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孔子的故事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3W

孔子的故事多篇

孔子的故事 篇一

《荀子·宥坐》記載“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歎日: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樣,勸説、勉勵的意思,坐同座。古時候的人沒有桌椅,只能坐

地上,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邊,所以,座位右邊是經常關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銘。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個特點:空虛時只能歪斜地

放着,即“虛則欹”;當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擺放,就是“中則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滿,水太多了,它又會自動側翻倒,把水都倒了出來,這就是“滿則覆”。欹器是對它的俗稱,當人們利用它的特性賦予了文化內涵後,又送它一個雅號叫宥坐。

孔子博聞多識,他在魯桓公廟雖然第一次見到宥坐,卻早已知道它的特點,且立即讓學生當場實驗和講解施教。這件事不僅反映出孔子知識淵博,同時映了孔子重視實踐教育,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孔子的故事 篇二

長垣縣在春秋時是由蒲阪邑(即蒲城,今天的長垣縣城所在地)和匡城(今長垣縣張寨鄉孔莊村所在地)組成,與濮陽市相毗鄰。濮陽市所在地春秋時為“帝丘”,是衞國的國都。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長垣是衞國國都通向東方、南方的魯、陳、蔡、寧、楚、鄭等國的必由之路。

孔子為了宣傳他的思想,四處奔走,周遊列國,曾數次經過長垣,和長垣結下了不解之緣。

有一次,孔子從衞國到陳國去,路過匡城。匡人看到車上坐着的孔子很像以前在這裏施過暴的陽虎,於是攔住車子,説什麼也不讓走,把他們圍困了五天。孔子十分平靜地對弟子們説:“文王死後,周代的文化遺產不是都在我們這裏嗎?如果要毀滅這種文化,我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如果毀滅不了這種文化,匡人能把我們怎麼樣呢?”後來經過協商,讓跟隨孔子的一個弟子做了衞國甯武子的家臣(人質),留在了衞國,然後孔子才得以離開。

多年之後,一次孔子又經和匡城相連的蒲地經過。這時,正好公孫氏在蒲地作亂,他們佔據蒲地和衞國國君對峙。蒲人不問青紅皂白截了孔子。當時有個叫公良儒的弟子駕車跟隨孔子,他非常有膽量,對孔子説:“我從前跟您在匡地遭到過危險,現在又在這裏遇到同樣情況。如果發生戰鬥的話,我可以為您去犧牲生命!”戰鬥進行得非常激烈。蒲人看到孔子眾多弟子身手不凡,有些害怕。於是讓人給孔子傳話:“如果孔子答應不到衞國去,就可以放他過去。”孔子聽了傳話之後,馬上説“可以”。他們又要孔子訂立盟約,孔子説“也行”。訂約之後,他們將孔子放了過去。

孔子從蒲地放出後,就徑直往衞國去了。他的弟子子貢對此很不滿意,就問孔子:“這不是不遵守盟約,不信守諾言嗎?”孔子回答説:“被迫簽訂的盟約是沒有效力的,這種盟約連神也不會理睬。”

孔子的小故事 篇三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説:“可以了。”孔子説:“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説:“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説:“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孔子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孔子的故事 篇四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説“可以了”,孔子説:“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

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説“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説“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孔子的小故事 篇五

其實,孔子何嘗不知道放牛、當吹鼓手之類的事情與自己的身份不符呢?家庭的薰陶、鄉學的教育、社會的習染,早已在他心靈深處形成了貴族階級的等級觀念。然而,面對積勞成疾的母親,面對無米下鍋的生活困境,他不這樣做,又有什麼辦法呢?孔子知道,要想説服母親不去上學是不可能的,只好用善意的謊言暫且瞞過母親。

從此,孔子真的到叔孫氏家放牛去了,而且他與人家講定條件:他為叔孫氏家放牛,叔孫氏家中藏書任他借閲。

這可是一個奇怪的“條件”,孔子就是在這種“條件”之下,一方面在天地間飽覽壯美河山,感受大自然所賜予的妙趣橫生的景緻,一方面又不間斷地讀書學習,讓自己的理想不斷地向前邁進。

牧童們都願與孔子結伴放牧,一則因為他身材高大,被譽為“長人”,力大無窮,和他在一起,便沒有人受欺侮;二則他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特別是他腹中裝着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和他在一起,勝似上學讀書,因此,孔子所到之處,便有牧童尾隨,牛羊成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