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海倫凱勒勵志故事介紹(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7W

海倫凱勒勵志故事介紹(通用多篇)

海倫凱勒擴展資料 篇一

海倫·凱勒致力於社會主義,源於她作為殘疾人的特殊經歷,以及她對其他殘障者的同情。起先,她簡化字母表,使之適合殘障者使用﹔但是她很快意識到,單純地解決失明問題,是治標不治本。

通過研究她發現,盲人並非隨機分佈在各種人口中,而是集中在社會底層。窮人更容易由於生產事故或者得不到充分的治療而失明。有些窮人淪為妓女,又多了一種因梅毒而導致失明的危險。

於是,凱勒認識到,社會階級制度控制着人一生的命運,有時甚至決定他們是否會失明。凱勒的研究並非書齋式的:“我參觀過糖果店、工廠、棚户區。就算我看不見,我也聞得到。”

海倫凱勒的愛情故事 篇二

1880年6月,海倫·凱勒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塔斯比亞城,其父亞瑟·凱勒上尉是當地軍隊的最高長官。失聰與失明後,家人給她找了一位叫安妮·莎莉文的老師。她不僅教會了海倫識字,還教她利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説話時嘴型的變化以及鼻腔吸氣、吐氣的不同,以此來識別語言發音。在莎莉文的輔助下,18歲的海倫考入劍橋女子學院,隨後進入哈佛大學,從此一生致力於教育、慈善、文學事業。

1916年,36歲的海倫還是單身,愛情對於她來説是個陌生的詞語,她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哪個男人會真心愛上她。

這年夏天,海倫的祕書波麗·托馬斯請假去蘇格蘭探親。莎莉文的身體也不太好,不能時刻陪在她的身旁,海倫不得不聘請一位臨時祕書,幫助她完成日常工作。就這樣,彼得·費根走入了她的生命。

那天傍晚,海倫和莎莉文老師坐在門廊上,等待着從波士頓趕來的彼得。

突然,海倫感覺到莎莉文老師握着她的手有了細微的變化。“他來了,他的頭髮顏色很深,手指很長,一隻手拿着棕色筆記本,另一隻手夾着煙,正在四處張望。”莎莉文老師在海倫的手中寫下對彼得的第一印象。掌心寫字,是她們交流的方式。海倫雖然看不到彼得,卻仍然能夠感受到他的氣息在慢慢逼近。

“他穿着白色襯衣,將夾克隨意地搭在肩上,他的眼睛是棕色的……”莎莉文老師繼續在海倫手中寫道。海倫的腦海中慢慢浮現出了彼得的輪廓。

“他帥嗎?”海倫緊張地問莎莉文老師。

“感謝上帝讓你看不到他,他帥得令人不敢正視。”一句玩笑把海倫逗笑了。海倫有點兒緊張地捋了捋頭髮,坐直了身子——她總希望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彼得的氣息更近了,海倫感到陽光慢慢籠罩了她,還帶着綠草和雨水的清新味道。她站起身,彼得禮貌地同她握手。

海倫將手指放在他的喉部,感受到他的聲音:“凱勒小姐,很高興見到你。”海倫禮貌地回答道:“見到你我也很高興。”

他的語速有點兒快,海倫“聽”得有些吃力。或許是感受到了海倫的情緒,彼得漸漸放慢了語速,他雖然只有29歲,卻成熟穩重,很注意別人的感受。就這樣,彼得成了海倫的又一個得力助手,他們整日在一起工作。隨着時間的流逝,異樣的情愫在海倫心中慢慢萌發,她每一分每一秒都沉浸在甜蜜的思念中。

不久,莎莉文老師得了肺結核,海倫不得不讓她去波多黎各休養一段時日。送老師走的那天,海倫很忐忑。這是莎莉文老師第一次離開她,從6歲開始,海倫的生命中便時時刻刻都有她的陪伴。離開莎莉文,她將重新陷入孤獨失落的寂靜海洋……

第二天,海倫在給莎莉文的信中寫道:“我們向車站走去時,我突然感到非常孤寂,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懼。”

看到海倫如此傷心,彼得心有不忍,常常想辦法陪她散心。他們有時漫步樹林,感受風的輕撫,有時泛舟湖上,體會陽光的温馨。當彼得知道海倫喜歡騎自行車時,還特地找來自行車載着她駛過大街小巷……形影不離的陪伴,讓愛情之花在兩人心裏靜靜綻放。

海倫凱勒的簡介 篇三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87年與莎莉文老師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歲,卻有86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裏。

在此時間裏,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牆故事》。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