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81K

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精品多篇】

八年級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篇一

分式方程

一、理解定義

1、分式方程:含分式,並且分母中含未知數的方程——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思路是:

(1)在方程的兩邊都乘以最簡公分母,約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2)解這個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帶入最簡公分母,看結果是不是為零,使最簡公分母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須捨去。

(4)寫出原方程的根。

“一化二解三檢驗四總結”

3、增根:分式方程的增根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增根是最簡公分母為0;(2)增根是分式方程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

4、分式方程的解法:

(1)能化簡的先化簡(2)方程兩邊同乘以最簡公分母,化為整式方程;

(3)解整式方程;(4)驗根;

注:解分式方程時,方程兩邊同乘以最簡公分母時,最簡公分母有可能為0,這樣就產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驗根。

分式方程檢驗方法:將整式方程的解帶入最簡公分母,如果最簡公分母的值不為0,則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則,這個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5、分式方程解實際問題

步驟:審題—設未知數—列方程—解方程—檢驗—寫出答案,檢驗時要注意從方程本身和實際問題兩個方面進行檢驗。

二、軸對稱圖形:

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摺,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互相重合的點叫做對應點。

1、軸對稱:

兩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摺,其中一個圖形能夠與另一個圖形完全重合。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互相重合的點叫做對應點。

2、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區別與聯繫:

(1)區別。軸對稱圖形討論的是“一個圖形與一條直線的對稱關係”;軸對稱討論的是“兩個圖形與一條直線的對稱關係”。

(2)聯繫。把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旁的部分看作兩個圖形”便是軸對稱;把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看作一個整體”便是軸對稱圖形。

3、軸對稱的性質:

(1)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

(2)對稱軸與連結“對應點的線段”垂直。

(3)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4)對應點的連線互相平行。

三、用座標表示軸對稱

1、點(x,y)關於x軸對稱的點的座標為(x,-y);

2、點(x,y)關於y軸對稱的點的座標為(-x,y);

3、點(x,y)關於原點對稱的點的座標為(-x,-y)。

四、關於座標軸夾角平分線對稱

點P(x,y)關於第一、三象限座標軸夾角平分線y=x對稱的點的座標是(y,x)

點P(x,y)關於第二、四象限座標軸夾角平分線y=-x對稱的點的座標是(-y,-x)

八年級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篇二

分式方程

一、理解定義

1、分式方程:含分式,並且分母中含未知數的方程——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思路是:

(1)在方程的兩邊都乘以最簡公分母,約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2)解這個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帶入最簡公分母,看結果是不是為零,使最簡公分母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須捨去。

(4)寫出原方程的根。

“一化二解三檢驗四總結”

3、增根:分式方程的 ww 增根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增根是最簡公分母為0;(2)增根是分式方程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

八年級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篇三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於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這種關係,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數

滿足的三個正整數,稱為勾股數。

常見的勾股數組有:(3,4,5);(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這些勾股數組的倍數仍是勾股數)。

二、證明

1、對事情作出判斷的句子,就叫做命題。即:命題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2、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度。

(1)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思路是將原三角形中的三個角湊到一起組成一個平角。一般需要作輔助。

(2)三角形的外角與它相鄰的內角是互為補角。

3、三角形的外角與它不相鄰的內角關係

(1)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4、證明一個命題是真命題的基本步驟

(1)根據題意,畫出圖形。

(2)根據條件、結論,結合圖形,寫出已知、求證。

(3)經過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證的途徑,寫出證明過程。在證明時需注意:①在一般情況下,分析的過程不要求寫出來。②證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據。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相互平行。

三、數據的分析

1、平均數

①一般地,對於n個數x1x2.。,我們把(x1+x2+•••+xn)叫做這n個數的算數平均數,簡稱平均數記為。

②在實際問題中,一組數據裏的各個數據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時,往往給每個數據一個權,叫做加權平均數。

2、中位數與眾數

①中位數:一般地,n個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於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據(或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②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據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

③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描述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

④計算平均數時,所有數據都參加運算,它能充分地利用數據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現實生活中較為常用,但他容易受極端值影響。

⑤中位數的優點是計算簡單,受極端值影響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數據的信息。

⑥各個數據重複次數大致相等時,眾數往往沒有特別意義。

3、從統計圖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

4、數據的離散程度

①實際生活中,除了關心數據的集中趨勢外,人們還關注數據的離散程度,即它們相對於集中趨勢的偏離情況。一組數據中數據與最小數據的差,(稱為極差),就是刻畫數據離散程度的一個統計量。

②數學上,數據的離散程度還可以用方差或標準差刻畫。

③方差是各個數據與平均數差的平方的平均數。

④其中是x1,x2.。.。平均數,s2是方差,而標準差就是方差的算術平方根。

⑤一般而言,一組數據的極差、方差或標準差越小,這組數據就越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