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怎樣實施素質教育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4W

幼兒園怎樣實施素質教育精品多篇

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篇一

1、充分認識教師應充當的角色

我們要讓幼兒全面發展,就要求我們教育者努力地創造條件,真正瞭解自己充當的'角色:一個指導者、觀察者、合作者,甚至是幼兒的參謀和助手。我們要通過觀察,準確地瞭解幼兒,隨時發現幼兒的興趣,及時調整活動的內容,以滿足幼兒的需要。

另外,要給幼兒充分的操作探索時間,不要隨意打擾、中斷他們的思維,不要急於直接指導,而要適時給予提示、引導,把握好提供幫助的時機、方法和程度。這樣,才能讓幼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並要努力做到“面向全體”、“因人施教”,用心發現每個孩子的智力潛力和特點,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快樂和成功,為每個孩子提供一條建立自我價值的有效途徑。

2、培養幼兒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馬克思曾深刻地論述道:“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於促進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是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科學家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對行為習慣提出了七個方面的重要內容:

(1)慷慨大方。小夥伴在一起時,“把自己的東西一半分給小夥伴”,不能自個兒獨吃。

(2)誠實守信。“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不説假話,要讓別人信得過。

(3)有條不紊。“東西要放整齊”,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處。

(4)講究衞生。“吃飯前要洗手”,不吃髒東西。

(5)知錯就改。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小孩子。但“做了事要表示歉意”,迅速改正。

(6)勞逸結合。“午飯後要休息”,平時活動也不能過度。

(7)細心觀察。“要注意觀察周圍的大自然”,要多看看,多想想等。

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長期的生活裏逐漸形成的,它貫穿於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應善於抓住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譬如,孩子良好的衞生習慣是在他飲食、起居等活動中逐漸養成的,文明禮貌習慣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過程中培養的,愛學習的習慣往往是在遊戲中形成的,愛勞動的習慣是在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的過程中培育的。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把孩子本來不自覺的行為,轉化為有意識的自覺行動。這就要求成人要細微地觀察孩子,瞭解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孩子的特點確定培養目標,並善於抓住教育時機,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孩子儘快地從“要我做”向“我要做”轉化。

3、培養兒童創造的習慣。

在養成兒童的各種好習慣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呢?陶行知先生認為是培養兒童創造的習慣。部分教師認為,素質教育就是每天教幼兒畫畫、唱唱、跳跳,教一些簡單的知識、技能或藝術,這就是素質教育。其實這隻素質教育的一個部分,素質教育不僅是“全面”而且還應該不斷髮展。我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強調:“素質教育要努力地做到‘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充分發展’。”

要讓幼兒能全面地發展並非簡單地增加科目就能完成,它要求我們教育者努力創造條件,把創造還給孩子。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者應該“把自己擺在兒童的隊伍裏,成為孩子當中的一員:解放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小孩子的頭腦、解放小孩子的雙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我們要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把發揮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交織在日常活動中,融入教學。教師要抓住幼兒身邊發生的每個能激起幼兒思考、想象,且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情、境,讓幼兒能大膽地想象、積極地創造。

4、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要求,通過交往,人們能夠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協調彼此之間的關係,達到共同活動的目的。幼兒時期的交往對幼兒的成長極為重要,它能促進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未來社會需要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獨生子女恰恰出現了自私、自卑、孤僻等情況,交往能力比較差。由此可見,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非常重要,因此,作為教師應為

幼兒創設更多的交往環境,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與別人接觸、遊戲、交流。在交往中,當孩子與同伴發生不愉快時,應留給他們一定的空間,讓他們逐步學會處理一些簡單的問題,不要輕易替他們做主。因為,教師不能永遠把孩子抱在懷中,永遠做他們的保護傘。當孩子與同伴發生矛盾鬧情緒,如:互相爭搶玩具,不願與某人交往、與同伴發生碰撞等,作為教師因鼓勵幼兒正確面對這件事,要教幼兒學會寬容別人,原諒別人的錯誤,鼓勵幼兒與他人交往,學會謙讓和禮儀,學會處理與他人的關係,學會接受別人。利用情境活動和角色遊戲等,讓幼兒在模擬的社交環境中獲得各種交往的技能。

幼兒園素質教育活動方案 篇二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構建和諧教育,建設良好師德師風,做人民滿意教師為目的,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核心,以學習貫徹執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主線,以規範教師從教行為和完善師德建設制度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提高教師師德素養,努力建設一支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二、活動主題

踐行新師德規範,做人民滿意教師。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日—30 日。

四、方法步驟

整個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突出抓好“學、查,評、樹,改、講”六個環節,做到環環緊扣,環環落實。

(一)第一階段:開展“學”、“ 查”活動(4月1日-10月)。

1、“學”,就是學習提高。

一是組織教師學習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衞體工會全國委員會重新修訂的《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百度搜索: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教育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的責任意識,明確教師應當遵守的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範,牢固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自覺用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指導自己的思想行為。

二是學習“教育系統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和“教育系統抗震救災英雄”的事蹟,學習他們臨危不懼、捨生忘死、保護學生的獻身精神,愛崗敬業、堅守崗位、忠於職守的奉獻精神。以抗震救災英雄為榜樣,把教書育人作為教師的神聖職責。

三是學習師德模範先進事蹟,今年重點學習“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省勞動模範、市“十佳師德標兵”、襄樊五中數學高級教師李澤貴先進事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先進個人”、“湖北省農村優秀教育工作者”、市“十大教育人物”谷城縣趙灣鄉中心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朱傳平先進事蹟(事蹟見襄樊市教育局網)。學習動員以學校為單位,也可以鄉(鎮)中心學校為單位組織。各中國小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通過舉辦輔導講座、學習心得交流、優秀教師事蹟報告等形式,確保學習活動效果,力爭實現學習動員全覆蓋。

2、“查”,就是查擺問題。各中國小校要通過召開學生、家長及教師座談會等形式,查找本地本校教師師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每名教師要對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認真查擺個人師德問題,深刻反思個人從教以來的師德行為。查擺問題要從以下八個方面進行自我剖析,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1)在教育思想方面,查有沒有違背教育方針、政策的言行;

(2)在對待學生方面,查是否能夠做到理解、尊重、信任和關愛每一位學生;

(3)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查有沒有不備課上課、無教案上課、批改作業不認真、馬虎從教等誤人子弟的現象;

(4)在工作方法上,查有沒有體罰、侮辱、諷刺、挖苦學生或言語粗魯、方法簡單粗暴等有損教師形象的現象;

(5)在教學評價中,查有沒有公開排列過學生考試成績、名次或按學習成績排列座位或歧視學生的行為;

(6)在思想道德方面,查有沒有從教不廉、接受學生家長的宴請或財物、向學生推銷資料、亂收費用、違規補課、有償家教等不良行為;

(7)在日常生活中,查有沒有做到文明禮貌、衣着整潔得體、語言規範健康、作風正派;

(8)在社會活動中,查有沒有賭博、酗酒、行為不檢點等違法違紀和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

(二)第二階段:開展“評”、“樹”活動(4月11-20月)。

1、“評”,就是民主評議。各中國小要以年級或處室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評議任課教師的活動。評議工作由學校工會牽頭,學校政教處、教導處等處室配合,根據《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制定《學生評議任課教師師德情況表》(附後)。評議情況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次,評出學生最滿意教師,評議結果載入師德檔案,並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職務評聘、評先評優、實施績效工資等的重要依據。學校要設立師德問題舉報箱和投訴電話,重點投訴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亂辦班、亂補課、濫發資料等違反師德規範的行為。

2、“樹”,就是樹立典型。在師德教育月活動中,各地各校要注意培育典型,總結先進經驗,樹立學習榜樣,層層評選推薦“學生最滿意教師”。市教育局、教育工會將評選表彰200名“學生最滿意教師”。通過開展評、樹活動,廣泛宣傳師德建設中的先進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蹟,充分發揮師德模範力量的示範作用,使廣大教師學有榜樣,趕有方向。

(三)第三階段:開展“改”、“講”活動(4月21-30月)。

1、“改”,就是整改問題。各地各校要根據師德建設工作實際,針對師德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校及教師個人師德整改方案。方案要突出整改重點,確定整改時限,明確整改責任,強化整改措施,及時開展師德專項整治活動,不斷提高教師師德水平。

2、“講”,就是演講競賽。各中國小要以“愛與責任”為主題,開展師德演 講比賽活動在層層演講的基礎上,月底,市教育局、市教育工會將舉行全市中國小教師“愛與責任”師德演講比賽,把師德教育月活動推向高潮,達到人人蔘與演講,個個受到教育的目的。各縣(市、區)推薦2名、市直學校推薦1名優秀教師參加全市演講比賽。

五、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為切實加強對師德教育月活動的領導,市教育局、市教育工會成立師德教育月活動領導小組,李菲同志任組長,徐曉旭、張佔獻同志任副組長,有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教育工會,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實施、檢查和督辦。各地各校要成立相應的工作專班,明確職責,周密安排,指導學校開展師德教育月活動,把活動落實到每一所學校、落實到每一個教職工。

2、精心組織。各地各校要緊緊圍繞活動主題,緊密聯繫教育工作實際和教師隊伍的現狀,制定師德教育月活動方案,堅持把開展師德教育月活動與正在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相結合,與辦人民滿意教育相結合,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相結合,精心設計好載體,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具體,教育引導教職工踐行新師德規範,做人民滿意教師。

3、嚴格考核。各地各校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嚴格落實師德“一票否決”制度,將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亂辦班、亂補課、濫售資料、抹牌賭博等行為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對違反師德規範的教師,一經查實,視情節輕重對有關人員實行勸誡批評、經濟處罰、行政處分,並全市通報。當年年度考核不能評為合格以上等次,兩年內不能晉升高一級職稱;對有嚴重失範行為、影響惡劣者給予解聘和除名。

4、常抓不懈。各地各校師德教育月活動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要加強督促檢查,把師德教育月活動與師德日常建設結合起來,融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之中,修訂管理規範,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師德獎懲,建立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各地各校要及時研究新時期師德教育的新形勢、新特點、新要求,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積極探索師德教育的新途徑、新舉措,把師德建設活動引向深入。

5、認真總結。師德教育月結束後,各縣(市)區和市直學校要對活動情況、實施效果進行認真總結,於5月15日前報市教育工會。活動《總結》將作為今年評選推薦省“樹、創、獻”活動先進集體的依據。

明確幼兒素質教育的目標 篇三

以往的教育模式,往往偏重於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較多地考慮幼兒學會了多少知識,掌握多少技能;又或者,往往較多地考慮先進的教育手段,而忽視了教學活動本身的生命意義。這顯然是對素質教育的誤解。那到底素質教育的目標是什麼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在其《學會生存》一書中提出“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和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的終身教育思想”。這也是我們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目標體現。

1、學會做人:要求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它是思想品德、道德規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各種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毅力等方面的總和。

2、學會學習:學會運用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來學習,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幼兒對身邊的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使幼兒獲得初步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

3、學會做事:學會在一定環境中工作、生活的能力,善於應付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學會做事的能力,不僅要學會實際動手操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備一種綜合而成的能力,它包括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社會行為、集體合作的態度,主觀能動性,管理能力和解決矛盾的能力,以及敢於冒險的精神。

4、學會共同生活:即學會與他人合作,尊重他人,既要尊重多樣化的現實,又要尊重價值觀的平等,增進相互瞭解、理解和諒解,加強對相互依存關係的認識,併為共同的目標而奮鬥。

幼兒園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篇四

國務院頒佈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素質教育要從幼兒階段抓起”,這就從人的培養角度,真正把幼兒園和中國小納入一個素質教育系統。它要求我們的教育思想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實現教育觀念、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方法等的全方位更新。那麼,如何實現從思想觀念到教育實踐一系列的根本轉變,把素質教育落到幼教工作的實處?下面從幾個方面談點粗淺的認識。

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實施素質教育,適應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是轉變教育觀念,即: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人才觀。

1、樹立正確的兒童觀

幼兒不僅是一個自然的人,具有可塑性和依賴性,而且是一個社會的人,具有生存、發展、學習、受教育、受保護的權利。幼兒教師要真正瞭解幼兒,知道他們所知、所想、所求,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的機會,充分尊重幼兒的人格與權利,與幼兒建立起緊密合作的互動關係,促進幼兒各種能力的提高。

2、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端正對幼兒教育的思想觀念:一是着眼於未來的觀念。要認識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人才、後天的經濟。幼兒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二是全面和諧發展的觀念。要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三是基礎教育的觀念。幼兒教育應促使幼兒對未來具有更強的適應性,為其終生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

3、樹立正確的人才觀

目前,幼兒教育在“人才觀”方面還存在“誤區加誤導”的問題:一是狹隘人才觀的影響,認為只有專家、學者至少是上了大學的人才是人才,片面地看待幼兒的成長;二是許多家長存在唯智傾向,把“成才”直接與智力開發掛鈎,幼兒不但被各種學習任務剝奪了童年的快樂,人格的健康發展也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廣大幼教工作者應該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為幼兒未來的發展提供全面的準備,開拓儘可能廣闊的空間,促使幼兒成為在體力、智力、情緒、心理等方面協調發展的“完整的人”。

正確認識培養目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保障。

以往的教育目標強調共性、忽視個性,強調統一要求,忽視個體差異,在這種目標指導下的教育,實際上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兒童”,而不是“選擇適合兒童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創造適合每個兒童的教育”,其目標是羣體目標和個體發展目標的統一,目的是為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因此,幼兒教育的目標應指向未來,其任務是為培養21世紀的人才打基礎。

1、目標的確立要着眼於未來

幼兒教育的發展具有長遠性,它關係到幼兒的成長,關係到社會未來的發展。因此,在確立幼兒教育目標時,首先要考慮幼兒教育與其他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準確地把握幼兒教育的發展。其次,在培養目標上,既要考慮到現在,又要考慮到未來,要將提高幼兒素質放在首位,着眼於幼兒長遠的發展。

2、目標的確立要全面

幼兒教育應該是全面的、整體的。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下的教育,對人才的培養規格有着不同的要求。然而,當歷史進入到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以後,各國均把教育的目標定位於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上。目前,我國多數幼兒家長的教育觀念還較落後,教育水平普遍較低,對幼兒教育的目標知之甚少,因而重智輕德、重美輕德,過早對幼兒專業定向等現象較嚴重,導致不少幼兒片面甚至畸形發展。所以,我們應大力向家長宣傳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使其儘快走出片面教育的誤區,深入地理解素質教育的實質,更好地促進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

3、目標的確立要面向全體

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促進幼兒在各自基礎上提高。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具備因材施教的能力,克服“一刀切”、“齊步走”的教育方法,給不同發展水平和個性特點的幼兒創設不同的發展機會和條件。在實踐中,一要尊重個別差異,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兒的全面發展上,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

發揮各種教育力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立足點。

教育力量不是單一化的,社會、家庭、幼兒園都會對幼兒發生影響。因此,現代幼兒教育應該樹立“大教育觀”,全面優化教育環境,充分調動幼兒園、家庭、社會三方面力量,形成牢固的“金三角”,同步調、同方向地對幼兒進行教育,全面、積極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1、優化教育環境

傳統的教育思想往往誤以為幼兒教育即幼兒園教育,幼兒的受教育環境侷限於幼兒園的活動室。素質教育不僅把幼兒園生活的一切空間都當做幼兒受教育的環境,而且也讓幼兒知道,生活的一切空間都是他們學習的課堂。我們應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藴藏在大環境中的教學資源,變自發、偶然的環境影響為環境教育,切實避免社會上一些暴力現象等不良因素對幼兒人格的扭曲作用,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2、實現家園共育

許多研究表明,在幼兒時期,對兒童發展影響最大的是家庭。所以,家園共育理應成為推動幼兒園素質教育最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幼兒園過去的家長工作往往是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完成教學計劃。中央明確指出:“家庭、學校和社會要互相溝通,積極配合,共同開創素質教育的新局面。”我們應該認識到家庭環境對幼兒發展影響的深刻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園共育的必要性。應將家長視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人力資源。教師要與家庭建立一種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指導家長正確瞭解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內容、方法,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切實將家、園共育作為幼兒園素質教育的基本立足點。

3、發揮社區作用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應密切同社區的聯繫與合作,宣傳幼兒教育知識,支持社區開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動,爭取社區支持與參與幼兒園的建設。”這説明利用社區資源發展幼兒教育,已具有了法規上的意義。因此,在研究影響幼兒發展的環境因素時,需要考慮到社區大環境的作用;在研究幼兒教育問題時,需要考慮社區、幼兒園、家庭的通力合作,協調社區各有關方面的力量,要用比以往更為開闊的視野來看待幼兒教育,研究幼兒教育。

隨着社會經濟改革的深入,幼兒教育的發展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要始終把握住改革的清晰思路,以更加開闊的眼界,着眼於素質教育,把幼兒教育工作自覺地置於“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之中,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幼兒教育新路。

幼兒園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篇五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障。

要使幼兒園的教育真正落實到素質教育上,必須改革舊的教育思想和舊的教育觀念。因為素質教育歸根到底要靠廣大教師去實施,高素質的教師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根本保障,它要求全體教師必須樹立起全面提高幼兒整體素質為目標的人才觀,在教育目標的導向上,以提高幼兒的整體素質為核心,實施知識教育、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立足於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

作為幼教工作者,首先要根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其次,要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出發,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做到因材施教,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敬業愛生;尊重幼兒人格,與幼兒平等相處,保護幼兒的合法權益。再次,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與水平。

增強終身學習的自覺性,使自己具備寬廣厚實的業務水平,並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強調學習的同時,廣大教師還要參與積極研究,在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合格幼教工作者。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現代社會不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時代,不是個人英雄的時候。如今要想獲得更大的成功,必須學會團隊合作,依靠團隊的力量來取勝。在幼兒時期,教師要指導幼兒進行分工合作,相互幫助,比如在進行值日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引導他們每個人做一件事,共同完成值日工作,讓他們明白他們是一個整體,有人沒有完成工作的時候,其他人要去幫助。讓能力相對強的孩子去幫助能力相對弱一些的孩子一同進步。

在課下活動的時候,老師要觀察幼兒的娛樂活動,讓他們能夠友好相處,引導他們朝着友好、和諧的角度來發展,教育他們從小形成學會關心朋友、關心家人、幫助朋友等優良品質。

三、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幼兒時期的孩子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對於很多新事物都能產生豐富的想象,所以,筆者以為,順應新課改的要求,這是從小培養孩子們創新意識的最好時機。對於幼兒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就應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來進行,任何人,包括教師和家長,不要把孩子當孩子來看,不要以為講某個事情時孩子聽不懂你對他的講解,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具有很強的創新意識,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懂得去培養他們的這種創新意識,讓孩子們從平時的生活中、娛樂中。從大自然的環境中去開發自身的創新意識。

教師要明白,對於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其實不難,多説一句話,多問一個問題,多教孩子延伸一個動作,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生活點滴。就會給孩子帶來創造性意識的培養。

四、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發散能力。

幼兒時期孩子的想象力和觀察力都非常強。我們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他們會先於我們發現一些問題和一些我們都沒有注意到的事物,往往都是他們指給我們看的時候,我們才發現。

幼兒喜歡想象,喜歡新穎的東西,這些都是創造性想象的根本特點。在他們的眼中,世界上本沒有任何的條條框框,想象本就是豐富的,聯想本就是發散的。但十分可惜的是。隨着他們的成長,他們反而被豐富的知識和生活學習上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所取代。愛因斯坦曾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創新素質中最根本之一就是敢於大膽質疑,質疑是培養想象力最好的途徑。

五、加強幼兒的思想道德素質。

幼兒就像一張白紙,我們在他們上面塗上什麼顏色,他就是什麼顏色,所以,如果我們在進行幼兒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尤其要注重對他們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這應該是首當其衝的。結合前不久發生在廣東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十八個路人的冷漠和冷眼旁觀,已經説明如今這個社會最最缺乏的就是思想道德素質。

為什麼現在大街上老人摔倒了沒人上前去扶起來?為什麼有的想扶的人也要在有人拿手機錄像的情況下去做呢?人們從思想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劣根性,所以筆者以為,要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這種思想,就必須從幼兒時期就加強對孩子們進行良好、正確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否則以後人們相互之間會更加冷漠,更加缺乏感情。

六、改變教學方法,創建多元化教育環境。

人在幼兒階段的認知會受環境的影響,隨着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其動作的內化和形成都受到環境的影響。基於此,在幼兒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教育環境的創設,通過多元化,多樣化的環境,讓幼兒良好發展,讓幼兒有更多的探索空間,讓幼兒有更大的成長方向。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得出了以下結論:幼兒的動手意識和參與性可以提高幼兒的感性認識和參與意識。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以進行一些評比活動,比如評選“優秀寶寶”,“優秀孩子”等等,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幼兒有集體榮譽感,融入到集體中,有集體意識。這樣可以增加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團結協作意識,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為幼兒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這有助於幼兒提高自身的精神品質,學會講文明、懂禮貌。

總之,對於幼兒園來説,幼兒的素質教育是其主體、是核心目標。幼兒素質教育是幫助兒童在他們生命之初,種下在整個成長階段必備素質的種子。因此,做好幼兒素質教育,是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的關鍵。面對未來,任重而道遠,培養教育好下一代是每個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天職,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名言應該成為當今幼兒素質教育的主題。

幼兒素質教育心得體會 篇六

隨着素質教育的需要,近來我學習了關於素質教育的系列材料,深受教育和啟發,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認識,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實施素質教育,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

教師是學生教育的啟蒙者,是知識的傳播者,又是思想行為的引路人。老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一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要確立自己“為人師表”的模範形象,用端莊的儀表、大方得體的舉動,和藹和親的態度、平易近人的作風去感化學生,使教師成為學生行為的表率和學習的楷模。孩子離開父母,離開幼兒園到校園學習,生活環境及周圍的事物都與幼兒園有不少的變化,比幼兒園環境嚴肅多了,給學生的感覺陌生了,對他們的情感發起一輪波動。他們很自然地把感情、期望、愛的要求轉移到老師身上。渴望老師象媽媽那樣給他們充足的愛。因此,教師應該把自己全部的愛無私地傾注給學生,視他們為自己的親骨肉,滿腔熱情地關懷、全面地照顧、耐心地教育、細緻地疏導,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全面發展。

德為師之本,具備良好的師德是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現代教育日新月異,教育在不斷地發展,所以教師的師德會對學生人格有很大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品德感染仍無可替代。這就要求教師有“掏出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精神。只有具備了這樣的師德,才能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灌輸知識給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活潑、向上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從而“嚴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教書育人的職責和任務,達到提高全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目的。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工作,忠於職守。這是一個教師必備的條件。一個職業道德優秀的教師,絕對不是一個見異思遷,缺乏敬業精神的人。一定是擁有高尚的敬業、進取精神、能夠為人師表的人。在教學中更要象慈母般熱愛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言傳身教,把深厚的感情傾注到接受教育的學生身上。

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首先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教師必須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徹底轉變教育觀念,改變陳舊的方式方法,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重新去把握大綱,深鑽新教材,探究新方法組織教學;刻苦學習,深入研究,要理論聯繫實際。細心地觀察學生的各項遊戲活動,規律,熟悉學生的心理特點,瞭解學生的愛好和興趣,綜合分析、比較,同時借鑑別人的成功經驗,再進行篩選,制訂一套適用於本校、本班實際的素質教學,有目的、有步驟地在教學活動中加以實施,這樣素質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二、實施素質教育,關鍵要落實在課堂教學中。

首先,要有明確的體現素質教育思想和觀念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不僅規定了教學的方向,而且具有調控教學過程的功能。無論什麼樣的教育,都要依靠目標的達成來實現。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必須將其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意志、情感、習慣、行為教育等,都寫進教學目標,使之有機滲透在每一個教學環節,融於學生認知結構之中。

其次,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素質化的教學目標要求優化的課堂教學結構為之服務。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以教材為主,封閉沉悶,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不出來。這種帶有濃厚應試色彩的課堂結構,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和創造性的發展。一是要激發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前提,如果沒有學習興趣,必定抑制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更談不上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所以要引導學生提高興趣,並通過努力去爭取成功。二是要創設情趣,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三是要引導探索,加強學生的參與性。知識原是來自於生活,來自於實踐,但知識從生活實踐中脱離出來,往往就只成為訓練思維的手段。四是要激勵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積累點滴成功,學生會情不自禁感到愉快,增強信心,所以教師平時要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當學生在學習中碰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正視挫折,具體分析、找出方法,避免因壓抑而動搖信心,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

第三,要抓好差生工作。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主要區別之一就在於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應試教育只面向少數尖子學生,把“差生”排斥在羣體之外,使他們的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極大地影響了我國國民的整體素質。為此,應樹立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的觀念,在課堂教學中,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教好,對於差生,要滿懷愛心,重點輔導,並發動學習好的同學幫助差生,最終使全體學生共同提高。

三、實施素質教育,要以育人為本。

教師在工作中要以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依法保障兒童和青少年學習發展的基本權利,努力開發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能。改變那種只重視升學有望的學生的做法。促進學生以德育為核心的全面發展。克服那種只重視智育,甚至於只重視考分,而忽視德育、體育、美育的“應試教育”傾向。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使學生有時間思考問題、參加社會實踐和從事感興趣的自主學習活動。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健康成長;重視發展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學生的潛能,大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按照“遵循教育規律,運用科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的要求,認真組織施教,不但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怎樣去學習,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實施素質教育,是強國之策。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題,加強與改進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則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江曾深刻指出,“要説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是的,學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會轉化為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為祖國發奮學習的強大內在動力;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對學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和提高識別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響。

總之,經過學習,個人認識和感覺又有了新的提高,下步將傾盡所學,在新的學期把素質教育的理念貫穿與教學的全過程,切實做到學有所用。

幼兒素質教育心得體會 篇七

通過這次國培計劃培訓學習。我由衷感謝教育部門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台,每位教師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鬥志,確實感到受益非淺。

這次“國培計劃”遠程項目的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而且在國培計劃中有幸傾聽了眾多專家和學者的精彩講解,使我對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

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訓給我許多思考,深刻的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怎樣成為一個受歡迎的老師。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師生關係?我認為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還需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去學習。

首先,教育學生,從愛出發。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孩子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只要有了問題及時處理,處理的方法得當,注意和學生溝通,學生就會信任你,喜歡你。愛學生,還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平時表現比較差的孩子,我們老師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師愛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們的教學課堂愈發顯得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着人情味,作為一名老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藴藏在教學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着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於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學習智慧。最後,我還認識到:一節好的活動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後續。一節好的活動課,要做到兩個關注:

一是:關注孩子,從孩子的實際出發,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孩子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

二是:關注教學活動:抓住活動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教學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孩子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使孩子真正體驗到愛學。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活動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