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學生古代成語故事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1W

中學生古代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包涵着我國從古代到現在的大道理大智慧,通過描寫生活的一些簡單的事,讓我們感覺到有趣從而明白需要知道的,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中學生古代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請您閲讀。

中學生古代成語故事1

傳説,炎帝神農氏最寵愛的女兒女娃,模樣長得纖秀,卻有着堅強的性格。姐妹們都喜歡打扮,惟獨她酷愛體育,尤其水上運動,游泳划船,跳水衝浪。

一天清晨,風和日麗,正是出遊的好時光。女娃駛着一葉輕舟,在碧波盪漾的東洋大海上游蕩。海風輕輕地吹拂,海浪柔柔地起伏,她載着小舟往大洋深處漂去。

年輕單純的女娃,不知世道險惡,仍陶醉在温柔的藍色大海里。突然,平靜的大海變臉了,微笑的太陽不見了,輕輕海風變得比刀刃還鋭利,軟軟海浪變得比鐵錘還剛硬。女娃憑着高超技藝,劈波斬浪,左避右擋,與大海周旋。時間一分鐘、一分鐘地過去,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大海的浪濤越來越高,女娃的力氣越來越弱。

夜幕降臨了,天地間一片黑暗,大概星星們閉上了眼睛,不忍瞧見慘劇的發生:小舟被巨浪碾成了碎片,女娃被大海吞噬,喧囂的濤聲掩蓋住了女娃的求救聲。但她不甘心被水淹死,她的精靈變成一隻美麗、勇敢的小鳥,她飛翔時總叫着“精衞!精衞!”所以她被叫成“精衞”。

精衞住在佈滿拓木林的發鳩山上,一心要填平可恨的東海,每天從西山銜一枝樹枝或一顆小石子,展翅高飛,直至東海,把它們投入海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雨雪霏霏,它不間斷地叫着“精衞、精衞”,以激勵自己的鬥志,它要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將東海填平。

東海惱怒了,東海咆哮了,浪濤喧譁,白沫四濺:“你為什麼要把我填平?你為什麼恨我這麼深?”

天空中傳來精衞鳥仇恨的啼鳴:“因為你奪走了我年輕的生命,因為你還將奪走千千萬萬的年輕的生命。”

“算了吧,小鳥兒!就算你填上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東海用轟隆隆的大笑聲來掩飾自己的窘態。

精衞毫不猶豫地回答説:“就算填到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填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將你填平。”

從此,精衞更加不停息地往返於發鳩山和東海之間,把西山樹枝和石頭銜投東海。

中學生古代成語故事2

顧愷之是東晉時人,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他多才多藝,不但詩賦寫得很好,而且字也寫得十分漂亮。他特別擅長的是繪畫,是當時的畫家。

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大司馬桓温的參軍。顧愷之跟隨桓温南征北戰許多年,兩人結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誼。

有一次,顧愷之跟隨桓温到江陵去視察部隊。到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員前來拜見桓温,並送來很多捆當地的特產——甘蔗。桓温見了十分高興,就説:“這裏的甘蔗是十分有名的,大家一起來嚐嚐。”

他的部下聽了就每人拿了一根吃了起來。還一面吃,一面高興地説:“真不虧是名產,甜極了!”

這時,只有顧愷之獨自一人出神地欣賞着江陵的美好景色,沒有去拿甘蔗吃。桓温見了,故意挑了一根長長的甘蔗,把甘蔗末梢那一頭塞到了顧愷之手中。顧愷之看也不看,拿着甘蔗末梢啃了起來。

桓温見了顧愷之的吃相,忍住笑問:“這根甘蔗甜嗎?”

旁邊的人也一起嬉笑着説:“我們吃的甘蔗甜極了,不知顧參軍吃的甘蔗甜不甜呢?”

顧愷之這才回過神來,看到自己啃的是甘蔗的末梢,才明白他們為什麼嬉笑。他靈機一動,舉起甘蔗説:“你們笑什麼!我看你們根本不懂甘蔗的吃法,吃甘蔗可大有講究呢!”

大家見他一本正經的樣子,笑着問道:“吃甘蔗還能吃出什麼名堂來呢?你説説你為什麼要從甘蔗末梢吃起來吧!”

顧愷之説:“你們一開始就吃最甜的那一段,越吃越不甜,吃到後來,就倒胃口了。而我從梢部吃起,越吃越甜,越吃越有味道,這種吃法叫‘漸入佳境’。”

大家聽了,一起大笑起來。

現在“漸入佳境”這一成語常常用來比喻境況一天天好起來。

中學生古代成語故事3

春秋時期,一百七十多個諸侯國互相爭權奪利。到中期,晉國和楚國成了兩個陣營的首領,勢均力敵,難分伯仲。其中,鄭國是個有道的小國。但不幸的是,鄭國地處兩大強國晉國與楚國之間,北面不敢得罪晉,南面更不能冷落楚。

公元前610年,晉國會聚了一部分諸侯國,一起向楚國,施加壓力。晉國國君懷疑鄭國與楚國暗中勾結,懷有二心,不肯與前來的鄭國國君相見,弄得鄭國誠惶誠恐。

鄭國大臣子家,為當時的執政大夫。他見此情景,便給晉國的執政大臣趙盾寫了一封信。關於趙盾,可是個在晉國曆非常有名的人。趙盾的“外號”是盛服先生,這是因為趙盾每天勤於政事,天不亮就上朝,早到了就在朝堂前正襟危坐,恭侯國君。據説,當時他的仇人找了個刺客去殺他,刺客看到了正在獨自等侯上朝的趙盾,竟被其忠君愛國的情操深深感動,於是不忍心加害於他。

言歸正傳,子家的信中説,鄭國和晉國一直很尊敬友好,但仍不能使你們滿意。我們現在左右為難,既怕得罪晉國,又怕得罪楚國。就像一頭被獵人窮追猛趕的小鹿,本來是不願意離開肥嫩豐腴的水草和森林的,可是一旦被獵人逼得走投無路時,再危險的懸崖絕壁也會不顧一切地跳下去。如果你們把我們逼急了,鄭國也只好鋌而走險,去尋求楚國的保護了。那時,你們晉國可不要後悔呀!

趙盾接到信後,認為很有道理。便説服晉國國君改變了對鄭國的態度,以免他們投入楚國的懷抱。然而,在此後的幾十年裏,鄭國時而依附晉國,時而追隨楚國,弄得晉楚兩國都哭笑不得。

中學生古代成語故事4

隋末唐初的時候,有個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在廣陵。一次他過生日,親友都來祝壽,他一時高興,多喝了幾杯,然後帶着幾分醉意坐在他家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槐樹下睡着了。

夢中,他到了大槐安國,正趕上京城會試,他報名入場,三場結束,詩文寫得十分順手,發榜時,他高中了第一名。在殿試中,皇帝看淳于尊生得一表人才,非常喜歡他,就親筆點名讓他做了狀元。不久,皇帝又把自己心愛的女兒許配給了淳于尊,狀元公成了駙馬郎,一時成了京城的美談。婚後,夫妻感情十分美滿。公主對淳于尊非常的體貼,還很孝順父母,後來還給他生了五個兒子,兩個女兒。

後來,淳于尊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在那裏,受到百姓愛戴,皇帝獎賞,一呆就是20年。淳于尊在太守任內經常巡行各縣,使屬下各縣的縣令不敢胡作非為,很受當地百姓的稱讚。在這段時間裏,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國王也很欣賞他。他五個兒子都有爵位,兩個女兒也嫁給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國的地位非常高。

後來,檀蘿國攻打大槐安國。大槐安國的將軍率軍迎敵,幾次都被敵兵打得潰不成軍。敗報傳到京城,皇帝震動,急忙召集文武羣臣商議對策。大臣們聽説前線軍事屢屢失利,敵兵逼近京城,兇猛異常,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無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樣子,非常生氣地説:“你們平田養尊處優,享盡榮華,朝中一旦有事,你們都成了沒嘴的葫蘆,膽小怯陣,一句話都不説,要你們何用?”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薦淳于尊。皇帝立即下令,讓淳于尊統率全國精鋭與敵軍決戰。

由於淳于棼隊對兵法一竅不通,最終他的軍隊輸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回到京城後,皇帝非常的生氣,加上有人在國王面前説淳于棼的壞話,國王沒有查證,就把他的孩子抓起來,還把他送回原來的家鄉。淳于尊氣得大叫一聲,從夢中驚醒,但見月上枝頭,繁星閃爍。

不久,淳于棼發現庭院裏的槐樹下有一個螞蟻洞,洞裏有泥土推成的宮殿漢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夢中所見到的槐安國,應該就是這個螞蟻洞。而槐樹的的樹枝,可能就是他當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夢裏南柯的一切,覺得人世非常無常,所謂的富貴功名實在很容易就消失,於是,他最後就歸隱道門了。

中學生古代成語故事5

竇融世代在河西擔任要職。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時,他擔任波水將軍,統率重兵。後來更始帝劉玄滅了王莽,他又歸順更始帝,當了鉅鹿太守。更始帝兵敗後,他無主可依,就聯合酒泉、敦煌等五個郡在河西形成割據勢力,自任五郡大將軍。

河西民風比較淳樸,竇融施行的政策又比較寬和,所以境內官民相安,糧食充足,附近的流亡百姓紛紛歸順竇融。一時間,河西五郡兵強馬壯,天下聞名。

後來,劉秀建立東漢政權,他就是漢光武帝。竇融總覺得自己割據一方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很想歸順光武帝,做個青史留名的漢室忠臣。於是他派長史劉鈞向光武帝上書並獻上馬匹。

劉秀得知竇融有歸順的想法,高興得不得了,當下就封他為涼州牧,賞賜黃金二百斤,並讓劉鈞帶一道詔書給竇融。

在詔書中,劉秀指出河西五郡軍民安定,表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這些都應當歸功於竇融的治理之功。他還表示,自己知道竇融功勞很大,所以對他非常思慕。

劉秀特意指出,在他與竇融之間,還有蜀地的公孫述和天水的隗囂,他們佔據土地,一個想爭奪天下,一個則想從戰爭中漁利。在蜀漢相攻的形勢下,竇融歸順何人,對全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要舉足移動一步,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