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寄宿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4W

農村寄宿報告多篇

【第1篇】農村國小實行寄宿制調研報告

農村國小實行寄宿制調研報告

四川xxx xxx位於南部,座落在萬里長江第一支流南廣河河畔,幅員面積1321平方公里,轄12個鎮,7個鄉,285個村,總人口5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5萬人。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該縣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據統計,該縣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約13萬人,佔全縣農村人口的29%,即平均一户農户近一人在外務工、經商或常駐城市,大部分的農村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不到位,加之人口居住比較分散,給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國小教育帶來了難題,直接影響到農村未成年人素質的提高,影響到素質教育的進程。面對困惑與挑戰,xxx xxx文江鎮中心校提出了拆並薄弱村小、組建寄宿制,實施規模辦學、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文江教育迅速崛起的辦學思路。於20xx年9月,文江鎮濫田壩國小率先實施了農村國小寄宿制,通過一年多的實踐,基本上解決了農村雙親或單親外出務工,學生由祖父母或親戚看管、甚至無人看管,導致學生厭學、逃學、失學的問題,實現了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農村教育新格局。

一、農村國小建立寄宿制的思考

隨着農村學齡兒童逐漸減少留守兒童增多,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的學校佈局分散、平均辦學規模小、國小在校生班額過小、教育資源利用率低、教學質量不高、教師隊伍不穩、優秀教師外流、教學質量呈下降的態勢等問題日益突出,要解決這些矛盾問題,在農村實施寄宿制學校是邊緣山區地方未來農村教育的有益嘗試。

(一)農村教師數量與質量的客觀現實 農村師資匱乏是不容迴避的現實。首先是教師嚴重缺編,文江鎮的村小,除城郊的兩三所以外,幾乎都是一班一師,其中代課教師 26 名,佔9.2 %,具有中師學歷以上教師 267 佔94 %,其次,師資不穩定,偏遠村小由於生活條件、工作條件較差,村小教師待遇也差,造成教師不能安心工作。第三是師資結構不合理,村小均沒有圖、音、體、外語等必要的專業學科教師,無法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二)農村教育基礎設施與管理的客觀現實 其一, 村小投入不足,設備設施落後,辦學條件差。村小點多面寬,無法保證一一投入。薄弱村小的校舍簡陋、設備設施不足(13所村小的學生都沒有條件學習計算機),活動場地狹窄,許多必要的活動無法開展。村小生源逐年下降,盲目投入也將造成很大財力浪費。其

二、村小管理相對薄弱。由於村小規模小,不能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缺乏規範管理。同時,村小得到上級直接管理的機會又相對較少,因此,村小的整體管理水平低下。

(三)農村學生流動與留守兒童的客觀現實 讓農村學生如何能享受城市學生同等教育是當代中國教育的現實性問題。一方面,農村學生流動問題普遍存在,村小向村完小流動,村完小向中心校流動,中心校向縣城重點國小校流動,也給城市教育教學帶來難度。另一方面,家庭條件較差、問題學生、留守學生則成為農村教育最大的難題,不僅影響到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長,也影響到農村人口素質,影響到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國策,是一個值得思考和關注的社會問題。

二、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具體實踐

文江鎮中心校通過深入調查,廣泛宣傳,本着“調整佈局、方便入學、改善條件、確保質量、穩步發展”的原則,首先在偏遠的濫田國小率先實施寄宿制,把離校太遠、年齡偏小、家庭困難的留守學生集中起來進行統一吃、住、學習和管理,經過教師廣泛宣傳動員、家訪、調查核實,本着家長同意,學生自願的原則,最終有27名學生參加了寄宿制,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名。

(一)提供實施“寄宿制”學校的軟硬件設施基本保障 。 一是硬件設施方面,經過認真思考、精心測算、反覆研究,結合該校實際,多方籌資10萬元,改善必備基礎實施。主要是利用原來的兩間教師辦公室改建男女生宿舍,新建學生食堂和教師辦公室,學生浴室,改建廁所;新添電視接收設備,男女生牀位各10張,安通無線接入電話等,確保了在20xx年秋期開學前全部投入使用。二是軟件建設方面。首先是制度建設,學校根據自身實際,成立了住校生管理小組,各類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責,建立健全了住校生的規章制度:如《住校生行為規範》、《住校生內務管理條例》、《住校生管組職責》、《住校生管理實施細則》、《住校生安全應急預案》等規章制度。學生一住進學校,就進行制度教育,凡事做到有章可循。

(二)築牢實施“寄宿制”學校的規範管理“四個統一”機制

一是統一作息:全體住校學生統一按照學校規定的作息時間,按時作息,努力讓學生養成自覺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

二是統一食宿:學校安排專門負責學生食宿的生活教師,監督學生吃飯、睡覺,讓學生逐步養成生活有規律,勤儉節約、不挑吃穿的好習慣。

三是統一活動:全體住校學生按時出早操和參加體育鍛煉,統一收看《新聞聯播》、少兒節 目。

四是統一輔導:教師進行統一輔導,學生有問題可及時問老師,老師也對這部分學生的作業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

(三)強化實施“寄宿制”學校的後勤管理體系建設。一是學生生活安全方面:生活上,採取教師採購,工友做飯,合理搭配,按需供應,按實結算,不讓學生交一分錢的水電費以及燃料費,平均每週生活費不到20元,每月生活費不超過90餘元。多數學生家長每月都能按時寄生活費到學校,大部分家庭對於此項支出完全能夠承受。安全上,堅持每天學生睡覺前進行寢室檢查,夜間至少查鋪兩次,如果遇到學生生病,值班教師及時送醫院,並及時與家長聯繫。二是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由於留守學生與父母相處的時間不多,缺少情感與心理關懷,親情缺失,個性孤僻和膽小,甚至表現出偏執、冷漠和自私。為此,學校開通了親情電話,讓學生家長通過電話與自己的孩子説説心裏話,使孩子時時刻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時也可以向教師瞭解學生的在校情況。三是值班教師的管理方面。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以全校教職工為成員的學生管理小組,每晚安排男女教師各一名進行值班,做到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按照值班考勤打分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管理。值班考勤內容包括:按時清理學生人數,按時按實填寫好相關表冊,準時到崗,督促學生參加晨操,查鋪工作,登記表現異常的學生情況,以及週五下午清校工作,早晚自習輔導,就餐管理記載等。

三、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基本成效

濫田國小在實施寄宿制學校建設過程中,全校師生齊抓共管、同甘共苦,愛教並舉,大膽實踐,取得“五個轉變”和“五個滿意”的成效。

(一)五個轉變。一是思想轉變了。因學生整天住在學校,學生的思想動向教師能及時掌控,通過教師耐心細緻的教育,變得更懂事,變得不再整日思念外出的父母,學習也更用心,對父母外出務工掙錢的艱辛也更加理解。如:三年級的井小剛同學,住校前由奶奶帶養,經常夜不歸宿,奶奶也多次找到學校與教師交換意見,但均不見效,自從住校後,該孩子非常遵守學校作息時間,學習也有了很大進步,就連星期天都不願回家。二是成績提高了。學生住校後,增加了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師生關係變得更加和諧融洽,學生學習習慣明顯好轉,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一期來,住校的27個學生,有17個學生成績明顯提高,其中朱興、葉凡豐、張萌、張洪皓、葉秋梅5個學生進步特別大,總體來説年級越高進步越明顯。三是興趣廣泛了。學生住校後,課外時間安排恰當,每天除堅持“兩操一活動”外,課餘時間可打籃球、乒乓球、做遊戲……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興趣愛好更加廣泛。四是行為轉變了。學生住校後,由於學校對住校生實施了比較規範的管理,狠抓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以“四個統一”作保障,學生行為習慣明顯好轉。一位住校生家長是這麼説的:“自從住校後,孩子回家沒以前野了,懂事多了,也比以前聽話了”。五是,能力增強了。學生寄宿後,統一過集體生活,住校同學之間有事互相幫助,感情更加融洽,自主管理能力明顯增強。

【第2篇】農村國小實行寄宿制調研報告範文

四川xxx xxx位於南部,座落在萬里長江第一支流南廣河河畔,幅員面積1321平方公里,轄12個鎮,7個鄉,285個村,總人口5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5萬人。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該縣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據統計,該縣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約13萬人,佔全縣農村人口的29%,即平均一户農户近一人在外務工、經商或常駐城市,大部分的農村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不到位,加之人口居住比較分散,給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國小教育帶來了難題,直接影響到農村未成年人素質的提高,影響到素質教育的進程。面對困惑與挑戰,xxx xxx文江鎮中心校提出了拆並薄弱村小、組建寄宿制,實施規模辦學、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文江教育迅速崛起的辦學思路。於20xx年9月,文江鎮濫田壩國小率先實施了農村國小寄宿制,通過一年多的實踐,基本上解決了農村雙親或單親外出務工,學生由祖父母或親戚看管、甚至無人看管,導致學生厭學、逃學、失學的問題,實現了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農村教育新格局。

一、農村國小建立寄宿制的思考

隨着農村學齡兒童逐漸減少留守兒童增多,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的學校佈局分散、平均辦學規模小、國小在校生班額過小、教育資源利用率低、教學質量不高、教師隊伍不穩、優秀教師外流、教學質量呈下降的態勢等問題日益突出,要解決這些矛盾問題,在農村實施寄宿制學校是邊緣山區地方未來農村教育的有益嘗試。

(一)農村教師數量與質量的客觀現實 農村師資匱乏是不容迴避的現實。首先是教師嚴重缺編,文江鎮的村小,除城郊的兩三所以外,幾乎都是一班一師,其中代課教師 26 名,佔9.2 %,具有中師學歷以上教師 267 佔94 %,其次,師資不穩定,偏遠村小由於生活條件、工作條件較差,村小教師待遇也差,造成教師不能安心工作。第三是師資結構不合理,村小均沒有圖、音、體、外語等必要的專業學科教師,無法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二)農村教育基礎設施與管理的客觀現實 其一, 村小投入不足,設備設施落後,辦學條件差。村小點多面寬,無法保證一一投入。薄弱村小的校舍簡陋、設備設施不足(13所村小的學生都沒有條件學習計算機),活動場地狹窄,許多必要的活動無法開展。村小生源逐年下降,盲目投入也將造成很大財力浪費。其二、村小管理相對薄弱。由於村小規模小,不能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缺乏規範管理。同時,村小得到上級直接管理的機會又相對較少,因此,村小的整體管理水平低下。

(三)農村學生流動與留守兒童的客觀現實 讓農村學生如何能享受城市學生同等教育是當代中國教育的現實性問題。一方面,農村學生流動問題普遍存在,村小向村完小流動,村完小向中心校流動,中心校向縣城重點國小校流動,也給城市教育教學帶來難度。另一方面,家庭條件較差、問題學生、留守學生則成為農村教育最大的難題,不僅影響到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長,也影響到農村人口素質,影響到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國策,是一個值得思考和關注的社會問題。

二、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具體實踐

文江鎮中心校通過深入調查,廣泛宣傳,本着“調整佈局、方便入學、改善條件、確保質量、穩步發展”的原則,首先在偏遠的濫田國小率先實施寄宿制,把離校太遠、年齡偏小、家庭困難的留守學生集中起來進行統一吃、住、學習和管理,經過教師廣泛宣傳動員、家訪、調查核實,本着家長同意,學生自願的原則,最終有27名學生參加了寄宿制,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名。

(一)提供實施“寄宿制”學校的軟硬件設施基本保障 。 一是硬件設施方面,經過認真思考、精心測算、反覆研究,結合該校實際,多方籌資10萬元,改善必備基礎實施。主要是利用原來的兩間教師辦公室改建男女生宿舍,新建學生食堂和教師辦公室,學生浴室,改建廁所;新添電視接收設備,男女生牀位各10張,安通無線接入電話等,確保了在20xx年秋期開學前全部投入使用。二是軟件建設方面。首先是制度建設,學校根據自身實際,成立了住校生管理小組,各類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責,建立健全了住校生的規章制度:如《住校生行為規範》、《住校生內務管理條例》、《住校生管組職責》、《住校生管理實施細則》、《住校生安全應急預案》等規章制度。學生一住進學校,就進行制度教育,凡事做到有章可循。

(二)築牢實施“寄宿制”學校的規範管理“四個統一”機制

一是統一作息:全體住校學生統一按照學校規定的作息時間,按時作息,努力讓學生養成自覺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

二是統一食宿:學校安排專門負責學生食宿的生活教師,監督學生吃飯、睡覺,讓學生逐步養成生活有規律,勤儉節約、不挑吃穿的好習慣。

三是統一活動:全體住校學生按時出早操和參加體育鍛煉,統一收看《新聞聯播》、少兒節目。

四是統一輔導:教師進行統一輔導,學生有問題可及時問老師,老師也對這部分學生的作業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

(三)強化實施“寄宿制”學校的後勤管理體系建設。一是學生生活安全方面:生活上,採取教師採購,工友做飯,合理搭配,按需供應,按實結算,不讓學生交一分錢的水電費以及燃料費,平均每週生活費不到20元,每月生活費不超過90餘元。多數學生家長每月都能按時寄生活費到學校,大部分家庭對於此項支出完全能夠承受。安全上,堅持每天學生睡覺前進行寢室檢查,夜間至少查鋪兩次,如果遇到學生生病,值班教師及時送醫院,並及時與家長聯繫。二是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由於留守學生與父母相處的時間不多,缺少情感與心理關懷,親情缺失,個性孤僻和膽小,甚至表現出偏執、冷漠和自私。為此,學校開通了親情電話,讓學生家長通過電話與自己的孩子説説心裏話,使孩子時時刻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時也可以向教師瞭解學生的在校情況。三是值班教師的管理方面。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以全校教職工為成員的學生管理小組,每晚安排男女教師各一名進行值班,做到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按照值班考勤打分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管理。值班考勤內容包括:按時清理學生人數,按時按實填寫好相關表冊,準時到崗,督促學生參加晨操,查鋪工作,登記表現異常的學生情況,以及週五下午清校工作,早晚自習輔導,就餐管理記載等。

三、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基本成效

濫田國小在實施寄宿制學校建設過程中,全校師生齊抓共管、同甘共苦,愛教並舉,大膽實踐,取得“五個轉變”和“五個滿意”的成效。

(一)五個轉變。一是思想轉變了。因學生整天住在學校,學生的思想動向教師能及時掌控,通過教師耐心細緻的教育,變得更懂事,變得不再整日思念外出的父母,學習也更用心,對父母外出務工掙錢的艱辛也更加理解。如:三年級的井小剛同學,住校前由奶奶帶養,經常夜不歸宿,奶奶也多次找到學校與教師交換意見,但均不見效,自從住校後,該孩子非常遵守學校作息時間,學習也有了很大進步,就連星期天都不願回家。二是成績提高了。學生住校後,增加了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師生關係變得更加和諧融洽,學生學習習慣明顯好轉,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一期來,住校的27個學生,有17個學生成績明顯提高,其中朱興、葉凡豐、張萌、張洪皓、葉秋梅5個學生進步特別大,總體來説年級越高進步越明顯。三是興趣廣泛了。學生住校後,課外時間安排恰當,每天除堅持“兩操一活動”外,課餘時間可打籃球、乒乓球、做遊戲……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興趣愛好更加廣泛。四是行為轉變了。學生住校後,由於學校對住校生實施了比較規範的管理,狠抓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以“四個統一”作保障,學生行為習慣明顯好轉。一位住校生家長是這麼説的:“自從住校後,孩子回家沒以前野了,懂事多了,也比以前聽話了”。五是,能力增強了。學生寄宿後,統一過集體生活,住校同學之間有事互相幫助,感情更加融洽,自主管理能力明顯增強。

【第3篇】農村國小實行寄宿制調查報告

一、農村國小建立寄宿制的思考

隨着農村學齡兒童逐漸減少留守兒童增多,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的學校佈局分散、平均辦學規模小、國小在校生班額過小、教育資源利用率低、教學質量不高、教師隊伍不穩、優秀教師外流、教學質量呈下降的態勢等問題日益突出,要解決這些矛盾問題,在農村實施寄宿制學校是邊緣山區地方未來農村教育的有益嘗試。

(一)農村教師數量與質量的客觀現實 農村師資匱乏是不容迴避的現實。首先是教師嚴重缺編,文江鎮的村小,除城郊的兩三所以外,幾乎都是一班一師,其中代課教師 26 名,佔9.2 %,具有中師學歷以上教師 267 佔94 %,其次,師資不穩定,偏遠村小由於生活條件、工作條件較差,村小教師待遇也差,造成教師不能安心工作。第三是師資結構不合理,村小均沒有圖、音、體、外語等必要的專業學科教師,無法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二)農村教育基礎設施與管理的客觀現實 其一, 村小投入不足,設備設施落後,辦學條件差。村小點多面寬,無法保證一一投入。薄弱村小的校舍簡陋、設備設施不足(13所村小的學生都沒有條件學習計算機),活動場地狹窄,許多必要的活動無法開展。村小生源逐年下降,盲目投入也將造成很大財力浪費。其二、村小管理相對薄弱。由於村小規模小,不能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缺乏規範管理。同時,村小得到上級直接管理的機會又相對較少,因此,村小的整體管理水平低下。

(三)農村學生流動與留守兒童的客觀現實 讓農村學生如何能享受城市學生同等教育是當代中國教育的現實性問題。一方面,農村學生流動問題普遍存在,村小向村完小流動,村完小向中心校流動,中心校向縣城重點國小校流動,也給城市教育教學帶來難度。另一方面,家庭條件較差、問題學生、留守學生則成為農村教育最大的難題,不僅影響到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長,也影響到農村人口素質,影響到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國策,是一個值得思考和關注的社會問題。

二、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具體實踐

文江鎮中心校通過深入調查,廣泛宣傳,本着調整佈局、方便入學、改善條件、確保質量、穩步發展的原則,首先在偏遠的濫田國小率先實施寄宿制,把離校太遠、年齡偏小、家庭困難的留守學生集中起來進行統一吃、住、學習和管理,經過教師廣泛宣傳動員、家訪、調查核實,本着家長同意,學生自願的原則,最終有27名學生參加了寄宿制,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名。

(二)築牢實施寄宿制學校的規範管理四個統一機制

一是統一作息:全體住校學生統一按照學校規定的作息時間,按時作息,努力讓學生養成自覺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

二是統一食宿:學校安排專門負責學生食宿的生活教師,監督學生吃飯、睡覺,讓學生逐步養成生活有規律,勤儉節約、不挑吃穿的好習慣。

三是統一活動:全體住校學生按時出早操和參加體育鍛煉,統一收看《新聞聯播》、少兒節 目。

四是統一輔導:教師進行統一輔導,學生有問題可及時問老師,老師也對這部分學生的作業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

(三)強化實施寄宿制學校的後勤管理體系建設。一是學生生活安全方面:生活上,採取教師採購,工友做飯,合理搭配,按需供應,按實結算,不讓學生交一分錢的水電費以及燃料費,平均每週生活費不到20元,每月生活費不超過90餘元。多數學生家長每月都能按時寄生活費到學校,大部分家庭對於此項支出完全能夠承受。安全上,堅持每天學生睡覺前進行寢室檢查,夜間至少查鋪兩次,如果遇到學生生病,值班教師及時送醫院,並及時與家長聯繫。二是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由於留守學生與父母相處的時間不多,缺少情感與心理關懷,親情缺失,個性孤僻和膽小,甚至表現出偏執、冷漠和自私。為此,學校開通了親情電話,讓學生家長通過電話與自己的孩子説説心裏話,使孩子時時刻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時也可以向教師瞭解學生的在校情況。三是值班教師的管理方面。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以全校教職工為成員的學生管理小組,每晚安排男女教師各一名進行值班,做到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按照值班考勤打分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管理。值班考勤內容包括:按時清理學生人數,按時按實填寫好相關表冊,準時到崗,督促學生參加晨操,查鋪工作,登記表現異常的學生情況,以及週五下午清校工作,早晚自習輔導,就餐管理記載等。

三、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基本成效

濫田國小在實施寄宿制學校建設過程中,全校師生齊抓共管、同甘共苦,愛教並舉,大膽實踐,取得五個轉變和五個滿意的成效。

(一)五個轉變。一是思想轉變了。因學生整天住在學校,學生的思想動向教師能及時掌控,通過教師耐心細緻的教育,變得更懂事,變得不再整日思念外出的父母,學習也更用心,對父母外出務工掙錢的艱辛也更加理解。如:三年級的井小剛同學,住校前由奶奶帶養,經常夜不歸宿,奶奶也多次找到學校與教師交換意見,但均不見效,自從住校後,該孩子非常遵守學校作息時間,學習也有了很大進步,就連星期天都不願回家。二是成績提高了。學生住校後,增加了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師生關係變得更加和諧融洽,學生學習習慣明顯好轉,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一期來,住校的27個學生,有17個學生成績明顯提高,其中朱興、葉凡豐、張萌、張洪皓、葉秋梅5個學生進步特別大,總體來説年級越高進步越明顯。三是興趣廣泛了。學生住校後,課外時間安排恰當,每天除堅持兩操一活動外,課餘時間可打籃球、乒乓球、做遊戲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興趣愛好更加廣泛。四是行為轉變了。學生住校後,由於學校對住校生實施了比較規範的管理,狠抓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以四個統一作保障,學生行為習慣明顯好轉。一位住校生家長是這麼説的:自從住校後,孩子回家沒以前野了,懂事多了,也比以前聽話了。五是,能力增強了。學生寄宿後,統一過集體生活,住校同學之間有事互相幫助,感情更加融洽,自主管理能力明顯增強。

(二)五個滿意 一是學生滿意。寄宿制學生整天和老師在一起,豐富的校園活動和融洽的集體生活,與住校前的孤獨閒散,枯燥無味,生活無規律,學習上有困難無人幫助的生活相比,滿意率達92%。二是家長滿意。一方面,寄宿制的實行,對留守學生進行 監護人――學校――外出家長雙向互動管理模式,家長可通過學校的住校生管理電話與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各方面情況。另一方面,學生的生活有專人管理,學習有老師輔導,外出務工家長可放心出去掙錢,所以學生家長對寄宿制學校管理滿意。三是教師滿意。留守學生往往在家缺乏管教,學習成績不穩定,個人習慣差,好不容易在學校形成的一點好習慣,也因家教工作的缺失勞而無功,實施寄宿制後,留守學生思想動態全在教師的掌握中,師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學校成了温暖的大家庭。四是學校滿意。實施寄宿制,緩解了農村教育發展與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有利於合理調整學校佈局,發揮規模辦學效益,將三年級以上學生逐步向中心校、完小相對集中,有利於師資的整合(如:教學質量薄弱教師可作為生活輔導教師,教師的結構也會得到相應改善),有利於教育資源的整合,教育管理成本相應降低,教育教學質量將得到保證。五是社會滿意。實施寄宿制,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真正實現農村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載體,是農村教育和經濟發展結合的最佳形式,有助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讓外出務工人員更安心工作,讓留守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長,讓整個社會更和諧發展。

四、加快推進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努力方向

xxx xxx文江鎮濫田國小校寄宿制建設揭開了該縣農村國小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序幕,雖然取得階段性成效,顯現出對學生髮展的諸多優勢,但針對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一些不利因素,也必須不斷加以克服,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才能為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全面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不利因素。一是學校管理人力不足。由於農村師資配備不足,沒有專職管理學生生活人員,導致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不到位,疏忽了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部分學生在家很少做家務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現象;二是困難學生寄住難。部分留守學生家庭經濟太困難,住校生活費得不到保障,而這類學生離校太遠、年齡偏小、每天往返學校需幾個小時,造成至今尚未住校。三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配套。由於學生在校時間相對比原來多,與父母或親人接觸太少,缺乏親情溝通,學校沒有專業心理輔導教師和開設心理課程,將會造成留守學生孤癖、古怪、扭曲的個性。

(二)今後工作努力方向 一要完善配套設施。寄宿制學校中,應完善學生寢室和食堂,完善體育鍛煉設備設施,購置部分必須的圖書,為學生的校園生活提供硬件保障。二要增加教職工編制。適當提高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教職工編制標準,根據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實際需要,增配學校後勤管理人員、學生生活輔導員、醫務保健人員和安全保衞人員的編制,確保寄宿制學校的管理工作落實到位。三要提高生均公用經費。寄宿制學校建設完成後,學校各方面的運轉成本都明顯增加,必需確保運轉經費正常。四要加大兩免一補投入。農村留守孩子教育是一項龐大的社會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僅靠學校一方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應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生的兩免一補。例如有的留守貧困學生,家境貧寒,生活困難,無力負擔每月的生活費。五要規劃科學合理。農村寄宿制學校要建設在跨鄉鎮中心場鎮或人口流向相對集中的地方,建設後能保證辦學規模,以降低投入成本和管理成本,從而產生規模效應。

【第4篇】農村寄宿制視察情況報告

農村寄宿制視察情況報告

20××年《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最早提倡舉辦寄宿制學校以來,隨着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的深入,撤點並校的展開,寄宿制學校漸成農村義務教育的主流,辦學條件與寄宿生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第一輪農村寄宿制中學建設實施後,我市教育主管部門為了探索經驗,率先開展農村寄宿制國小建設試點工作。5月25日至27日,由市政協副主席帶隊,對我市農村寄宿制建設試點工作情況進行視察,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年,我市農村寄宿制國小建設試點正式啟動。2022—2022年投入市級教育附加費150萬元,分別在特區鄉國小、斷丘田國小、縣鄉國小開展試點。項目實施進展情況為:

(一)特區鄉寄宿制國小:2022年投入市級教育附加費25萬元,建設學生宿舍500平方米。該項目於年月動工建設,於2022年7月竣工,合同平價566元/平方米,實際建築面456.6平方米,完成投資26.47萬元。可入住學生110人左右。

(二)縣鄉寄宿制國小:計劃建學生宿舍和學生食堂580平方米,實際實施面積596平方米,其中:學生宿舍493平方米,學生食堂103平方米。投入市級教育附加費75萬元(含設備資金4萬元),其中:2022年25萬元,2022年50萬元。由於建設用地是糧食公司倉庫,在評估和劃撥過程中,耽誤較長時間。該項目於2022年4月才開工建設,基礎開挖完成後,由於無施工用電而停工。目前,由縣教育局出資購買變壓器,待地電公司安裝後即可施工,預計8月底竣工,可入住學生110人左右。

(三)斷丘田寄宿制國小:2022年投入市級教育費附加50萬元(含設備資金4萬元),建學生宿舍和學生食堂總面積580平方米。該項目主體工程完工,正在進行裝飾工程施工,預計6月底全部竣工,9月份可投入使用,可入住學生110人左右。

二、存在問題

(一)投資嚴重不足,影響了該項目建設進度,配套設施不完善,難以投入使用。農村寄宿制國小建設項目,在全國尚未開展的情況下先行試點,沒有中央資金支持,縣、鄉財政未配套,僅靠市級教育費附加投入少量資金很難完成。如特區鄉寄宿制國小,投入的25萬元資金僅能修建一層學生宿舍,可滿足110人入住。學生食堂沒有資金投入建設,宿舍內的牀、被生活設施無錢購買,2022年7月竣工後,至今未能投入使用。

(二)寄宿制學校將面臨運營成本高的難題。農村學校維持正常運行的經費來源主要靠財政撥給的生均公用經費。“寄宿制和普通學校的生均經費是相同的,但是寄宿制學校的運行成本顯然要高於普通學校”。至少有幾項成本要新增,如宿舍和食堂等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成本、食堂炊具與食堂工作人員工資成本,宿舍與食堂的管理成本等,另外,水、電費成本也會因寄宿制而迅速增加。這部分成本該如何消化,如何合理分攤,現實中尚需有效探索。

(三)寄宿制學校結構性缺編,將導致學校自身管理存在缺陷。結構性缺編,在農村寄宿制中學普遍存在,而我市農村寄宿制國小試點同樣將面臨這一難題。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只是解決校舍建設問題,卻沒有解決生活管理員、安全保衞員、醫務員等專職管理人員編制及其經費。由於沒有專職管理人員和專項資金,只能由學校老師輪流監管。這樣,一是加重了教師負擔。教師的許多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管理學生方面的很多瑣事上,教育質量很難得到保證。二是管理質量不高。安全問題是家長和學校共同關心的問題,學生都是5、6年級學生,年齡小、自理能力較差,很多方面都需要管理人員加強監管,學校沒有專職管理人員,學生的安全問題很難得到保障。三是無醫療保障。學生集中食宿,在疾病預防、治療方面都要有切實可行的保障措施,一旦有某種疾病發生或流行,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四)寄宿制國小貧困學生生活費用也將影響學校入學率問題。國家對農村寄宿制中學貧困學生給予了一定的生活費補助,而寄宿制國小還沒有政策性的扶持,如按每個學生一天5元的標準計算,一個月就需支付110元生活費,這樣加重了貧困生家庭經濟負擔,時間長了,貧困家庭學生、邊遠地區學生、留守兒童可能產生厭學情緒,從而輟學,學校的入學率就很難保證。

三、建議

(一)深化認識,抓好試點。農村寄宿制學校是在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隨着農村土地流轉的進一步推廣,農村學齡人口正逐步從深山區、邊遠地區向中心城鎮地區轉移,從教育資源劣勢地區向教育資源優勢地區轉移。佈局調整的客觀需求依然存在。寄宿制學校成為優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一種重要辦學模式。其優點是顯著擴大了學校的服務半徑和服務人口,一定程度上集中了優勢資源,特別是對解決貧困家庭學生、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兒童的讀書難問題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家教育部已開展2022—2022年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規劃,我市323所農村寄宿制國小建設規劃已上報省教育廳。在國家未全面實施前,先行一步抓試點很有必要,通過試點,探索經驗,為下一步實施該項工程打基礎。

(二)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完善試點學校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儘早投入使用。由於是試點,配套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銜接不盡完善,資金投入不足,配套設施欠缺,致使項目建設不能儘快投入使用。市、縣、特區、區教育部門要對試點學校查缺補漏,加以完善補充。市、縣兩級要從教育附加費中繼續給予配套扶持,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使之儘快投入運行,發揮試點示範作用。

(三)超前謀劃,切實解決寄宿制國小 運行後管理中的實際困難。寄宿制學校建成投入運行後,面臨的問題就是管理問題,管理人員無編制、無專項資金。一是各級政府、教育、人事、編制部門要努力幫助學校解決管理人員編制及工資問題;二是在人員編制解決不了的情況下,市、縣兩級財政配套投入、或從學校公用經費中列出專項資金,對管理人員實行聘用制解決,專職醫務人員由縣級人民政府調配和解決工資待遇。

(四)多渠道解決寄宿制學校貧困家庭學生的生活費補助問題,確保貧困家庭學生入住率和入學率。無論是對學校還是學生家庭,寄宿制都意味着經濟成本的增加。因此對寄宿制學校的貧困學生要建立長效的生活保障機制,給予一定的生活費補助,減輕貧困生家庭經濟負擔。一是將寄宿制國小貧困家庭學生納入農村社會低保可解決部分生活費;二是從縣、特區教育附加費中給予適當生活補助,三是民政、紅十字會等部門給予一定的臨時性救助,創造生活環境、緩解生活費補助壓力,確保貧困學生住得下好、學得好、不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