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彝族火把節的來歷及寓意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5W

彝族火把節的來歷及寓意精品多篇

火把節的起源 篇一

火把節是彝族人民特有的傳統佳節,每年的農曆6月24日,在著名的航天城、“月城”西昌,聚居在那裏的彝族同胞要穿上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舉辦聲勢浩大的選美活動和服飾、賽馬、摔交、射箭的比賽,並在夜晚點燃火把在曠野中游行,紀念他們心中的英雄。自漢唐起,已沿襲一千多年。火把節一般於每年農曆二十四日舉行,歷時三天。有關火把節起源的記載和傳説,其中較為普遍的兩種:

一、相傳天上的恩梯古茲(彝族神話中的天神)派嘍羅到凡間危害眾生和莊稼,人們在支格阿魯(彝族神話中的英雄)率領下毫不畏懼,在農曆6月24日這天用火把焚燒了害蟲,戰勝了天神,於是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

二、遠古的時候,天上的一個大力士和地上的一個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戰勝,狼狽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開弄是非,於是天神不分青紅皂白,遷怒於人間,遣派大量的害蟲到地上糟踏莊稼,危害人民,人們點燃火把到田間驅除蟲害,戰勝了天神,這天正好是農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

每逢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我國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火把節。按彝族的風俗,這一天要舉行鬥牛摔跤和盛大的羣眾性文藝聯歡活動。到了夜晚,家家户户都在門前豎起一支火把,村寨裏還要豎起高達三四丈的大火把,以示吉祥。村寨的男女老幼手執火把照遍房舍、畜圈、莊稼、道路,表示驅逐妖魔鬼怪、毒蛇蟲害,預祝豐收。

然後,人們往往彙集到村頭、廣場等地方,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此外,青年人們還要舉着燃燒的火把,奔跑在松林田間、村前寨後。這時,只見田野山村到處遊動着閃亮的火光,形成了燦爛耀眼的火海,這也是火把節中最具特色的活動。

關於火把節的來歷,民間有這樣的傳説:在很久以前,有個名叫額其拉巴的彝族小夥子,是個摔跤能手,天下沒人戰勝他。上天知道後,就派凶神下凡與額其拉巴較量。結果凶神被額其拉巴摔死了。一怒之下,上天撒下無數天蟲作害莊稼,為害人間。在額其拉巴的帶領下,彝族人民上山砍來松明,做成無數只火把。大家把火把插在田埂上,誘殺了成千上萬的天蟲,保住了莊稼。人們擔心害蟲沒燒盡,於是就在每年的農曆六月末,手執火把驅趕害蟲,祝福人畜消災祛病。這個習俗一年年地流傳下來,時間久了,就形成了彝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火把節。

火把節的寓意 篇二

火把節,對於每一個彝人來説,是一個集祈豐、祭祖以及娛樂為一體的傳統節日。其中,農業祈豐是其最為重要的核心內涵。它主觀上採用敬天祭祖、轉田、照歲、送火把等儀式,在客觀上起到促進農業生產的作用。首先,火把節通過以一年為週期生產時序象徵,來強化人們的農業生產和生活時間觀念。

火把節期間,每村每寨都要豎立高二、三丈的大火把,按平年扎十二台,潤年扎十三台,象徵一年的週期,這是一年時間的聚合符號,而且用火燃燒的象徵手法表現出來,火將十二台燃盡表示一年十二月的結束,和太陽行使一個週期的時間秩序一致。

漾濞彝族自治縣雞街鄉過路巴村過火把節,“燃火把即以村寨為單位或是三、五户人家相約,在村前村後的路口上豎起火把。火把高大一、二丈,紮成台數,平年扎十二台,閏年扎十三台,在火把尖端插上紙做的升斗和彩旗,升斗四面寫上‘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年豐人壽’、‘四季發財’等字樣,火把上掛滿了包有硬幣的小包子和各種水果??除扎大火把外,各家各户還扎小火把,人少的扎一把,人多的扎數把,有的家庭一人扎一把。

其次,舉行火把節各種祭祀儀式,在心理上採取進行自我提示和豐產祈禱。旨在説明火把節是萬物成熟,日歸星迴的重要時刻,這個時刻是一年耕種即將收成的關鍵時節,一定不能輕易耽誤最後的農作侍弄工作,更不能忘了滅蟲害、準備收割,最後及時收割等具體環節,否則將會歉收甚至顆粒無收,直接影響人們的生存和生活維繫。

最後,人們以到田間地頭耍火把、舞火把,以及最後一天的送火把儀式,象徵在田間積極燒滅害蟲的具體實踐,通過送走、埋掉火神(旱魃)的勞作行為,以保證農作物獲得豐收。

祭祀儀式及祭祀辭寓意着燒掉了害蟲害蛾,就可以燒掉貧窮和飢寒,就會獲得農業豐收。火把節祭火、唱《掌火歌》、耍火把、跳火把舞、送火等民俗活動,對於燒蟲逐疫不僅具有實用功能,同時也具有農耕時序、預祝豐收等象徵意義。

火把節的傳説故事 篇三

相傳大姚縣趙家店紅山腳下彝族寨子有個聰明美麗、賢惠善良的姑娘諾娜和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小夥子阿查傾心相愛着。陰險狠毒的山官頭人魔哈選女作妃,妄想霸佔山茶般秀美的諾娜為妾。在魔哈的淫威下,英勇的阿查,以弱勝強,以精湛的技藝戰勝了險惡的魔哈,魔哈惱羞成怒,用巫術轟裂了土豬樑子,阿查不幸墮落深淵。後經眾鄉親搭救才脱險。

在阿查遇難的時候,諾娜姑娘險遭魔哈魔掌。魔哈帶領兵丁把諾娜的家團團圍住,要搶諾娜成親。為了免遭賤踏,諾娜越懸崖絕壁,離家逃走,尋找阿查,在紅山懸崖,她終因氣力耗盡累死在懸崖之下,諾娜的身影永遠顯映在懸崖上,故有“白人崖”之稱。

阿查被眾鄉親救出了裂山,情知中計直奔諾娜家;只見諾娜的父母被魔哈所殺。阿查懷着悲痛埋葬了岳父岳母,找遍了叢山峻嶺,最後才發同諾娜留在紅崖上的白色身影。阿查痛不欲生,想跳崖與諾娜同歸。眾鄉親前往勸阻,從崖邊拉回了阿查,並和他一起商量復仇的辦法。次日(六月二十五日),阿查和四山八里,三村五寨的鄉親們高舉着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焚燒了魔哈宮殿,燒死了罪惡的魔哈。為諾娜報了仇,為眾鄉親解了恨。

為了紀念這個難忘的日子,每年六月二十五日這天下午,彝族村寨的人們都要點燃起松明火把,用這熊熊燃燒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燒死蚊蟲;驅邪除惡,以示吉祥幸福;同輩人互敬火把,燒掉“祝崇”,以示清潔平安。然後舉着火把把田間地頭,揮舞引蛾,撲滅害蟲。巡遊之後,將火把插在田頭地角,村前開闊地帶,男女青年就圍着火把跳起歡快的“左腳”,老人們圍着坐火塘,打開醇香的火酒,互相敬酒,互祝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