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劉邦的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98K

劉邦的故事精品多篇

漢高祖劉邦簡介 篇一

漢高祖劉邦本來是一介布衣,排行家中的老三,因此也叫劉季。劉季的母親劉媪夢見與神交合,醒來後發現有蛟龍在她身上,不久後懷孕,產下了劉邦。但劉邦素來不喜歡讀書和農事,只喜歡喝酒、交友,雖然他身上沒有錢,要去賒酒,但是隻要他去哪個酒店,那個酒店的客人就特別多。劉邦這樣經常引起父親的訓斥,認為他“誣賴”

後來劉邦做了秦朝的任泗水亭長,娶了門閥呂公的女兒—呂雉。劉邦做亭長時,為人也特別好爽,在押解犯人的過程中,有的犯人逃走了,劉邦索性就放了所有的犯人,自己也逃亡了,後來這些犯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感念劉邦恩情,加入了起義軍的隊伍,為劉邦鞍前馬後,供他驅使。

秦王無道,加大徭役,百姓民不聊生,各地起義揭竿而起,劉邦率領眾將從沛縣發動起義,被封為沛公,秦王死後,封為漢王。項羽也想自封為王,統一天下,兩軍交戰,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楚漢之爭”

劉邦一統天下,登基為王,定都長安,成立了西漢王朝,廟號高祖。高祖劉邦即為後,深知百姓疾苦,減輕徭役,休養生息,加強中央集權,對民族統一、漢代文化的發揚有着決定性的貢獻。

成功原因 篇二

劉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漢基業,這是因為百折不撓、越挫越勇的劉邦知道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其成功在於“能鬥智時決不鬥力”且情商高的劉邦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馭人的領導能力即帝王權術。漢皇千古一英雄,休笑當年馬上功。試問後來為帝者,誰人曾出範圍中。楚強漢弱,可是戰爭的結局是楚敗漢勝。究其原因,歷代的學者各有評述,意見不盡一致。學者普遍認為主要原因有四:

一、對待生命認識不同。

二、政治天分與政治主張不同。

三、戰略、策略不同。

四用人態度不同。

劉邦的人物生平篇三

早期經歷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12月28日 ),劉邦出生於沛豐邑(今徐州豐縣)中陽裏, 和盧綰同年同月同日生,兩家非常要好。 幼時和盧綰交好。 高祖長的額頭高高隆起,鬢角和鬍鬚很漂亮,左邊大腿有七十二顆黑痣。寬厚仁愛,性格十分開朗,平時不拘小節。

年齡稍長後,也不喜歡下地勞動,所以常被父親訓斥, 説他不如自己的哥哥會經營,日後在統一天下之後,劉邦還拿此事和劉太公開玩笑:“您看我和劉仲(劉邦的二哥)到底誰創下的基業大?”

大人們都認為劉邦沒有大志,不能幹活,沒有收入。 但劉邦依然我行我素。劉邦少慕魏公子信陵君無忌的為人,很想投入信陵君門下。於是西行至大梁,但信陵君已死,而故信陵君門客張耳亦召納門客,於是至外黃投入到張耳門下,兩人結成知己。及魏國滅亡,張耳成為秦廷通緝犯,門客皆散去。劉邦回到家鄉沛縣。

後來,劉邦後做了沛縣泗水的亭長(亭長是管十里以內的小官),時間長了,和沛縣的官吏們混得很熟,在當地也小有名氣。 劉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陽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遠遠看去,秦始皇坐在裝飾精美華麗的車上威風八面,羨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啊!”

劉邦的妻子是呂公的女兒呂氏,名叫呂雉。單父(今山東單縣)人呂公和家鄉的人結下冤仇後到沛縣定居,因為沛令和他是好友。 在剛剛到沛時,很多人便聽説了他和縣令的關係,於是,人們便來上門拜訪,拉拉關係,套套近乎。劉邦聽説了也去湊熱鬧,當時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縣擔任主簿的蕭何,他宣佈了一條規定:凡是賀禮錢不到一千錢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

劉邦雖然沒帶一個錢去,他卻對負責傳信的人説:“我出賀錢一萬!”呂公聽説了,趕忙親自出來迎他。一見劉邦器宇軒昂,與眾不同,就非常喜歡,請入上席就坐。

呂公這個人,喜歡給人相面,看見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 蕭何説:“劉季一向滿口説大話,很少做成什麼事。” 高祖就趁機戲弄那些賓客,乾脆就坐到上座去,一點兒也不謙讓。酒喝得盡興了,呂公於是向高祖遞眼色,讓他一定留下來,高祖喝完了酒,就留在後面。 呂公説:“我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給人相面,經我給相面的人多了,沒有誰能比得上你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愛。我有一女願意許給你做灑掃的妻妾。” 酒宴散了,呂媪對呂公大為惱火,説:“你起初總是想讓這個女兒出人頭地,把她許配給個貴人。沛令跟你要好,想娶這個女兒你不同意,今天你為什麼隨隨便便地就把她許給劉季了呢? ”呂公説:“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終於把女兒嫁給劉季了。 呂公的女兒就是呂后。

劉邦以亭長的身份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驪山,徒役們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 劉邦估計等到了驪山也就會都逃光了,所以走到芒碭山時,就停下來飲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劉邦説:“你們都逃命去吧,從此我也要遠遠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個壯士願意跟隨他一塊走。

劉邦乘着酒意,夜裏抄小路通過沼澤地,讓一個在前邊先走。走在前邊的人回來報告説:“前邊有條大蛇擋在路上,還是回去吧。”

劉邦已醉,説:“大丈夫走路,有什麼可怕的!

”於是趕到前面,拔劍去斬大蛇。大蛇被斬成兩截,道路打開了,繼續往前走了幾裏,醉得厲害了,就躺倒在地上。

後邊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看見有一老婦在暗夜中哭泣。有人問她為什麼哭,老婦人説:“有人殺了我兒,我在哭他。”有人問:“你的孩子為什麼被殺呢?”老婦説:“我兒是白帝之子,變化成蛇,擋在道路中間,如今被赤帝之子殺了,故哭。”眾人以為老婦人是在説謊,正要打她,老婦人卻忽然不見了。

後面的人趕上了劉邦,劉邦醒了。那些人把剛才的事告訴了劉邦,劉邦心中暗暗高興,更加自負。那些追隨他的人也漸漸地畏懼他了。

沛縣起兵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陳勝、吳廣率領起義軍攻佔了陳州(今河南淮陽)以後,陳勝建立了“張楚”政權,和秦朝公開對立。

這時,沛縣令也想響應起義,蕭何和曹參當時為沛縣吏,他們勸縣令將本縣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來,一來可以增加力量,二來也可以杜絕後患。 縣令覺得有理,便讓樊噲去邀請劉邦,劉邦當時已擁數百之眾。 然而此時沛令卻又後悔了,害怕劉邦回來不好控制,弄不好還會被他所殺,等於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關閉城門,並準備捉拿蕭何和曹參。二人聞訊趕忙逃到了城外,劉邦聞此,於是將一封信射進城中,鼓動城中百姓起來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衞家鄉。

百姓對平時就不太體恤他們的縣令很不滿,殺了縣令後開城門迎進劉邦, 蕭何、曹參都是文吏,擔心身家性命,深恐舉事不成,被秦朝誅滅九族,就竭力推舉劉邦。大家推舉他為沛公,領導大家起事。 劉邦便順從民意,設祭壇,立赤旗,自稱赤帝子,很快義軍擴充到三千人。

此時,已經是公元前209年10月,劉邦已經48歲了。秦末農民戰爭中還有一支強大的力量,就是原來楚國貴族的後代項梁和項羽(名籍)。他們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兵,兵力很快達到了近萬人。

雍齒叛豐

劉邦起事後,立即開始攻略周邊郡縣,先是攻胡陵、下方與,與泗水監平大戰於豐邑,破之。 這時泗水卒史周苛、周昌兄弟加入到劉邦陣營。 接着令雍齒守豐,自己率領軍隊進入薛,與秦軍大戰。郡守壯戰敗,逃至戚,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追斬壯。

接着劉邦率軍再至亢父、方與,以曹參守方與。這時魏相周市來攻方與,曹參率軍迎之。但是雍齒卻據豐降魏。 劉邦大怒,進攻豐。雍齒據城以守,沛公軍不能下豐,恰在此時,劉邦生病,於是還軍至沛。

張良初從

這時,劉邦聞東陽寧君與秦嘉立景駒為楚假王,在留(今沛縣東南),於是投奔景駒,欲借軍攻豐。在去投奔景駒的路上,遇見了也要投奔景駒的張良。兩人於是兵合一處。

張良與劉邦二人見面後,一交談,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於是張良放棄投奔景駒的念頭,直接投奔到劉邦這邊。劉邦以張良為廄將。

再奪豐邑

這時秦朝章邯的部將司馬夷攻略楚地,屠相(今安徽淮北市),至碭(今河南永城芒山鎮)。 於是沛公與東陽寧率軍向西,迎擊司馬夷,在蕭縣西與秦軍展開戰鬥,結果不利,劉邦與東陽寧君退至留。補充軍隊和糧草後,再次進攻秦軍,三日取碭,得到軍卒六千人。接着乘勝攻取了下邑(今安徽碭山縣)。

這次,劉邦認為自己軍隊差不多,從下邑出發,再次攻豐,結果仍然沒攻下。這時聽説項梁在薛,於是留下軍隊圍豐,自己率領百餘騎至薛見項梁。項梁為沛公增兵五千、五大夫將十人,三攻豐邑。雍齒不敵,逃奔魏國。

與立懷王

這樣,沛公劉邦成為項梁手下一員大將。而不久項羽攻下襄邑也還至薛。當陳勝死亡的消息確實之後,項梁盡召諸將還薛,採納范增的建議,立戰國時楚懷王的孫子羋心為楚王,仍號楚懷王,都盱眙。楚懷王以陳嬰為上柱國,項梁號武信君。

劉項合兵

立楚懷王后,項梁率軍北上救齊趙,在亢父、東阿大破秦軍。這時齊軍因田間、田都、田角之故,引兵還齊。只有楚軍追擊秦軍。於是項梁下令楚軍分軍,以劉邦、項羽為帥,率楚軍一部攻城陽。劉項二人率軍攻下城陽(即成陽,今山東菏澤市東),屠之。 然後追擊秦軍至濮陽東,再次大破秦軍。秦軍這時得到補充,軍勢復振,守濮陽、環水。劉項二人不與之戰,繞過進攻定陶。定陶未下,放棄,西攻雍丘(今河南杞縣)。沛公將曹參大破秦兵,斬殺三川守李由,並俘虜秦侯一人。

之後,劉項二人還攻陳留,未下。這時秦將章邯大破項梁於定陶 (今山東定陶),項梁本人亦戰死。劉項二人大驚,兩人商量後決定放棄陳留,還軍東歸。劉項二人分兵,項羽軍駐彭城西、呂臣軍駐彭城東,而沛公軍駐碭郡。

懷王遷都

項梁之死,使諸侯震怖。而秦軍更是挾戰勝餘威常追亡逐北。章邯經過一連番勝利,認為楚國已不足慮,於是北上進攻趙國。攻下邯鄲後遷其民於河內。而趙軍退守鉅鹿,章邯率軍進圍趙王歇與趙相張耳於鉅鹿。

這時楚懷王把都城由盱眙遷至彭城,並項羽軍與呂臣軍自將。封項羽為長安侯,任魯公;封沛公劉邦為武安侯,任碭郡長,將本部兵駐碭郡。以呂臣為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 經過一番調整之後,楚國局勢穩定下來。

入關滅秦

沛公西征

趙王與張耳困於鉅鹿,遣使至楚向楚國求救。楚懷王經過商議後答應救趙。但為了分散秦軍力量,決定派一支部隊西向直接攻秦。北路楚軍以宋義為主將,西路軍以劉邦為主將。約定誰先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

當時由於秦軍軍勢正壯,楚國上下皆不看好西征,都不願意領軍西征。 於是他們以沛公為西征軍統帥西征,藉口是劉邦為人寬厚,可以減少西進阻力。而項羽則因為叔父之死,積極要求隨沛公西征。 但楚諸老將皆以項羽為人“僄悍滑賊”及“所過皆殘滅”不利於西征為由拒絕了項羽的要求,讓他擔任北路軍的次將北上救趙。

兩攻昌邑

沛公軍由碭郡出兵,北上先行收集陳勝、項梁的散卒。 至成陽,與秦軍夾壁槓裏。沛公軍出擊秦軍,大破秦軍,秦將王離逃走。 接着,沛公引兵西進,遇彭越於昌邑(今山東鉅野東南)。兩人合力攻昌邑,未下,沛公還軍至慄縣(今河南夏邑)。 在慄縣,遇剛武侯,奪其軍,沛公軍隊增加了四千多人。 接着與魏將皇欣、魏申徒武蒲軍合攻昌邑,又沒攻下。沛公劉邦決定捨棄昌邑不打,率軍西行。

高陽酒徒

劉邦行軍至碭郡高陽,並訪求賢士。 正好沛公軍隊中有一騎士家在高陽,於是回家探親。這時高陽人酈食其為其同鄉,於是就請他代為向劉邦引薦自己。他對騎士説:“我聽説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許多遠大的謀略,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隨的人,只是苦於沒人替我介紹。你見到沛公,可以這樣對他説,‘我的家鄉有位酈先生,年紀已有六十多歲,身高八尺,人們都稱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説並非狂生。 ”騎士説:“沛公並不喜歡儒生,許多人頭戴儒生的帽子來見他,他就立刻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在裏邊撒尿。在和人談話的時候,動不動就破口大罵。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遊説。 ”酈食其對他説:“你只管像我教你的這樣説。”騎士回去之後,就按酈生囑咐的話從容地告訴了沛公。

於是通過騎士引薦,酈食其見到了沛公。但劉邦在召見他時,正踞坐在牀,令兩女子給其洗腳。酈食大為滿,長揖不拜,直接斥責道:“您是想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還是想率領諸侯滅掉秦國?” 劉邦罵道:“你個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經很久了,所以諸侯們才陸續起兵反抗暴秦,你怎麼説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 酈生曰:“如果您下決心聚合民眾,召集義兵來推翻暴虐無道的秦王朝,那就不應該用這種倨慢不禮的態度來接見長者。” 於是劉邦起身道歉,整理好後以禮接待了酈食其。

當時,酈食其有個弟弟名叫酈商,陳勝起兵時,他亦聚數千人響應。酈食其歸漢,酈商率其部下約四千多人加入沛公隊伍。

再遇張良

酈食其勸劉邦進攻陳留縣,劉邦從其計,奪下陳留,得到大量補給。接着令酈商為將,進攻大梁縣(今開封),未下。繞過西進,與秦將楊熊所率秦軍大戰於白馬、曲遇,大敗秦軍。秦將楊熊敗走。

沛公軍緊追其至白馬,再次大破秦軍,楊熊逃至滎陽,秦二世派使者斬殺楊熊。

消滅楊熊所部秦軍後,沛公率軍南下攻穎陽,屠之。而此時張良再次與劉邦相遇。 之前,張良勸項梁立韓成為韓王,並隨韓王成西至韓地略地。但是一年多來,所略之地每佔輒失,始終沒打開局面,因此遊兵於穎川一帶。

劉邦率軍進至此,與張良的韓軍合兵,攻軒轅(今河南登封市西北)略定韓地。趙別將司馬卬欲渡河入關,劉邦率軍北上,攻平陰,破壞渡口。南下與秦軍再戰洛陽東,不利,南下陽城,收取城中軍馬。與南陽守齮戰於犨(今河南平頂山西南)東,大破南陽秦軍。 劉邦佔領了南陽郡,南陽守退守宛城。

楚軍想繞過宛城直接西進。張良勸道:“沛公雖欲急入關,秦兵尚眾,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 ”於是劉邦在夜晚引兵還攻宛城,偃旗息鼓,天未明,就將宛城團團圍住。南陽守於是想自殺, 他的門客陳恢勸他不要先死, 並出使楚營説:“小臣聽説足下曾與人相約:先入咸陽者為王,現在足下在攻打宛城。宛郡有據點數十處,守衞的將士自以為投降會被處死,所以都登城固守。足下如果整日強攻,雙方傷亡定會很多,要是放棄攻宛而引兵向西,宛地的秦兵可能會尾追於後。足下攻宛則延誤了先入咸陽者為王之約,足下棄宛則留下了後有追兵之患。小臣為足下着想,不如允許宛城守軍投降,封郡守為侯,仍令他駐守原地,將他的兵力調出一併向西。前方還未攻下的城邑,定會聞風響應而迎接足下,足下便會順利通行而無後顧之憂了。”於是雙方約定後,南陽守投降,沛公封他為殷侯,封陳恢為千户。

奪取關中

劉邦率軍繼續西行,奪取了丹水(今河南淅川)。而高武侯鰓、穰侯王陵這時也加入劉邦所率領的楚軍,攻下西陵、胡陽。 並且番君吳芮的部將梅鋗也至此,與沛公軍聯合,攻下析(今河南西峽縣)、酈等地。

劉邦所部楚軍進至武關東。於是派魏人寧昌使秦,而這時章邯也投降了項羽。趙高殺秦二世,令使者還報劉邦,欲約分關中。

劉邦以為趙高為詐計,於是從張良之計,使酈食其、陸賈遊説武關(今陝西丹鳳縣武關鎮)秦將投降,然後襲擊武關秦將,奪取武關。之後,劉邦一面率軍西進,一面令酈商別將攻取了秦的漢中、巴、蜀等地。

接着漢軍再在嶢下擊敗秦軍,這樣劉邦所部楚軍進至秦都咸陽附近的藍田。秦廷在組織了最後的力量與劉邦軍隊大戰於藍田,劉邦軍大破秦軍。 這樣秦朝失去了所有的抵抗力量。

漢元年十月,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繫頸以組,在軹道(今陝西西安城區)旁,向劉邦獻上了傳國玉璽。秦朝至此滅亡,共立國15年零47天。

約法三章

劉邦很得意地進入了咸陽城,以“關中王”自居。看着富麗堂皇的宮殿,劉邦有些留戀起來,準備就此住下,享受享受。 樊噲勸他注意天下還沒有平定,別忘了秦的前車之鑑。劉邦根本聽不進去, 直到張良親自來勸,他這才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劉邦率軍退到了灞上。

劉邦到達灞上之後,便召集當地的名士,和他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廢除,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評價 篇四

諸項第一

1、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

2、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御駕親征而統一天下的皇帝。

3、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發明“招降納叛”和“統一戰線”軍事戰略戰術的皇帝。

4、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休養生息”為國策從而在全國大力發展經濟的皇帝。

5、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釋放奴婢”從而一定程度上打擊奴隸制度、解放生產力的皇帝。

6、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全國範圍內實行“輕徭薄賦”政策、實行“十五税一”低税率的皇帝。

7、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推行“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的財政支出緊縮政策而提倡節儉的皇帝。

8、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制定禮儀從而鞏固皇權的皇帝。

9、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下“求賢詔”在全天下廣招賢士人才的皇帝。

10、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寫詩的皇帝,其詩作——大風歌被譽為“千古人主第一詞”。

11、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並重用儒士的皇帝,從而為漢朝及後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思想治國奠定了基礎。

12、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

歷代評價

酈食其:“收天下之兵,立諸侯之後。降城即以侯其將,得賂即以分其士,與天下同其利,豪英賢才皆樂為之用。”

魏豹:“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髃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

高起、王陵:“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

陸賈:“項羽倍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皆屬,可謂至強。然漢王起巴、蜀,鞭笞天下,遂誅項羽,滅之。五年之間,海內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皇帝繼五帝、三皇之業,統理中國;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里,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

司馬遷:“然王跡之興,起於閭巷,合從討伐,軼於三代,鄉秦之禁,適足以資賢者為驅除難耳。故憤發其所為天下雄,安在無土不王。此乃傳之所謂大聖乎?”

班固:“初,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戍卒,見之如舊。初順民心作三章之約。天下既定,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陸賈造《新語》。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雖日不暇給,規摹弘遠矣。”“漢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為豐公。豐公,蓋太上皇父。其遷日淺,墳墓在豐焉。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則有秦、晉、樑、荊之巫,世祠天地,綴之以祀,豈不信哉!由是推之,漢承堯運,德祚已盛,斷蛇著符,旗幟上赤,協於火德,自然之應,得天統矣。”

荀悦:“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雲,徵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歷數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

曹植:“昔漢之初興,高祖因暴秦而起。官由亭長,自身亡徒。招集英雄,遂誅強楚。光有天下,功齊湯武。業流後嗣,誠帝王之元勛,人君之盛事也。然而名不繼德,行不純道。寡善人之美稱,鮮君子之風采。惑秦宮而不出,窘項座而不起。計失乎酈生,忿過乎韓信。太公是誥,於孝違矣。敗古今之大教,傷王道之實義。身沒之後,崩亡之際,果令兇婦肆鴆酷之心,嬖妾被人豕之刑。亡趙幽囚,禍殃骨肉。諸呂專權,社稷幾移。凡此諸事,豈非高祖寡計淺慮以致禍亂?然彼之雄才大略,倜儻之節,信當世至豪健壯傑士也。又其梟將盡藎臣,皆古今之鮮有,歷世之希睹。彼能任其才而用之,聽其言而察之。故兼天下而有帝位,流巨勛而遺元功也。不然斯不免當世之妄。”

曹冏:“漢祖奮三尺之劍,驅烏集之眾,五年之中,遂成帝業。自開關以來,其興立功勛,未有若漢祖之易也。夫伐深根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理勢然也。”

劉邵:“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則能長世;高祖、項羽是也。”

劉淵:“大丈夫當為漢高、魏武,呼韓邪何足效哉!”

石勒:“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

司馬貞:“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從泗上,即號沛公。嘯命豪傑,奮發材雄。彤雲鬱碭,素靈告豐。龍變星聚,蛇分徑空。項氏主命,負約棄功。王我巴蜀,實憤於衷。三秦既北,五兵遂東。氾水即位,咸陽築宮。威加四海,還歌大風。”

蘇軾:“予觀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者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

蘇轍:“夫古之英雄,唯漢高帝為不可及也夫。”

何去非:“漢太祖挾其在己之智術,固無足以定天下而王之。然天下卒歸之者,蓋能收人之智而任之不疑也。”

範浚:“夫以高祖權略智數,攬英豪而驅御之,蓋真王霸才,雖羽百輩不敵也。”

朱元璋:“惟漢太祖皇帝除嬴平項,寬仁大度,威加海內,年開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毛澤東:“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學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劉邦同項羽打了好幾年仗,結果劉邦勝了,項羽敗了,不是偶然的。” “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瞭解人民心理。” 漢太祖劉邦比西楚霸王項羽強,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

約瑟。湯恩比:“人類歷史上最有遠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位政治人物,一位是開創羅馬帝國的愷撒,另一位便是創建大漢文明的漢太祖劉邦。愷撒未能目睹羅馬帝國的建立以及文明的興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劉邦卻親手締造了一個昌盛的時期,並以其極富遠見的領導才能,為人類歷史開創了新紀元!”

相關

劉邦的手下大將有哪些 篇五

有人説,天才與瘋子只有一步之遙,那麼天才與廢物距離也不遠。一代帝王劉邦就是這種情況。出生於貧寒家庭的'劉邦,既不務農也不經商,被周圍人一致認為是廢物。甚至婚姻也成為問題,當然這與劉邦從小自命不凡也有關係。而在這個時候對劉邦伸出援手的呂公就尤為重要,呂公看劉邦面相,認為劉邦必成大器,不顧流言將女兒嫁給了劉邦,也就是呂后呂雉。劉邦藉此次機會不僅娶了呂后,還結識了自己日後的一員大將,蕭何。雖然只有一面之緣,但卻為日後的稱王大業奠定了基礎。還處在低谷時期的劉邦也是跡遇不凡,可見成功也是需要運氣的。蕭何作為劉邦第一個結識的大將,憑藉着其聰明才智,再加上比其他人多了一層與呂公呂后的關係,一路發展很順利,結局很美好。

説起劉邦的大將,就有幾個人不得不説。張良,陳平,兩人以“良平之謀”先後在劉邦身邊充當軍師的角色,兩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謀略助劉邦奪天下。兩人最後的結局卻不太一樣,陳平坐收名利,官至丞相,笑到了最後。張良卻被呂后脅迫,病死於長安。其中原因,還有待探究。一代名將慘死他鄉,令人唏噓不已。

劉邦的大將之一韓信,年輕時的胯下之辱讓此人心智更加成熟,也讓我們見識到韓信的心胸與毅力。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被陳平發現,在陳平的計謀輔助下,劉邦成功挖了項羽的牆角,收穫了一員大將。有些人只有失去才會明白有多重要,當時的項羽可能就是這種心情。痛失了一隻臂膀的項羽在走向滅亡的路上一去不回頭。樊噲,多次捨身忘死救劉邦於危難之中,最後卻因謠言差點慘死。劉邦到底是聽信謠言還是原本就不信任樊噲還有待考究。但有一點可以明確,伴君如伴虎,每個人都應有思想覺悟。

歷史評價 篇六

劉邦畫像早年的劉邦不喜勞作,但到後來能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而取天下,建立漢朝基業,是因為他與人友善,善交遊,心胸豁達,能仗義行事,勇於承擔責任、克服困難,有領導才能。每有徵戰常常親征,能夠使將領和士卒信服。

劉邦採取的寬鬆無為的政策,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到後期,經濟已經明顯好轉,天下新定,人民小安。[205]劉邦的政治制度和對後世的安排,鞏固了漢朝的統治,奠定漢代延續四百餘年的基業。

漢高祖劉邦的人物介紹 篇七

漢高祖劉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兵變後,在返回長安途中,路經沛縣。南北征殺十餘年,頭一次回到故里,重見故里父老兄弟,真是無限的感觸。這一天,高祖在沛宮擺宴,款待鄉親父老,把酒臨風,喜氣洋洋。合法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吵嚷,高祖好生希奇,忙放下酒杯問道:“門外為何如此吵嚷?”高祖話音一落,縣令一旁“刷”地站起,伸過頭去往外側耳一聽,才慢慢安下心來,回身跪在地下向高祖叩首道:“皇爺恕罪。今早卑職來拜皇爺,遇一鄉民攔路喊冤,狀告本城東家霸鵝。因奉皇詔,卑職不敢延誤,……不想他們鬧了上來,使皇爺受驚,卑職罪該萬死,罪該萬死!”高祖聽後沉思起來,他據説這個縣令昏庸無能,靠着做郡守的岳父才得以重用,今天我何不親眼看看這位縣令的本事!高祖暗暗打定主意,立即吩咐:“官清民安,民事為大,尊縣不妨即速審理!”沒等縣令答覆,高祖就已脱離桌案,向大家拱手招呼道:“此處為堂,我等暫且一避!”

縣令一聽,嚇出一身盜汗,心中連連叫苦。你想,一個小小的縣令,能有多大的膽子敢在帝王眼前審案?況且這樣的一個無能之輩!縣令不敢推託,只好硬着頭皮擂鼓升堂。那鄉民被差役帶到堂前跪下,哭訴道:“……二十隻鵝為小民所養,指望賣鵝來購置農具開墾荒地,養家餬口。昨晚下店,不料東家霸鵝,反誣小民刁賴……求老爺為民作主哇!”

縣令聽罷,裝模作樣,手指東家大喝一聲:“店家,你平白無故霸鵝,該當何罪!”誰知那東家沒有畏懼,聽到喝聲就撲通跪在地下,立即分辯:“老爺容稟:小店家聞高祖皇爺將要返鄉駕臨,久備鵝二十隻,孝敬老爺以備皇爺受用,不料這鄉野流賊,仗着現在皇爺法寬,愛民如子,就膽大包天,來得我店,見鵝起意,生下這謀鵝的歹毒之心……求青天老爺明鏡!”縣令聽完,以為店家説的也有理,心想,這可怎麼了卻呀……隨後眼珠一轉:咳,村夫流民,判輕判重諒他也不敢如何,再説,本縣若連一個村民也治不了,在皇爺眼前,不是顯得大大的無能了麼,想到這裏,忙吩咐兩邊:“野夫民賊,騷擾本縣——給我拿下,重責四十,收入南牢,聽候發落!”

那鄉民毫無懼色,連聲高喊冤枉,被差役強行架出。

其中的馬腳,高祖爺早就看得一清二楚,心想:全國要有這樣一批“青天”,將要造成幾許冤獄啊,俺這漢室山河,要不了多久就會敗在這批人手裏……高祖忍着肝火走進大堂,冷冷地問:“青天大人,此案可理清斷明確?”

縣令一聽高祖這口吻,知道不妙,嚇得滿身發抖。停了一會兒,高祖又問:“此案審理得怎樣了?”縣令猜不透高祖的意思,嚇得面色如土,哪裏還敢哼一聲,急忙跪在地下,連連叩首。高祖抬頭環顧一週,微微一笑道:“諸位父老兄弟,縣令大人不作答覆,想必案子沒有結果!既然如此,東家豈能逍遙?”説着又向眾人攤開兩手,輕輕説道:“疆場識良將,治世出英才。你們,誰能——”大家心裏都很明白,皇爺想招賢理案呀!但是,在這種情形下,哪個敢站出來冒這個大險呀,眾人只是你瞅我瞧,誰也不吭一聲。

這時,角落裏一個身體瘦弱、雙目炯炯的人一聲高呼,雙膝跪在案下道:“皇爺萬歲,千萬歲,恕小民無罪,俺願一試!”

劉邦聞言大喜,忙離座向前雙手攙起。大家一見此人,難免一驚:“這不是墨客李良嗎?”李良直起身,對高祖説:“要將兩家喚回,當面説清;並速將白鵝奉上,俺要審鵝,鵝供為證!”“審鵝?”眾人大吃一驚,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是審鵝!二十隻全審——請備二十管筆,二十塊帛,要鵝一一供認!”李良説得如此安全靜靜,連高祖也暗暗吃驚,不禁疑慮重重:此人莫不是瘋魔中邪,全國哪有審鵝一説,鵝豈能寫字供認?李良依然不慌不忙,回身對高祖躬身一禮,説道:“請皇爺萬歲明天審察!”

第二天,李良開堂審鵝。高祖上坐,東家和鄉民跪在堂下,沛城眾位父老兄弟列坐兩旁,門外另有不少人等待着觀看稀奇。李良不急不躁,安如泰山。看看大家等得有點兒不耐煩了,便轉頭大聲吩咐:“將二十隻鵝的供認呈來!”

話沒落音,二十個差役一人捧着一塊帛,從後堂急急走上來。這時,大家的雙眼瞪得象一對對銅鈴,眼光“唰”地一下落在帛上,仔仔細細地瞧呀瞅呀,但是,帛上除了鵝屎外,另外什麼也沒有,更沒有什麼“供認”!很多人由失望變得緊張起來,個個都在為李良擔憂啊。

這時,李良站起來,對着布帛看了一會兒,忽的,他皺起了眉頭,一聲猛喝:“店家!現在真象大白,你開黑店,強佔民鵝,二十隻鵝已將實情供出,鐵證如山,你另有何話説!”店家自知理虧,嚇得兩腿篩糠,癱倒在地,最後只得點頭認罪。李良呼喚左右差役,把店家拿下。又轉臉對驚呆了的鄉民説:“老鄉,此刻物歸原主,把你的二十隻鵝趕走吧,換回農具,多拓荒地,好生過日子……”

李良見眾人還愣在那邊,不知究竟,就指着帛微笑着説:“城裏人養鵝,鵝吃的是糧食,屙的是黃屎;鄉下人養鵝,鵝吃的是青草呀,你們看,這塊塊帛上,不都是青青綠綠的嗎?”眾人這才茅塞頓開。這時,只見高祖伸手拉住李良,連聲讚道:“好,好!你這才稱得上是沛縣的青天!”從此,讓李良任沛縣縣令。

李良治沛多年,黎民安居樂業。劉邦選賢的美談,一直傳播到今天。

劉邦成功的主要原因分析 篇八

劉邦的成功可以歸納為三個原因,其一是識人善任。劉邦本是一方潑皮無賴,平日遊手好閒,好耍嘴皮子,賣弄小聰明。但這種社會閲歷帶來的本事叫讀心術,他善於琢磨他人性格,發現他人優點併為自己所用,很快他身邊集結了一幫能人異士。韓信有勇,張良有謀,蕭何搞後勤有一手。有這三股勢力在,滅秦才變得勢如破竹。

劉邦成功原因其二是懂得分享。其實,這還是與他早年的混跡社會經歷相關。他親自與手下士卒出生入死,身先士卒的行為極容易激勵鬥志。每每打下勝仗,他就毫不吝嗇,大肆封賞犒勞部下。豪爽的行為自然使手下對他感恩戴德

原因其三叫虛心納諫。劉邦軍隊攻下咸陽城後,面對阿房宮裏如山的金銀,如雲的美人早已神魂顛倒,躍躍欲試。在心腹樊噲和張良的勸解下,他很快清醒過來,敵軍未滅萬不能輕舉妄動。封存金銀,不近女色。這對於一個早年生活淫亂的流氓來説實屬不易。可見他不僅能虛心納諫,還有很強的自控力。

劉邦成功的原因除了識人善任,懂得分享,虛心納諫。還有不少外因,如良好的發兵時機,楚霸王項羽的戰略失誤等。但成功終究離不開劉邦個人的努力。

劉邦的生平簡介 篇九

漢高祖劉邦,漢朝開國帝,漢族與華夏文化的先驅者與奠基者之一,中華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謀略家以及軍事領袖,對中華的統一、穩定以及發展起着強大的影響。

劉邦雖出生貧寒,為人卻胸襟寬廣大度,不擅長謀劃勞作生計,曾經逐步擔任過徐州泗水公,沛公,漢王官職,秦國時期由於私自將罪犯釋放最終逃亡於河南省芒碭山。此時恰逢陳勝剛發動起義,隨後劉邦便在此處集結了三千名手下與之響應,佔領了徐州沛縣等地區,羣眾稱其為沛公,不久後劉邦便投奔秦國項燕之子項梁。

後劉邦逐漸攻進西安東部後,秦王三世向其投降,秦朝遂滅,劉邦上位後廢除了秦朝時期的嚴苛政令,與渭河地區的鄉親們制定三條規章,殺人償命,傷人入獄,偷盜賠罪,必須遵守。鴻門宴過後,劉邦便立為漢王,統領巴蜀、漢中地區。

後爆發楚漢之戰,他屢戰屢敗卻未氣餒,劉邦深有軍事領袖才能,懂得選賢舉能,聽忠言納益諫,令部下各司其職各展其才。同時劉邦也絲毫不忽視集結各部落力量共同抵抗項羽,最終取勝,平定天下,稱帝長安,立國西漢。

劉邦上任後削除異宗諸侯,又分封同族宗親為諸侯王,立政上注重休養生息,百姓士兵生活輕負寬鬆,同時發展經濟,鞏固統治,奠定了漢民族的文化基石,緩和與匈奴的關係。

上位十二年後,劉邦在平定叛賊英布時中箭後卧病身亡,享年61歲。

漢高祖劉邦的人物介紹 篇十

漢高祖劉邦的人物介紹

劉邦是沛縣人,產出生在一個平民百姓家中,字季,是家裏的第三個孩子,所以又叫做劉季或者劉三。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劉邦資料有哪些。

劉邦資料如下所述:

劉邦開創了大漢朝,所以他在歷史上的功勛是不可磨滅的,為了更加詳盡的瞭解劉邦這個人,我們特地對劉邦資料進行了整理。

公元前三世紀末,由於秦始皇的暴政,各地人民開始起義,劉邦也加入了其中。

之後的幾年裏面,劉邦首先入駐關中,秦朝宣告覆滅。但這並不是標誌着劉邦的勝利,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面,劉邦都在和項羽進行最後的角逐。直到最後,項羽在烏江自行了斷,劉邦這才統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漢朝。

對於劉邦,我們也許會感歎他建立的事業,也許也會嫉妒這樣的一個地痞無賴也能稱王。但我不能否認的是,劉邦確實為中華民族的統一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所以,我不需要去評價他的人怎麼樣,只需要學習他做事正確和上進的這方面就可以了,這也是處世之道。

從之前的電視劇或者書籍當中,我們不難了解到,其實劉邦這個人除了具備指揮領導的能力,同時也帶有一個君王的無情和多疑。蕭何、韓信等將才因為有了劉邦這個伯樂,才成為千里馬,由此可見,劉邦也是一個會用人的人。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劉邦這樣的一個人也能成就自己的事業了。

漢高祖劉邦鴻門宴的故事

劉邦順應民意舉兵起義,輾轉半年間人數就以過萬。之後,劉邦一路勢如破竹,進軍咸陽,滅了秦朝,佔領了關中。項羽聽聞劉邦搶在他之前,佔領關中,十分憤怒,於是率軍向咸陽進軍。

項羽身邊的范增看出了劉邦的野心,認定他會是項羽稱霸之路的阻礙,於是趁機向項羽進言,要除掉劉邦,而當時的劉邦還無法與項羽一較高下,如果相爭,劉邦必敗無疑。

項伯與劉邦的謀臣張良是至交好友,於是連夜向張良通風報信,讓其趕緊逃命。但是張良忠心耿耿,將此消息彙報於劉邦,並向劉邦獻上良策,讓劉邦向項伯表露他的忠心,並互相為兒女定下親事。於是項伯跑到項羽面前,為其美言,將劉邦搶先一步佔領關中的行為美化為是為項羽清除障礙,以待項羽的到來。就這樣項羽放棄了攻打劉邦的計劃。

第二天,劉邦於鴻門拜訪項羽,親自向項羽表示歉意。在宴席上項羽置范增的暗示於不顧,范增在焦急之下,傳召項莊以舞劍之名行刺殺劉邦之實。但是項伯看出了舞劍的意圖,也起身舞劍,保護了劉邦的性命。

項羽在劉邦一再地表示衷心之下,終於打消了對劉邦的懷疑,將劉邦放了回去。項羽如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就是自己的這次手軟,為日後的敗局埋下了伏筆。

而劉邦成功脱險於鴻門宴,這與劉邦的沉着冷靜、隨機應變的能力,還有項羽自身驕傲自大、盲目輕敵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漢高祖劉邦知人善用之才的典故

漢王朝政權的創立者劉邦,本是一個街頭無賴,但是卻可以登上權利的最頂峯,這和他能夠知人善用有很大的關係。

劉邦曾説過:論起運籌帷幄,一計定乾坤的智謀,他比不上張良;論起安定國家,撫慰百姓,供給糧草這方面,他比不上蕭何的手腕;論起率領百萬大軍,戰無不勝,攻克敵軍的本事,他比不上韓信。

就是因為劉邦身邊有這些賢才良將,而他清楚地知道每個人所擅長之處,並讓他們都能在正確的位子上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人盡其才,所以他才能從驍勇善戰的項羽手中奪得天下。

韓信是劉邦手下的一員大將,但其實,他一開始投靠的人並不是劉邦而是項羽。可惜項羽並沒有發現他的才華,韓信沒能得到項羽的重用。但是劉邦麾下另外一大將蕭何看到了韓信之才,並將他推舉給劉邦。劉邦對韓信很重視,並和他一起討論了楚漢兩方的狀況,韓信就向劉邦獻計,並被劉邦所採納。很快,在韓信的'計策下,劉邦順利地佔領了關中。項羽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當初棄之不用的將領會是給自己致命一擊的那個人。

劉邦雖然出身寒門,早前也一直廝混於街頭巷尾,一副無賴模樣,更本無法與出身貴族,自幼聰慧機敏,素來以勇武而聞名的項羽相比擬,但是劉邦能夠知人善用,最終成功地奪得天下,登上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