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經典寓言故事《塞翁失馬》(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61K

經典寓言故事《塞翁失馬》(精品多篇)

塞翁失馬 篇一

30、《古代寓言兩則》 課 題 :《古代寓言兩則》 課 型:講讀 課時:兩課時

主備人:趙瑞琴 審核:宋新蕊 時間:2009-12-28 學習要點: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寓言的寓意;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問題,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的能力; 3.學會分析故事所藴涵的辨證思想,並能在生活中運用。 重點難點:

1、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2. 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學習《智子疑鄰》)

一、預習導學: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並識記字形。

其鄰人之父亦云( fǔ) 不築必將(jiāng)有盜 此何遽(jù)不為福乎 其馬將( jiàng)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其子好( hào)騎,墮(duò)而折其髀(bì) 丁壯者引弦(xián)而戰。 此獨以跛(bǒ)之故,父子相保。 2.解釋加點的詞。

天雨牆壞( 下雨) 其鄰人之父亦云( 老人 )

暮( 晚上)而果( 果然 )大亡( 丟失 )其財

其家甚( 很 )智( 以„„為聰明 )其子

近( 靠近)塞( 邊塞 )上之人有善( 精通 )術者 人皆吊( 對其不幸表示安慰 )之

此何遽( 怎麼就,表示反問 )不為福乎

居( 經過 )數月,其馬將( 帶領 )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其子好(喜歡)騎,墮(摔下 )而折其髀( 大腿) 丁壯者引弦( 拉 )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十分之九) 此獨以(因為)跛(瘸腿)之故( 原因 ),父子相保(保全 )。 3.文學常識積累:

要求:查找有關資料,整理出你認為重要的與作者有關的常識內容(如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1)《智子疑鄰》的作者是韓非,戰國末期韓國人,著名思想家。他著有《韓非子》一書,本書筆鋒犀利,説理透闢,常用寓言故事闡明事理,富有説服力。其中許多寓言故事流傳於世,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2)《塞翁失馬》選自《淮南鴻烈集解》,《淮南鴻烈》是西漢時淮南王劉安召集其門客集體編著的,又名《淮南子》,本書以道家思想為主,糅合儒、法、陰陽等思想,論理時常常引述古代神話、傳説,因而保存了一部分珍貴的神話資料,內容豐富,文筆優美。

(3)寓言像一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維活躍。那麼什麼是寓言呢?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是民間口頭創作。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經常採用寓言闡明道理,保存了許多當時流行的優秀寓言,如:《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其中《莊子》與《韓非子》收錄最多。

二、檢查導入: 1.導入: 同學們,你能説出你知道的寓言故事的名字嗎?你能説説什麼是寓言嗎?寓言有什麼特點?在世界文學寶庫,寓言是一顆特別燦爛的明珠,它往往借淺顯易懂的故事來説明一個深刻道理。《韓非子》一書中就記錄了許多這樣的寓言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韓非子》一書中《智子疑鄰》這個故事,你一定會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示。 2.聽寫字詞。

3、由學生介紹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老師補充。 4.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三、學習研討:

(一)細讀課文,理出文章思路,整體感知

1、一讀課文。要求:學生自由朗讀,指名學生朗讀。老師指導:一定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感情。

2、二讀課文,讀懂文意。要求:細讀課文,不參考資料書,根據課下注釋試譯課文。 (1)學生自主翻譯,並劃出不會翻譯的詞、句。 (2)將疑難詞句在小組內交流解決。

(3)全班共同解決小組內遺留問題,老師注重指導。 3.老師強調以下詞語和句子的解釋翻譯。 ⑴宋有富人,天雨牆壞。

宋國有個富人,因天下大雨,牆坍塌下來。 ⑵ 不築,必將有盜。

如果不(趕緊)修築它,一定有盜賊進來。

⑶暮而果大亡其財。

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的財物。 ⑷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這家人很讚賞兒子的聰明,卻懷疑偷盜是隔壁那個老人乾的。

4、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富人失竊,智子疑鄰。

5、學生試背課文,最好能當堂背會。

(二)精讀課文:結合下列問題,把握寓意

1、宋國富人為什麼會“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2、你覺得宋國富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3、聯繫生活實際,説説你從這則文言寓言中得到什麼啟示?

4、當別人給你提出意見時,你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

——(1)以上4個問題,個人認真思考; (2)小組討論交流,每個人都要發言; (3)全班交流,看哪個小組的發言最精彩; (4)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5、你能説説這個寓言的寓意嗎?試一試。

積極方面:聽意見,只應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麼 人提出,對人不能持偏見。 消極方面:要注意自己與聽話者的關係,如果關係疏遠,即便説的意見正確,效果也不見得好。

教師小結: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時,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 (嚴文井)

第 二 課 時(學習《塞翁失馬》)

一、學習研討

(一)細讀課文,理出文章思路,整體感知 1.一讀課文---糾正字音

學習文言文,同學們可能感到有些困難。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覆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途徑。這篇課文同學們預習過,現在,老師檢查一下朗讀的情況。 (1).請男女生各一人讀一遍課文。要求字音準確。

其馬將( jiàng )胡駿馬而歸 墮而折(duò)其髀( bì)

此何遽( jù)不為福乎 丁壯者引弦(xián )而戰。 此獨以跛(bǒ)之故,父子相保。 (2).老師範讀,然後全班學生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抑揚頓挫 (要注意停頓,要分出輕重,讀出語氣)。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此/何遽/不為福乎?↗ 2.二讀課文—-疏通文意,分析情節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須疏通文意,瞭解故事的內容。)

(1)。疏通文意:對照註釋疏通文意,在自讀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如有不懂的問題可提出來,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解決。 老師強調以下詞語和句子的解釋翻譯。 解釋加點的詞:

馬無故亡(逃跑)而入胡 人皆吊(對其不幸表示安慰)之

居(經過)數月 其馬將(帶領)胡駿馬而歸

其子好(喜歡)騎 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絕大部分) 翻譯句子: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

靠近長城一帶的人們中,有一個精通術數的人,一天,(他家的)馬無故跑到北方胡人的境地去了。

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人們都來安慰他,他卻説:“這難道不是福氣嗎?” ③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過了幾個月,他那匹馬(竟然)帶領着一羣胡人的駿馬回來了。 ④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家裏有的是好馬,他兒子喜歡騎馬,(有一天)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大腿。 (2).理順關係:理清人物之間的關係。 請指出“善術者”、“其父”、“其子”、“父子”各指代誰。 (3).分析情節:故事情節可分為幾個部分,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情節各部分的內容:

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4).複述故事:採用比賽形式(看誰複述得又好又準確),讓3-4位學生複述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和故事情節。

(二)精讀課文:結合下列問題,把握寓意 1.這篇古代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塞翁失馬得馬、兒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麼這個故事寄寓了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

(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分組合作討論來探究寓言的寓意) 2.教師指示思考的角度

從寓言故事情節的發展來看,從塞翁對這件事的態度來看,從壞事和好事之間的關係來看。 (1)從寓言故事情節的發展來看(福禍得失的一系列變化説明了什麼道理?)

明確: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因為禍中往往隱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預伏着禍的先機。

(2)從“塞翁”能沉着冷靜的靜觀事情的變化來看(面對一系列變化,塞翁為什麼能處變不驚?)(緊緊抓住“塞翁”那三句話來思考。也可讓學生讀讀那三句反問句,通過揣摩語氣來達到目的。) 明確:因為塞翁懂得禍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轉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對這一系列變化,他能處變不驚,沉着冷靜,樂天知命,不因禍福而悲喜,不以得失為懷。

(3)在“塞翁”看來,壞事能變成好事,好事能變成壞事,難道就不要一定的條件就可以轉化的嗎? 明確:轉化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沒有馬,壞事能變成好事嗎?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歡騎馬,好事能變成壞事嗎?如果胡人不入侵邊境,壞事能變成好事嗎? 由此我們可知:這則寓言通過假託“塞翁失馬”的故事,寄託了這樣一個寓意——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3.你是否也有過類似“塞翁失馬”的經歷?請你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這則寓言還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小結: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應學會辯證的看問題。 2.因為好壞、福禍、利害是相互轉化的,在考慮問題時,我們應當考慮周全,處事要謹慎,要防患於未然。

3.要因勢利導,變禍為福;要創造條件,把壞事變成好事。 „„„„

塞 翁 失 馬

塞翁失馬,焉(安)知非福

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禍) (福) (禍) (福)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寓意:福禍得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三)品讀課文,賞析語言

1.討論題:怎樣理解這兩則寓言語言簡潔生動的特點。

2.每個同學以“„„表現了„„”或“„„寫出了„„”説一句品析兩則寓言語言的話。 示例:

課文語言簡潔生動。如《智子疑鄰》開頭寫故事發生的背景,只用八個字。“宋”,寫出了故事發生的地點;“富”,是被盜的原因;“牆壞”又為盜竊者提供了自由進出的條件。中間30多字,寫出了一個波瀾起伏、耐人尋味的故事。 你的賞析:

四、遷移提高

拓展閲讀,嘗試解決以下問題 畫蛇添足

楚有祠⑴者,賜其舍人⑵卮⑶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註釋:⑴祠:祭祀。⑵舍人:貴族達官家裏的門客。⑶卮:古代一種盛酒的器皿。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且:將要 ) ⑵為蛇足者,終亡其酒(亡:同“無”,失掉) 2.翻譯下列句子。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添上腳呢? 3.用一句話寫出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

答案:諷刺了那些不顧客觀實際,自我賣弄,弄巧成拙的人。

五、反饋檢測:

(一)基礎知識檢測

1、《智子疑鄰》節選自《 韓非子• 説難 》,作者 韓非 , 戰國 末期 法 家著名的思想家。這則寓言的寓意是: 可以從消極方面、積極方面回答 。 2.《塞翁失馬》節選自《 淮南鴻烈集解 》,是 西漢 時期 淮南王劉安

組織門客編寫的。這則寓言的寓意是: 福禍得失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變的。 。後人把這則寓言概括的成語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二)比較閲讀 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 下雨 )牆壞( 毀壞 )。其( 他的 )子曰:“不築( 修補 ),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 老人 )亦云(也這樣説)。暮( 晚上 )而果( 果然 )大亡( 丟失 )其財,其家甚智( 以„„為聰明 )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塞翁失馬

近塞上( 這裏指長城一帶 )之人有善術者(精通術數的人 ),馬無故亡(逃跑 )而入胡。人皆吊( 對其不幸表示安慰 )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 經過 )數月,其馬將( 帶領 )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怎麼就,表示反問 )不能為禍乎?”家富(富有 )良馬,其子好( 喜歡 )騎,墮( 墜落,摔下 )而折其髀(大腿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 大舉 )入塞,丁壯( 壯年男子 )者引弦而戰( 拿起弓箭去打仗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分之九,意思是絕大部分 )。此獨以( 因為 )跛( 瘸腿 )之故,父子相保( 保全 )。

一、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亡: 馬無故亡而入胡 ( 逃跑 )

暮而果大亡其財 ( 丟失 )

故:故時有物外之趣( 所以 ) 此獨以跛之故 ( 原因 ) 將: 不築,必將有盜。( 會 )

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帶領)

三、翻譯下列句子: 1.天雨牆壞。

天下大雨,牆坍塌下來。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這家人很讚賞兒子聰明,卻懷疑偷盜是鄰居家那個老人乾的。

3、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靠近長城一帶的人們中,有一個精通術數的人。

4、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人們都來安慰他,他卻説:“這難道不是福氣嗎?”

5、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

過了一年,胡人大舉進攻,進了長城,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戰。

6、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多數都戰死沙場。他兒子就因為腿瘸的緣故(沒有被徵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塞翁失馬 篇二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敵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直譯譯文:

靠近邊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長推測吉凶掌握術數的人。他的馬無緣無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説:“這怎麼就不會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着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説:“這怎麼就不能是一種災禍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大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老人説:“這怎麼就不能變為一件福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健壯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戰。邊塞附近的人,死亡的佔了十分之九。這個人惟獨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塞翁失馬 篇三

由蓮山課件提供 資源全部免費

塞翁失馬

《淮南子》

馬璐璐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聲音真響亮,精神也非常飽滿,所以老師相信今天的課我們一定能合作得很愉快。你們從小到大,一定積累了很多成語故事。下面,我們就來一個搶答比賽,——請同學們看圖説成語,看誰説得又準又快!

(出示多媒體圖片,學生齊聲回答) 井底之蛙、守株待兔、亡羊補牢。

師:剛才同學們看圖齊答的這三個成語,都來自於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其實啊,寓言就像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時,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 請同學們選取這其中的一則寓言故事講講你明白的道理吧。

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另外一則寓言故事,那就是選自《淮南子》的——《塞翁失馬》,看看透過這個生動活潑的故事我們會明白一個什麼嚴肅而又認真的哲理。

(多媒體出示課題,並板書)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淮南子》 (多媒體出示)

哪位同學能幫老師來讀一下。讀得不錯。

二、初讀——讀準確,讀通暢(齊讀課文)

師;進入國中後,我們開始接觸越來越多的文言文。在朗讀文言文時要注意讀準字音、讀準句子的停頓。我們看看《塞翁失馬》中需要注意字音和停頓的幾個句子。

其馬/將(jiāng)胡駿馬/而歸

此/何遽(jù)/不為福乎? 丁壯者/引弦(xián)而戰

由蓮山課件提供 資源全部免費 由蓮山課件提供 資源全部免費

此/獨以跛(bǒ)之故

重點斷句和讀音解決了,我們開始讀課文,一位同學讀,其他的同學仔細聽,從讀音、停頓、語氣等方面做些評價。

同學們點評的不錯,我們再一起聽一下範讀。 讓我們也模仿範讀,一起朗讀課文。 同學們讀得聲音很洪亮,語速把握的也很好。

三、再讀——通文意、知情節(斟字酌句)

文章讀通順了,還要理解其內容,現在我們就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疏通課文,如果小組內還有不能解決地方,之後咱們一起分析老師有個要求,請同學們聽好:以四人為一小組,小組首先集體翻譯一遍課文,有疑問的組內商量解決,然後每個同學至少提問兩個字詞,一人問,兩人答,輪流進行,這樣每組至少要問八個字詞。明白了嗎?

好,現在開始。

師:還有問題嗎?那老師可要考考你們了。

這一課的字詞,同學們掌握的還是很不錯的,我們的檢查到此為止。 這則寓言篇幅簡短,情節卻波瀾起伏,大起大落。請同學們再齊讀課文,並考慮這個寓言有幾個故事情節。(學生讀課文)

現在請大家根據這四幅圖片,分別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這四個情節的主要內容嗎?

(出示四幅圖片)

老師先做個示範,第一個情節,我用“亡馬”這個詞來概括。

“將馬” “折髀” “ 相保”

四、明寓意、續寫寓言

當亡馬時,文中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文中有哪些態度?為什麼會產生不同呢?

心態(主觀)、客觀的條件 板書

禍可以成為福,福也可能成為禍

由蓮山課件提供 資源全部免費 由蓮山課件提供 資源全部免費

好事可以成為壞事 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

拓展:請同學們想象一下,當父子相保之後,還會發生些什麼事呢?大家試着用文言語句為這篇文章寫續。

同學們各抒己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也從一個短小的故事中明白了:在一定條件下,福與禍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正如老子所説的“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真是太好了,當我們遇到禍和不幸的時候,我們就坐在這裏等着吧,不久福就會降臨到我們的身上,可以嗎?

是的,禍與福,得與失之間轉換是需要有一定條件的。那麼,兩者之間相互轉換的關鍵是什麼?這就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請同學們結合具體事例進行深刻的理解。這個事例可以是從書中讀到的,可以是通過媒體看到的,還可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的。小組之間互相討論,等會我們請同學説説。

因為好壞、福禍、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在考慮問題時,我們應當考慮周全,處事要謹慎,做到防患於未然。對待生活,我們的心態很重要。當困難和挫折來到你的身邊,不要抱怨世事的不公;當榮譽和鮮花環繞着你的時候,也不要沾沾自喜,我們應保持平和的心態,坦然面對,笑對人生!這正如寓言故事中的一個成語“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同學們,我們深入理解了文章,懂得了深刻的道理。下面讓我們重新有感情的來朗讀一遍這篇文章。

五、佈置作業,積累鞏固 (出示多媒體)

1、背誦全文,鞏固詞語

2、蒐集帶有“馬”字的成語。

3、發揮想象,補寫課文中人們安慰和祝賀老漢的話。

由蓮山課件提供 資源全部免費

塞翁失馬 篇四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來源:寓言故事

“塞翁失馬”是一則古代寓言故事,語出《淮南子·人間訓》。它是為闡述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倚伏觀服務的。 東漢班固的《通幽賦》,有一句“北叟頗知其倚伏”的話,即提示了它的寓意。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直譯: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事的方法與眾不同。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麼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消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然,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夥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並誇他在丟馬時有遠見。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説:“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終於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造成了終身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徵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父子二人也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這則成語告訴我們: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

啟示: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形容人的心態,一定要樂觀向上,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有可能向好的一面進行轉化。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