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對中學計算機教育的思考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8W

對中學計算機教育的思考新版多篇

對提高中國小計算機教育效益的思考 篇一

對提高中國小計算機教育效益的思考

近幾年來,世界範圍的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飛速發展,微機的機型已從8位機為主要機型發展到以32位為主要機型,而且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幾乎是2-3年更新一種機型,機器的價格卻大幅度降低。軟件的發展也日新月異。這種計算機軟硬件迅猛發展的大環境,大大促進了中國小計算機教育的發展,使得中國小計算機教育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近兩年來,中國小的配機數量、機型、教師配備都有了令人可喜的改觀,為開展計算機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面對如此高的資金投入,如何提高計算機教育效益的問題已是中國小計算機教育深入、健康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問題。

中國小計算機教育是新興的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很多不同於其它傳統學科的矛盾,瞭解這些矛盾,並逐步解決這些矛盾是提高中國小計算機教育效益之前提。

一、開設計算機課的學校猛增與計算機教師供不應求的矛盾

面對迅猛發展的中國小計算機教育事業,計算機教師供不應求,且有一定的流失。實踐證明合格的計算機教師是中國小計算機教育事業得以發展,教學質量得以提高的根本保證。沒有合格的計算機教師,中國小計算機教育就沒有質量可談。因此,在領導重視、設備具備、課時保證的前提下,教師是提高中國小計算機教育質量的關鍵。“全國中國小計算機教育中心”曾明確要求:教師培訓一定要在配機之前。這樣可避免先購機再培訓所造成的機器擱置,甚至購了一種機器還沒用,就面臨淘汰的危險,這是很大的浪費,自然就沒有效益可談。為了教師培訓有所遵循,國家教委已制訂下發了《中國小計算機教育工作者“計算機培訓”指導綱要》,對計算機學科教師、非計算機學科教師提出了不同的培訓目標,並據此編寫了培訓教材。但如何將培訓工作層層落到實處目前還有很大的距離,需要加大宣傳落實的力度,更需要有關部門協調、規劃、明確任務和職責,以便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多方法進行計算機教師的培訓。

穩定教師隊伍也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方面。由於計算機學科不是必修課,計算機教師大部分是由其它學科改行而來的,這使計算機教師的地位、待遇有別於其它學科的教師(如課時的計算、職稱評定沒有計算機系列等)。長此以往導致了一部分多年從事中國小計算機教育,積累了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流失。對此國家教委在92年下發的《關於加強中國小計算機教育的幾點意見》中已有明文規定,並在歷次會議的講話中加以強調,但至今在有些地方沒有得到解決。隨着計算機教師隊伍的迅速擴大,在中國小職稱評定中增加計算機學科系列已勢在必行,這是穩定教師隊伍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計算機專業畢業的計算機教師不可能滿足中國小計算機教育的需要,隨着計算機教育在中國小普及進程的加快,計算機教師的培訓、提高將成為計算機教育深化、發展的主要矛盾,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和進行超前的工作。

二、計算機課列入課表與課程計劃中沒有計算機課時的矛盾

《中國小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發以來,我國的中國小計算機課程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由原來的只講BASIC語言的課程模式向基礎知識、基本應用和程序設計三個方面的內容組合的課程模式過渡。幾年來,《綱要》對規範教學起到了導向的作用,改變了BASIC語言一統天下的計算機課的教學模式。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計算機課仍有很大的隨意性,課時保證不了,有的只講BASIC語言;有的只講漢字處理、數據庫等應用軟件;有的在沒有其它知識鋪墊的情況下,只講五筆字型等等。這種教學內容隨意、課時隨意、講法隨意的做法使學生受益少、興趣小,機器的利用率低、教學質量不高,當然沒有高效益可談。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計算機學科發展歷史短,各方面不規範、不成熟;二是受認識程度、設備、教師等因素的影響發展不平衡;三是不是必修課,在課程計劃中沒有計算機課的課時,在課程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中掛不上號,當然多學、少學沒人干涉;四是受考試指揮棒的指揮,計算機課沒有評估考核。儘管無論校長、教師、學生、家長都已耳聞目睹計算機在現代社會中發展之迅猛,應用之廣泛,但都不得不因升學不考而忍痛割愛。這種狀況與社會上計算機應用的迅猛發展形成很大的反差。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中失去了現代人最應具備的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計算機課程是目前中國小實施計算機教育的主要渠道,保證課時是上好計算機課的基本前進。從我省課時計劃執行情況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配有計算機教室的學校都將計算機課列入課表作為必修課開設,但課程計劃中卻沒有計算機課課時,這是一個矛盾。雖然目前無機少機學校很多,但這些學校也應程度不同的開設計算機課,因此應考慮將計算機課列入課程計劃給予一定的課時,並逐步建立考核和評估制度。這對已經開課的學校可促其規範發展、提高效益;對沒開課的學校也可促其創造條件開課。

三、輔助教學亟待發展與質量高的輔助教學軟件少的矛盾

輔助教學作為計算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着十分廣闊的前景。它的應用和推廣將大大提高中國小計算機教育的效益。目前,軟件市場上CAI軟件琳琅滿目,但銷售的教學軟件大部分是習題集、單元練習、同步訓練等書籍的照搬,這種應試教育的軟件面孔對孩子缺乏吸引力,激不起太大的興趣,體現不了輔助教學的特點和優點。而配合大綱、教材適用於教師課堂教學,能充分體現輔助教學特點的高水平的輔助教學軟件較少。

計算機輔助教學將是中國小計算機教育中應用最多的方面,它的發展將極大地提高中國小計算機的利用率,對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學手段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將有利於發揮計算機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為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服務。因此下大力氣研究輔助教學的開展,將是提高中國小計算機教育效益的重要方面,也是最難的一方面。

四、計算機教研課題多與計算機教研網絡沒形成的矛盾

計算機教育包括計算機學科教學、輔助教學、輔助管理三方面的內容,每一方面都包含了十分豐富的研究課題。由於計算機科學和軟硬件技術大環境的不斷髮展,新東西層出窮,使得學校計算機教育環境、教學內容和方法也都處在不斷地更新、變化、發展中,這就使計算機教研工作具有不同於傳統學科的許多特點:計算機教研面廣,知識密度大,新的課題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大綱、教材不穩定,這些都給教研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為了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就必須加強計算機教育的教學研究工作的力度,探討解決矛盾的方法和途徑。目前國家與各省市之間的教研網絡已經形成,但各省與地、市、縣級的教研網絡還沒有形成,個別地市配有專職計算機教研員,少數地市配有兼職計算機教研員,這種狀況顯然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精力顧及計算機教育的研究。另外關係沒有理順,各地市主管計算機教研工作有的是教研部門,有的是電教部門,這對教研工作的協調、開展帶來一定的困難。這種教研網絡的現狀,與計算機教育面臨的任務和眾多的教研課題不相適應。

對於理順計算機教育的關係,國家教委已就基教司、人事司、師範司、財務司、條件裝配司、電教辦等單位在中國小計算機教育工作方面的分工作了明確的規定。其中基教司負責對中國小計算機教育的宏觀指導和管理:制定發展規劃,編制教學大綱,對教材和教育軟件的審定等工作。中國小計算機教研工作屬於基教司管轄範疇,理應歸口於教研部門,但現在各地各行其是,給教研工作的暢通帶來一定的困難。理順關係,逐步逐級配好教研員,並開展有成效的教研工作,是提高中國小計算機教育效益的重要環節。教育行政部門應採取一定的措施加速中國小計算機教研網絡的形成,避免計算機教育發展中的盲目性,使計算機教育沿着健康、規範的方向發展。

上述這些矛盾的解決不是單方面努力所能奏效的,只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學校形成合力,才能使中國小計算機教育不斷提高效益,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對教育的客觀思考 篇二

對教育的客觀思考

有專家主張,中國小的語文教學最好能嚴格限制在未成年人自身充滿樂趣的範圍之內,把他們在自然的心境中感到陌生的成年人的語言排斥在語文教學的內容之外,使未成年人不致對語文教學產生厭倦,從而永遠保持住對民族語言的新奇感覺和喜愛的心情,在求知的樂趣中獲得運用和創造民族語言的能力。

這種想法有道理,但只要聯繫現實,就分明可以感到他們的理想主義色彩,他們忽略了一個有關教育的整體認識的問題,給世人描繪或展示的是一個教育的“烏托邦”。

首先,作為一個完整教育過程的學校教育,它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未成年人成長為什麼樣的成年人的問題。也就是説,它的標準是成年人的標準,而不是也不應該是末成年入的標準。現代社會是一個充分文化化了的社會,一個社會成員必須在青少年時期儘快地具備在現代杜會生存和發展必須呂備的知識基礎,才能在現代社會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相對空間,以實現個人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就使教育必須把未成年人自身尚無法產生興趣但對於他們在現代杜會求得實際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知識技能灌輸給他。所以,教育不僅僅是自由的,還必然帶有強制性的因素,不論把這種因素降到多麼低的程度,這種因素都不可能從根本上消滅。越是一個文化落後的國家,越是急切地求得本民族的發展以實現自強自立的國家,教育的這種強制性因素也就越是不可能揭到根本的抑制,因為它是成人社會的要求。

其次,學校教育是一種集體性的教育。僅就趣味而言,由於性別、家庭、環境、身體、習慣、知識範圍的不同,學生彼此之間的差別就很大。教學活動永遠不可能照顧每個學生的趣味,“因村施教”在集體性的教學中只能是局部的體現,而不可能得到完主實現。

學校教育註定有強制性,不會也不能達到使未成年人身心完全自由發展的程度。當前的中國小語文教學只是要儘量降低這種強制性,儘量照顧多數學生的接受程度和趣味,但卻無法完全實現這一目標。教師的責任感主要是一種社會責任感,而不是對個體的學生的責任感,越是負責的教師越是要考慮現實社會的要求,越是要用這個標準培養學生。

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我們常把家庭教育理想化,認為家庭教育更符合愛的教育原則。但只要星體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家庭教育,我們就會看到,通常情況下,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帶實利主義性質。其一,家長作為已成年人的家庭活動,給未成年人的影響是更純粹的成年人的影響,並不考慮未成年人的接受程度和趣味。多數家長甚至沒有教師那樣的知識,他們往往更多地以成年人的標準要求未成年的孩子,並常以自己的需要要求孩子。其二,在感情上父母更愛子女,這種愛也經常表現為對孩子未來命運的關心。這種關心不是關心孩子當下的內心感受,而是更關心他們成人後的狀況,經常用成年人的標準要求他們,甚至用只適於成年人的懲罰威脅他們。因此,中國小“減員”的阻力並不主要來自教師,而是來自家長。家長所感到的生存壓力越大,對孩子的前途越關心,就越會強制孩子更快更充分地達到當前社會對成人的要求,犧牲孩子當下的快樂。

當前,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帶有強制性。學校和家庭兩個世界實際都是帶有強制性的、以成年人的標準為主要標準的世界。避怪孩子按自己的趣味閲讀時,家長會説:“看這做什麼,沒有用處!”而家長所謂的“有用”,就是在學校考試中能得高分、升學中用得上、到社會上能賺到錢的東西。他們井不把孩子自身的閲讀樂趣作主要標準。目前的中國小語文教改,“減負”雖削減了學生課內負擔,但同時開列了更多的課外讀物,而這些課外讀物大都是中外文學史上的名著,是成人文學中的精品。其目的何在呢?是要擴大學生的文學知識,提高教學質量,目的仍在“有用”。

有鑑於此,在現代教育之中,成年人標準與未成年人趣味的矛盾是必然的“以未成年人為本位。還只是一個理想的主張。

對中學計算機教育的思考 篇三

對中學計算機教育的思考

自90年代以來,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其應用已遍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使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既向我們展示了未來美好的前景,也必然會對教育、教學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深刻影響將會改變教學模式、內容、方法,並最終導致整個教育思想的根本變革。

一、中學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方向

中學的計算機教育應側重於基礎教育。是對學生進行計算機基本結構和計算機語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們瞭解計算機的工作系統,為將來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打好基礎,還是對學生進行計算機操作和應用方面的教育,把計算機看作一個輔助工具,掌握使用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領呢?前一種方式是最傳統的教學方式,側重點在於理論知識,使學生對計算機有個較全面、較深入的認識。但這種方式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學習這些基本知識後,將來如何應用,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將來不會從事計算機專業工作。後一種方式是面向應用、面向未來的一種方式,側重點在於如何使用計算機這個“工具”,以便將來進入大學或工作崗位時,對那時的學習環境和工作環境、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個超前的基礎教育。因為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程度會迅速提高,幾年之後,在學習、工作中一定會被廣泛應用。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要有超前意識,讓學生接觸到代表計算機操作系統發展方向的操作環境並掌握幾種最常用的應用軟件。這種面向應用、面向未來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

這裏所説的多媒體技術與前幾年一些書籍中曾提到過的多媒體組合教學概念不同,後者只是將幾種媒體加以簡單的組合(如把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加以組合)。今天的多媒體技術是以計算機為中心,把語言、圖像處理技術和視聽技術等集成在一起,不僅能雙向傳送微機數據,還能雙向傳送聲頻和視頻信號,使同一信息同時用圖形、文字、數據、表格、聲音等多種方式顯示出來,產生一種新的圖文並茂、豐富多采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立即反潰這種交互方式對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決定,學習內容、方法、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預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參於這個過程。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是在和計算機的交流對話中完成的,學生可按自己的學習基儲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計算機按照學生的要求提供信息,同時對學生的反應作出判斷、調整或修改學習內容,提供新的教學信息。這種智能化的交互特徵是傳統的教育媒體很難做到的。

目前,我國不少學校都建立了多媒體教學實驗室,積極開展多媒體的實驗和研究。然而,市場上的多媒體課件大多來自國外或港台地區,有些並不適合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學需要,因此,許多學校的教師開始着手開發符合教學要求、能反應教學思想的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的製作需使用多媒體創作系統,是一種集成軟件,開發環境包括:多媒體開發平台、多媒體制作工具軟件及多媒體資源庫,使開發者不必關心多媒體程序設計的繁瑣細節,而集中精力於多媒體課件的教學設計工作。因此多媒體的製作變得非常易學易用,操作簡便,任何一個沒有電腦知識的普通教師均可以編制出豐富多采的多媒體課件。這種開發工作不需要熟悉計算機語言,只需會用鼠標即可,猶如備課時翻閲資料一樣,在多媒體資源庫中選出適當的內容(包括文字、圖表、圖形、動畫、語言等),把它放進課件中就可以了。

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必將給目前的教學帶來極大的變化,這也是邁向21世紀的一場新的教育大革命。

對中學生物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 篇四

對中學生物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

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是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的變革。在學科中如何實施 素質教育,使學科教育能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服務,是教育改革的中心議題。本文擬對中學生物學教育中實 施素質教育的問題談幾點看法。

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目的的教育。應試教育是以應付考試,特別是應付升學考試,追求升學率為 目的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一種全面發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心理、身體健康、勞動技能等方面,而每 一方面又因時代不同、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側重點。例如,現階段文化科學素養方面,除文化科學知識外,還 要加強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的訓練和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的培養。應試教育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方面是突出智 育,忽視其他方面,以文化課考試代替了素質的全方位要求。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教育的平等。現代的教育質量觀是“卓越教育”,既求公平又求效率 ,所以基礎教育的重心應從少數“重點校”轉向大批“薄弱校”,辦好每一所學校,培養好每一個學生,應成 為我們實現基礎教育公平與效率的最完美的途徑。應試教育是隻抓少數尖子學生,放棄整體學生的“精英主義 教育”,既談不上公平,更談不上效率。素質教育的價值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因為少數的精英可以引進,但整 個國民的素質是無法引進的。

素質教育是人的終身教育。隨着終身學習社會的到來,基礎教育不過是“終身教育”的一個環節,而非“ 終結教育”。現代學校擔負着兩個課題:一是促進“人格形成”;二是促進“學力形成”,這種學力是由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可持續獨立學習的態度這三個要素組成。學生時期是主要的學習時期,既要學會立足社會、推動社會發展的本領,更要學會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學校應創造適應每一個學生學習的教育體制 ,形成學校適應學生的校園文化。而應試教育則急功近利,為一時的分數的提高而排斥其他。

素質教育注重開發個人的智慧潛能和形成人的健全個性。個性發展的核心是創造能力的發展,而創造能力 發展的關鍵是學生能夠生動活潑主動發展。學校的功能首先是發展功能,而不是選拔功能。因此學校應從傳統 的偏重單向灌輸知識轉變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的教育,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的教育 ,使其有機會把某一方面的潛在的才智得到良好的啟蒙、發現、培植和發揮,從而高於一般人。而應試教育注 重的是選拔,就很難發展人的個性和創造才能。

相對於應試教育來講,素質教育是符合教育規律的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教育。我們教育工作 者應努力追求素質教育的目標,用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辦法去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樹立生物學教育的素質觀

學校教育在素質教育的實施中起主導作用,而學科教育則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學校教育中的素質教育 主要是通過學科教學來完成的。在生物學教育中落實素質教育的總目標,在傳授生物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 同時,充分利用生物學知識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積極探討生物學知識與素質教育的最佳結合點,以促進學 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潛能的充分開發。中學生物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一定生物學素養和綜合素質,具 有廣泛適應能力並有一定創造性的人。這就是生物學教育的素質觀,從這樣的素質觀出發,在生物學教育中實 施素質教育應把握以下幾方面:

1.政治思想、道德行為素質

加強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觀,生物教材在這 方面的內容非常豐富、生動。如世界是物質的原理;物質世界是運動的;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事物是普遍 聯繫的;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等觀點在生物科學中幾乎都可以找到例證。再如,結合教材內容可以講解《森 林法》《環境保護法》《漁業法》《婚姻法》等法規,幫助學生樹立法制的觀念。

2.科學文化素質

教育要面向未來。從未來需求來看,科學教育要把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品質、科學價值 放到和科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同樣重要的位置。

(1)科學方法。生物學教學除使學生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科學方法(觀察、實驗方法;分析、概括方法; 類比、推理方法;科學假説方法等)之外,更需要的是訓練學生學會科研方法(提出問題、蒐集資料、設計構 想、整理分析結果;實驗工具、實驗材料的選擇)。生物學教學中觀察實驗,不僅是為了印證某一生物學知識 的科學性,而且是讓學生學會科學的方法。

(2)科學思維。素質教育強調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為此,在生物課堂上要加強對學 生進行以思維能力為核心的各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由微觀到宏觀,由現象到本質的推理判斷能力;對生物學 知識之間內在聯繫的分析歸納能力;對生物學概念、規律的運用和遷移能力;自學和閲讀能力。現行的人教版 國中、高中生物教材,在內容選取、體系編排、文字敍述、插圖、練習等方面都注意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 師應充分利用教材特點,在鑽研教材的同時,認真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考慮教法的同時,也要研究學法, 做到既傳授知識,又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學生主動發展創造條件。

(3)科學態度、科學品質。生物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方面有其獨特的作用。通過實驗 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不斷探求新知識的精神,高度的責任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 學習習慣。

3.心理素質

在生物學教學中可以進行如下幾方面的心理素質教育:

(1)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在介紹生物學的概念、規律發展的來龍去脈,生物學事實的發現過 程,科學家的事蹟和我國的生物資源等知識時,可使學生對知識的創造和創造者的思想品德、人格有一個全面 深刻的瞭解,從中受到感染和影響,並由此激發學習的興趣和鑽研精神,從而樹立為國家為科學獻身的遠大志 向。

(2)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態。讓學生了解與生物學有關的環境、資源、能源、土地、糧食、人口 等問題,培養學生關心自然、關心社會、關心國家利益、關心地球的生存條件等的情感和責任感,樹立環境保 護意識。生物課本自始至終都貫穿着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生物的結構與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我們要讓學 生知道人不能被動地等待淘汰,而是要主動地適應自然的變化和社會的變革。中學生應該學會多種本領,增強 耐挫折的能力,提高適應能力,培養健康的心理。

(3)培養學生勤奮、堅毅、合作的優良品質。通過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刻苦、自制的意識和品質;通過課堂上 分組討論、小組競賽可以增強學生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4)培養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從美育的內容上看,生物學可以進行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的教育 。生物是自然美的主體。如動物、人體外表的對稱美;各種葉形、花冠的姿態美;動物(蜜蜂、螞蟻)社羣生 活表現的和諧美;生物學上一些名詞概念(如生長素)、規律(如孟德爾遺傳規律)、學説(如自然選擇學説 )發現的過程體現一種嚴謹的科學美;科學家的優秀品質體現了社會美。引導學生投入到創造美的活動中去, 如養鳥、護鳥、種花、種樹、綠化美化校園等。

4.身體技能素質

培養學生能夠自覺地鍛鍊身體,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身體和心理都發生着急 劇的變化。為此,學生必須瞭解自己的身體,科學地對待自己體內發生的一切生理變化,愉快地接納自己(不 管是男還是女,是胖還是瘦),並自覺地鍛鍊身體,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這些內容在教材中都有闡述,教師 應該充分運用這些素材,對學生進行生動具體的教育;同時也要指導學生了解綠色食品、各類補品,正確對待 減肥藥品及增高妙方等等。

探索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方法

目前,在生物學教學中進行了大量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改革。如過程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引導―探 究法、發現探索法、實驗探究法、目標教學法等。通過對這些改革的思考和分析,我們認為適應素質教育要求 的生物學教育方法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基本要素:

1.構建好有利於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在具體制定單元課題的教育目標時,一定要全面、具體、恰當。所謂“全面”是指在文化科學、身體技能 方面應指明達到的水平;在思想道德、心理、能力方面要指明通過哪些內容或活動培養哪種能力或品德。所謂 “恰當”是指從學生實際出發來制定教學目標應達到的水平。例如,高中《生物》中“光合作用”部分,教材 中有3個知識點:葉綠體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過程、光合作用的'意義;此外還有提取和分離葉綠體色素的實驗 。基於這些因素,教育目標可確定為:

(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過程。通過介紹科學家研究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於水分解的實驗過程,進行 科學方法的訓練;通過揭示光反應和暗反應之間的本質聯繫,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2)明確光合作用的意義。

(3)學會用丙酮―研磨法提取高等植物葉綠體中的色素,並用紙層析法將色素分離,從而明確葉綠體中色素 的種類、顏色和作用。

(4)通過比較光反應、暗反應的關係,接受辯證統一的觀點;通過光合作用的意義的學習,增強生態意識。

能否制定一個全面、具體、恰當的教育目標,這是在操作上落實素質教育思想的第一步。

2.使主體作用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主體精神、參與意識、獨立思考和創造才能。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必須依據學生 學習生物學的認識規律,在每一個環節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造參與的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才能。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積極思考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獨立進行觀察分析或 實驗操作,並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如在實驗探究法這種教學方法中學生的主體作用表現在:

(1)以學生實驗為核心組織課堂教學,學生始終置身於親自動手實驗和積極思考的學習情境中,既要動手操 作,又要動眼觀察,還要動腦思考,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2)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表現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獨立性,學生獨立完成實驗,並通過實驗分 析得出科學的結論。教學的過程體現出生物科學的探究過程,包括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實驗設計,實驗操作 ,觀察和測量,分析現象或數據,得出結論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初步瞭解了實驗科學的探究過程和科學 家的工作方法,而且培養了對科學的興趣,逐步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斷追求新知識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提高了科學素質。

3.重視學法設計

在教法設計的同時進行學法設計,在教學的過程中適時進行學法指導,這是生物課堂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 方面。

學法設計以章、學段為單位整體設計為宜,因為這樣可以在一個更大範圍內對學習過程有一個整體規劃。 學習方法有很多,結合生物教材可以進行如下幾種學習方法的指導:

(1)自學方法。這種方法可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學習閲讀,即老師通過預習提綱,指導學生逐字逐句的讀 ,理解其關鍵的詞語,然後逐段逐節的讀,理解並歸納其中的重點內容。第二步是指導學生學會整理筆記,比 較、歸納知識,形成知識體系,開始由教師給出提示提綱,學生自己總結,再講評交流;然後過渡到通過討論 寫出提綱,自己總結,最後組織全班交流。第三步是讓學生獨立獲取信息,並且將新信息與原有知識結構結合 ,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整體學習的方法。運用整體―局部―整體的思路進行教學。一本書從緒論開始先讓學生對全書有一個整 體認識,然後再深入到局部學習,每一章、每一節都是如此,也就是讓學生先見“森林”,後見“樹木”,這 樣學習有助於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3)實驗―探索的方法。此法的優點與做法詳見上一個題目

(4)討論交流法。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學習思辯方法、表達方法,討論可以發展學生的交 往素質。

(5)知識整理歸納的方法。提煉要點,列表、歸納知識網絡等。

以上這些方法要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因教學環節而有所選擇,要做到和教學方法有機地優化組合。總之使 用要恰當,避免用得過死,絕對化。

4.進行多邊信息交流與及時反饋

我們所説的多邊信息交流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比如課堂分組討 論、學生代表發言、以小組為單位的課堂知識競賽(10~15min),這種交流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教學 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應作為主導者和信息傳遞的中心,把握好時機,及時反饋,不僅 能幫助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控制教學過程,而且能夠及時帶給學生成功的歡樂,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望和創造精神,這是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一個重要標誌。

5.優化教學手段

在選擇教學手段時首先要了解各種媒體的優缺點。傳統的教學媒體如實物、標本,有利於學生動手實驗、實際觀察等能力的培養。現代化的媒體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所以 選擇使用教學媒體時要從素質教育出發,從有利於學生參與出發,把各種教學媒體在教學過程中有機組合,相 得益彰。

努力提高生物學教師的素質

在生物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必須依靠全體生物學教師的努力,只有高素質的生物學教師,才能使生物 學教學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的要求得到落實。因此,提高生物學教師的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當務之急。

1.增強生物學教師的事業心

加強師德修養,其核心是對學生的愛。當一個教師踏上講台的時候,面對着的是學生的需求,背靠着的則 是時代的、社會的重託,因此要求教師的愛不能停留於“母愛”,而應當是一種凝聚着該時代的社會要求的更 高尚更博大的“教育愛”。在一定程度上説,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

2.重視繼續教育

教師進修應解決三方面的問題:第一是促進教師觀念的轉變和知識的更新。生物學教師要熟悉生物學與社 會、生活、生產、科學、技術之間的密切關係;熟悉當前高科技領域內生物學研究的成果及其應用的有關知識 ,具有現代教育學的理論基礎知識,瞭解國內外基礎教育改革的動態及生物學教學改革的趨勢等。第二是大練 教學基本功,提高授課質量,花大力氣解決好課堂教學的效益和效率問題。第三是培養教師教學的自覺意識; 培養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自我評估的習慣和能力;培養教師對其教學過程進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培養 教師對學生反應的敏感性。有了這些能力和習慣,教師就可以自如地處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3.教師要參與教科研

教師參與教科研的好處是:第一可以使教師更進一步掌握教育規律,瞭解教育發展的新動向,提高教師對 教育理論的認識,提高教師對工作的責任感。第二是教師可以養成對自己教學活動的經常性反省的習慣。第三 是教師可以從中學到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

總之,廣大的生物學教師應該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加深對素質教育內涵的全面理解,大練教學基本功,在 教學的過程中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成為德才兼備的、能夠適應素質教育的教師。

對環保教育的一點思考 篇五

對環保教育的一點思考

《要保持“水源的清潔”》一文選自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深感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精要,理論識記的深湛以及文筆的優美。

有人曾經説過:世界的命運掌握在母親那推動搖籃的手中,這是有關早期教育至關重要的一個警示。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同樣的命題。當他去看一個十九歲的殺人犯時“有一種損失了什麼似的沉重感象一塊石頭壓迫着我的心……這是人的損失這個青年,如果對他進行了正確的教育的話,他原本是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可是,在殺人犯的信裏:只有在死亡的不肯饒恕的眼光之下,我才懂得生命是多麼寶貴,也只有當災難降臨到這個家庭裏的時候,父母才號啕大哭,籲求別人對犯罪分子的同情心和人道精神。一句:“就象看到一個人把自己喝水的井填沒而又遭受乾渴的痛苦人一樣去看待他”説得多好啊,這是因為,人的明智就在於:我們既然從這個水源裏取水喝,那就要永遠保持這個水源的清潔。

作者把人的“羞恥心”看成重中之重,他説:“羞恥心”是對於卑劣的醜惡的東西強有力的抗毒劑,形象地説,他能浮載榮譽感和自尊心的大船的'深水。羞恥心是潘多拉盒子的一把鎖,這把鎖,如果不是在人的朦朧期就及早鎖牢,或者讓他一旦生鏽,試想,還有什麼邪惡不會出現呢。

教師的工作是一項職業,但它有着特殊的意義,用作者的話來説,就是以一個人的心靈精細地接觸另一個人的心靈的工作。是呀,多年的教育實踐使我深深懂得:幼兒的心靈是人生的初稿,在這上邊的每一項書寫,都會形成永久的影響,留下終身不可磨滅的痕跡。由此,我想起了一則寓言:説的是北風和南風的故事。那天,北風和南風互相比試,看誰能夠把行人的大衣掀掉,北風猛施寒威,企圖一下子把行人的大衣掀掉,那裏知道,北風越吹,行人把大衣裹的越緊,而南風則不同,它徐徐吹來和暖的風,行人始而解衣敞懷,繼而終於脱下大衣。這則寓言,我今天想起來別有一番含義,它對於我們教師來説有着深刻的啟示:和風細雨往往勝於強烈的風暴,温和説服常常強於粗暴的壓服。特別是在處理孩子的過失時,我們確實應該慎重對待,保護孩子天真、脆弱的心。蘇霍姆林斯基的告誡:“只消一句冷酷無情的話,一個漠不關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斷一根纖細的生命之線”,看來並非危言聳聽。文章中:“真正的愛是不必聲張的,應當教會兒童去愛,對孩子的話,你要耐心聽,並且信任他”。他的教誨深刻、犀利、務實,簡直就是針對我們的今天所言。我們要無偏見地愛每一個孩子,這是教師最起碼的職業道德,不管孩子是否有缺點,“全納教育”的意識應深入每個教師的心坎,成為其行動的指南。

最後以我們託班的團隊精神:愛心、耐心、加細心,共同托起明天的新星。世上以弱小生命為最可愛,幼兒園教育是啟蒙教育,而託班教育則是啟蒙教育中的啟門教育,面對那些玲瓏剔透的小不點兒,我們只有一句話:用我們的愛心、細心加童心,共同托起明天的新星。

我們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對――歲的孩子,我們一定要融愛心、細心於一身,以母親般的情懷去關心、呵護這些稚嫩的小生命,以最大的耐心去解讀每一個孩子、最細的細心去換取孩子的依賴和家長的信任。

愛心――一個有愛心的老師,會把愛的陽光撒向每一個孩子,如同太陽使地球上所有人都沐浴着同樣的光輝一樣。不偏愛、不偏心,用愛的技巧、愛的藝術,使孩子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開心、開口、開竅。

細心――幼小孩子一日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老師的細心呵護,我們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關注孩子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細微動作,每一句稚嫩言語,循序漸進地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有條不紊地工作,使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

童心――做一個活潑快樂的老師,不管年長或年青,生活在小不點兒中間,天天與孩子同樂。如果説孩子的童心是一種天真稚拙的純淨,那麼,作為一個老師的童心,則是一種教育的智慧、一種理性的自覺,一種返璞歸真的本性。

對中學計算機教育的思考 篇六

對中學計算機教育的思考

自90年代以來,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其應用已遍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使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既向我們展示了未來美好的前景,也必然會對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教學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深刻影響將會改變教學模式、內容、方法,並最終導致整個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思想的根本變革。

一、中學計算機基礎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的方向

中學的計算機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應側重於基礎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是對學生進行計算機基本結構和計算機語言方面的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以使他們瞭解計算機的工作系統,為將來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打好基礎,還是對學生進行計算機操作和應用方面的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把計算機看作一個輔助工具,掌握使用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領呢?前一種方式是最傳統的教學方式,側重點在於理論知識,使學生對計算機有個較全面、較深入的認識。但這種方式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學習這些基本知識後,將來如何應用,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將來不會從事計算機專業工作。後一種方式是面向應用、面向未來的一種方式,側重點在於如何使用計算機這個“工具”,以便將來進入大學或工作崗位時,對那時的學習環境和工作環境、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個超前的基礎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因為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程度會迅速提高,幾年之後,在學習、工作中一定會被廣泛應用。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要有超前意識,讓學生接觸到代表計算機操作系統發展方向的操作環境並掌握幾種最常用的應用軟件。這種面向應用、面向未來的計算機基礎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

這裏所説的多媒體技術與前幾年一些書籍中曾提到過的多媒體組合教學概念不同,後者只是將幾種媒體加以簡單的組合(如把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加以組合)。今天的多媒體技術是以計算機為中心,把語言、圖像處理技術和視聽技術等集成在一起,不僅能雙向傳送微機數據,還能雙向傳送聲頻和視頻信號,使同一信息同時用圖形、文字、數據、表格、聲音等多種方式顯示出來,產生一種新的圖文並茂、豐富多采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立即反潰這種交互方式對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決定,學習內容、方法、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預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參於這個過程。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是在和計算機的交流對話中完成的,學生可按自己的學習基儲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計算機按照學生的要求提供信息,同時對學生的反應作出判斷、調整或修改學習內容,提供新的教學信息。這種智能化的交互特徵是傳統的教育-雪風網絡x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