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雪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8W

小雪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多篇】

飲食養生 篇一

小雪時節天氣寒冷,寒為陰邪,容易損傷腎陽,故此時宜多食温補益腎食物,如羊肉、牛肉、腰果、栗子、山藥等。小雪節氣時心腦血管病多發,為了預防此類病的發生,可常食丹蔘、山楂、黑木耳、西紅柿、芹菜、紅心蘿蔔等避免血液黏稠,以保護心腦血管。除此之外,也可有針對性的服用一些膏方來防止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雖説服用膏方是冬季調養的好方法,市場上也有成品膏方出售,但若要達到最好的效果,還是應該“一人一方”。也就是説,膏方是藥而不是保健品,應依據個人的身體狀況酌情選用,膏方的選配與服用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小雪節氣有何講究? 篇二

1、忌矇頭睡覺

冬令天寒,一般蓋厚被睡覺,因此,被窩內空氣不流暢,再加上人體散發出來的體臭汗臭味、呼出氣中的二氧化碳、腸道排出的有害氣體,致使被窩內空 氣混濁。如果矇頭睡覺,會使體內氧飽和度下降,嚴重則會影響大腸生理功能,於次晨起牀時會出現頭昏腦脹、精神萎靡、食慾不振、記憶衰退等症狀。

2、注意肌膚保濕潤燥

在寒冬,由於乾冷的氣候,人體的表皮層血管會收縮,以減少熱量散失,但也造成皮膚層血液循環減慢,皮脂腺與汗腺功能降低,導致皮表的水分與脂肪 含量大減,若再加上冷風吹拂,更大大減弱了皮膚的抵抗力,因此,冬天的皮膚容易變幹糙、敏感、甚至皸裂。

3、注意關節保暖

由於關節附近多是肌腱、韌帶等血管分佈較少的組織,温度本來就比較低,而且四肢較常暴露在外,更易散失温度,使關節僵硬,血液循環差,因而疼痛不止。因此,關節炎患者在寒冬須加強保暖。若能在冬季臨睡前温水泡足,不但可以活血通絡有益關節,並可安神寧志,促進睡眠。

小雪節氣的美食有什麼? 篇三

1、吃餈粑: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2、吃刨湯:小雪前後,土家族,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3、做臘腸:臘腸是廣東人最喜歡吃的傳統食物,每到小雪節氣這天,心靈手巧的廣東人們會動手做臘腸、香腸,然後做成臘味蘿蔔糕、臘味煮香芋、臘腸炒蜜豆等美味的粵式菜餚。

4、吃魚乾:俗話説:十月豆,肥到不見頭。小雪節氣時,温度降低,漁民們為了獲取口糧和經濟利益,會開始做冬捕,在沿海地區,人們會捕捉旗魚、烏魚、還有其他小魚,宰殺後撒鹽醃製、晾曬,做成小魚乾,小魚乾經久耐煩,可以一直吃到冬天結束。

5、制臘肉:小雪節氣後,天氣寒冷,身體能量流失快,人們會宰殺牲口食用,幫助身體產熱,吃不完的肉人們會用傳統的醃製方法將其儲備起來風乾,等到春節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好好享受了。

小雪節氣的特點 篇四

1、天氣寒冷;2、冷空氣頻繁南下;3、降雨稀少;4、並且是由雨變為雪。

北方地區

小雪節氣時,北方地區的温度開始跌到零點,華北地區,開始降雪;東北地區初現凍土現象,應了“小雪地封嚴”的場景。

南方地區

小雪節氣後,除了嶺南地區和沿海地區,其他城市都開始進入冬季,出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的初冬景象。

小雪階段比入冬階段氣温低。到了小雪節氣,意味着我國華北地區將有降雪。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温逐步達到0℃以下。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並且夜凍晝化。

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節氣,大範圍迎來一次明顯大風降温降水天氣過程,是否會下雪呢?氣象專家介紹説,對我國北方而言,小雪時節基本已進入冬天,下雪很平常。而處於南方地區,小雪時節正是秋冬交替之際,想要見到雪還早了點。

精神養生 篇五

小雪時節天氣變化大,天氣陰冷,氣壓偏低,人體缺乏足夠的光照,容易出現精神抑鬱。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季節變化對抑鬱症患者有直接影響,因為與抑鬱症相關的神經遞質中,腦內5-羥色胺系統與季節變化密切相關。一般來説,在春夏之季,5-羥色胺系統功能最強,秋冬季節最弱。當日照時間減少,引起抑鬱症患者腦內5-羥色胺的缺少,人隨之會出現失眠、煩躁、悲觀、厭世等一系列症狀。為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小雪節氣時人們最好多到户外曬太陽,以保持腦內5-羥色胺的穩定。也可多聽聽音樂以增添生活中的樂趣,緩解緊張情緒。清代醫學家吳尚説:“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足見音樂對人的精神影響之大。

養生要點 篇六

起居養生

重視頭部保暖

小雪時節很多地方的氣温已降至0°C以下,應特別重視頭部保暖。因為“頭為諸陽之會”,當頭部受到風寒侵襲時,血管收縮,肌肉緊張,很容易引發傷風感冒、頭痛、面癱,甚者可引發心腦血管病。頭部是大腦神經中樞的所在地,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為頭部皮膚薄、血管粗、毛髮多,故頭部散發的熱能也較大。由於頭部與人體熱平衡的關係非常密切,寒冬季節若不注意頭部保暖,體熱會很快從頭部散發出去,以至損害人體陽氣,消耗機體的能量。因此,小雪節氣人們外出時宜戴上帽子、圍巾等以防頭部受寒。

謹防室內空氣乾燥

小雪時節降水量偏少,空氣變得乾燥。加之北方地區已經開始供暖,故室內空氣會變得異常乾燥,人易出現煩躁不安、口脣乾裂、鼻咽乾燥等現象。在乾燥的環境中,人體抵抗力會降低,容易引發或者加重呼吸系統的疾病。有研究表明,當空氣相對濕度低於40%RH的時候,鼻部和肺部呼吸道黏膜脱水,彈性降低,黏液分泌減少,黏膜上的纖毛運動減慢,灰塵、細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發咳嗽,人容易發生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以及呼吸道的其他疾病。因此小雪節氣須防燥。除了要多喝水外,還可通過使用加濕器、擺放植物等方式緩解室內空氣乾燥。

小雪節氣的特點和風俗有哪些 篇七

小雪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温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習俗有醃鹹菜、品嚐餈粑、曬魚乾、吃刨湯、釀小雪酒等。

做醃菜:南京有諺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小雪之後,家家户户開始醃製、風乾各種蔬菜,以備過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會趁着這個節氣開始醃製醬鴨、臘肉。小雪節氣過後,氣温會急劇下降,天氣也會越來越乾燥,此時正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餈粑:在南方一些地方,有小雪時節吃餈粑的習俗。有俗語説,“十月朝,餈粑碌碌燒”。吃餈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鬥(比較),才過癮,才能體味到農家樂趣。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曬魚乾:二十四節氣小雪習俗:曬魚乾,曬魚乾是小雪節氣的習俗,小雪時台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雪時台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烏魚羣會在小雪前後來到台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台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刨湯肉:“小雪殺豬,大雪宰羊。”許多地方每到小雪、大雪兩個節氣,村民們便開始殺豬宰羊準備年貨。無論哪家宰畜,鄰居、親朋都要過來幫忙。殺了豬,東家要做一鍋豬燴菜,再配上米飯、小菜,略備薄酒,邀請四鄰聚餐,寓意團結、和睦、萬事興旺。

小雪古詩 篇八

《小雪日戲題絕句》

唐代:張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

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

《夜泊荊溪》

唐代:陳羽

小雪已晴蘆葉暗,長波乍急鶴聲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頭月落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