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清明節應該吃什麼傳統食物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4W

清明節應該吃什麼傳統食物新版多篇

清明節有什麼風俗特點 篇一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清明節兼具節氣與節日兩大內涵,清明節氣在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為清明踏青習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

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已久。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清明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的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節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昇華。古時我國南北風俗各異,唐代以前我國北方上墓祭掃主要是在寒食節與寒衣節。

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篇二

清明節傳統食物

青團

青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其做法是先將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鍋,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糰子。吃青團主要是流行於江浙一帶明節節日食品。

艾粄

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節必備的傳統食物。艾粄的主要原料就是糯米和艾草,它的做法也不是很複雜。因為艾草做成的食物都會有一種獨特的口感,所以有許多人喜歡吃艾粄。

饊子

在清明節的時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饊子的習俗,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會看見一些地方經常會有賣饊子的小攤。在南方和北方,饊子的做法有着一些差別,南方的饊子比較細緻,而北方的饊子就比較粗糙了。

暖菇包

泰寧一帶的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食用暖菇包的飲食習俗。暖菇包是由一種當地人稱為暖菇草的東西製作而成的。南方製作的暖菇包形狀和包子類似,而北方製作的暖菇包形狀和餃子類似,不過對於暖菇包的形狀,民間並沒有什麼嚴格的要求。

子推饃

在清明節的時候吃子推饃的飲食習俗,是用來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質的。子推饃有着許多不同的形狀,不同形狀的子推饃要給不同的人吃,男人和女人吃的子推饃形狀就是不一樣的。

雞蛋

在清明節食用雞蛋的飲食習俗,起源於先秦時代的。一些地方,古人認為在清明節的時候吃雞蛋,意味着接下來的一整年都有一個好身體。清明節的雞蛋,不僅可以吃,還可以用來畫或者是雕刻。只不過畫過的雞蛋還可以吃,雕刻過的雞蛋就只能用來觀賞了。

清明飯

清明飯顧名思義就是在清明節的時候吃的飯,清明飯是由各種可以食用的青草藥製作而成的。這種飯吃了之後,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因此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

清明節起源

介子推的傳説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説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禁忌

黴變的甘蔗不能吃

有句俗話叫做“清明蔗,毒過蛇”,意思是説,由於清明前後氣温升高,一些甘蔗容易發生黴變,這樣的甘蔗裏會產生三硝基丙酸這種化學物質。而這種毒素不到0.5克就可以使人發生中毒跡象。黴變甘蔗中毒起病急,潛伏期長短不一,最短僅10分鐘,最長可達數小時。

因此若發現甘蔗黴變、內裏出現紅心、或棕褐色、青黑色,有難聞氣味,則千萬不能食用,市售所謂鮮榨甘蔗汁,若不能確定所使用的甘蔗是否黴變,則也不應飲用。不過,清明節的甘蔗只要是新鮮的、沒有變質的,還是可以正常食用。

受污染野菜不能吃

清明時節人們趁踏青、上墳祭祖之時順路摘點野菜,這都是極為常見的。野菜的營養價值高,近年來倍受追捧。但是,並不是所有野菜都可食用,有些野菜是有毒的,那些在公路旁,污水邊受到污染的野菜,其中可能含有鉛、汞等重金屬或其他污染物,誤摘食用就會導致中毒。

青團並非人人可食

清明寒食自然少不了青團,青團包括糖皮、青皮和白皮這幾類,其主要食材是艾草和糯米,而糯米是很難消化的食物,腸胃功能不好的人要慎食,特別是患有胰腺炎、胃炎、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的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孩。

螺螄清洗不當勿食

清明時節的田螺豐滿、肥美,民間賜予其“清明螺,勝似鵝”的美譽,但是採食螺螄要注意,田螺因生長在污處,體內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很容易引發霍亂、甲肝及其他腸道疾病。因此,食用螺螄一定要清洗乾淨。

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篇三

1、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青團

青團是清明節的一大亮點,這種美食屬於我國江南一帶過清明節必吃的食物,是浙江温州的特產之一。

食材:糯米,豆沙,艾草。

做法:

1、將嫩艾放入大鍋,放適量石灰蒸爛。

2、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面胚。

3、摘成每個大約重75克的麪糰,搓成長條,逐個按扁,包入豆沙餡等餡料,捏攏收口,搓成圓球,即成青團生坯。

4、籠內鋪上濕布,放入青團生坯,上鍋蒸約15分鐘至熟,再在青團上塗些芝麻油即成。

特點:

1、青團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綠色的健康小吃。

2、蒸熟以後綠綠的鬆軟的皮兒,豆沙餡心甜而不膩,帶有清淡艾草香氣,香糯可口。

2、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清明粄

艾粄是清明粄中的一種,屬於漢族的傳統美味小吃,客家菜之一。

食材:艾草1250克,糯米粉1500克,粘米粉1000克,鹼水50克,生油適量,豬肉1500克(前腿肉為佳),冬菇20個,冬筍1條,鹽、澱粉、五香粉、蠔油適量,花生150克、白芝麻50克,椰蓉100克,白糖100克。

做法:

1、麪糰:艾草洗乾淨,放鍋內加水煲爛,煲時加鹼水,加適量油,煲爛的艾草撈起,瀝乾水,放砧板上剁爛,或放攪拌機內攪爛,然後在艾草內加糯米粉和粘米粉和成麪糰。

2、肉餡:豬肉剁爛,加鹽、澱粉、五香粉、蠔油攪勻。冬菇放熱水內浸發,去蒂剁粒,冬筍剝殼,切厚片,放清水內浸泡,中間換幾次水,然後放鍋內加水煲開,再過清水去澀味,剁成粒狀,把冬菇粒、冬筍粒放肉餡裏攪勻。

3、糖餡:花生仁炒熟,去衣,碾碎,白芝麻炒香,椰蓉烘香,混合加白糖攪勻。

4、成型:將麪糰分成小劑,分別包入肉餡和糖餡(形狀自定),蒸碟內鋪上紗布,把艾粄放上去,鍋內放水燒開,放入艾粄,蒸15分鐘左右,然後用油在外面塗一層即成。

特點:口味較多,甜味,肉味都有,含有艾草,具有很高的保健功能。

3、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是我國南方的特色小吃,屬於青團延伸出來的一種做法。

食材:糯米麪、艾蒿汁、竹筍、肉末、雪菜、或豆沙。

做法:

1、糯米粉倒入容器中,再倒入艾蒿汁,混合均勻,另取個容器,放入澄粉(也可以用粘米粉) 再加入開水攪拌成團,將糯米粉面團和澄粉面團放在一起,揉均勻後,再放一勺豬油,再揉成團即可。

2、如果有些沾,可以在案板上撒些澄粉,然後將綠色麪糰分成10份,包入餡料,包的時候不要着急,慢慢地用手推上去,和做月餅的手法一致,包好後,青團表面是光滑的

3、將青團放在塗過油的蒸籠上,或者放在硅油紙上,冷水上鍋,蒸10分鐘即可。

特點:蒿子饃饃是也可稱為青團。是中國南方地區漢族傳統的小吃,廣泛用於清明節期間食用。

4、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饊子

饊子也是一種清明時節吃的美食,我國北方以麪粉為主要原料,南方以米粉為主要原料,屬於油炸食品,香脆美味。

食材:麪粉或米粉,食鹽,水

做法:

1、將麪粉用食鹽水兑好,做成麪糰,然後餳面、切條,再搓成條狀,環繞排滿盆中,上面灑抹一些食用油。

2、待麪條在盆中回透,彈拉力恰到好處時,將麪條繞在手上,用手來回抻開,撐、繃成粗細均勻一致的饊子條,然後放入油鍋,用筷子輕輕翻動,掌握火候煎熬上色,炸成大把或小把金黃焦脆的饊子。

特點:色澤黃亮,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幹吃香脆可口,泡過牛奶後入口即化,但是饊子也是屬於高能量的食物,減肥人士需要注意量。

5、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雞蛋

在我國很多地方把清明節稱為寒食節,也就是説這天是禁火的,水煮蛋就是很好的寒食了。

食材:雞蛋,水,鹽。

做法:

把鹽放入水中,大火燒開,把雞蛋上用針戳幾個小針孔,然後用長勺子將雞蛋放入水中,這樣雞蛋一般不會裂開,如果出現裂開可加適量食醋,促進蛋白凝固,一般煮3~10分鐘即可。

注意:雞蛋不宜煮太熟,蛋白過硬,影響口感,當然也不能生吃,雞蛋中含有沙門氏菌,需煮熟才可食用。

6、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子推饃

老饃饃是在清明時節也是很多地區都必須食用的美食,由於其製作工具的不同,其形狀各異,其中子推饃是專門給男人吃的,已婚的女人吃梭子饃,小孩吃各種動物形狀的饃饃。

食材:酵母,水,麪粉。

做法:

1、酵母用温水化開,和進面分鍾,面和好之後堆起來發酵2~3小時。

2、發酵好之後開始揉麪團,揉出大小,形狀各異的小麪糰。

3、鍋中加水,上蒸籠,大火燒開,放入麪糰,進行蒸,蒸半小時差不多饃饃就成熟了。

7、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樸籽粿

樸籽粿是潮汕人的最愛,在潮汕粿的種植廣泛,品種繁多,樸籽粿理所當然成了潮汕人的清明必備的傳統糕點。

食材:粘米粉200g,糖20g,水140g,泡打粉1勺,酵母0.5勺,樸籽葉適量,樸籽粿的製作 。

做法:

1、把樸籽葉和水放進料理機打碎。

2、把所有材料放進麪包機攪勻,如果沒有面包機就適當揉一下面。

3、模具先塗點油,好脱模。(模具一般有桃模型和梅花模型)把麪糊入模,靜置10分鐘,大火蒸20分鐘即可。

特點:樸籽粿蒸熟的樸籽為草綠色,個個咧開嘴大笑,總是給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覺。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説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8、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子福

子福是我國陝西、山西等地在清明時節的供奉的祭品,但是由於這個地區也有寒食的習俗,這些供奉品在祭祀之後都會分給孩子們食用,以達到子孫有福。

食材:麪粉,雞蛋,紅棗,大豆,核桃等。

做法:

1、麪粉用酵母和水一起發酵,2~3小時,然後揉成麪糰。

2、取小塊麪糰做成薄皮,中間放紅棗,大豆,核桃等,然後慢慢把麪皮包裹上來,中間留空起,然後往其中打入雞蛋清,在外皮上做蛇,老鼠,兔子等形狀。放進蒸籠裏蒸半小時即可。

特點:子福味道香,甜那是不用説的,主要是其繼承了我國的傳統文化,也寄託着對兒孫的滿滿祝福。

9、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暖菇包

暖菇包是屬於閩菜系,是我國福建泰寧的傳統菜,傳統是用來祭奠土地神的,但是現在很多人在清明時期食用,慢慢的演變成清明時的美味。

食材:糯米,粳米以3:2比例,幹菇粉,辣椒粉,豆腐乾,臘肉,鮮筍絲,蝦米。

做法:

1、將糯米和粳米以前泡好,打磨成米漿用布袋過濾掉水分,加上幹菇粉製成麪糰。

2、將辣椒粉,豆腐乾、臘肉等剁碎,做成餡。

3、取消快麪糰,壓成薄皮,取適量餡做成包子。

4、放進蒸籠裏蒸熟即可。

特點:香氣撲鼻,有化痰止咳及強腎益筋骨的功能。

清明節吃的傳統食物 篇四

1、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2、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首先是將採摘回來的鮮嫩艾草洗淨,放鍋中煮熟後撈起,瀝乾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備用。然後將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細越爛越好。艾草泥剁好後,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齊和拌成團。然後把準備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麪糰裏,再封口捏成圓形、長形等形狀,放入鍋中隔水蒸15-20分鐘後即可出爐。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在泰寧,製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製作,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製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不講太多規矩。

4、饊子(sǎn)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脱,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麪為主料。

5、雞蛋

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畫的五顏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則僅供玩賞。

6、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裏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麪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

7、薄餅

廈門民諺有云“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一家人在掃墓後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如今,閩南多數地方還保留這樣的風俗習慣。老廈門人卷薄餅時,一般喜歡在薄餅皮裏放點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絲,或抹一點辣醬等,卷後趁熱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預示着將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還認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餅,會使人們更勤(芹)勞,生命更長久(韭),家業更興旺。

8、大葱和蛋餅

清明節,青島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此外,舊時青島地區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麪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白麪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

9、樸籽粿(guǒ)

製作樸籽粿,首先將樸籽樹葉和果實(核)搗爛,與大米舂成粉末,然後發酵再配糖,最後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樸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樸籽為草綠色,個個咧開嘴大笑,總是給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覺。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説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10、芥菜飯

清明時節,閩東各地無論城鄉,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據説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飯”可以終年不長疥瘡。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鰍面祭祖送人習俗。

11、棗糕

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麪,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糕就是穀物類,穀物類加上棗,符合春季養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來限制一下肝氣過分的往外張揚。

12、清明飯

每逢清明節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藥有艾草、?麻葉、雞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薺菜、枸杞葉等。將需用草藥洗淨、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乾的糯米(加適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飯糰,添進紅糖搓勻,製成飯塊蒸熟即成。

13、子福

晉中一帶還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麪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

14、菠菠粿

清明節前後,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時”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是用菠菠菜(生長於南方的一種野菜,可食,味甘,性涼,搗爛壓成汁呈青綠色)壓榨成汁,滲入米漿內揉成粿皮,以棗泥、豆沙、蘿蔔絲等為餡捏製而成的。造型比較簡單,菠菠菜的青綠色賦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綠意。

15、歡喜團

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云:“‘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

16、烏稔(rěn)飯

另外,關於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烏稔飯”,因為閩東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九年級,畲族人家家户户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特別是枯榮縣民間,每年都須用“烏稔飯”祭祀,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民族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17、潤餅菜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風俗。據説,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麪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

清明節不能吃的食物 篇五

1甘蔗:吃甘蔗也能中毒

一條“清明蔗,毒過蛇”這句民諺的網友,都理解為清明節不能吃甘蔗,其實這句話不是説清明節的甘蔗不能吃,而是由於清明前後氣温升高,一些甘蔗容易發生黴變,這樣的甘蔗裏會產生三硝基丙酸這種化學物質。而這種毒素不到0.5克就可以使人發生中毒跡象。黴變甘蔗中毒起病急,潛伏期長短不一,最短僅10分鐘,最長可達數小時。

注意:清明節的甘蔗,只要是新鮮的、沒有變質的都可以正常食用,顏色不對的就不要吃了。

2野菜:受污染野菜不能吃

清明時節人們趁踏青、上墳祭祖之時順路摘點野菜,這都是極為常見的。野菜的營養價值高,近年來倍受追捧。

注意:但是並不是所有野菜都可食用,有些野菜是有毒的,那些在公路旁,污水邊受到污染的野菜,其中可能含有鉛、汞等重金屬或其他污染物,誤摘食用就會導致中毒。

3青團:這幾類人要慎食

清明寒食自然少不了青團,青團包括糖皮、青皮和白皮這幾類,其主要食材是艾草和糯米,而糯米是很難消化的食物,腸胃功能不好的人要慎食,特別是患有胰腺炎、胃炎、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的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孩。

4螺螄:清洗不當不能吃

清明時節的田螺豐滿、肥美,民間賜予其“清明螺,勝似鵝”的美譽,但是採食螺螄要注意,田螺因生長在污處,體內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很容易引發霍亂、甲肝及其他腸道疾病。因此,食用螺螄一定要清洗乾淨。

5清明節前後這些食物要適量

蔬菜類:竹筍、芥菜、南瓜、菠菜等不宜多吃,多食會誘發皮膚皮膚瘡瘍腫毒,並且有可能加重已發病情。

瓜果類:桃、杏等儘量少吃,古書中有記載多食桃易生熱,發癰、瘡、疽、癤、蟲疳諸患;多食杏生癰癤,傷筋骨。

菌類:包括蘑菇、香菇等,食用過量可能引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也是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的食物之一。

肉類:雞頭、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等也不宜多食。這些食物主動性浮,多食會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這類食物還會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雞蛋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最多隻能吃2顆,特別是是肝炎、過敏、高血脂、高熱、腎臟病、腹瀉等患者,更不宜多吃。因為雞蛋內含有大量的蛋白,它們屬於異性蛋白,有些人吃了異性蛋白質後會出現不良反應。

海鮮類:主要有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蟹等水產品,這些食物大多性寒鹹腥,是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蕁麻疹症等過敏性體質的食物,而且是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的食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