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廉潔的古代故事 古代廉潔小故事【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6W

關於廉潔的古代故事 古代廉潔小故事【多篇】

關於廉潔的古代故事 篇一

東漢末年賢臣劉寵,官至司徒、司空、太尉,一生“清約省素,家無貨積”。他在擔任會稽太守時,扶持農桑,興修水利,革除苛政,輕徭薄賦,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而且微服私訪,體察民瘼,公正廉潔,禁止擾民,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奉調離開會稽時,五六位龍眉皓髮的老農,各捧一百文錢,行至跟前,雙手置頂,俯身懇求道:“我乃山裏野民,不懂官場,往日當官的時常來鄉下擾民,雞犬不寧,夜不得安。您上任之後,百姓安居樂業,見不到貪官惡吏,狗也不叫了。活到這把年紀能遇到您這樣的好官,三生有幸啊!萬望您收下這一點點心意!”躬謝再三未果,劉寵只好各取了一文,行至江邊,恭敬地將錢拋入江中,以明其志,江水頓時清澈如碧、盪漾東去。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將這條江起名為“錢清江”,江旁建一亭,名曰“錢清亭”。

關於廉潔的古代故事三:拒受金 篇二

楊震,東漢時陝西人,曾執教講學20多年,年50時任荊州刺史,涿州太守、司徒、大尉等職,當他出任東萊太守期間,有一次,他路過昌邑縣時,曾得過楊震推薦的該縣縣官王密為了報恩,深夜以十斤黃金相送,楊震毅然拒絕,他説;“作為老朋友你怎麼這樣不瞭解我呢?”

王密神祕地説:“夜深了,這事沒人知道,”

楊震哈哈大笑説;“我知、你知、天知、神知,怎麼説沒人知道呢?”

王密見楊震如此廉潔,羞愧地出門而去,楊震一生為官從未受過賄,在歷史上留下了清正廉潔的好名聲,後因受誣陷而自殺。

關於廉潔的古代故事 篇三

三國時期,蜀國境內“刑法雖峻而無怨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蜀國名相諸葛亮嚴於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諸葛亮一生“撫百姓,示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深為其所動,之後跟隨劉備征戰南北,奇功屢建。劉備死後,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蜀國國事,事無鉅細,每必親躬。他5次親率大軍,北伐曹魏,與曹魏短兵相接。他嚴格要求子侄輩,不以自己位高權重而特殊對待。他親派侄兒諸葛喬與諸將子弟一起,率兵轉運軍糧於深山險谷之中。

為此,他專門給其兄諸葛謹寫信説,諸葛喬“本當還成都”,但“今諸將子弟皆得轉運”,“宜同榮辱”。馬謖失街亭後,他引咎自責,上疏後主劉禪,“請自貶三等”,從此更兢兢業業、勤勉有加。“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長期的廢寢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積勞成疾,年僅54歲便英年早逝。諸葛亮以他的實際行動驗證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

諸葛亮生前,在給後主的一份奏章中對自己的財產、收入進行了申報:“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諸葛亮去世後,其家中情形確如奏章所言,可謂內無餘帛,外無贏財。

諸葛亮病危時,留下遺囑,要求把他的遺體安葬在漢中定軍山,喪葬力求節儉簡樸,依山造墳,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納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殮時,只着平時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這就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死後的最高要求,其高風亮節實為可圈可點。

關於廉潔的古代故事四:錢入水 篇四

劉寵,東漢時人,官至太守,為官清廉,不貪財,為民辦實事,深受百姓愛戴,他任太守幾年,後調入京城任職,當他要赴京城時,百姓們依依不捨,並計劃如何送別劉太守,

而劉太守 和夫人商定悄悄離開,不讓百姓知道,那知他剛走不遠,百姓們冒着寒冷,早在路口等着送別他了,有的拿雞蛋、雞子、魚,牛肉、羊肉,太守一律拒收,並説;“謝謝各位父老鄉親們,你們的心情我領了,大家請回去吧,天氣太冷,以防凍傷身體,回家吧。”

老人們説;“以前的官員只知道貪財,搞得大家雞犬不寧,你來了百姓們安居樂業,我們實在感謝劉太守,臨別之時無以為報,我們每人出一百文錢,請太守收下,

劉太守説;“大家的心意我領了,錢堅決不能收,”

百姓們執意不肯,無奈,劉太守從每人手裏拿下一文錢,作為象徵性的收下了,

百姓們才稱謝作別,百姓們走後,劉太過和夫人將錢放入水中,只留下一文錢作為紀念,人們知道此事 後,稱他為一文太守,

關於廉潔的古代故事 篇五

魏徵是唐代傑出的政治家和着名的宰相。他直言不諱,曾提出“薄賦斂,輕租税”“居安思危”“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等思想,加上為人儉樸,病危時還沒有像樣的房子,所以一直深受人民的稱道。

而魏徵的夫人裴氏也是一名廉潔、儉樸的好女人,歷史上出名的賢內助。

裴氏雖説是宰相的妻子,自嫁給丈夫之後依舊那麼勤儉節約,並隨丈夫住那間舊屋,每天紡紗織布度日,而毫無怨言。

唐太宗聽説魏徵家的房子又窄又舊,十分破爛,便命令派人去為他調整。當官員和工匠等人來到魏家時,魏夫人對來人説:“他(指魏徵)住慣了老房子,住不慣華麗大廈,請皇上原諒,不要給他調房了。”

由於魏夫人的再三辭謝,工匠們只得重新翻新了幾間舊房子,便回去了。

唐貞觀十七年,魏徵病重,起不了牀。唐太宗派出醫生去為他治療。誰知,醫生到魏家一看,簡直不相信,魏徵蓋的被子又破又舊,根本御不了寒。醫生回來據實向皇上稟告之後,太宗立即派人給魏徵送去了絲棉被。誰知這回魏夫人又出來擋駕了。她説:“他也用慣了布被布褥,沒有必要添加絲棉被,也請皇上見諒。”

就這樣,魏夫人常年鋪佐丈夫料理家事,一直勤勤懇懇,相互體貼,而沒有後悔嫁給這樣一個清貧的丈夫。

魏徵於64歲那年去世了。唐太宗聽到噩耗後非常傷心。他想,這樣一個好臣子理應受到表彰與敬重,於是下令舉行盛大的葬禮。這時又是魏夫人出來講話了。她説:“魏徵一生儉樸,葬禮排場太大,與他平生志願有違。”

唐太宗最終拗不過魏夫人,細細想來,她所説的也在情理,於是只得為魏徵舉行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葬禮。

葬禮結束以後,魏徵夫人裴氏也沒有去住皇上給蓋的新房子,她依舊與兒子住在原先翻修過的老房子裏,過着清貧、淡泊而寧靜的生活。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