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一語文單元預習三法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1W

高一語文單元預習三法

語文學習,記憶很重要。好多語文知識,都是要靠日積月累的記憶。那麼在高中,我們該怎樣記憶語文知識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高一語文單元預習三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語文單元預習三法

1.根據該單元的體裁,回顧有關知識

如高中第一冊第一單元,它包括《荷塘月色》、《綠》、《長江三峽》、《雨中登泰山》四篇文章。這個單元是散文,國中第四冊的知識短文《談談散文》,介紹了散文按表現手法分為敍事、抒情兩類;介紹了散文的主要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介紹了散文揭示中心思想的獨特方式。通過回顧這些新知識來掌握新知識

2.分項列表,比較該單元中各篇課文異同

如高中第一冊散文單元的四篇文章,通過預習,可以發現它們有不少相同點和不同點。如果把它們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來,對我們上課聽講、下課複習,大有好處。

表中還可列出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項目。總之,不同單元,可根據不同特點,在預習時列出若干項目來作比較,以加深對該單元各課的理解。填出表中內容,即可達到預習的目的。

3.把該單元的疑難問題蒐集、整理出來,以便在課內及時得到解決

高一語文記憶方法

1.特定形象

即為了記憶的要求,特設事物一具體形象。

例①:唐宋八大家。即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此八人散文有很高成就而得名。

為便於記憶,給其一特定形象:在唐朝的“韓柳”下,宋朝的歐王爭(曾)三蘇。

例②:英國文藝復興時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給其喜劇一做夢的形象來記憶:在《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做了個《仲夏夜之夢》,夢見《温莎的風流娘兒們》,真是《皆大歡喜》。其四大悲劇則以一憤怒的形象來記憶:《哈姆萊特》被貶為《李爾王》,他對着麥克風憤怒地説(《麥克白》):《奧瑟羅》!

2.特定口訣

例③:實詞的分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虛詞的分類:副詞、連詞、助詞、歎詞、介詞、擬聲詞。

加以調整,成為口訣,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宜於吟誦,容易記憶。可記為:

名、動、形,數、量、代;

副、連、擬,助、歎、介。

3.特定聯想

例④:魯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1936年10月19日逝世。

這枯燥的生卒時間不易記住,但只要聯想到魯迅的性格和身份就好記了。“81”建軍節,是槍桿子的象徵。魯迅是反帝反封的主將,他以筆作刀槍,他的文章似子彈,他向國內外反動派毫不妥協地戰鬥。

魯迅一出生,就架着兩支“81”(1881年)永久(9月)地戰鬥,把國內外兩方面的敵人打得“鳴”聲大哭(25日)(出生)。他像不少中國人那樣,36(1936年)而逝(10月),但在人們心中依舊(19日)(去世)。

4.特定字頭記憶

有時只記字頭,提綱挈領,效果很好。

例⑤: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只記為:初唐四傑:王楊盧駱。

例⑥:我黨的代表大會地址:從一大到七大分別為:上海、上海、廣州、上海、武漢、莫斯科、延安、八大會以後都在北京。

只須記:上上廣上武莫延,八大以後皆北京。

語文鑑賞性閲讀的幾個步驟

一、注重語感

閲讀作品,離不開的語言媒介,只有通過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一個卻缺乏語感的人,是很難進行審美意義上的鑑賞活動的。任何作品,首先是以語言的直觀表達,通過人的大腦而形成的意境的跡象,產生一定的聯想和個人的感觸體會,它往往沒有上升到理性的分析的思考,而只是一個初步的概念,但同時會形成強烈的明顯的“感覺”印象,比如語言的流暢,語詞的新穎,描繪的生動,議論的精闢,演説的精彩等都會形成一個初步的而又非常重要的印象---------語感的印象。

二、展開想象

想象,是指讀者的形象思維活動,它是進行了鑑賞性閲讀的必要途徑。文學作品通過個別反映一般,往往具有概括性。讀者在賞讀的過程中必須通過想象,去不斷擴大作品的生活畫面,從而獲得完整而豐富的形象美感,即從有限的描寫中推測、聯想,對原作品進行補充、擴展、聯繫、對比的想象,在作者的頭腦中形成更加豐富、鮮明、豐滿的的人物的形象。

三、深入體驗

體驗,是指讀者的情感反應活動,他是進行鑑賞性的閲讀的重要環節。文學作品的鑑賞,必須真正深入到作品的生活場景去,同作者所描寫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從人物的喜怒哀樂中體會作者感情愛憎,感受作品所描寫的人物幸福與痛苦等。更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強烈的情感反應,從而領會各種人物表現手法的藝術效果。

四、力求領悟

領悟,是指讀者的理智認識活動,它是進行鑑賞性閲讀的高級層次。鑑賞作品既要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如果深入體味作品是一種情感體驗過程的話,那麼,領悟無疑則是理智認識的要求與結果。只有達到情感與理智的高度結合境界,才能真正鑑賞出作品藝術描寫的深長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