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台灣風俗文化禮儀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5W

台灣風俗文化禮儀通用多篇

風土人情 篇一

衣飾

以往鄉村男女多穿漢服。中年以上的婦女喜着長衫,或短衣短褲;老年人喜着青黑色衣衫或香雲紗;日本統治時期西裝革履開始流傳到鄉村,幾十年來已相當普及。城市婦女有的穿旗袍等民族服裝。目前,青年人多穿西裝或港衫西褲。鄉村男女則常戴斗笠或裹毛巾,以蔽風日。

飲食

台灣居民一日三餐以大米為主食。節日喜慶時,多用雞鴨等豐盛酒菜宴請客人。台灣居民都嗜酒,祭祀神明,宴請客人,必備良酒。秋冬之際,多以中藥燉煮動物性食品以提神補身。菜餚多用味精、砂糖等調味。酒樓飯店經營川粵、京、津、蘇、浙、湘、閩等地風味飯菜。高山族同胞目前生活水平還較低,有些仍以芋頭、甘薯為主食。

居住

台灣的房屋造型,大體可分為中、西、日式三種。中式為平房,多是閩南式樣,有一條龍、轆轤把、三合院、四合院等。以濁水溪為界,農村村落,北部為散居型,南部為聚居型,大多建在山凹近水處,以避風沙。西式多是樓房,從前都是磚造,近年來大多改為鋼筋水泥。日式則在平房內鋪以“榻榻米”。市鎮房屋多屬西式,隨着近年來工商業的發展,新式公寓住宅迅速增加,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但由於人口增長過快,住房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仍有許多人居住在簡陋斗室。

交通

目前,台灣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摩托車。近些年來汽車、飛機、輪船、火車的數量增加,比較方便,私人汽車大量增多。出租汽車普遍於市鎮。有不少的客車備有冷氣。但大部分農村地區仍交通不便,河流多的地方尚需帆船、舢板,山區無路可走,只能沿山路登攀跋涉。

風俗文化 篇二

文化

台灣人普遍使用漢語普通話和繁體中文,另外比較常見的語言為閩南語、客家語和台灣高山族語言。由於台灣當局和民間重視英語教育,且台灣曾長期淪為日本殖民地,深受日本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貽害,許多台灣老人普遍可使用日語,所以常見使用外國語言為英語與日語。

台灣漢字拼音使用注音符號(舊稱注音字母)。外文音譯早期普遍採用威妥瑪拼音,至今台灣的人名及地名的英語音譯大多沿用此拼音法。

2008年,台灣宣佈將譯音標準改為漢語拼音,如今台灣縣級以下行政區劃英文譯名均使用漢語拼音。

由於兩岸長期處於隔絕狀態,台灣部分漢語詞彙與中國大陸有所不同。一些融入了台灣本地語言和外國語言,例如:“夯”(熱烘烘、流行,來自閩南語)、“贊”(好極了,來自閩南語)與“歐吉桑”(男性長輩,日語:おじさん)、“巴士”(公共汽車,英語:bus),還有一些則是用詞習慣的差異,例如台灣的“原子筆”等同於大陸的“圓珠筆”,台灣的“奇異果”等同於大陸的“獼猴桃”。隨着兩岸交流的日益熱絡和網絡的飛速發展,兩岸語詞也呈相互影響和逐漸融合之勢,如“山寨”、“雷人”、“囧”等發源於大陸的流行詞彙,都被台灣民眾高頻率地運用。

民族

組成台灣居民的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少數民族,另一部分是大陸移民。少數民族主要是在文明社會形成之前來自大陸的定居者,他們成為台灣地區最早的居民。

台灣的少數民族分為兩部分,生活在高山地區的以往稱為“高山族”,生活在平原地區的稱為“平埔族”,現在則把少數民族統稱為“原住民”

台灣的少數民族同胞因受歷代統治階級的歧視和壓迫,其經濟、文化的發展,長期受到阻滯。

迄今有些地區的高山族同胞仍過着半耕半獵的生活,高山族同胞勤勞、豪放,能歌善舞。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杵舞”,音節鏗鏘,優美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