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國中思想品德課程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3W

國中思想品德課程論文【精品多篇】

國中思想品德教育論文範文一:國中思想政治創新教育研究 篇一

摘要:思想政治教學要實現創新教育,需要教師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並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並積極進行創新教學實踐嘗試,以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習效果。課堂教學創新,還要有長遠發展的意識,認識到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個長遠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進而保持創新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國中思想政治教學;創新教育;理念先行;教學實踐;立足長遠

教育隨着社會發展而進步,教育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政治教學在傳統觀念裏屬於“背誦”類學習,這些道理大而空,沒有什麼實際生活價值,僅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和精神引導而已。但是,隨着新教材的推行,國中政治教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習內容越來越接近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成長需要和生活體驗,尊重學生學習和成長規律,成為指導學生正確處理自己與周圍世界關係的重要理論,對學生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發展起着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客觀看待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人格健康成長。學習內容的不同,決定了教學方法的改變和創新,因此,實現國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創新成為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國中政治教學創新的幾個切入點。

1課堂教學創新理念先行

教學理念更新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靈魂。沒有先進的教學理念,一切改革行動都會起到原點。任何一項課堂教學改革都可能導致教學走彎路,比如,課堂討論、小組合作等學習模式的實施,不可能短時間內達到最優狀態和效果,於是一部分教師認為“這種新的學習形式效率低下,嚴重影響了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還不如教師‘一言堂’效率高”,於是課堂教學改革就此停止,再次回到“一言堂”“填鴨式”“死記硬背”的老路上去。因此,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就要理念先行,認真研讀、接受新課程標準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新的學習方法,學習兄弟學校的成功經驗,完全摒棄傳統的“滿堂灌”“輸入式”等不利於發揮學生主動性的教學方式,引入“學導式”“啟發式”“設疑式”“參與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全新的教學策略和模式,讓課堂教學成為學生活動的主陣地。教師要徹底顛覆傳統課堂上的師生關係,變“教師統領課堂”為“學習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徹底改變學生的認知習慣,由過去的“接受、記憶”為現在的“獲取、理解、實踐”。國中政治課本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可以將課堂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引發學生對課本的閲讀和理解,進而聯繫生活實際運用,加深理解的同時,能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比如,在學習“公民的個人權利”的時候,教師結合班級內最近發生的一件事(一名男生將鄰桌女生的相片改畫為豬八戒的形象),讓學生閲讀課本,在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思考、討論:這名男生侵犯了鄰桌的哪項權力?女生可以採用哪些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如果經過法律程序,男生將承擔哪些法律責任?通過這件事,你對我們的日常行為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和感觸?鮮活的生活事例、全新的學習方式、主動探究的合作模式、課本知識與生活相結合的新角度,促使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進入了全新的世界:不再是背誦、記憶,不再是枯燥的理論和大道理,而是從生活出發又回到生活的問題性思考和探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了課堂氛圍,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的同時,也促使思想政治學習與學生生活實踐緊緊結合起來,成為指導學生思想和行為的指南,切實發揮思想政治課程的精神引導作用。

2課堂教學創新重在實踐

有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除了借鑑課改成功學校的先進經驗,還要勇於實踐,探索出屬於自己的教學新路子。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很豐富,但是任何一種教學理念都不可能貫穿教學始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學生的學習習慣、課堂學習反饋、學習成績情況等多種因素,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改變學習方向,保證學生學習在目標的牽引下、在教師的指導下高效進行。因此,教學實踐是實現教學創新的途徑。教師應從以下幾點進行教學實踐探索。

2.1創設教學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也是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練習的重要途徑,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教學情境的創設目的有多種:引出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興趣、進行難點突破、實現拓展連接等,但是能貫穿教學始終的教學情境少之又少。因此,教師要正確理解“創設教學情境”的含義,恰當運用這一教學策略,防止出現以偏概全,一點創新而大部分回到老方式上去的不良傾向。比如,在學習《生命寶貴》時,教師除了播放幾個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視頻,讓學生從視覺上產生震撼外,還應該播放一組因失去親人而痛不欲生的人們的照片,讓學生理解生活不僅僅屬於自己,還屬於和你生命相關的親人,讓學生從更廣泛意義上理解生命的寶貴。還有設計數個問題將課本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感受聯繫起來,以促進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認識,進而讓情境教學貫穿課堂始終。

2.2教學策略多樣

教學策略的多樣性是現代課堂的重要體現,也是課堂教育創新的必然要求。教師要善於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保證教學內容與教學策略和諧一致,以最大程度優化課堂教學。比如,每節課開頭一般都是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快速從散漫狀態進入學習環節,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應該引導學生慢慢平靜下來,沉下心去閲讀課本、獲取相關信息,這是“自主學習”的環節,也是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策略之一。然後,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分享自學成果,實現學習效果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以優化學習效果。之後,將學習中有分歧或有質疑的問題呈現出來,進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既可以採取生生探究的方式,也可以採取師生探究的方式,也可以兩種探究方式結合運用。教學策略的靈活運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和課堂調控能力的高低,也是保證課堂教學創新不斷深入發展的有力推動。

2.3多媒體的輔助

課堂教學的創新離不開教學手段的創新。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已經成為輔助課堂教學、增加學習趣味性、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習視野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於藉助多媒體技術推動課堂教學的創新。比如,在學習《直面挫折》這一課時,我摒棄了傳統的張海迪、史鐵生等名人的事例,而是將電視節目中的“孝心少年”的感人片段引入到課堂中。當學生看到與自己年齡相仿,甚至比自己還小的孩子是那麼堅強的面對生活時,對他們思想產生的震動甚至震撼是無以言表。即使教師不再講解,學生也能懂得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成長中的挫折。

3課堂教學創新立足長遠

思想品德教育是為學生人生成長奠定基礎,是為了促進學生養成優秀的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思想品德教學創新應自足長遠。我們應從以下幾點思考課堂教育創新的長遠發展。

(1)教師對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應停留在某個階段,而是主動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保證我們的課堂教師始終能夠與時俱進,符合社會發展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讓教育的節奏和學生成長的節奏合拍,讓課堂教育與社會發展保持合拍。

(2)對師生關係進行新的定位。傳統的“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等陳舊的教師觀應退出教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平等師生關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化的思維,尊重學生的學習訴求和創新學習方式。比如,新時代的國中生喜歡上網,他們更加喜歡通過網絡完成作業、談論問題等,教師給予理解和尊重。

(3)教師自身定位要恰當。新時期的教師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師要做好自我定位,以恰當的課堂角色出現,變“教”為“導”,變“教會”為“教會學”,切實以服務學生學習的身份出現。總之,課堂教學創新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發展的需求。教師要認識到我們身上的歷史重任,切實投入到課堂教學改革中去,不斷進行教學實踐探索,促使我們的思想政治教學成為與學生一起成長的好夥伴。

國中思想品德論文 篇二

國中思想品德論文

建構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優化課堂有效教學

【摘要】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是提高思想品德學習效果的必要前提。為此教師要尊重學生、善待學生,對學生要有積極的期望,幫助他們建立自尊、樹立自信;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創造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要 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平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張揚學生個性;要積極挖掘學生的學習資源,通過學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獲取知識,把預設性目標與生成性目標有機融合,使學生在一個和諧平等的情感環境中學習,從而激發課堂活力,提高課堂效率,落實課堂效果,實現學生、教師的個體發展,使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回復生機與創新。【關鍵詞】建構

課堂情感生態環境

有效教學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情感生態環境是指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思想品德教師依據教材而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以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的理解思想品德學習內容,促進其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情感生態環境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已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關注。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這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那未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甚至最勤奮的學生,儘管他有意識地集中自己的努力去識記教材,他也會很快地‘越出軌道’,喪失理解因果聯繫的能力。”因此,一個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要重視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的作用,應創造良好的積極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使之成為傳授知識、培養情趣、啟迪智慧、提高覺悟的催化劑。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是提高思想品德學習效果的必要前提。

一、尊重學生,樹立自信

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指出:教育目標主要體現在三個領域――即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領域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自信心。伽利略也曾説過:“人不可只被教,重要的是幫助他發現自己。”而發現自己的關鍵在於情感的調控和興趣的培養,教師通過情感控制幫助學生確立目標和接受失敗,幫助他們建立自尊、樹立自信,從而以一定的心理優勢投入學習活動。現代教育觀念提倡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髮展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與此同時更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生命價值,尊重學生的生存方式,尊重學生獨有的文化,將學生看作有尊嚴、動態成長的獨立個體。課堂是一個傳播知識的地方,但學生在這裏期望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更多的來自教師的真誠的愛,和在學習中給予的點滴關懷與支持。對學生要有愛心,要愛護每一個學生。因為只有愛,才能使學生感到温暖,才能使學生消除戒備心理,才能使師生之間沒有隔閡,情感更為融洽;因為只有愛,才能消除學生壓抑的心理,才能為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説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待兒童沒有同情,他們就變得沒有同情;而以應有的友 1 情對待他們,就是一個培養他們友情的手段。”作為教師,應該完全尊重學生的個性,包括所有的缺點,以我們的熱情,寬容,理解,去愛他們,要多用鼓勵與讚揚,讓學生感到成功並不遙遠,在課堂上發現他們擁有的點滴進步,要毫不吝嗇地通過言語、神態、動作給他們以讚賞,當着同學的面表揚他們,讓他們能真正地感受到老師的期望與愛。教師必須注意語言和態度,不應使用太尖鋭的話語批評學生,更不能挖苦諷刺,避免給學生造成傷害,窒息剛燃起的求知之火,直至產生逆反心理與教師對立。給學生以心理的安全感,把學生的錯誤看作是一種糾正原有假設或者結論的信息,做到善待學生的錯誤,善待學生。尊重他們,關心他們,讓他們能感受到老師的愛,用他們情感上的満足感,燃起對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教師對學生要有積極的期望,應該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巨大的潛能,如果相信學生的潛能能夠被發現並得到發揮,那麼教師自然就會對學生有信心、對教學有熱情,教學時就會有激情。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説得好:“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與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麼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麼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麼能鼓舞人?”課堂中教師的麻木冷淡,會造成氣氛的死氣沉沉;課堂中教師的枯燥講解,會造成學生的昏昏欲睡;課堂中教師的心灰意冷,會造成學生的信心散失,因此教師的教學應該充滿激情,通過充滿激情的教學以影響和帶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從而讓學生在情感、態度、認知、行為上產生積極的反應,進而讓學生愛學、樂學、主動學。

對在課堂教學中偶發事件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機智處理課堂出現的偶發事件是優化課堂生態環境不可缺少的手段。在處理偶發事件時,教師要遵循以下要求: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不要激化矛盾;“冷處理”為主;切忌造成師生情緒上的對立;寬容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錯誤,為他們的學習創造安全感。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公正地評價,帶給學生如沐春風般的心情氛圍,使效果達到事半功倍。

二、激發興趣,感受成功

誇美繆斯説:“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條件之一”。針對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特點,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要充分注意運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要我們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因材施教,藉助於多媒體、投影、錄音等教學輔助用具,設置巧妙的懸念、組織競賽、動手實踐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創設情境,採取自主探究的方式,行之有效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變為主動學,達到快樂學的境界。課堂教學設計的每個環節,都要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探索欲,使學生對知識感到新奇、有趣,讓知識保鮮,學生學起來才更有趣味。對學生的錯誤理解回答,不要一棒打死,不要讓學生對學習產生畏懼心理,要循循善誘,本着“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教師要通過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動機來促使學生對學習的投入,增加他們的有效學習時間。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知識,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減少模式化的教學設計,讓真實的生活走進課堂,給學生以真切、自然感。課堂上要讓學生覺得學習是內在需要,能學以致用,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心理學家認為:人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願望和需要,成功和失敗在學生的心理上會引起不同的情緒。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注意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教師對傳遞知識的準備,對傳遞途徑方法的處理,應成為 2 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調控的重要環節。教學中教師除了採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外,還要適應學生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傳授的內容和提出的要求要難易適度,即應有一定的難度,但這個難度又不是不可逾越的,當學生經過努力克服困難,取得了勝利時,就會感到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的力量,體驗到一種經過刻苦努力而獲得成功的幸福和喜悦。教師在組織教學測驗、考試或者設置教學環節時,要精心設計,不要讓學生考得灰溜溜或者學得索然無味,覺得自己怎樣努力也學不好,要讓學生從考試、學習的階段性結果中知道他們已學到了知識,有所收穫和提高,這樣學生就能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誘發出對學習的內部情感動力。

三、自主學習,張揚個性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過程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三者之中,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礎和前提。個人的自主學習對於思想品德學習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新的科學研究發現,大腦細胞的成長和發展不僅僅取決於先天的遺傳因素,也不僅僅取決於後天環境的影響,它還受制於自身——一種隨機的自我的成長和發展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應該在各個環節上體現人的本性,張揚人的個性,努力促進學生的成長。現代德國教育家斯朗格説:“教育的核心是合格心靈的呼喚。”教育的目的不僅是接受或接納知識,而是喚醒人深處的自我意識,發展他們的潛能。要建構綠色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張揚學生個性。在課堂上,應打破內容與形式的封閉,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平台,讓他們把自己獨特的看法、奇思異想,甚至是荒唐的問題都可以隨時呈現,更要精心呵護學生的質疑。每個學生都有每個學生的價值,他們是個性化的個體,他們的發展是有差異的,作為教師應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個性特點,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個學生。要讓學生揚其所長,補其所短,看書也會“標新立異”,促使他們在課堂中自我要求、自我探尋,同時努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讚揚,這樣合理的評價就不斷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和發展的動力,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樂觀向上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氛圍的營造。

新課程強調“教”服務於“學”,教師通過與學生合作,依靠學生自主動手活動、實踐、合作與交流去實現教學任務;新課標要求教師以學生的心理髮展為主線,以學生的眼界去設計教學,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活動並設計相應對策。這就要求我們儘可能讓學生參與課前備課,讓學生自己收集有關資料,選擇教學內容,自己設計學習方法。這其中教師只充當參與、促進和指導的角色。這個過程不僅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還能使教師瞭解到學生的需求,掌握學生的情感狀態,把握學生的現有水平,使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時,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教學方案,以便對症下藥,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了師生間的信息傳遞和情感的溝通。比如,在講到愛護水資源這個主題時,因學生從小就耳熟能詳,所以在處理這部分知識時我就特地創造機會讓學生自己收集相關資料,在教學中展示學生課前調查準備的課件、短片、漫畫、手抄報等,讓學生通過互動實踐、資源共享,展示環節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引起他們的共鳴。學生將“自我”擺進了教學的內容,成功地塑造自我、展現自我,給心靈以觸動,將知識延伸到課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更堅定了他們的心理價值取向。

四、合作探究,營造和諧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合作學習的課堂,體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認知感受與情感流露,是教師、學生、學習內容與環境之間的全新整合,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是情感與情感的交流,是思想品德學習生長與發展狀態的優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學生的學習資源,把學生的差異看作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儘可能通過學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獲取知識。學生有差異,那麼教師在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時就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和標準,在教學環節的設置上也應體現着這些不同層次的鋪墊,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參與的機會,多點探究空間,多點實現自我的滿足。當課堂教學進入到合作學習這一環節時,學生之間的人際溝通會形成多方面的信息互動,眾多的信息供每一個學習個體參考、選擇和學習。隨着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理解,建構起新的知識,同時原有的知識經驗又因為新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並由此產生新的疑問。這時,教師應適時介入,或以平等的態度陳述看法,或以簡潔的提問因勢利導,以自己對文本的感受和認識,引導學生在個體多元解讀的基礎上,正確理解文本,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這樣,師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就形成了平等對話、信息多方交流、師生互助、師生與文本互動的格局,新型的師生平等關係也就構成了愉快、輕鬆、民主、自由的情感生態環境。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個性化的,每個學習者都有自己的個性感受與體驗,由於學生的基礎不同,各人的知識水平、學習態度以及價值觀等方面的不同,對於同樣的學習內容,就會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反應。這些反應課前無法預設,卻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必然要出現的。教師要及時捕捉有價值的生成性話題,組織學生展開思想的碰撞,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提高對話的質量,從而幫助學生完成知識意義的建構。因此,在實施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學目標應該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在課前依據教學內容所藴含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等所預設的目標;另一個是在教學活動中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激發出來的生成性目標。在教學中如果能把預設性目標與生成性目標有機融合,學生的個性體驗得到尊重,學生就能處在一個和諧平等的情感環境中合作學習。通過合作解決問題、小組討論、意見交流、遊戲、辯論等形式,大家明晰地陳述自己的觀點和相互質疑,觀點對立或不相一致的認知衝突就會激發出新思想、新思維,促使師生進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認識,興致勃勃地主動探究下去,從而實現了認知結構的遷移和整合。不管成功與否,他們都能有所收穫,自然就能體驗到收穫的喜悦和興奮。而對於那些認知水平不足的“學困生”來説,他們也能在合作討論、交流信息的過程中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幫助,也能有所收穫。如現在國中的思想品德課有許多單元主題都是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其實“探究性學習”是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一種學習方法,它強調的是學生的“學”是以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切入點,注重學生情感的發展,引導學生思維的形成,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生的成“人”教育上,又起到了幫助學生形成獨立人格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探究學習中,我們都儘量讓學生既能獲取知識和技能,又能錘鍊思維,同時張揚個性,感受成功,在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過程中,珍惜學生所取得的一點一滴進步,總之,構建思想品德課堂良好的教學情感生態環境,開創課堂的生命長廊,需要教師從多層面考慮,多種手段綜合運用,更需要教師的悟性、創造性勞動的積累。構建思想品德課 4 堂良好的教學情感生態環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和諧友愛、理解信任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知識、接受教育,讓教師滿懷激情地有效指引,讓思想品德課堂變得快樂,成為一種享受,讓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到盡情地釋放,激發課堂活力,提高課堂效率,落實課堂效果,實現學生、教師的個體發展,是使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回復生機與創新的必由之路。

參考資料和文獻:

1、徐建成著:《課堂教學新視野》,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論綱》,人民出版社。

國中思想品德論文 篇三

淺談如何構建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

磐石市黑石中學樑朝義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要重視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的作用,應創造良好的積極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使之成為傳授知識、培養情趣、啟迪智慧、提高覺悟的催化劑。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是提高思想品德學習效果的必要前提。

一、尊重學生,樹立自信

伽利略曾説過:“人不可只被教,重要的是幫助他發現自己。”而發現自己的關鍵在於情感的調控和興趣的培養,教師通過情感控制幫助學生確立目標和接受失敗,幫助他們建立自尊、樹立自信,從而以一定的心理優勢投入學習活動。現代教育觀念提倡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髮展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與此同時更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生命價值,尊重學生的生存方式,尊重學生獨有的文化,將學生看作有尊嚴、動態成長的獨立個體。課堂是一個傳播知識的地方,但學生在這裏期望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更多的來自教師的真誠的愛,和在學習中給予的點滴關懷與支持。對學生要有愛心,要愛護每一個學生。因為只有愛,才能使學生感到温暖,才能使學生消除戒備心理,才能使師生之間沒有隔閡,情感更為融洽;因為只有愛,才能消除學生壓抑的心理,才能為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作為教師,應該完全尊重學生的個性,包括所有的缺點,以我們的熱情,寬容,理解,去愛他們,要多用鼓勵與讚揚,讓學生感到成功並不遙遠,在課堂上發現他們擁有的點滴進步,要毫不吝嗇地通過言語、神態、動作給他們以讚賞,當着同學的面表揚他們,讓他們能真正地感受到老師的期望與愛。教師必須注意語言和態度,不應使用太尖鋭的話語批評學生,更不能挖苦諷刺,避免給學生造成傷害,窒息剛燃起的求知之火,直至產生逆反心理與教師對立。給學生以心理的安全感,把學生的錯誤看作是一種糾正原有假設或者結論的信息,做到善待學生的錯誤,善待學生。尊重他們,關心他們,讓他們能感受到老師的愛,用他們情感上的満足感,燃起對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帶給學生如沐春風般的心情氛圍,使效果達到事半功倍。

二、激發興趣,感受成功

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條件之一。針對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特點,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要充分注意運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要我們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因材施教,藉助於多媒體、投影、錄音等教學輔助用具,設置巧妙的懸念、組織競賽、動手實踐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創設情境,採取自主探究的方式,行之有效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變為主動學,達到快樂學的境界。課堂教學設計的每個環節,都要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探索欲,使學生對知識感到新奇、有趣,讓知識保鮮,學生學起來才更有趣味。對學生的錯誤理解回答,不要一棒打死,不 1

要讓學生對學習產生畏懼心理,要循循善誘,本着“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教師要通過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動機來促使學生對學習的投入,增加他們的有效學習時間。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知識,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減少模式化的教學設計,讓真實的生活走進課堂,給學生以真切、自然感。課堂上要讓學生覺得學習是內在需要,能學以致用,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三、自主學習,張揚個性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三者之中,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礎和前提。個人的自主學習對於思想品德學習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應該在各個環節上體現人的本性,張揚人的個性,努力促進學生的成長。在課堂上,應打破內容與形式的封閉,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平台,讓他們把自己獨特的看法、奇思異想,甚至是荒唐的問題都可以隨時呈現,更要精心呵護學生的質疑。每個學生都有每個學生的價值,他們是個性化的個體,他們的發展是有差異的,作為教師應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個性特點,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個學生。要讓學生揚其所長,補其所短,看書也會“標新立異”,促使他們在課堂中自我要求、自我探尋,同時努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讚揚,這樣合理的評價就不斷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和發展的動力,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樂觀向上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環境氛圍的營造。

四、合作探究,營造和諧

合作學習的課堂,體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認知感受與情感流露,是教師、學生、學習內容與環境之間的全新整合,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是情感與情感的交流,是思想品德學習生長與發展狀態的優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學生的學習資源,把學生的差異看作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儘可能通過學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獲取知識。學生有差異,那麼教師在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時就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和標準,在教學環節的設置上也應體現着這些不同層次的鋪墊,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參與的機會,多點探究空間,多點實現自我的滿足。當課堂教學進入到合作學習這一環節時,學生之間的人際溝通會形成多方面的信息互動,眾多的信息供每一個學習個體參考、選擇和學習。隨着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理解,建構起新的知識,同時原有的知識經驗又因為新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並由此產生新的疑問。這時,教師應適時介入,或以平等的態度陳述看法,或以簡潔的提問因勢利導,以自己對文本的感受和認識,引導學生在個體多元解讀的基礎上,正確理解文本,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這樣,師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就形成了平等對話、信息多方交流、師生互助、師生與文本互動的格局,新型的師生平等關係也就構成了愉快、輕鬆、民主、自由的情感生態環境。

總之,思想品德課堂良好的教學情感生態環境,開創課堂的生命長廊,需要教師從多層面考慮,多種手段綜合運用,更需要教師的悟性、創造性勞動的積累。

2構建思想品德課堂良好的教學情感生態環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和諧友愛、理解信任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知識、接受教育,讓教師滿懷激情地有效指引,讓思想品德課堂變得快樂,成為一種享受,讓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到盡情地釋放,激發課堂活力,提高課堂效率,落實課堂效果,實現學生、教師的個體發展,是使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回復生機與創新的必由之路。

3磐石市黑石中學 201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