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寒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9W

小寒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精品多篇】

小寒吃什麼傳統食物 篇一

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於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漢族傳統小吃,是臘八節節日食俗。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裏面。

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中國北方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我國傳統美食“臘八蒜”製作中會產生綠色素。我國很多家庭有製作“臘八蒜”的傳統,在臘月將大蒜去皮、洗淨、剝瓣,倒入米醋,封入小壇,除夕時開封,就做成青翠宜人、蒜香可口的“臘八蒜”。“臘八蒜”製作過程不見陽光,產生的綠色並非葉綠素,而是大蒜綠色素。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省黟縣地區漢族民間傳統小吃之一,節日食俗。在春節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

在春節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製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並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食鹽,置冬日温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乾,即成臘八豆腐。

成品色澤黃潤如玉,入口鬆軟,味鹹帶甜,又香又鮮。如在曬制時加入蝦米等配料,味則更好。“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着,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它既可以單獨吃,也可與肉類同炒、同燉。招待貴賓時,黟縣人還將其雕刻成動物、花卉,澆上麻油,拌上葱薑蒜等佐料,配成冷盤,成為酒宴佳餚。

臘八面

臘八面,即臘八節的節令食品。地方傳統麪食,流行於陝西關中地區,在陝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臘八節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臘八面。

以面和各種豆類(紅豆為住)為原料,面需做成韭葉面(韭菜葉的寬度相等的麪條)備用;紅豆提前泡一晚,臘八這天用來熬湯,待水開時轉小火至紅豆熟透,中火煮麪。同時熟油將葱花爆香,面煮好後將葱花油潑入鍋中。

臘八這天早上吃麪,重要的是裏面還有肉疙瘩,豆腐小丁丁,可謂大餐。害怕的是媽説臘八,臘八就要吃八碗。為了吃八碗,媽鍋裏撈麪老跺腳喊叫叫媽只撈一筷子就行,不是要湊數麼。當然不管怎樣都吃不了八碗,因為一吃起來就忍不住一炒瓢辣子油哄哄的哨子的誘惑。為了符合習俗,找回幼時臘八面的記憶。小編買料下廚了一碗臘八面。油多料猛,身邊沒有家人,再也吃不出家的味道。

小寒節氣養生知識 篇二

精神調養要養心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專家介紹,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小寒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上班族可在午飯後適當小睡片刻,以緩衝工作壓力。專家還説,春夏為陽,氣候温熱;秋冬為陰,氣候寒冷。人也隨着四時氣候的變化,而發生生理上的變化。冬季的3個月,是陽氣收藏的時期。如果冬天過度消耗陽氣,體內陽氣儲存不足,則次年春天容易發生四肢無力,頭暈欲厥之類的現象,對養生不利。

泡腳增強身體抵抗力

入冬以後,有人經常會覺得腿腳冰涼。中醫認為,“風寒腳下生”,冬天天氣寒冷,人體容易出現氣血淤滯、寒性肌肉痠痛、神經末梢循環不良,從而導致手腳冰涼及各種不適。建議,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以疏通經絡,解表散寒,緩解手腳冰涼,擴張毛細血管、促進腦部供血。尤其是小寒後,配合養生的各種要訣,每天堅持泡腳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但要注意熱水泡腳並非人人適用。但如果患有腳氣 的人常用熱水泡腳,容易造成傷口感染。此外,糖尿病 患者和心腦血管患者也不宜熱水泡腳,所用水温以温度適宜為好。

調養不適合高強度運動

小寒市民應早睡晚起,等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冬季天氣寒冷,晨練過早容易使人體受寒冷空氣刺激,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建議,時間自由度大的鍛鍊者,可將晨練安排在上午7時至9時。此外,冬季高血壓患者如果晨練太早,氣温太低會使血管驟然收縮,高血壓患者晨練最好在上午9時許再開始晨練。應該注意的是,這時候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以強度適中的運動為主,讓身體發熱或微微出汗即可,比如瑜伽、慢走、太極拳比較合適。

小寒節氣吃什麼食物 篇三

蘿蔔

到了冬季的時候,蘿蔔是大量產出的,而且蘿蔔也是很好的食物,幫助身體排出很多的廢氣,只要是水煮就是很美味的,古人云“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房”,蘿蔔還有“人蔘”之稱,可見,蘿蔔在冬季的作用有多大。

梨子在冬季的時候是很常見的,很多時候也是因為梨子本身含有很多的水分,習慣吃大魚大肉的人也是會想吃一點梨子才會很好的幫助身體排毒,甘甜,微酸,生津止渴,止咳潤肺,此時節,吃梨為水果中上佳。

臘八粥

熟知的臘八粥裏面是可以放很多的健康食材的,而且一次性吃很多的堅果也是很不好的,臘八粥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裏面可以放去皮棗泥,栗子,菱角米,小米,江米,白米,黃米,還可以加一些杏仁,瓜子,桃仁,花生等等。

芹菜

萬能蔬菜芹菜在冬季幫助減肥的效果還是很好的,芹菜的熱量是非常低的,大部分都是水分,而且吃了油膩食物之後,很好的幫助排出油脂。中所含有的葉酸、粗纖維、維生素等成分,攝入體內能很好的促進腸道的蠕動,從而對糞便進行軟化,達到緩解便祕的症狀。

小白菜

白菜在冬季是很常見的,因為白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無論是燉煮還是炒制都是很美味的,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最豐富的菜,含鈣、維生素C及胡蘿蔔素均比大白菜高。

菜飯

菜飯在江浙一帶就是很常見的,而且菜飯也是很有營養的,除了一般的大米飯,加上喜歡吃的蔬菜補充了必須的維生素,也是很不錯的食物。菜飯就是青菜和米飯一起翻炒,加入鹹肉、香腸、火腿、板鴨丁。其中矮腳黃、板鴨都是南京的着名特產,極具南京特色。

小寒節氣由來 篇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寒和大寒期間一般都是最冷的時期,俗話説“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內。

氣候觀測資料表明,我國大部地區從“小寒”到“大寒”節氣這一時段的`氣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凍作一團”及“街上走走,金錢丟手”等古代民間諺語,都是形容這一時節的寒冷。由於氣温很低,小麥、果樹、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凍寒。

為什麼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這是因為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就是説,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於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裏,小寒過幾天后,才進入“三九”,並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位於小寒節氣之後的大寒,處於“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並且冬季的大寒恰好與夏季的大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大寒。

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温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寒和大寒期間一般都是最冷的時期,“小寒”一過,標誌我國氣候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俗話説,“三九四九冰上走”。

各地小寒節氣吃什麼 篇五

1、南京雞湯

老南京還有逢“九”吃一隻雞、每天一個雞蛋的進補習慣,所以小寒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湯和雞蛋。據説,雞骨雞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營養成分大多會溶入湯中,極易於人體吸收,是冬季補氣補血的進補佳品,鈣質也多。

母雞燉湯,搭配點養生材料會更好。家裏有什麼就放點什麼,紅棗、蓮子、枸杞、桂圓等等的,也可搭配香菇、山藥、蟲草花,或者乾貝、海米都行,味道都鮮美平和。小火慢慢煲煮2-3個小時,然後將上面的油脂撇去,雞去骨拆肉,直接吃喝,做火鍋湯底,或者早晨用雞湯煮麪都不錯的。

2、廣州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飯裏面吃。

糯米飯寓意温暖,從年頭到年尾都暖乎乎。因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利於驅寒。中醫理論上來説,糯米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

3、天津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

4、老南京菜飯

小寒節氣,老南京講究吃菜飯,其來源估計與天冷進補有關係。所謂菜飯就是青菜和米飯一起翻炒,加入鹹肉、香腸、火腿、板鴨丁。其中矮腳黃、板鴨都是南京的着名特產,極具南京特色。

這些在今日看似平常之物,過去則是家庭條件較富裕的人們才能享用的,經濟條件不太好的人家是捨不得加肉的,會往菜飯裏埋一勺豬油,那時候平時飯菜沒有多少油水,因此“豬油拌飯”吃起來格外香。

5、羊肉

小寒標誌着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了小寒時節,居民日常飲食偏重於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湯最為常見,有的餐館還推出當歸生薑羊肉湯,一些傳統的冬令羊肉菜餚重現餐桌。在這乾冷的日子裏,宜多進行户外的運動,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心態平和,增添樂趣。

“小寒”時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風寒侵襲,抵禦嚴寒最快速有效的辦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羊肉是温熱食物中性價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蔔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薑調味,建議每週吃一次,不但不會上火,還可以暖暖地過個冬天。

小寒節氣習俗 篇六

1、探梅

此時臘梅已開,紅梅含苞待放,挑選有梅花的絕佳風景地,細細賞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會為之清爽振奮。

2、冰戲

我國北方各省,人冬之後天寒地訴,冰期十分長久,動輒從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間,河面結冰厚實,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馬拉,或由狗牽,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撐船般划動,推動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區,大多設有冰牀,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競走的,古代稱為冰戲。《宋史》有:“故事齋宿,幸後苑,作冰戲。”《欽定日下舊聞考》中記載有:“西華門之西為西苑,榜曰西苑門,入門為太液池,冬月則陳冰嬉,習勞行賞。”《倚晴閣雜抄》中關於北平舊時風俗,寫有:“明時,積水潭嘗有好事者,聯十餘牀,攜都籃酒具,鋪截鋭其上,轟飲冰凌中,亦足樂也。”

3、臘祭

“小寒”是臘月的節氣,由於古人會在十二月份舉行合祀眾神的臘祭,因此把臘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臘月。臘的木義是“接”,取新舊交接之意。臘祭為我國古代祭祀習俗之一,遠在先秦時期就已形成。漢應劫《風俗通。義》雲:“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獸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臘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記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達對祖先的崇敬與懷念。二是祭百神,感謝他們一年來為農業所作出的貢獻。三是人們終歲勞苦,此時農事己息,藉此遊樂一番。自周代以後,“臘祭”之俗歷代沿習,從天子、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4、吃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另有一項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古籍記載,臘八粥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點染,這些食品均為甘温之品,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5、吃糯米飯

廣東民諺“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飯驅寒是傳統習俗。民間傳統認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利於驅寒。中醫理論認為糯米有補中益氣之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

6、畫圖數九

小寒節氣最初起源於黃河流域,據説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生。九九消寒圖是一幅雙鈎描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為繁體字,九字每字九劃共九九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7、吃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而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過去那樣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