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杜甫《絕句》原文及賞析(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4W

杜甫《絕句》原文及賞析(多篇)

淺注 篇一

絕句是詩體名。絕句、律詩為唐代的今體林詩(後世稱為近體詩),以區別於古體詩。這首詩以絕句寫入詩題,又因同時有同體詩四首,所以合題為《絕句四首》,不令立體目。這首絕句為四首中的第三首。

這首七言絕句每一句各寫一種眼前的景物。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本棲息高枝,此時鳴與翠柳之上,古代詩詞中於字長被省略,如果補進去就是鳴於翠柳。翠柳表明柳葉新綠春意漸濃,黃鸝在柳葉新綠的枝頭婉轉的發出嚦嚦的聲,顯示了春日風光。

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飛上高空,隨着春暖而更有勃勃生機。

窗含西嶺千秋雪,從窗框中望出去,西嶺的'久積未消的雪清晰可見,好像就包含在窗框中一樣。

門泊東吳萬里船門前停泊的是萬里航行的東吳船,是駛向長江下游地區的,還是由下游駛下來的?長江雖長,航程雖遠,但江上船隻總是往返行駛,無論是駛來的、駛去的,都使詩人想到沿長江而下,可至中游地區的襄陽,轉道可至故地洛陽;正因為如此,他系情於門前停泊的東吳船,對它產生遐想。

四句儘管都寫景物,但前兩句寫的景物以色彩(綠柳、黃鸝、白鷺、青天)、聲音(鳴、飛)、動靜顯示春光明麗,後兩句則以靜景(遠景、近景)暗示動意;禽鳥在春暖時節如此活躍,自己不能無動於衷的心思也得到映示。詩人的眼前景物當然不止這些,他把它們攝入詩中是有選擇的,因景生情、以情取景,這就是他的選擇準則。

名家點評: 篇二

蘇軾曾經説過∶“少陵翰墨無形畫”。《韓幹馬》

《望廬山瀑布(其二)》·李白 篇三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此詩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餘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真美呀!“入乎其內,發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備。”這是古人對此詩的評價。這首千古名篇,一直激發着國人的愛我中華的豪情,此詩乃李白代表作之一。(絕對是古代最出名的詩之一)

杜甫《絕句》古詩詞 篇四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隻黃鸝在柳枝上鳴叫,

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

窗口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

門口停泊着從東吳萬里迢迢開來的船隻。

註釋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

萬里船:不遠萬里開來的船隻。

“絕句”是詩的名稱,並不直接表示詩的內容。這種形式便於用來寫一景一物,抒發作者一瞬間的感受。詩人偶有所見,觸發了內心的激情,信手把詩人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一時不去擬題,便用詩的格律“絕句”作為題目。杜甫用這一形式寫了一組詩,共四首,用“絕句”為總題。《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詩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種清新輕鬆的情調氛圍。前兩句,以“黃”襯“翠”,以“白”襯“青”,色彩鮮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機初發的氣息。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窗含西嶺千秋雪”上兩句已點明,當時正是早春之際,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這就給讀者一種濕潤的感受。末句更進一步寫出了杜甫當時的複雜心情——説船來自“東吳”,此句表戰亂平定,交通恢復,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