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思想品德説課稿(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W

思想品德説課稿(多篇)

思想政治課説課稿 篇一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第一單元“塑造自我”強調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則和心理素質,本單元開始介紹待人的基本道德原則。而誠信既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人們彼此交往時最重要的品德。因此,學習本課,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延續,也是對在複雜的社會中怎樣待人所作的鋪墊。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及本課自身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課主要的教學目標是:

(1)、懂得誠實的要求和重要性。

(2)、懂得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

(3)、知道謊言的危害,懂得重視承諾。

3、教學重點:誠實的要求和重要性。

八年級學生對誠實有基本的認識,能夠判斷對什麼是誠實行為,什麼是不誠實行為,對誠實的行為能做出肯定的評價,對不誠實的行為能做出否定的評價,但由於生活閲歷簡單,他們對誠實的重要性仍缺乏深刻的認識。因此,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誠實、理解誠實就顯得尤為重要。

4、教學難點:謊言的危害

當今社會風氣不正,使得“老實人吃虧”、“不説謊辦不成大事”等不道德觀念流行,給學生樹立誠信觀念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而且有時,不誠信的行為可能會帶來利益的獲得或可以逃避懲罰,如誠實的承認錯誤受到懲罰,而撒謊卻逃脱了懲罰,這些情形使學生對認識謊言的危害產生了困難。

二、説教法

為了達到既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擬將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角色扮演法。運用角色扮演,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感性認識。

2、活動法。通過活動,引發學生思考,反省自我,在矛盾中做出選擇。

3、討論歸納法。通過討論歸納,形成正確輿論導向,進一步強化道德認知。

三、説學法

誠信的品質是在日常生活中長期培養起來的,不是一兩天的教育就能完成。要讓學生對自己的誠信行為與觀念作出正確的自我評價,強化誠信意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活動法、自評法、小組評價法、個案分析法等提高對誠信道德的認知,進而自覺做一名誠信的人。

四、説程序

〈導入新課〉小品表演:〈〈誠信擺渡人〉〉

小品中的做船人首先拋開了“誠信”這一行囊,隨即失去了更多。所以,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麼風浪,我們都不能丟棄的是什麼?

學生:是誠信。

教師:那麼,什麼是誠信呢?

〈講授新課〉

請學生閲讀課本P30的圖文,思考:

你同意課本中的點評嗎?為什麼?

學生回答:(略)

依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指出:誠指的是誠實、真誠,信指的是信守諾言。

(多媒體顯示):説一説你的真心話。

①昨晚忘記做作業了,早上組長收作業時,你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幫媽媽洗衣服,發現口袋有50元錢,你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發現地上有一部手機,周圍又沒有人,你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這次考試不及格,回家可能會捱罵,你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你約了朋友,媽媽卻説要帶你去玩,你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學生的説的情況,教師靈活組織語言,引出“怎樣做才是誠實?”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後由各組派代表發言。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

一、誠實的要求

⒈實事求是,表裏如一

⒉不自欺,內心坦坦蕩蕩

⒊言行一致,踐行諾言

有的同學可能會提出疑問: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誠實的人比誠實的人得到的利益更多。這是怎麼回事,我們要怎麼辦呢?

請學生家長講〈〈一個關於誠實的故事〉〉,提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教師與學生共同指出:誠實對我們有着長遠的好處。

分析

二、誠實的重要性

1、只有在一顆誠實的心中才能夠生長出善良、正直、勇敢、謙遜;

2、只有一個誠實的人才能信守諾言,履行約定,獲得他人的信任與尊重;

3、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牢靠的事業基礎,取得堅實的人生業績;

4、只有人人誠實守信,社會秩序才能有條不紊,文明進步才有可能

(童話劇賞析)《狼來了》

面對牧童的哭喊,農民伯伯無動於衷,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

學生:是牧童自己。

分析

三、撒謊的危害

撒謊帶來的暫時利益污染了人格,造成了心靈的晦暗,謊言敗露的同時是信用的喪失,友誼的毀壞。人一旦撒謊成性,最終將遭到朋友和社會的唾棄。

(漫畫賞析)《失去誠信》、《謊言》

這兩幅漫畫告訴我什麼道理?

我們要學會誠實做人,講究信守諾言。對已經作出的承諾,就應該兑現。沒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應該做的事情,決不能去承諾。

<課堂小結>經過大家的共同探討,我們懂得了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種良好品格的基礎。要學會誠實做人,還要講究信用。誠實是守信的基礎,守信則是誠實的外現。那麼,我們是不是一個誠信的人呢?我們該怎樣提高自己的誠信度?請大家先來做一下小測試,然後討論。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做一個簡單的概括(提高誠信度10招)。

最後,請大家欣賞詩朗誦《感悟誠信》。

思想品德説課稿 篇二

一、説教材

愛國主義是做人之本,立國之本。加裏寧説:“對兒童的愛國主義教育,需從深入認識自己的祖國開始。在國小階段,就要喚起兒童對祖國真摯的愛”。懷着神聖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我精心設計了一堂綜合實踐活動。

這次活動,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自農村,根據農村孩子平時生活視野較窄,但渴求知識、學習熱情高;有表現*,但表現能力不強的特點,我力求程度的體現生活的氣息,把“祖國”這一抽象的概念賦予為豐富多彩的感性形象,讓兒童初步瞭解祖國的知識,感受到祖國的壯美偉大,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發展兒童收集信息、資料,有意識的表現自己的能力。培養兒童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與審美情趣。根據本課的實際情況,我把這一活動主題的重點、難點定點為:初步瞭解祖國的知識,感受祖國的壯美與偉大,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二、説教法

本課以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通過各種課程資源的整合和利用,通過錄像演示、遊戲體驗、實物展示、資料比較、音樂渲染等,以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形式向孩子揭示祖國的魅力,讓學生懂得熱愛祖國。

三、説學法

根據“用兒童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兒童自己的心靈感受世界、用兒童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設計思想。在活動時採取分小組表演、討論、合作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體會祖國的偉大與壯美。

四、説教學過程

緊扣主題目標,我整合出這節課的一條主線,即五大板塊:聽歌曲,導入課堂——找中國版圖,認識祖國——小眼睛看大中國,感受祖國偉大——課內活動:我們都愛大中國——課外延伸:可愛的長沙。這五個板塊循序漸進,層層展開。

活動準備:

活動即將開始,上課前,我和孩子們一起從生活中收集信息,做好上課前的準備,準備包括以下方面:

老師準備:課件,地球儀,中國地圖。

學生準備:自己收集的祖國風景名勝的資料、圖片、照片、旅遊紀念品,名人的圖片,故事。

板塊一:聽歌曲,導入課堂

當孩子們滿載收集的欣喜步入課堂,我播放了一首歌頌祖國的兒歌《中國中國,我愛你》,接着富於激情的導入:小朋友們,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我們出生在中國,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中國,中國就是我們的祖國,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可愛的祖國媽媽。

音樂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孩子們一下子被吸引了,課伊始,情也生,創造了良好的。教學開端。接着,我順勢引導下一活動:找中國。

板塊2:找中國

地球儀,圓又圓,撥一撥,轉一轉,小朋友們,睜大眼睛仔細找,我們的祖國在哪裏呢?我用兒歌啟迪孩子們,讓每組從地球儀上尋找中國的版圖,“誰能告訴老師,你是怎麼找到祖國的?”學生立即爭先恐後,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經驗,“我看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幾個字”“因為我們的祖國形狀就像一隻大公雞!”教師也把中國版圖貼在了黑板上,接着,滲透祖國首都是北京,祖國生日是十月一日,祖國面積約有96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等知識點,孩子們的愛國情感正萌發出純真的小嫩芽。

板塊3:小眼睛看大中國,感受祖國偉大

我們的祖國真可愛,小眼睛看大中國,你們能把自己的瞭解介紹給大家嗎?”進入板塊三,我先讓孩子們走進《祖國風光》,通過欣賞一組祖國各地有代表性的景觀圖,感受祖國風景壯美,歷史悠久,一個個鮮活情景展示給學生,孩子們專心觀看,認真靜聽,小臉露出了驕傲的笑容,這笑容是對祖國的認可,這笑容是對祖國驕傲的表達,他們驚訝道:”祖國怎麼會有這麼美麗的地方!”祖國真了不起!”

學生講完之後,我又引導孩子們採取貼、掛、放的形式展示自己收集的東西。展示板上琳琅滿目::國寶大熊貓,中國結,陶瓷,蘇州刺繡,海南椰雕等。豐富的物品,驕傲的體驗,孩子們再看一看,説一説,一番暢談後,祖國的偉大,祖國的壯美怎能不讓每個中華孩子感到自豪呢?”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英傑輩出,有許多了不起的中國人,你們都知道哪些中國名人呢?”於是,我們又打開名人像冊,各組比賽講名人故事,孔子,,袁隆平,楊利偉,雷鋒,一個又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則又一則動人的故事,連二年級的孩子也脱口而出,他們驕傲極了:”中國人真了不起!”“我是中國人,真好!”我又因勢利導,擴寬主題,”你們還知道祖國的哪些地方值得我們驕傲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興致盎然,小組立即討論交流,爭相上台,遇到合適的材料,師生之間還可以相互補充交流。人人蔘與,個個有收穫,在這樣的欣賞,講述和傾聽中,孩子們的心理,情感,思維,智慧與行為盡情張揚,我也較好的突破了活動的重點,難點,實現了主題目標。

板塊4:課內活動:我們都愛大中國

當祖國的魅力深深地融入孩子們的心靈。順着這股難捺的激情,我們進入板塊四:課內活動:我們都愛大中國。小朋友們,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祖國媽媽的愛吧!各組迅速行動起來,讓心中的愛化為翩翩的舞蹈,深情的歌聲,美麗的圖畫,優美的小詩。豐富的演繹形式活躍了課堂氣氛,再次形成了活動的*。師生更在欣賞中得到了情感的薰陶,品德的昇華。

板塊5:課外延伸:可愛的長沙

課堂就要結束了,我再次鼓勵孩子們去尋找家鄉的美,體會祖國的可愛無限,魅力無窮: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發現祖國媽媽真美,真可愛,我們生活的城市長沙,更是我們大家的家,長沙近幾年發生巨大變化。今年,全市人民也積極行動起來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城市煥發出新的光彩,週末,請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去長沙的大街小巷轉一轉,把你看到的長沙的變化記錄下來,或用照相機拍下來。下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可愛的長沙》!

我的説課就要結束了,老師們,新課程改革走過一春又一春,我們深切的感受到理念不同,效果迥異。沐浴着20xx年的春風,讓我們繼續努力:讓可愛的祖國深深紮根在孩子們的心田,讓課改理念如鮮活的甜水滋潤你我,讓我們共同呵護成長思想的土壤!

説教法 篇三

六、説學法

思想品德説課稿 篇四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自我保護》。近年來,青少年被傷害的事件屢屢發生,儘管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為青少年提供了有力的保護,但這些不能完全防止對未成年人侵害行為的發生,我們學校就有這樣的例子:在1月14日至16日期間,一夥社會青年連續到我校附近的公交車站、周邊道路上搶劫我校多名學生的e通卡、MP3等財物,並毆打一名學生致重傷,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案件最終破了但查案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許多同學當這幾個社會青年毆打和搶劫同學錢財時,有同學目擊了但是卻沒有及時向老師報告或向公安局報案;當這夥人第二天繼續作案時,第一天受害同學看見了,但仍沒作出反映,甚至有一位同學是我們取回被搶劫東西在組織學生認領時,才發現他也是受害者之一。案件引起我深深的反思:導致悲劇多次上演的原因是什麼?歸根結底是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足,沒有掌握自我保護方法和技巧導致的。我想要是這些學生能正確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或許這種悲劇就減少甚至不會發生,本課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以人為本,聯繫實際,注重實踐”是本課秉承的教學理念,。下面我就四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1、本節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七年級下學期的教學結構主線是“珍愛生命,健康成長”。《自我保護》是其中第七單元《法律護我》第三節的第一個框題,是“健康成長”這條主線中一重要板塊,是第七單元《法律護我》乃是法律常識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是重點難點和精華所在。

2、教學目標

對本課課標的要求:“體會自我保護重要性和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並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預設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它包含了二個層次,即體會自我保護的重要性,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並在這一基礎上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學生受到一定程度的自我保護能力方法的訓練,逐步形成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掌握自我保護的本領,充分認識自我保護的重要意義。達到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的作用。

3、教學重、難點。

根據課標要求和學生特點,預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因為它是這一章的主幹知識,也是本節其他知識的探究基礎,從學生的心理學習自我保護要根據“學習對生活和生產有用的知識”的課改理念,只有掌握這一知識學生才能“學以致用”,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課預期的教學難點確定為“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青少年自我保護能力”。這一問題綜合性強,七年級學生由於生理、心理都不夠成熟,往往對不法侵害的認識不足,在日常行為中,缺乏對自我保護重要性的認識,缺乏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將這一知識暫定為本課的學習難點。

4、教材處理:指導思想是“源於課本,高於課本;貼近生活,情感體驗;理論聯繫實際;兼顧創新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5、資源利用:教材本身及學校內鮮活例子,學生收集的材料兼收幷蓄,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共同分享。

二、説教法和學法

1、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處在生理、心理髮展的關鍵時期,其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聯繫前後知識的能力還有待提高,考慮問題還不夠全面,他們既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幫助,又具備一定獨立性,但受外界環境所左右。受到侵害時,有的膽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則衝動行事,不計後果。由於過去所進行的法制教育多為“遵守型”或“限制型”,即要求學生要如何遵守法律,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所以他們中許多不知道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在本課中應注意培養學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方法和技巧以及正確分析問題,冷靜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法:“四環節活動教學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繫。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便於保存,而且容易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去。因此,在本課的設計中,我將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重組,將“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調到前面先學,一是有利於與導入課堂中的知識相銜接,二是有利於為後面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習作鋪墊。同時,以小品案例教學的形式,進行師生共同探究,隨後,讓學生全員參與自己探究,有利於培養了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多媒體顯示)

第一環節:我來當編劇 (自主活動,引起興趣)

第二環節:我是安全員 (自主探究,人人動手)

第三環節:我是小警察 (自救互助,嘗試解決問題)

第四環節:我是小法官 (歸納梳理,複習鞏固)

3、説學法:

本課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教師主要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全員參與,達到自主建構知識的目的。因此,採用學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課堂討論法”、“啟發談話歸納法”等等

角色扮演法: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習要聯繫學生已有經驗”。組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進入解決實際問題情境。在學習“自我保護方法”時,學生以編劇身份,就遇到歹徒敲詐勒索時我該怎麼辦理這一問題展開(辯論)表演,使學生進入解決實際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

自主合作探究法;建構主義的核心理念之一:學習是由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的過程;讓學生在課前動手收集材料:我們身邊的安全隱患並歸納整理出幾個類型(如在家庭中、在學校中等);(蒐集、記錄資料的過程就是很好的學習過程。通過此類活動,可培養學生初步學會用自身的知識去尋找發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培養調查能力。使全體學生都能“動起來”,參與到課前的學習準備中去。提高對本課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討論:歸納總結出一些學生容易碰見的安全隱患,補充老師給出的不完整的答案;讓學生聯繫實際地大膽想象,建言獻策例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學生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培養學生勤思考、好動手的習慣。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討論法:重點知識“自我保護的方法”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可以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充分發揮和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更為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想方設法去探究,適應了現在,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精神,同時在課堂討論和歸納中會發現很多對問題的不同看法,不同觀點,再加之正確引導即是學生思維的閃光點。

啟發談話歸納法:重(難)點知識“自我保護的技巧”的教學中,在學生課堂討論和提問學生的教學情境中,適時地加以歸納,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性認識,逐步形成探究問題的能力。

4、教學準備:提前佈置學生收集我們身邊安全隱患、排練小品,小品表演採用人生AB劇的形式。

三、説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我來當編劇(自主活動,引起興趣)

杜威説:“教學的藝術就在於能夠創設恰當的情景”。從生活實際出發,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慾,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出示20xx年1月22日《廈門晚報》中一則《一夥小青年在檳榔中學附近專搶學生 威脅不許報警》新聞請大家換位思考:“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我要怎麼辦?”。(目的在將新聞與預先排練的小品結合,讓學生分析這種情況產生原因,引起思考。)緊接着我請課前排練過小品《小浩怎麼辦?》的同學上場,調動課堂氣氛,這時候讓學生預設場景,每個同學可以將自己預設的場景(如:①直接反抗②求助路過大人③逃跑等)放入小品中,得到不同的結果,這樣能讓學生結合場景豐富認識,使自己在這樣的情感體驗中加深對知識的感悟、理解。

在這裏,我採用“主動+合作”為主要特徵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了思想品德教師“如何領”、“把學生領到什麼地方”的主體作用,當你把他們領到適當的地方之後,那就要把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起來、發揮出來,師生共為主體,雙向和諧活動的過程

第二環節:我是安全員(自主探究,人人動手)

在新的教學理念中,提倡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和諧共存。在教學中,平等參與教學活動,是新型師生關係的體現。在這個環節中,我充分圍繞“生活是課堂教學的基礎”這一理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在課前佈置預習作業時,我讓學生去發現我們身邊的安全隱患,找找有哪些隱患直接危害我們的健康,看看誰找的多,誰就是合格的安全員。在講授時,我先抽查了學生的調查結果,讓他們積極發言,相互補充。通過這個環節,給學生創造了自主學習,主動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自己體驗,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調查能力,也能告訴學生,找到這麼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我要提高自己的自我保護意識(將自我保護意識點到)。

同時,我將學生回答快速統計在黑板上來説明我們身邊存在許多安全隱患,但是我們不要害怕,因為我們更應該體會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同時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將我們身邊安全隱患分為幾個類型(如學校、家庭、周邊環境等)為第三環節的教學開展打下伏筆。

第三環節:我是小警察(自救互助,嘗試解決問題)

建構主義者認為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學過程是依據產生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但是解決問題必須重新回到學生。

這一環節是本課教學重點難點所在,在這個環節中,我趁熱打鐵,在上一個環節的基礎上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出具我們身邊一些常有安全隱患,如在學校中參加體育運動、在家庭裏要注意防火、使用煤氣等要如何注意安全,注意,在這裏只是個案一個一個案例進行討論)面對我們身邊的安全隱患的時候,我有哪些好辦法?讓學生分組交流,暢所欲言,找出他們所用的方法。然後老師再進一步進行總結,鞏固知識,使學生透徹掌握。通過這一環節的活動,運用身邊鮮活素材,使學生得到切合實際的引導,從學生不同的方法中發現學生思想上的閃光點給予肯定,並加以正確引導。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問題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自信心。

第四環節:我是小法官(歸納梳理,複習鞏固)

建構主義的核心理念之一:知識是建構的,而不是接受的。學習是由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的過程。

根據這一理念,我先向學生出具幾個案例的視頻,每觀看一個案例,我就讓學生結合課本和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通過這一環節,學生自我歸納總結本課知識,“潤物細無聲”地對本課知識進行了複習鞏固。依照尊重學生主體性原則,激發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教學效果的情感昇華。

最後課堂小結。請學生做課堂小結,目的:一方面能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另一方面能瞭解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及時進行教學反饋。教師小結使知識系統化。

(以上環節時間安排只是預設,可根據學生學習活動的實際情況需要來作相應的調整。如果出現課堂效果好的環節,可以順勢引導,讓開放式課堂漸入佳境。)

四、教學效果預估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預計學生一定能把握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學會有用的自我保護知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掌握自我保護技巧。並在學習逐步提高自主蒐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從而激發起新的學習動力。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是我對《自我保護》一課的説課材料,我知道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教,我相信在您們的關懷和指導下,我會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提高的。謝謝大家!

思想品德説課稿 篇五

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要進行説課的框題是:文化與經濟、政治。

那接下來我就對本課進行分析與説明。

一、説教材

(一)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與經濟、政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一單元第二個框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文化的含義,初步體味了文化的魅力,這為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框題在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學好這個框題為學好以後的知識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本課的學習,是學生對文化與經濟政治之間的關係更加清晰明白,對以後分析文化生活更全面更準確,增強學生的辯證分析能力。而且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明白掌握文化知識的重要性,以使其更加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貢獻。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高二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和相互交融的關係,以及文化在國家綜合國力中的重要地位,培養學生的辯證分析能力。

(2)能夠列舉生活中的事例來説明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交融。

(3)能夠領會文化已成為各國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懂得各國要不斷加強文化建設與發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課堂學生列舉各種文化活動以及直接參與文化生活,對這些文化活動的分析研究,讓學生課後收集當地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數據資料,使學生掌握分析材料、綜合比較、實踐參與、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方法與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的特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文化競爭的意識。

(2)樹立保護中華民族文化的意識。

(三)説教學重點與難點及依據

本着高中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係是本課的重點。

確立依據是:本課的主要內容就是講文化與經濟政治間的關係,只有明白了它們之間的辯證關係才能理解它們是如何相互促進相互交融,才能掌握文化在國家綜合國力競爭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促使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文化知識,弘揚民族文化,進而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而且這也是使學生以後更好地理解文化生活的必由之路。

2、教學難點:

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和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是本課的難點。

確立依據:首先是這裏會涉及到書上沒有介紹到的而且有較難理解的幾個新概念,即文化產業、文化生產力,而且在現在非常開放、信息化的時代,各國經濟政治文化交流多種多樣,學生是這一交流中比較活躍的主體,讓學生很容易忽視文化滲透,文化侵略這個問題。再次,我們通常將中和國力競爭都偏重於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實力,很難理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而且這一般也很難與我們普通民眾學生髮生直接的利益關係,導致人們也一直較忽視它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及作用。因此,要講清楚這兩問題,是學生信服所講道理將會有一定的難度。

(四)説課時安排及教具準備

1、本課我打算用一個課時來講完這裏的內容,因為,根據整個教學進程的安排,和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和身心發展特徵,一個課時下來學生還是能夠很好的掌握本課知識的。

2、在本課中,我將擬用兩個教具,資料卡片和視頻資料,以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使教學能達到更好效果。

二、説學情

本班學生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了,學習能力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高一學生要強一點,因為經過一年多的高中學習生活,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和適應高中知識的方法,所以教起來還是能夠比較順利的,不需要太多的擔心。但是,出於這個階段的學生很容易急功近利,沒有耐心,不能持久的聽一節課,容易注意力渙散,效果不是很佳。所以我在教授新課時須得耐心,不能急躁。

三、説教法及依據

我們都知道政治是一門培養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高二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基於本框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一)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二)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三)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四)舉例説明法:通過教師和學生自己舉例來論證所學知識,既增添了趣味性,又是學生更易理解掌握知識。

由於本框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閲讀課本並思考,並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經濟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説學法及依據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而且教學還是“育人”的藝術,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注重每個學生的培養和思想覺悟的提高,反映在課堂上就是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學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五、説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本課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新課導入(3—5分鐘)

首先複習舊課,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知識,以達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然後帶領學生一起回顧近幾年我們國家舉行的大型活動如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來引出本課要講知識。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講授新課(30——35分鐘)

1、講授重點:即就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係——相互影響,在經濟的基礎上。我首先帶領學生分析課本上的活動探究,通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活動,對對其進行歸類為文化活動、經濟活動、政治活動,從而導出社會生活的三個基本領域——經濟、政治和文化。然後通過展示一些圖片資料,舉例説明,綜合探究,得出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係: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和政治決定,又反作用於政治和經濟。這個問題是本課重點,因此,同時我又啟發學生自主提問,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分組討論不同文化對經濟和政治不同影響和作用,分析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學的主體作用。

2、講授和突破難點:

(1)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在時代發展的進程中。首先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放一個關於2011年第七屆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的資訊視頻,給出一些與要講知識有關的問題,這樣既能讓學生放鬆一下緊繃的疲憊神經,又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時事政治,關心國家發展,讓學生能夠帶着問題去看視頻,得出將要講的知識。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聯繫越來越緊密,在新時代中不斷呈現出新的特點而且日益顯著。由於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我會引導學生積極舉生活中的事例,來説明問題,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充分理解這一知識,讓學生明白文化與經濟的精密聯繫,要大力培養高素質人才,發展教育事業,以使更好的參與國家事務管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文化強國。

(2)文化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的地位及作用。先讓學生列舉出一些他們所知道的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然後教師再來補充。列舉事例説明文化在綜合國力中越來越佔據重要地位。然後通過舉些當前的時事政治,及當下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來説明我國必須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弘揚民族文化,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在這點上,同時能鼓勵學生關注國家發展與民族振興,努力學好知識,促進我國的現代化建設。

(三)課堂小結及課後作業佈置(5—10分鐘)

1、課堂小結:通過簡單快速地梳理一下本堂課所學知識,可以讓學生思路更加清晰,鞏固所學知識,進而深化認識;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2、作業佈置:通過不值一兩個思考題給學生課後思考分析,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也能鍛鍊培養學生的分析和知識運用的能力。

六、説板書設計

我將我的板書設計已經在説教學過程中寫好了,如黑板所示。這種大綱式的板書清晰明瞭,使學生能更加明白本框知識的結構思路及聯繫,更易於學生消化知識。

七、説教後反思

該堂課總體上講得還行,把知識講得較清楚,而且幫學生補充了較多知識點。同時突出了重難點,使學生能更好的把握本課知識。但是上課所舉事例較多缺乏趣味性,很難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習缺乏激情,導致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學生學習效率不高。所以,以後要多收集些比較有趣味性的事例和材料,促進教學發展。

思想品德説課稿 篇六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陝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十一課《競爭與合作》,它分為“競爭合作謀發展”和“提高競爭意識,培養合作品質”兩目。第一目主要説明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競爭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競爭。第二目主要説明我們要增強自己的競爭意識和合作品質,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在競爭培養團結合作、樂於助人的好品質。現在我來説的是第一目“競爭合作謀發展”的第一、二環節內容。

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來介紹“我是怎樣設計這一課時教學的”,以及“為什麼這樣設計”。

一、教材分析

根據《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遵循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迴歸生活的基本理念,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樹立競爭與合作意識。

2、能力方面:培養辨證地認識競爭的能力。

3、知識方面:知道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懂得競爭既有積極作用,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競爭

二、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1、教材資源: 陝版教材注重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基礎,列舉的例子也多來自於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使用教材中的一些例子在教學中是很有效的。

2、學生資源:學生的日常活動、遊戲、興趣、現有的認知水平和差異性都是很好的課程資源。

3、教師資源:

教師本身也是很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可以通過多閲讀多瀏覽相關知識,並以故事或新聞播報的形式講給學生聽,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活”起來,同時也能營造了師生平等、互動、和諧的教學氛圍。

三、教法學法

1、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教學過程以教師創新情景、設置問題、師生共同探究作為基本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引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營造民主、開放、活兒不亂、嚴而有度的教學空間。

2、角色體驗法:

通過教材提供的圖片等情景,讓學生深入其中,使他們在不同的角色中去體會競爭與合作的重要性,它是誰也迴避不了,誰也不能迴避。

3、課內合作探究法

用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當遇到競爭時,要學會合作知道競爭的重要性。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親近社會、明辨是非、做正值的人方能適應社會。下面,請大家想一想,中國女排的奪冠是競爭的'結果還是合作的結果?還是其它的原因?(學生回答)通過師生討論得出:中國女排的奪冠是競爭和合作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她們在競爭中相互合作,同時在合作中展開與他國的競爭,因此她們的勝利正是競爭與合作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一課競爭與合作,請學生朗讀教材28頁的導語,師板書第十一課課題。

其實,競爭與合作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忙碌在大千世界,我們每個人既離不開競爭,也離不開合作,這就是本堂課將要學習探討的內容。學生朗讀引言師板書第一目的課題:競爭合作謀發展(上)

(二)新授:

1、下面請同學們帶着兩個問題自學本目的第一環節並填寫教材的相關內容。

(師板書)①為什麼説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

②競爭與合作表現在哪些方面?

(過渡)我們可以看到:競爭與合作都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它們廣泛地存在於個人、團體和國家之間。那麼我們應當怎樣看待社會生活中的競爭與合作呢?

2、下面我們共同學習本目第二環節內容

師板書問題:怎樣正確認識競爭?

先看一篇《鮎魚效應》的故事

很久以前,挪威人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總是不能活着上岸,因而價錢較低,後來人們發現,鮎魚是沙丁魚的天敵,於是在魚槽裏同時放進鮎魚,捕撈的沙丁魚在鮎魚覓食的追逐下,沙丁魚拼命遊動,這就激發了其體內的活力,從而活了下來。

聽了這個故事對我們有何啟示呢?

沙丁魚面對你死我活的激烈競爭時,拼命地遊動激發了體內的活力,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潛能,從而活着上岸。這就説明競爭能激發一個人內在的潛能。師板書第一點知識

a.競爭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

3、生自學教材第二環節第二個問題得出(師板書)

b.競爭也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4、共同學習第二環節第三個問題 競爭既能產生積極的作用,又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生自學教材上膽小的琳琳因學習壓力大而產生癔症的例子中得出:面對學習壓力,我們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對學習中的每次考試既不能過渡緊張,也不能放棄,而要正確客觀的看待競爭。

5、填寫教材32頁上你的建議欄目。

(三)本課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誰也不能迴避,誰也迴避不了。同時,我們還懂得了競爭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都有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應當樹立競爭意識,在競爭中發揮自己的潛能,正確客觀的對待人生中的每一次競爭。

(四)作業:

1、為什麼説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

2、競爭與合作表現在哪些方面?

3、怎樣正確地對待競爭?

五、板書設計

(一)競爭與合作是 ①不同個人間的競爭與合作如學習中、招聘中

1競爭 社會生活中必然 ②不同集體間的競爭與合作如班級間企業間、

第十一課 合作 存在的現象 ③不同國家間的競爭與合作如各國間的經濟文競爭與合作 謀發 化等

展 ①競爭能激發一個人的潛力如同學間的學習體育項目的比賽等

(二)正確認識競爭 ②競爭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如企業間、國家間

③競爭既能產生積極作用又能產生負面影響如學習壓力過大P31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立足於學生的活動過程、引導思考、理解知識、形成能力。同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過程,切身體驗到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誰也不能迴避,誰也迴避不了。同時,我們還懂得了競爭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都有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應當樹立競爭意識,在競爭中發揮自己的潛能,正確客觀的對待人生中的每一次競爭。

思想品德説課稿 篇七

一、説教學理論和設計理念

★教學理論基礎

以新課程理念和課程標準為指導,根據研究性學習理論和多元智力理論,採用問題情境教學模式來組織本節課的教學。

★設計理念

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和知識的構建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勤於動手,樂於探究,養成良好的品德意識和行為習慣。

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教學過程:是一個學生感悟、體驗、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過程。

《每個人的責任》是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六課《公共利益的維護》的第二框。本框題的主要內容為“履行分內職責”和“公共生活中的社會責任”兩部分。這些內容是對七年級《共同責任》和《走近社區》更深層面的展開和深化,也是本單元對學生進行公德意識和責任感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材中處於重要的地位。

二、説教材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激發學生主人翁意識,形成公德意識,學會自覺、主動地維護公共利益,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瞭解社會生活規範,懂得不同的社會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

2、能力目標:

3、態度、情感、價值觀:

掌握基本的社會生活規範,學會主動地承擔應有的責任。

從學生的思想表現看,不少學生有自我中心的傾向。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應有公德意識,遵守社會規則。

◆確定依據:

在我國,部分公民缺乏公德意識

◆教學難點:

中學生要有愛心和服務社會的意願,主動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

◆確定依據:

八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懂得社會組織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八年級的學生由於受年齡的限制,容易產生誤解,往往認為維護公共利益是政府的事,與自己無關。因此,本課着重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公益意識,強化“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

三、説學生

3、根據本框的重點和難點,聯繫學生的實際。要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關鍵在於創設帖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討,使學生認識得以提高從而昇華教學。

四、説教法

教學方法:

藉助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採用創設情的教學模式,以活動為主線.我主要運用以下的教學方法:問題情境教學法、自主探究法、辨論法。

確定依據:

1、《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核心理念是: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

2、研究性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協作探討而實現知識的建構過程。

在指導學生學法方面,我主要採用以下的方法:對比歸納法、總結反思法、辨論法、自主探究法。

五、説學法

通過多媒體課件,有利於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縮短理論與現實的距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六、説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

利用網絡資源,製作多媒體課件,創設愉悦的教學氛圍,以期實現信息技術與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機整合。

確定依據:

【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1分鐘

課前準備教學過程

設計依據

教學過程(40分鐘)

環節

把全班同學分為兩個小組佈置他們蒐集素材。

七、説教學過程

培養學生蒐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倡導自主探究學習,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

用以下圖片導入

通過創設生活中的情境,喚起學生的生活記憶,拓展教材和學生生活經驗。

新課教學37分鐘

環節

1、創設學生實際生活中出現的事例,引導學生關注自己身邊的事,以糾正自己平時中的不足之處。

2、採用多元智力理論,組織學生進行辨論,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提供給學生展示個性的平台,使他們懂得每個人應忠於職守,做負責任的社會成員。

設計依據

這一教學過程分為兩目進行,關於第一目“履行分內職責”:知識目標7分鐘

設計思路:

【創設情境】小強和小志是今天的值日生,到了放晚學時,他倆為了看正在熱播的足球比賽,沒有打掃教室的清潔衞生就跑了。然後把學生分為正反兩個小組,組織學生進行辨論:小強和小志該不該這樣做?

【過程指導】

第一步、正、反兩個小組的同學先與同組同學交流。

第二步、師生共同分析和點評各組所陳述的理由。選出最佳的辯手

第三步、教師總結、點撥。

【師生小結本知識點】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承擔特定的社會角色,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關於第二目“公共生活中的社會責任”教學設計

本部分分為三點進行教學

1.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公德意識,遵守社會規範

(教學重點)12分鐘

突破這一重點的思路:

【過程指導】

第一步:請各小組代表展示蒐集到的文明或不文明行為素材

第二步:介紹完後由學生談談個人的感受

第三步:對錶現突出的小組予以表揚,同時鼓勵其他同學今後主動參與

【師生小結本知識點】

A、現代社會是個講規則的社會

B、社會公德是人們在公共生活中應遵守的最簡單,最起碼的行為準則。

1、由學生把自己蒐集到的成果展示,比教師給他們設定的情境更讓他們有所感觸。

2通過對比,使學生懂得無規矩不成方圓,懂得遵守社會規則的必要性,從而強化了學生的公德意識,突破了重點

【分享成果】

關懷他人,心繫社會

(教學難點)9分鐘

突破這一難點的思路:

【渲染氣氛】:播放感動中國頒獎晚會中“微塵”的片斷。

【提出問題】短片中最打動你的地方是什麼?你瞭解身邊還哪些自願者的活動?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

【各抒己見】

【師生小結知識點】應關懷他人,心繫社會,這是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力量之源

1、結合時政熱點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

2、以研究學習理論為指導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的思維在相互碰撞中昇華。

3、“中學生要養成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教學設計(教學難點)9分鐘

教學思路:

【實話實説】在生活中,你參加過哪些公益活動?

【師生小結本知識點】中學生可以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服務社會。

以學生生活感知為前提,精心組織學生“實話實説”,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辯能力。同時讓學生在“實話實説”中反思自己的行為,培養學生直面現實態度。

【情感行動昇華】為號召周圍的同學一起積極參與青年志願者活動,請你設計公益宣傳標語。

設計依據:為學生展示自我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平台,體現了智力多元化的理論。

隨堂練習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你還有哪些方面仍需改進的?

讓學生總結回顧學習的內容,進一步梳理知識,鞏固知識,使學生養成自我評價的良好習慣,反思導行

課後拓展練習

【出謀劃策】

請你以敏慧的眼光觀察自己生活的社區,就社區在開展城鄉清潔工程中,還存在的問題出謀劃策。

把學生分為四個小組:一組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二組為綠化帶設計警示牌;三組擬一份倡議書;

四組擬一份手抄報計劃書,為社區中做出貢獻的人寫讚歌。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勵學生積極地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將對他人和對社會的愛落實到具體的行動,深化本節課的主題,延伸到課外。

總結語1分鐘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為我們提供了方便,讓我們帶着微笑和愛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知名或不知名的人吧!

播放《愛的奉獻》

歌曲《愛的奉獻》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

每個人的責任

履行分內職責

公共生活中

的社會責任

1、形成公德意識,遵守社會規範。

2、關懷他人,心繫社會

3、中學生要有奉獻精神,積極參與公益事業。

板書採用圖解式直觀性與系統性相結合,條理清晰,使人一目瞭然。

八、説板書設計

九、説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課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活動為主線,採用創設情境教學法,以學生辯論、自主探討交流等方法來培養訓練學生的責任意識。同時,在討論和辯論中培養學生的膽量,使學生在師生、生生互動體驗中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養,內化自己的行動,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