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數學二年級知識點歸納【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3W

數學二年級知識點歸納【多篇】

數學二年級知識點歸納 篇一

提公因式法

1、在運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個多項式因式分解時,首先觀察多項式的'結構特點,確定多項式的公因式。當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是一個多項式時,可以用設輔助元的方法把它轉化為單項式,也可以把這個多項式因式看作一個整體,直接提取公因式;當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是隱含的時候,要把多項式進行適當的變形,或改變符號,直到可確定多項式的公因式。

2、運用公式x2 +(p+q)x+pq=(x+q)(x+p)進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須先將常數項分解成兩個因數的積,且這兩個因數的代數和等於一次項的係數。

2、將常數項分解成滿足要求的兩個因數積的多次嘗試,一般步驟:

① 列出常數項分解成兩個因數的積各種可能情況;

②嘗試其中的哪兩個因數的和恰好等於一次項係數。

3、將原多項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公因式約去,叫做分式的約分。

2、分式進行約分的目的是要把這個分式化為最簡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項式,可先考慮把它分別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積形式,再約去分子與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項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時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項單獨約分。

4、分式約分中注意正確運用乘方的符號法則,如x-y=-(y-x),(x-y)2=(y-x)2,

(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帶符號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號法則,變成整個分式的符號,然後再按-1的偶次方為正、奇次方為負來處理。當然,簡單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運算中應先算括號,再算乘方,然後乘除,最後算加減。

分數的加減法

1、通分與約分雖都是針對分式而言,但卻是兩種相反的變形。約分是針對一個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針對多個分式而言;約分是把分式化簡,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從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統一起來。

2、通分和約分都是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變形,其共同點是保持分式的值不變。

3、一般地,通分結果中,分母不展開而寫成連乘積的形式,分子則乘出來寫成多項式,為進一步運算作準備。

4、通分的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

5、通分的關鍵:確定幾個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冪的積作公分母,這樣的公分母叫做最簡公分母。

6、類比分數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幾個異分母的分式分別化成與原來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減法的法則是: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同分母的分式加減運算,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這就是把分式的運算轉化為整式運算。

8、異分母的分式加減法法則:異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為同分母的分式,然後再加減。

9、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只須將分子作加減運算,但注意每個分子是個整體,要適時添上括號。

10、對於整式和分式之間的加減運算,則把整式看成一個整體,即看成是分母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1、異分母分式的加減運算,首先觀察每個公式是否最簡分式,能約分的先約分,使分式簡化,然後再通分,這樣可使運算簡化。

12、作為最後結果,如果是分式則應該是最簡分式。

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數的a倍(a0)等於b,求這個數。用x表示這個數,根據題意,可得方程 ax=b(a0)

在這個方程中,x是未知數,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數。對x來説,字母a是x的係數,b是常數項。這個方程就是一個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的解法與以前學過的只含有數字係數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須特別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兩邊,這個式子的值不能等於零。

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篇二

1、乘法的初步認識

(1)結合數一數、擺一擺的具體活動,經歷相同加數連加算式的抽象過程,感受這種運算與日常生活的聯繫,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2)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抽象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3)會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知道寫法、讀法,並能應用加法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2、乘法的初步認識

(1)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數連加算式”比較簡便,為進一步學習乘法奠定基礎。

(3)能從生活情境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學會解決簡單的乘法問題。

3、5的乘法口訣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並經歷5的乘法算式的計算過程和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體驗運用乘法口訣的優越性。

(3)能用5的乘法運算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4、(2、3、4)的乘法口訣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2、3、4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進一步體會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

(2)能夠發現每一組乘法口訣的排列規律,培養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逐步的發展數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訣,會用已經學過的口訣進行乘法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數學二年級知識點歸納 篇三

(一)乘除四則運算

1、乘法和除法互為逆運算。

2、在除法裏,0不能做除數。因為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個數除以0,均得不到一個確定的商。

3、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二)小數四則運算

1、小數加法:

小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是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

2、小數減法:

小數減法的意義與整數減法的意義相同。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3、小數乘法:

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一個數乘純小數的意義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是多少。

4、小數除法:

小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就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5、乘方:

求幾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例如 3 × 3 =32

(三)分數四則運算

1、分數加法:

分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 是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

2、分數減法:

分數減法的意義與整數減法的意義相同。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3、分數乘法:

分數乘法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4、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

5、分數除法:

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就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 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四)運算定律

1、加法交換律: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即a+b=b+a 。

2、加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即(a+b)+c=a+(b+c) 。

3、乘法交換律: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即a×b=b×a。

4、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即(a×b)×c=a×(b×c) 。

數學二年級知識點歸納 篇四

長方形與正方形

知識點:

1、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條邊,4個直角,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2、初步瞭解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聯繫: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3、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與正方形。

平行四邊形

知識點:

1、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知道平行四邊形有四條邊、四個角,對邊相等。

2、初步瞭解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數學教學心得 篇五

我的教學科目是數學。最初,課堂並不是很好駕馭,學生的基礎本身也比較差,缺乏對數學的興趣,又是年輕的實習老師,學生們的態度就會欠缺些認真,課堂上難免有很多亂説話的學生。對於這些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論學習好壞男生女生,一定要管住他們,這樣其他同學看到老師管理嚴格也就會自覺遵守紀律了。

通過這幾天的教學我發現了這些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很多問題。一方面,學生們的數學基礎較為薄弱,很多基礎的內容都沒有掌握,比如解不等式、運算法則、乘法口訣等。所以這提醒我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強化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我發現大多數孩子都較為粗心,計算時容易出現錯誤。還有許多學生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會做這道題,做出正確答案後仍在質疑自己做的對不對。這就需要我們授課時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怎樣做才能讓學生明白,讓學生學會,並且通過細化過程,層層誘導學生一步步寫出步驟,讓學生覺得其實這道題的解題方法並不難,自己也可以做出,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同時,通過聽優秀數學老師的課,我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

首先,我們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有些題目對我們來説很簡單,但對學生來説就很有難度,所以要慢慢講解每一個過程,誘導學生一點點的解出答案,講課速度也一定要放慢一點,幫助學生把基礎打紮實。對於現在的內容,主要考察學生對公式和運算法則的掌握以及計算的正確率,做起題來不需要拐彎,這就需要學生將公式及運算法則記熟並掌握,當學生練習的多一些後就能夠靈活運用,又快又好的做題了。

其次,數學相對其他學科來説較為枯燥,所以在講解時我們可以靈活的引入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例子,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願意動腦思考這些問題。此外,數學是一門前後銜接十分緊密的知識,在現在的授課中發現了學生的不足時要及時給學生答疑解惑,彌補不足。

最後,我們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尋找更好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共同進步。

數學二年級知識點歸納 篇六

乘除法的意義意義:

乘法:知道“求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熟知乘法的含義:幾個幾是多少、幾的幾倍是多少。

除法:理解除法的含義(平均分、包含分、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能看圖意列算式,並描述相應的算式的含義。

(圖意不夠明確時,應該用單位名稱表示)

能運用“倍”來描述兩個數量之間的關係。

熟知算式中各數名稱“因數”和“積”;被除數”、“除數”和“商”等。

乘除法的計算熟記乘法口訣,並能夠運用口訣熟練計算表內乘法和除法。

瞭解乘法口訣的推算方法,知道2、4、8,3、6、9之間的乘法關係。

能發現乘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規律,並填寫。

能夠熟練進行有餘數除法的計算,同時要知道有餘數除法中被除數的計算方法。

會用計算關於加減乘除的兩步計算式題。(遞等式不要求)

能根據乘除法之間的關係進行相應的計算。

乘除法的應用(對應意義)能夠運用一步計算的乘除法算式解決生活中較為簡單的問題。

求幾個幾是多少?

求幾的幾倍是多少?

求平均分的結果。

求包含分的結果。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有餘數的除法

(加減法應用題)

角和直角的認識

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能夠藉助工具判斷直角。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初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稜以、頂點及其數量和特徵。

能夠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知道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徵。

能夠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異同,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經歷從立體到平面的過程,體驗“立體”與“平面”的區別和聯繫。

總結:國小二年級數學數學知識點歸納就為大家介紹完了,小朋友們,你們記住多少知識呢?如果忘記了的話,趕快點擊瀏覽本文複習一下吧!

數學二年級知識點歸納 篇七

一、有餘數的除法

1、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在平均分一些物體時,有時會有剩餘。

2、餘數與除數的關係:在有餘數的除法中,餘數必須比除數小。的餘數小於除數1,最小的餘數是1。

3、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1)先寫除號“廠”

(2)被除數寫在除號裏,除數寫在除號的左側。

(3)試商,商寫在被除數上面,並要對着被除數的個位。

(4)把商與除數的乘積寫在被除數的下面,相同數位要對齊。

(5)用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如果沒有剩餘,就表示能除盡。

4、有餘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可以分四步進行: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1)商:即試商,想除數和幾相乘最接近被除數且小於被除數,那麼商就是幾,寫在被除數的個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數和商相乘,將得數寫在被除數下面。

(3)減:用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所得的差寫在橫線的下面。

(4)比:將餘數與除數比一比,餘數必須必除數小。

二、解決問題

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簡單的有餘數的除法的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餘數。

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複習計劃 篇八

一、複習目的: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探索並理解乘法口訣,能熟練口算表內乘除法,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學生在通過觀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動中熟練認識幾邊形,會測量具體物體的長度,並會敍述第幾排第幾個,描述物體的位置。

3、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會用東南西北等詞語描述物體之間的相應的位置關係。

5、學會認讀鐘面上的時刻。

6、感受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二、複習重難點

複習重點:使學生在理解乘除法含義的基礎上探索並理解乘法口訣,能熟練的口算表內乘除法,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複習難點: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象形統計表,會填補相應的圖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且回答簡單的問題,以及認讀幾時幾分的方法、經過的時間

二年級數學知識點大全 篇九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釐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釐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將物體的左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看物體的右端對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釐米。

4、米和釐米的關係:1米=100釐米100釐米=1米

5、線段

⑴線段的特點:①線段是直的;②線段有兩個端點;③線段有長有短,是可以量出長度的。

⑵畫線段的方法:先用筆對準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再對準要畫到的長度的釐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點一個點,然後把這兩個點連起來,寫出線段的長度。

⑶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當不是從“0”刻度量起時,要用終點的刻度數減去起點的刻度數。

6、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小明身高1(米)30(釐米)

練習本寬13(釐米)

鉛筆長17(釐米)

黑板長2(米)圖釘長1(釐米)

一張牀長2(米)一口井深3(米)

學校進行100(米)賽跑

教學樓高25(米)寶寶身高80(釐米)

跳繩長2(米)一棵樹高3(米)

一把鑰匙長5(釐米)

一個文具盒長24(釐米)

講台高90(釐米)

門高2(米)教室長12(米)

筷子長20(釐米)

一棵小樹苗高1(米)

小朋友的頭圍48釐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釐米或175釐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釐米或1米20釐米

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一、兩位數加兩位數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把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在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2、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數相加時,不要遺漏進上來的“1”。

4、和=加數+加數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二、兩位數減兩位數

1、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筆算: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再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

2、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筆算法則: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減起;③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3、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個位加10再減,十位計算時要先減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三、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1、連加、連減

連加、連減的筆算順序和連加、連減的口算順序一樣,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①連加計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②連減運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減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

2、加減混合

加、減混合算式,其運算順序、豎式寫法都與連加、連減相同。

3、加減混合運算寫豎式時可以分步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減)一樣,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也可以用簡便的寫法,列成一個豎式,先完成第一步計算,再用第一步的結果加(減)第二個數。

四、解決問題(應用題)

1、步驟:①先讀題②列橫式,寫結果,千萬別忘記寫單位(單位為:多少或者幾後面的那個字或詞)③作答。

2、求“一個已知數”比“另一個已知數”多多少、少多少?用減法計算。用“比”字兩邊的較大數減去較小數。

3、比一個數多幾、少幾,求這個數的問題。先通過關鍵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數還是小數,“比”字後面是大數還是小數,問題裏面要求大數還是小數,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

4、關於提問題的題目,可以這樣提問: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幾……?

③……比……..少多少/幾……?

第三單元元角的初步認識

1、角的初步認識

(1)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2)畫角的方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直線。

(3)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認識

(1)直角的判斷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頂點對頂點,一邊對一邊,再看另一條邊是否重合)。

(2)畫直角的方法:①先畫一個頂點,再從這個點出發畫一條直線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頂點對齊這個點,一條直角邊對齊這條線③再從這點出發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線④最後標出直角標誌。

(3)比直角小的是鋭角,比直角大的是鈍角:鋭角<直角<鈍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

(5)每個三角尺上都有1個直角,兩個鋭角。紅領巾上有3個角,其中一個是鈍角,兩個是鋭角。一個長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個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