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1W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精品多篇】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 篇一

古時候,人們都喜歡用腳力極佳的驢子馱運笨重的貨物。驢子的體力雖然很好,但也有着要命的缺點——就是傳説中的驢脾氣。一頭驢子若是扭了性子,它的四隻腳便?像上了釘子一樣,固定在地面,一動也不動;無論主人怎樣使勁鞭打,驢子還是堅持它固執的脾氣,一步也不肯向前走。

這天,一位老和尚和小徒弟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小和尚面對着不肯邁步的驢子,高高舉起了鞭子。老和尚趕忙制止了他,“慢!慢!每當驢子鬧脾氣時,有經驗的主人,不會拿鞭子打它,那樣只會讓情況更加嚴重。”

小和尚忙問:“那該怎麼辦呢?”老和尚説:“你可以運用智慧,很快地從地上抓起一把泥土,塞進驢子的嘴巴里。”

小和尚好奇地問:“驢子吃了泥土,就會乖乖地繼續往前走了?”老和尚搖頭道:“不是這六的,驢子會很快地把滿嘴的泥沙吐個乾淨,然後,在主人的驅趕下,才會往前走。”

小和尚詫異地説:“怎麼會這樣?”老和尚微笑着解釋道:“道理很簡單,驢子忙着處理口中的泥土,便會忘了自己剛剛生氣的原因。這種塞泥土的做法,只不過是轉移它的注意力罷了!這個方法用在驢子身上有效,同樣也適用於人發脾氣的時候……”

參破禪機:轉移注意力可幫助我們調整心態。

古時候有一位國王,夢見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謝了,便叫王后給他解夢。王后説:“大事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眾離心,君是舟,民是水,水?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謝了指好景不長了。”國王聽後一身冷汗,從此患病,且愈來愈重。一位大臣參見國王,國王在病榻上説出了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聽,大笑説:“太好了,山倒了指從此天下太平;水枯了指真龍顯身,國王,你是真龍天子;花謝了,花謝了,花謝見果呀!”國王全身輕鬆,很快痊癒。

這個故事中的大臣就是用轉移注意力的辦法讓國王病癒的。注意力一轉移,我們的心態也隨着改變,沉重的變成輕鬆的,鬱悶的變成明朗的,痛苦的變成快樂的,心態好了,一切也隨之好了。

我們通常説好習慣是養成的,其實讓自己幸福也是一個習慣,而養成幸福的習慣,除了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外,還要學會思考。首先,你可以擬訂一份有關幸福想法的清單,然後,每天不停地思考這些想法,其間若有不幸的想法進入你的心中,你得立即停止,並設法將之摒除掉,尤其必須以幸福的想法取而代之。此外,在每天早晨下牀之前,不妨先在牀上舒暢地想着,然後靜靜地把有關幸福的一切想法在腦海中重複思考一遍,同時在腦中描繪出一幅今天可能會遇到的幸福藍圖。如此一來,不論你面臨什麼事,這種想法都將對你產生積極的效用,幫助你面對任何困難,甚至能夠將困難與不幸轉為幸福。

中國寓言故事 篇二

《驢和馬》,古時候,有一個國家總是發生戰爭,所以,人們家裏都要養一匹戰馬,準備在戰爭的時候騎。

一個年輕人,養了一匹非常好的戰馬和一頭很普通的驢,戰馬每天都吃的很好。而驢天天干重活不説,吃的也不如戰馬。驢不明白,就問馬:你為什麼吃的好,還不用幹活?而我一天天卻很累?” “我也不知道主人為什麼要對我這麼好,但我知道每一頭驢都是要乾重活的。”驢不説什麼了。不幾天,又要發起戰爭了。戰場離這個年輕人家很近,年輕人騎着戰馬去打仗了。驢跑去看,他看見所有人都在打仗。這時候,他的主人被別人砍死了,馬在他身邊很難過。敵人看不過去,把馬也砍死了。驢回到家,傷心極了,知道主人為什麼對馬這麼好了,它也不計較了。

安逸的生活的背後是時時刻刻都會發生危險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而忙碌的生活,看似艱苦但卻可以平安無事。是不是這個故事太有趣了,還想再聽一個嗎?那我就再講一個《牧人和驢》的故事吧。一個牧人在打獵的時候,發現了一隻小狼,他見它可憐,就把它抱回家,和狗一起養着,它們長大後,就看護羊。有一天,一匹狼夜裏來叼走了一隻羊,狼就去追,可這羊已經被咬死了,它就和那一匹狼一起吃羊,它這時候才發現,羊肉是那麼好吃。回家後,它什麼都不想吃了。又有一天,狼又來偷羊,家狼就假裝去追那隻狼,跑出去後,就和野狼又一起吃羊。野狼好幾天都不來了,狼就把羊叼來和狗一起吃。這一切都被牧羊人盡收眼底,第二天,他就把狼給殺了。人不能相信惡的東西,有句話説: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確是這樣。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 篇三

戰國時代有個哲學家名叫巫馬子,他有一次對墨子説:“您提倡兼愛哲學,主張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應當團結友愛、平等相待,可是卻沒能給別人帶來什麼直接的好處;我主張各人顧各人,人人自行其是,獨來獨往,也沒聽説傷害了誰。我們兩人迥然不同的哲學主張,目前都還沒有顯示出其應有的社會效果來,可是為什麼您總是認為只有自己的理論是對的,而要全盤否定我的理論呢?”

墨子並沒有正面回答巫馬子的提問,而是另外舉了一個例子。他説:“假如現在有人在這裏放火,一個人看到後趕緊去提水,準備把火澆滅;而另一個人則打算往火裏添柴,希望這火勢越燒越旺。不過,這兩個人現在僅僅只是在心裏這樣想,一時還未付諸行動。那麼請問,您對這兩個人作何評價呢?”

巫馬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當然認為那個準備提水滅火的是好人,而想在火上添柴的人則是居心叵測、需要提防的。”

墨子於是笑了,他説:“對呀!這就説明我們議人論事不能忽視其動機。而今,我主張兼愛天下的動機是好的,所以我肯定它;而您主張不愛天下的動機則令人費解,所以我當然要否定它。”

墨子與巫馬子的這場論辯證明: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判斷一件事的好壞,當然主要是看其所產生的社會效果。但有時當某人的計劃、打算尚未付諸實行時,我們也可以從他提出的這一計劃、打算的動機出發,推斷其效果的好壞。這就是哲學上的動機與效果的統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