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會看病》教學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2W

《學會看病》教學反思(多篇)

學會看病教學反思 篇一

《學會看病》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從母親的角度描述了一個母親為磨練兒子獨立生活的潛力,鼓勵兒子一個人去看病。細膩的描述,寫出了母親感情變化的心理歷程,體現了母親濃濃的愛子之情。

理解這位母親獨特的愛子方式是本文教學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採用了以“説”與“讀”、“讀”與“悟”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走入文本,去理解母親盡責的獨特方式。並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母愛,學會感恩,讀寫結合,鍛鍊學生的習作潛力。

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讀課文,並出示兩種觀點進行交流:一是就應讓孩子獨自去看病,並按文中的資料和自我的理解説出理由;二則不就應讓孩子獨自去看病,並按文中的資料和自我的理解,説出理由。孩子們暢所欲言,真實地表達自我的看法:有的説這位母親很殘忍,竟然這樣去對待病中的兒子;有的説這位母親做對了,孩子的獨立性很重要,這出乎我的意料,這些孩子在這個蜻蜓點水的爭辯中已些許明白母親的用意,之後通引導學生明白母親就是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中讓孩子去看病的。

為了讓學生理解這位母親獨特的愛子方式,我引導學生從心理描述入手,讓學生找出兒子發燒到從醫院看病回來這一過程中母親的心理變化的句子反覆讀,並抓住重點詞語進行體會,在邊讀邊悟中,引導孩子們不僅僅逐步認識到母親感情變化的過程,並且從這些細緻的心理活動的描述中,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母親看似”冷漠的'言行,是為了盡到做母親的職責,對孩子的未來負責,透過讓兒子學習找醫生看病,鍛鍊孩子獨立生活的`潛力。

出示《媽媽的愛》進行讀背,引出問題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歷呢學生交流討論,教師點撥,孩子們再次感受到父母的艱難,以及母親偉大而又無私的愛,深化了理解,昇華自我的情感。然後要求他們用自我喜歡的形式來讚美自我的母親。能夠寫寫小詩,寫幾句讚美的話……從中實現了讀寫結合。

《學會看病》是一篇略讀課文,一貫以來,對略讀課文的目標把握,一向是有些忽視的。王教師選擇這樣的課例,無疑是對自我的一種挑戰和鞭策,這是佩服之一。在教學敍事中,王教師講到她一次次試教,一次次修改,並且每一次的試教和修改思路明確,先分析不足,再從理論高度找原因,繼而出爐更好的教學方案,每一次都有提高,解決方案有針對性,這是佩服之二。在星期五的課堂展示中,王教師呈現了一堂有深度、有大師風範的課,每一個環節絲絲相扣,其最終目的直奔目標,體現了以學定教、學生為主的課堂理念,這是佩服之三。聽了課後,我覺得以下幾點最是精彩:

一、以學定教,以生為本。王教師在課前設計了一份預習單,資料包括字詞檢測和課文資料理解。經過預習單的填寫,王教師基本掌握了學生的預習情景,然後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景學習生字新詞,有重點,並不面面俱到,主要是解決一些四字詞語的用法。在預習單的檢查中,王教師發現學生提出最大的疑問是對這句話的理解:我明白應當不斷地磨練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練自我。王教師就從關鍵句子入手,抓住“磨鍊”粗線條放開研讀課文中母親的心理活動和語言感受母親的愛子之情,再話鋒一轉重點花時間研究母親的心理描述成功祕訣,最終把學生中好的練習拿出來交流,使略讀課文也“精緻”。真正做到了以學定教,在課堂中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課堂設計層層深入,完全體現了略讀課文的特點。在教學中,王教師注重學法指導,與單元導讀緊密結合,知識點的落實抓得實,抓得到位,並進一步深化了單元的知識點訓練。研讀課文有層次,有深度,拓展訓練小練筆學生也有話可説。最終推薦學生閲讀《孩子,我為什麼打你》和《剝豆》,體現了大閲讀觀。

總之,這是一堂內涵豐富的課,值得我好好學習,並好好反思。

《學會看病》教學反思 篇二

作為略讀課文,我基本上是放手,就讓學生抓住一個問題——“母親的感情有何變化”,讓他們自己去獨立閲讀、探討交流。應該説,他們的自學效果不錯,他們能從文中找出有關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去品味感悟。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位母親的濃濃母愛,我就聯繫我們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讓不少學生説説自己生病時怎樣做的,家長是怎樣無微不至地關心,並和文本中故事進行對比,甚至有好多學生一個小小的感冒在難受時會説:“媽媽快救救我,我快要死了。惹得大家鬨笑一片。”通過這樣做。讓學生豁然明朗,《學會看病》一文中的媽媽,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去鍛鍊自己兒子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看似狠心,其實是一番苦心。再回過頭來讓學生再次去讀這篇文章,學生對文中母親內心的百感交集有了更深的體會。再讓學生通過反覆讀課文找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部分,體會母親的心起起伏伏,這種複雜的心理,學生也懂了,那是一種深藏的母愛。同時在以後的習作中也學習作者的這種表達方法。學了這篇課文,我想,對於“母愛”,學生的認識一定會更深刻更全面。當然,我希望我的學生從今天起,對自己的母親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恩。

《學會看病》教案 篇三

[ 教學要求 ]

1 、認識本課的生字,聯繫上下文或理解詞語。

2 、自主閲讀課文抓住描寫母親語言和心裏活動的句子,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培養獨立閲讀的習慣。

3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 重點難點 ]

自主閲讀課文,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母親的感情變化,感受特殊的母愛方式,激勵學生能夠獨立面對生活、磨練意志的能力 。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聯繫上下文或理解詞語。

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來表現任務,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生字詞及重點句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老師今天帶來一首詩,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一讀好嗎?

(出示多媒體)

2 、説一説從這首詩中你讀到了什麼?

3 、可是有一位母親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卻逼着孩子自己去看病,她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她不愛自己的孩子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出示自學要求

( 1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掃清生字障礙,把課文讀通順。

( 2 )藉助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 3 )標出自然段序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畫出不理解的句子,大家討論。

2 、學生自主學習

3 、交流彙報學習成果(出示課件)

( 1 )讀課文中的詞語

( 2 )找出課文中的多音字

( 3 )理解詞語

( 4 )全文共有 27 個自然段

(三)精讀課文,體會母親的情感變化

1 、出示自學要求(出示課件)

( 1 )自讀課文,用不同符號畫出母親的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2 )聯繫上下文談感受,體會母親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 3 )有感情的朗讀句子

2 、學生自主學習

3 、集體交流彙報

( 1 )母親做出了決定(出示句子)

讀句子,聯繫上下文説説母親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決定?

( 2 )母親猶豫了。(出示句子)

有感情的朗讀句子,體會母親的猶豫原因。

( 3 )母親後悔了。

有感情朗讀句子,體會母親後悔時的心理

( 4 )母親擔心。(出示句子)

在讀句子的過程中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擔心

( 5 )母親自責。

反覆誦讀,在母親的自責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 6 )母親又鼓起勇氣。

找出母親鼓起勇氣的句子,談談你的理解

( 7 )火車讀課文,體會母親的情感變化。

4 、母親的情感變化過程

做出決定 — 猶豫 — 後悔 — 擔心 — 自責 — 鼓起勇氣

5 、母親為什麼要這樣做?到相應的段落中找答案。

6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母親的良苦用心。

(四)總結昇華,感恩母愛

1 、在生活中,我們所感受到的母愛各不相同,有細膩的,有温柔的,有平凡的,有偉大的。而這篇課文通過母親的語言和心理活動,讓人感到一種看似“冷酷”的愛,這是一種特殊的母愛。

因為這位母親要對孩子的未來負責,要讓孩子學會生活。此時我們不得不讚歎母愛的深沉與廣博。

2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感謝母親的愛

《學會看病》教學反思

《學會看病》 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從母親的角度描寫了一個母親為磨練兒子獨立生活的能力,鼓勵兒子一個人去看病。細膩的描寫,寫出了母親感情變化的心理歷程,體現了母親濃濃的愛子情深。

走進文字。就這點來説,今天的教學,我努力做到真正使學生走進文字,深入理解和感悟母親感情變化的過程:“決定讓兒子獨自看病──猶豫、後悔、擔心、自責、勇氣又回到心裏”,讓學生找到母親在這一過程中相應的語言和心理描寫,如“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感受母親濃濃的愛子深情。但也從學生的回答中反映了學生的理解畢竟是粗淺的,只侷限於文字的表面,如“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在孩子有病的時候,不但不幫助他,還給他雪上加霜。”就有學生不能讀出母親的矛盾和深深的自責是因為愛子之切。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引導的技巧了,恰恰也反映出了我在課堂上的教學機智還欠缺。“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時的冷漠。總有一天,你要離我遠去,獨自面對生活。我預先能幫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張路線圖,它也許不那麼準確,但這是我的責任。”在講解這句話的意思時我太過於牽引。因此我要抓緊時間學習,如果我們再不抓緊時間學習,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我們就要成為時代的棄兒。

學會看病教學反思 篇四

《學會看病》是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是女作家畢淑敏寫她和兒子之間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為讓兒子學會看病,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

作為略讀課文,我基本上是放手,就讓學生抓住一個問題——“母親的感情有何變化”,讓他們自我去獨立閲讀、探討交流。應當説,他們的自學效果不錯,他們能從文中找出有關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去品味感悟。

為了幫忙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位母親的濃濃母愛,我把自我在《國小語文教學》雜誌上看到的畢淑敏就《學會看病》一文的創作體會,原原本本的讀給學生聽。當聽到畢淑敏那位女性朋友的已上大學的兒子,得了普通的感冒,就打電話給遠在北京的母親,説我快要死了,你救救我啊,很多學生都笑了,他們覺得不可思議。到聽到之後,那位母親只得求助當地的一個朋友,那個朋友只得放下手頭的工作,打車跨過長江,費了一番周折,把男孩帶到醫院,學生不笑了,他們在思考在歎息。這份材料的補充,讓學生豁然明朗,《學會看病》一文中的媽媽,已這種獨特的方式,去鍛鍊自我兒子獨自應對生活的本事,看似狠心,其實是一番苦心。再回過頭來讓學生再次去讀這篇文章,學生對文中母親內心的百感交集有了更深的體會。

教師,畢淑敏還為她的兒子寫過一篇文章呢。一個學生揚起了手上的書。《孩子,我為什麼打你》,對了,很能反映天下父母心聲的一篇好文章。於是,我也全文照讀了。課室很安靜,學生都在靜靜的聽,時而笑笑,時而若有所思。

接下來,我還讓學生進行了拓展閲讀,讓他們去看選讀課文《剝豆》,這也是一篇類似的文章,一位母親和兒子剝豆比賽,自我快了又放慢速度,期望讓兒子贏,讓他對自我多一些自信,但真的讓兒子勝,又覺得會給孩子“虛假的勝利”,於是又加快速度,最終真的自我勝了,又擔心孩子沮喪,可兒子並不在意,母親最終釋然。小小的一場剝豆比賽,卻讓母親的心起起伏伏,這種複雜,學生也懂了,那是一種深藏的母愛,跟《學會看病》的母親一樣。

學了這篇課文,我想,對於“母愛”,學生的認識必須會更深刻更全面。當然,我期望我的學生從今日起,對自我的母親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恩。

《學會看病》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默讀,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雪上加霜”“按圖索驥”“忐忑不安”“艱澀”等詞語的意思,藉助“按圖索驥”一詞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2、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描寫,表現母親感情變化的寫作方法。

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引導學生全面地認識母愛,激發鍛鍊學生獨立面對生活、磨練意志的能力。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感受母親濃濃的愛子深情。

教學難點:認識到母親讓孩子學會獨立才是文中母愛的真諦。

一、談話導入

1、師:你們愛父母嗎?父母愛你們嗎?可是,有這樣一位母親,當兒子生病發燒的時候,做過二十多年醫生的媽媽不但不在家中給孩子找藥看病,反而逼着孩子獨自去醫院看病。這位母親究竟是怎樣想的?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學會看病》

2、生齊讀課題

二、字詞反饋、藉詞借文

1、師:課前我們預習了課文,來,看看同學們詞語掌握的怎麼樣?出示“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圖索驥,忐忑不安”

生讀

師:從字面理解“按圖索驥”這個詞的意思。

生説詞意

師:這個詞放在文中是什麼意思?

生説理解

(兒子按照母親給他的路線去看病)

板書:兒子 母親

師:其實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剛才我們根據一個詞知道了文章的內容。

師:再看一組詞“殘忍、狠心、冷漠”這樣的詞喜歡嗎?但一位母親卻如此地評價自己,為什麼呢?在研究這位母親之前,接下來我們做一件事。

出示自讀提示:1、默讀課文,面對生病的孩子,母親是怎樣做的?2、用橫線畫出描寫母親心理變化的句子,感受母親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學生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描寫母親心理變化的句子,感受母親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三、品悟母愛內心,感悟母愛真諦

師:找出描寫母親心理變化的句子的同學請舉手。你找到了什麼句子,母親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預設:

課文第21段出示:

從他出門的那一分鐘,我就開始後悔。……以後再按圖索驥。

師:母親當時的心理怎樣?指名回答

理解句子中“雪上加霜”這個詞在文中的意思,分別指什麼?

“雪”指孩子生病了。

“霜”指母親不僅沒有帶孩子上醫院看病,反而,讓孩子一個人去醫院。

師:當媽的可真夠狠心的!我們來看看當時母親是怎樣一步一步逼兒子獨自上醫院的。

學習5-17自然段。師生分讀(師讀母親的對話,生讀兒子的對話。)

師:面對母親的步步緊逼,兒子當時在想什麼?

對學生進行説話訓練

師小結:看着生病的孩子出門,母親感到深深地後悔,讓我們再來體會母親地悔意吧?指導朗讀。

師:還找到了描寫母親心理的什麼句子?

預設:第22段句子

時間艱澀地流動着,……縮成一團。

師:句子有個詞寫出母親的心情?(忐忑不安)

理解“忐忑不安”的意思,結合“墜”字感受母親內心的沉重、緊張及母親的心痛和當心。

對句子中2個多小時的漫長等待中,想象母親可能做什麼呢?學生進行説話訓練。

師:事實上,母親後悔過、當心過,自責過,甚至心疼痛地縮成一團,這樣的母親真的正如她自己的評價一樣,殘忍、狠心、冷漠嗎,不愛孩子嗎?

引導孩子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

師小結:是的,文中所用的語言和心理的句子藴含着母親不一樣的愛嗎?同學們,母親僅僅讓孩子學會看病嗎?(學會獨立面對生活)

板書:學會看病 學會生活 磨鍊 獨立

師:好,我們還母親一個公道!讀最後2個段。你有什麼感受?

師: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學會不斷地磨鍊自己?磨鍊指誰?

(我, 母親)

師:母親為什麼説要磨鍊自己呢?

(磨鍊自己不要心軟,要讓孩子學會獨立)

師:在生活中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結合實際,學生談談自己的經歷。

師:是啊,所有母親都是愛自己的孩子,只是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母親能給我們的只能口授一張路線圖,文中的路線圖是什麼意思?

生默讀最後自然段,説説路線圖的意思。

(面對困難種種應對的辦法,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

四、拓展訓練

師:感謝這位用心良苦的母親,感謝她的不一樣的愛,有人説母愛是冬日的一片陽光,給我們温暖。你覺得母愛還是什麼?

出示:母愛是冬日的一片陽光,給我們温暖。母愛是_____________給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業

放學回家給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對媽媽説:“我愛你”。

學會看病教學反思 篇六

《學會看病》這篇課文講的是兒子感冒了,媽媽讓他獨自上醫院,學會了看病的事。母親用這種方式,鍛鍊兒子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90課時培訓時,正好有老師上這一課,所以回來我稍作修改就把它搬到了課堂上。

在學習中,我引導學生從心理描寫入手,讓學生找出兒子發燒到從醫院看病回來這一過程中母親的心理變化的句子進行體會。通過分析,理解了母親的心理變化過程是從下決心到擔心、自責到最後的釋然。整個過程都包含着母親對兒子濃濃的愛,也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父母之愛,懂得父母之愛,這對現在的獨生子更具現實意義理解這位母親獨特的愛子方式是本文教學的重難點。

為了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採用了以“説”與“讀”、“讀”與“悟”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去理解母親盡責的獨特方式。所以教學的重心放在研讀探究,體會母愛的教學環節中。我先讓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然後叫他們多讀幾遍,體會母親感情變化的過程,並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接着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閲讀所得。在此基礎上,全班交書包範文流怎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出母親的良苦用心,體會母親的感情變化。我抓住這篇課文中大量描寫母親心裏活動這個特點,引導學生找出描寫母親心裏活動的句子,在交流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朗讀這個有效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體會出母親在讓孩子一個人去看病的那段時間中的後悔和擔心,從而體會到母親的用心良苦,感受母愛的偉大,感受母親深深的愛子深情。

但在上課的過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問題,比如:細節不夠細,體會的不夠深入。這些都是在今後的教學中努力完善的地方。

學會看病教學反思 篇七

《學會看病》是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是女作家畢淑敏寫她和兒子之間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為讓兒子學會看病,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

作為略讀課文,我基本上是放手,就讓學生抓住一個問題——“母親的感情有何變化”,讓他們自己去獨立閲讀、探討交流。應該説,他們的自學效果不錯,他們能從文中找出有關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去品味感悟。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位母親的濃濃母愛,我把自己在《國小語文教學》雜誌上看到的畢淑敏就《學會看病》一文的創作體會,原原本本的讀給學生聽。當聽到畢淑敏那位女性朋友的已上大學的兒子,得了普通的感冒,就打電話給遠在北京的母親,説我快要死了,你救救我啊,很多學生都笑了,他們覺得不可思議。到聽到後來,那位母親只得求助當地的一個朋友,那個朋友只得放下手頭的工作,打車跨過長江,費了一番周折,把男孩帶到醫院,學生不笑了,他們在思考在歎息。這份材料的補充,讓學生豁然明朗,《學會看病》一文中的媽媽,已這種獨特的方式,去鍛鍊自己兒子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看似狠心,其實是一番苦心。再回過頭來讓學生再次去讀這篇文章,學生對文中母親內心的百感交集有了更深的體會。

學了這篇課文,我想,對於“母愛”,學生的認識一定會更深刻更全面。當然,我希望我的學生從今天起,對自己的母親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恩。

學會看病教學反思 篇八

《學會看病》是新課標人教版第九冊的一篇閲讀課文。本文講的是兒子感冒了,媽媽讓他獨自上醫院,學會了看病的事。母親用這種方式磨鍊兒子獨自應對生活的潛力,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課文先講母親發現兒子病了,準備照例自己用藥給他治病,後又改變了主意,讓他自己獨自到醫院看病。“當我又準備在家裏的儲藥櫃裏找藥時,卻突然怔住了。”説明母親意識到就應鍛鍊兒子獨立應對疾病。接下來的對話,能夠看出兒子對父母的極度依靠,更堅定了母親“就應及早教會他看病”的決心。“既然我是母親,就就應及早教會他看病”、“生怕自己改變了主意”、母親對兒子的囑咐、“心立刻軟了”、“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述,反映出母親內心的矛盾,愛子真情飽含其間。再講兒子到醫院後母親在擔心、後悔與自責中等待,直到兒子看完病回家。“從他出門的那一分鐘起,我就開始後悔。我想……”、“時間艱澀地流動,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縮成一團”等心理活動的細緻描述,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濃濃的母愛。母親看似“冷漠”的言行,是為了盡到做母親的職責,對孩子的未來負責,透過讓兒子學習找醫生看病,磨鍊孩子獨立生活的潛力。本文從母親盡責的獨特視角,反映了母愛的廣袤深遠。

由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本課時,我先引導學生充分地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透過查閲工具書理解生字、生詞,初步感知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課文前的閲讀提示,邊讀書邊勾畫出描述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進行交流。在體會母親感情時,我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

最後學完課文,我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或者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類似經歷。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情感的體會。正如我的意料,此刻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大事小事都有父母包辦,哪怕一點傷風感冒父母們都緊張得不得了,第一時間帶孩子們上醫院看病,從沒有像書中的母親一樣放膽讓孩子們自己上醫院看病,所以,對於書中的小男孩獨自一人去醫院看病,他們中大多數同學都覺得不可思議,有一小部分同學卻很渴望像小男孩一樣去嘗試,但他們都明白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家長們肯定很擔心他們,害怕他們會出意外。教學中,即使我們千方百計期望能培養學生的獨立生活的潛力,但在現今社會,孩子們個個都是父母的寶貝,根本很難實現像書中的母親那樣放心讓孩子獨自一人看病的,如何真正培養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自理潛力,這真值得每一個父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