲。從心理特徵上看,這個階段的學生有意性、目的性逐漸發展起來,有意注意也隨之增長,能較為自覺地支配自己的行動。思維方式正處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從語文知識上看,學生已學會漢語拼音,能認識1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有了較為豐富的感性知識,因此,在這個階段中,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要求是:在掌握簡單的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學會基本的學習方法。

1.學會課前預習找疑點,課堂筆記記要點,課後複習抓重點的方法。

2.學會用音序、部首、數筆畫的方法、詞典,理解詞語。

3.學會有順序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方位變化觀察法(以方位為序進行觀察),時間推移觀察法(以時間為序進行觀察),情節發展觀察法(以事件情節發展為序進行觀察),移步換境觀察法(以地點移動為序進行觀察)。

4.學會按時間先後順序,事情發展順序,總分思路順序介紹事物的幾個方面的順序分段的方法。

5.學會用摘句法、歸納法、取主法概括段意。

6.學會用理序法、路標法、化整法、提綱法、首尾法背誦課文。

教師或家長在這個階段中,要開門見山地教給學生各種具體的學習方法,並在教學中進行示範性指導,讓學生在練習中反覆實踐。

三、國小語文高年級學法指導

國小語文的高段(五、六年級)教學,着重是進行篇的訓練,要在加強對課文條理、層次、內容理解、篇章結構訓練的基礎上,突出佈局謀篇的訓練。這時的學生,年齡已達十一、二歲。從心理特徵上看,他們已能長時間地、有效地知覺事物,能區分事物主要和次要的特徵,思維的發展已達到以抽象思維為主,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強。從學習方法上看,他們已基本學會和掌握學習語文知識基本的、具體的學習方法,因此,在這個階段中,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要求是:熟練掌握學習語文知識的基本學習方法,並在此基礎上有新的提高。

教師或家長在這個階段中,結合課堂教學,着重注意訓練學生掌握分析綜合、抽象概括、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並注意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總結學習經驗,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激發學生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語文的學習方法 篇五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學科的基礎,是與我們的生活聯繫最緊密的學科之一。學好這門學科對我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向同學們介紹三種語文學習方法,但願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善於運用聯想和想象

聯想和想象伴隨學習語文的始終,聽、説、讀、寫都離不開聯想和想象。例如,我們學習朱自清的《春》,就可以聯想起我們學過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淺草才能沒馬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等詩句,還可以通過想象在頭腦再現文章的內容和情景。我們經過聯想與想象,可以豐富學習的內容,還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甚至可以對文章進行加工處理。

二、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老師只是引導你學習、發現、思考、討論。我們要改變過去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積極思考,主動發現,大膽置疑。課堂上,我們若不願動腦筋,坐等老師的答案,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收穫。車爾尼雪夫斯基説:"老師是對手,而不是模本,否則永不能青出於籃"。一篇文章,老師有老師的理解。老師的理解融入了教師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是成年人的理解。老師的話也好,教參的話也好,都是一家之言。我們學生可以有、也應該有自己的理解,這理解之中融入了我們自己的知識和積累和生活經驗,是未成年人的理解,説不定我們自己的理解更好。課堂上我們若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一定很高興,因為他希望與我們進行思想交流和碰撞。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既可以激活我們的思維,還可以鍛鍊我們的多種能力。所以,我建議同學們多思考,多提問,多設計,使課堂活動豐富多樣,精彩紛呈。活動,活動,活躍的人願意動,不活躍的人動了就會活。

三、養成自控式學習習慣

培根説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

自控式學習習慣是指在自控式學習活動中,由於重複練習而鞏固下來並變成內在需要的學習行為方式,是在一定情境中不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監督而能自動學習的行為傾向。它雖然屬於非智力因素,並不直接參與智慧活動,但在智慧活動中具有動力和調節效能,屬於意志活動範疇。語文學習尤其要有這種習慣,如用心聽講、作業書寫規範、獨立完成作業、制訂學習計劃、多讀、多背、多思考、經常練筆、看報等

語文學習的方法很多,我只向同學們介紹這三種,希望大家掌握好這三種方法,並琢磨、總結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從某種意義上講,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有了好方法,加上勤奮,還怕學不到知識嗎?所以,同學們千萬不要忽視了方法。不過,我最後還得補充一句:不是每種方法都對你管用,要學好語文,你得找到最適合你的方法。

語文的學習方法 篇六

1、理解記憶法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記憶背誦。背誦課文要儘量運用意義記憶,既加強理解記憶。要反對不求甚解的死讀書的學習方法。背誦一篇或一段文章時,首先要通讀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後瞭解文章的層次,來龍去脈,掌握文章的語言特點,抓住一些起關聯作用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先分析、後綜合,這樣背誦起來就快得多了。背誦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誦議論文,可以從分析論點、論據、論證入手;背誦記敍文,可以從瞭解和掌握有關事實、記敍順序入手。

2、快速誦讀法背誦是在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熟悉書面材料的結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後,要始而反覆朗讀,繼而反覆默讀。只有熟讀,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誦。實驗證明,持續性的緩慢閲讀,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會使記憶信號中斷;反之,讀熟課文之後,逐步加快閲讀速度,則可在大腦皮層形成連貫的信號刺激,從而強化記憶效果,提高背誦速度。

3、提綱挈領法古人云:“舉一綱而萬目張。”文章的“綱”便是文章的脈絡,而文章的脈絡又體現着作者的寫作思路。所以,背誦課文時,一定要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順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後連,上遞下接,環環緊扣,連綿不斷。這樣,不但背得快,而且記得牢。只要我們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邊讀邊想,邊想邊背,背誦也就不太困難了。

4、求同存異法某些詩文具有“重章復唱”的特點,各章(段)字句大體相同,因此,我們在背熟第一章(段)後,只要找出其餘各章(段)不同的字句並記住它們就可以了。

5、關聯詞提示法關聯詞不但能體現複句關係和句羣關係,而且也能體現議論文的內在聯繫,有人説,關聯詞是議論文的語言軌跡。因此,及時把握關聯詞這個“語言軌跡”,對背誦議論文是有很大幫助的。例如,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説》,文中有這麼一段:“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使舉國之少年而查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這段文字中含關聯詞“……而……使……則……使……則……故……而……”其中第一句中的“而”連接兩個分句,表並列關係;第二句中的“使……則……使……則”構成兩對關聯詞,分別表示假設關係

語文的學習方法 篇七

我國古代學者十分重視知識積累的作用。戰國時期的學者荀子在《勸學》一文中告誡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唐代的韓愈説:俱收並蓄,待用無遺。(《進學解》)。宋代的蘇軾則主張: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雜説》)可見積累對語文學習多麼重要。從大學聯考語文優勝者的實踐來看,積累也確實重要。一位大學聯考狀元在談到自己的語文學習經驗時説:語文學習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點點滴滴的語文知識,就如一粒粒的黃沙,今天積一粒,明天積一粒,就會聚沙成塔。他的高分來自高中三年苦心經營的積累。積累也是大學聯考應試的需要。一個高中生,必須首先做好知識積累。

積累的主要途徑有四個:一是摘抄,二是背誦,三是記憶,四是訓練。

積累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單元積累法,二是考點積累法,三是易混點積累法。

積累的內容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一)積累字音、字形、詞語、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一是要養成勤、詞典的習慣。一個高中生,從語文學習的角度來看,至少要有兩本詞典: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現代漢語詞典》;二上商務書館的《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最好能是同時擁有《同義詞辨析詞典》和《漢語成語詞典》。經常翻檢,培養對漢字的認讀,正確書寫和使用的能力。

二是善於對易混字音、字形和同義的詞語、成語進行蒐集整理:包括教材註釋中提到的字、詞;分考點訓練的資料中的列舉的字詞;綜合訓練試卷中出現的字詞等。

三是掌握詞語搭配、感情色彩、語體色彩等辨析同義詞的方法。

(二)積累文言實詞

1、詞的古今異義。着重掌握詞語古今意義的變化,有的詞義擴大了,有的詞義縮小了,還有的詞義轉移了。如人災,絕食者千餘家句中,絕食作斷絕糧食講,與今天的絕食意義完全不同。

2、一詞多義。文言中詞的多義現象非常普遍,一個詞往往少則有幾個義項,多則有十幾個義項,在學習時要隨時總結,不斷深化。

3、詞類的活用。古漢語有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某種語法 功能,並且臨時改變了詞性,有的還改變了讀音。

4、偏義複詞。偏義複詞就是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只有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

5、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應該用甲字,而使用時卻借用與其意義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

(三)積累古詩文名篇。

(四)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本文就是語文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學習方法:積累的習慣,希望能為大家的學習帶來幫助,不斷進步,取得優異的成績。

語文的學習方法 篇八

一、明確語文能給你什麼

語文能給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使您與朋友交往時暢通無阻;語文能給您滔滔不絕的演講才能,使您在班級競選中獨佔鰲頭;語文能提高您的公關能力,使您在未來的求職中,自然得體地展示才華;語文能使您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迅速檢索到自己需要的材料;語文能使您寫出令同行豔羨的詩歌、散文和小説。

不僅如此,語文能使您懂得什麼是生活,什麼是有價值的人生,什麼是高尚,什麼是真正的愛,什麼是自我超越。

二、培養兩個敏感

既然語文與我們如此貼近,那麼又該如何去學習語文呢?

1、(語言敏感)。我先給大家舉兩個例子。我有一個好友,鋼筆書法非常漂亮,我向他討教寫字的祕訣,他給我講了他的一次經歷。春節期間,一次他經過一家門口,發現楹聯字體俊美飄逸,於是趴在那家門前臨摹,直到完全相象為止,其行為引來路人異樣的目光。我想,這是他對字比較敏感。我本人在中學時也有過一次比較典型的體會,一日從《語文報》上看到一個句式,“我不想説……,我不想説……,我不想説……,這裏我只想説説……。”在學校組織的一次作文競賽中,我想方設法地把它用了上去,效果很好,作文獲獎,語文老師在班級對我這個句子進行了高度評價。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語言敏感吧!看到好的文章,聽到好的歌詞、廣告詞,聽到街上行人口中的一句歇後語,看到報紙雜誌上的一句名言,甚至數理化教科書上的一個詞語,立即引起我們高度的警覺,驚歎之、品味之、記錄之、在寫作中想方設法地使用之,這就是語言敏感;在作文中,日得中,一個句子,沒有找到合適的詞語,耿耿於懷,語不驚人,勢不罷休,這就是語言敏感。古人説,“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概也是此意吧。

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語文,有了強烈的語言敏感,每時每刻都有人在教你語文了。

2.(生活敏感)。下面我給大家談談生活敏感。有一天,大街上兩個人騎自行車相撞,引起了爭吵,有兩個同學都從此經過,一個同學在日記中寫道:“今日見兩個人吵架,甚是無聊,其它無事”。另一個同學則在大學聯考中這樣寫道:“《圈》:早晨騎車上學的路上,密密麻麻圍了一羣人,擺出了一個不很規則的圓圈。在圓心位置,站着兩位同胞,一隻手握着自行車把,另一隻手指着對方大罵。原來是兩位同胞撞了車子,引起一場口舌之戰。其實,這是小事一樁,並沒有什麼爭吵的價值,連班也不上了,圍成這不大不小的圈,更何況中國人常言‘寸金寸光陰’。這就是生活中的一個怪圈。”前者認為無事可寫,後者卻由此看到中國人的兩大弱點,一是因小失大,不珍惜時光;二是魯迅先生批判過的看客,在中國仍然存在,圍成一圈看熱鬧,麻木愚昧的中國人啊!後一位同學有比較強的生活敏感,從細小的事件中看出實質來。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自然和社會中的智慧無處不在,“萬物為吾師”,應當是不滅的真理。

培養了語言敏感和生活敏感,語文學習就不再是每天40分鐘了,你也不只有一位語文老師了。

這是學習語文最重要的兩點。

三、瞭解高中語文學習的特徵

我們已經進入高中學習階段,成了樑豐人。那麼,高中語文學習有哪些顯著特徵呢?我們經過研究,認為存在以下幾個明顯的特徵,需要各位同學注意:

1、對於教材中的文章,在誦讀背誦的基礎上,更強調理解。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大家幾乎都能默寫,但卻有不少同學不知道這句話寫出了清香的什麼特點,在月考中失掉了寶貴的3分。國中階段是“大致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是“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具體理解”。走進樑豐,同學們就要學會分析和思考了。

2、課堂上,在記好筆記的基礎上,更強調主動的參與。不少同學在國中已經養成了記課堂筆記的習慣,這是很好的。但是還不夠,還需要主動的參與,積極的思維。我們教師在上《荷塘月色》時,有的同學沒有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舉手回答問題。雖然記下了第4段的段意,但在月考時,我們考了第3段的段意概括,結果發現許多同學沒有得分。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些同學沒有概括段意的能力。有的內容,如中心思想、段意、文章思路等等,一旦記錄下來,也就沒有很大的價值了,關鍵在於思維的過程,形成能力的過程。葉聖陶先生説過,課內閲讀是準備,課外閲讀才是運用。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只有在課堂上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才能提高思維能力,提高閲讀能力,取得好的成績。要知道,大學聯考和生活中閲讀的文章大都是我們沒有讀過的文章啊!

3、大量練習的基礎上,更強調進行規律的總結。我們常發現同學們語文學習有這樣的現象,做過的試題,讀過的文章,考試考到了,又不會了;我們還發現,同學們這道試題會做,換了同一類的試題又不會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我們不善於總結規律,沒有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在語文訓練中,只有當我們找到了某一個知識點的運用規律,才算真正完成了練習的任務。古人説,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近於道。我們想,語文學習中,我們的知識是越來越增加了,但我們對語文規律的認識卻應該越來越概括。比如,對議論文的認識,開始我們可能感覺到比較困難,開頭有各種形式如開門見山,引用名言,列舉事例等,論證有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引證、引申論證等很複雜。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我們就會發現,議論文無非是提出自己的觀點,用各種方法來論證觀點。到最後,我們寫議論文時,心裏只有一個東西――中心論點,其它一切都隨機應變。再比如做病句修改的練習,如果我們將做過的練習進行歸納,就會發現病句也無非就是那十來種類型。以後,只要做病句修改練習,就考慮這些類型,這樣事半功倍。有人在題海中遨遊,結果被題海淹沒了;有人在題海中尋找,結果找到了目標。

4、自修課上,在完成語文作業的基礎上,更強調自我鑽研,自覺讀寫。有人説,語文學習三分課內,七分課外。課內的閲讀基本上是精讀,是培養同學們閲讀的基本素質和方法的。而課外的閲讀,是將課內獲得的能力進行實踐。擴大讀寫量,提高讀寫效率,是大家公認的語文學習方法。自覺讀寫,主動學習,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被動狀態下的學習,效率是很低的。同學們可以找《素質教育》、《語文世界》、《作文通訊》、《中學生閲讀》雜誌來閲讀。自主創作小説、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作品向各級各類報刊投稿。

5、在學習別人語文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更強調探索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比如背誦,有人喜歡早晨背誦,有人喜歡晚上;有人喜歡分段背,有人適合整體背;有人喜歡熟讀的基礎上背,有人喜歡一上來就試背等等。世界上最多的就是方法,如世界上的沙子一樣多,關鍵看我們能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四、提高應試能力

我們語文學習有兩大目標,第一為人生,第二為考試。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語文能力也能在考試中發揮出來,那麼,如何提高應試能力呢?

1、有針對性地學習

大家可以研究一下每次的語文試卷,看看語文考什麼,應該學習什麼,然後針對考點進行學習、複習。上次月考前,我們老師向大家統一介紹了《語文月考説明》,這是同學們複習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們命題的依據。可惜有的同學在月考前一天還問我們考不考課文背誦。以後每次月考前,我們都要公佈《語文月考説明》為同學們提供語文複習的具體目標。

2、講究文面

語文的簡答題和作文題,對文面的要求比較高,從這次月考中我們發現,同學們的文面意識還不強,有的亂塗亂改,有的用膠帶將試卷粘了一個大洞,可以當望遠鏡。文面在考試中的影響,至少在10分左右。所以,我們老師們強烈建議,字寫得不美觀的同學利用中午時間或晚自修的空餘時間,練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在考試時,不要輕易塗改一個字,不要隨便劃掉一句話,選合適的鋼筆或圓珠筆,注意筆水的顏色,注意字體的大小。

3、積累與記憶

對於名篇、名句,文章中的好的詞語、句子,作家作品、古代文化常識等等,需要我們積累、記憶。

4、對於語文選擇題部分。

也需要做一定數量的練習,請大家把語文資料《哈佛之路高一語文》上的練習保質保量的完成。

5、現代文閲讀方面

同學們可以經常做做這樣的訓練,對課文的中心進行概括,畫一畫課文的思路圖,挑一段比較長的段落用一句話概括段義,寫寫課文的內容摘要,挑出文章中好的句子理解理解,對文章中好的詞語進行解釋。等等。

6、文言文閲讀方面

熟讀每一篇課文,需要背誦的篇目一定要背誦;從課文中挑一段比較精彩的段落,進行翻譯,做到字字落實,特別是實詞;記憶課文註釋和課後練習中的詞語,積累詞彙;瞭解古代文化常識,瞭解古代作家,瞭解常見的句式。課外讀一些文言文,選短小的文言片段如揚振中的《中學生文言文助讀》,或者讀《史記》的傳記部分。

7、寫作方面

我們建議同學們注意素材的兩個來源,一是生活,注意觀察,多思考,提煉生活中有意義的事和物來寫;二是借鑑別人的文章,多讀美文。

特別要注意作文的審題。有的作文拋棄審題因素,是篇很好的文章,但因為是考試,只能給比較低的分數,非常可惜。

要讓你的文章靚起來。應試作文需要有亮點,比如語言的優美,構思的精巧,情感的真摯,哲理的感悟,對世界個性化的理解等等。

8、應試訓練

做一定數量的語文練習是保證語文成績提高的重要方法,同學們在做練習時喜歡做選擇題,不喜歡做簡答題,以為到考試時再認真做就可以了。這是一大誤區,豈不知,沒有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到考試時你想表達好都不可能了。

五、具體安排

1、星期日晚自修用一節課完成語文練習,教師重點指導。

2、中午或晚自修空餘時間練字15到20分鐘,可以用龐中華或司馬彥等的字帖。

3、每週發一份《美文誦讀指導》,請大家熟讀,重點篇目需要背誦。

4、我們將經常在班級內部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競賽。

六、總結

王國維先生説,做大學問需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我們相信,只要同學們胸懷大志,為提高語文水平孜孜以求,注意培養語言敏感和生活敏感,擴大讀寫量,提高讀寫效率,課堂上主動參與,針對語文考試內容進行有效的學習,那麼你的語文成績一定會提高!

語文的學習方法 篇九

語文一年級學習方法

首先,注重拼音基礎的學習,夯實基礎

拼音是初時接觸語文的一個重要方面,也可以説是起航引領,因為可以説是拼音帶領孩子接觸並認識語文的世界。區別於傳統學習,拼音學習只要求孩子做到正確拼讀音節,並不會着重要求孩子去默寫它。

即使如此也不意味着學習拼音是件很輕鬆的事情,畢竟拼音關係到孩子今後識字的問題,如果拼音不好,孩子在識字上就會特別的吃力,從而影響到孩子對於語文學習的興趣。那麼,如何學好拼音呢?除了學好聲母韻母之外,我們還應培養孩子的拼讀能力。

日常我們可以組織一些小遊戲,比如準備一些聲母韻母卡片,做一些拼讀練習,久而久之,拼讀就成為了孩子的一種能力,對今後學好語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在幫助孩子學習拼讀的時候,家長們應該適時給予孩子鼓勵,成為孩子願意去學習的動力。

其次,結合語境去學習,並做到反覆練習

一般來説,學校的語文教材第一冊識字量對於一年級孩子是比較多的,如果採用一般的應試教育方法會減低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產生望而卻步的心理,開始厭倦語文學習。而要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我們就必須從孩子的心理層面入手,採用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讓孩子願意主動去學習。

我們可以採用編兒歌、猜字謎等方法讓孩子去記憶這個詞,再通過組詞造句的方式,讓孩子不僅瞭解這個字,同時還能記住這個字能組什麼詞,能怎麼用,這樣不是一舉數得嗎?我們都説孩子學習什麼都有轉身就忘的特性,避免孩子一學就忘就必須加強孩子的練習,讓其勤複習,做到將所學知識融到骨血裏。

再次,如何讓孩子寫好字也是家長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

從家長口中知曉,很多孩子在聽寫時會出現把一個字寫成與其相近的字,等提醒孩子時,孩子又恍然大悟過來。這隻能説明孩子對該字的記憶性不強,認識不夠深刻,孩子不夠細心。

因此,在每次寫字前,家長應幫助孩子觀察、分析字形再寫,寫完之後讓孩子先自己檢查一遍,然後父母再認真檢查一遍,對於錯的字因給予指導,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最後,鼓勵孩子去翻看低年級語文教材

現在的教材很多都是彩色頁面的,並附有有趣的圖片,很多孩子都很喜歡。對於喜歡的事物,我們都喜歡將其大聲説出來並分享給他人,孩子更不例外。在這時,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大膽説,大膽問,因為表達能力是寫好作文的一項重要基本功,“説“的能力將會為日後的寫作打好基礎。這樣不僅深化了孩子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