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寒露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5W

寒露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新版多篇)

關於寒露的詩詞大全 篇一

(一)婕妤怨

皇甫冉

由來詠團扇,今已值秋風。

事逐時皆往,恩無日再中。

早鴻聞上苑,寒露下深宮。

顏色年年謝,相如賦豈工。

(二)晚次宿預館

錢起

鄉心不可問,秋氣又相逢。

飄泊方千里,離悲復幾重。

回雲隨去雁,寒露滴鳴蛩。

延頸遙天末,如聞故國鍾。

(三)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韓翃

城中金絡騎,出餞沈東陽。

九月寒露白,六關秋草黃。

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

醉後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寒露農事指南 篇二

一候鴻雁來賓;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三候菊有黃華。

寒露時天氣較冷,許多地區將出現寒霜等天氣現象,按照寒露農事習俗在寒露時將加緊處理積累的作物,北方百姓則忙於播種。

寒露是我國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在古代節氣預測中,“鬥指甲為寒露,斯時露寒冷而將欲凝結,故名寒露”。它是重要的農事節日,所以老百姓又稱它為寒露節。

在老百姓眼中,露是天氣轉涼變冷的標誌。寒露時節温度低,晝夜温差大,利於麥苗、秋菜等作物的生長,白天温度高,作物積累養分多,晚上温度低,作物消耗養分少。但寒露節是秋收、秋種、秋管的重要時期,正所謂“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寒露的到來意味着許多農事需加緊進行,否則會影響到來年的豐收情況。由於地域不同,南北方農事各不相同。

按照北方地區寒露農事習俗老百姓正忙於播種小麥、採摘棉花、刨紅薯等農活的收尾工作。根據“寒露種小麥,種一碗,收一斗”,“晚種一天,少收一石”的農事經驗,寒露種麥往往會全家人齊上陣。若家中勞力不夠,則與四鄰八舍幾家搭夥,用幾套耬具一起加緊小麥播種,播種完你家,播種他家,以加快小麥播種進度。有的人家覺着白天干活時間短,熬着夜把自家幾畝地播上種,為小麥爭取足夠的生長期,保證來年有個好收成。

種上小麥後,還要加強小麥的田間管理。若寒露氣温偏低,光照不足或地裏營養欠缺影響小麥分櫱,需在小麥三葉期前適當追肥澆水,促進小麥分櫱,保證冬小麥有足夠的根系在冬日存活;若麥田濕度過大亦不可行,需適當鬆土以控制小麥生長,防止小麥因生長過快不能安然過冬,影響開春生長。同時人們也做好小麥播種的掃尾工作,如查苗補苗、消滅黃弱苗等。

棉花怕霜凍。北方產棉地區寒露時節進入最後的棉花采摘時期。寒露農事習俗説“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只要天不下雨,棉農們就下地趕在霜前抓緊採摘棉花,以防棉花遭霜打質量降低,棉花減產。有的人家“上午忙麥茬,下午摘棉花”,種麥、摘棉兩不耽誤。此外,紅薯對霜凍也十分敏感,易因受凍出現薯塊“硬心”現象,導致紅薯減產,所以人們也多在寒露期間收穫完畢。

“九月寒露天漸寒,整理土地莫消閒”。秋收過後,除播種小麥、採摘棉花、刨紅薯外,還有翻地的農活要忙。除麥地、棉花地外,其他農田多閒置下來。此時温度在零度以上,土地沒有凍結,易於使犁翻地,利用冬閒養養地。同時,翻地也可將埋於地下的越冬蟲及蟲卵晾到地表上,利用寒露以後温度晝夜温差大、夜間温度低的特點,將害蟲及其蟲卵凍死,減少來年莊稼的病蟲害,正所謂“寒露到立冬,翻地凍死蟲”。

南方地區,進入寒露才算進入真正的秋季。此時適合種植油菜等耐寒作物;單季晚稻行將成熟,開始收割;雙季晚稻則正處於灌漿期,需要間歇性灌水,以保持田間濕潤。這一時期作物最怕“寒露風”的到來。江南一帶有“人怕老來窮,禾伯寒露風”的説法。其實“寒露風”是寒露節出現的一種低温、乾燥、風勁較強的冷空氣,會使水稻灌漿受阻,空粒、黑粒增多,甚至出現“包頸穗”現象,降低結實率,或使稻株生長髮育不良,導致水稻減產。人們可於“寒露風”來臨前,採用施農家肥強壯株稈,加強田間灌溉,保持田間較高温度等方法,使水稻免受“寒露風”侵害。當然,抗風的灌水深度因時因地而異。若白天無陽光、風大或夜晚,灌水深些;白天有陽光就淺些,或僅保持濕潤即可。風過後,須立即排水,避免漚黑禾根、造成株稈變軟,降低抗風能力。

寒露五大傳統食物 篇三

1、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2、花糕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花糕因“糕”與“高”諧音,以“食糕”代替“登高”,希望自己或親友能平安吉祥、百事俱高。制花糕的原料分為皮料(精粉、大油、水)、酥料(精奶、大油)、餡料(棗泥、花生仁、葡萄乾、青椒、黑芝麻、熟江米粉、小磨香油、蜂蜜、桂花等),經和麪、制酥、包餡後,將生坯拍成兩個片中間夾上各種果仁,然後上爐燒烤,即成外形美觀,色澤素雅的重陽花糕。

3、柿子

民諺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軟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果味甘澀、性寒,入肺、脾、胃,清熱潤肺。其所含的維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兩倍。可以養肺護胃,清除燥火,經常食用能夠補虛、止咳、利腸、除熱。空腹食柿子易患胃柿石症,所以最好飯後食用,儘量少食柿皮。同時也要控制食量,不宜同食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等食物,患有慢性胃炎者、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和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4、螃蟹

老南京關於寒露的習俗有吃螃蟹、收拾夏裝等。也有俗話説“寒露髮腳,霜降捉着,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團臍,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等農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蒸食螃蟹最營養!用手捏住螃蟹兩排腿根處的大蓋兩側,然後用牙刷刷所有能刷到的地方。儘量刷乾淨再放在盛器裏;再將薑末放在小酒碗內,加熬熟的醬油、白糖、味精、黃酒、麻油攪和。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最後,將螃蟹上籠,用火蒸15至20分鐘,至蟹殼呈鮮紅色時取出。

5、芝麻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於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京,與芝麻有關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後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黑芝麻熬成的芝麻糊,再加上一些冰糖,每天早晚喝一次,可以有效減少肺部的刺激感,同時還可以滋潤呼吸道,消除呼吸道壁上附着的痰液,這樣很快就可以潤肺止咳,連呼吸都覺得非常順暢,秋季咳嗽的人不妨試試這個妙方吧。

寒露節氣養生知識 篇四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後,氣温逐漸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以防“寒從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痠痛發生,緩解疲勞。

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説。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再加上腳的脂肪層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研究發現,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着密切的神經聯繫,一旦腳部受涼,就會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纖毛運動減弱,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2、適時添衣

另外,寒露過後,天氣寒冷,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俗話悦“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則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

換季穿衣服別換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為主,“不穿單衣”也是寒露養生的重要一點。寒露時節,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認為,在氣温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當環境氣温降低後,人體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會下降,因此,為了及時預防感冒,要適時更衣。

同時,還應隨時備好急救藥品,防止因氣温驟降而引發哮喘、中風、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3、朝鹽晚蜜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在秋天裏,秋燥是讓人煩惱的一件事。養生專家提出,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發現皮膚越來越乾燥,不少人以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補充水分啦。真相卻是,光喝白開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過,如果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情況就大不同了,這種方法,與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

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還可以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因此,當秋天來臨之際,最好“晨飲淡鹽水、晚喝蜂蜜水”,以保身體健康!

4、早睡早起

寒露過後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此時便是人們保養陽氣之時,因此,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有 “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的論段,就是告訴人們秋季養生的道理。

專家説,早睡可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因此秋季養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為避免血栓的形成,應該順應節氣,分時調養,確保健康。

5、灸臍養秋

如果因為脾胃寒涼而造成腹瀉,你可以用艾灸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艾灸肚臍的方法多種多樣,你可將燃燒的艾條直接懸在肚臍正上方1釐米左右,進行施灸,以有温熱感為宜。每次灸半小時左右,每天進行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一般來説,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因體質虛弱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病,用此法進行防治,效果很好。隔姜灸也是現代人經常使用的一種艾灸方法。取一塊姜,切厚片,在上面紮上幾個眼兒,放在臍上,點燃艾炷,在薑片上進行雀啄灸(就像鳥啄食一樣),以感温熱且舒適為宜。

6、養陰防燥

寒露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許多人會相繼出現中醫上所悦的“涼燥”症狀,即咽乾、鼻燥、皮膚乾燥等。寒露時節養生跟秋分不一樣,寒露養生最主要的是預防“涼燥”,從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方面入手。

在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百合、沙蔘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薺、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蓮藕、銀耳等,以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

早餐應吃温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蔘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補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

7、適當養胃

秋天氣温漸漸變涼,而胃腸道對於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嚴重。因此,寒露以後的養生特別要注意養護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後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間睡覺要注意蓋好棉被。

另外消化道潰瘍的發生、發展與情緒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要注意情緒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

8、適量運動

在秋季的時候,要是我們可以堅持一個比較適宜的身體鍛鍊,不單單是可以給我們的身體上調養肺氣,還可以給我們的身體上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於增強自己身體上的組織器官帶來的免疫功能受損,或者是自己的身體受到了一些外部的氣候寒冷刺激時候,可以更好具有一定的抵禦能力。

秋季是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鍊,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如果過度運動,會增加人體的疲憊感,反而不利於身體恢復。

秋天氣候適宜,空氣質量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運動,吸收天地精華。伸展具有“運化作用”,能收斂心神,從呼吸帶動的循環系統、腸胃消化到內分泌系統,一路順暢,氣血循環自然活絡。

9、不要憋尿

專家介紹,寒露節氣不少人為了防止口乾,晚上睡覺前會喝不少水。但是這樣一來,夜尿的頻率就會增加。一些人即便是夜裏或者凌晨感覺到了尿意,由於嫌起牀較冷,常常下意識地憋尿繼續睡,這其實是非常不健康的習慣。

尿液中含有毒素,如果長時間儲存在體內,含有細菌的尿液不能及時排出,就易誘發膀胱炎。而高血壓患者憋尿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腦出血或心肌梗死,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

10、掃除抑鬱

秋季臨牀上抑鬱狀態的患者明顯增多。專家指出,由於深秋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常會勾起淒涼之感,使人們情緒不穩,易於傷感。因此,在深秋時節,人們需保持良好心態,宣泄積鬱之情,因勢利導,培養樂觀豁達之心,這也是秋季養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點。

寒露養生知識 篇五

要注意防感冒

南方的朋友們是不是感覺最近開始,早晨和晚上都變的涼颼颼的了。尤其是寒露節氣之後,這氣温會下降的更快,這個時候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就會增強,因此,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保暖,適時添衣,做好預防感冒的工作,尤其是對於一些抵抗能力比較差的人羣,就比如小孩子,以及老年人,或者是一些免疫力比較低下的人。

做好足部保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寒不露腳”,這個説的就是寒露節氣過後,就不適合在露腳了,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哦!所以啊,這個時候就可以把你們的涼鞋給收起來了哦!

另外,有空的話,不妨可以每天都可以泡泡腳,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血管擴張,血流加快,而且還能減少下肢痠痛的發生,以及能有效緩解疲勞。

最好早睡早起

隨着寒露節氣的到來,現在白天的時間會慢慢的縮短,夜晚的時間會慢慢的正常,所以這個時候,自然界的陽氣也會開始收斂,沉降,因此這個時候你們的起居時間要做出相對應的調整,儘量做到早睡早起。

注意養陰防燥

入秋之後,天氣就變的尤其的乾燥,想必這是很多人都能感受到的,寒露之後,乾燥的程度還會加重,一不小心就會中招,出現中醫上所説的“涼燥”症狀,就比如咽乾,鼻幹,皮膚乾燥等等。因此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做好養陰防燥啦!

寒露節氣食俗葷素齊全 篇六

烏骨寒毛雞(或鴨子)湯

在浙江温州等地,人們要過寒露節。而在蒼南、平陽等地,人們會在寒露這天採集“十樣寒”(也有“三樣寒”的説法),以垠烏骨寒毛雞(或鴨子),據説吃了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什麼是“十樣寒”呢?就是10種帶“寒”字的草藥,如寒木模、寒毛苦等,這些草藥都帶有“寒”字,與“寒露”字面上相應。

寒露茶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寒露”的説法。寒露時節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此時正是它生長的最佳時期。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舊時南京人都十分青睞“寒露茶”,因而每到此時,有些老茶客就會聚在一起,細品香茗。在古城南京,寒露時節老南京人都非常喜歡喝“寒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寒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耐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的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吃龍眼

福州地區的人“寒露必吃龍眼”。寒露這一天,福州人有吃龍眼的傳統。人們認為,寒露時節吃龍眼有大補身體之功效,吃一顆龍眼就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麼補。這聽起來是過於誇張了,不過還是有一些道理的。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寒露之前的龍眼個個顆大、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寒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不管是否真正大補,吃了就是好,所以這一習俗就在福州傳承了下來。

寒露酒

寒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其酒温中含熱,略帶甜味,稱“寒露米酒”。資興興寧、三都、寥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尤其是寒露節一到,家家釀酒,接人待客必喝“寒露米酒”。“程酒”是寒露米酒中的精品,因取程江水釀製而得名,古為貢酒,盛名遠播。(水經注》有記載:

“郴縣有祿水,出縣東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於宋,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館醖于山下,名日‘程酒’,獻同也。”寒露米酒的釀製除取水、選定節氣分外講究,方法也非常獨特。要先釀製寒酒(俗稱“土燒”)與糯米糟酒,再按I:3的比例,將寒酒倒人糟酒裏,裝壇待喝。如製程酒,須摻人適量摻子水(摻子加水熬製),然後人壇密封,埋人地下或者窖藏,也有埋入鮮牛欄淤中的,等數年甚至幾十年才取出飲用。埋藏幾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紅,斟之現絲,易於人口,清香撲鼻,且後勁極強。清光緒元年(1875年)纂修的《興寧縣誌》雲:“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釀可千日,至家而醉”。舊時江浙一帶的有些地方也有自釀寒露米酒的習俗,直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的酒店裏還有零沽的寒露米酒,後來漸漸銷聲匿跡。一些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人還有自釀寒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每年寒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寒露米酒送到城裏親戚朋友家。寒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寒露米酒”。

吃番薯

文成縣在寒露這天有吃番薯的習俗。當地人們認為寒露節氣吃了番薯,可以使全年吃番薯絲飯後不會返胃酸,並且認為吃番薯可以多生孩子。因而習俗逐漸形成。

寒露節氣有哪些習俗 篇七

寒露習俗:吃花糕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花糕做法:先將紅綠果脯切成絲,待用。將赤豆、白糖(250克)、豆油製成幹豆沙,備用。將糯米粉、粳米粉摻和,取150克拌入紅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狀漿。將其餘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後,拌和拌透。取糕屜,鋪上清潔濕布,放入1/2糕粉刮平,將豆沙均勻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1/2的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隨即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麪粉時,把糊狀粉漿均勻地鋪在上面,灑上紅、綠果脯絲,再繼續蒸至糕熟,即可離火。將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狀,另用彩紙製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成。

寒露習俗:飲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説起這個時節的養生,大家可以多飲枸杞菊花茶,古時人們會用寒露後新上的枸杞泡澡,這樣做可以使人光澤不老。如果你嫌麻煩,就泡上一壺酒或茶,每天堅持喝,也能起到“和顏悦色”的作用。

古書記載:“九月九日,採菊花與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賞菊花,成了這個節令的雅事。在寒露這一天,古人還要取井中的水用來浸造滋補五臟的丸藥或藥酒。

寒露習俗:南方較流行秋釣邊

在江南地區,對喜歡垂釣的人來説,寒露之後的一段時間是不容錯過的好時節。

進入“白露”後,天氣已逐漸涼爽,水温也下降到魚類喜愛的温度。此時,飽受盛夏苦日的魚兒又活躍起來,四處遊弋覓食。尤其是在“寒露”之後、“霜降”之前的一段時間,向陽的淺水區域温度較高,浮游生物比較豐富,因此魚兒們喜聚這樣的地方覓食,此時釣魚易上鈎、易釣獲,也就是釣諺所説的“秋釣邊”。

在這段時間裏,垂釣經驗豐富的人一般選擇水面小、水較淺的釣場。只有温度較高的晴好天氣,魚兒才會活潑愛尋食,因此一般選擇在上午1O時到下午5時之間下竿,尤其是下午,效果更佳。此外,為避免人影竿影對水中魚兒的影響,最好使用長竿斜向垂釣,這樣下釣點與垂釣者距離較遠,釣點環境相對安靜,魚兒敢於大膽進窩和毫無顧忌地攝餌吞鈎。

寒露習俗:北京流行鬥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鬥蟋蟀兒的高潮期。蟋蟀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説。

據記載,鬥蟋蟀兒始於唐朝天寶年間,南宋權相賈似道,“少時遊博無行”,掌權後尤喜促織之戲,還專門寫了一本書《促織經》。明朝宣德皇帝也愛鬥蟋蟀兒,致使一隻好蟋蟀兒價至數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蟋蟀兒,大概也始於明朝吧。

寒露習俗:觀紅葉

寒露時節到香山賞紅葉早已成為北京市民的傳統習慣與秋季出遊的重頭戲。秋風颯颯,黃護葉紅。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温催紅了京城的楓葉。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

很多地方有賞楓葉的習俗,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名句説的也是這個季節的習俗,不過寒露節氣還沒有紅楓葉,到了暮秋時節才有紅楓葉。這個“賞”字非常重要,不同於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葉子就算了。北京地區觀賞紅葉的時期是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其中最佳時期是10月15日至30日。可以説,香山是國內最具口碑的賞楓地點,説到紅葉人們都會不自覺地想到、提及。

北京之美在秋季,秋季之美在香山,香山之美在紅葉。説到在北京看紅葉,首先就要提到香山。香山位於北京市西北郊的西山東麓,這裏層巒疊嶂,海拔577米,滿山是黃櫨樹,霜後呈深紫紅色。霜降時節,香山方圓數萬畝坡地上紅豔似火,遠觀以為它是一片片花瓣,近看才辨清是一片片橢圓的樹葉。香山觀賞紅葉絕佳處是森玉笏峯小亭,從亭裏極目遠眺,遠山近坡,鮮紅、粉紅、猩紅、桃紅,層次分明,似紅霞繚繞,情趣盎然,成為北京着名的秋遊勝地。

不過,適合寒露觀紅葉的是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河以北。我國幅員遼闊,跨越緯度範圍比較大,各地的紅葉在遼闊的大地上呈現的時間是不同的。正所謂演戲的開幕時間是不同的,只有按時才能看上精彩的演出。

寒露習俗:登高

眾所周知,重陽節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由於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

如果説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麼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温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寒露習俗: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到20世紀80年代以後,在政府的倡導下,重陽節已成為了“敬老愛老”的老人節了。

寒露忌諱事項 篇八

飲食

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乾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温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蔘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起居

寒露以後,隨着氣温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氣温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此時很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應警惕的是心腦血管病另外,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哮喘病復發、肺炎等疾病也嚴重地威脅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據統計,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會導致急性發作,因此要採取綜合措施,積極預防感冒。

拒絕秋燥

秋天是一個比較乾燥的季節,在這個季節中我們要保持體內的水分,所以我們要多喝水,喝水的方法是多喝,但是每次只喝一點,這樣的方法是很好的。秋天十分乾燥,建議大家洗澡不宜過勤,銀屑病等皮膚病患者更要注意每次洗澡不超過半小時;不宜用鹼性肥皂洗澡。而要選用刺激性較小的嬰兒護膚品等。拒絕秋燥還要注意補充水分,每天最好喝7到8杯温開水;飲食上宜滋陰潤肺、防燥護陰。此外,還要保持好的心情,笑口常開不但能保養肺氣,還可以驅除抑鬱、消除疲勞、解除胸悶、恢復體力。

拒絕秋乏

調整好自己的睡眠時間,儘可能保持充足的睡眠。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散步、登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運動時要逐漸增加運動量。拒絕秋乏還可以在飲食上進行配合: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蔔、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多吃含鉀的食物。

拒絕秋膘

寒露時節多吃一些富含熱量的食物是非常不錯的,但是我們也不要過多的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這樣對我們的身體是非常不好的。過去生活條件不好時,人們往往會“貼秋膘”,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儲存熱量。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不貼秋膘營養都過剩。因此,秋季的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本來已經熱量過剩的人,建議吃一些低熱量的食品,如赤小豆、蘿蔔、薏米、芹菜等。

寒露飲食原則是什麼 篇九

多吃山藥、蓮藕等“根”菜

寒露節氣養生保健不妨多吃些山藥、蓮藕等“根”菜。山藥既是中藥,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補珍品。

多吃含水分多的水果

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少食辛辣刺激、香燥、燻烤食物

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蔘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寒露時節養生喝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寒露時節養生朝鹽晚蜜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在秋天裏,秋燥是讓人煩惱的一件事。養生專家提出,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發現皮膚越來越乾燥,不少人以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補充水分啦。真相卻是,光喝白開水,水分反而易流失。

寒露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 篇十

螃蟹寒露有吃大閘蟹的習俗,俗話説“寒露髮腳,霜降捉着,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大閘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團臍,十月尖”,説的是寒露節氣後大閘蟹雌蟹卵滿、黃膏豐腴,等農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就是大閘蟹公蟹了。

螃蟹的做法

1、用手捏住大閘蟹兩排腿根處的大蓋兩側,然後用牙刷刷所有能刷到的地方。

2、儘量刷乾淨再放在盛器裏。

3、將薑末放在小酒碗內,加熬熟的醬油、白糖、味精、黃酒、麻油攪和。

4、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最後,將螃蟹上籠,用火蒸15至20分鐘,至蟹殼呈鮮紅色時取出。

菊花酒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寒露節氣與重陽節靠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不少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雖然後來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也還是有不少家庭在傳承着。

菊花酒做法

1、材料:

甘菊花2000克、枸杞500克、當歸500克、生地黃1000克。

2、做法:

(1)糯米3000克,洗淨後加清水適量煎至半熟瀝乾。

(2)其他材料加水適量煎汁,用紗布過濾後待用。

(3)糯米與菊花汁混勻蒸熟,拌入適量酒麴,裝入瓦壇中,包好發酵。

(4)直到有甜味時即成。

花糕寒露節氣後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所以有寒露節氣吃花糕的傳統。 原料:製作花糕的原料分為皮料(精粉、大油、水)、酥料(精奶、大油)、餡料(棗泥、花生仁、葡萄乾、青椒、黑芝麻、熟江米粉、小磨香油、蜂蜜、桂花等)。

花糕做法

1、經和麪、制酥、包餡後,將生坯拍成兩個片中間夾上各種果仁。

2、然後上爐燒烤,即成外形美觀,色澤素雅的重陽花糕。

芝麻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於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京,與芝麻有關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後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

芝麻的喝法

黑芝麻熬成的芝麻糊,再加上一些冰糖。 頻率:每天早晚喝一次,可以有效減少肺部的刺激感,同時還可以滋潤呼吸道,消除呼吸道壁上附着的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