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漢字結構與對外漢字教學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3W

漢字結構與對外漢字教學精品多篇

從漢字的外部結構特點談對外漢字教學 篇一

【摘 要】對外漢字的教學是漢語國際教育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較困難的一個環節。

漢字結構與對外漢字教學 篇二

【摘要】近年來,隨着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學習漢語的人也越來越多。

而作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的漢字教學,也逐漸引起對外漢語教學者和研究者的重視。

本文從漢字結構特徵入手,通過分析總結,歸納了幾種對外漢字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漢字結構;漢字教學

一、漢字學習不可迴避

隨着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母語為拼音文字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

但是由於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毫無漢字背景,所以在漢字學習中面臨着比屬於“漢字文化圈”的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漢語學習者更大的困難。

尤其在學習漢語的初期,他們容易產生排斥漢字的心理。

然而除了一些只有臨時學習目的的學習者外,任何想學好漢語的留學生都不可能避開漢字學習,否則他們的漢語水平只能停留在最初級的水平,無法再有較大提高。

目前對外漢字教學的方法最常用的是“隨文識字”,即口語教學和漢字教學同步進行,漢字教學是配合口語教學進行的。

在講解課文進行聽、説、讀、寫訓練的同時教漢字,使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分散學習者學習漢字的負擔。

二、漢字的結構特徵

漢字是完全不同於表音體系文字的一種文字,它的“形”、“音”與“義”構成一個緊密的結合體。

漢字很早就形成了各個部件拼合成字寫在一個方格里的書寫原則,其字形在外觀上是一種立體組合的結構,有上下、左右、內外等排列方式,具有二維圖形特徵。

這使得漢字在外形上充分區別於拼音文字。

拼音文字的字形結構僅僅是字母呈單一線性排列,採用先左後右的一維結構的形式,沒有像漢字結構那樣的錯綜複雜的關係。

因此,對於以拼音文字為母語的漢語初學者來説,方塊漢字無異於是一幅幅神祕的圖畫。

同時對於拼音文字來説,只要學習者掌握了詞彙的發音,一般就都能正確地把詞語拼寫出來,因此,學習的要點便簡化為建立音與義之間的關聯。

而漢字卻複雜的多,雖然它是音、形、義的結合體,且以形聲字為主,但其並非單純的表意文字。

漢字演變至今,其形、音、義之間或已失去關聯,或關聯不夠明顯,如“樹、林、楓、櫻、桃、梅、楊”等字都含有部件“木”,但它們的讀音和字義卻無一相似。

此外結構複雜、符號繁多也是漢字難寫、難記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

在《2500常用漢字表》中,六畫以上的漢字佔79%,這也給漢字記憶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漢字的點、橫、豎、撇、捺、提、折、鈎8種基本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單位,筆畫及其組合規則運載着漢字所要表達的信息,如筆畫的長短和方向包含有不同的信息,如“末”和“未”,“土”和“士”等。

這些筆畫在書寫上都有自己的要求和特點。

三、關於對外漢字教學的方法的看法

徐餘龍先生在《對比語言學概論》中提出:“外語習得主要是一個從母語習慣向外語習慣轉移的過程。

當母語和外語的結構不同時,會出現有害轉移;當母語和外語的某些結構相同時,會出現有益轉移,並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新的外語使用習慣。”在語法、詞彙構成上我們已經找到其他語言跟漢語的相同之處,如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中語序排列的一致性、英語詞彙和漢語詞彙中對實詞和虛詞的劃分,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相同之處引導留學生在學習時向有益的方向轉移。

但是在漢字教學中我們幾乎找不到任何有益的轉移,而在書寫規律上留學生的母語則還會對漢字的書寫造成有害轉移,例如泰語學生在學習漢字時習慣先寫“員”字的“貝”,“呂”字下面的“口”,並且往往把口畫成一個圈,筆順也是由裏往外、由右向左、由上向下。

漢字對於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習者來説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在已經形成的定向思維模式下,他們在學習漢字時會有很多在我們看來很簡單的錯誤。

因此,正如呂必鬆先生所説,“漢字教學要貫徹從筆畫少的字到筆畫多的字和從獨體字到合體字的原則;要多作部件的分析和組合練習;要儘可能解釋字義並適當介紹形、音、義結合的特點,充分利用象形、形聲、會意等造字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漢字。

對區別性小的字要作對比練習。

漢字教學必須跟詞語教學相結合。”根據以上分析,針對留學生在書寫漢字時的偏誤,我們總結了以下幾種漢字教學方法:

1、利用圖形,展示漢字結構。

母語為拼音文字的留學生,在學習漢語之前從未或極少接觸過漢字,他們缺乏對漢字的感性認識,頭腦中未建立起漢字方塊模式的概念。

因此針對留學生對漢字的結構缺乏完整的認識,在教學中可以將漢字與具體圖形一一對應起來,幫助他們建立形象的漢字結構認識,形成正確的漢字正字法。

2、對外漢字教學應貫徹從筆畫少的字到筆畫多的字、從獨體字到合體字的原則,這樣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

張志公曾指出:“不可小視漢字‘形’所起的作用。儘管現行漢字已經不象形了,但是,我們一定要十分重視形的作用。”由於漢字的形既負載着音又負載着義,要提高對外漢字教學的效率,就必須把字形作為切入點,聯繫字音和字義。

在留學生學習漢字的初始階段,不妨將某些漢字圖畫化,如“山、木、大、口、日、月、火、目、人”等字,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熱情。

學生掌握了這些基本的漢字以後,就可以利用它們組成複雜一些的漢字,如明、休、林、森、從、眾等,這樣能使他們的漢字學習有章可循,可以為他們以後學好漢字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目前漢字80%以上是形聲字,瞭解漢字的形旁和聲旁,可以猜測漢字的讀音和意義。

有學者統計,在《漢語水平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中,構字數最多的義符分別是扌(166)、氵(140)、口(106)、木(93)、亻(90),構字數最多的音符分別是:者(13)、共(12)、分(11)、幹(11)。

掌握這些義符和音符,不僅減少了記憶負擔,而且可以獲得清晰、持久的記憶效果。

3、針對留學生自身的特點,調動他們的自身優勢來識記漢字。

大部分留學生是成年人,有一定的分析、綜合、觀察能力,並且有良好的母語文化知識,可以藉助過去已有的知識框架,去理解、歸納和建構新的知識。

因此,在對外漢字教學中可以調動一切認知手段來幫助他們建立漢字庫,如邏輯思維的方法,形象思維的方法等。

4、適當地進行集中識字。

集中識字的目的在於理解漢字的形義關係、形音關係和義音關係,建立漢字形、音、義之間的聯繫。

例如在教學中學到漢字“口”時,我們也可以將與身體部位有關的“耳、目、手、足”等都教給學生,並輔以圖畫,這樣並不會加大學生的記憶負擔,反而可以使他們形成漢字符號的系統。

漢字字數總量雖然很多,但是高頻常用字很有限,因此選定最常用的高頻詞至關重要。

因為有些漢字雖然很簡單,但是不常用,單純追求教給留學生簡單漢字也會增加他們記憶的負擔。

【參考文獻】

[1] 裘錫圭。 文字學概論[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7.

[2] 厲芹。 對外漢字教學的分析和方法[J]。 廣西大學報, 2008,(5)。

[3] 葛勇。 談第二語言漢語教學中的漢字教學[J]。 西北民族學院學報, 2002(2)。

[4] 徐餘龍。 對比語言學概論[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5] 呂必鬆。 漢語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

[6] 張潔, 白瓊燁。 母語為拼音文字的留學生學習漢語初期重“音”輕“字”現象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6,(5)。

[7] 張志公。 關於對外漢語教學的幾個問題[J]。 漢語學習, 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