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登泰山記》原文及翻譯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7W

《登泰山記》原文及翻譯多篇

註釋譯文 篇一

詞句註釋

陽:山的南面。

汶(Wèn)水:也叫汶河。發源于山東萊蕪東北原山,向西南流經泰安東。

濟水:發源於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東流到山入海東。後來下游被黃河衝沒。

陽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兩山之間的流水道,現通稱山澗。

當其南北分者: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

古長城:指春秋時期齊國所築長城的遺址,古時齊魯兩國以此為界。

日觀峯:在山頂東巖,是泰山觀日出的地方。

以:在。

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乾隆,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

乘:趁,這裏有“冒着”的意思。

齊河、長清:地名,都在山東省。

限:門檻,這裏指像一道門檻的城牆。

泰安:即今山東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為泰安府治所。

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朱孝純子穎:朱孝純,字子穎。當時是泰安府的知府。

蹬(dèng):石級。

級:石級。

環水:即中溪,俗稱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東面南流。

循以入:順着(中谷)進去。

道少半:路不到一半。

中嶺:即黃峴嶺,又名中溪山,中溪發源於此。

天門:泰山峯名。《山東通志》:“泰山週迴一百六十里,屈曲盤道百餘,經南天門,東西三天門,至絕頂,高四十餘里。”

崖限當道者: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

雲:語氣助詞。

幾:幾乎。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青山上覆蓋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負,背。燭,動詞,照。

徂徠(cú lái):山名,在泰安東南。

居:停留。

戊申晦:戊申這一天是月底。晦:農曆每月最後一天。

五鼓:五更。

日觀亭:亭名,在日觀峯上。

漫:迷漫。

摴蒱(chū 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種賭博遊戲,這裏指博戲用的“五木”。五木兩頭尖,中間廣平,立起來很像山峯。

極天:天邊。

採:通“彩”。

丹:硃砂。

東海:泛指東面的海。這裏是想象,實際上在泰山頂上看不見東海。

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沒有照着。

絳皓駁色:或紅或白,顏色錯雜。絳,大紅。皓:白色。駁:雜。

若僂:像脊背彎曲的樣子。引申為鞠躬、致敬的樣子。日觀峯西面諸峯都比日觀峯低,所以這樣説。僂,駝背。

岱祠:東嶽大帝廟。

碧霞元君:傳説是東嶽大帝的女兒。

行宮:皇帝出外巡行時居住的住所。這裏指乾隆登泰山時住過的宮室。

顯慶:唐高宗的年號。

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滅。

僻不當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

圜:通“圓”。

石罅:石縫。

瀑水:瀑布。

《登泰山記》原文 篇二

泰山之陽1,汶水2西流;其陰,濟水3東流。陽谷4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5,古長城6也。最高日觀峯7,在長城南十五里。

餘以8乾隆三十九年9十二月,自京師乘10風雪,歷齊河、長清11,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12,至於泰安13。是月丁未14,與知府朱孝純子潁15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16,其級17七千有餘。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18也。餘始循以入19,道少半20,越中嶺21,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22。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餘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23,世皆謂之天門雲24。道中迷霧冰滑,磴幾25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26;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27如畫,而半山居28霧若帶然。

戊申晦29,五鼓30,與子潁坐日觀亭31,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32。稍見雲中白若摴蒱33數十立者,山也。極天34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35。日上,正赤如丹36,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37也。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38,絳皓駁色39,而皆若僂40。

亭西有岱祠41,又有碧霞元君42祠;皇帝行宮43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44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45。僻不當道者46,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47。少雜樹,多鬆,生石罅48,皆平頂。冰雪,無瀑水49,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裏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藝術創作特點 篇三

緊扣題目,結構嚴謹。作者從始至終緊扣“登”這個“目”,本文開始介紹泰山的山水形勢,為“登”字作鋪墊,寥寥幾十字收筆。作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點。但用這個標準來衡量本文卻發現,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無非在取材上較為自由罷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沒有離開泰山,二沒有離開“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

語言精簡,用詞生動。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卻充分表現出雪後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從京師到泰安,只用“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幾個動詞用得很好——“乘風雪”的“乘”字,從人身不由己,只能隨風雪而行的動作裏,渲染了風狂雪緊的隆冬景象和風雪的巨大威力。“自”、“歷”、“穿”、“越”、“至”幾個動詞蟬聯而下,既吻合描寫對象,又充分表現了旅途的艱苦,活畫出了作者風塵僕僕的神態,寫出了他急於登泰山的濃厚遊興,一字一圖,字精意工,並照應了第一段的古長城。又如寫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不僅簡潔,而且生動形象。最後一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最能體現這個特點,七句話就描繪了七個畫面,就把它的多石、多鬆、冰雪覆蓋的景色描寫出來了。

修辭巧妙,手法得當。這篇文章有多處使用比喻和擬人手法,各具特點。比如“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説青山揹負着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説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着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又如“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設喻新奇。再如“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或得日,或否”的山峯,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態卻是相同的,所謂“皆若僂”。這一比喻,寫出了西南諸峯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峯的雄峻,且賦予山峯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動。

本文描寫景物多是直接描寫,但也有采用側面烘托的辦法。例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餘”暗暗點出,然後借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和在日觀亭時“足下皆雲漫”的圖景從側面加以烘托。又如寫雪,除“冰雪”“雪與人膝齊”等正面描寫外,又以“明燭天南”“白若”“絳皓駁色”等作側面烘托,給人以想像,又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