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讓情感泉水在課堂上自由流淌《生命生命》教學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66K

讓情感泉水在課堂上自由流淌《生命生命》教學後感【精品多篇】

讓情感泉水在課堂上自由流淌──《生命生命》教學後感 篇一

一,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培養細細緻深入探究課文的習慣。

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薰陶感染中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細緻探究課文,培養良好的閲讀思考習慣。

三,教學難點

抓住課文主題詞或關健詞讀懂課文。

四,教學時數:1課時。

五,教學步驟

預習

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詞,查字典給這些生字詞注音,解釋。

朗讀課文,思考課後研討與練習一。

就課文不懂之處用符號標示出來以便課堂質疑。

導入

作家簡介

導語》: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香瓜子在牆角磚縫中長出小苗,"我"靜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這些本來是尋常小事,作者卻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試聯繫作者的身世,體會她為什麼強烈地呼喊"生命,生命".

講讀課文。

熟讀課文,注意從文中找出主題詞或關鍵詞,整體理解課文內容。

(討論後歸納:三個事例,三種感觸:①a事: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 b主題詞:生之慾望 c感觸:生命值得珍視。 ②a事:香瓜子在牆角磚縫中長出小苗 b主題詞:生命力 c感觸:生命力強大。 ③a事:"我"靜聽心臟的跳動 b主題詞:生命 c感觸:嚴肅對待生命。)

探究質疑:三個事例各是從什麼角度對生命進行全面而又深刻的思考,思考的側重點又是什麼

(分小組討論後歸納:①第一個事例從動物的角度,側重點是思考生命的意義。②第二個事例從植物的角度,側重點是思考生命的價值。③第三個事例從人類自身的角度,側重點是感受自己的生命,嚴肅地思考人生。)

探究質疑課文研討與練習二。

(四),小結。

本文先寫了三種生命現象,每個現象後面都有作者從中引發的感觸,最後用兩段文字從總體上抒寫對於生命的思考。全文的結構是由事到理,前面列舉那些生命現象的三段文字也分別都是由事到理。這些"理"就相當於全篇或全段的"主題詞".希望同學們多多體會這種寫作方法並培養自己的積極的人生態度。

(五),佈置作業:

1再次熟讀課文並圍繞本文出一份練習題並付之答案。

2,300字的本課讀後感。

六,部分板書設計:

理 ②我們不能左右天氣,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心情。

(拓展) ③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是我可以利用今天。

④我不能樣樣勝利,但是我可以事事盡力。

①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

②香瓜子在牆角磚縫中長出小苗

③"我"靜聽心臟的跳動

感 觸

生命值得珍視

生命力強大

嚴肅對待生命

①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控制它的寬度。

逐步深入

讓情感泉水在課堂上自由流淌──《生命生命》教學後感 篇二

【語文科組教研專題】:自主探究,優化閲讀教學

【個人教研專題】:自主探究,初步培養概括能力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五組的第三篇課文。課文的寫作思路是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它是一篇哲理性較強的散文,它通過三個小故事從不同的方面來談對生命的認識,展示了生命的意義,並且教育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學生分析】這篇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難度。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熱愛生命,教學時要體現整合的教學思想,聯繫前面兩篇課文的學習。利用前面的課文已經引發了學生對人生、對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為學習本課作了鋪墊,這樣可以減少本篇課文教學的難度。教學本課前,還可以讓學生蒐集一些有關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命意義的啟發,為領悟本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做好準備。

【設計理念】

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產生真愛生命、敬畏生命的認識。《生命生命》抒寫了對人生的感悟,思想深邃。這類課文極容易上成道德課,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備課時,我首先把目標定位到“人文合一”的層面,不但凸現教材中處處流露的生命教育因子,讓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而且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體會,從而讓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融合,渾然一體,進而讓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對生命的熱愛。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藴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投影片,朗讀音樂,與生命抗爭的人物資料及圖片;學生收集杏林子的資料和有關生命的名言、諺語。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3、引導學生領悟前兩個事例中藴含的意思

一、整合單元內容,導入生命主題

同學們,在第五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盲姑娘只能用手觸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有人給她捐贈一對眼角膜那該多好啊!而琳達一家人就是為了讓盲人重見光明,都願意在去世後捐贈自己的眼角膜,讓盲人的生命有了光彩。是的,生命是寶貴的,也是美好的。(板書:生命)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這一單元的另一篇課文,介紹杏林子:(出示杏林子照片)這篇課文的作者叫杏林子,她是我國台灣的作家,自小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在杏林子的眼裏,生命到底是什麼呢?(出示第一段齊讀:我常常想,生命是什麼?板書:生命。把題目補充完整)

你發現這個題目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這樣的題目你會讀嗎?齊讀題目

設計意圖:這裏的讀題目,不在於學生能理解多少,而在於讓學生對課題的內涵初步有所感悟之餘也和作者產生同一疑問,帶着問題學下文。

二、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

㈠、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全文,讀準生字詞的音,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課件出示四組詞語:a 騷擾   掙扎 躍動 慾望 震驚

b 磚縫   竟然 衝破   堅硬 不屈  茁壯

c 聽診器 沉穩 震撼 糟蹋

d短暫  有限  珍惜

開火車讀,齊讀,適時糾正字音

設計意圖:學習生字詞除了為讀好課文掃清障礙,同時也為概括自然段意做準備,因為這些詞語都是每自然段的關鍵詞。

㈡整體感知課文。

1、配樂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

2、集體交流,板書三件事例。

3、文章前半部分敍述了這三個事例後引發了杏林子怎樣的感悟?(出示句子: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齊讀後板書: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4、請同學們看着板書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在讀書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是第一課時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落實課程標準“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整體把握的能力”的一個重要訓練內容,需要老師使用有效的方法指導和訓練。通過板書幫助學生概括課文內容,即解決了課文“寫什麼”的問題,又理清了課文敍述脈絡,即課文“怎樣寫”的問題,從一定程度上説明在理解內容的同時領悟表達方法,能更好的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

三、圍繞生命主旋律,精讀2、3自然段

過渡:飛蛾這個事例和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有什麼關係呢?

(一)精讀第2自然段

1、範讀第2自然段,邊聽邊想:你從飛蛾這小生命身上感受到什麼?請找出有關語句説明。

2、彙報:在詞句的品讀中感受飛蛾強烈的求生慾望。

3、語言訓練:飛蛾掙扎着,極力鼓動着翅膀,它會對自己説什麼呢?

設計意圖:這一話題的設計既是一種想象説話的訓練,又是對飛蛾不言放棄、頑強抗爭精神的言説。學生看似在替飛蛾説話,實則在表達自己的心聲,於是,文與人、蛾與己就此相遇交融,人文性與工具性和諧一致。

4、飛蛾的求生慾望使我對這個小生命的態度不知不覺地發生了變化,一開始我覺得飛蛾怎麼樣?後來呢?(板書:震驚)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我很震驚?

自由讀、指名讀,把作者的震驚讀出來。

(二)精讀第3自然段

過渡:飛蛾的求生慾望令我震驚,同時也引發了我對生命的思考。而那一粒小小的香瓜子又是怎樣撥動我的心絃的呢?

1、默讀第3自然段,思考:香瓜子哪些表現是你沒想到的。

2、彙報:在詞句的品讀中感受香瓜子頑強的生命力。

3、不僅我們沒有想到,作者也沒有想到,從哪些詞語看出來呢?(竟然、竟)

4、請用“即使……也……這真是一個……的生命!”來誇一誇香瓜子。

5、多麼震憾人心的生命畫面啊!你願意給畫面配上飽含感情的朗讀嗎?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自由讀。指名讀。想讀的站起來讀。我感到同學們的朗讀讀出了作者的(板書敬佩)

設計意圖:在學習“飛蛾掙扎求生”“香瓜子不屈向上”的事例中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產生真愛生命、敬畏生命的認識,明白這兩個事例所藴含的意思,從而突破教學難點。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抓語言文字的訓練,有品詞品句、想象説話,有感情朗讀,促進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讓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融合,渾然一體,

四、昇華生命感悟,埋下探究伏筆

1、昇華感悟:生命是什麼呢?這個一開始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現在能回答了嗎?

[出示幻燈片] 生命

生命

生命……

設計意圖:這個訓練先檢查學生對兩個事例所藴含的意思的認識,通過老師更深入的引導讓學生把日常觀察積累到的生命跡象表達出來,這樣拓展訓練了學生的説話能力。

2、學生彙報。師:把我們剛才所説的連起來,就是生命的詩篇、生命的讚歌啊!

3、生命是一個永遠值得思索的話題。[出示]我常常想,生命是什麼呢?

這是杏林子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那麼,杏林子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呢?就讓我們暫時留下一個問號,下節課再繼續在作者的引領下探尋生命的意義吧。

板書設計:

19生命 生命

飛蛾掙扎求生 震驚

香瓜子不屈向上  敬佩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價值

我靜聽心跳  震撼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引導學生理解第三個事例“我靜聽心跳”所藴含的意思。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對生命的熱愛。

教學過程(略)

讓情感泉水在課堂上自由流淌──《生命生命》教學後感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慾望、衝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聽診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本課的重點、難點】

理解三個事例中藴含的道理。

【設計思路】

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本文寫的是什麼內容,共寫了幾個事例,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和寫作思路。然後,讓學生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覆品讀,指導學生領悟其中藴藏的內涵。最後,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精彩、含義深刻、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反覆誦讀,並談談自己的理解。

【教學準備】

1、有關作者杏林子有關資料,冰心奶奶珍愛生命資料。

2、杏林子照片等。

3、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簡介作者:

中國台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歲時,因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關節大部分遭到損壞,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但是身殘而志不廢的她,憑着頑強的毅力堅持自學,成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她珍視生命、堅強勇敢的精神。板書課題齊讀 質疑:題目中“生命”一詞,為什麼連續用兩次?去掉一個行不行?為什麼?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主學習:

輕聲讀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想讀幾遍就讀幾遍,達到目標為止。

2、小組合作學習,比一比誰認識的生字又快又多,請優勝者介紹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輪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全班交流:

請一個小組向全班同學介紹識字方法,找出易錯的字。

形近字辯析的方法,如:

擾──攏 屈──倔 診──珍 塌──踏 限──狠等。

4、再請一個小組朗讀課文,其他小組評議。

5、交流討論:

作者從哪些事例中引出了對生命的思考?(飛蛾求生、瓜子抗掙、傾聽心跳)

6、這幾件事給你什麼感受?範讀:學生帶着問題聽讀課文,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7、聽讀之後,學生自由朗讀,討論交流。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生命生命》,我們已經知道課文用“飛蛾求生、瓜子抗掙、傾聽心跳”這三個小故事向我們講述了生命的存在。誰能夠根據自己對生命的理解讀一讀課題?

2、同學們,要把這兩個“生命”讀到自己的心裏去,咱們還得再次回味這三個小故事。想一想哪個故事使你感觸最深?

二、研讀與賞析

飛蛾求生:

1、哪一個句子讓你感到特別震驚?請你劃出來。

出示:但它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2、如果你就是那隻握在別人手心的飛蛾,你會怎麼想?請你讀這句話──

出示:我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

如果你就是那隻握在別人手心的飛蛾,你會怎麼做?再讀這句話。

3、伸出手來,有一隻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的飛蛾正握在我們手中,你感覺到了什麼?能把這句話讀好嗎?

再次出示:但它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4、同學們,你們知道一隻飛蛾的壽命有多長嗎?平均壽命只有9天,只有9天啊!可它卻為了這短暫的9天,在你的手中掙扎了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小小的飛蛾為什麼要如此掙扎呢?(活下去)是呀!無論怎樣危險,無論能否逃生,它都沒有放棄求生的努力。飛蛾求生的慾望是多麼強烈!(板書:慾望)這就是──生命生命。

瓜子抗掙:

1、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第二個小故事。

哪一個句子讓你感到特別震驚?也請你劃出來。

出示:那小小的種子裏包含着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這句話為什麼讓你覺得特別震驚?

2、小小的種子與堅硬的外殼抗爭,會遇到怎樣的困難?

3、現在你就是那一顆生長在種子,你已經有了自己鮮活的生命,可上天對你真的不公啊!因為你是一顆生長在磚縫中的種子呀!此時,你想説些什麼?

4、多麼頑強勇敢的香瓜子啊!(板書:頑強)即使只是一粒香瓜子,即使沒有陽光,即使沒有泥土,即使只能活幾天,它也要頑強勇敢地活着,讓這幾天煥發光彩。這就是──(生讀課題)生命生命。

傾聽心跳:

1、小小的生靈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麼艱辛的努力啊!更何況我們人類。請大家讀讀第三個故事。

哪一個句子讓你感到震撼?再請你劃出來。

出示: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

2、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的聲音,教師旁白:現在,感受着你心臟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你想説些什麼?)

出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

3、你想帶着怎樣的心情把這句話告訴大家?(高興、自豪、激動……)

請大家帶着高興、自豪、激動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4、是呀,這樣的生命是屬於你自己的,一切全由自己決定。你必須對自己負責。

(板書:負責)

讓我們帶着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再一次呼喚──生命生命

生命價值:

1、同學們,杏林子深深地體驗了這三個習以為常的小故事,對生命有了這樣的感想:

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一起讀。

2、(出示照片)她就是課文的作者杏林子,讓我們來聽一聽她對生命的闡述:

“在別人看來,我是個很不幸的人,不能像常人那樣生活走動,很多時光是坐在輪椅上度過的,肉體和精神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但我卻活得十分富有。”

“不論你處在怎樣一個多變的世界,經歷怎樣的人生,生命中還是有一些極其可貴的珍寶,需要我們終身護守、珍惜,不容它輕易失去。”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着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醜陋的毛蟲,可能蜕變為一隻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蹟。”

……

3、聽了杏林子的心聲,你有什麼要説的?對於杏林子來講生命僅僅是活着嗎?還有什麼?

如此患難身世,如此驚人毅力,如此傑出經歷,如此奉獻愛心,我們再讀她對生命的理解感悟和實際行動,言行一致,言有心生,怎叫人不深受感動和啟迪!

杏林子的文學作品激勵了一批又一批人,她告訴我們要珍愛生命,珍惜時間,要使自己的生命光彩有力!(板書:珍愛生命 珍惜時間)

4、課文讀完了,現在能告訴我課題“生命”一詞為什麼連續用兩次了嗎?你們對生命又有怎樣的思考呢?

把你想説的寫在課本上。交流。這些精彩的句子,讓我們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貴,可以成為你的座右銘,激勵自己努力生活,努力進取!

5、文章可以結束,但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

冰心老人説:“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 本站…江流入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為了生命的美麗,讓我們再次呼喚──生命生命。

【板書設計】

飛蛾求生 慾望 珍愛生命

瓜子抗掙 頑強 珍惜時間

傾聽心跳 負責

讓情感泉水在課堂上自由流淌──《生命生命》教學後感 篇四

【設計意圖】

《生命生命》一文從尋常生活小事入筆,引出對生命的思考,文章淺顯易懂,易於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本教學設計試圖從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出發,循着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夯實閲讀基本功、研探領悟,激發主題探究欲、拓展積累,引導學生求發展,使學生在教學中得到關愛生命的人文薰陶。

我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選用創設情境,教師點撥,學生討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

這節課我的教學思路是:“初讀感悟──尋讀發現──背讀積累──品讀思考”,即通過讀課文,從整體上使學生感知課文,再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作用和引導學生對課文言語的自悟品讀,擴展積累,深入思考,環環相扣,逐層深入,以主問題的設計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體驗感受文章的內容新、語言精、思想深的特點,加以對學生進行朗讀、選讀、尋讀、背讀的閲讀訓練,學生的自主空間更大、更廣,從而體會生命的意義和對美文的欣賞。通過以上四步的教學,要讓學生逐漸達到培養閲讀方法、養成閲讀習慣的目的。指導學生在閲讀中抓重點詞語,句子及作者時代背景感悟課文的人文內涵,用“邊讀邊説”的方式交流,既是讀中感悟的研究結果的呈現,又是自然的思維與説話的訓練,幫助學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

尤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不僅促進教育思想的現代化,而且促進教學內容,教材形式的改變,從而改變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事物的過程和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間的關係。促使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思想理念不斷為學生提供“活的教材”,設計活的課堂,讓學生“活”起來,在學習過程中,我遵循“以學定教”的原則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創設一種需要研究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面臨問題,主動進行探索、發現和體驗,從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在探究思考中體會到學習的極大樂趣。多媒體教學還能將以前教師在課堂上想做但又做不到的事變成現實,優化課堂教學環節,並通過一系列的人機交互活動,真正地發揮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的設計一方面指導學生學會學習語文的方法,一方面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讓學生“一課多得”。

【教學實錄】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結識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女作家(師屏幕出示作者照片,板書:杏林子)

師:是杏林子(三聲),三聲,因為是孩子的意思。

師:沒錯,作者就是説自己是杏林之子。當然這是筆名,作者原名:劉俠(板書)看到這個名字,大家有什麼感覺?

師:你心目中的大俠是什麼樣的呢?(武林高手)

師:呵呵,那我們今天所認識的作家杏林子卻是文壇上的大俠。那誰在課前對她有所瞭解呢?(生彙報課前收集資料)今天,就是這樣大俠一樣的人寫下這樣一篇關於生命的文章(板書: 生命 生命)

(眾生紛紛讀:生命生命)

師:這兩個生命讀法一樣嗎?

生1:生命?生命!

師:為什麼?

生:作者開始思考生命是什麼,然後是感悟。

生2:是生命!生命!因為是感慨生命的可貴。

師:請同學們放開聲音,按自己的理解讀讀。(生紛紛大聲讀題目。)

師:看到課題,你認為什麼是生命?

生3:生命就是一個人的壽命。

生4:生命就是活着。

師:那麼作家杏林子又是如何感受生命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配樂範讀課文(大屏幕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聽完後,請大家談一談作者對生命的感受。

(生回答)

生1:生命是小飛蛾險境中的掙扎。(板書:飛蛾)

師:那是一個小飛蛾面對困境時求生的本能,為了求生而奮力拼搏,不管怎樣危險,都不要放棄求生的努力。

生2:生命是牆角磚縫中昂然挺立的小瓜苗。(板書:小瓜苗)

師:一粒小小的種子並沒有因為環境的惡劣而拒絕萌芽、生長,它的生命力真的很強大。

生3:生命是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板書:自己的心跳)

師:靜聽自己心臟的律動,感受我們自己的生命。

師: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讀課本中三個事例,看看哪些你認為用的好的詞語、句子讓你感動?也可以找一找作者在選材、構思、寫法上的精妙之處。然後談談自己的感受。(生讀書)

師:準備好的同學可以發言了。

生1:我發現第一事例中的“騷擾”用的好,好在寫出了作者對小飛蛾的厭煩。

師:這位同學從詞語的角度進行品味,理解的很到位。

生2:我發現這段中“但它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一句中“掙扎,極力,躍動”用的好,好在這些詞寫出了小飛蛾為了強烈的求生而奮力掙扎。(板書:求生欲)

師:“躍動”什麼意思?把“躍動”換為“跳動”行嗎?

生3:我發現“震驚”用的好,我覺得作者一定是想到了自己的身體,看到飛蛾遇到危險都不放棄求生的努力,作者被它的這種頑強的精神感動了,也堅強的生活着。所以才説震驚。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一隻飛蛾的壽命有多長嗎?平均壽命只有9天,可它卻為了這短暫的9天,在你的手中掙扎了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那此時你想説點什麼?(板書:珍惜生命)

生4:我發現第二個事例中“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這句中“竟然”一詞用的好,好在寫出了一種意想不到的驚奇。

師:是啊,意想不到的驚奇更使人震動。(屏幕出示)今年“五一”我去了遼寧的千山,就是這棵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已有5000年生命的松樹──“可憐鬆” 感動了我。因為它生長在特殊位置,每到乾旱季節,工作人員都是用水槍給它澆水。環境雖然惡劣,但它依然頑強生長着。

師:那植物生長必須具備什麼條件呢?

生5:陽光、水、環境等。

師:香瓜子具備這樣的條件嗎?

生6:它是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惡劣的環境中,它竟然發芽了,包含了作者意想不到的敬佩。(師點頭讚許)

生7:在這段我發現“衝破”這個詞用的好,好在寫出了一粒小小的種子所包含的巨大的力量。(板書:生命力)

生8:我發現“不屈地向上”用的好,好在寫出了小瓜苗不畏艱難,頑強求生的一種品格。

師:賦予了小瓜苗人的品格。

生9:我發現“茁壯生長”用的好,好在寫出了小瓜苗健康生長的狀態。

師:説得好。儘管小瓜苗只是幾天的生命,也要活的樂觀,活的燦爛。其實作者特殊的身體情況也和小瓜苗一樣,沒有良好的先天條件,但卻憑藉堅強的毅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績。那你有什麼感觸嗎?

生10:作者生命力也很頑強,生活態度積極向上,值得我學習。

師:這正是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板書:思考生命)

生:我覺得第三個事例“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了我極大的震撼”這句話中“震撼”用得好。比第一個事例中作者的感受“震驚”要層次深。

師:你的體會真深刻,這是作者從心靈到身體上的震撼。因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多高興、多自豪、多激動啊!讓我們帶着這種感情再讀一讀。

師:剛才同學們從詞語的角度進行了品味,我們還可以有其他角度的發現,看能不能換個角度來説。

生11:我發現第三個事例中“可以……也可以……”這個句式寫的好,好在讀起來特別順口。

師:換了角度了,從句式的角度進行品味,你能不能模仿着也説個句子?

生11:放假的時候,我可以去看波瀾壯闊的大海,也可以去爬雄偉壯觀的泰山。

師:你的詞彙很豐富,老師祝你過一個愉快、充實的假期。

生12:我發現這篇文章的寫作思路很有特色,先寫了三個小事,然後從三個故事中引出思考。

師:你這個發現很有價值。這個思路也是現在很多文章經常用到的,我們今後作文時也可以借鑑,先寫一個或幾個小事例,然後從事例中引發思考。

生13:我發現這三個事例選材角度好,好在從動物、植物、人這三個角度選材。

師:你的發現也很有價值。作文選材的時候,最好要多角度選取,如果兩三個事例全是一個角度,那就太單一了。而且作者這樣安排三個事例,也是逐層推進的。

生14:我還發現作者選的事例都是很小的,但卻是富有生命力的東西。

師:是啊,作者以小見大,作者被病魔折磨的身體就象小飛蛾,小瓜苗,雖然脆弱,但他們的生活態度卻是一樣的,都是積極向上,堅韌不拔。這正是作者之所以被震撼的地方。

師:同學們都能深入到課文中去發現,去品味,發現了很多好詞、好句,這麼好的詞和句子不記住實在可惜,老師建議大家把你喜歡的詞語、句子記在心裏,只有記在心裏,才能成為你的積澱,語文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試着記記看,我們比一比誰積累的快,積累的多。(生默記)

師:現在我們就來比比看,哪位同學積累的多,不光要背出來,還要説説你積累的理由。相鄰的同學互相説説。準備好後不用舉手,可以站起來發言。

生1:我背的是第二個事例中的“那小小的種子裏,包含着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説明植物的生命力也很強,我很敬佩它。

生2:我背:“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即使他僅僅只活了幾天。”我之所以積累這幾句,是因為我可以從中受到啟發,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的面對,堅強、樂觀、積極向上。

師:只要我們有小瓜苗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再大的困難都會被我們克服。讓我們一起試背這幾句,讀出對種子的敬佩之情。(齊背)

生3:我背的是第三個事例中的(“我可以……也可以……”)我積累這幾句的理由是因為這個句子採用對比手法,寫出了兩種不同的人們對待自己生命的做法。我受到啟發,我也要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好好使用它,絕不能糟蹋它。

師:那麼,大家也思考一下,平時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白白糟蹋它?

生4:我也背第三個事例中“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這句話,作者説得很有哲理。看得出作者雖然是身體這樣不好,但她卻用實際的行動告訴我們生命的態度是由自己決定的。

師:對,正像你説的這樣,生命的舵盤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這正是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師板書:感悟生命)我們一起讀這兩句,要讀出作者積極向上的生命觀。

生5:我積累的是詞語,比如:“動彈、慾望、躍動、不屈地向上、茁壯生長、震撼糟蹋”,我把這些詞語抄在我的積累本上,增加我的詞彙量。

師:你這個做法很好,但不光要記下來,還要學會運用,好嗎?

師:無論是奮力求生的飛蛾、頑強生長的瓜苗,還是自己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都讓作者感到生命的偉大。隨着文章的層層推進,作者在文章的最後,水到渠成地昭示了這樣一個觀點:

(“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屏幕出示

這句話中有一對反義詞,你能找出來嗎?在課文中“有限的生命”指什麼?(板書:有限的生命)“無限的價值”指什麼?(板書:無限的價值)從現實生活中,人的生命中體現的“無限的價值”指什麼?(為社會做貢獻)

師:作者還在此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生活態度:(投影接着出示,教師引導學生齊讀)

“於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對於作者來説怎樣才算活得“光彩有力”?(作者頑強的與病魔抗爭,著書四十餘部,成為中國台灣十大傑出女青年。)結合你搜集的資料説説你覺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聯繫生活中的實例,先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學生自由交流)(結合學生的發言屏幕出示杏林子、雷峯、孔繁森、張海迪、霍金、體育健兒等圖片)

師:同學們説得真是太好了。那我們作為十一二歲的孩子又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呢?

生1: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利的人。

生2:我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名環保專家,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把藍天碧水還給人類。

生3:我將來要做一個醫學家,攻克疑難病症,讓人們健康的生活。

師:讓我們把這段話再連起來讀一讀,讀出作者珍愛生活,積極的人生態度。

(指名一生讀)

師:哪位同學願意為她點評?

師:你的評價很有道理。其實,生老病死無法令人捉摸,但是不管遇福遇禍,我們都要勇敢堅強地活下去。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這段,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一個本該愉快的假日,在楓葉染紅的峽谷裏,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纜車裏放飛他們的歡笑。就在這時,纜車突然離開了索道,急速的從高空墜下,纜車裏的十幾條鮮活的生命就要消失了,就在纜車墜地的那一瞬間,父母用雙手奮力托起了年僅2歲的孩子。父母遇難了,而他們卻用雙手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這個孩子叫潘子潔。後來著名歌手韓紅收養了他,並創作了那首歌頌親情和生命的感人肺腑的歌──《天亮了》。

師:如果你是潘子潔,在父母為你托起了這第二次生命後,你對生命是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師:那好,此時此刻我們再來讀杏林子關於生命思考的這段,是否有更深刻的感悟?

師生齊誦。

師:好多了。誦讀是真情實感的表達,要用心讀出自己的感悟。

師:同學們,學到這裏,讓我們再回到課題,作者用了兩個“生命”可以去掉一個嗎?為什麼?(不能,因為作者用兩個“生命可以表達對生命的讚美。表達對生命的呵護,對生命的珍惜。如果用一個就表達不出來。)對,這是一種修辭方法──反覆。它的作用就是強調,增強表達的感情。

師:生命?生命!學文到此,由生命你還聯想到什麼?

生:生命像小説,不在於長而在於精。

生命中要有夢,活得精彩、充實才有生命。

生命像品茶,品味時,有時有淡淡的苦味;有時有淡淡的清香。

生命像路,有時平坦,有時崎嶇,這樣才繽紛。

生命像火把,應該使勁燃燒。

生命像蠟燭,都很短暫。

生命像萬里長城,沒有止境。

生命像一場戲,有悲歡離合也有喜怒哀樂。

師:看來同學們這節課真是收穫頗豐,那就在課餘的時候將自己本節課的認識和感悟記下來,作為小作文練筆寫到閲讀筆記上吧!

師:一節愉快的語文課即將結束了,讓我們帶着對生命的詮釋和飽滿的激qing一起再走進生命、生命……(全體起立齊讀課文)

【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杏林子(劉俠)

飛蛾的求生欲 珍惜生命

小瓜苗的生命力 思考生命

自己的心跳 感悟生命

【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理性生活、審美生活和道德生活三者和諧統一的課。上課伊始,首先在師生自然的交流談話中,從介紹作者杏林子導入新課,為學生理解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並播放貝多芬的《生命交響曲》並範讀課文《生命生命》,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一堂課的開課,猶如小提琴演奏,第一個音符就定下了樂曲的音調,上課也如此,第一錘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使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課文情境。

其次讓學生從課文中感受生命,“生命是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生命是牆角磚縫中昂然挺立的小瓜苗;生命是小飛蛾險境中的掙扎。”學生概括的特別好,然後又聯繫生活實際,往外拓展,學生説的句子很有新意。

生命的話題可以是非常沉重的,讓富有活力的學生對生命能有自身的感悟並談出深刻性,就需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設計問題,挖掘出他們內心深處的真正想法。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初讀感悟、尋讀發現、背讀積累、品讀思考”四大板塊為教學主要模式,環環相扣,逐層深入,以主問題的設計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體驗感受文章的內容新、語言精、思想深的特點,加以對學生進行朗讀、選讀、尋讀的閲讀訓練,讓學生體驗讀書的過程,得到過程中的求知之樂。朗讀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礎,不僅要達到原有要求的順暢,而且要通過停頓、重音、語速、語調等的不同來傳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傳達自己的內心感受。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體會其中藴含的情感,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如對課文第二個事例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練習,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提高。文章的語言很精練,富有韻味,單靠朗讀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語言的品味。教師應努力創設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對生動優美的語言進行感知和品味,提出自己對語言的理解和感受。如教學過程中設計的一個環節:讓學生合作討論選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詞語,並説出自己的理由。充分體現不同學生有不同的閲讀層次和閲讀體驗,學生的自主空間更大、更廣,還有的學生髮現了寫作思路、選材上的特點,教師不失時機的進行引導,讓學生用詞語造句子,用句式造句子,讓學生學到了很多語文知識。

在尋讀發現的基礎上讓學生積累背誦,上完一節課,學生積累很多好詞、好句,日積月累,學生的文學積澱就會厚實起來。

而最為精彩之處在於品讀思考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我就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深刻的表現力,並有選擇地高聲朗讀課文,並引導學生聯繫自身實際談談對語言的理解。品味與感悟,激發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產生輕鬆、愉悦的心理體驗,因此,這一課是建立在情感基礎上的體現感受美、鑑賞美、表現美審美生活。學生列舉了生活中許許多多為生命奮鬥不息的人,並談出了自己對生命的感悟。設計這一環節的核心就是為學生建構道德信念,形成道德判斷能力,產生道德體驗,滿足學生道德生活的需求。學生以精美的語句,説出對生命的感悟,組織起來可以成為一篇篇的美文,這也是課堂中最富於“靈性”的一個設計,從而把本課教學推向了高潮。

在本課教學的結尾將學生的學習引向更深更廣的空間,實現由課內向課外,由書本到生活,由學習到實踐的延伸,體現了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最高層次──應用,從而達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引起學生對生命的關注和思考,珍愛生命,讓生命更有意義。所以設計的這個話題:由生命你聯想到什麼?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潛能,使教學成為學生心靈放飛、創造性地展示自己的過程。教師應努力使每節課都成為不可重複的激qing與智慧綜合生成的生命活動過程。

尤其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形式來創造教學的立體化情景,將較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可以使學生思想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不僅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而且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如教師播放貝多芬的《生命交響曲》並範讀課文《生命,生命》,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音樂中那一聲聲對命運大門的敲擊聲彷彿敲在了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住,此時屏幕出示的是一幅幅充滿生機的畫面,使學生多方面受到了感染,走進文本。

教師也科學地將傳授語文知識、培養的語文素養和訓練語文能力結合起來,將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講解同多媒體的音、形、畫等聽覺、視覺和想象思維結合起來,達到語文教學中的全方位傳授、全方位感知和全方位接納,構成語文教學的綜合立體效果,使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更好整合。如教學中“結合你搜集的資料説説你覺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這一環節,我在課前收集到大量的圖片資料,課上結合學生彙報相機出示,使認識更加直觀,與學生達到共鳴。。另外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比傳統課堂教學更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才會促使教師的觀念和行為發生深刻變化。這樣才會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師生關係和交往模式。而且,教師角色的轉變會帶來學生地位的轉變,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在討論中體驗,在訓練中昇華。最終才能實現“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

讓情感泉水在課堂上自由流淌──《生命生命》教學後感 篇五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動彈,慾望,不屈,茁壯,聽診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背下來,積累好詞佳句。

3,能找出課文中有很深含義的句子並能説出自己的體會;能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最後一段話。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三個事例的內容,深刻理解三個事例所引發出的側重點不同的三點思考,以及三點思考分別提出的三個要求。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藴含的深意。

第一課時

一,交流格言,揭示課題

1,師生交流:

同學們,課前我們蒐集了有關生命的格言,現在讓我們先來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聽了剛才的交流,你對"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老師也蒐集了兩段有關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切分享,你們願意聽聽嗎

(屏幕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師生齊讀,能讀懂嗎 這段話究竟怎樣理解,讓我們一起隨着作者到19課中去尋找答案。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自主學習:

輕聲讀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想讀幾遍就讀幾遍,達到目標為止。

2,小組合作學習,搶讀生字生詞卡片,比一比誰認識的生字又快又多,請優勝者介紹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輪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全班交流:

請一個小組向全班同學介紹識字成果,再請一個小組朗讀課文,其他小組評議。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指讀:

學生帶着問題聽讀課文。

出示思考題:

①,題目中"生命"一詞,為什麼連續用兩次 去掉一個行不行 為什麼

②,作者列舉了哪三個事例,試用一句話概括每個事例的內容。

③,三個事例藴含的意思分別側重哪一方面 對人生的三點思考分別側重哪一方面

2,聽讀之後,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①,是一種修辭方法——反覆:

去掉一個不可以。因為連用表示強調,表達了對生命的強烈的呼喚,表達了強烈的生命意識,去掉就沒有這種表達作用了。

②,小飛蛾在險境中,生命面臨着嚴重的威脅下,極力掙扎着——強烈的求生慾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視的。香瓜子在牆角磚縫中長出小苗——從生命誕生這個角度説明,生命力之強大。"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識,就會嚴肅地思考人生。

③,三點思考:

第一點思考: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

第二點思考:回答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

第三點思考:將目標,信念付諸於行動。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鬥,"勇敢地活下去".

四,教師小結

正是由於為生命而奮鬥,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歲就患了類風濕關節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雖然病情惡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強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第二課時

一,温故導入

1,朗讀課文。

2,自主品讀:

輕聲吟讀,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地方,反覆讀。

二,研讀與賞析

1,師: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們,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的。下面我們再細細研讀文章,看看三個事例分別抓住哪一個關鍵詞,側重哪一個方面,三點思考分別提出了哪三個要求。

2,學生討論明確:

飛蛾生之慾望——生命意義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價值

心跳生命——珍視奮鬥

3,討論加點詞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躍動"改為"跳動"行不行 為什麼 明確:不行。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躍動表達心情急切。用"躍動"更能表達"生之慾望".

②,"隔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為什麼不能去掉 竟然表達了一種意想不到,表達出一種驚喜,若去掉就沒有了這種表達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來形容力量巨大,這裏指小瓜苗在沒有生存條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現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肅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肅然起敬"表達了對頑強的生命力的一種崇敬,在這裏是不可隨便調換的。

④,"小瓜苗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又説"它僅僅活了幾天"……前後是否矛盾,為什麼 小瓜苗在沒有生長的條件下,靠瓜子本身的養分,確實能茁壯生長,昂然挺立,而瓜子的養分僅僅能供養它活幾天。

⑤,"我都願意為它奮鬥,勇敢地活下去。"

作者為什麼要加"勇敢地"來修飾"活下去" 作者那種難以忍受的病痛,活着會比死了還要難受。張海迪也是如此,同樣是生不如死。像她們這種情況,活着比死亡還更需要勇氣,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飾成分。

三,體驗與反思

1,朗讀課文最後三段,説説你學習了此文的思考。結合你的生活,從你的周圍舉出一兩個例子,談談你的認識。

2,啟發學生將課文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精神感受。

四,拓展閲讀

在這篇課文的學習即將結束的時候,老師向大家推薦我搜集的第二則格言。

(屏幕出示)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説:

"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奧斯特洛夫斯基

讀一讀,説説你的理解。

五,作業

1,將自己的認識記下來,作為小作文練筆。

2,比較閲讀:試比較《生命生命》與課文後的選文的異同。

3,課外閲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瞭解奧斯特洛夫斯基,做一做筆記。

板書設計

19,生命生命

飛蛾:掙扎求生——求生慾望令我震驚

香瓜子:磚縫冒苗——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靜聽自己的心跳——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給我震撼

有限的生命無限的價值

讓情感泉水在課堂上自由流淌──《生命生命》教學後感 篇六

1.摔 撞

2.第二次將蜜蜂趕走。

3.蜜蜂的左翅像皺摺的一團紙,不能飛行了。

4.表現我不珍視小蜜蜂 表現小蜜蜂頑強不屈的精神。

5.劃線的句子屬於細節描寫,表明“我”深入觀察蜜蜂而忘了自己,也寫出我對蜜蜂態度的轉變,表達了我對蜜蜂頑強生命力的讚頌。(言之有理即可)

6.原題“生命 生命”,採用反覆的修辭強調了生命的重要,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敬畏。

7.通過寫我兩次將小蜜蜂踩入沙土,小蜜蜂努力振翅飛翔的故事,表達了我對蜜蜂頑強生命力的讚頌。 (言之有理即可)

讓情感泉水在課堂上自由流淌──《生命生命》教學後感 篇七

一、興趣導入,激發閲讀

師:誰願意告訴老師你今年幾歲了?

生:9歲。

生:10歲。

師:還記得媽媽告訴過你剛出生時的故事嗎?來,聽──(放嬰兒啼哭錄音)。有同學笑了。是的,這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聲啼哭,這就是我們對生命的第一聲呼喚!從我們呱呱墜地到現在,十來年過去了,你有沒有想過生命是什麼?什麼樣的生命才最有價值?怎麼樣才能讓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生命生命》看看中國台灣作家杏林子是如何思考生命的?

點評: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從已知的生活世界中選取兒童熟知的嬰兒啼哭聲音,從已有的世界中喚醒學生的情感積累,貼近學生的生活認知水平,有利於激發興趣,將學生引入情境,同時,嬰兒啼哭聲的背景是一朵從嫩綠的葉從中剛剛冒出的粉紅色的小荷,“小荷才露尖尖角”,象徵着生命的誕生,含蓄而美麗。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師:請打開書19課,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課文,注意畫出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反覆多讀幾遍,讀準字音、看清字形,把句子讀通讀順。

生:自由朗讀全文。

(巡視指導,板書課題,根據學生閲讀情況板書擾、限、屈三個字。)

師:讀好了,孩子們,坐起來,看這幾個字怎麼讀?

生:擾:騷擾,打擾。

生:限:有限,無限。

生:屈:屈服。

師:書上是哪個詞?

生:不屈向上。

師:看來我們對生字掌握的非常好。

點評:聽過看過,學生會不自覺地產生讀的願望和興趣。教師及時提出讀準字音、看清字形、讀通句子的要求,學生會積極主動、愉悦而有效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同時,讓學生畫出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四年級“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的要求,這裏的生字板書,既是對本課要認寫生字的強調,也是對課前自主識字作業的一個檢查反饋。

師:能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表達你此時的心情嗎?

生:很激動。我覺得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生命,而不讓它白白流失。

師:是的,我在讀這篇文章時,也很受感動。當我從網上的資料得知杏林子的情況後,內心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為什麼呢?相信讀完這份資料,你的內心深處,也一定會有新的觸動。

(出示有關杏林子的資料)

師:誰願意幫我們讀一讀這份資料?

生:(比較流暢地讀完了)

師:(拍着學生的肩膀很真誠地)孩子,真了不起!第一次接觸這份資料就讀得這麼好!

點評:作者情況的簡介,對學生理解課文無疑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作者杏林子本人就是一位與命運抗爭,熱愛生命的典範。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注重激勵性評價,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師:我看到此時你們臉上的表情和剛才已經不一樣了。你們一定很欽佩,很震驚,一定有許多話要説!來,孩子們,捧起書,把給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畫出來,反覆讀一讀。可以默讀,可以放開聲音讀。

生:自由讀、畫。(師巡視提醒學生坐姿)

師:邊讀邊畫時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作者在文中寫了哪幾件事?

點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在自由、積極、有序的自我監控下,真正沉下心來讀讀課文。

四、品讀學習2~4段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概括的説説文中的三件事。

生:飛蛾在我頭上飛來飛去,我捉住了它,它求生的慾望讓我放了它。

師:能再簡練點嗎?

生:飛蛾那種求生的慾望令我震驚。

師:好極了!就用它:飛蛾求生(板書)第二件呢?

生:磚縫裏掉進一粒瓜子,小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裏長出一截小瓜苗。

師:用書上一個詞概括。

生:冒出一截小瓜苗。

師:太好了!磚縫冒苗。(板書)還有?

生:我用醫生的聽診器靜聽自己的心跳。

師:很準確!靜聽心跳。(板書)我們班同學的概括能力真的了不起。

點評:能引導學生把一長篇文章讀短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課標》第二學段的要求。

師:(過渡學習第二段)飛蛾求生,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引發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讀一讀第二段,找一找飛蛾的哪些動作讓作者震驚,那些句子給你感受最深?

生:讀課文第二段。

師:是什麼讓作者震驚?

生:是飛蛾求生的慾望讓作者震驚。

師:你從哪裏感受到飛蛾求生的慾望了?

生:但它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師:我聽出來了,飛蛾的求生慾望是那樣強烈,那樣鮮明。你能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句子,真了不起!(板書:抓住重點詞語)

師:抓住重點詞語讀懂句子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來,讓我們用這種方法來讀一讀下面幾句話,體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點評: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後面的學習中更加輕鬆。

師:(出示第一題題目,學生讀題:一、關鍵詞語在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方面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想一想,下面這些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注意加橫線的詞語,只要聯繫上下文用心想一想,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

生:讀題目要求。

師:出示文稿第一句:但它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讀一讀,看你能體會出什麼?

生:(讀完)因為飛蛾雖然很小,但它對生命的渴望,以及強烈的求生慾望卻是極其震撼人心的。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彷彿看見了飛蛾在極力的掙扎、鼓動。(出示第二句:飛蛾那種求生的慾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生:朗讀第二句。

師:這是一隻飛蛾,當他在你的手中極力鼓動、掙扎的時候,你會想些什麼?把你想得説出來,也可以讀出來。

生:那種求生的慾望,令我震驚!

師小結:與許多生命相比,飛蛾是渺小而脆弱的。但是它所表現出來的頑強的求生慾望卻是極其震撼人心的!小小的飛蛾知道,只要作者的手指稍稍用一點力,它的生命就將從此結束。但是,它不放棄,它不甘心!它不願意就這樣白白的死去,它在作者的手中極力鼓動、掙扎,彷彿在心靈深處對作者深切地喊着:生命,生命!(齊讀)我要生命!(師接:這種震撼人心的呼喚讓作者從內心深處對生命生出一份敬畏之感板書)

點評:以小結代替解説,用優美的語言引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同時,這種很自然的迴歸板書課題的引讀,激發學生從內心感悟生命。

師(過渡):這是作者手中觸摸到的生命,作者眼中的生命又是什麼樣呢?:出示課件:磚縫冒苗。

師:在這個小故事中,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本段學習同樣可以運用抓住重點詞語的辦法來體會句子的含義)

生:瓜苗頑強的求生慾望令我震驚。

師:瓜苗在什麼地方?什麼樣的環境下生長?

生:瓜苗從磚縫裏冒出來。

師:好!你能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含義真了不起。我們用這種方法來學習下面兩句話。

(出示第三段的兩句話:3、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生: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小截瓜苗。

師:別慌,再讀一遍。強調“一截小瓜苗”

生: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師:好樣的再讀一遍!

生: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瓜苗。

師:真了不起!一次比一次讀得好!

師:小瓜苗冒出來了,作者為什麼用竟然?你讀竟然的時候體會到了什麼?

生:因為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瓜苗竟然能冒出來,作者非常的驚訝,非常震驚。

點評:面對學生的出錯不輕易放棄,在一次次的鼓勵下,學生一次比一次讀得好,充分體現了教師對學生基礎知識的重視和對個體生命的珍視。

(4、小瓜苗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師:多麼不可思議。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瓜苗竟然冒出來了!讀一讀第四句,體會體會。

生:體會到了瓜苗頑強的生命力。

師:是啊,沒有陽光、沒有水、沒有泥土,能活幾天呢?為什麼還要費那麼大的勁往上冒?

生:因為它不願意不留一點痕跡的離開這個世界。它要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把生命展示給我們看。

點評:角色互換的提示,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理解瓜苗的頑強的生命。

師:(小結第三段)一粒太不起眼的香瓜子,面對沒有任何生存條件的細小磚縫,它不放棄對生命的追求,它不願意不留一點痕跡、不留一點聲音的就離開這個世界!它在惡劣的生活條件下,頑強不屈地高喊着:生命,生命!(生齊讀)哪怕我僅僅只活幾天。(師接讀,這是作者對生命的讚美、讚歎。板書)

師:(過渡學習第四段)飛蛾對生命的呼喚,讓作者敬畏、敬重生命,瓜苗對生命的呼喚,讓作者讚美、謳歌生命。所有這些,引發了杏林子對生命的思考,也更加激起杏林子對生命的渴望!聽老師讀第四段,聽一聽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點評:用教師激qing洋溢的泛讀,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

師:誰聽出來了,哪句話寫出了作者的震驚?

生:我可以好好珍惜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有自己決定。

生: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

(出示第5句: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

師:是的,這是作者杏林子説給自己的一句話。孩子們,把手放在心口上,你感覺到什麼了?

生:心跳!

師:對,這就是你的心跳,這就是你的生命!來,讓我們認真地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鄭重地告訴同桌──(生齊讀: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全體起立!自豪地告訴全場所有的老師──接着讀──

點評:學生一次比一次充滿激qing的朗讀,已經在老師的指導下,變成了一次又一次發自內心的熱血沸騰的訴説。真正達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悟的境界。

師:(小結第四段)與許多人相比,杏林子是不幸的。12歲患“累風濕性關節炎”,渾身關節大部分已經壞死掉,那種難以忍受的病痛,在平常人看來,真是生不如死啊。但是,就是這個一生五分之四的時間都坐在輪椅上的杏林子,與病魔鬥爭,同命運抗爭,靜聽着自己的心跳,依然微笑着堅強地告訴世人:生命,生命!(生齊讀)我必須珍惜、珍愛生命。(板書)

點評:第四大環節的重點是讀好課文。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通過重點字詞,如:飛蛾的掙扎、極力鼓動,瓜苗的冒,引領學生體會角色,感受生命的頑強。這裏沒有出現“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用學生樂於接受、便於領悟的言語提出朗讀的要求,“你從朗讀中,感受到了什麼?體會出了什麼?”。這裏,既能體現教學的民主,尊重學生對文本理解的各體差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悦,又能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走進教師創設的情境裏面,為後面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嘗試讀好課文的過程中能不自覺地體會到課文的思想內容。尤其是對文中的情感因素會有各自不同的體驗,這正是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尊重學生閲讀時的獨特體驗”,感情朗讀就不僅僅是手段了,而成了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在朗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在朗讀中積澱語感,感受語言的魅力,陶冶自己的情操。

師(過渡):不同的人,對生命的思考是不一樣的。正如杏林子所説:出示第二題,生讀題邊讀邊想是讀書的基本要求,能讀出句子的深刻含義才是會讀書。認真讀一讀下面的話,相信你一定是個會讀書的人。

生:讀題。

師:(出示句子──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把這句話放在心裏,結合今天的學習,聯繫生活説一説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與同學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我覺得應該把時間放在學習上,

師: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生:我覺得應該把生命放在首位。

師:是的,生命誠可貴。

生:我覺得還應該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師:如果你今天比昨天做的好,你每天都在進步,你就是在好好使用生命。想一想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人是在好好使用生命?

生:我覺得姚明是在好好使用生命。

師:你把目光投向了國際賽場,姚明用自己的拼搏一次次將國旗升起。

生:還有青藏鐵路建設者。

師:這些普通的工人,用自己默默地工作,證明自己是在好好使用生命。

生:還有我們的爸爸媽媽。

師:父母為了我們花費了畢生的心血。

生:還有我們的郭老師,她在認真地工作,就是在好好使用生命。

師:郭老師今天就在現場,來,讓我們把感謝的掌聲送給郭老師,送給像郭老師一樣辛勤工作的老師們。

生:還有我國的霍元甲,他為了民族振興,被害吸食鴉片。

師:這是電影裏看到的民族英雄。

師:我們剛才説的這些人都是在好好使用使用生命。我們看到了,拼搏的、積極上進的的生命都是美麗的。如果我們每個同學都能珍惜時間熱愛生命,我們這個班集體就一定是美麗的!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珍惜時間熱愛生命,我們這個民族就一定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點評:這個過程既是學生語言積累、體驗感悟的過程,也為膽小內向的學生提供了一個消除恐懼心理,大膽參與的交際平台,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

五、學習第五段,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今天説的非常好,我們所瞭解的這些人,都很珍惜生命,都在盡力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都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出了無限的價值。(板書“限”字時提醒學生注意筆順並跟着書空筆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男生讀第五段,女生讀出示的詩句。

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我們要讓有限的生命,

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師小結: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你自己!面對過去,面對現在,面對未來,我們必須對自己説,對社會説,對全世界説:生命,生命!我一定要好好使用你!我一定會對自己負責!我一定能讓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點評: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以讀代講,以讀代答,放手讓學生在課文特有的情感世界中遨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詩句的背景是盛開的荷花,象徵着生命的燦爛與輝煌。照應開始的“小荷才露。”

師:聽,這是《命運交響曲》,它是世界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在26歲雙耳失聰的情況下譜寫的曲子,是音樂家用獨特的方式對生命的呼喚!來,讓我們在《命運交響曲》的伴奏下,再一次用我們的感情,用我們的心聲把課文讀一遍。

點評:音樂是流動的語言。用貝多芬的音樂,更能起到渲染的作用。照應開頭的嬰兒啼哭聲,喚起學生對生命的敬畏讚美和珍惜。

六、課外拓展(即演示文稿中的第三題)

語文能力的提高僅憑課堂上的學習和看幾本語文書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義”,老師推薦幾本書和幾首樂曲,希望同學們利用課外時間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認真讀一讀,聽一聽,相信你一定能從中享受到書籍和音樂帶給你的震撼、快樂以及幸福。

書籍:

1、張曉峯的《敬畏生命》

2、畢淑敏的《我很重要》

3、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4、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5、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6、《2005感動中國》人物事蹟

7、貝多芬、霍金、雷鋒的故事

樂曲:

1、貝多芬的鋼琴曲《命運》、《英雄》、《田園》。

2、華彥鈞(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聽鬆》;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

點評:教師具有強烈的課程意識,蒐集推薦給學生與課文有關的書籍、音樂,對課堂教學是一個很好的拓展。培養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閲讀的好習慣。特別是幾首樂曲的推薦,打破了學科界限,讓學生在多學科的綜合薰陶下,感悟生命。

七、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的學習就要結束了,但是我們對生命的思考應該是剛剛開始,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思考、去實踐。讓我們帶着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生活負責的態度,認真地生活每一天!很高興今天能和屯昌一小的同學度過這難忘的40分鐘,讓我的人生記憶裏又增添了一份光彩有力的難忘的回憶!非常感謝!下課!

點評: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生命。

【板書設計】

有限 無限

敬畏 飛蛾求生

讚美 生命 生命 磚縫冒苗

珍愛 靜聽心跳

點評:主副板塊分明,板書條理清晰,提綱攜領,乾淨整潔。

【課後總評】

記得肖川博士説過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情、真實。從樑老師的這堂課上,嬰兒的啼哭、“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這句話一次次震撼人心的朗讀,貝多芬《生命交響曲》的伴奏,讓我們真正感受着真實的情感在課堂上的流動。老師在整堂課上關注細節,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生命成長,處處透露着對學生生命的真情關愛。

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如何讓活潑單純,生活無憂的四年級學生通過三件看來平常的小事去解讀“生命”,無疑有一定的難度。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袁振國説過:“文科是主觀感受的表達,是內心情感的流露,是個人見解和存在的展現。文科教育的真正價值在於獲取這種感受,體驗這種情感,理解這種見解,轉化這種智慧,最終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正因為語文本身是一種感性的存在,所以學生也總是以感性的方式來掌握語文。語文教學特別是國小閲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還文章以畫面,還文章以旋律,還文章以意象,使學生在文章的形象、情感、直覺、想象中舒展自由的精神,展現生命的活力,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閲讀的種種情趣、韻味和意境,享受閲讀所帶來的種種激qing、酣暢和快樂。所以,本課教學,以“讀”貫穿始終,以讀代問,以讀代答,真正做到了以讀促悟,以悟促讀。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享受閲讀帶來的愉悦,唱響對生命的讚歌。

一、營造情感氛圍,激發閲讀興趣

教學伊始,用學生熟悉而久違了的嬰兒的啼哭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這一聲啼哭,帶給學生感官上的刺激,引起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再加上談話內容與文本天衣無縫的完美“合拍”,為整篇文章的學習鋪墊了情感基調。而初讀課文後作者杏林子照片及簡介的出示,從視覺上引起學生的震撼“作者真的不簡單、了不起!”為學生再讀課文,營造了情感氛圍。劉勰説:“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批文以入情。”情感基調的鋪設和情感氛圍的營造,是批文入情的一條有效途徑。讓學生的視覺透過文字去領略課文描寫的特定世界,享受閲讀的快樂。

二、豐盈情感體驗,享受閲讀快樂

閲讀教學,重在培養學生閲讀能力,要注重對文本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運用。如果缺少讀書、思考、練習,只靠感悟和淺談,無法培養起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的能力。本堂課上,始終充滿着朗朗的讀書聲。如初讀課文,認識作者後再讀課文,兩次自由的朗讀,給了學生充分走進文本的時間,不是隻言片語的讀,也不是少數人讀,而是大面積地落實到每一個學生精心的讀。充分體現了學生是閲讀的主人,閲讀是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積極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去理解與體驗。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對“生命”的思考,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磚”“苗”的擬人化描述,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豐富想象,加深對“竟然” “冒”等重點詞語的理解,及對“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等幾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逐漸體悟“生命”的深刻意義。學生在反覆的品讀中,生動形象地觀賞中,積極調動生活體驗,感悟瓜子在困境中冒苗,靜聽自己的心跳,使文本更加充實,使學生的心靈更加豐盈。達到學生心靈與文本和諧共振的境界,從而使學生享受到閲讀的快樂。

三、點燃生命激qing,培養閲讀習慣

謝慧英先生曾經説過:“母語的學習必然承載着歷史的、人文的複合因素,深刻地影響着學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從長遠看,語文教育必須超越使用主義的侷限,從精神世界的拓展、從人的發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領會語文所包藴的豐富的內涵。”在閲讀教學中,只有教師用自己的滿腔熱情、感人的真情趣點燃學生生命的激qing,學生才會在一篇篇凝聚着作家靈感、激qing與思想的文字中,獲得心靈的觸摸、相擁和感動,也才會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打破課堂的沉默與寧靜,潛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的滋養、精神的涵養,從而享受到閲讀的快樂,培養閲讀習慣。

教學中,教師飽含深情地範讀第四段,並引導學生用手捂心口,感受心跳,認真地告訴自己、鄭重地告訴同桌,莊嚴而自豪地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這句話是作者在看到飛蛾求生、磚縫冒苗後,靜聽着自己的心跳,從心底發出的呼喚!是的,我是唯一的!沒人能代替!這三次重複的呼喚,一來是朗讀指導:這句話就應該這樣讀。二是對作者情感的迴應:是的,這就是我的生命。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呼喚中真切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真實,生命的重要。《語文課程標準》中寫的清楚:“老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同時也是閲讀課堂上學生的另一個主要對話對象與合作伙伴。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教師始終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引導者,通過放手讓學生朗讀、品讀,一次次感受作者對生命的呼喚。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再以動情地話語將學生的情感導引到最高潮。這時,學生思維的火花和迸發的情感交融在一起,老師的激qing不但感染了學生,更讓一種精神深深紮根於學生心中。讓學生在收穫中感受閲讀帶給自己的快樂,加強了閲讀習慣和閲讀能力的培養。

【點評:海南省特級教師 王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