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精品獲獎説課稿【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56K

幼兒園精品獲獎説課稿【精品多篇】

幼兒園優秀説課稿 篇一

一、説教材

認識梯形是中班的教學內容。在幼兒認識平面圖形的過程中,本着循序漸進的原則,幼兒已經認識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及長方形,在此基礎上來認識梯形,對幼兒來説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提高的過程。

二、説設計思路

梯形是隻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徵,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的特徵。所以,我把本活動的目標定為: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徵,並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激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本課重點:瞭解梯形的特徵。

難點:認識不同的梯形。

三、説教具

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及熱情,樹立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我進行了如下準備:

1、課件;

2、不同形狀的梯形若干;

3、幼兒學具:每個幼兒座位底下放一個小信封,裏面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及梯形;

4、幼兒每人一盒水彩筆;

5、在活動室牆上張貼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片。

四、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採用瞭如下方法:

1、觀察法:觀察是幼兒認知活動中比較重要的學習方式,在活動中,我充分利用電教手段引導幼兒觀察幻燈片,感知梯形的特徵,從而區分出梯形與正方形及長方形的不同。

2、操作法:動手操作能引起大腦的積極思維,大腦皮層的分析和綜合活動來自運動器官的信號,當幼兒注意變為幼兒直接操作的對象時,就使大腦皮層處於積極的活動狀態,引起幼兒高度的學習興趣。

3、遊戲法:遊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形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開展一些與教學有關的遊戲活動,是激發幼兒學習,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的途徑。

五、説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內容安排為一課時。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了教學設計。共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複習整理基礎上,滲透新知識點——新授活動——鞏固活動——生活化延伸

(一)在複習圖形的基礎上滲透新知識。

1、看幻燈片,複習學過的圖形,滲透新知識。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看它是誰?(小青蛙)小青蛙為我們帶來了許多圖形寶寶,它想考考小朋友們認不認識這些圖形寶寶。(屏幕上依次出現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及長方形)找幼兒説出每種圖形的名稱及特徵,最後再出現梯形,讓幼兒通過觀察發現這個圖形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長方形,從而讓幼兒自然而然地有了想探索這個圖形的渴望。

2、出示一個梯形,提問幼兒: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你們看,它上面的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這個圖形像什麼?

3、師小結:這個像滑梯一樣的圖形叫做梯形。

不過,梯形寶寶可調皮呢,它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師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着放,卧着放,它們都是梯形。)

4、分別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讓幼兒瞭解它們也是梯形。

提問: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二)通過操作活動,鞏固新知識

每個幼兒的座位底下都有一個小信封,裏面裝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及梯形,讓幼兒找出梯形,並且為梯形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三)遊戲活動:“找梯形寶寶”

通過尋找生活中常見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對梯形特徵的認識。

1、讓幼兒在活動室周圍張貼的圖片中,尋找梯形寶寶,先請一名幼兒找找、説説。

2、鼓勵全體幼兒尋找梯形,跟同伴和客人老師説説梯形寶寶藏在哪裏。

六、活動評價

這節課,我通過四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指導幼兒觀察、遊戲,操作,獲取新知識;同時注重培養幼兒的思維和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優秀獲獎説課稿 篇二

一、設計意圖

隨着資源的不斷開發,資源的浪費日益嚴重,人們已漸漸意識到了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垃圾分類制度也隨之實行起來。大班幼兒已有知道垃圾要扔進垃圾桶的經驗,但是沒有分類投放垃圾的意識,因此我設計了此次教學活動。

二、説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行為規則的必要性,學習遵守規則。我設計了《小小垃圾要分類》這節社會活動,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可以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誌,並通過分類操作,幼兒能夠進一步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同時加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三、説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綱要)》中社會領域內容要求的第三條“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行動”,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發展水平,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設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誌,知道生活常見的垃圾分類。

2、能力目標:能區分可回收、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並能正確分類。

3、情感目標:愛護身邊環境,具有初步的垃圾分類意識。

四、説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區分四種垃圾分類的標誌(將在活動過程中的第四個環節體現出來)

難點:能按照垃圾分類標誌正確區分垃圾種類(將在活動過程中的第五個環節體現出來)

五、説教法

大班幼兒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已由直覺行動思維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他們喜歡聽故事,喜歡自己動手操作,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啟發提問法、情景法、遊戲法、實際操作法等教學方法。以方案教學的理念,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點,採用情景法、遊戲和教師多種形式的鼓勵方法結合,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六、活動總結

本活動很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標。整個教學活動貫穿了情景,也採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幼兒興趣出發,使幼兒在親自操作的活動中掌握垃圾分類的標誌,積累生活經驗。在整個教學中,我沒有過多幹涉幼兒的行為,而是作為支持者、合作者去引導幼兒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鼓勵幼兒之間互相幫助,同時也促進了其社會性的發展,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七、説學法

根據上述教學方法的運用,在幼兒的學法指導上,整個活動都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以情景故事為主線,提供大量實物,幼兒通過觀察法、操作法、遊戲法等方法進行學習,讓幼兒在活動中玩中學(分類),玩中做,幼兒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進而達成教學目標。

八、説活動過程

我為本次活動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

1、導入環節——激發幼兒興趣。

首先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和直觀教學法,教師設計情景,吸引幼兒興趣。教師故作神祕狀對幼兒説:“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收到一封來自垃圾大王的信,小朋友想聽聽嗎?”激發幼兒閲讀信上內容的興趣。從而引入課題,邀請小朋友們來幫助“垃圾大王”解決問題。

2、幼兒嘗試自己進行分類

這一環節我運用實際操作法來鼓勵幼兒自己嘗試對垃圾進行分類,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根據幼兒自己的觀點去分類,讓其有一個試誤性的經驗。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做準備,但教師不可打擊幼兒,説幼兒分類的方式不對。

3、觀看視頻,進行初步學習

本環節教師運用了電化教學法和啟發提問法,通過播放有關垃圾分類的視頻,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法來對垃圾分類有一個初步的概念與認識。在播放視頻時中間可以停頓,通過提問法,教師提問:“紅色垃圾桶喜歡吃什麼呀?”從而引發幼兒觀察與思考。幼兒回答問題後,教師要積極做出迴應與反饋,這一環節能初步達成目標一和目標二。

4、教師展示幻燈片並拿出標誌圖,引導幼兒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誌。

本環節教師運用直觀教學法與提問法進行教學,教師將垃圾分類標誌圖單獨展示出來,並引導幼兒觀察幻燈片上的標誌與圖片上的標誌,邀請幼兒上來進行配對,並請幼兒説出是如何判斷的,教師提問:那你知道這個垃圾桶喜歡“吃”什麼嗎?同時可以請下面的小朋友一起討論想一想做補充説明,這也體現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關注集體注重個別差異的特點,這樣可以幼兒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標誌,加深對垃圾分類標誌的印象。這一環節進一步達成了目標一與目標二。

5、進行送“垃圾寶寶回家”遊戲

這一環節採用操作法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垃圾分類的理解並樹立初步的垃圾分類的意識,教師:現在老師相信小朋友們都可以幫“垃圾大王”解決問題了,所以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把這些“垃圾寶寶”送回家。教師把四個垃圾標誌圖貼在黑板上,然後將垃圾圖片發給幼兒,教師分組邀請幼兒上來進行遊戲,幼兒通過觀察圖片並思考再進行分類。遊戲結束,教師總結整個環節並給予幼兒積極的反饋。這一環節達成了目標三。

九、説活動延伸

教師在班級裏可以設置一個關於垃圾分類主題的區域,創設環境,準備垃圾分類對應的物質材料,幼兒可以親自動手進行操作,由此獲得經驗;同時還可以與家長一起進行垃圾分類活動,實行家園共育活動!

幼兒園優秀獲獎説課稿 篇三

一、説設計意圖

《我愛我的幼兒園》是一首簡單的4/2拍兒童歌曲,節奏活潑明快,歌曲旋律簡單優美,歌詞短小易懂,富有生活氣息,便於幼兒理解。這些都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特點,符合《指南》中所説的“小班幼兒能模仿學唱短小歌曲。”小班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對幼兒園的環境不熟悉,環境的變化使幼兒感到不安,排斥去上幼兒園,有些幼兒哭着鬧着要回家。而這首簡單的兒歌通過簡單的歌詞和旋律告訴幼兒上幼兒園的好處,使幼兒從心底認可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同時《綱要》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行成。”因此我選擇了《我愛我的幼兒園》作為本次活動的教材。

二、説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活動設計的重要環節,它即是教育活動的設計起點,又是教育活動設計的終點。同時《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所以我制訂了以下幾個目標:

1,學唱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知道所唱歌曲的歌詞是什麼。

2,在教師的示範和引導下,能隨着音樂用自己的肢體動作進行表演。

3,感受音樂的美,逐漸產生對幼兒園的喜愛之情。

三、説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本次活動學會唱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活動難點:在活動中,能夠隨着音樂,大膽的用自己的肢體動作進行歌曲的表演活動。

四、説活動準備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我做了以下準備:

物質準備:

1、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找朋友》。

2、幼兒日常生活照片製成的教學ppt

經驗準備:幼兒入園已有一段時間,會唱兒歌《找朋友》,且有交好的小夥伴。

五,説教法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表達法,觀察法等教育教學方法。

遊戲法是指通過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規則的遊戲活動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在活動中,我將組織幼兒進行找朋友的遊戲。

表達法即發表,表現,是指幼兒經過思考,領悟,用行動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對事物認識的一種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請小朋友們説一説自己的好朋友是誰,他是什麼樣的。

六,説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將分為三個大的環節:

環節一,導入部分(唱一唱)

在本環節中,我將通過和幼兒的相互問好“小朋友們好,老師您好”進行發聲的練習,既複習了音階,又和幼兒進行了交流。作為活動的導入部分,也可以激發幼兒的歌唱興趣。

環節二:主體部分(學唱歌曲)

1、遊戲找朋友

在該環節中,教師播放音樂《找朋友》,幼兒通過找朋友的遊戲,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體會幼兒園生活的快樂和團體生活的温暖。

2、聽一聽

教師播放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讓幼兒整體感知音樂,體會歌曲節奏的活潑歡快,大體知道歌曲在唱什麼。在該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和小夥伴一起聽音樂,與歌曲產生聯繫,讓幼兒體會到幼兒園裏朋友多,感受歌曲的歡快和美好。

3、學一學

通過上一環節聽一聽,聯繫生活,激發幼兒歌唱的興趣,讓幼兒想知道歌曲在唱什麼,應該怎麼唱。在該環節中,教師通過逐句教幼兒唱兒歌,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歌詞,並快速學會唱歌曲。

4、比一比

在幼兒學會唱這首歌的基礎上,組織幼兒進行歌唱比賽,可以更好的激發幼兒的歌詞興趣,也可以使部分幼兒得到一定的休息。

5、説一説

在該環節中,教師通過播放幼兒的生活照製成的ppt,請幼兒認一認他是誰,講一講自己的好朋友是什麼樣的。這既可以使幼兒的嗓子得到休息,又可以加深對本班幼兒的認識,這也是本次活動動靜交替的表現。

6、演一演

在幼兒説一説自己的好朋友時,讓幼兒感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在本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用快樂的動作來表演這首歌,教師也應進行適當的提示如拍手等。通過幼兒大膽的表演,既滿足了幼兒的表演xx,又複習和鞏固了所學的歌曲。

環節三,結束部分(遊戲大家一起唱一唱)

在本環節中,教師將再次組織幼兒進行找朋友的遊戲,讓幼兒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唱一唱,演一演,讓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結束本次活動。

為了更好地完善本次活動,我將活動延伸至美術活動,讓幼兒畫一畫我的幼兒園,畫出幼兒自己心中的幼兒園,表達自己對幼兒園的喜愛之情。

以上是我説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優秀幼兒園説課稿 篇四

一、説教材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表達的能力是幼兒園體驗表達領域中的重要目標。故事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及易接受併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故事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增長知識和明白事理,而且還能發展幼兒的聽説能力。故事《聰明的烏龜》是一則幽默的童話故事,故事通過小烏龜救青蛙為引子,描述了一隻烏龜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對付狐狸,最終戰勝狐狸,獲得自由的故事,使幼兒明白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的道理。而且故事裏的動物對話,會激發起幼兒學習藝術語言的_,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説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我跟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節。豐富詞彙:縮、連蹦帶跳。

2、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三、説活動準備

《聰明的烏龜》教學掛圖一幅,狐狸、烏龜、青蛙的圖片及頭飾,烏龜的手偶。

四、説活動重難點

通過分析教材,我認為本節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故事情節。這則故事雖然是童話故事,但是故事中烏龜與狐狸的對白,形象地刻畫出一隻貌似狡猾,實則愚蠢的狐狸形象和表面可憐,實則機智的烏龜形象,烏龜的機智能夠幫助幼兒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的道理。活動的難點是:能用恰當的語氣表現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在活動中,我以討論的方式幫助幼兒分析烏龜和狐狸的心理特點,從而為進行角色的人物對話奠定基礎。

五、説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中教師除了以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以啟發的提問引導孩子,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1、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多媒體的運用,選用了課件的方式把故事的內容呈現給孩子看,引導幼兒感知圖片之間的相應關係,理解圖片的內容,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從而使幼兒對故事的內容有一定的瞭解。

2、啟發提問法:幼兒的思維活動需要教師的激活,因此教師的提問要具有啟發性,引起幼兒的思考,培養其思維的發散性和靈活性。

3、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採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事物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

此外,我還採用了賞識激勵法對本次活動加以整合,力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悦性的和諧統一。

六、説學法

通過以上教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始終以聽説能力貫穿始終,以次解決幼兒在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説出對話時,能舉一反三,具有擴展語言的能力。

七、説活動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與內容,我分三大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教師通過出示圖片,提出懸念,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二環節,教師運用課件演示法,引導幼兒逐幅觀察課件,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的內容,並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第三環節,教師運用課件完整地講述故事,同時穿插直觀性提問和探索性提問,以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記憶。這樣幼兒能克服不良的只求聽不求甚解的習慣。

本次活動後,我還準備進行以下延伸活動:

將故事錄音帶,頭飾放入語言區供幼兒講述和表演。

八、説活動反思

“不舉手的孩子”和“舉手的孩子”都需要回應。集體活動中老師和孩子的互動提問後,有一些孩子願意積極舉手迴應老師的提問,這些孩子一般開朗、外向、喜歡舉手、善於用語言表達,所以這些孩子發出的信號教師能及時捕捉,並樂此不疲地與其進行交流互動;但也會有一些孩子內向、文靜、膽小、很少舉手,這樣的孩子教師比較容易忽視,其實不舉手、不愛説話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的關注和迴應。所以在這幾次的研討中我始終關注這每一位孩子,讓每一位孩子都來説一説,哪怕是不舉手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也經常會因為老師的忽視而遊離於課堂。對不愛舉手的孩子更多幾絲目光的停留,選擇回答對象時,對不愛舉手的孩子説:“我想請一個沒有舉手,但一定知道的人來説。”“不舉手的孩子我也會請得。”鼓勵他們積極舉手。

當然對那些愛舉手,能積極迴應老師的孩子,我們也要鼓勵、保護孩子的積極性,對他們説“你特別棒,每個問題都舉手,機會讓給別的小朋友吧。”“讓他先説,你來補充好嘛。”教師只有秉承平等迴應的觀念,每一個孩子才能和老師有積極的互動。

幼兒園優秀獲獎説課稿 篇五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xx好!

我是來應聘幼兒園教師的xx號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説課的題目是《我們的身體》,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活動方法、説活動準備、説活動過程、説活動延伸這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我們的身體》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兒園大班健康領域教學活動。《我們的身體》主要是介紹了身體的各個器官及其功能,引導幼兒瞭解並愛護自己的身體,這符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的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保健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要求,因此適合大班教學,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活動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1、情感目標:能夠對身體感興趣,培養其勤於鍛鍊、愛護身體的行為習慣。

2、認知目標:能夠認識並描述身體各個部位及其功能。

3、能力目標:通過“分角色”遊戲活動,發展表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以上對活動目標的分析,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1、活動重點:認識身體的各個器官的名稱及功能。

2、活動難點:通過“分角色”遊戲活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及勤於鍛鍊的習慣。

二、説學情

大班的幼兒好動、好問、好奇心強。這一階段的幼兒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我將會藉助人體掛圖,視頻等直觀教具,通過“分角色,説身體”的遊戲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同時也符合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

三、説活動方法

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應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開放的理念引導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將採用的是觀察法、講解法及電教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積極參與活動。

四、説活動準備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只有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才能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身體各個器官的名稱及其功能,針對本次活動我將採用的是人體掛圖及種類多樣的帽子來開展,幫助幼兒清晰準確的認識我們的身體。

五、説活動過程

導入是活動的重要環節,精彩的導入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因此我採用的是兒歌的方式導入,首先演唱《健康歌》:“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這種方式可以引導幼兒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達到“課未始、興已濃”的狀態。

下面是活動的基本部分,包括四個部分:認一認,説一説,想一想,編一編。

首先認一認,我會展示一幅人體掛圖,然後指幾個常見部位依次向學生提問:“大家看一看,這是什麼部位呢?”逐步介紹五官、內臟等身體部位的具體位置,引導幼兒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

再是説一説。我先向大家提問:“小朋友們知道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能幹什麼呢?”請幼兒自主作答,對於回答優秀的小朋友,我會給予表揚。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生活,學習常見部位的基本功能,再通過觀看視頻引導幼兒學習身體內部結構,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步是想一想。鼓勵幼兒多問多想,通過提問“為什麼有人會戴眼鏡,又為什麼有的小朋友會長蛀牙呢?”這樣的方式,引導幼兒開動腦筋,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勤於鍛鍊、愛護身體的行為習慣。

最後一步是編一編。我將製作好的嘴、眼睛、耳朵、鼻子等身體部位的小帽子分發給小朋友,然後我先示範戴上眼睛的小帽子:“我是眼睛,我是用來看書的”,接着分組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對於表現突出的小朋友我會獎勵一朵小紅花,通過這樣的遊戲活動,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幼兒認識並掌握身體各個器官的名稱及功能。

下面是活動的結束部分。為了引導幼兒能夠輕鬆愉快的氛圍下結束活動,我將採用談話法進行結束部分,通過提問:“小朋友們,這次活動你們學習到了什麼呢?”這樣有利於幼兒鞏固所學知識。

六、説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不是止於某一特定的活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特別是對幼兒能力、習慣的培養,活動延伸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採用的是家園共育的方法進行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們向父母講述身體部位的名稱及功能,幫助幼兒把本次活動中所學到的知識繼續延伸。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幼兒園優秀説課稿 篇六

一、説教材:

《神祕的大衣》選自東方娃娃繪本版。瞧,封面上的胡默爾先生一副神祕兮兮的樣子,他的大衣胖的無邊無際,領子里居然露出火烈鳥的脖子、長頸鹿的腦袋、兔子的耳朵。胡默爾先生到底在搞什麼鬼呢?孩子們在閲讀這個故事的同時,就像是神探福爾摩斯在破案。生動、富有懸念的故事情節,會使孩子們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想要知道真相的迫切心情,從而促使孩子們仔細觀察畫面,尋找大衣的祕密。

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在不斷提高,他們富有觀察力、好奇心,探究慾望強,有豐富的想象力。同時,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也是語言領域的一項內容和要求。基於以上兩點分析,我選擇了畫面誇張、有趣;情節生動、富有懸念的大班繪本《神祕的大衣》。

二、説目標: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能使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根據《綱要》中語言領域的目標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制定以下三個目標:

1、閲讀繪本,在教師的引導下細緻的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2、以探尋“大衣的祕密”為線索進行閲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猜想。

3、感受“得知真相大白”的快樂和對動物的關愛之情。這三個目標中藴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知識經驗的獲得和情感方面的感受,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細緻觀察畫面,大膽猜想。

三、説準備:

為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

1、“神祕的大衣”一件,內側掛滿動物玩具。

2、東方娃娃繪本《神祕的大衣》人手一冊,PPT課件。

四、説教法:

為讓幼兒不再被動的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而轉為主動地吸收,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觀察是幼兒獲得新知的最有效途徑。PPT通過鮮明、生動的形象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使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地表達,為完成教學重難點奠定基礎。

2、提問法: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的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這也是解決重難點的有效方法。我將單一性、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使每個孩子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獲得成功的喜悦。

3、猜測討論法: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極大地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在討論、猜測中無拘無束地表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更好的服務於重難點的突破。

五、説學法:

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活動,我將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運用觀察、討論、遊戲等學習方法,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氛圍中獲得新知、發展能力、感受快樂!

六、説教學流程:

新教育理念倡導: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構建有效的師幼互動。為此,我設計了六個環環相扣的環節,並與教師神祕、詼諧的口吻相結合,使整個活動輕鬆、幽默、有趣。

(一)情境導入,設置懸念,激發閲讀興趣。

1、教師身穿神祕大衣出場:“看,我穿的這件大衣和一般的衣服有什麼不一樣?”(引導幼兒進入故事情境,豐富詞彙:鼓鼓囊囊、又寬又大)2、大衣裏面會是什麼?猜猜看!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麼嗎?(設置懸念,激發興趣,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二)出示“胡先生”畫面,介紹其名字,引導幼兒觀察。

1、教師用神祕的口吻説:胡默爾先生也有一件這樣的大衣,這可是件“神祕的大衣”哦!

2、為什麼説它是件神祕的大衣呢?(幼兒自由表達)(瞭解故事的主人公,引發神祕大衣的猜想,再次激發閲讀繪本的興趣。)

(三)師生共讀繪本,猜想表達,理解繪本內容。

通過集體閲讀和啟發式提問,引導幼兒猜想故事情節,培養幼兒細緻觀察、猜想、表達的能力。這是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的重要環節。

1、閲讀PPT2——PPT4: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猜想人物的心理活動。

三個孩子看着胡默爾先生,心裏在想什麼呢?他們為什麼躲在柱子後面?(帶領幼兒做一做三個孩子的動作,突出“悄悄地”。感受三個孩子的好奇。)

2、講述前三頁故事後提問:三個孩子在聽什麼?想什麼?

3、閲讀PPT5:胡默爾先生有什麼變化?他怎麼會長高的?(幼兒自由表達)

4、閲讀PPT6——PPT7:引導幼兒發現畫面細節(如:露出的水、房子裏的影子),從而進一步猜想。

5、講述6、7兩頁故事後提問:後面還有什麼奇怪的事發生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過渡到下一環節。

(四)幼兒自主閲讀繪本,探尋大衣的祕密。通過自主閲讀繪本,培養幼兒理解圖意的能力,也潛移默化的告訴幼兒:書中有我們想知道的答案、知識,讓幼兒愛上讀書,這也是我們進行繪本閲讀的一個重要目的。

(五)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感受胡默爾先生對動物的關愛之情。

1、大衣裏的祕密究竟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帶動物回家?你晚上一個人呆着是什麼感覺?(遷移經驗,感受胡默爾先生對動物的關愛。)

2、出示PPT8,請幼兒用動作表示動物們擠在大衣中的誇張場景,感受胡默爾先生關愛動物之多。

3、出示PPT9,找找動物在胡默爾先生家的中的位置。引發提問:這些動物跟我們人類有什麼關係呢?胡默爾先生竟然會這麼關心他們?(這是此繪本延伸的內容,讓幼兒簡單瞭解動物對人類的作用,

以便充分感受胡默爾先生對動物的關愛之情,從而理解故事的主題。

4、現在你知道大衣裏的祕密了嗎?真相終於大白了?心情怎麼樣?用個動作表示一下吧。(充分體驗“得知真相大白”的快樂)

(六)教師帶領幼兒完整閲讀,保持興趣,激發表演繪本的願望。

1、教師帶領幼兒完整閲讀繪本,進一步理解繪本內容。

2、出示PPT10,那三個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很胖?你願意幫助胡默爾先生嗎?你會帶上什麼動物?(教師拿出自己的大衣,請幼兒選一喜歡的動物學三個孩子的樣子。)

3、下次我們一起來演一演這個有趣的故事吧。(通過幫助胡默爾先生激發表演繪本的慾望,保持閲讀的興趣)(表演繪本可作為延伸活動,進一步探索動物與人類的關係也可作為延伸活動。)

七、説效果分析:

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使一個教學活動獲得成功,需要不斷的嘗試和探索,我會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進行教學。讓我們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一起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以上是我的説課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望各位評委給予指正,謝謝!

幼兒園優秀説課稿 篇七

教案名稱:秋天的由來

教案目標:

1、培養幼兒對寫生畫法的興趣。

2、培養幼兒加深對秋天水果—桔子的認知。

教案准備:實物桔子若干,圖畫紙每人一張,油畫棒每人一盒。

教案由來:

“咦!今天怎麼吃桔子了?”隨着孩子們一句句稚嫩的疑問,我們開始了關於秋天水果的一系列活動。孩子們為什麼會對午點時吃的桔子如此感興趣,使他們很興奮呢?在幼兒園孩子們品嚐到的第一種秋季時令水果就是桔子,這第一個出現的時令水果—桔子,自然而然引起了孩子們的關注,激起了他們對秋季時令水果的興趣。

活動形式:

通過實物觀察,使幼兒生動、細緻地發現桔子的特徵(外部特徵),如形狀顏色等。在幼兒觀察、交流、總結的基礎上,請幼兒寫生桔子,教師不出示範例,鼓勵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桔子的真實顏色用各種顏色的畫筆表現出來。

與幼兒的互動:

(1)請幼兒回憶中午午點時吃的桔子的味道,引導幼兒回憶並説一説自己印象中的桔子的樣子。多數幼兒回答出桔子是圓形、orange的顏色。

(2)出示桔子,請幼兒觀察,觀察桔子的外部特徵。

(3)請幼兒逐個較細緻地觸摸觀察後,引導幼兒再次表達自己的認知。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看完後説桔子不是特別圓,發現有些扁圓,桔子皮上的顏色是有變化的,有的地方是orange,有的地方是yellow,有的地方是green。

(4)請幼兒分成小組,發給每組幾個桔子,請幼兒邊觀察邊參照桔子實際的顏色給“桔子畫像”。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將自己眼睛看到的顏色盡情地用畫筆在紙上表現,展示他們的豐富感知。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邊畫邊發現“這兒有點黃,往下又成桔紅色了”。

(5)幼兒作品展示,並進行介紹。

孩子們聽説要講一講自己畫的桔子都很積極地舉起小手想説一説,有的孩子説他的桔子是又漂亮又甜的桔子,有許多漂亮顏色,有的孩子説他畫的桔子超市都買不到,因為它穿着五顏六色的衣服。

小編總結:通過我們的描述,你知道秋天的來源了嗎?你懂的秋天的意義了嗎?

優秀幼兒園説課稿 篇八

一、説教材

《貪吃的小老鼠》講述的是一隻小老鼠吃西瓜皮沉入河底的經過,本課配合故事內容安排了四幅圖片,讓幼兒按情節發展順序排圖並用連貫地語言,講述一個完整地故事,教育幼兒遇事要先動腦筋想一想,想清結果後再做,不要向小老鼠學習。

根據學前班幼兒語言發展的水平,我認為這一活動應達到以下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圖片,並用連貫的語言講述畫面內容,鼓勵幼兒根據情節發展設想故事的結尾。

2、豐富詞彙:羨慕、神氣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重點:讓幼兒按情節發展順序排圖並用連貫地語言講述一個完整地故事。

難點:設想故事結尾並講述。

準備:投影儀、圖片、每人一塊拼圖板

二、説教法

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充分利用故事圖片,啟發式的教育思想,寓教於樂。採用了觀察法、圖片講述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

三、説學法

幼兒活潑好動,想象豐富,語言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我充分利用故事圖片,讓幼兒展開想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判斷思維能力幾口語表達能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説教學程序:

1、懸念導入

放投影儀出示西瓜皮,請幼兒講述西瓜皮的用途。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費時3分。

2、經驗講述

出示投影片小老鼠,啟發幼兒講講小老鼠看到瓜皮它會想些什麼?會説些什麼?用一句完整地話講述圖片內容,讓幼兒充分發表見解,培養幼兒的推理能力,接着出示小老鼠坐在瓜皮船裏的情景,請幼兒講述老鼠的神情,讓幼兒學會理解“神氣”這個詞。讓幼兒自己動手排序,每人一塊拼圖板,四幅圖片,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四幅圖的順序,再把故事講給大家聽。指名幼兒先按老師排得圖片講故事,老師再用生動的語言講故事,這樣能夠培養幼兒的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並學習理解“羨慕”一詞。費時20分。

3、讓幼兒創編故事

提問:水慢慢地流進來,西瓜皮船沉下去,最後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幼兒大膽發言,想象出不同的故事結尾,這樣做,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推理能力。費時4分。

4、活動延伸

聯繫實際,教育幼兒。費時3分。

幼兒園優秀獲獎説課稿 篇九

一、設計意圖

在一次過渡環節中,我偶爾發現了孩子們正在進行自發的活動--立筆比賽,還引起了小圍觀。大班孩子就是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具有挑戰的內容、樂於探索和體驗成功後給他們帶來的滿足感。於是就設計了本次活動。達到即符合幼兒的特點又滿足幼兒的能力需要。

二、説教材

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物體站立或需要藉助外力站立站穩的現象無處不在,比如:馬路邊剛栽的小樹苗需要在旁邊綁很多木棍支持站穩。而《綱要》中明確提出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並且《指南》科學目標中提出4—5歲幼兒能夠感知和發現簡單的物理現象,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三、説活動目標

⒈在大膽操作中探索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

⒉在探索中不怕困難,積極動手動腦,敢於嘗試敢於表達。

⒊鼓勵同伴之間相互合作、共同探討解決難題。

四、説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操作探索出物體能站住的方法。

活動難點:初步嘗試合作,巧妙運用多種材料,探究讓物品站起來的多種方法。

五、説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作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應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為幼兒創設寬鬆愉快的物質環境、心理環境,注重幼兒的體驗,激發和挖掘幼兒的興趣和慾望。本次活動,我採用了經驗遷移法、提問啟發法、直觀教學法、互動遊戲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使幼兒在遊戲體驗中感受了在探索中不怕困難的精神。

六、活動總結

主要交流:

⒈冠軍分享致勝方法,體會合作的重要性。

⒉材料巧妙使用的方法。

⒊同材料的不同應用。

目的:幫助幼兒梳理提煉經驗。

最後讓孩子們知道沒有難題是克服不了的,只要肯多動腦、不放棄,就一定可以成功。

七、説學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根據此要求,我主要採用了啟發式提問法、直觀演示法、賞識激勵法等,而啟發式提問法能夠使幼兒有目的地仔細觀察和傾聽,啟發幼兒的思維,使活動進行的更加生動有趣。

八、説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觀察材料,介紹任務

首先,激發幼兒活動興趣的同時,觀察材料、瞭解材料。

其次,介紹任務:每組小朋友在自己的桌子上試一試、玩一玩,哪些東西能站得穩穩的就放在前面的展示桌上來。

第二環節:讓能站住的東西站起來,瞭解站立因素。

幼兒操作中,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嘗試,大膽探索。

最後,與幼兒一起總結物品能站起來的原因。重點提問:誰來介紹一下你送上了誰,它為什麼能站穩了?引導幼兒發現物品站起來的不同因素:底面大、底面比較平、“腳”多。這個環節是在教師在與孩子的互動之中,幫助他們提升經驗的重要時機。

第三環節:自主尋找材料,讓“不能站起來的物體站起來。”

首先,觀察盒中物品討論:盒子裏都剩下什麼了?怎樣使這些不能站立的物品站起來?(鼓勵幼兒大膽設想方法)其次,幼兒操作。在班中自主尋找材料幫助剩下的物品站起來。

重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尋找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幫助物品站起來。

目的:鞏固理解讓物品站起來的因素。

第四環節:用限定材料,快速讓“不能站起來的物體站起來。”

目的:限定時間、限定材料,促使幼兒合作,巧妙運用輔材。

預設幼兒操作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情況一:

“為什麼同種材料幫助物體站立,我的不成功?”

指導策略:

⒈引導幼兒對自己的方法進行調整。

⒉引導幼兒對同方法進行對比。

情況二:

“為什麼我的輔材不能幫助所有東西站立?”

指導策略:

⒈引導幼兒充分分析材料,發現主材的特點,通過調整輔材,幫助物體站立。

⒉小組間相互學習。

最後,我們進行經驗分享。

主要交流:

⒈冠軍分享致勝方法,體會合作的重要性。

⒉材料巧妙使用的方法。

⒊同材料的不同應用。

目的:幫助幼兒梳理提煉經驗。

最後讓孩子們知道沒有難題是克服不了的,只要肯多動腦、不放棄,就一定可以成功。

九、説活動延伸

⒈在科學區繼續探索此實驗,並記錄新材料、新方法的使用。

⒉鼓勵幼兒繼續探索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現象。

⒊將方法運用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