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爸爸的花兒落了》七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3W

《爸爸的花兒落了》七下精品多篇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一

確定好要講《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課文之後,便聽到劉麗老師説去年欒豔芹老師講的也是這一課,效果非常好,於是便感覺心裏有了不小的壓力。由於時間比較充裕,為了講好這一課,又讀了一遍《城南舊事》,把閆學老師講的《冬陽·童年·駱駝隊》也就是《城南舊事》的後記部分的課堂實錄看了好幾遍。有了《城南舊事》的整體印象後,才開始讀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

在對課文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後,又上網搜到了不少關於這一節課的教案和教學設計,經過比較鑑別,覺得這一課的難點不應該主要放在體味父愛上,而是該放在父親言傳身教中,英子長大了一問題上。這樣就把教學目標確立為:1、朗讀課文,抓住線索,理清思路。2、探究作者對長大的思考,感悟至愛親情。目標已定,接下來的教學思路就已明晰。

一、“華”即“花”,導新課

在上課前我就開始播放影片《城南舊事》中《送別》的歌曲,來營造與課文內容相融的淡淡的憂傷氛圍。由解“花”字來導入,上課前在黑板上寫上“華”由甲骨文、金文到篆書、楷書、簡化字的變化,明確古代“華”即是“花”。《詩經》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現在還有成語:春華秋實、華而不實。然後聯繫文章內容,生命是一樹繁花,時間是一條鐵鞭,一朵朵抽落,可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長大了。(並非這種導入多麼新穎,只是因為這是我今年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上課伊始,便解一個與本文的題目或主題有關的字,也許有些老師認為這是古文專業的事,可是我認為,這一環節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體悟漢字的魅力,喜歡我們老祖宗創造的這些美麗的神奇的方塊字,做一個有根的人。)

二、明線索,理思路

這一部分是對課文內容的梳理,在設計上先從解題入手,梳理出本文的一條線索是爸爸愛花,考慮到預習時,班裏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出錯,所以先讓學生找課文中寫花的語句,然後再來明確文中反覆出現的某一事物或感情即是本文的線索。對文題的理解也採取了讓學生從課文中找依據的方法,對課文主要內容的理解則通過設計這樣一個問題來達成:即本文寫了眼前發生的什麼事,又寫了回憶中的哪些事?同桌交流後教師相機點撥:這篇文章是隨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敍下來的,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文章採用插敍順序,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三、悟親情,思成長

學生明確了文章記敍的事件後,再來明確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便水到渠成。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又和下一個問題:爸爸的一顆愛心促使英子迅速成長密切相關。英子的成長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再次迅速瀏覽課文之後很自然的得出結論:1.學會勇敢地面對困難。2.不再遲到了。3.成為優秀畢業生的代表。4.爸爸去世後表現得非常鎮定。最後分析學生感受最深的捱打一事,通過個別讀、齊讀、換字讀等形式體味爸爸的嚴厲和慈愛,再拓展《城南舊事》的後記部分英子和爸爸關於駝鈴的對話。(目的在於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爸爸的嚴格要求在於使英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而爸爸的慈愛則表現在培養英子的美好品性)有了與文本的密切對話,學生再結合自己切身感受來談便有話説,就可打通課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為什麼要一個鈴鐺?”我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

爸爸告訴我,駱駝很怕狼,因為狼會咬它們,所以人類給它帶上鈴鐺,狼聽見鈴鐺的聲音,知道那是有人類在保護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説:“不是的,爸!一定是拉駱駝的人類,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説:“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

四、妙結尾,薦名著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以及同學們的親身體驗及感悟,構成一曲美妙、豐富的人生交響樂,老師讀完這篇文章後,心情激動,寫了一首小詩,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

爸爸的花兒落了

孫愛雲

爸爸的花兒落了

童年的駱駝隊緩緩走遠

爸爸,您不要放心不下

我已經不再遲到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不會有人和我一起去看海

媽媽,您不要放心不下

我會料理爸爸的花兒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妞兒終於找到媽媽

小弟,你們可以安心玩耍

我已經是小小的大人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驢背上的宋媽已不知去向

花兒落了

我長大了

教後反思:上完課的當天下午,語文組的各位老師給我指出了優點及不足。在評課前,自我感覺這堂課的版塊還是比較清晰地,可是王欽峯老師的話讓我茅塞頓開,是啊,好戲應放在開頭,應該先理清思路,然後接着就品味偷懶捱打一事,這樣在課的開始就可以形成一個高潮,接下來再明線索,解題意,最後詩歌結課再形成一個小高潮。其他的缺點還有當堂檢測沒有拓展性,自己語言不夠精煉,問題生成性差等,這些都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克服。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二

這篇小説的教學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內容。因此,課前我劃出課文主要的層斷,上課時師先範讀,學生再跟讀,最後到個別讀,效果還不錯,學生能在朗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情感,那就是“爸爸對自己的親情和盼望自己長大、懂事,寫得而不露。”

教學過程中,我抓住父親對“我”上學偷懶的懲罰,表現了父親對“我”的深情,那就是嚴厲但不失愛心,情節是:有一天,下大雨,她因賴牀不起,而受到爸爸的懲罰,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頓,仍然堅持要她上學,不過拿了五大枚銅板,破例讓她坐洋車上學,她上學時忘了穿上花棉襖,爸爸拿着送到學校來,還給了她兩個銅板。事情不大,卻充分表現出爸爸是十分愛她的,這在她幼小的心靈中激起了陣陣漣漪,使她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能夠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懂得自己去克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父親的人物性格躍然紙上,這些上課過程我都較好地處理了,也是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另外的教學要求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從中感受至愛親情。”文章的兩條線索:一線是爸爸愛花,另一條是畢業典禮。前者是主線,因為作品所要刻畫的主要形象是爸爸,在作品中是起主導作用的,後者是畫線,是為情節的發展有序而設的,它對主線只是起着烘托、映襯、推動的作用。對於線索的把握,學生較容易把握,但書上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我們知道了,生活中的親情你們能談談嗎?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牀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處理的?學生雖然有個別發言的,但不夠熱烈,也就是説在拓展延伸這方面,老師引導的不夠深入,學生還不能從課文中真正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是這堂課的不足之處,為了把“世上只有爸爸好”這樣的口頭禪作文説好,是否前面變佈置,也許效果好些,假如今後加強這方面的練習,會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是一篇情感頗深的文章,文中作者對父親的回憶有快樂,有感傷,文中爸爸對作者有嚴厲的責罰,更有深沉而綿長的愛意。但是,在文中,學生只停留在表面字句的理解上,對作者深層情感的把握不是很到位。學生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我們不能簡單地生氣或鬱悶,知道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經過觀察與分析,我發現學生之所以如此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他們的自我中心意識在作怪。在該篇文章中,他們把自己當做作者,覺得“我”還非常不錯,積極,上進,很少遲到、、、、、、只是一次意外的起牀晚了,況且爸爸媽媽也為什麼不叫一聲呢,這樣子過了上課時間,爸爸竟然那麼嚴厲,那麼可怕,冷冰冰的,一聲不吭,面無表情,而後又是罵又是打。在他們心中父親的高大形象早垮塌了。何談對父親的感激與深深懷念?

其次,學生的父母有着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管教不嚴,溺愛有加,甚至放任自流,出了事就呵着護着。有的父母常常吵架,而無暇顧及孩子的感受了,在無形之中就給孩子造成了心靈上的陰影。有的母親文化水平不高,品位一般,整天沉溺在麻將室或者歌舞廳,甚至連孩子的三餐都難以按時保證。這樣孩子對自己的父母毫無感激之情,在這篇課文中自然難以產生情感體悟的`共鳴了。

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除了備課本外,更要多備學生,這樣才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去挖掘課本中深邃的內涵和體悟作者深沉的情感。

教學時,有同學問我:“英子到東交民巷寄錢出來以後,看到了東交民巷街道的花圃中種滿的蒲公英,她高興地想:闖過來了,快回家去,告訴爸爸並且要他明天在花池裏也種滿蒲公英。這當中的蒲公英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思考:對啊,蒲公英,看似輕描淡寫的一筆,是否別有含義?

帶着這問題我再次研究課文內容,發現全文是由“花”串連起來的,在全文中起貫穿全文的作用,“蒲公英”便是這一線索的組成部分。在英子成功寄出錢之前,心裏是那樣的惴惴不安,她不知道自己能否完成任務,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説,並不是一件易事!而她,按照爸爸的吩咐,果真順利的完成任務,成功的喜悦必然給她帶來好心情。此時的英子看到了蒲公英——在她成功後看到的第一道風景,感覺當然特別美,這時的蒲公英猶如她的吉祥物,那是她經歷成功的標誌!這份美好的回憶當然要珍藏,她很自然地想到要讓愛花的爸爸也種上一些。由此看來,雖然這只是輕輕的一筆,卻含義豐富。

本文主旨為“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孩子”。顯然“成長”是主題,“花”是為主題服務的,她的成長足跡就是通過花來體現。我們發現,在英子由一個不懂事的小女孩變成為一個遇事鎮定的小大人的整個過程中,過渡很自然,因為每一次關鍵的成長都有“花”作為標誌:

1、從爸爸對花的悉心照料,我們似乎看到了他對女兒的呵護備至,女兒在爸爸的關懷下開始乖巧、懂事。

2、蒲公英的出現標誌着英子已經能為家裏出力了。

3、那朵戴在英子胸前的夾竹桃花伴隨英子上台領畢業證書,也伴隨她告別童年、伴隨着她勇於面對生活——她已不再是小孩子了。爸爸的夾竹桃花落了,正是她成長的標誌。

總之,全文借用“花”清晰地引出了一段段回憶,這,正是英子成長的足跡。

學生的一句提問,引起了我更深刻的思考,道出了文章更深的內涵,這麼精彩的一筆,我們怎能忽視呢?

《爸爸的花兒落了》七下 篇三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內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讀課文,學會質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從中感受至愛親情。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 預習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⑵ 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可能也遇到過類似“我”賴在牀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教育你的呢?也許感受到父愛的事件很多,準備好説給大家聽聽。

2、教師:

⑴ 準備好授課內容及多媒體課件。

⑵ 有條件的,可提前為學生播放影碟《城南舊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可以用深情的語言為學生講朱自清的《背影》中“望父買橘”的片斷,以創設情境。

2、也可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親教兒子一步步脱險的經歷導入。

3、還可用以下話語導入:

人生在世,人們誇讚的最多的是母愛,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愛。可是今天我們要為我們的父輩唱一首頌歌,他們同樣讓我們難以忘懷,他們同樣值得我們誇讚。現在我們就一同去認識一位可敬又可親的父親吧!

二、整體感悟

1、檢查預習情況。

(利用多媒體課件)

2、快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⑴ 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⑵ “花”在全文結構中起着怎樣的作用?

⑶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速讀課文後,四人小組討論回答,學生間互相評論補充:

⑴ 爸爸表面上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⑵ 文章題目為“爸爸的花兒落了”,與題目相映,文章也多處寫到花,如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迴應前文,點出爸爸已不在人間,可以看出“花”是作為線索貫穿小説始末的。

⑶ 表達了作者失去父親的痛楚與無奈,同時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三、研讀與賞析(上)

1、教師導學:

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指爸爸種的夾竹桃凋謝了,另一方面則點出了爸爸的離開人世。那麼爸爸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究竟起了怎樣的作用呢?同學們可以圍繞這個話題再深入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力求對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自主探究:

確定思考題,教師引導學生逐漸將思考題集中到以下幾方面,大屏幕出示問題組:

⑴ 文中哪些寫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憶過去的事,回憶的事情是怎樣引出的?

⑵ 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可能將不久於人世的?

⑶ 怎樣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唸的話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後學生在課文中勾畫,四人小組討論回答,教師補充歸納:

⑴ 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憶述探病時爸爸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牀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後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於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最後畢業典禮回來,看着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⑵ 比如開頭“我”回憶去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曾説:“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並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長大了,是不是?”這是一處伏筆。又如當畢業典禮的鐘聲響起後,我突然又想到媽媽爸爸,疑惑“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麼紅腫着”,是在暗示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瞭解,知道他將去世。而畢業典禮結束後,“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麼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趕回家去,這恐怕是一種預感。至於寫她進家門以後看到“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將喪父的傷痛推到極致。

⑶ 是説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時,終於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四、作業

1、識記字詞,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2、思考“研討與練習”一。

3、進一步閲讀文章,思考“研討與練習”二。

4、準備説説自己的爸爸。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檢查作業。

2、繼續研讀與賞析文章的重點。

〖教學設計〗

一、檢查作業

二、研讀與賞析(下)

1、教師導學:

上節課我們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已經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內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脈絡。這節課我們就文章的重點進一步學習和探討,使自己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請同學們重點閲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後“我”急着回家兩部分,可就下面的問題展開討論。

2、大屏幕出示問題組:

⑴ 對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⑵ 畢業典禮後“我”回家時見到了怎樣的情景?這情景預示着什麼呢?

⑶ “我”是不是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再讀有關內容,然後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明確:

⑴ 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是他表面的嚴厲中又有無限的關愛,關心自己的冷暖和苦樂。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後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

⑵ 弟弟妹妹們只是自顧自地玩着;爸爸種的夾竹桃垂下好幾枝,很不像樣子;小青石榴從樹上掉下來,老高急匆匆地告訴醫院來了電話,等等,這些都預示着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將不久於人世。

⑶ 是的。“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裏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後就對老高説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最後在心裏默唸“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三、體驗與反思

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討論“我們”為什麼很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教師應給學生自由説話的機會,使學生暢所欲言,並且明確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煩惱,但只要正確對待就一定會解除煩惱,迎接新的挑戰。

進一步提問:

1、課文中還有什麼情節會引起你的閲讀興趣?談談體會。

2、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牀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處理的?説給大家聽聽。

四、拓展延伸

有首歌説:世上只有媽媽好。今天的文章讓大家重新認識了父親,那深沉的愛,那感人的愛,讓我們説真話,訴真情,用自己的心聲説説,“世上還有爸爸好”。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作者的文章和同學們的發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愛的樂章,讓我們把這些內容記在本子上,印在腦海裏,留在我們成長的記憶長河中。

五、作業

小作文:《世上還有爸爸好》

【點評】

本教案以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引導學生通過文章的研讀與探究,對文章語言的品味與揣摩,對文章相關語段的體味與感悟,達到了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以及情感薰陶的目的。整個教學設計從“初步感知”到“研讀與賞析”再到“反思與延伸”,三大教學板塊將整個教學流程貫通一氣,既貼切又自然,既流暢又嚴謹,設計是比較有新意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反思與拓展──“世上還有爸爸好”的口頭作文,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認識,鮮明地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將課堂教學推入高潮,使學生對文章的所藴涵的情感有了新的思考與認識,促使學生在對文章的研讀過程中感悟人生,體味生活,得到啟示,獲得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