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暑大暑是什麼意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8W

小暑大暑是什麼意思(多篇)

小暑大暑是什麼意思 篇一

一、小暑大暑是什麼意思

小暑是什麼意思: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2017年小暑時間:2017年7月7日 05:50:38,農曆六月十四 星期五

大暑是什麼意思:大暑,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這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後,這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温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視。

2017年大暑時間:2017年7月22日 農曆六月二十九 星期六

二、小暑和大暑有什麼不同

小暑和大暑分別意味着炎熱天氣的開始與高峯

小暑氣候特徵:這時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温升高,並進入伏旱期;而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熱帶氣旋活動頻繁,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開始增多。小暑後南方應注意抗旱,北方須注意防澇。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小暑的標誌:出梅、入伏。

大暑氣候特徵: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温最高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許多地區的氣温達35度以上,俗稱的“三大火爐”也最旺。在我國華南以北的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如蘇、浙、贛等一帶處於炎熱少雨季節,滴雨似黃金。而在我國的華南西部地區雖然高温出現也最頻繁,但雨水卻最豐沛、雷暴最常見,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

三、小暑和大暑哪個更熱

1、總體是大暑最熱

選取了31個省會級城市進行比較。小暑採用7月7日-22日平均,大暑採用7月23日-8月7日平均。比較了平均氣温、平均最高氣温、平均最低氣温(數據都是1981-2010年30年平均)、極端最高氣温(1951-2013年小暑和大暑期間的最高值)四個要素。

2、區域性是小暑局部最熱

雖然在整體統計上,小暑不及大暑熱。但是在一些城市或區域,小暑還是可以佔到便宜的。在北方城市中,綜合四項指標,小暑更熱的是:石家莊、哈爾濱、銀川、烏魯木齊。在南方城市中,昆明、拉薩、福州、廣州、海口也是小暑更熱。而在呼和浩特和南寧出現了小暑大暑難分伯仲的情況。

小暑 篇二

鬥指辛。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節氣,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這一情況。此時,已是初伏前後。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

小暑大暑是什麼意思 篇三

今日小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説法。

農曆“六月初六”,相傳這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古時人們會不約而同選擇這一天“曬伏”——暴曬衣服去潮去濕。可這些日子“郭美美的事情還沒查清楚,沒有心思曬伏了”的人們並非少數。當然也不排除不曬伏的人們懷着“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的警惕之心。

小暑一過,一日熱三分,標誌着一年中極端炎熱天氣的到來。小暑後南方應注意抗旱,北方須注意防澇。小暑前後,上海也進入了雷暴頻發的季節,就像昨天的申城,一邊是37℃高温橙色預警,一邊是7-8級雷雨大風和強降水雷電黃色預警,彷彿整個炎夏都處在防熱、防風、防雨、防雷的忐忑之中。

在小暑奔向大暑的大熱天,還被“郭美美炫富拉黑紅十字”、“渤海灣油田漏油污染環境”這樣的事情燃起心中的火氣,所以,身體不要中暑、情緒不要中暑,才是酷暑裏的王道。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温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視。

大暑時節即是喜温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也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我國有些地區的人們茶餘飯後有以鬥蟋蟀為樂的風俗。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説:“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後,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裏,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

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後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並形容“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説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晴天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夏季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且暑氣逼人,心氣易於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將養,而導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當你出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昏、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噁心等症狀時,多為中暑先兆。

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處休息,給病人喝些淡鹽開水或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夏季預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曬;注意室內降温;睡眠要充足;講究飲食衞生。有條件的人,進入夏季後,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濁,清解濕熱之方,如鮮藿香葉、佩蘭葉各10克,飛滑石、炒麥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飲。也可在暑熱之季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説法,故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痺證等陽虛證,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

1、少喂精飼料

奶牛產後4-5天,開始給予少量精飼料。因奶牛產犢後,乳房常有水腫,在此情況下,只能餵給少量精飼料。

2、多汁飼料

隨着乳房消腫變軟,逐漸增加多汁飼料的喂量,直至達到標準用量(一般7-15天)。奶牛的泌乳高峯在第二個泌乳月份,為充分發揮其泌乳能力,可在乳量上升期內適當多給營養豐富的飼料,直到乳量不再增加時(約需10-15天),停止這部分多給的飼料。

3、充足飲水

讓奶牛自由飲水。一般奶牛日需飲水50-70千克,高產牛需100千克以上。

4、供給食鹽

一般按100千克體重供給5克,另外,每產1千克奶增加2克鹽。也可按混合精飼料的2%加入飼料中餵給。

5、飼料多樣化

喂產奶牛的飼料,首先儘量做到多樣化,並要定時定量;其次是改變飼料的種類和數量時要逐漸進行。同時,還要觀察牛的採食情況。

6、加強管理

產犢後3-4天內不可把乳房內的奶擠幹,以免引起產後麻痺。第1天多擠幾次,每次擠1-1.5千克,第2天擠全日量的1/2,第3天擠全日量的3/4,第4天全部擠幹。對產奶牛要温和,不能隨意打罵,避免驚擾;注意對乳房的保護,經常觀察,發現異常變化及時採取措施;每次擠奶前刷拭牛體,既可促進血液循環,使人畜親和,又可保證牛奶質量;保持牛牀清潔乾燥,夏秋季節要給牛修一次蹄,以免牛蹄變形;保持牛舍陰涼,避免奶牛中暑。

小暑大暑是什麼意思 篇四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説。

小暑代表什麼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温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由於炎熱,此時蟋蟀也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熱消暑;同時,老鷹也會因地面氣温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到來代表着我國華南西部、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亦須注意預防。常年7、8兩月的暴雨日數可佔全年的75%以上,一般為3天左右。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華南東部,小暑以後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温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與農業豐歉關係很大,必須及早分別採取抗旱、防洪措施,儘量減輕危害。

小暑到來代表着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於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氣,常常出現的伏旱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及早蓄水防旱顯得十分重要。農諺説:“伏天的雨,鍋裏的米”,這時出現的雷雨,熱帶風暴或颱風帶來的降水雖對水稻等作物生長十分有利,但有時也會給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響。

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後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出現鋒面雷雨。“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温為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常年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温高於30℃、日最高氣温高於35 ℃的集中時段,這對雜交水稻抽穗揚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佈局上應該充分考慮這個因素外,已經栽插的要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於華南初春時節景象。

小暑前後,華南西部進入暴雨最多季節,常年7、8兩月的暴雨日數可佔全年的75%以上,一般為3天左右。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華南東部,小暑以後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温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與農業豐歉關係很大,必須及早分別採取抗旱、防洪措施,儘量減輕危害。

小暑到來代表着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亦須注意預防。

大暑代表什麼?

古文記載“六月中,解見小暑”、“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因此,好多的古文中對大暑節氣都有過講述。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因此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説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説時常有大的雷雨就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相信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是處在三伏裏的中伏階段。這個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全國各地温差也不大。不是有句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大暑對於小暑來説,天氣更加的炎熱。在《1971~2000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中,從30年8月的極端最高氣温統計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區7月的極端最高氣温值出現在7月下旬,絕大部分省區8月的極端最高氣温值都是出現在8月上旬,正好都出現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時期。

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時節,俗話説:“東閃閃無半滴,西閃閃要來雨”意思是説在夏天的時候,閃電若是出現在東方出現,雨一般都不會下的,但如果閃電出現在西邊,那麼雨馬上就要來了。

小暑大暑是什麼意思 篇五

小暑

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也有節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已經到來,但還未達到極熱的程度。俗話説:“熱在三伏”。我國三伏天氣一般出現在夏至的28天之後,即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温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牀下。”文中所説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温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大暑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這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漢族勞動人民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説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説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在我國華南以北的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如蘇、浙、贛等一帶處於炎熱少雨季節,滴雨似黃金。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裏多雨,囤裏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説法。恰如左河水詩云:“日盛三伏暑氣薰,坐閒煩靜在蠅蚊。縱逢戰鼓雲中起,箭射荷塘若灑金。”如果大暑前後出現陰雨,則預示以後雨水多。農諺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無雨少雨,吃水愁”的説法。

處暑

處暑是反映氣温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説:“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温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温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詩云“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日行南徑斜暉裏,割稻陌阡車馬馳。(左河水)”,處暑以後,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墒;以防秋種期間出現乾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温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温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小結:雖然都是“暑”,但是小暑大暑和處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處暑最涼快,大暑最熱,小暑也挺熱。反正夏天就很少有一天是涼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