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年毛概考試知識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3W

2023年毛概考試知識點精品多篇

毛概考試知識點 篇一

毛概複習資料

經濟

我國初級經濟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關係:

非公有制經濟會不會影響社會主義的性質

當前我國建立的是什麼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辨析題請回答是否正確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我國的發展過程:

答案:第一階段(1978-1983年)提出 “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改革思想。第二階段(1984-1987年)確認社會主義經濟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第三階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第四階段(1992年以後)確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

按勞分配

我國現行的分配製度是:按勞分配為主體,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按生產要素分配包含內容

所謂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生產要素所有者憑藉要素所有權,從生產要素使用者那裏獲得報酬的經濟行為。它包括三層含義:(1)參與分配的主體是要素所有者,依據是要素所有權;(2)分配的客體是各種生產要素共同作用創造出來的價值;(3)分配的衡量標準,這涉及到按生產要素的質量、數量還是貢獻大小進行分配。

分配形式:1以勞動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2勞動以外的聖山要素所有者參與分配3管理和知識產權類的生產要素,如科技發明、創造、信息、專利等參與分配。

為什麼要按生產要素分配,意義?

1、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只有承認各種生產要素對社會財富的生產所做出的貢獻,並根據貢獻大小而給予各要素所有者應有的報酬,才能鼓勵人們不斷提高勞動力的質量和數量,不斷增加積累和人力資本投資,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2、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有利於經濟效益的提高。在生產要素不能按自己的貢獻而取得相應報酬,即生產要素無償或低成本使用的情況下,生產者就很可能主要通過要素投入來增加產出,這屬於粗放型增長。而一旦各要素能按貢獻而取得報酬,即要素的使用要按市場價格支付成本時,生產者就會從控制成本出發,加強管理,精打細算,從而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這就是集約型增長。

因此,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為什麼當前存在收入差異大的問題?

總的來説,當前中國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並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結果,其中也存在許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平等的競爭,如最為突出的各種形式的行業壟斷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嚴重不足,例如對高收入調節不力,對低收入階層缺乏有效保護;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敗等非法收入問題突出,打擊力度遠遠不夠;其四,由於地域差別的存在,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收入高,地區收入差距拉大。應該説,中國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現是國民經濟整體發展和提高的結果,是構建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結果,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社會不公正現象的結果。從整體上看,中國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會範疇問題,其本質是勞動者先富和後富的關係,不是階級對立的結果,經濟因素即生產力發展水平起決定的作用。

政治

國體(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專政。政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民主與法治

什麼是基層民主?重點推進基層羣眾自治制度的原因是什麼?

(含義)基層民主是我國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階層認識,在城鄉基層政權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基層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權利,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民主權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公民廣泛和直接參與的特點。

(內容)第一、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第二、城市社區民主政治建設;第三、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設

(原因)一方面,發展基層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另一方面,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有利於提高全民民主素養,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創造條件。

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內容和相互關係

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關係:這四方面的內容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①靈魂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②主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③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④基礎是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的內容,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都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豐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煉和概括出來的精華,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刻內涵的科學揭示。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樹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掌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打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三個倡導”

即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十八大報告用24個字,分別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提出了反映現階段全國人民“最大公約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培育核心價值觀奠定了基礎。

現實意義

版本1

1對於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學説,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具有重大意義。2對於引領整合多樣化的社會思潮,應對西方價值觀的衝擊和挑戰具有重大意義。

3對於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體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4對於做好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推廣和普及工作,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具有重大意義。

5對於進一步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沿着正確方向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版本2這一論述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和具體內容,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現實着力點,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深刻把握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對於推

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何為和諧社會

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加快以改善民生為主的社會建設的原因

(一)改善民生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本質體現。

(二)改善民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三)改善民生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客觀需要。

(四)改善民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

生態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

1、水土流失嚴重

2、沙漠化迅速擴展

3、草原退化加劇

4、森林資源鋭減

5、生物物種加速滅絕

6、地下水水位下降

7、水體污染加重

8、大氣污染嚴重

9、固體廢棄物存放量過大,垃圾包圍城市

10、環境污染向農村蔓延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國策的原因?

生態與四種建設之間的關係。

生態文明建設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就意味着生態文明建設既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併列從而形成五大建設,又要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過程中融入生態文明理00念、觀點、方法。

五位一體之間的關係。

經濟建設是基礎,政治建設是根本,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樞紐,生態建設是保障。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

1.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的三個主要法寶。

毛概考試知識點 篇二

1.1938年,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作了《論新階段》,這是黨首次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命題。(選擇)

2.兩個重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3.1945年黨的七大,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選擇)

4.三大作風:理論和實踐想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羣眾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單、多選、判斷)5.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羣眾路線、獨立自主。

6.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鄧小平理論”概念,並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創之作。

7.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在黨的十八大確定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8.實事求是是思想路線的核心,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單選)‘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

9.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多選)主觀題

1.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什麼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過程。

①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迫切需要。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真理,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但它的具體運用卻要根據各國的的具體情況。要真正運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造,必須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②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內在要求。馬克思主義只有在同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才能開闢自身的發展道路。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體系的關係。

毛澤東思想和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一脈相承有與時俱進的關係。首先,毛澤東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思想淵源。

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最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他們有着共同的根。3.毛澤東思想的定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第二章

1、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多選)近代中國社會的最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2、近代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

3、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開闢了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紀元,標誌着人類歷史的開始了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進程。(判斷、單選)

4、近代中國革命以五四運動為開端,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5、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多選)

6、帝國主義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官僚資本主義具有買辦性、封建性、國家壟斷性。

7、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包括無產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新社會階級)。

8、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貧農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中農是無產階級可靠的同盟軍。

9、區別新舊兩種不同範疇的民主主義革命根本的標誌是革命的領導權是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還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

10、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

11、反對官僚資本主義並非因為它是資本主義。沒收官僚資本,包含着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雙重性。(判斷)

12、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1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提出。統一戰線:“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無產階級和地主大資產階級都只佔少數,最廣大的人民是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及其他的中間階級。”

第三章

1.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這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而是有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過渡性的社會形態。(判斷)

2.新民主主義社會中,有五種經濟成分: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主要的經濟成分:社會主義經濟、個體經濟、資本主義經濟。

3.1953年12月,毛澤東形成關於總路線的完整表述: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隊農業、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4.總路線的主要內容被概括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即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5.馬克思、恩克斯曾設想用暴力沒收和和平贖買這兩種方式來變革所有制的問題。6.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大體上經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三個發展階段。7.初級社具有半社會主義性質。

8.用和平贖買的方式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

9.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採取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10.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是國家對私營工商業實行委託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經銷代銷。(多選)

11.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是公私合營,包括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12.社會主義改造的失誤和偏差是對農業合作社以及手工業和個體商業的改造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過於簡單劃一。(多選)

13.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誌着中國歷史上長達數千年的階級剝削制度的結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

14.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誌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三座大山倒了、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

第四章 1、1956年~1978年,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思想、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論成果。

2、《論十大關係》標誌着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良好開端

3、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基本矛盾不是對抗性矛盾,而是非對抗性矛盾)

4、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學説,敵我矛盾是對抗性矛盾;人民內部矛盾是非對抗性矛盾。

5、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6、陳雲提出了“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設想,即在工商業經營方面,國家經濟和集體經濟是工商業的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濟是國家經濟和集體經濟的補充;在生產計劃方面,計劃生產是工農業生產的主體,按照市場的變化在國家計劃許可範圍內的自由生產是計劃生產的補充;在社會主義的統一市場裏,國家市場是它的主體,一定範圍內的國家領導的自由市場是國家市場的補充。

第五章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2、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澤東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認為社會主義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第二個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選擇)

3、黨的十三大,初級階段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1956年~2050年),從根本上是由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歷史條件和建成社會主義所需要的物質基礎所決定。

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6、生產力落後將長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7、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奮鬥目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

化國家”。

2、主要內容:“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3、根本立足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簡答題(重點):

8、初級階段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

開社會主義。

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於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

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

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在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歷史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社會性質上存在着明顯的區別。從經濟基礎方面看,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成為社會主義的主體;從上層建築上看,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得以確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在整個社會思想文化領域中的指導地位得到基本確立。

第六章

1.鄧小平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和反覆思考“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重大問題,並認為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單選)

2.馬克思説,科學技術是生產力。1988年,鄧小平説,科學是第一生產力。3.兩個百年目+中國夢

(1)2020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2049年目標:基本現代化和達到中等發達國家

(3)中國夢

4.中國夢的思想內涵:最核心內容a國家富強 b民族振興 c人民幸福(多選)5.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是人民幸福的基礎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題中之義和必然要求。6.中國夢的實現途徑:

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多選)

簡答題

1..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隊社會主義本質問題作出了總結性的理論概括,他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決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簡答)

2.1987年,黨的十三大把鄧小平的“三步走”確定下來:(簡答或判斷)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温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基本實現現代化。

第七章

1.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判斷)

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的直接動力。

2.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環節:以經濟中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3.改革、發展、穩定的統一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三個重要支點。

4.三者關係: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標,穩定是前提,這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形成的科學認識。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要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的統一,把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選項)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重要結合點,在保持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和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5.中國的對外開放,到20世紀9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a全方位b多層次c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第八章

1.“五位一體”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佈局。

2.習近平的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3.2013年,十八大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改為“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4.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5.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公有制經濟的性質和實現形式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

6.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7.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8.按勞動以外的生產要素分配的有資本所有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憑藉資本所取得的利潤、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將自有的貨幣借給他人經營或存入金融機構所取得的利息、以實物形態資本租借給他人經營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社會主義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是由a社會主義公有制b生產力發展水平

決定的。國企是按勞分配

9.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

10.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必須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11.民主是國體和政體的統一。12.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

13.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基本政治制度)、基層羣眾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14.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15.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16.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數民族當家做主。

17.基層民主自治體系包括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18.當代中國最直接、最廣泛的民主實踐是依法直接行使民族權利,實行民主自治。19.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20.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根本任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2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馬克思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多選)22.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單選)2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24.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25.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26.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27.兩手抓是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28.社會建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判斷)

29.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基本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多選)

30.加強社會建設的重點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這直接關係到人民羣眾根本利益和現實利益的問題。

31.生態文明的核心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32.生態文明理念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主觀題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要點。

一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不是劃分社會制度的標誌。二是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三是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屬性,可以和不同的社會制度結合。2.依法治國的含義和意義。(重點題)含義: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羣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意義: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它同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是完全一致的,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的根本保證。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發展,可以為擴大對外開發保駕護航。

第四,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國就是要依靠法治來協調社會關係,化解社會矛盾,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第九章

1、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2、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3、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和基本任務,是民族復興的重要標誌。

(1)香港問題和澳門問題是歷史上殖民主義侵略遺留下來的問題,台灣問題是中國國內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

(2)港澳迴歸後,台灣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4、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

5、“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構想最早是針對台灣問題提出來的。

6、台灣問題是中國國內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實質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判斷)

7、周恩來提出“一綱四目”。其中,“一綱”是台灣必須統一於中國。8、1982年,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9、台灣迴歸後,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10、1987年、1988年,返鄉探親熱潮。

1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容 第一,一箇中國(核心)。第二,兩制並存。第三,高度自治。

第四,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第五,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判斷)

12、香港、澳門的順利迴歸使構想變為現實,充分説明了“一國兩制”構想是正確、可行的。

第十章

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單選、判斷)

2、毛澤東逐步提出了兩個中間地帶和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個中間地帶;歐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個中間地帶。日本也屬於第二個中間地帶。3、1974年,毛澤東提出: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4、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發展問題是南北問題。南北問題是核心問題。

5、威脅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6、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盪,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際局勢發展的基本態勢。

7、(多選)毛澤東提出“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的三大外交方針。

8、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9、20世紀60年代,“一邊倒”調整為同時反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10、20世紀70年代,蘇攻美守態勢,中國打開中美關係的大門,提出了“一條線”的外交戰略。11、20世紀80年代以來,鄧小平確定了“真正的不結盟”戰略。

12、鄧小平確定了冷靜觀察、穩住陣腳、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的方針。

13、中國外交工作總佈局: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舞台的外交工作佈局。

第十一章

1.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揭示了中國共產黨開展一切執政活動的依靠力量和評價標準。2.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力量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對比第二章的7)4.知識分子是中國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5.新的社會階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6.新的社會階層包括: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户、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全黨和全社會都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多選)勞動在其中居於核心和基礎的地位。7.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包括:大陸範圍以內的愛國者聯盟,大陸範圍以外的海外僑胞聯盟。8.社會主義時期民族問題的實質是各民族人民的內部矛盾。(判斷)

9.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多選)10.黨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1.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革命化是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

第十二章

1、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2、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多選)

3、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

4、四大考驗: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

5、在面臨四大考驗的同時,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脱離羣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鋭。

6、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7、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